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會簡介
1
最新消息
2
靈臺山開示(7)3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火河是逆緣,水河是順緣。所以不論我們是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阿彌陀佛的聲音都是在呼喚著我們的。但是我們一如意,就忘記阿彌陀佛了;當我們得意的時候,常常是把佛拋在一邊的。那麼在逆緣的時候,在你火冒三丈的時候,也聽不到阿彌陀佛了,也是忘記佛了,所以火才冒得出來。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是不被水河、火河能障礙的,他一直在給我們發訊號:「來啊,來啊,來啊,來啊…」,不管凡夫的心是苦是樂、是順是逆,阿彌陀佛還是不斷的呼喚我們。不論你是大人是小孩,不論你是有錢是沒錢,不論你是善人是壞人,阿彌陀佛從不指責眾生,他只是不斷的呼喚:「來啊,來啊…」如果不曉得阿彌陀佛的真實,不曉得阿彌陀佛是這樣的佛,就沒有辦法被阿彌陀佛救度。什麼樣的人沒有辦法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呢?認為「我有修行了,所以我往生沒有問題。」「我一天有念多少多少佛,我是很精進的,所以我往生沒有問題。」不斷在打著如意算盤:「我有怎樣怎樣了,所以能夠怎樣怎樣了…」打如意算盤的人,是沒有辦法聽到阿彌陀佛的招喚聲的。「我是出家人,我每天都在修行,所以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救我。」這種心態也是沒有辦法和佛心感應的。這是慢心,慢心能做什麼呢?不瞭解「二河白道」的人,不知不覺,都會掉入這些陷阱。僧人以自己的功德瞧不起在家人;相反地,在家人會認為「我每天都在造業,殺生,罪業深重,我沒有修行,這樣阿彌陀佛會來救我嗎?」而感到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叫「自信不及」。一邊是自信不及的人,一邊是認為「我已經修道,已經出家,功德很大,有在誦經,有在念佛,所以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救我。」慢心很重的人。人很麻煩。怎麼做都是偏一邊。所以叫做「邪見、憍慢」。一邊是自信不及,一邊是邪見憍慢,兩種都是偏見。我們人,稍微有做一點事情就憍慢,聰明一點就傲慢於自己的聰明,自卑一點就覺得自己是「阿呆」,沒有救。所以人很麻煩,不是假的麻煩,是真的很麻煩。所以阿彌陀佛,他的本願就是要去除我們這個自卑,去除我們這個慢心。「不要緊,不要緊,來啊,來啊」。但是我們人,稍微有點能力,慢心就很重;沒有能力的,又很自卑,自卑自己什麼都不會,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一般的出家眾慢心都很重,高高在上;而在家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自卑。真是傷腦筋、傷腦筋。所以阿彌陀佛「不揀善惡、智愚,只要是念佛的人,都會受到彌陀光明的攝取。」我們人,做什麼就執著什麼。所以一般人,都落入邪見憍慢,不是憍慢,就是自卑,「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比不上人家」。就是為了去除我們這種慢心和卑心,阿彌陀佛說:「放下,放下,放下你的個人知見,來讓我救度。」「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你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來,不要怕墮入水河、火河。從心裏對阿彌陀佛完全的信賴,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聲,就走過去的人,就被阿彌陀佛救度,這就是淨土教。但是我們人,不是掉到這個坑裏,就是掉到那個洞裏。我們都會用自己的知見來揣測阿彌陀佛的心。有的以為「我有在修行,我有念佛,我怎樣怎樣了,所以阿彌陀佛會來救我。」這就是邪見憍慢。還有的人,他認為「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都沒有什麼修行,阿彌陀佛會救我嗎?」自信不及,所以他看自己、用自己的心看阿彌陀佛,非常的焦慮。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是要我們用眼睛看自己,而是去聽阿彌陀佛的聲音。當你仔細傾聽阿彌陀佛的聲音時,你會聽到阿彌陀佛對我們說:「你笨也好,聰明也好,都是愚癡。」阿彌陀佛看我們,我們都是嬰兒。不論孩子多聰明,在阿彌陀佛的佛眼看來,都是孩子。所以,在阿彌陀佛面前,我們都要「還愚癡」,「還愚念佛」。所以法然上人開導弟子:「念佛的人,是還愚往生淨土。」因為很多人以為,學佛就變會聰明了,會變好了,法然上人就說:「不是,不是,要還愚。」越笨越好。笨笨的念佛,讓阿彌陀佛救度。在日本就說:「阿呆好,阿呆好,阿呆才肯乖乖的被彌陀救。」而聰明的就容易掉到陷阱裏。越聰明的,阿彌陀佛越擔心。碰到二河白道的人,才能夠真正接受彌陀的教法。很多人,都是以為自己有念佛,這就是邪見憍慢。真正的念佛人,他對阿彌陀佛的心,就是「我什麼也不懂,我什麼也不會,什麼修行也沒有,業障深重,但是托阿彌陀佛的福,沒有修行的我,也能讓阿彌陀佛救度。」所以對阿彌陀佛有的只是感恩的心。是用報恩的心來念佛。問:二河白道原文裏,是行者先見到白道,正在猶豫的時候,忽然聽到聲音。那老師剛才為什麼說是先聽到聲音,然後順著聲音走,聲音變成白道?答:你不要執著於文字,要瞭解佛心究竟為何。對行者來講,就是因為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這聲音化作      白道,讓我們行者來走,我們才有路可循。    是阿彌陀佛先發出這個聲音來,我們才有路可循,才知道要這樣子走過去。所以不是我們能夠聽到這      個聲音,而是聲音進到我們的耳朵裏來。問:行者走在道上的時候,聽到親友叫他「回來,回來」。意思是說我們走在白道上,還會受到水火的侵      犯嗎?答:會聽到親人、夥伴叫你「回來,回來」的聲音,是在走上白道之前。是在「三定死」以前,在河邊、      河岸,還沒走到白道之前。走上白道的人是聽不到的。走上白道的人,還會受到水火二河的侵襲,這      是從我們的心來講,從我們的人生來講的。因為我們直到一口氣不來之前,都是煩惱不斷的。但是雖      然煩惱不斷,阿彌陀佛「來,來,來…」不斷的,也是不停止的,也是不變的。    順緣也是煩惱,我們遇到順緣,每天開開心心、悠哉悠哉,這個也是煩惱。逆緣本身就是苦的,更是      煩惱。所以水火二河就是在描述我們的人生。不論我們朝左邊也好,朝右邊也好,都是煩惱,離不開      煩惱。好也是煩惱,不好也是煩惱。有錢也是煩惱,沒錢也是煩惱。有也苦,沒有也苦,「有無同        然」。問:(大意)前段作了個夢,夢見水火二河,但是沒有什麼感覺。答:因為那是夢,所以沒有恐懼。夢還是夢。遇到這樣的夢,如果自己會感到恐懼,然後念佛。這個夢就      夢得有價值。如果什麼感覺都沒有,那就只是夢而已。    二河白道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值得我們花一輩子來體驗裏面的內容。真正的佛教,僅僅二河白道      就夠我們受用的了。我們可以用一生來好好的品味二河白道。我們會認為「這個我看過了,這個我讀      過了,這個我知道了」,這種心都是假的。用一生來品味二河白道的人,到最後,「啊,原來是阿彌      陀佛的力量,才讓我這個過客、旅人,走上真實之路。」而生起很感恩的心。真正是白道行者的人,      他不會掉到河裏。有的人畫二河白道圖,畫有人掉在河裏,那不是真的二河白道。真正走在白道上的      人,是一定不會掉到河裏去的。◆ 講 座 開 示阿彌陀佛是清淨真實的存在。清淨真實就是智慧。智慧又叫「般若」。智慧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是「實相般若」的世界。「實相般若」不是靜止不動的東西,它是躍動的。它會產生出運作的力量,叫「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就是真理,是真理本身。真理的活動、躍動,就是「觀照般若」。所以「觀照般若」本身是活動著的。從「觀照般若」又生出「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為了教化我們而出現的。「觀照」就是讓真理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後就要透過文字來表達。「實相般若」是法身佛,「觀照般若」是報身佛,「文字般若」是應身佛。「大日如來」是法身佛,「阿彌陀佛」是報身佛,「釋迦如來」是應身佛。禪宗講的是「實相般若」,要悟的是法身佛,我們凡夫就沒有辦法做到,只能依靠「觀照般若」和「文字般若」。釋迦佛是「文字般若」世界的佛,是應身佛。大自然的一切、山川草木等都是「實相般若」的法身佛,我們凡夫用眼睛、用耳朵,是看不見也聽不到的,但是它們都由真理的運作而來。「實相」也好,「觀照」也好,「文字」也好,都是清淨真實的世界。雖然佛有三身,但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清淨真實的。而只要是清淨真實的,用我們凡夫的肉眼就看不到。應我們凡夫的根基所現的佛是應身佛,所以文字就是有相的。我們要知道,山川草木就是法身佛。不要小看山川草木,它們都是無我的存在,無我無心。山川草木比人類更有智慧,它們沒有煩惱,所以不會生氣。不論如何鋸一棵樹,它都不會亂吼亂叫;花開的很漂亮,人就去攀折花朵,花朵也不會生你的氣;但是種花的人,「我的花被偷了」,就會生氣。人因為沒有智慧,都認為草木比我們低級,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草木不會製造煩惱,因為無我,所以不會造業。為什麼修行的人都要入山修行?就是因為要無我。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當我們看漂亮的花朵時,我們的心自然會靜下來,這是花讓我們無心。我們人自以為比草木聰明,其實不是的,山川草木都是清淨法身。大家如果心情不好的時候,去看看山川、看看草木,你的心就自然平靜下來了,因為它們是無我的存在。如果以人為物件,因為彼此都是我執的存在,就很容易起爭執、衝突。佛是怎樣救凡夫的呢?佛本是清淨真實的世界,為了要救我們,他變化為「文字般若」來教化我們眾生,因為在座的人都看得懂文字。「實相般若」、「觀照般若」,都要靠禪定的力量,才有辦法去感受到。而「文字般若」,佛則化為(我們聽得到的)聲音來教化我們。「文字般若」以外的佛,我們沒有辦法去感受到。要靠禪定力才有辦法感受到「實相般若」、「觀照般若」。問:往生淨土後,才能證到觀照般若嗎?答:往生淨土,就可以到這個世界。觀照般若的世界。什麼是淨土呢?淨土也是無我、無心的世界。無我      無心的當下,也就是清淨真實的世界。一般我們都說淨土是極樂,「極樂」其實是「無樂」。很多人      都以為到極樂淨土是去享樂,那是人類欲望的想法。真正的極樂世界是無我無心的世界。所以是「無      樂」。很多人不明白這點,都把極樂世界想像成天國一樣。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極樂不是天國。        「無樂」的世界是大慈悲、大智慧的世界。極樂世界是智慧、慈悲的世界。把慈悲、智慧的世界想像      成天國,就是邪見。佛經描述極樂世界有百味飲食。由於我們人類是欲望的眾生,我們都把這百味飲      食當成是吃的東西。如果我們是想去極樂世界嘗百味飲食,那麼你在這娑婆世界就可以吃個夠了。百      味飲食是講什麼呢?是在講清淨真實。是講清淨真實的力量、活動、躍動,這個躍動就是慈悲、智慧      的躍動。這種慈悲、智慧可以讓我們人的心得到滿足,可以溫暖我們的人心。它有這樣的力量,有這      樣的作用,能讓我們有滿足感,解除我們(心靈)的饑渴和貧困。所以這個慈悲、智慧就是最大的飲      食,沒有比這個對我們更好的了。所以我們看到「飲食」,不要把它想到吃的方面去。會那樣想,是      因為我們的欲望很重。◆ 講 座 開 示 (香港法雷念佛會)師板書: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性真如海法性身統一阿彌陀佛(老師指佛堂上本尊像言)我們凡夫因為智慧不夠,所見只是一佛,其實,一佛已涵括法性真如海,諸佛菩薩都在這一佛裏面。所以我們拜阿彌陀佛一尊佛的人,不用到處去拜了。因為這一佛已經具足一切佛了。這個道理,經典都有印證。我們很多念佛的人都把阿彌陀佛當成是諸佛裏面的一佛,這是個錯誤的觀念。諸佛如來都是阿彌陀的化身,阿彌陀化為諸佛如來。所以我們讀大藏經就會發現,諸佛如來都在讚歎阿彌陀佛。「世尊說法時將了,殷勤付囑彌陀名」,釋迦世尊不但在《阿彌陀經》中的最後說法讚歎阿彌陀佛,而且最初三七日講的《華嚴經》,特別是《普賢菩薩行願品》,也是在讚歎阿彌陀佛,《法華經》也是。所以阿彌陀佛化現諸佛如來,然後向眾生讚歎阿彌陀佛,整個經教都是「阿彌陀佛」,說一佛即一切佛,其緣由就在於此。所以我們專念阿彌陀佛的人,可以只拜這一尊佛,不必這裏拜完藥師如來,覺得不夠,又跑去拜地藏菩薩,還覺得不夠,然後再拜觀世音菩薩,完全不必這樣,因為阿彌陀佛一佛裏面已經具足了諸佛菩薩的功德。(師引用《和讚》)我們讀親鸞聖人的《和讚》就知道,歸依阿彌陀佛即歸依一切諸佛,往生西方淨土也即是往生一切諸佛的淨土。所以才說「一心一向」、「一心不亂」,這個「一」裏面,已經涵蓋一切,包含一切。我們凡夫的心,要想成就,必須一心一意才可以,如果三心二意,那就沒有辦法。所以天親菩薩說「世尊我一心歸命」,這個「一心歸命」很重要。像天親菩薩這樣的大菩薩,有大神通力,他坐在此處,眼睛看到前方的同時,也可以看到後面。我們凡夫看到前面,就看不到後面,也沒辦法看到旁邊,他都講要「一心」,何況是對我們凡夫呢?釋迦世尊假如坐在這裏,他的眼睛能同時看到上下左右十方世界,內外洞徹。他能夠自由自在,我們凡夫根本無法比,所以「一心一向」很重要。就是應我們凡夫眾生這樣的機,淨土法門只講這一佛,所以我們只供奉一佛,平時養成這種習慣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多麼聰明的人,如果不制止三心二意的話,那也沒有辦法得到成就。舉個例子,就像聽前面某人講話,旁邊也有人在講,我們就聽不下去。所以我們凡夫,一定要專一,這很重要。我們往生成佛以後的話,就可以「多心」,但現在是凡夫時就必須一心一意。為什麼淨土真宗只供奉一尊阿彌陀佛呢?就是因為我們凡夫的心太散亂了,如果沒有一心一向的話,就不容易得到成就。以上所說,是臨時起意,算是開場白吧。因為聽說你們要來,這次我特地從日本趕過來,有這個因緣相聚,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共同探討。問:老師您好!我就冒昧地先開個頭吧。這次聽說老師專程過來,我又感動又慚愧。