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卷頭言二○一二年十月法雷音(第34號)「六字釋」,是善導大師在玄義分中向聖道諸宗之輩們作的獅子吼,親鸞聖人在「行卷」中解釋此道:「是以歸命者本願招喚之勅命也。」「歸命」者,歸順之義,即歸順佛說,亦即信順本願招喚之勅命。善導大師作的「歸命釋」,是眾生歸順佛說,故是眾生的動作,是眾生的信心(以機為主)。但是,聖人解釋此,作「歸命者本願招喚之勅命」,即是將「機」(信心)解釋為「法」(勅命)(以法為主)。這即是有名的「法體釋」,此處有著聖人親切的御意。若此中還有著絲毫「我在信」的念頭在,則是落入自力。「信」者,是敬信如來的慈悲,敬信到極點。故如此之「信」是信而無信的功績,在歸命的同時,已回到本願招喚之勅命,故是無我相。此同時亦詮示著勅命和歸命之間無我,無任何自力的產物。此不夾帶任何一物的真空狀態的「歸命」,即是「本願招喚之勅命」,此處有著非常深遠的含意。信心銘34很多人想著「取信心、稱念佛而往生」,其實往生是「汝正念直來」依「本願力」往生。本願力很可貴。因此,瑞劒說:「佛心佛力本願力,依本願力往生」。「行卷」曰:「乘大悲願船,浮光明廣海。」又曰:「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善導和尚)。又曰:「以彌陀法王四十八願(十八願ー願力)之名號(名號和本願(願力)同一),焉佛事願力度眾生。」(五會讚)。因此,瑞劒說「依本願力往生」。本願(本願力)者,是阿彌陀如來的「大悲佛智」(佛智的大悲)。說神救人還是「人間式」,何故乎,神像人一樣會發怒、喜悦,加賞罰於人,故是人間式。阿彌陀如來救濟眾生,是依佛智不思議(本願力)救度。信佛智不思議(本願力)的是信心。「正像末和讚」曰:「若信佛智不思議必定住於正定聚」「篤信不思議佛智是為往生報土因」「太子奉讚和讚」曰:「聖德皇子之憐愍佛智不思議誓願悲心勸眾發心入是住正定聚之身」「導入佛智不思議善惡淨穢皆悉無」又「正像末和讚」曰:「無明長夜之燈炬智眼昏莫悲傷生死大海之船筏罪障重莫哀嘆」「彌陀智願之廣海凡夫心水但歸入不論善心或惡念轉眼即為大悲心」淨土真宗是佛智不思議(大悲的佛智)的宗教。因此不知「佛智不思議」,而想取信心往生的是錯誤。瑞劒說:「佛心佛力本願力,依本願力往生。」「佛力」者,「大慈悲力、大誓願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禪定力)、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遠見力、天耳遥聞力、他心徹鑑力、光明遍照攝取眾生力」等,如斯謂「不可思議功德力」。此故,瑞劒說:「仰仰 忘己徹底地仰(仰切)」忘己徹底的仰的是「信心」。仰仗自己的知識、分別和想法的是自力。如來是持有這樣之力的尊貴的御方。此故,瑞劒說「忘己仰切」。「忘己」者,是什麼意思呢?即不仰仗自己聞到的、不仰仗自己想的、不仰仗知道的,偏仰切佛力(本願力),謂「忘己」。「忘己、仰切」的世界,沒有為得現世利益的祈願、祈禱。無祈禱的宗教唯有淨土真宗。有祈禱的宗教全是迷信。「信心是呼喚聲呀」者,是什麼意思呢?要解決此問題,首先必須知道淨土真宗是什麼樣的宗教才行。行卷的偈前文(正信偈前之文)曰:「凡就誓願,有真實之行信(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願),亦有方便之行信(十九、二十願)。其真實之行願者,諸佛稱名(稱揚、稱讚)之願。其真實之信願者,至心信樂之願(第十八願),斯乃選擇本願之行信也。其機(被救者)者則一切善惡大小凡愚也。往生者則難思議往生(十八願的往生)(十九願是雙樹林下往生、二十願是難思往生)(十九、二十願是化土往生)也。佛土者則報佛報土也(非化土)。斯乃誓願不可思議一實真如海(淨土亦是真如,信和行亦是真如海)。《大無量壽經》之宗致(趣旨。大經者本願是宗致,經之體是南無阿彌陀佛),他力真宗之正意也。」淨土真宗是講教(大無量壽經)、行(名號、念佛)、信(信心)、證(利他圓滿之妙位、無上涅槃之極果、真如海、一如、法性)、真佛土(真佛真土、真實報土)的宗教。「化身土卷」講化身化土(十九願、二十願的淨土)。「行卷」的第十七願的南無阿彌陀佛(行),來到「信卷」,成真實的信心。「信」和「行」是不離不二。行卷曰:「然按(思案)本願一乘海,圓融滿足極速無礙絶對不二之教(行)也。」斯絶對不二之「行」(南無阿彌陀佛),入眾生的心中成絶對不二之「機」(金剛的信心)。故行卷曰:「然按一乘海之機(被救的眾生),金剛信心絶對不二之機也。」