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會簡介
1
最新消息
2
靈臺山開示(1)3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 靈 臺 山 開 示 (歡迎儀式上)佛法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一切事物,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滿足,讓我們心安。作為萬物靈長的人,總是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只有在佛法中,才能找到真實的生命,發現無比廣闊的世界。「世間虛假,唯佛是真」。(師指接待廳牆壁上貼的語錄:「眾生煩惱無涯,法亦無涯。法與煩惱,皆無自性,本自空寂。」)我們有色身就有煩惱痛苦,唯有佛法可以讓我們解決生死的苦痛。佛法是人類的真理,宇宙的真理,沒有國家、民族之分。日本的佛法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國的佛法又是從印度傳過來的,所以佛法是全人類的共有真理。◆ 講 座 開 示 (第一日,在圓通寺玉佛殿歡迎會上,對大眾開示)……因為我們與生俱來都有對真理的渴求,在遇到真理之前,即使我們衣食無憂,內心深處仍然得不到滿足。真正能夠滿足我們對真理渴求的,只有佛法。(老師指廳中掛的一幅字)「眾生煩惱無涯故,法亦無涯。法與煩惱皆無自性,本來空寂。」這就是真理。佛陀的教法,就是給我們生命之光,教給我們無量壽的真理。(老師指天空)天空是有還是沒有呢?非有非無,無窮無盡。它是一個整體,寬廣到我們無法想像。佛法的世界,真理的世界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的小生命沒有遇到無量壽、無量光的大生命,沒有遇到佛法的真理,我們的內心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我們要知道,指導我們眾生離苦得樂的,走上解脫之道的,這個世界只有佛教而已。而傳達這一訊息給我們的,就是道場、寺院。所以道場的存在是很稀有、珍貴的。我們說要修善行善,那麼什麼是真實的善呢,真正的善就是護持三寶、供養三寶,讓佛法永久存續下去,這就是真實的善,最大的善。這個世界上至真至善的東西是什麼?世間虛假,唯佛是真。其他都會變化。我們得到難得人身,又能夠來到道場聽聞佛法,請大家珍惜這一因緣,好好學佛。讓我們的生命得到真正的解脫。老師在紙板上寫下:心性═真如═法界、大宇宙老師說:我們凡夫的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間」,這是相對的世界,有生滅、有無、美醜、愛憎、是非等等相對存在。佛所證悟、覺證的世界是「絕對界」,即涅槃界。我們說入涅槃就是指進入超越生滅、有無、美醜、愛憎、是非這些相對存在的世界。「絕對界」是絕對地有和絕對地無。淨土即絕對界,是涅槃界,是佛覺悟、覺證的境界。淨土和所謂的「天國」不是一個概念。真正的世界是無生無死的,是超越一切相對的世界。淨土的世界即「心性」,就是在講所謂「心」這個東西。因為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心性、真如和大宇宙,否則不知道往生淨土是去哪裡啊!迷執的世界是凡夫的世界,是存在好壞、善惡等相對的世界。真理的世界是不存在這些的,即所謂不是善、不是惡的世界,真正證悟的世界是連「悟」也沒有的。一般人想像的淨土都是美好的地方,但那些都還是凡夫的境界。真正的淨土是超越善惡等等一切相對的。雖然我們是相對界的生物,卻有著對絕對界的渴求。但往往是有了渴望卻很難有長久的去追尋和瞭解的興趣。凡夫總會說:「有絕對的真善美嗎?但現在我管不了那麼多啦,享受今天再說吧!」其實這樣的凡夫實在不是一個真正的人。因為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追求真實的東西,人性是不允許我們迷糊地活著的。比如,對任何事物,我總是會追問:「那是真的嗎?」其實我們都會追求真實的東西,最美好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對真善美的渴求,追求這些本質的「心」就是「心性」。我們往往在下意識裏盼望、渴求去絕對界,其實這種追求絕對界的心也是屬於絕對界的。我們凡夫心中有真如心性的顯現,追求如何讓心性的光輝顯現出來的就是真正的人,貓狗是不會有這些追求的。我們凡夫都有追求真如的欲求,為什麼會有追求真如的力量呢?雖然凡心是迷執的,但是真如會進入我們的心中。「心性」是躍動的力量,因此我們人不斷會有追求真理的力量表現出來。佛的話使我們在暗夜裏也能看見光明,心性的躍動才有人性的昇華,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這樣的動力,這就是「心性」。如果不懂得追求好的東西就不能稱為人!小孩都知道要拿好的東西,這些都是無師自通的。自覺追求「心性」、「真如」的人才能名之為人啊!而聽到「心性」的聲音,順著「心性」去尋找答案的人就是佛陀。忠實於「心性」的人稱為真人,不理會「心性」的人稱為凡夫。真正的人是傾聽「心性」聲音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聖者。達摩祖師為了聽到「心性」的聲音而面壁九年。修行禪定就是為了聽到「心性」的聲音,很遺憾的是我們做不到禪定的功夫,因而聽不到「心性」的聲音。那我們該怎麼辦呢?為了要救度我們這樣聽不到「心性」聲音的凡夫,於是從這個「心性」的世界示現出阿彌陀佛。什麼是阿彌陀佛?從心性的世界、真理的世界示現而來,打動我們,感化我們,使我們往生淨土(「心性」的世界)的聖者。阿彌陀佛是從哪裏來的呢?從心性、一如法界、真如的世界裏來的。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往生淨土?就是「心性」將我們凡夫同化到心性世界。淨土就是真如法界,一如法界,不要和天國混為一談,天國並不是絕對界仍然是存在著欲求的世界。真正瞭解佛教應該要從此處著眼。教給我們這樣真理教法的是《大乘起信論》,但我們不容易懂。我們認為淨土美好仍然是把淨土當作是迷執的世界,佛的世界是超過我們想像的,是不可說、不可稱、不可思議的。什麼是真正的世界?這是我們人的思維沒辦法瞭解的境界,是無法說明的世界。但是不講又不行,必須讓我們凡夫瞭解,佛正是給我們詮釋這個無法說明的世界。如果我們讀了佛經就認為自己懂了佛的世界,那麼其實你根本就沒有懂,只不過讀到了語言文字罷了。真正懂的人是不說自己懂的,而是真正變成那個東西。不要嘗試去想像,一想就不對了。那不經過思維而懂的才是佛的世界。只有禪定才有可能瞭解佛的世界。禪定不是用腦去思維而是用身體去體證。停留在語言文字階段的境界都是假的,佛是身處於禪定中的。佛的證悟是自然的,不用腦思考的,是透過禪定的作用,不用眼睛就可以看見真理的。這個世界不能通過眼、耳、口、鼻,不能通過心想和語言文字來瞭解。佛真是偉大!乖乖地歸依給佛吧!南無阿彌陀佛!通過語言文字來瞭解佛都是概念,用概念、知見來讀佛經無法生起恭敬、信順的心。講個有趣的事情給大家聽聽。東京某大學有個教授叫增谷文雄,他一生研究《阿含》三十年。退休以後,全國知名的電視臺(NHK)給他做訪問。主持人問:「您一生都在研究佛法,請問您:佛陀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的啊?」他回答說:「佛陀啊?佛陀果然不愧是佛陀!」(大家笑)同樣一部經書你花三十年研究,才能明白佛陀為什麼是佛陀,令人感動啊!不用概念、理論來說明,只有如此的一句話而已。