像我們這樣陋劣的根      機,也能夠得到老師如此慈悲,更何況是阿彌陀佛!過來之前,我事先也跟很多蓮友傳達過資訊,他      們很高興,但因為工作假期等問題,都沒有機會過來,所以他們很多都委託我轉達一些問題。因為我      們大陸普遍修學的是傳統淨土宗,在觀念上的轉化,還有實踐中的問題,常常會發生一些衝突。在這      裏我準備了一些問題,現在先問一個,在《歎異鈔》中,親鸞聖人說過,聖人不曾為追薦父母念佛一      遍;還有《一代記聞書》中蓮如上人教導說,不論何種情況下,念佛都應是報恩。那麼,凡夫為了祈      願親人脫離病苦,回向已故親人得以脫離惡道的念佛,在真宗是不被允許的嗎?答:你問的這個問題,牽涉到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回向」。師板書:回向光 明↘覺 者→凡夫證 者→未證者功 德↗這個回向,是自力?還是他力?《歎異鈔》裏面親鸞聖人講那句話,他是否定凡夫自力的回向。淨土真宗所講的回向,完全都是佛力的回向,是如來的回向。為什麼如來的回向很重要呢?因為如來是圓滿覺證者,只有覺證者,他才有功德出來,才能回向給我們。這個功德,就是如來的光明,有真正的功德,一定會放出光明。相對於佛的覺證,我們凡夫是怎樣的存在?我們只是「未證者」。那麼如來放光到哪裏呢?就是放光到我們凡夫,未證者的心中。只有真正的覺證者,才有感化的能力,他的回向才有力量。真正的覺證者,他一定是自利、利他,二利圓滿的。板書畫一大圈,圈中字為:自利→即→利他只有真實的自利圓滿,才有圓滿利他的心,才有真正的功德光明出來,才真正具有感化眾生的力量。只有自己真正悟道了,才有辦法給眾生講道、教化。如果自己未悟,那就沒有辦法去真正感化眾生。自己沒有得到成就,很難去利益眾生。在世間,作為父母親來講,立身處世,自己做得成功了,才能夠很好地教化他的孩子,如果名義上為人之父母,實際卻做得不像樣,又拿什麼來教育孩子呢?佛法也是一樣,只有自己懂了,才能夠也讓眾生懂,自己糊塗,就沒辦法使眾生清楚。所以說到自利利他,「自」與「他」是一體的,不是分開的。譬如救濟窮人,首先自己要有錢,沒有錢就無能為力,想幫也幫不了,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說到「回向」,唯有內心功德法財圓滿的人,才真正有力量回向給眾生。問:謝謝,確實如老師所說。我想接著老師剛才的開示繼續請教。剛才老師說過,只有自己悟道了,才能      夠把這個「道」傳遞給眾生,那麼這個悟道,在真宗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往生西方成佛?還是現生信      心決定?答:往生成佛與信心決定,這兩個是相通的。但是,這個回向的力量能百分之百地出來,必須是在往生成      佛以後。真正信心決定的人,也就是真正領受到阿彌陀佛慈悲的人,自然而然受到佛心感染,自然而      然流露出悲心。他看到眾生還在那裏沉迷,會不由自主地想引導眾生走出來。這一切都是自然流露。      如果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心,然後看到眾生在受苦受難,他決不會悠哉悠哉、不理不睬,會這樣的人      是還不懂佛法。真正懂的人,一定會自然流露出來。「德不孤,必有鄰」,有功德一定會流露出來。      最重要是「自信教人信」,首先要做到「自信」,自信圓滿的人,自然而然會流露信心,自然地自行      化他。如果沒有「教人信」的報恩行,那表示自己還沒有得到信心。自己的信心尚未建立和圓滿,就      不會自然流露出信心。世間法也是一樣,如果自己沒有種種人生體驗,當別人遇到不幸的時候,自己      就不能很好地開導對方。這個理是相通的,佛法與世間法本來就息息相關,一通百通。那麼自信教人      信,自行與化他,就像天地間自然法則一樣,這就是「自然法爾」。    佛法就是天地的法則,真如活動的世界。所謂證得佛法的人,就是去體證真如法則,身心與之合而為      一的人。世間做母親的,自己人格不完善,就很難教育好孩子,就像前面所說,只有自己有過豐富的      經歷,能很好地立身處世,才能教化好下一代。所以我們說,自信、教人信,自行、化他,是一體的      兩面。問:就這個問題,我想繼續問下去。答:好。問:作為一個凡夫,難免有情執,我們看到經典上說名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自己在稱念名號時,就希望      已故的親人得到名號的利益,這樣的心是自力的心嗎?答:那不是「自力」,那是「自然」。雖然那是一種人性的自然,但真正體得佛心的人,他不會只是局限      於自己的親人,自然而然對於其他眾生,也會有同樣的心流露出來。問:那麼能不能說此時的念佛,即是十七願的念佛?答:真正有「四海之內皆兄弟」這種心態生起的時候,此時的念佛,是誰在念佛呢?問:佛在念佛。答:我們凡夫的念佛,是「無作的念佛」。什麼是「無作的念佛」?雖然這個名號從自己的嘴巴出來,但      不是自己能念佛,而是由於佛的本願之力,使這個凡夫念出這句名號。這就是佛的回向,這才是真正      的回向。問:在聽聞之後,取信之前,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夠契合佛意?答:你問這個問題,首先你應該明白何謂佛?何謂佛心?何謂佛的功德?這個要先明白。我們學佛是學什      麼?學佛大悲心。(師板書:大悲心)佛是大悲心的圓滿者,我們是未完成者。佛是滿分的人,而我      們凡夫只是零分的人。像我們這樣零分的存在,唯有乖乖地信順滿分之佛的佛意而已,也就是仰信。      但我們凡夫常常忘記自己是未完成者,忘記佛是滿分的存在。釋迦牟尼佛是滿分的存在,他眼睛看到      我們同時也看到他人,他的能力是無礙的。他跟你一個人講話,也可以同時跟另外的人講話,同時能      度另外的人,他度眾生是完全自在無礙。我們凡夫,講話只能一對一。而佛是一對萬物,所以佛自稱      是「證一切智者」。無物可與佛相比。因此,懂得何謂「佛」?這很重要,不懂「佛」,就很容易把      自己看得跟佛一樣高的存在。如果不曾真心向佛認輸,不妨問問自己:我看得到後面嗎?如果看不        到,為何不乖乖地認輸?問:信心決定,是否就是對佛完全沒有疑惑的心?答:我們凡夫為什麼會有疑心,那是因為沒有真正懂得何謂「佛」,沒有真正生起恭敬心。當我們真正明      白何謂「佛」之時,自然就對佛生起百分之百的恭敬心,當下就是「信心決定」。    《金剛經》上讚歎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師板書,並圈出      「如」、「真」、「實」三字),佛是什麼樣的存在呢?是為我們說「如」,是如實說話之人,是給      我們講真理之人,他講實在話,不會改變(板書:如實,不變化)。絕不欺騙眾生,平等對待眾生,      因此我們讀佛經的時候,也要恭敬。因為佛經記載佛的語言,其實佛經也是佛。    我們凡夫,常常會不實語,說「我從來不說謊」,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謊言。人強調自己不說謊的      人,當下就有古怪。我們說話不能讓人信服,就是我們不實語的證據和果報。我們是虛偽的存在,儘      管我們如何要求別人信任自己,人家還是會不信任,這就是人性。在世間真正信賴一個人,通常都是      親子關係,比如有的人只聽父母的話,其他就不會放在心上。對外人,我們不管對他有多麼好,他都      很難聽從我們所講的話。又如,在世間,如果與人發生借貸關係,一般都要寫借據,那正是說明彼此      都沒有真正的信賴。我們凡夫是「心口各異,言念無實」(師板書)的存在,所以無法得到眾生的信      賴。這種虛偽的習氣,不是昨天和今天才有,它是無始以來的累積。如果這輩子想勸化一個人,但是      人家不聽,這就說明自己過去世對長輩不禮貌、不尊敬,所以這一輩子沒有說服力、沒有信用度。另      外,如果對有德行的人不知道恭敬,也會得到這種果報。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說,輕視師長、      不孝父母、不尊重長輩等,都會得這種果報。不管自己說得多麼好,就是沒人聽從。這就是由於過去      世造下業因,今生果報的顯現。所以,我們要尊敬應該尊敬的人。問:是的。最值得尊敬的就是佛,最值得信賴的就是佛。那麼,在佛那邊,真實信心的功德已經成就了,      對凡夫來說,雖然佛已經成就了真實的功德和信心,凡夫在領受之後,仍然還存在種種疑惑,是否包      括對佛的救度的疑惑?答:佛的真實功德,映照在凡夫的心中,我們若能真正地感受到佛的真實功德,他就會明白佛心,自然而      然不會有這種疑惑。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信賴佛,對於佛的救度,絕不懷疑。真正      領受佛心之人,他已經沒有必要去強調信心的有無了,真實信心的人,他絕對信賴佛,那種信賴的心      是自然的。就像有人問你,你相信明天早上會天亮嗎?我們當然相信吧,這完全是出於自然。當我們      看到清晨的陽光照進來,就自然知道已經天亮,我們不會刻意去強調「我相信明天早上會天亮」。我      們信佛,就像信天會亮一樣,從自己的身口意中表現出來,完全出於自然。    所以,真實信心者,不會去強調自己是信還是不信。我們需要明白何謂「真實者」?這個世界上的真      實者是什麼樣子?我們反觀周遭的一切,真正不會變化的東西是什麼?我們的容顏會變,財產會變,      一切都會變,唯一不變的是什麼?唯一不變的就是阿彌陀佛。只有佛,是真實的存在,他具足這五種      (指上面所說五種真實)。佛何以真實?他安住在本家—法性真如海之中,他為我們講說人生    最高真理。他自法性真如海中化現,自然毫無虛偽。我們凡夫呢,從迷妄、顛倒、夢想中來,所以我      們的世界虛假不實。我們從生死苦海中來,頭出頭沒,所以,心口各異,言念無實。我們先要認清自      己,還要認清佛,以這個為基礎來聽聞佛法,才能入信。    在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只有找到了真實不變的歸宿,我們的人生才會強而有力、充滿光明。我們所      做的學問,幾乎都是虛假不實,我們會為做過的某些事情後悔不堪,發現原來被騙了,最後發現自己      的人生原來是一場空,那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在這個迷失的娑婆世界,在這個難度的生死海中,從未遇      到真實的存在。即使有幸聞到佛法,我們凡夫還是難以對佛起信?就是因為我們把這個難度海、生死      海,與佛的真如法性海混為一談了,把它們看成同樣的高度,對二者的區別渾然不覺之故。問:按我的理解,剛才老師的開示大意是,我們不應該從凡夫信或疑的角度來評判信心,而應該把全副目      光投向於佛,以佛的真實心來認定信心?是這樣嗎?佛所賜予的信超越凡夫的信疑。答:(師表示認可。)問:由此是否可以理解一則關於法然上人的公案。在《法然上人文鈔》中提到,有一次上人突然感歎說:      「此生不知道自己能否實現往生夙願?」然後他的弟子就抗議說:「連上人都作如此想的話,我們一        般凡夫該怎麼辦?」法然上人朗聲大笑說:「未能登上蓮台之前,誰能斷絕這種疑念呢?」答:法然上人這些話,是應機說法,因為很多人認為往生無憂了,然後就疏忽懈怠,他們用凡夫的知見去      想,自以為得到信心了。其實在其他的地方,法然上人又對弟子說,我本來就是從淨土來的,現在要      回到淨土去了。所以法然上人是我們凡夫想像不到的「超人」。說上人是超人,我們舉個例子:有一      次,上人坐船到四國的時候,經過瀨戶內海,途中突然冒出一個水怪,有好幾丈高,那是餓鬼道的眾      生。首先,牠向法然上人示醜相,看到法然上人對自己的醜相完全無動於衷後,就問上人為何不害        怕?法然上人淡然回答道︰「你是形相醜陋可怕而已,我三毒的心比你更可怕,還在這裡蠢蠢欲動        哩!」此水怪知道法然上人是高僧,因此向法然上人求救。牠說自己三百歲,爸爸已經七百歲了,鬼      道很苦,希望上人能夠救救牠們父子。上人就讓牠把父親也帶過來。隔天,水怪父子倆都來見法然上      人,一同聽上人說法,以此因緣,脫離了餓鬼道。當時,餓鬼道的那父子倆很可憐,法然上人非常同      情,給他們一幅阿彌陀佛的掛軸,要他們在佛前好好懺悔。他們把佛像帶回去後,掛在樹上,以鮮花      供佛,並在佛像前懺悔、念佛。過一會兒,上人的隨從就聽到轟轟巨響。原來是餓鬼父子從斷崖往下      跳,頭朝下、腳朝上,頭撞到岩石都裂開了,兩個餓鬼就這樣當場往生。法然上人到達四國後,就跟      當地人講述所發生的事,當地人跑到那個地方去看,只見散佈著零亂的骨頭,他們把骨頭撿起來,蓋      了一間廟來祭祀他們,稱為「鬼骨廟」,現在還在。由此可知,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即使是餓鬼對著      佛像合掌念佛,都能脫離餓鬼道而得救,所以說佛力不可思議。那時,法然上人就留下一句很有名的      話,他說,這麼老實聽話的餓鬼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信者還是第一次遇到。他們看到阿彌陀佛的      佛像起歡喜心,雖然自殺求往生,從斷崖往下跳時,頭部裂開了,他們仍然保持著合掌的姿勢。即使      是餓鬼道的眾生,他們的信心到了那種程度,就得以脫離餓鬼道。所以佛有這樣的功德力,這樣的回      向力。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不可思議,所以眾生才能夠歡喜歸依。我們看到佛像後,自然而然      地頂禮膜拜,這也不是凡夫自己的力量使然,完全是佛的功德力促使我們這樣做,所以說一切都是佛      力回向。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332.html 靈臺山開示(7)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332.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332.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332.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會
台北法雷念佛會
火河是逆緣,水河是順緣。所以不論我們是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阿彌陀佛的聲音都是在呼喚著我們的。但是我們一如意,就忘記阿彌陀佛了;當我們得意的時候,常常是把佛拋在一邊的。那麼在逆緣的時候,在你火冒三丈的時候,也聽不到阿彌陀佛了,也是忘記佛了,所以火才冒得出來。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是不被水河、火河能障礙的,
靈臺山開示(7)

