念佛會簡介
1
最新消息
2
本願海濤音(4)3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會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卷頭言 80無法相信本願力的人,是因為還沒有深信「業道可怖」。已深信因果的人,與其說是恐懼死後墮入地獄受苦,倒不如說是已經切身地感受到此刻坐處下面,正有地獄的猛火在熊熊地燃燒著。有過一次此心境者,「如來的言語」(佛說)對他來說,有如是沙漠中的甘泉,有如是地獄中遇佛一樣,他恭敬佛語,即如敬佛一般。聽聞佛法時,若抱持此聞法的態度,即能無條件地敬信佛語,以此態度求法者,即能獲得信心。卷頭言 81本願力威神無極肩負地獄往極樂用漫不經心的態度聽聞佛法,即使過了一百年也無法懂得佛法的真味。佛法的真味即如來的本願力,沒有深刻的自覺和痛切的反省到「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的人,是無法真正明白本願力的。「本願力」(法)和「罪惡生死」(機)是一體的兩面。寬廣的世間中,唯一能救沈淪在此的我一人者,只有如來的「本願力」,此名「一機一法」,「一法一機」。救此「機」的只有此「法」,唯有此「法」能救此「機」。除此「一機一法」之外,即使知道再多殊勝的法門,也無濟於自身的後生一大事。「知」本願力很容易,「信」本願力則很難。透過「死」和「罪業」,方能真的信本願力。這不是凡夫的心可信,而是透過人天的「死」和「罪業」,方能令我們信之。死和罪業為我們做「大說法」,令我們對本願生信,此即是「本願力」。卷頭言 82人臨終的時候,無始以來所造的惡業會現前,或以病苦來折磨人。所以彼時臨終的人,往往心識朦朧,連呼吸都成困難。這時人所有的力氣才智都已無用,連聽話的餘力也沒有。其實人健康時和臨終時是沒有兩樣的,是很無力很業障的存在。談到成佛,凡夫根本是無能為力的,也因為如此,如來才慈悲的為我們發起本願。卷頭言 83佛正看著我 佛正聽著我既歡喜又慚愧佛語中有「義」在。人的語言有極限,但是佛心無限,而傳達此無限的即是「義」。「勅命」雖是言語,此一語中有著無限的力量。如來的全身,功德的全體,皆活潑潑地躍動在此一語中。此一語即如來的「無礙光明」,故能穿透我這顆穢污的心,穿透這業障煩惱具足的自體。卷頭言 84苦海浮沈中 喜有慈親伴當你追著幻化不定的心跑時,不妨想一想:「這樣做對往生成佛有任何幫助嗎?」執著「我知道了」「我懂了」的人,是未真正「聞」的人。體悟到凡夫的任何心念行動都幫不上成佛的忙時,人或許會有無力感,一旦著眼於「本願力」,滿足於「誓願不思議」時,即會有見佛的力量產生,此無力感則一轉而為慶喜心。卷頭言 85寂靜無為涅槃界 超越有無與善惡示現六字出世間 佛智大悲聞十方人因為沒有定好「涅槃」是人生唯一的目標,所以不論到何時,心總是煩惱不安。「涅槃界」乃真實報土,「大信心」是到此唯一的直道。「涅槃」的目標一定,生死苦海自會清楚地映入眼簾,「無常」和「罪惡」也會常念在心,同時凡夫的真面目也會洞然明白,如此自能體解佛法大道。卷頭言 86信佛心不變 知吾心善變人生「一大事」,指「生死」大事,「涅槃」大事,「聞信」大事。「信心」的世界,即是「本願力」的世界。本願力和信心乃不二一體。本願一乘之教(行)即金剛信心。信心不是凡夫的智慧,所以知道佛法了,聽懂佛法了,並不是信心。信心也不是感情,所以一時喜悅的心也不是信心。信心不是記憶,所以記得的佛法也不是信心。是佛智的力量,我們才能對「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佛智生起篤敬心,這才是信心。卷頭言 87慚愧將佛蔑視「心」,大如宇宙,有著大宇宙的力量。「心」有多種:有污濁的心,有清淨真實的心,有散亂放逸的心,有三昧寂靜的心,有大智大悲的佛心,有三惡趣的心。「心」能與「心」感應,「心」能與「物」感應。又物能和心感應,物能和物感應。宿因深厚的「凡心」,可感應到「佛心」,彼感應處即有聞信一念的歡喜。如來一露臉,萬事都解決。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如來。本願、名號、招喚聲、正覺,皆是如來。遇見如來,士氣高昂。我的本份即是把生死交給生死,但遨遊於報謝佛恩之念佛聲中。卷頭言 89招喚聲中 信心著落佛智不思議,是「真不思議」,這不是我們凡夫的想像可及。佛,是「智慧」和「大悲」的融合,也是「勅命」和「名號」的融合。如此佛心之鏡映出了充滿妄念的吾心,並告知我,佛是「機法一體」的大正覺,佛即是攝取不捨這樣的我。一旦被悲智圓滿的佛心之鏡映著,即使想跑也跑不掉。這樣的佛心‧佛智的力用,即是所謂的「本願的招喚聲」。卷頭言 90不恐鳥部山(火葬場)上化塵埃但懼業力牽引入闇冥此命無常如朝露,所以解決自身的生死問題是先要。