人如果不花三十年的時間是無法瞭解的,我們現在學習和研究,到最後都要能講出這樣的一句話。總是說自己已經聽到「心性」聲音的人其實還不是「真正聽到」的人。「阿彌陀佛啊,呵,阿彌陀佛啊!」這樣的世界之外的都還是凡夫的理論。心性、真如是宇宙的聲音,真理的聲音、絕對的聲音,這是宇宙自然讓我們聽到的啊。我們總以為用我們的眼、耳、口能夠明白、瞭解佛,這其實都是人的小聰明。其實,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月光的美妙,能夠說出:「看,那月光多麼明亮啊!」,是因為月光自己發出光亮,映入我們的心中,我們才會不由自主地發出稱讚,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小聰明!是月光的力量促使我們稱讚月光的華美,同樣地是真理的力量讓我們懂得去追求真理、嚮往真理。我們追求真理的力量來自真理本身。又比如,花兒本身的美使我們感動,因而我們發自內心地讚美花兒,但我們凡夫總執著是我們看到花的美了,所以花才是美的。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應該學著用身體去感受。我們活著是因為各種因緣具足,所以可以說我們是「被活著」,是托大家的福才能活著的。我們每天都靠著眾生的恩惠活著,我們都在恩海無量的世界裏出生、死去。總是執著地認為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活著的人是很傲慢的人。如果大家有這樣的觀念,人生觀就很不一樣。其實我們都是托別人的福,才能做這樣、那樣的事情服務大眾,而稍微幫助了別人一點就沾沾自喜是不對的。我們要學著體會眾生的恩惠,當我們這樣的心不斷延長出去,真正感受到眾生恩惠的人自然會有慚愧的心。如此,自然符合因果的法則而得到幸福。恩海無量,追究下去就是心性,阿彌陀佛的恩惠。阿彌陀佛是與法性、心性一體的佛,是不離開法性、真如的存在,南無阿彌陀佛!問:經典記載慧遠大師生前曾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寶相莊嚴,他怎樣能修到那個程度?師:法然上人在《選擇本願念佛集》中都避免提到慧遠,因為他是「觀想念佛」。法然上人只講善導大        師,是讓大家從「稱名念佛」體證心性。凡夫沒有資格談慧遠大師的體證,只有到他那樣的境界才知      道是怎樣。與其問慧遠大師的境界如何,倒不如問自己:我能像慧遠大師那樣修行嗎?問:《楞嚴經》中說,阿難以為靠自己是佛的堂弟,不修行也可以解脫,不知身心是不能相代的。阿難不      能靠佛的力量證悟,與淨土真宗所講的靠他力體證如何會通?師:淨土真宗依佛力體證心性,是靠佛力回向,與《楞嚴經》講的自己修行不一樣。阿難因為是佛的堂        弟,起慢心,佛在世的時候就傲慢,常被佛責備,他是在佛滅度後發憤修行才開悟的。阿難後來如法      修行開悟,也只能算是佛的徒孫,因為是大迦葉接佛的棒。問:佛的境界是不能給人的,是不是一定要自己修行才能進入真如的世界?師:你要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是聖道自力行者的時期,與末法時他力之行者是不同的。阿難曾經問佛:善      知識是修行的一半嗎?佛說:不對,善知識是修行的全部。並且責備他:你以為沒有依止善知識就可      以證悟嗎?善知識是佛道的全體。所以對大家而言,傳達本願教法給我們的是親鸞聖人,親鸞聖人就      是我們修行依止的善知識,是我們佛道的全體。因為相信親鸞聖人我們才能相信阿彌陀佛,遇善知識      是難中之難,能真正知道親鸞聖人的就再無不足。學真宗的人,親鸞聖人對他是百分之百的存在,徹      底的滿足。不要以為相信祖師與相信佛是兩回事。就是因為我們能相信親鸞聖人,才能接受《大          經》。不能說我有念佛,我能讀《大經》,依止善知識後是不一樣的。問:這是不是說「信心是人格的傳遞」?師:信心是人格的傳遞,不是凡夫的人格,是宗教的人格,我們應無條件接受善知識的人格。善知識的人      格就是把佛法如實地傳遞。親鸞聖人一生無條件地歸順阿彌陀佛,無怨無悔的榜樣,讓我們跟他走,      那種信賴的風範,是無有一疑的。親鸞聖人真正發自內心的對阿彌陀佛五體投地,將全部生命交給阿      彌陀佛,有這樣的前輩,我們才會走這樣的路。    所以《涅槃經》中說:「唯信有道,不信有得道之人,是信不具足」。不相信得道的人不行。人只有      看人,看人才會跟著他走。做父母的如果是真正的念佛人,孩子一般也會走這條路。問:為什麼又說「依法不依人」?師:依法不依人,這個「人」指的是與法分離的人。有得道的人是指與法成為一體的人。有親鸞聖人、蓮      如上人,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因為不相信親鸞聖人、蓮如上人,才會搬弄自己的知見,不信、不恭      敬這樣的得道者,就是小看得道的人。◆ 講座開示我們是靠水、空氣、陽光才活著,要有東西吃,有房子住才能活著。我們每天都是靠著很多的力量才能活下去的。學佛的人要去感受:我們不是因為自己偉大才活著,是靠著很多人的力量,我們的生命才能維持。如果沒有這種觀念,認為是自己在活著,就會比較自私。不管我們的年紀多大,其實我們與剛出生的嬰兒是一樣的,嬰兒要靠大人才能生存、長大,我們也一樣,要靠周圍的很多力量才能維持我們的生命。那麼我們凡夫偉大的媽媽是誰呢?就是阿彌陀佛。他是我們偉大的母親,不管我們有沒有認真念佛,他都不會生氣,不會處罰我們,只一心要救度我們,雖然我們眾生很難給阿彌陀佛救度,阿彌陀佛一直都是無條件地要來救度我們。問:念佛是應該念六字還是四字?答: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你念阿彌陀佛四字或只念南無,都可以,你心中喜歡念六字就念六字,喜歡      念四字就念四字,你沒有力氣的時候念南無也可以,都可以,功德都一樣。六字名號每個字都有力        量。比喻飛機失事,來不及念六字,念「南無、南無」也可以獲救。    孩子一般都叫「媽媽」,緊急的時候叫「媽」也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叫媽媽,叫媽,媽媽都會聽        到,功德都一樣,功德不在於我們叫媽還是叫媽媽,而是媽媽的心,媽媽對孩子的愛,隨時都在關愛      著孩子,孩子一出聲媽媽就知道,媽媽是很好的媽媽。我們在全宇宙間最好的媽媽就是阿彌陀佛。問:一邊看電視一邊念佛有沒有效果?師:一邊看電視一邊念佛沒有關係,因為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裏面就有功德了,所以你一邊吃飯一      邊念佛也可以,一邊聽老師講話一邊念佛也可以。但真正的念佛人他念一會兒就不會看電視了,因為      他會感到這樣對佛不恭敬。一邊念佛一邊看電視,電視不會看太久,那是阿彌陀佛的力量讓你不會太      懈怠。    只要遇到阿彌陀佛這位偉大的母親、大慈親,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我們不要忘記阿彌陀佛這位偉      大的慈母。這個母親很了不起,你在靈臺山,她就跟你在靈臺山,你回家,她也跟著你回家,你到哪      裡她都跟著。不是因為我們念佛佛才來,不是因為我們眼睛好,才看到東西,是因為有陽光,我們才      能看,陽光也是佛啊,都是普照萬物。    「生也好,死也好,都在阿彌陀佛的手掌中」阿彌陀佛是無比慈悲的佛,是無所不在的佛,所以才值      得我們依靠。問:能不能念佛回向給死去的親人?師:念佛回向,要知道光明功德從哪裏來。