靈臺山開示(7)

火河是逆緣,水河是順緣。所以不論我們是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阿彌陀佛的聲音都是在呼喚著我們的。但是我們一如意,就忘記阿彌陀佛了;當我們得意的時候,常常是把佛拋在一邊的。那麼在逆緣的時候,在你火冒三丈的時候,也聽不到阿彌陀佛了,也是忘記佛了,所以火才冒得出來。阿彌陀佛的呼喚聲是不被水河、火河能障礙的,他一直在給我們發訊號:「來啊,來啊,來啊,來啊…」,不管凡夫的心是苦是樂、是順是逆,阿彌陀佛還是不斷的呼喚我們。不論你是大人是小孩,不論你是有錢是沒錢,不論你是善人是壞人,阿彌陀佛從不指責眾生,他只是不斷的呼喚:「來啊,來啊…」如果不曉得阿彌陀佛的真實,不曉得阿彌陀佛是這樣的佛,就沒有辦法被阿彌陀佛救度。什麼樣的人沒有辦法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呢?認為「我有修行了,所以我往生沒有問題。」「我一天有念多少多少佛,我是很精進的,所以我往生沒有問題。」不斷在打著如意算盤:「我有怎樣怎樣了,所以能夠怎樣怎樣了…」打如意算盤的人,是沒有辦法聽到阿彌陀佛的招喚聲的。「我是出家人,我每天都在修行,所以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救我。」這種心態也是沒有辦法和佛心感應的。這是慢心,慢心能做什麼呢?