地獄的猛火正從此足下炎炎燒起,用此心境聞佛法時,自然體得佛法的真味,同時亦可感受到如來大慈悲的本願力。卷頭言 91空手獲寶無盡藏如果現在死的話,我沒有一樣可幫得上往生的忙。但是,阿彌陀佛不止一點兒也不嫌棄如此不中用的我,反而發願要救度我,這是令人泣極之處。「聞名信喜」,是敬信如來的「不可思議力」是「不思議」時,自然而然所生起的心情。念佛者的生活,是信心歡喜的生活。卷頭言 92路雖不識慈親帶行住坐臥名號來信佛智不思議不同於「我要獲信才可往生」的凡夫信念。淨土並非凡夫的信念可去得,要明白此二者之差異很難。「信心」和「凡心」不一樣。信心之「相」,乃慶喜搭乘願力船往生,心中有的只是「願力不思議」,「大慈悲力不思議」。不論何時憶念起,有的只是敬信此「不思議」,此即所謂的「信相」。有「我已敬信願力不思議了」「我的往生有把握了」的心態並非「信心」,而是凡夫的妄念。卷頭言 93此身無依又無靠 猶如汪洋之漂舟慈光久遠劫來照 願力攝物無差別忘記自身的生死問題,高談闊論話法門如何如何,這種態度是蓮如上人也厭惡的。面對奄奄一息的臨終人,講信心如何、念佛如何,已是太遲。能救助有眼但已無法見物的臨終人者,唯有本願力。「言他力者,如來本願力也」(「行卷」)。本願力非救度好談理論之人。誰是瀕死的大病人呢?驚訝慚愧之餘,唯是: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卷頭言 94秋月耀現浮雲間凡夫的「安心山」,是堆積好了又會崩潰,潰不成形了又再重新堆起。如此重重覆覆幾千遍、幾萬遍,凡夫才恍然覺醒到,原來重點不在安這顆心,而是應著眼於如來的功德力、佛力、本願力上。「就因為是本願力,無救之人方有救。救度就在現前,就在此,就在此,南無阿彌陀佛」。如此,一聞「我的往生已治定」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業障,皆轉為讚嘆名號的聲音。老實領受祖師聖人的法語時,有的只是敬信如來的誓願力,唯是「不思議」,「不思議」。卷頭言 95慈親等候已許久孩兒無知哭覓愁救度是現前的事實。此刻「南無阿彌陀佛」的大繩子正從地獄裏把我拉出來。沒事,沒事。不思議,不思議。往生淨土不須帶「媒人」,媒人指凡夫的「思慮」。「佛」,不思議、不思議。「本願」「名號」,不思議、不思議。卷頭言 96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天上界至地獄底 無一不是彌陀城 盡十方界法王家因為有想往生的貪念,所以才不得安心。當念頭死於「地獄是必定的去處」(「歎異鈔」)時,原來輕鬆無比。「打得念頭死」之外無別的生路,其他都是知解分別。佛智不思議能救助我這「逆謗屍骸」。忘記信心,但敬信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自得安心。卷頭言 97若不生者本弘誓 圓滿六字乃正覺願力光明攝護我 行步大道樂逍遙往生是如來的事。「果上圓成,二利圓滿」的南無阿彌陀佛,示現為「汝正念直來」的勅命,徹入吾身,令生法喜,起無上信心。信心是「南無阿彌陀佛」,是「招喚聲」。往生是如來的事,千萬不要去多管閒事,應知凡夫有多少斤重。老實還愚,即能往生。卷頭言 98佛眼內照時 吾身愚且惡講的多就聽得多,聽得多就記得多,記得多就思慮多,真是傷腦筋。倒不如就不要講,不要說,不要聽來得省事,但是這樣做更不行。真正說穿了的話,事實只是我「依一如來力得救」。自己所知道的,所懂得的,總之所有的思慮都幫不上往生的忙。凡心的思慮一停止,所剩唯有一佛力世界,此時自有大安堵。人的理性雖然知道死生皆是攝取光中的泡沫,但是人的感情則無法如此瀟灑,提不起放不下的就是凡夫。也因為如此,人方可在此享受到無法形容的法悅。卷頭言 99無礙光明獨立處法悅懺悔滿胸懷不是我們去信南無阿彌陀佛,是南無阿彌陀佛來入我們心中,此領受就是「信心」。把阿彌陀佛高高的尊奉在西天是不對的。依清淨真實的本願力之力用,我們方有安心、信心、往生可言。二利圓滿之六字,即是正覺,即是阿彌陀佛,即是信心,即是往生。佛成就的事實,即是我獲救的事實。卷頭言 100無始已來 所戴眼鏡 摘下時無始以來,凡夫即有生的欲望,此名「無明」。以「我欲」為元凶所興起的三毒煩惱,致使人在苦海中沈淪不息。凡夫的相對智慧名為「無明闇」,以我們的力量是無法破除此無明闇的。能破除此者,唯有如來的「無礙光明」。放下對「信心」的執著,唯是敬信「無礙光明」「難思弘誓」,此即是信心。「難思弘誓」和「無礙光明」乃活句,三十年、五十年地每天憶念,終有一天會被此光明折服,此即是信心。人所認為的和所懂的概念,並不是信心。卷頭言 101彌陀今現在說法親在往生不用愁聞法直至能感受到如來尊貴無比時,其中不知會遇到幾百個幾千個境界來考,碰到境界時,所學的佛法就會面臨考驗。沒有碰壁的人,心眼(佛法的眼)(慧眼)即無開時。