問:吃了葷的東西,沒有漱口能不能念佛?師:阿彌陀佛是很慈悲的佛,你做不好他也不會怪你。吃葷有慚愧心很好,刷牙、漱口後再來念佛很好,      不能的話就這樣念也可以。流露出慚愧心很好,但吃葷與念佛是不矛盾的,要很自然,刻意就有我執      出來。    佛是慈悲的、無條件的救我們的,但不可以因為佛的慈悲而散漫、放肆、懈怠。不能亂吃,認為沒有      關係,真的念佛人做了不應該做的事自然感到對不起阿彌陀佛,有懺悔、自責的心出來。做父母的,      不論孩子多不聽話,也會為他操心,希望孩子變好。佛沒有處罰眾生的心,只是一心一意要來救度眾      生。    你心中在想什麼,有沒有說謊,在偷偷做什麼,阿彌陀佛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哦。阿彌陀佛無所不在,      不要以為自己做什麼、想什麼沒有人看見,阿彌陀佛全知道,真的念佛人知道阿彌陀佛聽到、看到我      們的一切,懈怠時會自然感到慚愧。    佛對我們瞭若指掌,所以成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來拯救我們,心中有佛的人想到佛自然而然會念      佛,真正的念佛不是凡夫的念佛,是憶想的心起來,是佛力讓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佛化現為名號讓      我們看,讓我們聽,不是我們自己在念佛,是阿彌陀佛在念佛哦。不是我們有修行,是佛有修行。以      為自己在念佛、在修行,自己一跑出來就錯了。「啊!原來我一直把佛的修行當自己的修行,我一直      是在佛的懷抱裏」,這也是念佛。慚愧的念佛才是真的念佛,是自然謙卑的、感恩的念佛。如果想        「我一天念了不少佛」,「我」之慢心一出來就錯了。    念佛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非要這樣那樣不可。自然的世界是沒有造作的,那就是佛法的世        界,造作就不是真正的佛法。臨終的時候才會發現老師的話是對的,真是這樣子的,一切自然,人年      輕的時候一般比較造作,以為非這樣那樣不可。問:臨終時如果忘記了念佛怎麼辦?師:這個問題很奇怪,你是把佛當人了。佛怎麼會因為你忘了念佛就不要你了呢?你忘了他,他可沒忘記      你。人的世界與佛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哦。我們都在佛的懷抱裏,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佛對我們是攝      取不捨的,他不是斤斤計較的佛,他是偉大的佛,不會因為你不記得他他就不救你。常思阿彌陀佛是      慈悲父母。問:有人說吃五葷念佛就沒有用,是不是這樣?師:經典中記載,修禪定的吃五葷不容易入定,但是淨土法門是不管環境怎樣,是靠佛無條件的救度,但      是我們也不能因為佛是慈悲而亂吃。一般修行的路不容易走,禁忌很多,是為幫助修行,但淨土法門      是至極慈悲的佛的必救法門。當然在道場像大蒜要儘量少吃,你吃得很臭讓別人起煩惱,旁邊的人就      會念你的臭而不是念佛。不能吃公雞受過精的雞蛋等等,那都是人講的,不是佛講的。吃素是為了培      養自己的慈悲心,不是靠吃素往生。身體需要時,阿彌陀佛不會因為你吃葷而不救,佛是沒有分別心      的,淨土不是狹隘的佛法。    受戒容易守戒難,真心守戒會發現持不了。戒很好,戒是天地宇宙的真理,但是受而不持只會增添煩      惱。靠吃素、靠受戒,那都是人自我的造作,與領受佛心後自然的慈悲心不一樣。真正的本願行者是      連一隻蚊子都捨不得打死的。但不得不打的時候要懺悔、念佛。念佛不是咒語,它是有生命的。佛與      我們形影不離,佛入心中而讓名號從嘴巴跑出來,再從我們的耳朵進去。    為了生活不得不殺生,與認為殺生沒有關係,這兩種心是不同的。不殺生是宇宙的真理,是人的世界      的因果。如果以農為生,不得不用農藥殺蟲時,要懺悔。可不可以、能不能都是人的相對的狹隘世界      的問題,本願的世界是一如平等、無分別的,是超越善惡的、不二的世界。當然大家都反感的事不要      做,那樣讓佛顏面無光。◆ 講 座 開 示窗外的樹,對你、對他,都是沒有分別的,它是自然的,就是法身佛。自然就是佛,它是無我的。眾生都是有欲望、有情執的,法身佛為救度眾生,化為方便法身:名號、佛像。自然、無我,非常可貴。這瓶飲料它沒有分別心,沒有喜歡不喜歡。甲來喝也好,乙來喝也好,它都讓他們解渴。它無我、無心,哪裏需要就去哪裏。人有分別、愛憎,喜歡就去,不喜歡就不去。自然之物哪裏需要去哪裏,哪裏有緣去哪裏,它不生氣不造業。自然之物不會說:我為你犧牲、為你付出那麼多!禪宗開悟的祖師回答「何謂佛」:庭前柏樹籽,自然就是佛。自然就是真的佛,因為人無法明白,所以有方便化現。如實看法身佛的只有像達摩祖師這樣的。凡夫因為有利害得失,有分別心、有喜怒哀樂,就無法明白法身佛。大家往生後可能會嚇一跳,淨土與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是超乎想像的無生世界,大家可能因為因緣不同成為像飲料、像樹的佛。成佛的世界,是無我的世界,這樣的世界連成佛這樣的語言都不需要。眼前的這些東西都是佛啊!為什麼這麼講,是要大家知道佛法是寬廣無涯、超越狹隘的。基督教、道教是狹隘的,拜神的都談不上宗教,那都是凡夫的迷信。佛的境界,凡夫是不可思議的,凡夫只有靠佛的力量才可進入真正解脫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一般人所想像的獲救都是很狹隘的獲救。之所以這樣講是讓大家明白佛教不是你想像的世界。有的人學佛後變得很固執,硬梆梆的,與人格格不入,非這樣、非那樣不可,不知道佛法的微妙寬廣、圓融無礙。問:老師往生時會不會嚇一跳?答:我只是如實轉述我老師的話,我也是第一次去淨土,百聞不如一見啊。我們往生後可能會發現:啊!原來我們每天都在吃佛,喝佛,是佛在帶我們成佛。那是平等一如,是人的語言所無法形容的世界。佛說極樂世界國土奇妙,晝夜一劫也講不完,「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玅,晝夜一劫,尚未能盡」《大經》。我們的語言有限,只能形容如虛空、如巨海。往生是實際體證這個世界,那個世界無我、無心,只有      靠禪定才能感應道交,凡夫則是靠佛力。    狗只知道狗的世界,人怎麼知道佛的世界?佛的世界不論怎樣講,人都無法明白、無法理解。人唯有      信受佛語,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我們唯有信順。「信受」佛語,與明白、知道是不一樣      的。信是智慧的世界、無我的世界。「我明白了」,「我懂了」,都還是我執的世界。當我們不斷深      入時,會發現佛法是那麼不可思議,只有仰信、五體投地。那個仰信的世界,就是「信智」,不是凡      夫相信、懂了的世界,真信是超越相對的。問:信心決定就進入無我的世界了嗎?師:信心的當下是無我的,但一落入生活就還是有我的,只要還是凡夫,就是有漏。問:領受佛心時,是不是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體驗?師:領受佛心時會有不可思議的體驗,獲信是自己會知道的,獲信的人心境不一樣,可是只要色身在,習氣就還在。身心一如,身體有需要,心會跟著走。獲信的人有兩種心︰一是無我的,一是受色身左右,有我的。問:我曾經認為自己知道了,可是後來遇到老師發現還是不知道,這怎麼辦?師:真正的獲信是連「我獲信」的念頭都不需要的,真開悟的人不會說自己開悟,那是無我的世界。