不瞭解「二河白道」的人,不知不覺,都會掉入這些陷阱。僧人以自己的功德瞧不起在家人;相反地,在家人會認為「我每天都在造業,殺生,罪業深重,我沒有修行,這樣阿彌陀佛會來救我嗎?」而感到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叫「自信不及」。一邊是自信不及的人,一邊是認為「我已經修道,已經出家,功德很大,有在誦經,有在念佛,所以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救我。」慢心很重的人。人很麻煩。怎麼做都是偏一邊。所以叫做「邪見、憍慢」。一邊是自信不及,一邊是邪見憍慢,兩種都是偏見。我們人,稍微有做一點事情就憍慢,聰明一點就傲慢於自己的聰明,自卑一點就覺得自己是「阿呆」,沒有救。所以人很麻煩,不是假的麻煩,是真的很麻煩。所以阿彌陀佛,他的本願就是要去除我們這個自卑,去除我們這個慢心。「不要緊,不要緊,來啊,來啊」。但是我們人,稍微有點能力,慢心就很重;沒有能力的,又很自卑,自卑自己什麼都不會,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一般的出家眾慢心都很重,高高在上;而在家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自卑。真是傷腦筋、傷腦筋。所以阿彌陀佛「不揀善惡、智愚,只要是念佛的人,都會受到彌陀光明的攝取。」