碰壁 碰壁 快點碰壁 徹徹底底的碰壁吧!最不聽自己使喚的是這顆心,又縱使這顆心聽使喚了,淨土也不是這顆心聽使喚就可去得的。淨土唯有仰仗佛力方可去得。所謂「佛力難思,古今未有」(「信卷」)。卷頭言 102凡夫成佛比抓起大地擲向天空還難「信心」,無法講解。「大信心」並非一般人所講解般那麼渺小。親鸞聖人在「信卷」中詮釋「大信心」為:「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的信樂也」。此一語已貫徹了本願力。為何說「大信心」是「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呢?因「依本願力往生」故。本願力能滅我的「智愚毒」,凡夫的念頭非「智」即「愚」,兩者皆「毒」也。卷頭言 103但悟三界無我家試問家鄉何處在凡愚之身無法拜見阿彌陀如來,因此阿彌陀如來慈悲地示現,應化為眾生可聽聞的「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聞名號和以心眼拜見如來一樣。因此,一聞「南無阿彌陀佛」,當有「啊,我的往生已得成就」也。卷頭言 104所倚靠處皆虛妄真實之處唯彌陀「南無阿彌陀佛」,那怕只是聞一聲,只稱一聲,也能「佛(親)凡(子)」感應道交。親子心念一感應道交,孩子一聞慈親的聲音,自得大安心大喜悅,所以說慈親聲中有「安心」與「喜悅」。身為孩子的人,看到自己的父母時,會忘我地喊「爸媽」出來,此即所謂的「稱名念佛」。看到父母時,陌生地客套寒喧的是「婆媳」關係,用此婆媳的心境聞「南無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即使念佛幾千遍幾萬遍,也無法有解脫生死的自覺和喜悅出來。應知「南無阿彌陀佛」中有彌陀,六字即是阿彌陀如來。卷頭言 105經藏文字皆法身「涅槃經」曰:「如來常住,無有變易」。「華嚴經」曰:「若見如來體常住,則能知法永不滅」(「信卷」)。如來和「法」常住,即「大悲本願」常住,故知我等往生無疑。因為如來和「法」常住故,一念一剎那無不清淨,無不真實故,大悲「招喚聲」,今現在正呼喚著我。不論何時聽如來的「招喚聲」,都是「汝正念直來」。此無條件的呼喚聲,即本願力的「威神無極」。卷頭言 106見法,入法,住法,不論遭遇任何變故,也不改變初發心,是名佛法者。禪等法門是透過修證坐禪,來參究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對凡愚而言,參究自己的本來面目,或是「如實知自心」(「大日經」)等,都是遙不可及的事。真宗的法門是透過「聽聞」,即聽聞「本願力的生起本末」越深入,越能信知「凡夫是無有出離之緣」的機。當明白自身是零分的存在時,即是大悲佛智滿入心身時,此即是所謂的「本願一乘」。拜讀聖教,自然會宿善開啟。此「自然」來自「願力」,往生是「願力自然」,此外無往生之道。如來的回向是往‧還二回向,即第十一、十八、二十二願。我們在何時,且如何地領受如來的回向呢?即在「本願招喚的勅命」中領受如來的回向。「勅命」即是願心,即是本願力的回向,即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回向。「勅命」,即是成就眾生聞信的「勅命」,「聞信」非凡心,乃大悲之「願心」。「勅命」乃往生成就之相。信順勅命,名為「歸命」。歸命乃「本願招喚的勅命」。眾生的妄念執著心,不是歸命,「歸命」乃「本願招喚的勅命」。卷頭言 108滿天星星亮晶晶金剛座上釋迦佛佛法即是「佛智不思議」。不可思議的佛法,以不可思議的方便到達我的心。終日醉生夢死的人,無法明白「不可思議」的佛法。沒有「假令大千世界,充滿火也要過」的覺悟和精進的人,無法感受到「不可思議」的佛法。唯有不斷精進的人,方能明白佛法的真味,方知本願力是我唯一不可思議的解脫道。能明白這點真是「不可思議」,此名為「心靈的直覺」。此直覺是佛力、是佛智、是方便力。「心靈的直覺」甚微妙,連自己也不知道。不知不覺中能直覺到如來的不可思議,由此可知,信心不是自己的力量,信心也不是凡夫的心,唯是「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大誓願力。卷頭言 109篤敬佛法僧門中自生福壽草吉祥佛教是「轉迷開悟」的教法。何謂「迷」,何謂「悟」呢?迷中的人不知自己在迷,不知自己在迷的人,是無法知道要求悟的,因此人生變成是執迷不悟的修羅場。迷執的根本是「無明」,是貪瞋痴的三毒煩惱。執迷招來苦果,了悟則是大樂的境地。天地宇宙間,透徹了迷執和苦惱的原因,為說覺悟直道者,只有大聖釋迦牟尼世尊一人。人是知道反省的動物,反省越深越知道迷執之深,而興起強烈地追求真實理想的念頭,這樣的人是能聞佛法的人。當人發現自身在迷執的井中,無論如何也跳不出時(三定死),方能聽到如來大悲本願的招喚聲。