證悟的人生活在無我的世界,但必須用人的語言來解說,講信心是這樣是那樣,語言仍然是相對的世界的,是有我的。佛的世界是沒有苦和樂的,為了引導我們,佛陀示現人性,講苦樂,是示現引導。說明的與真正的是不一樣的。真智的世界是無我、無心的,人的世界是權智的世界,人的交流要語言,真智的世界是沒有語言的,語言本身是迷執的產物,但是不用迷執的產物又無法引導迷執的眾生。講佛、名號都是權智,真佛的世界連佛都沒有,佛的世界不講佛,是我們無法瞭解的。講五十二階位、十信、十如、等覺、妙覺都是為了形容佛的世界的高超。佛經是「手指」,要領會其中的義,領會精神,依義不依語。沒有手指我們看不見月亮,依靠語言瞭解真理,但又不能被語言文字框住,要無我的來聽聞,連語言也不要了,就超越語言。有的人記憶力好,背經如流,但執著在文字上。凡夫做什麼就執著什麼,聽說「不執著文字」,又被「不執著語言文字」執著了,所以說佛法很難。禪宗是直接破執著,不立文字,直接證入真如,超越相對的懂與不懂。真正無我的人直接看到真理,告訴你「我看到真理了,我獲信了,我體悟了,明白了」,都是落入凡夫見,還在執著的世界。信心的世界與禪定的世界是相通的。學真宗執著信心、獲信,都不是真的,凡夫不是執著左就是執著右,不是落入「明白了」,就是落入「沒有明白」。凡夫不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執著色就是執著空。不執著色,不執著空,當下就是涅槃世界,沒有執著的世界,用禪宗的話就是:「隨處為主,立處皆真」。當下無我,無執著,知道就是知道,看到就是看到,如此而已,凡夫看到、知道就有「我看到了,我知道了」出來。知道很好,不知道也很好,就是無我之境。看到只是看到因緣具足而已,凡夫執著在這上面,其實並沒有看到的實體在。   開悟的人連開悟的心都沒有,凡夫跟佛不一樣,一直執著「我要獲信,我要獲救」,或者「我還沒有     獲救,我還沒有得信心」。聽懂的時候執著「我聽懂了」,不懂的時候執著「我沒有懂」。越來越執     著,我執越來越強,離真理越來越遠。   「病的時候病很好,死的時候死很好」,這是妙好人良寬的話。無我的世界就是這樣,這就是自然的     世界,可是凡夫做不到,沒有辦法。   一直強調什麼感應,也是執著。悟的世界很難,佛是不談我要開悟,我沒有開悟這些的。佛無始以來     就存在,本來就無所不在,沒有開始和結束。   佛是無我無心的,所以才有功德度眾生出來。人無論如何描述只能描述佛一點點而已。雖然聽到一點     點,能生起:「啊!佛真尊貴,真了不起」!也即可見全體。聽到佛的慈悲能生起一念純粹的感情:     「啊!偉大的佛」!就必定被佛救度,信心生起就必定成佛。    「一念信心」是從佛的功德出來的。不是我們比別人聰明,有功德。是完全靠佛的功德,那一念的信     心,仰信,只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有的只是阿彌陀佛好偉大!好慈悲!那是佛的功德力讓我們生起這     樣的心的。蓮如上人說:「不知一念信心是徒勞無功的」。   「一念信心」即是「聽懂了阿彌陀佛好偉大,好慈悲」,那就是人生的成功者,此外不管怎樣都不是     成功者。◆ 做阿呆最好我們人都愛面子,為了面子,就很痛苦,必須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有時候要出賣自己,要出賣自己就很痛苦。(老師做了很可愛的動作與聲音,大家大笑)無我,沒有欲望就很輕鬆。捨棄名利、欲望的話,人生就會很輕鬆。人為什麼會很辛苦,就是想要人家肯定,想要人家讚美,讓人家覺得你很成功,那人生就會過得很辛苦。想要讓人家覺得自己很聰明,很有智慧,很有才華,就很辛苦,當阿呆很好。像剛才那位老人,人家看起來好像他很蠢,但他很幸福,他已經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他在過自己的人生,所以這樣的人生是很自在的人生。所以要拔苦,把人生的苦惱拔掉。怎麼樣才能拔苦呢?不要希望被人家稱讚,不要希望被人家肯定。其實出家就是要離開名利欲望。真正的出家就是要離開名聞利養。昨天晚上來的那位出家眾,很生氣自己的存在不被尊重,不被人家接受。有這種希望被人家尊重的心,就不要出家了。我們凡夫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佛道修行。可以模仿,只是模仿而已。親鸞聖人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公開承認:「我沒有辦法真正的出家,我沒有辦法真正拋棄名聞利養,自己沒有修行,唯有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是很難得的。親鸞聖人留下兩句很有名的話:「雖凝定水,識浪瀕動;雖觀心月,妄雲猶覆。」就是說自己是個不及格的人。◆ 機法兩種深信什麼是機法兩種深信?如果深深地領受到阿彌陀佛的佛智,在阿彌陀佛的面前,心中面對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是扭曲的,面目猙獰。能夠感受到這種心情,不是凡夫反省的力量可以感受到,而是真正領受到佛智,自然而然會看到自己很醜陋、很醜陋、以前所沒有看到的一面,這不是凡夫反省的力量可以看得到,是佛的光明讓我們看到。到了偉大的人的旁邊,就知道自己不能相提並論,就會自慚形穢,可以看到相反的東西。到佛的面前,就會知道什麼叫做凡夫。但如果都是跟凡夫相處的話,就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男生到女生堆裏去,就知道什麼是男生。都跟同性在一起的話,就不瞭解什麼叫異性。我們說有的女生長得像男生一樣,這樣的女生到男生堆裏去,就知道自己是女生了。(笑)所以要瞭解什麼是女生的話,到男生堆裏去就知道了。所以要瞭解凡夫,到佛旁邊去就知道了,這是兩種深信的原理。兩種深信不是凡夫反省的世界,兩種深信是受到佛智照耀的人所看到的世界。忘記佛的人是沒有兩種深信的。沒有受到佛智光明照耀的人,雖然會講「我是凡夫」,「罪業深重」,但只是嘴巴會講而已。到佛面前去最好,心中常存阿彌陀佛的人最好。真正心中有阿彌陀佛的人自然就會知道自己是何等樣的凡夫。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248.html 靈臺山開示(1) 2024-05-11 2025-05-11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248.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24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5-1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248.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會
台北法雷念佛會
◆ 靈 臺 山 開 示 (歡迎儀式上)佛法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一切事物,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滿足,讓我們心安。作為萬物靈長的人,總是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只有在佛法中,才能找到真實的生命,發現無比廣闊的世界。「世間虛假,唯佛是真」。(師指接待廳牆壁上貼的語錄:「眾生煩惱無涯,法亦無涯。
靈臺山開示(1)