我們人,做什麼就執著什麼。所以一般人,都落入邪見憍慢,不是憍慢,就是自卑,「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什麼都比不上人家」。就是為了去除我們這種慢心和卑心,阿彌陀佛說:「放下,放下,放下你的個人知見,來讓我救度。」「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你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來,不要怕墮入水河、火河。從心裏對阿彌陀佛完全的信賴,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聲,就走過去的人,就被阿彌陀佛救度,這就是淨土教。但是我們人,不是掉到這個坑裏,就是掉到那個洞裏。我們都會用自己的知見來揣測阿彌陀佛的心。有的以為「我有在修行,我有念佛,我怎樣怎樣了,所以阿彌陀佛會來救我。」這就是邪見憍慢。還有的人,他認為「我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都沒有什麼修行,阿彌陀佛會救我嗎?」自信不及,所以他看自己、用自己的心看阿彌陀佛,非常的焦慮。

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是要我們用眼睛看自己,而是去聽阿彌陀佛的聲音。當你仔細傾聽阿彌陀佛的聲音時,你會聽到阿彌陀佛對我們說:「你笨也好,聰明也好,都是愚癡。」阿彌陀佛看我們,我們都是嬰兒。不論孩子多聰明,在阿彌陀佛的佛眼看來,都是孩子。所以,在阿彌陀佛面前,我們都要「還愚癡」,「還愚念佛」。所以法然上人開導弟子:

「念佛的人,是還愚往生淨土。」因為很多人以為,學佛就變會聰明了,會變好了,法然上人就說:「不是,不是,要還愚。」越笨越好。笨笨的念佛,讓阿彌陀佛救度。在日本就說:「阿呆好,阿呆好,阿呆才肯乖乖的被彌陀救。」而聰明的就容易掉到陷阱裏。越聰明的,阿彌陀佛越擔心。

碰到二河白道的人,才能夠真正接受彌陀的教法。很多人,都是以為自己有念佛,這就是邪見憍慢。真正的念佛人,他對阿彌陀佛的心,就是「我什麼也不懂,我什麼也不會,什麼修行也沒有,業障深重,但是托阿彌陀佛的福,沒有修行的我,也能讓阿彌陀佛救度。」所以對阿彌陀佛有的只是感恩的心。是用報恩的心來念佛。

問:二河白道原文裏,是行者先見到白道,正在猶豫的時候,忽然聽到聲音。那老師剛才為什麼說是先聽到聲音,然後順著聲音走,聲音變成白道?

答:你不要執著於文字,要瞭解佛心究竟為何。對行者來講,就是因為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這聲音化作      白道,讓我們行者來走,我們才有路可循。

    是阿彌陀佛先發出這個聲音來,我們才有路可循,才知道要這樣子走過去。所以不是我們能夠聽到這      個聲音,而是聲音進到我們的耳朵裏來。

問:行者走在道上的時候,聽到親友叫他「回來,回來」。意思是說我們走在白道上,還會受到水火的侵      犯嗎?

答:會聽到親人、夥伴叫你「回來,回來」的聲音,是在走上白道之前。是在「三定死」以前,在河邊、      河岸,還沒走到白道之前。走上白道的人是聽不到的。走上白道的人,還會受到水火二河的侵襲,這      是從我們的心來講,從我們的人生來講的。因為我們直到一口氣不來之前,都是煩惱不斷的。但是雖      然煩惱不斷,阿彌陀佛「來,來,來…」不斷的,也是不停止的,也是不變的。

    順緣也是煩惱,我們遇到順緣,每天開開心心、悠哉悠哉,這個也是煩惱。逆緣本身就是苦的,更是      煩惱。所以水火二河就是在描述我們的人生。不論我們朝左邊也好,朝右邊也好,都是煩惱,離不開      煩惱。好也是煩惱,不好也是煩惱。有錢也是煩惱,沒錢也是煩惱。有也苦,沒有也苦,「有無同        然」。

問:(大意)前段作了個夢,夢見水火二河,但是沒有什麼感覺。

答:因為那是夢,所以沒有恐懼。夢還是夢。遇到這樣的夢,如果自己會感到恐懼,然後念佛。這個夢就      夢得有價值。如果什麼感覺都沒有,那就只是夢而已。

    二河白道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值得我們花一輩子來體驗裏面的內容。真正的佛教,僅僅二河白道      就夠我們受用的了。我們可以用一生來好好的品味二河白道。我們會認為「這個我看過了,這個我讀      過了,這個我知道了」,這種心都是假的。用一生來品味二河白道的人,到最後,「啊,原來是阿彌      陀佛的力量,才讓我這個過客、旅人,走上真實之路。」而生起很感恩的心。真正是白道行者的人,      他不會掉到河裏。有的人畫二河白道圖,畫有人掉在河裏,那不是真的二河白道。真正走在白道上的      人,是一定不會掉到河裏去的。