卷頭言 110南無阿彌陀佛是「今現在」的招喚聲「今現在」的救濟力後生乃一大事。學佛聞法幾十年,以為已經什麼都明白,已經無「法」可聽,以為只要「依本願力往生」就是萬事無恙,其實有這樣的心態時才是「一大事」,這樣的人或許已經落入「自我」的陷阱中。因為信心是難中之難,所以要聽聞再聽聞,經得起千錘百鍊。在有生之年直到一口氣不來為止,依止明師聽聞佛法是很重要的事。附錄一:(瑞劒老師所做的漢詩)1 唱導歌(「給孩子們的遺書」)瑞劒越不惑二歲 妙行參加至今日 現土雲霄志既亡 西方妙果喚我待 如來教勅亦何疑 慈父信海在一句慕父母歸家鄉哉 家鄉七寶八解池 寶林寶樹微妙音 宮殿樓閣是實相光雲無礙如虛空 常轉三寶無垢輪隨順法性不乖真 超越數限廣無邊 乘悲翼還來穢國 遊法界普化群萌 樂哉快哉如來行 人生將了望洋洋童子知閻浮火宅 人生百年水上萍 希望如陽焰消滅 桃李紅顏如朝露 一息不追逝千載假令雖領大千界若失明珠亦何為(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日書2 偶作三十八年奉教職 無智無德亦無學 終始一貫守一事 一事非行亦非善 努力碎勵而非我 佛陀至誠我仰之信順大悲全無私 時是末法惡世界 濁流滔滔沖於天 自由平等人唱之 心豺狼而輕賤我 喜得輕賤即滅罪又宜哉惡口罵詈 我是愚中之愚人 我是狂中之狂者 知我者唯是父母 教我者唯師一人 一事是念佛一行 亦是報恩慚愧心 人不知而我不慍顧過去而思業報 有道心則有衣食 無道心則無衣食 佛日圓照盡十方 光明照裡心身安 何論死生亦豪賤 法友在近俱談笑 火中之蓮亦快哉(一九四八年 紀元佳節)附錄二:緬懷恩師 (野瀨瑞默老師)和恩師永別以來已快近兩個月了。老師走後,我常常自問:老師真的走了嗎?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在悲哀今生再也無法見到師顏的同時,卻有老師就在身旁,且是不時地以慈眼日夜在守護著我們的感覺,這種不思議的感受越來越強烈,這或是所謂的老師的功德吧。老師的念力形影不離地強而有力的引導著我們。這次很令人高興的是,景仰老師恩德的佛友們,發心出版專輯紀念老師,書名是「護城院 釋瑞劒法師追悼紀念號」,懷念師恩的真情,流露於大家的字裏行間,這是令人感動的事。本專輯能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的是龍谷大學的名譽教授兼勸學的瓜生津隆雄教授賜稿給本社,其次是中山延二博士、井上善右衛門博士及其他法兄法姐們的不吝賜稿給本社,大家的種種深情厚意在此感謝不盡。想必老師現在正從蓮華藏世界裡微笑的看著我們吧。老師滿九十五歲的生涯中,當然最清楚的是老師本人。但是透過老師生前的教導及自傳,我們可以窺知老師盡其一生,皆是為了鑽研與弘宣正法在忙碌。特別是自傳的後半部分,大家都還是記憶深刻,其後直到老師往生為止的十七年間,種種行跡都彷彿是昨日事一樣,令人印象鮮明。老師一生的轉捩點是在昭和三十七年,老師把當時的心情記錄如下:「昭和三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這一天是身為教職人員五十二年又一個月閉幕的一天。五十二年的時間說長是很長,現在回首一看則似一夜夢。夢中不是夢的唯有一個,那就是本願的真實。夢中說是苦嘛,苦是很苦;說是樂嘛,無上的法樂是我在娑婆唯一的依止。今日又復念念稱名憶佛,這份法喜,這份法樂,無以言喻」。這是老師緬懷七十七歲的人生時所留下對佛法法喜的聲言。老師緊接著又說:「親鸞聖人在「教行信證」的後序中言道:(慶哉樹心弘誓佛地,流念難思法海,深知如來矜哀,良仰師教恩厚。慶喜彌至,至孝彌重。因茲鈔真宗詮,摭淨土要。唯念佛恩深,不恥人倫嘲。若見聞斯書者,信順為因,疑謗為緣,信樂彰於願力,妙果顯於安養矣。)此後的人生當以親鸞聖人之心為己心,以佛法樂為己樂。一頂斗笠一手杖六字洪名伴我行山河大地任遨遊這裏坐坐那裏翹腳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拜讀聖教,因為能在人界中以凡夫身一睹佛的境界,沒有比這更令人愉快的事了。後生的事有如來在保證說:「有我在不用愁」,此真實語中我的往生已解決。南無阿彌陀佛告訴我往生已解決過未現之三世障皆為讚嘆名號聲」(老師)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本願海濤音(4) 2023-10-30 2024-10-30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3-10-30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本願海濤音(4)