靈臺山開示(1)

◆ 靈 臺 山 開 示 (歡迎儀式上)

佛法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一切事物,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滿足,讓我們心安。作為萬物靈長的人,總是要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只有在佛法中,才能找到真實的生命,發現無比廣闊的世界。「世間虛假,唯佛是真」。

(師指接待廳牆壁上貼的語錄:「眾生煩惱無涯,法亦無涯。法與煩惱,皆無自性,本自空寂。」)我們有色身就有煩惱痛苦,唯有佛法可以讓我們解決生死的苦痛。佛法是人類的真理,宇宙的真理,沒有國家、民族之分。日本的佛法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國的佛法又是從印度傳過來的,所以佛法是全人類的共有真理。

◆ 講 座 開 示 (第一日,在圓通寺玉佛殿歡迎會上,對大眾開示)……因為我們與生俱來都有對真理的渴求,在遇到真理之前,即使我們衣食無憂,內心深處仍然得不到滿足。真正能夠滿足我們對真理渴求的,只有佛法。(老師指廳中掛的一幅字)「眾生煩惱無涯故,法亦無涯。法與煩惱皆無自性,本來空寂。」這就是真理。佛陀的教法,就是給我們生命之光,教給我們無量壽的真理。(老師指天空)天空是有還是沒有呢?非有非無,無窮無盡。它是一個整體,寬廣到我們無法想像。佛法的世界,真理的世界也是如此。如果我們的小生命沒有遇到無量壽、無量光的大生命,沒有遇到佛法的真理,我們的內心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

我們要知道,指導我們眾生離苦得樂的,走上解脫之道的,這個世界只有佛教而已。而傳達這一訊息給我們的,就是道場、寺院。所以道場的存在是很稀有、珍貴的。我們說要修善行善,那麼什麼是真實的善呢,真正的善就是護持三寶、供養三寶,讓佛法永久存續下去,這就是真實的善,最大的善。這個世界上至真至善的東西是什麼?世間虛假,唯佛是真。其他都會變化。我們得到難得人身,又能夠來到道場聽聞佛法,請大家珍惜這一因緣,好好學佛。讓我們的生命得到真正的解脫。

老師在紙板上寫下:

心性═真如═法界、大宇宙

老師說:我們凡夫的世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人間」,這是相對的世界,有生滅、有無、美醜、愛憎、是非等等相對存在。佛所證悟、覺證的世界是「絕對界」,即涅槃界。我們說入涅槃就是指進入超越生滅、有無、美醜、愛憎、是非這些相對存在的世界。「絕對界」是絕對地有和絕對地無。淨土即絕對界,是涅槃界,是佛覺悟、覺證的境界。淨土和所謂的「天國」不是一個概念。真正的世界是無生無死的,是超越一切相對的世界。淨土的世界即「心性」,就是在講所謂「心」這個東西。因為我們必須瞭解什麼是心性、真如和大宇宙,否則不知道往生淨土是去哪裡啊!迷執的世界是凡夫的世界,是存在好壞、善惡等相對的世界。真理的世界是不存在這些的,即所謂不是善、不是惡的世界,真正證悟的世界是連「悟」也沒有的。

一般人想像的淨土都是美好的地方,但那些都還是凡夫的境界。真正的淨土是超越善惡等等一切相對的。雖然我們是相對界的生物,卻有著對絕對界的渴求。但往往是有了渴望卻很難有長久的去追尋和瞭解的興趣。凡夫總會說:「有絕對的真善美嗎?但現在我管不了那麼多啦,享受今天再說吧!」其實這樣的凡夫實在不是一個真正的人。因為只要是正常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追求真實的東西,人性是不允許我們迷糊地活著的。比如,對任何事物,我總是會追問:「那是真的嗎?」其實我們都會追求真實的東西,最美好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有對真善美的渴求,追求這些本質的「心」就是「心性」。我們往往在下意識裏盼望、渴求去絕對界,其實這種追求絕對界的心也是屬於絕對界的。我們凡夫心中有真如心性的顯現,追求如何讓心性的光輝顯現出來的就是真正的人,貓狗是不會有這些追求的。我們凡夫都有追求真如的欲求,為什麼會有追求真如的力量呢?雖然凡心是迷執的,但是真如會進入我們的心中。

「心性」是躍動的力量,因此我們人不斷會有追求真理的力量表現出來。佛的話使我們在暗夜裏也能看見光明,心性的躍動才有人性的昇華,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有這樣的動力,這就是「心性」。

如果不懂得追求好的東西就不能稱為人!小孩都知道要拿好的東西,這些都是無師自通的。自覺追求「心性」、「真如」的人才能名之為人啊!而聽到「心性」的聲音,順著「心性」去尋找答案的人就是佛陀。忠實於「心性」的人稱為真人,不理會「心性」的人稱為凡夫。

真正的人是傾聽「心性」聲音的人,也就是所謂的聖者。達摩祖師為了聽到「心性」的聲音而面壁九年。修行禪定就是為了聽到「心性」的聲音,很遺憾的是我們做不到禪定的功夫,因而聽不到「心性」的聲音。那我們該怎麼辦呢?為了要救度我們這樣聽不到「心性」聲音的凡夫,於是從這個「心性」的世界示現出阿彌陀佛。什麼是阿彌陀佛?

從心性的世界、真理的世界示現而來,打動我們,感化我們,使我們往生淨土(「心性」的世界)的聖者。阿彌陀佛是從哪裏來的呢?從心性、一如法界、真如的世界裏來的。

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往生淨土?就是「心性」將我們凡夫同化到心性世界。淨土就是真如法界,一如法界,不要和天國混為一談,天國並不是絕對界仍然是存在著欲求的世界。真正瞭解佛教應該要從此處著眼。

教給我們這樣真理教法的是《大乘起信論》,但我們不容易懂。我們認為淨土美好仍然是把淨土當作是迷執的世界,佛的世界是超過我們想像的,是不可說、不可稱、不可思議的。什麼是真正的世界?這是我們人的思維沒辦法瞭解的境界,是無法說明的世界。但是不講又不行,必須讓我們凡夫瞭解,佛正是給我們詮釋這個無法說明的世界。

如果我們讀了佛經就認為自己懂了佛的世界,那麼其實你根本就沒有懂,只不過讀到了語言文字罷了。真正懂的人是不說自己懂的,而是真正變成那個東西。不要嘗試去想像,一想就不對了。那不經過思維而懂的才是佛的世界。只有禪定才有可能瞭解佛的世界。禪定不是用腦去思維而是用身體去體證。停留在語言文字階段的境界都是假的,佛是身處於禪定中的。佛的證悟是自然的,不用腦思考的,是透過禪定的作用,不用眼睛就可以看見真理的。這個世界不能通過眼、耳、口、鼻,不能通過心想和語言文字來瞭解。

佛真是偉大!乖乖地歸依給佛吧!南無阿彌陀佛!