◆ 講 座 開 示

阿彌陀佛是清淨真實的存在。清淨真實就是智慧。智慧又叫「般若」。智慧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是「實相般若」的世界。「實相般若」不是靜止不動的東西,它是躍動的。它會產生出運作的力量,叫「觀照般若」。「實相般若」就是真理,是真理本身。真理的活動、躍動,就是「觀照般若」。所以「觀照般若」本身是活動著的。從「觀照般若」又生出「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為了教化我們而出現的。「觀照」就是讓真理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後就要透過文字來表達。

「實相般若」是法身佛,「觀照般若」是報身佛,「文字般若」是應身佛。「大日如來」是法身佛,「阿彌陀佛」是報身佛,「釋迦如來」是應身佛。禪宗講的是「實相般若」,要悟的是法身佛,我們凡夫就沒有辦法做到,只能依靠「觀照般若」和「文字般若」。釋迦佛是「文字般若」世界的佛,是應身佛。大自然的一切、山川草木等都是「實相般若」的法身佛,我們凡夫用眼睛、用耳朵,是看不見也聽不到的,但是它們都由真理的運作而來。「實相」也好,「觀照」也好,「文字」也好,都是清淨真實的世界。雖然佛有三身,但它們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清淨真實的。而只要是清淨真實的,用我們凡夫的肉眼就看不到。應我們凡夫的根基所現的佛是應身佛,所以文字就是有相的。我們要知道,山川草木就是法身佛。不要小看山川草木,它們都是無我的存在,無我無心。山川草木比人類更有智慧,它們沒有煩惱,所以不會生氣。不論如何鋸一棵樹,它都不會亂吼亂叫;花開的很漂亮,人就去攀折花朵,花朵也不會生你的氣;但是種花的人,「我的花被偷了」,就會生氣。人因為沒有智慧,都認為草木比我們低級,其實不是那麼一回事。草木不會製造煩惱,因為無我,所以不會造業。為什麼修行的人都要入山修行?就是因為要無我。大家可以嘗試一下,當我們看漂亮的花朵時,我們的心自然會靜下來,這是花讓我們無心。我們人自以為比草木聰明,其實不是的,山川草木都是清淨法身。大家如果心情不好的時候,去看看山川、看看草木,你的心就自然平靜下來了,因為它們是無我的存在。如果以人為物件,因為彼此都是我執的存在,就很容易起爭執、衝突。

佛是怎樣救凡夫的呢?佛本是清淨真實的世界,為了要救我們,他變化為「文字般若」來教化我們眾生,因為在座的人都看得懂文字。「實相般若」、「觀照般若」,都要靠禪定的力量,才有辦法去感受到。而「文字般若」,佛則化為(我們聽得到的)聲音來教化我們。「文字般若」以外的佛,我們沒有辦法去感受到。要靠禪定力才有辦法感受到「實相般若」、「觀照般若」。

問:往生淨土後,才能證到觀照般若嗎?

答:往生淨土,就可以到這個世界。觀照般若的世界。什麼是淨土呢?淨土也是無我、無心的世界。無我      無心的當下,也就是清淨真實的世界。一般我們都說淨土是極樂,「極樂」其實是「無樂」。很多人      都以為到極樂淨土是去享樂,那是人類欲望的想法。真正的極樂世界是無我無心的世界。所以是「無      樂」。很多人不明白這點,都把極樂世界想像成天國一樣。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極樂不是天國。        「無樂」的世界是大慈悲、大智慧的世界。極樂世界是智慧、慈悲的世界。把慈悲、智慧的世界想像      成天國,就是邪見。佛經描述極樂世界有百味飲食。由於我們人類是欲望的眾生,我們都把這百味飲      食當成是吃的東西。如果我們是想去極樂世界嘗百味飲食,那麼你在這娑婆世界就可以吃個夠了。百      味飲食是講什麼呢?是在講清淨真實。是講清淨真實的力量、活動、躍動,這個躍動就是慈悲、智慧      的躍動。這種慈悲、智慧可以讓我們人的心得到滿足,可以溫暖我們的人心。它有這樣的力量,有這      樣的作用,能讓我們有滿足感,解除我們(心靈)的饑渴和貧困。所以這個慈悲、智慧就是最大的飲      食,沒有比這個對我們更好的了。所以我們看到「飲食」,不要把它想到吃的方面去。會那樣想,是      因為我們的欲望很重。

◆ 講 座 開 示 (香港法雷念佛會)

師板書:

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

法性真如海法性身統一阿彌陀佛(老師指佛堂上本尊像言)我們凡夫因為智慧不夠,所見只是一佛,其實,一佛已涵括法性真如海,諸佛菩薩都在這一佛裏面。所以我們拜阿彌陀佛一尊佛的人,不用到處去拜了。因為這一佛已經具足一切佛了。這個道理,經典都有印證。我們很多念佛的人都把阿彌陀佛當成是諸佛裏面的一佛,這是個錯誤的觀念。諸佛如來都是阿彌陀的化身,阿彌陀化為諸佛如來。所以我們讀大藏經就會發現,諸佛如來都在讚歎阿彌陀佛。「世尊說法時將了,殷勤付囑彌陀名」,釋迦世尊不但在《阿彌陀經》中的最後說法讚歎阿彌陀佛,而且最初三七日講的《華嚴經》,特別是《普賢菩薩行願品》,也是在讚歎阿彌陀佛,《法華經》也是。所以阿彌陀佛化現諸佛如來,然後向眾生讚歎阿彌陀佛,整個經教都是「阿彌陀佛」,說一佛即一切佛,其緣由就在於此。所以我們專念阿彌陀佛的人,可以只拜這一尊佛,不必這裏拜完藥師如來,覺得不夠,又跑去拜地藏菩薩,還覺得不夠,然後再拜觀世音菩薩,完全不必這樣,因為阿彌陀佛一佛裏面已經具足了諸佛菩薩的功德。(師引用《和讚》)我們讀親鸞聖人的《和讚》就知道,歸依阿彌陀佛即歸依一切諸佛,往生西方淨土也即是往生一切諸佛的淨土。所以才說「一心一向」、「一心不亂」,這個「一」裏面,已經涵蓋一切,包含一切。我們凡夫的心,要想成就,必須一心一意才可以,如果三心二意,那就沒有辦法。所以天親菩薩說「世尊我一心歸命」,這個「一心歸命」很重要。像天親菩薩這樣的大菩薩,有大神通力,他坐在此處,眼睛看到前方的同時,也可以看到後面。我們凡夫看到前面,就看不到後面,也沒辦法看到旁邊,他都講要「一心」,何況是對我們凡夫呢?釋迦世尊假如坐在這裏,他的眼睛能同時看到上下左右十方世界,內外洞徹。他能夠自由自在,我們凡夫根本無法比,所以「一心一向」很重要。

就是應我們凡夫眾生這樣的機,淨土法門只講這一佛,所以我們只供奉一佛,平時養成這種習慣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多麼聰明的人,如果不制止三心二意的話,那也沒有辦法得到成就。舉個例子,就像聽前面某人講話,旁邊也有人在講,我們就聽不下去。所以我們凡夫,一定要專一,這很重要。我們往生成佛以後的話,就可以「多心」,但現在是凡夫時就必須一心一意。為什麼淨土真宗只供奉一尊阿彌陀佛呢?就是因為我們凡夫的心太散亂了,如果沒有一心一向的話,就不容易得到成就。以上所說,是臨時起意,算是開場白吧。