卷頭言 80

無法相信本願力的人,是因為還沒有深信「業道可怖」。

已深信因果的人,與其說是恐懼死後墮入地獄受苦,倒不如說是已經切身地感受到此刻坐處下面,正有地獄的猛火在熊熊地燃燒著。

有過一次此心境者,「如來的言語」(佛說)對他來說,有如是沙漠中的甘泉,有如是地獄中遇佛一樣,他恭敬佛語,即如敬佛一般。

聽聞佛法時,若抱持此聞法的態度,即能無條件地敬信佛語,以此態度求法者,即能獲得信心。

卷頭言 81

本願力威神無極

肩負地獄往極樂

用漫不經心的態度聽聞佛法,即使過了一百年也無法懂得佛法的真味。佛法的真味即如來的本願力,沒

有深刻的自覺和痛切的反省到「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的人,是無法真正明白本願力的。「本願力」(法)和「罪惡生死」(機)是一體的兩面。

寬廣的世間中,唯一能救沈淪在此的我一人者,只有如來的「本願

力」,此名「一機一法」,「一法一機」。救此「機」的只有此「法」,唯有此「法」能救此「機」。除此「一機一法」之外,即使知道再多殊勝的法門,也無濟於自身的後生一大事。

「知」本願力很容易,「信」本

願力則很難。透過「死」和「罪業」,方能真的信本願力。這不是凡夫的心可信,而是透過人天的「死」和「罪業」,方能令我們信之。

死和罪業為我們做「大說法」,令我們對本願生信,此即是「本願力」。

卷頭言 82

人臨終的時候,無始以來所造的惡業會現前,或以病苦來折磨人。所以彼時臨終的人,往往心識朦朧,連呼吸都成困難。這時人所有的力氣才智都已無用,連聽話的餘力也沒有。

其實人健康時和臨終時是沒有兩樣的,是很無力很業障的存在。

談到成佛,凡夫根本是無能為力的,也因為如此,如來才慈悲的為我們發起本願。

卷頭言 83

佛正看著我 佛正聽著我

既歡喜又慚愧

佛語中有「義」在。

人的語言有極限,但是佛心無限,而傳達此無限的即是「義」。

「勅命」雖是言語,此一語中有著無限的力量。如來的全身,功德的全體,皆活潑潑地躍動在此一語中。

此一語即如來的「無礙光明」,故能穿透我這顆穢污的心,穿透這業障煩惱具足的自體。

卷頭言 84

苦海浮沈中 喜有慈親伴

當你追著幻化不定的心跑時,不妨想一想:「這樣做對往生成佛有任何幫助嗎?」

執著「我知道了」「我懂了」

的人,是未真正「聞」的人。

體悟到凡夫的任何心念行動都幫不上成佛的忙時,人或許會有無力感,一旦著眼於「本願力」,滿足於「誓願不思議」時,即會有見佛的力量產生,此無力感則一轉而為慶喜心。

卷頭言 85

寂靜無為涅槃界 超越有無與善惡

示現六字出世間 佛智大悲聞十方

人因為沒有定好「涅槃」是人生唯一的目標,所以不論到何時,心總是煩惱不安。「涅槃界」乃真實報

土,「大信心」是到此唯一的直道。

「涅槃」的目標一定,生死苦海自會清楚地映入眼簾,「無常」和「罪惡」也會常念在心,同時凡夫的真面目也會洞然明白,如此自能體解佛法大道。

卷頭言 86

信佛心不變 知吾心善變

人生「一大事」,指「生死」大事,「涅槃」大事,「聞信」大事。

「信心」的世界,即是「本願力」的世界。本願力和信心乃不二一

體。本願一乘之教(行)即金剛信心。

信心不是凡夫的智慧,所以知道佛法了,聽懂佛法了,並不是信心。信心也不是感情,所以一時喜悅的心也不是信心。信心不是記憶,所以記得的佛法也不是信心。

是佛智的力量,我們才能對「不

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佛智生起篤敬心,這才是信心。

卷頭言 87

慚愧將佛蔑視

「心」,大如宇宙,有著大宇宙的力量。

「心」有多種:有污濁的心,有清淨真實的心,有散亂放逸的心,有三昧寂靜的心,有大智大悲的佛心,

有三惡趣的心。

「心」能與「心」感應,「心」能與「物」感應。又物能和心感應,物能和物感應。

宿因深厚的「凡心」,可感應到「佛心」,彼感應處即有聞信一念的歡喜。

如來一露臉,萬事都解決。南無

阿彌陀佛就是如來。本願、名號、招喚聲、正覺,皆是如來。遇見如來,士氣高昂。

我的本份即是把生死交給生死,但遨遊於報謝佛恩之念佛聲中。

卷頭言 89

招喚聲中 信心著落

佛智不思議,是「真不思議」,這不是我們凡夫的想像可及。

佛,是「智慧」和「大悲」的融合,也是「勅命」和「名號」的融合。如此佛心之鏡映出了充滿妄念的吾心,並告知我,佛是「機法一體」

的大正覺,佛即是攝取不捨這樣的我。

一旦被悲智圓滿的佛心之鏡映著,即使想跑也跑不掉。

這樣的佛心‧佛智的力用,即是所謂的「本願的招喚聲」。

卷頭言 90

不恐鳥部山(火葬場)上化塵埃

但懼業力牽引入闇冥

此命無常如朝露,所以解決自身的生死問題是先要。

地獄的猛火正從此足下炎炎燒起,用此心境聞佛法時,自然體得佛

法的真味,同時亦可感受到如來大慈悲的本願力。

卷頭言 91

空手獲寶無盡藏

如果現在死的話,我沒有一樣可幫得上往生的忙。