通過語言文字來瞭解佛都是概念,用概念、知見來讀佛經無法生起恭敬、信順的心。講個有趣的事情給大家聽聽。東京某大學有個教授叫增谷文雄,他一生研究《阿含》三十年。退休以後,全國知名的電視臺(NHK)給他做訪問。主持人問:「您一生都在研究佛法,請問您:佛陀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的啊?」他回答說:「佛陀啊?佛陀果然不愧是佛陀!」(大家笑)同樣一部經書你花三十年研究,才能明白佛陀為什麼是佛陀,令人感動啊!不用概念、理論來說明,只有如此的一句話而已。人如果不花三十年的時間是無法瞭解的,我們現在學習和研究,到最後都要能講出這樣的一句話。總是說自己已經聽到「心性」聲音的人其實還不是「真正聽到」的人。「阿彌陀佛啊,呵,阿彌陀佛啊!」這樣的世界之外的都還是凡夫的理論。心性、真如是宇宙的聲音,真理的聲音、絕對的聲音,這是宇宙自然讓我們聽到的啊。我們總以為用我們的眼、耳、口能夠明白、瞭解佛,這其實都是人的小聰明。其實,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月光的美妙,能夠說出:「看,那月光多麼明亮啊!」,是因為月光自己發出光亮,映入我們的心中,我們才會不由自主地發出稱讚,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小聰明!是月光的力量促使我們稱讚月光的華美,同樣地是真理的力量讓我們懂得去追求真理、嚮往真理。我們追求真理的力量來自真理本身。又比如,花兒本身的美使我們感動,因而我們發自內心地讚美花兒,但我們凡夫總執著是我們看到花的美了,所以花才是美的。其實,這些道理我們都應該學著用身體去感受。

我們活著是因為各種因緣具足,所以可以說我們是「被活著」,是托大家的福才能活著的。我們每天都靠著眾生的恩惠活著,我們都在恩海無量的世界裏出生、死去。總是執著地認為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活著的人是很傲慢的人。如果大家有這樣的觀念,人生觀就很不一樣。其實我們都是托別人的福,才能做這樣、那樣的事情服務大眾,而稍微幫助了別人一點就沾沾自喜是不對的。我們要學著體會眾生的恩惠,當我們這樣的心不斷延長出去,真正感受到眾生恩惠的人自然會有慚愧的心。如此,自然符合因果的法則而得到幸福。

恩海無量,追究下去就是心性,阿彌陀佛的恩惠。阿彌陀佛是與法性、心性一體的佛,是不離開法性、真如的存在,南無阿彌陀佛!

問:經典記載慧遠大師生前曾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寶相莊嚴,他怎樣能修到那個程度?

師:法然上人在《選擇本願念佛集》中都避免提到慧遠,因為他是「觀想念佛」。法然上人只講善導大        師,是讓大家從「稱名念佛」體證心性。凡夫沒有資格談慧遠大師的體證,只有到他那樣的境界才知      道是怎樣。與其問慧遠大師的境界如何,倒不如問自己:我能像慧遠大師那樣修行嗎?

問:《楞嚴經》中說,阿難以為靠自己是佛的堂弟,不修行也可以解脫,不知身心是不能相代的。阿難不      能靠佛的力量證悟,與淨土真宗所講的靠他力體證如何會通?

師:淨土真宗依佛力體證心性,是靠佛力回向,與《楞嚴經》講的自己修行不一樣。阿難因為是佛的堂        弟,起慢心,佛在世的時候就傲慢,常被佛責備,他是在佛滅度後發憤修行才開悟的。阿難後來如法      修行開悟,也只能算是佛的徒孫,因為是大迦葉接佛的棒。

問:佛的境界是不能給人的,是不是一定要自己修行才能進入真如的世界?

師:你要知道佛在世的時候,是聖道自力行者的時期,與末法時他力之行者是不同的。阿難曾經問佛:善      知識是修行的一半嗎?佛說:不對,善知識是修行的全部。並且責備他:你以為沒有依止善知識就可      以證悟嗎?善知識是佛道的全體。所以對大家而言,傳達本願教法給我們的是親鸞聖人,親鸞聖人就      是我們修行依止的善知識,是我們佛道的全體。因為相信親鸞聖人我們才能相信阿彌陀佛,遇善知識      是難中之難,能真正知道親鸞聖人的就再無不足。學真宗的人,親鸞聖人對他是百分之百的存在,徹      底的滿足。不要以為相信祖師與相信佛是兩回事。就是因為我們能相信親鸞聖人,才能接受《大          經》。不能說我有念佛,我能讀《大經》,依止善知識後是不一樣的。

問:這是不是說「信心是人格的傳遞」?

師:信心是人格的傳遞,不是凡夫的人格,是宗教的人格,我們應無條件接受善知識的人格。善知識的人      格就是把佛法如實地傳遞。親鸞聖人一生無條件地歸順阿彌陀佛,無怨無悔的榜樣,讓我們跟他走,      那種信賴的風範,是無有一疑的。親鸞聖人真正發自內心的對阿彌陀佛五體投地,將全部生命交給阿      彌陀佛,有這樣的前輩,我們才會走這樣的路。

    所以《涅槃經》中說:「唯信有道,不信有得道之人,是信不具足」。不相信得道的人不行。人只有      看人,看人才會跟著他走。做父母的如果是真正的念佛人,孩子一般也會走這條路。

問:為什麼又說「依法不依人」?

師:依法不依人,這個「人」指的是與法分離的人。有得道的人是指與法成為一體的人。有親鸞聖人、蓮      如上人,對我們來說就足夠了。因為不相信親鸞聖人、蓮如上人,才會搬弄自己的知見,不信、不恭      敬這樣的得道者,就是小看得道的人。

◆ 講座開示

我們是靠水、空氣、陽光才活著,要有東西吃,有房子住才能活著。我們每天都是靠著很多的力量才能活下去的。學佛的人要去感受:我們不是因為自己偉大才活著,是靠著很多人的力量,我們的生命才能維持。如果沒有這種觀念,認為是自己在活著,就會比較自私。不管我們的年紀多大,其實我們與剛出生的嬰兒是一樣的,嬰兒要靠大人才能生存、長大,我們也一樣,要靠周圍的很多力量才能維持我們的生命。

那麼我們凡夫偉大的媽媽是誰呢?就是阿彌陀佛。他是我們偉大的母親,不管我們有沒有認真念佛,他都不會生氣,不會處罰我們,只一心要救度我們,雖然我們眾生很難給阿彌陀佛救度,阿彌陀佛一直都是無條件地要來救度我們。

問:念佛是應該念六字還是四字?

答: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你念阿彌陀佛四字或只念南無,都可以,你心中喜歡念六字就念六字,喜歡      念四字就念四字,你沒有力氣的時候念南無也可以,都可以,功德都一樣。六字名號每個字都有力        量。比喻飛機失事,來不及念六字,念「南無、南無」也可以獲救。

    孩子一般都叫「媽媽」,緊急的時候叫「媽」也可以,為什麼呢?因為叫媽媽,叫媽,媽媽都會聽        到,功德都一樣,功德不在於我們叫媽還是叫媽媽,而是媽媽的心,媽媽對孩子的愛,隨時都在關愛      著孩子,孩子一出聲媽媽就知道,媽媽是很好的媽媽。我們在全宇宙間最好的媽媽就是阿彌陀佛。

問:一邊看電視一邊念佛有沒有效果?

師:一邊看電視一邊念佛沒有關係,因為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裏面就有功德了,所以你一邊吃飯一      邊念佛也可以,一邊聽老師講話一邊念佛也可以。但真正的念佛人他念一會兒就不會看電視了,因為      他會感到這樣對佛不恭敬。一邊念佛一邊看電視,電視不會看太久,那是阿彌陀佛的力量讓你不會太      懈怠。

    只要遇到阿彌陀佛這位偉大的母親、大慈親,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我們不要忘記阿彌陀佛這位偉      大的慈母。這個母親很了不起,你在靈臺山,她就跟你在靈臺山,你回家,她也跟著你回家,你到哪      裡她都跟著。不是因為我們念佛佛才來,不是因為我們眼睛好,才看到東西,是因為有陽光,我們才      能看,陽光也是佛啊,都是普照萬物。

    「生也好,死也好,都在阿彌陀佛的手掌中」阿彌陀佛是無比慈悲的佛,是無所不在的佛,所以才值      得我們依靠。

問:能不能念佛回向給死去的親人?