因為聽說你們要來,這次我特地從日本趕過來,有這個因緣相聚,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共同探討。

問:老師您好!我就冒昧地先開個頭吧。這次聽說老師專程過來,我又感動又慚愧。像我們這樣陋劣的根      機,也能夠得到老師如此慈悲,更何況是阿彌陀佛!過來之前,我事先也跟很多蓮友傳達過資訊,他      們很高興,但因為工作假期等問題,都沒有機會過來,所以他們很多都委託我轉達一些問題。因為我      們大陸普遍修學的是傳統淨土宗,在觀念上的轉化,還有實踐中的問題,常常會發生一些衝突。在這      裏我準備了一些問題,現在先問一個,在《歎異鈔》中,親鸞聖人說過,聖人不曾為追薦父母念佛一      遍;還有《一代記聞書》中蓮如上人教導說,不論何種情況下,念佛都應是報恩。那麼,凡夫為了祈      願親人脫離病苦,回向已故親人得以脫離惡道的念佛,在真宗是不被允許的嗎?

答:你問的這個問題,牽涉到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就是「回向」。師板書:

回向

光 明↘

覺 者→凡夫

證 者→未證者

功 德↗

這個回向,是自力?還是他力?《歎異鈔》裏面親鸞聖人講那句話,他是否定凡夫自力的回向。淨土真宗所講的回向,完全都是佛力的回向,是如來的回向。為什麼如來的回向很重要呢?因為如來是圓滿覺證者,只有覺證者,他才有功德出來,才能回向給我們。這個功德,就是如來的光明,有真正的功德,一定會放出光明。相對於佛的覺證,我們凡夫是怎樣的存在?我們只是「未證者」。那麼如來放光到哪裏呢?就是放光到我們凡夫,未證者的心中。只有真正的覺證者,才有感化的能力,他的回向才有力量。真正的覺證者,他一定是自利、利他,二利圓滿的。

板書畫一大圈,圈中字為:

自利利他

只有真實的自利圓滿,才有圓滿利他的心,才有真正的功德光明出來,才真正具有感化眾生的力量。只有自己真正悟道了,才有辦法給眾生講道、教化。如果自己未悟,那就沒有辦法去真正感化眾生。自己沒有得到成就,很難去利益眾生。在世間,作為父母親來講,立身處世,自己做得成功了,才能夠很好地教化他的孩子,如果名義上為人之父母,實際卻做得不像樣,又拿什麼來教育孩子呢?佛法也是一樣,只有自己懂了,才能夠也讓眾生懂,自己糊塗,就沒辦法使眾生清楚。所以說到自利利他,「自」與「他」是一體的,不是分開的。譬如救濟窮人,首先自己要有錢,沒有錢就無能為力,想幫也幫不了,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說到「回向」,唯有內心功德法財圓滿的人,才真正有力量回向給眾生。

問:謝謝,確實如老師所說。我想接著老師剛才的開示繼續請教。剛才老師說過,只有自己悟道了,才能      夠把這個「道」傳遞給眾生,那麼這個悟道,在真宗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往生西方成佛?還是現生信      心決定?

答:往生成佛與信心決定,這兩個是相通的。但是,這個回向的力量能百分之百地出來,必須是在往生成      佛以後。真正信心決定的人,也就是真正領受到阿彌陀佛慈悲的人,自然而然受到佛心感染,自然而      然流露出悲心。他看到眾生還在那裏沉迷,會不由自主地想引導眾生走出來。這一切都是自然流露。      如果懂得阿彌陀佛的慈悲心,然後看到眾生在受苦受難,他決不會悠哉悠哉、不理不睬,會這樣的人      是還不懂佛法。真正懂的人,一定會自然流露出來。「德不孤,必有鄰」,有功德一定會流露出來。      最重要是「自信教人信」,首先要做到「自信」,自信圓滿的人,自然而然會流露信心,自然地自行      化他。如果沒有「教人信」的報恩行,那表示自己還沒有得到信心。自己的信心尚未建立和圓滿,就      不會自然流露出信心。世間法也是一樣,如果自己沒有種種人生體驗,當別人遇到不幸的時候,自己      就不能很好地開導對方。這個理是相通的,佛法與世間法本來就息息相關,一通百通。那麼自信教人      信,自行與化他,就像天地間自然法則一樣,這就是「自然法爾」。

    佛法就是天地的法則,真如活動的世界。所謂證得佛法的人,就是去體證真如法則,身心與之合而為      一的人。世間做母親的,自己人格不完善,就很難教育好孩子,就像前面所說,只有自己有過豐富的      經歷,能很好地立身處世,才能教化好下一代。所以我們說,自信、教人信,自行、化他,是一體的      兩面。

問:就這個問題,我想繼續問下去。

答:好。

問:作為一個凡夫,難免有情執,我們看到經典上說名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自己在稱念名號時,就希望      已故的親人得到名號的利益,這樣的心是自力的心嗎?

答:那不是「自力」,那是「自然」。雖然那是一種人性的自然,但真正體得佛心的人,他不會只是局限      於自己的親人,自然而然對於其他眾生,也會有同樣的心流露出來。

問:那麼能不能說此時的念佛,即是十七願的念佛?

答:真正有「四海之內皆兄弟」這種心態生起的時候,此時的念佛,是誰在念佛呢?

問:佛在念佛。

答:我們凡夫的念佛,是「無作的念佛」。什麼是「無作的念佛」?雖然這個名號從自己的嘴巴出來,但      不是自己能念佛,而是由於佛的本願之力,使這個凡夫念出這句名號。這就是佛的回向,這才是真正      的回向。

問:在聽聞之後,取信之前,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夠契合佛意?

答:你問這個問題,首先你應該明白何謂佛?何謂佛心?何謂佛的功德?這個要先明白。我們學佛是學什      麼?學佛大悲心。(師板書:大悲心)佛是大悲心的圓滿者,我們是未完成者。佛是滿分的人,而我      們凡夫只是零分的人。像我們這樣零分的存在,唯有乖乖地信順滿分之佛的佛意而已,也就是仰信。      但我們凡夫常常忘記自己是未完成者,忘記佛是滿分的存在。釋迦牟尼佛是滿分的存在,他眼睛看到      我們同時也看到他人,他的能力是無礙的。他跟你一個人講話,也可以同時跟另外的人講話,同時能      度另外的人,他度眾生是完全自在無礙。我們凡夫,講話只能一對一。而佛是一對萬物,所以佛自稱      是「證一切智者」。無物可與佛相比。因此,懂得何謂「佛」?這很重要,不懂「佛」,就很容易把      自己看得跟佛一樣高的存在。如果不曾真心向佛認輸,不妨問問自己:我看得到後面嗎?如果看不        到,為何不乖乖地認輸?

問:信心決定,是否就是對佛完全沒有疑惑的心?