但是,阿彌陀佛不止一點兒也不嫌棄如此不中用的我,反而發願要救度我,這是令人泣極之處。

「聞名信喜」,是敬信如來的「不可思議力」是「不思議」時,自然而然所生起的心情。

念佛者的生活,是信心歡喜的生活。

卷頭言 92

路雖不識慈親帶

行住坐臥名號來

信佛智不思議不同於「我要獲信才可往生」的凡夫信念。

淨土並非凡夫的信念可去得,要明白此二者之差異很難。「信心」和

「凡心」不一樣。

信心之「相」,乃慶喜搭乘願力船往生,心中有的只是「願力不思議」,「大慈悲力不思議」。不論何時憶念起,有的只是敬信此「不思議」,此即所謂的「信相」。

有「我已敬信願力不思議了」

「我的往生有把握了」的心態並非「信心」,而是凡夫的妄念。

卷頭言 93

此身無依又無靠 猶如汪洋之漂舟

慈光久遠劫來照 願力攝物無差別

忘記自身的生死問題,高談闊論話法門如何如何,這種態度是蓮如上人也厭惡的。面對奄奄一息的臨終人,講信心如何、念佛如何,已是太遲。能救助有眼但已無法見物的臨終人者,唯有本願力。

「言他力者,如來本願力也」(「行卷」)。本願力非救度好談理論之人。誰是瀕死的大病人呢?驚訝慚愧之餘,唯是: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卷頭言 94

秋月耀現浮雲間

凡夫的「安心山」,是堆積好了又會崩潰,潰不成形了又再重新堆起。如此重重覆覆幾千遍、幾萬遍,凡夫才恍然覺醒到,原來重點不在安這顆心,而是應著眼於如來的功德力、佛力、本願力上。

「就因為是本願力,無救之人方有救。救度就在現前,就在此,就在此,南無阿彌陀佛」。

如此,一聞「我的往生已治定」時,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業障,皆轉為讚嘆名號的聲音。老實領受祖師聖人的法語時,有的只是敬信如來的誓願力,唯是「不思議」,「不思議」。

卷頭言 95

慈親等候已許久

孩兒無知哭覓愁

救度是現前的事實。

此刻「南無阿彌陀佛」的大繩子正從地獄裏把我拉出來。沒事,沒事。不思議,不思議。

往生淨土不須帶「媒人」,媒人指凡夫的「思慮」。

「佛」,不思議、不思議。「本願」「名號」,不思議、不思議。

卷頭言 96

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天上界至地獄底 無一不是彌陀城 盡十方界法王家因為有想往生的貪念,所以才不得安心。當念頭死於「地獄是必定的去處」(「歎異鈔」)時,原來輕鬆無比。

「打得念頭死」之外無別的生路,其他都是知解分別。

佛智不思議能救助我這「逆謗屍骸」。忘記信心,但敬信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自得安心。

卷頭言 97

若不生者本弘誓 圓滿六字乃正覺

願力光明攝護我 行步大道樂逍遙

往生是如來的事。

「果上圓成,二利圓滿」的南無阿彌陀佛,示現為「汝正念直來」的勅命,徹入吾身,令生法喜,起無上信心。

信心是「南無阿彌陀佛」,是「招喚聲」。

往生是如來的事,千萬不要去多管閒事,應知凡夫有多少斤重。

老實還愚,即能往生。

卷頭言 98

佛眼內照時 吾身愚且惡

講的多就聽得多,聽得多就記得多,記得多就思慮多,真是傷腦筋。倒不如就不要講,不要說,不要聽來得省事,但是這樣做更不行。

真正說穿了的話,事實只是我「依一如來力得救」。自己所知道的,所懂得的,總之所有的思慮都幫不上往生的忙。凡心的思慮一停止,所剩唯有一佛力世界,此時自有大安堵。

人的理性雖然知道死生皆是攝取光中的泡沫,但是人的感情則無法如此瀟灑,提不起放不下的就是凡夫。也因為如此,人方可在此享受到無法形容的法悅。

卷頭言 99

無礙光明獨立處

法悅懺悔滿胸懷

不是我們去信南無阿彌陀佛,是南無阿彌陀佛來入我們心中,此領受就是「信心」。

把阿彌陀佛高高的尊奉在西天是不對的。依清淨真實的本願力之力用,我們方有安心、信心、往生可言。

二利圓滿之六字,即是正覺,即是阿彌陀佛,即是信心,即是往生。

佛成就的事實,即是我獲救的事實。

卷頭言 100

無始已來 所戴眼鏡 摘下時

無始以來,凡夫即有生的欲望,此名「無明」。以「我欲」為元凶所興起的三毒煩惱,致使人在苦海中沈淪不息。

凡夫的相對智慧名為「無明闇」,以我們的力量是無法破除此無明闇的。能破除此者,唯有如來的「無礙光明」。放下對「信心」的執著,唯是敬信「無礙光明」「難思弘誓」,此即是信心。

「難思弘誓」和「無礙光明」乃活句,三十年、五十年地每天憶念,終有一天會被此光明折服,此即是信心。人所認為的和所懂的概念,並不是信心。

卷頭言 101

彌陀今現在說法

親在往生不用愁

聞法直至能感受到如來尊貴無比時,其中不知會遇到幾百個幾千個境界來考,碰到境界時,所學的佛法就會面臨考驗。沒有碰壁的人,心眼(佛法的眼)(慧眼)即無開時。

碰壁 碰壁 快點碰壁 徹徹底底的碰壁吧!