師:念佛回向,要知道光明功德從哪裏來。

問:吃了葷的東西,沒有漱口能不能念佛?

師:阿彌陀佛是很慈悲的佛,你做不好他也不會怪你。吃葷有慚愧心很好,刷牙、漱口後再來念佛很好,      不能的話就這樣念也可以。流露出慚愧心很好,但吃葷與念佛是不矛盾的,要很自然,刻意就有我執      出來。

    佛是慈悲的、無條件的救我們的,但不可以因為佛的慈悲而散漫、放肆、懈怠。不能亂吃,認為沒有      關係,真的念佛人做了不應該做的事自然感到對不起阿彌陀佛,有懺悔、自責的心出來。做父母的,      不論孩子多不聽話,也會為他操心,希望孩子變好。佛沒有處罰眾生的心,只是一心一意要來救度眾      生。

    你心中在想什麼,有沒有說謊,在偷偷做什麼,阿彌陀佛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哦。阿彌陀佛無所不在,      不要以為自己做什麼、想什麼沒有人看見,阿彌陀佛全知道,真的念佛人知道阿彌陀佛聽到、看到我      們的一切,懈怠時會自然感到慚愧。

    佛對我們瞭若指掌,所以成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來拯救我們,心中有佛的人想到佛自然而然會念      佛,真正的念佛不是凡夫的念佛,是憶想的心起來,是佛力讓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佛化現為名號讓      我們看,讓我們聽,不是我們自己在念佛,是阿彌陀佛在念佛哦。不是我們有修行,是佛有修行。以      為自己在念佛、在修行,自己一跑出來就錯了。「啊!原來我一直把佛的修行當自己的修行,我一直      是在佛的懷抱裏」,這也是念佛。慚愧的念佛才是真的念佛,是自然謙卑的、感恩的念佛。如果想        「我一天念了不少佛」,「我」之慢心一出來就錯了。

    念佛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非要這樣那樣不可。自然的世界是沒有造作的,那就是佛法的世        界,造作就不是真正的佛法。臨終的時候才會發現老師的話是對的,真是這樣子的,一切自然,人年      輕的時候一般比較造作,以為非這樣那樣不可。

問:臨終時如果忘記了念佛怎麼辦?

師:這個問題很奇怪,你是把佛當人了。佛怎麼會因為你忘了念佛就不要你了呢?你忘了他,他可沒忘記      你。人的世界與佛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哦。我們都在佛的懷抱裏,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佛對我們是攝      取不捨的,他不是斤斤計較的佛,他是偉大的佛,不會因為你不記得他他就不救你。常思阿彌陀佛是      慈悲父母。

問:有人說吃五葷念佛就沒有用,是不是這樣?

師:經典中記載,修禪定的吃五葷不容易入定,但是淨土法門是不管環境怎樣,是靠佛無條件的救度,但      是我們也不能因為佛是慈悲而亂吃。一般修行的路不容易走,禁忌很多,是為幫助修行,但淨土法門      是至極慈悲的佛的必救法門。當然在道場像大蒜要儘量少吃,你吃得很臭讓別人起煩惱,旁邊的人就      會念你的臭而不是念佛。不能吃公雞受過精的雞蛋等等,那都是人講的,不是佛講的。吃素是為了培      養自己的慈悲心,不是靠吃素往生。身體需要時,阿彌陀佛不會因為你吃葷而不救,佛是沒有分別心      的,淨土不是狹隘的佛法。

    受戒容易守戒難,真心守戒會發現持不了。戒很好,戒是天地宇宙的真理,但是受而不持只會增添煩      惱。靠吃素、靠受戒,那都是人自我的造作,與領受佛心後自然的慈悲心不一樣。真正的本願行者是      連一隻蚊子都捨不得打死的。但不得不打的時候要懺悔、念佛。念佛不是咒語,它是有生命的。佛與      我們形影不離,佛入心中而讓名號從嘴巴跑出來,再從我們的耳朵進去。

    為了生活不得不殺生,與認為殺生沒有關係,這兩種心是不同的。不殺生是宇宙的真理,是人的世界      的因果。如果以農為生,不得不用農藥殺蟲時,要懺悔。可不可以、能不能都是人的相對的狹隘世界      的問題,本願的世界是一如平等、無分別的,是超越善惡的、不二的世界。當然大家都反感的事不要      做,那樣讓佛顏面無光。

◆ 講 座 開 示

窗外的樹,對你、對他,都是沒有分別的,它是自然的,就是法身佛。自然就是佛,它是無我的。眾生都是有欲望、有情執的,法身佛為救度眾生,化為方便法身:名號、佛像。自然、無我,非常可貴。這瓶飲料它沒有分別心,沒有喜歡不喜歡。甲來喝也好,乙來喝也好,它都讓他們解渴。它無我、無心,哪裏需要就去哪裏。人有分別、愛憎,喜歡就去,不喜歡就不去。自然之物哪裏需要去哪裏,哪裏有緣去哪裏,它不生氣不造業。自然之物不會說:

我為你犧牲、為你付出那麼多!

禪宗開悟的祖師回答「何謂佛」:庭前柏樹籽,自然就是佛。自然就是真的佛,因為人無法明白,所以有方便化現。如實看法身佛的只有像達摩祖師這樣的。凡夫因為有利害得失,有分別心、有喜怒哀樂,就無法明白法身佛。

大家往生後可能會嚇一跳,淨土與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是超乎想像的無生世界,大家可能因為因緣不同成為像飲料、像樹的佛。成佛的世界,是無我的世界,這樣的世界連成佛這樣的語言都不需要。眼前的這些東西都是佛啊!為什麼這麼講,是要大家知道佛法是寬廣無涯、超越狹隘的。基督教、道教是狹隘的,拜神的都談不上宗教,那都是凡夫的迷信。

佛的境界,凡夫是不可思議的,凡夫只有靠佛的力量才可進入真正解脫的不可思議的境界。一般人所想像的獲救都是很狹隘的獲救。之所以這樣講是讓大家明白佛教不是你想像的世界。有的人學佛後變得很固執,硬梆梆的,與人格格不入,非這樣、非那樣不可,不知道佛法的微妙寬廣、圓融無礙。

問:老師往生時會不會嚇一跳?

答:我只是如實轉述我老師的話,我也是第一次去淨土,百聞不如一見啊。我們往生後可能會發現:啊!原來我們每天都在吃佛,喝佛,是佛在帶我們成佛。那是平等一如,是人的語言所無法形容的世界。佛說極樂世界國土奇妙,晝夜一劫也講不完,「佛言我說無量壽佛,光明威神,巍巍殊玅,晝夜一劫,尚未能盡」《大經》。

我們的語言有限,只能形容如虛空、如巨海。往生是實際體證這個世界,那個世界無我、無心,只有      靠禪定才能感應道交,凡夫則是靠佛力。
    狗只知道狗的世界,人怎麼知道佛的世界?佛的世界不論怎樣講,人都無法明白、無法理解。人唯有      信受佛語,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我們唯有信順。「信受」佛語,與明白、知道是不一樣      的。信是智慧的世界、無我的世界。「我明白了」,「我懂了」,都還是我執的世界。當我們不斷深      入時,會發現佛法是那麼不可思議,只有仰信、五體投地。那個仰信的世界,就是「信智」,不是凡      夫相信、懂了的世界,真信是超越相對的。

問:信心決定就進入無我的世界了嗎?