答:我們凡夫為什麼會有疑心,那是因為沒有真正懂得何謂「佛」,沒有真正生起恭敬心。當我們真正明      白何謂「佛」之時,自然就對佛生起百分之百的恭敬心,當下就是「信心決定」。

    《金剛經》上讚歎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師板書,並圈出      「如」、「真」、「實」三字),佛是什麼樣的存在呢?是為我們說「如」,是如實說話之人,是給      我們講真理之人,他講實在話,不會改變(板書:如實,不變化)。絕不欺騙眾生,平等對待眾生,      因此我們讀佛經的時候,也要恭敬。因為佛經記載佛的語言,其實佛經也是佛。

    我們凡夫,常常會不實語,說「我從來不說謊」,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謊言。人強調自己不說謊的      人,當下就有古怪。我們說話不能讓人信服,就是我們不實語的證據和果報。我們是虛偽的存在,儘      管我們如何要求別人信任自己,人家還是會不信任,這就是人性。在世間真正信賴一個人,通常都是      親子關係,比如有的人只聽父母的話,其他就不會放在心上。對外人,我們不管對他有多麼好,他都      很難聽從我們所講的話。又如,在世間,如果與人發生借貸關係,一般都要寫借據,那正是說明彼此      都沒有真正的信賴。我們凡夫是「心口各異,言念無實」(師板書)的存在,所以無法得到眾生的信      賴。這種虛偽的習氣,不是昨天和今天才有,它是無始以來的累積。如果這輩子想勸化一個人,但是      人家不聽,這就說明自己過去世對長輩不禮貌、不尊敬,所以這一輩子沒有說服力、沒有信用度。另      外,如果對有德行的人不知道恭敬,也會得到這種果報。曇鸞大師在《往生論註》中說,輕視師長、      不孝父母、不尊重長輩等,都會得這種果報。不管自己說得多麼好,就是沒人聽從。這就是由於過去      世造下業因,今生果報的顯現。所以,我們要尊敬應該尊敬的人。

問:是的。最值得尊敬的就是佛,最值得信賴的就是佛。那麼,在佛那邊,真實信心的功德已經成就了,      對凡夫來說,雖然佛已經成就了真實的功德和信心,凡夫在領受之後,仍然還存在種種疑惑,是否包      括對佛的救度的疑惑?

答:佛的真實功德,映照在凡夫的心中,我們若能真正地感受到佛的真實功德,他就會明白佛心,自然而      然不會有這種疑惑。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信賴佛,對於佛的救度,絕不懷疑。真正      領受佛心之人,他已經沒有必要去強調信心的有無了,真實信心的人,他絕對信賴佛,那種信賴的心      是自然的。就像有人問你,你相信明天早上會天亮嗎?我們當然相信吧,這完全是出於自然。當我們      看到清晨的陽光照進來,就自然知道已經天亮,我們不會刻意去強調「我相信明天早上會天亮」。我      們信佛,就像信天會亮一樣,從自己的身口意中表現出來,完全出於自然。

    所以,真實信心者,不會去強調自己是信還是不信。我們需要明白何謂「真實者」?這個世界上的真      實者是什麼樣子?我們反觀周遭的一切,真正不會變化的東西是什麼?我們的容顏會變,財產會變,      一切都會變,唯一不變的是什麼?唯一不變的就是阿彌陀佛。只有佛,是真實的存在,他具足這五種      (指上面所說五種真實)。佛何以真實?他安住在本家—法性真如海之中,他為我們講說人生

    最高真理。他自法性真如海中化現,自然毫無虛偽。我們凡夫呢,從迷妄、顛倒、夢想中來,所以我      們的世界虛假不實。我們從生死苦海中來,頭出頭沒,所以,心口各異,言念無實。我們先要認清自      己,還要認清佛,以這個為基礎來聽聞佛法,才能入信。

    在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只有找到了真實不變的歸宿,我們的人生才會強而有力、充滿光明。我們所      做的學問,幾乎都是虛假不實,我們會為做過的某些事情後悔不堪,發現原來被騙了,最後發現自己      的人生原來是一場空,那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在這個迷失的娑婆世界,在這個難度的生死海中,從未遇      到真實的存在。即使有幸聞到佛法,我們凡夫還是難以對佛起信?就是因為我們把這個難度海、生死      海,與佛的真如法性海混為一談了,把它們看成同樣的高度,對二者的區別渾然不覺之故。

問:按我的理解,剛才老師的開示大意是,我們不應該從凡夫信或疑的角度來評判信心,而應該把全副目      光投向於佛,以佛的真實心來認定信心?是這樣嗎?佛所賜予的信超越凡夫的信疑。

答:(師表示認可。)

問:由此是否可以理解一則關於法然上人的公案。在《法然上人文鈔》中提到,有一次上人突然感歎說:      「此生不知道自己能否實現往生夙願?」然後他的弟子就抗議說:「連上人都作如此想的話,我們一        般凡夫該怎麼辦?」法然上人朗聲大笑說:「未能登上蓮台之前,誰能斷絕這種疑念呢?」

答:法然上人這些話,是應機說法,因為很多人認為往生無憂了,然後就疏忽懈怠,他們用凡夫的知見去      想,自以為得到信心了。其實在其他的地方,法然上人又對弟子說,我本來就是從淨土來的,現在要      回到淨土去了。所以法然上人是我們凡夫想像不到的「超人」。說上人是超人,我們舉個例子:有一      次,上人坐船到四國的時候,經過瀨戶內海,途中突然冒出一個水怪,有好幾丈高,那是餓鬼道的眾      生。首先,牠向法然上人示醜相,看到法然上人對自己的醜相完全無動於衷後,就問上人為何不害        怕?法然上人淡然回答道︰「你是形相醜陋可怕而已,我三毒的心比你更可怕,還在這裡蠢蠢欲動        哩!」此水怪知道法然上人是高僧,因此向法然上人求救。牠說自己三百歲,爸爸已經七百歲了,鬼      道很苦,希望上人能夠救救牠們父子。上人就讓牠把父親也帶過來。隔天,水怪父子倆都來見法然上      人,一同聽上人說法,以此因緣,脫離了餓鬼道。當時,餓鬼道的那父子倆很可憐,法然上人非常同      情,給他們一幅阿彌陀佛的掛軸,要他們在佛前好好懺悔。他們把佛像帶回去後,掛在樹上,以鮮花      供佛,並在佛像前懺悔、念佛。過一會兒,上人的隨從就聽到轟轟巨響。原來是餓鬼父子從斷崖往下      跳,頭朝下、腳朝上,頭撞到岩石都裂開了,兩個餓鬼就這樣當場往生。法然上人到達四國後,就跟      當地人講述所發生的事,當地人跑到那個地方去看,只見散佈著零亂的骨頭,他們把骨頭撿起來,蓋      了一間廟來祭祀他們,稱為「鬼骨廟」,現在還在。由此可知,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即使是餓鬼對著      佛像合掌念佛,都能脫離餓鬼道而得救,所以說佛力不可思議。那時,法然上人就留下一句很有名的      話,他說,這麼老實聽話的餓鬼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信者還是第一次遇到。他們看到阿彌陀佛的      佛像起歡喜心,雖然自殺求往生,從斷崖往下跳時,頭部裂開了,他們仍然保持著合掌的姿勢。即使      是餓鬼道的眾生,他們的信心到了那種程度,就得以脫離餓鬼道。所以佛有這樣的功德力,這樣的回      向力。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功德力不可思議,所以眾生才能夠歡喜歸依。我們看到佛像後,自然而然      地頂禮膜拜,這也不是凡夫自己的力量使然,完全是佛的功德力促使我們這樣做,所以說一切都是佛      力回向。




eb02850f8ce2a91a902492184e0dc1b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