最不聽自己使喚的是這顆心,又縱使這顆心聽使喚了,淨土也不是這顆心聽使喚就可去得的。淨土唯有仰仗佛力方可去得。

所謂「佛力難思,古今未有」(「信卷」)。

卷頭言 102

凡夫成佛

比抓起大地擲向天空還難

「信心」,無法講解。「大信心」並非一般人所講解般那麼渺小。親鸞聖人在「信卷」中詮釋「大信心」為:

「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的信樂也」。

此一語已貫徹了本願力。為何說「大信心」是「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呢?因「依本願力往生」故。

本願力能滅我的「智愚毒」,凡夫的念頭非「智」即「愚」,兩者皆「毒」也。

卷頭言 103

但悟三界無我家

試問家鄉何處在

凡愚之身無法拜見阿彌陀如來,因此阿彌陀如來慈悲地示現,應化為眾生可聽聞的「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

聞名號和以心眼拜見如來一樣。因此,一聞「南無阿彌陀佛」,當有「啊,我的往生已得成就」也。

卷頭言 104

所倚靠處皆虛妄

真實之處唯彌陀

「南無阿彌陀佛」,那怕只是聞一聲,只稱一聲,也能「佛(親)凡(子)」感應道交。親子心念一感應道交,孩子一聞慈親的聲音,自得大安心大喜悅,所以說慈親聲中有「安心」與「喜悅」。

身為孩子的人,看到自己的父母時,會忘我地喊「爸媽」出來,此即所謂的「稱名念佛」。看到父母時,陌生地客套寒喧的是「婆媳」關係,用此婆媳的心境聞「南無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即使念佛幾千遍幾萬遍,也無法有解脫生死的自覺和喜悅出來。應知「南無阿彌陀佛」中有彌陀,六字即是阿彌陀如來。

卷頭言 105

經藏文字皆法身

「涅槃經」曰:「如來常住,無有變易」。

「華嚴經」曰:「若見如來體常住,則能知法永不滅」(「信卷」)。

如來和「法」常住,即「大悲本願」常住,故知我等往生無疑。

因為如來和「法」常住故,一念一剎那無不清淨,無不真實故,大悲「招喚聲」,今現在正呼喚著我。

不論何時聽如來的「招喚聲」,都是「汝正念直來」。此無條件的呼喚聲,即本願力的「威神無極」。

卷頭言 106

見法,入法,住法,不論遭遇任何變故,也不改變初發心,是名佛法者。

禪等法門是透過修證坐禪,來參究自己的本來面目。但是對凡愚而言,參究自己的本來面目,或是「如實知自心」(「大日經」)等,都是遙不可及的事。真宗的法門是透過「聽聞」,即聽聞「本願力的生起本末」越深入,越能信知「凡夫是無有出離之緣」的機。當明白自身是零分的存在時,即是大悲佛智滿入心身時,此即是所謂的「本願一乘」。

拜讀聖教,自然會宿善開啟。此「自然」來自「願力」,往生是「願力自然」,此外無往生之道。

如來的回向是往‧還二回向,即第十一、十八、二十二願。我們在何時,且如何地領受如來的回向呢?即在「本願招喚的勅命」中領受如來的回向。「勅命」即是願心,即是本願力的回向,即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回向。

「勅命」,即是成就眾生聞信的「勅命」,「聞信」非凡心,乃大悲之「願心」。「勅命」乃往生成就之相。信順勅命,名為「歸命」。歸命乃「本願招喚的勅命」。眾生的妄念執著心,不是歸命,「歸命」乃「本願招喚的勅命」。

卷頭言 108

滿天星星亮晶晶

金剛座上釋迦佛

佛法即是「佛智不思議」。

不可思議的佛法,以不可思議的方便到達我的心。終日醉生夢死的人,無法明白「不可思議」的佛法。

沒有「假令大千世界,充滿火也要過」的覺悟和精進的人,無法感受到「不可思議」的佛法。唯有不斷精進的人,方能明白佛法的真味,方知本願力是我唯一不可思議的解脫道。

能明白這點真是「不可思議」,此名為「心靈的直覺」。此直覺是佛力、是佛智、是方便力。「心靈的直覺」甚微妙,連自己也不知道。不知不覺中能直覺到如來的不可思議,由此可知,信心不是自己的力量,信心也不是凡夫的心,唯是「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的大誓願力。

卷頭言 109

篤敬佛法僧門中

自生福壽草吉祥

佛教是「轉迷開悟」的教法。何謂「迷」,何謂「悟」呢?迷中的人不知自己在迷,不知自己在迷的人,是無法知道要求悟的,因此人生變成是執迷不悟的修羅場。迷執的根本是「無明」,是貪瞋痴的三毒煩惱。執迷招來苦果,了悟則是大樂的境地。天地宇宙間,透徹了迷執和苦惱的原因,為說覺悟直道者,只有大聖釋迦牟尼世尊一人。