師:信心的當下是無我的,但一落入生活就還是有我的,只要還是凡夫,就是有漏。

問:領受佛心時,是不是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體驗?

師:領受佛心時會有不可思議的體驗,獲信是自己會知道的,獲信的人心境不一樣,可是只要色身在,習氣就還在。身心一如,身體有需要,心會跟著走。獲信的人有兩種心︰一是無我的,一是受色身左右,有我的。

問:我曾經認為自己知道了,可是後來遇到老師發現還是不知道,這怎麼辦?

師:真正的獲信是連「我獲信」的念頭都不需要的,真開悟的人不會說自己開悟,那是無我的世界。證悟的人生活在無我的世界,但必須用人的語言來解說,講信心是這樣是那樣,語言仍然是相對的世界的,是有我的。佛的世界是沒有苦和樂的,為了引導我們,佛陀示現人性,講苦樂,是示現引導。說明的與真正的是不一樣的。

真智的世界是無我、無心的,人的世界是權智的世界,人的交流要語言,真智的世界是沒有語言的,語言本身是迷執的產物,但是不用迷執的產物又無法引導迷執的眾生。講佛、名號都是權智,真佛的世界連佛都沒有,佛的世界不講佛,是我們無法瞭解的。講五十二階位、十信、十如、等覺、妙覺都是為了形容佛的世界的高超。佛經是「手指」,要領會其中的義,領會精神,依義不依語。沒有手指我們看不見月亮,依靠語言瞭解真理,但又不能被語言文字框住,要無我的來聽聞,連語言也不要了,就超越語言。有的人記憶力好,背經如流,但執著在文字上。凡夫做什麼就執著什麼,聽說「不執著文字」,又被「不執著語言文字」執著了,所以說佛法很難。

禪宗是直接破執著,不立文字,直接證入真如,超越相對的懂與不懂。真正無我的人直接看到真理,告訴你「我看到真理了,我獲信了,我體悟了,明白了」,都是落入凡夫見,還在執著的世界。信心的世界與禪定的世界是相通的。學真宗執著信心、獲信,都不是真的,凡夫不是執著左就是執著右,不是落入「明白了」,就是落入「沒有明白」。凡夫不能「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是執著色就是執著空。不執著色,不執著空,當下就是涅槃世界,沒有執著的世界,用禪宗的話就是:「隨處為主,立處皆真」。當下無我,無執著,知道就是知道,看到就是看到,如此而已,凡夫看到、知道就有「我看到了,我知道了」出來。知道很好,不知道也很好,就是無我之境。看到只是看到因緣具足而已,凡夫執著在這上面,其實並沒有看到的實體在。

   開悟的人連開悟的心都沒有,凡夫跟佛不一樣,一直執著「我要獲信,我要獲救」,或者「我還沒有     獲救,我還沒有得信心」。聽懂的時候執著「我聽懂了」,不懂的時候執著「我沒有懂」。越來越執     著,我執越來越強,離真理越來越遠。

   「病的時候病很好,死的時候死很好」,這是妙好人良寬的話。無我的世界就是這樣,這就是自然的     世界,可是凡夫做不到,沒有辦法。

   一直強調什麼感應,也是執著。悟的世界很難,佛是不談我要開悟,我沒有開悟這些的。佛無始以來     就存在,本來就無所不在,沒有開始和結束。

   佛是無我無心的,所以才有功德度眾生出來。人無論如何描述只能描述佛一點點而已。雖然聽到一點     點,能生起:「啊!佛真尊貴,真了不起」!也即可見全體。聽到佛的慈悲能生起一念純粹的感情:     「啊!偉大的佛」!就必定被佛救度,信心生起就必定成佛。 

   「一念信心」是從佛的功德出來的。不是我們比別人聰明,有功德。是完全靠佛的功德,那一念的信     心,仰信,只是阿彌陀佛的功德,有的只是阿彌陀佛好偉大!好慈悲!那是佛的功德力讓我們生起這     樣的心的。蓮如上人說:「不知一念信心是徒勞無功的」。
   「一念信心」即是「聽懂了阿彌陀佛好偉大,好慈悲」,那就是人生的成功者,此外不管怎樣都不是     成功者。

◆ 做阿呆最好

我們人都愛面子,為了面子,就很痛苦,必須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有時候要出賣自己,要出賣自己就很痛苦。(老師做了很可愛的動作與聲音,大家大笑)無我,沒有欲望就很輕鬆。捨棄名利、欲望的話,人生就會很輕鬆。

人為什麼會很辛苦,就是想要人家肯定,想要人家讚美,讓人家覺得你很成功,那人生就會過得很辛苦。想要讓人家覺得自己很聰明,很有智慧,很有才華,就很辛苦,當阿呆很好。像剛才那位老人,人家看起來好像他很蠢,但他很幸福,他已經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他,他在過自己的人生,所以這樣的人生是很自在的人生。所以要拔苦,把人生的苦惱拔掉。怎麼樣才能拔苦呢?不要希望被人家稱讚,不要希望被人家肯定。

其實出家就是要離開名利欲望。真正的出家就是要離開名聞利養。昨天晚上來的那位出家眾,很生氣自己的存在不被尊重,不被人家接受。有這種希望被人家尊重的心,就不要出家了。我們凡夫沒有辦法做到真正的佛道修行。可以模仿,只是模仿而已。親鸞聖人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公開承認:「我沒有辦法真正的出家,我沒有辦法真正拋棄名聞利養,自己沒有修行,唯有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這是很難得的。親鸞聖人留下兩句很有名的話:

雖凝定水,識浪瀕動;雖觀心月,妄雲猶覆。就是說自己是個不及格的人。

◆ 機法兩種深信

什麼是機法兩種深信?如果深深地領受到阿彌陀佛的佛智,在阿彌陀佛的面前,心中面對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是扭曲的,面目猙獰。能夠感受到這種心情,不是凡夫反省的力量可以感受到,而是真正領受到佛智,自然而然會看到自己很醜陋、很醜陋、以前所沒有看到的一面,這不是凡夫反省的力量可以看得到,是佛的光明讓我們看到。到了偉大的人的旁邊,就知道自己不能相提並論,就會自慚形穢,可以看到相反的東西。到佛的面前,就會知道什麼叫做凡夫。但如果都是跟凡夫相處的話,就會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男生到女生堆裏去,就知道什麼是男生。都跟同性在一起的話,就不瞭解什麼叫異性。我們說有的女生長得像男生一樣,這樣的女生到男生堆裏去,就知道自己是女生了。(笑)所以要瞭解什麼是女生的話,到男生堆裏去就知道了。所以要瞭解凡夫,到佛旁邊去就知道了,這是兩種深信的原理。

兩種深信不是凡夫反省的世界,兩種深信是受到佛智照耀的人所看到的世界。忘記佛的人是沒有兩種深信的。沒有受到佛智光明照耀的人,雖然會講「我是凡夫」,「罪業深重」,但只是嘴巴會講而已。到佛面前去最好,心中常存阿彌陀佛的人最好。真正心中有阿彌陀佛的人自然就會知道自己是何等樣的凡夫。

6a87edecfe1e6a558f589e9b235336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