人是知道反省的動物,反省越深越知道迷執之深,而興起強烈地追求真實理想的念頭,這樣的人是能聞佛法的人。當人發現自身在迷執的井中,無論如何也跳不出時(三定死),方能聽到如來大悲本願的招喚聲。

卷頭言 110

南無阿彌陀佛是

「今現在」的招喚聲

「今現在」的救濟力

後生乃一大事。學佛聞法幾十年,以為已經什麼都明白,已經無「法」可聽,以為只要「依本願力往生」就是萬事無恙,其實有這樣的心態時才是「一大事」,這樣的人或許已經落入「自我」的陷阱中。

因為信心是難中之難,所以要聽聞再聽聞,經得起千錘百鍊。在有生之年直到一口氣不來為止,依止明師聽聞佛法是很重要的事。

附錄一:(瑞劒老師所做的漢詩)

 唱導歌(「給孩子們的遺書」)

瑞劒越不惑二歲 妙行參加至今日 現土雲霄志既亡 西方妙果喚我待 如來教勅亦何疑 慈父信海在一句慕父母歸家鄉哉 家鄉七寶八解池 寶林寶樹微妙音 宮殿樓閣是實相光雲無礙如虛空 常轉三寶無垢輪隨順法性不乖真 超越數限廣無邊 乘悲翼還來穢國 遊法界普化群萌 樂哉快哉如來行 人生將了望洋洋童子知閻浮火宅 人生百年水上萍 希望如陽焰消滅 桃李紅顏如朝露 一息不追逝千載假令雖領大千界若失明珠亦何為(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日書

 偶作

三十八年奉教職 無智無德亦無學 終始一貫守一事 一事非行亦非善 努力碎勵而非我 佛陀至誠我仰之信順大悲全無私 時是末法惡世界 濁流滔滔沖於天 自由平等人唱之 心豺狼而輕賤我 喜得輕賤即滅罪又宜哉惡口罵詈 我是愚中之愚人 我是狂中之狂者 知我者唯是父母 教我者唯師一人 一事是念佛一行 亦是報恩慚愧心 人不知而我不慍顧過去而思業報 有道心則有衣食 無道心則無衣食 佛日圓照盡十方 光明照裡心身安 何論死生亦豪賤 法友在近俱談笑 火中之蓮亦快哉(一九四八年 紀元佳節)附錄二:緬懷恩師 (野瀨瑞默老師)

和恩師永別以來已快近兩個月了。老師走後,我常常自問:老師真的走了嗎?但是不可思議的是,在悲哀今生再也無法見到師顏的同時,卻有老師就在身旁,且是不時地以慈眼日夜在守護著我們的感覺,這種不思議的感受越來越強烈,這或是所謂的老師的功德吧。老師的念力形影不離地強而有力的引導著我們。

這次很令人高興的是,景仰老師恩德的佛友們,發心出版專輯紀念老師,書名是「護城院 釋瑞劒法師追悼紀念號」,懷念師恩的真情,流露於大家的字裏行間,這是令人感動的事。

本專輯能順利出版,首先要感謝的是龍谷大學的名譽教授兼勸學的瓜生津隆雄教授賜稿給本社,其次是中山延二博士、井上善右衛門博士及其他法兄法姐們的不吝賜稿給本社,大家的種種深情厚意在此感謝不盡。想必老師現在正從蓮華藏世界裡微笑的看著我們吧。

老師滿九十五歲的生涯中,當然最清楚的是老師本人。但是透過老師生前的教導及自傳,我們可以窺知老師盡其一生,皆是為了鑽研與弘宣正法在忙碌。特別是自傳的後半部分,大家都還是記憶深刻,其後直到老師往生為止的十七年間,種種行跡都彷彿是昨日事一樣,令人印象鮮明。

老師一生的轉捩點是在昭和三十七年,老師把當時的心情記錄如下:

「昭和三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這一天是身為教職人員五十二年又一個月閉幕的一天。五十二年的時間說長是很長,現在回首一看則似一夜夢。夢中不是夢的唯有一個,那就是本願的真實。夢中說是苦嘛,苦是很苦;說是樂嘛,無上的法樂是我在

娑婆唯一的依止。今日又復念念稱名憶佛,這份法喜,這份法樂,無以言喻」。

這是老師緬懷七十七歲的人生時所留下對佛法法喜的聲言。老師緊接著又說:

「親鸞聖人在「教行信證」的後序中言道:

(慶哉樹心弘誓佛地,流念難思法海,深知如來矜哀,良仰師教恩厚。慶喜彌至,至孝彌重。因茲鈔真宗詮,摭淨土要。唯念佛恩深,不恥人倫嘲。若見聞斯書者,信順為因,疑謗為緣,信樂彰於願力,妙果顯於安養矣。)

此後的人生當以親鸞聖人之心為己心,以佛法樂為己樂。

一頂斗笠一手杖

六字洪名伴我行

山河大地任遨遊

這裏坐坐那裏翹腳

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拜讀聖教,因為能在人界中以凡夫身一睹佛的境界,沒有比這更令人愉快的事了。後生的事有如來在保證說:「有我在不用愁」,此真實語中我的往生已解決。

南無阿彌陀佛告訴我

往生已解決

過未現之三世障

皆為讚嘆名號聲」(老師)

9017b85b7172f0e84b26dbf627a6fbb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