依此,知「絶對不二之教」(行)(南無阿彌陀佛)(法)成「絶對不二之機」即「金剛信心」(機)。聖人的「六字釋」亦同斯,行卷曰:「歸命(信心)(機)者本願招喚之勅命(法)也。」這是什麼意思呢?是示「汝正念直來」的勅命(法)(大悲心)徹到我的心,成「歸命」(信心)(機)。好好的吟味「本願一乘海」和「金剛信心」的關係,確實地吟味「歸命」(信心)(機)和「本願招喚之勅命」(法)的關係一看,「法」成為「機」,即「勅命」成為「信心」一事可知。因此瑞劒說「信心(歸命)是勅命呀」。追遡信心(歸命)是何物時,可知是「本願招喚之勅命」。聖人說「歸命者本願招喚之勅命也」(行卷),有著很深很深甚深微妙的意義。其他宗教的信仰是人從自己的心發出的信仰。與其一比較,有天淵之別。「歸命者本願招喚之勅命」之聖句,要百讀千讀,好好地吟味才行。桂 利劒老師的長女(善子)嫁到滋賀縣彥根市下西川町的西福寺泉本家。距今約四十年前,老師到神戶市山本通三丁目的本願寺別院出講時,前席結束在中間的休息時間時,來了一封給老師的電報。打開一看,寫的是「善子病危,速回!」老師嚇了一跳。瑞劒跟老師說:「請速回去吧,後席我來講。」老師說:「那麼,拜託了」,拿著公事包就要離開。瑞劒問:「緊急的電報比人先到,要說些什麼才好?」老師頭也不回地說:「別擔心喲!別擔心喲!大悲的慈親在等著。」瑞劒立即照老師所說的打了電報。跟重病人說的話此一句:「大悲的慈親在等著」,此一句(善子女士後來病好了)。那個時候,神戶市荒田町三丁目的布教所的長女伊井節子(十八歲)得了重病。臨終時,被醫師告知,瑞劒衝到病房,跟她說:「別担心喲,大悲的慈親在等著。」被這一句話,信心決定,隔天早上念佛的氣息停止。此一言很重。因為如此,瑞劒這次毛筆字寫「別擔心喲!別擔心喲!大悲的慈親在等著。」大信心一、碰壁碰壁徹徹底底的碰壁。一、落喲落喲徹徹底底的落喲。一、仰仰忘己徹徹底底的仰切。一、佛心佛力本願力依本願力往生。一、歸命者本願招喚的勅命也。一、信心是勅命呀。一、別擔心喲別擔心喲大悲的慈親在等著。隨想○ 聖道門,講斷惡證理是原則。「理」是指宇宙的根本真理,此謂「心性」,又謂「法性」,又謂「佛性」。依禪定悟之。淨土門,是依如來的大智大悲之力往生的法門。○ 信名號,即是信如來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 「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慧日。」花五年、十年、二十年徹底地吟味此言語處是信心。○ 如來有無礙的光明,此光明之力是將煩惱和菩提合一的力量。因為有此光明,凡夫就罪的原樣往生。○ 能信釋尊是佛的話,即能信阿彌陀如來是佛。拿掉釋尊無法頂戴信心,又拿掉高僧們無法頂戴信心。○ 淨土宗的同朋們,以為用口稱是念佛,但是淨土真宗,信心是念佛,沒有信心,只用口稱念佛是不成念佛往生的念佛。○ 有信心的人必稱念佛,此念佛是報恩行。報恩,首先頂戴信心是報恩。從信心上稱的念佛是報恩行,又普傳大悲的是報恩。謹慎自身,不說謊、不打馬虎眼的也是報恩。○ 是信名號獲救呢?還是信阿彌陀如來獲救呢?這就像在問是信醫生還是信藥呢一樣。這兩種不能分開。○ 不論是哪個國家,物質文明一進步,精神文化就衰退的是通例。神戶也是,在七十五年前,有每天講法的寺院有三家,不論哪家寺院都有百人以上的參拜者。今日每天說法的寺院一家也沒有。這現象是全國的。○ 信因果的話,地獄.極樂必能信。地獄,若殺人的話,殺人的人每晩會看到亡魂。亡魂從哪裡出來的呢?殺人的人看到亡魂,依此,可知一端呀。善人生善處,惡人生惡處是根本佛教的教法。○ 佛教是「大疑有大悟」。漫不經心地聽聞的話,即使聽聞了幾十年也不行。應帶大疑問聽聞。心不在焉地聽聞無法得信心,應帶著疑問聽聞。○ 一般同朋,學問也沒有、智慧也沒有、因果也不知道、真理也不知道。聽別人說入這個宗教有好處就被吸引了,利用這種人性的宗教也有很多。不說佛的宗教不行,不說正確的因果的宗教不行,不說迷悟染淨的因緣的宗教是邪教,這些沒有清楚不行。○ 哪個宗教都說神,但是,他們的神本質的性質都不同。這是因為神是各個民族從自己的頭腦所造出來的人物,所以性格都不同。在佛教,佛雖然多如恆河沙,其中心的性格皆同一。共通的性格是絶對的「智慧」和絶對的「慈悲」。佛教的不論是哪尊佛,都沒有一尊佛是造世界萬物、支配萬物的。又佛教的佛,不論哪尊佛都說成佛之道。在其他宗教說成神之道的神一人也沒有。沒有好好想這點的話就會落入迷信。又其他宗教各自說各自的神的原理,所以產生各式各樣的教義。佛教是從天地自然的真理誕生故,根本原理皆同一。○ 和日本人緣最深厚的佛經是《法華經》和《大無量壽經》。考正法像法.末法之三時,末法的佛教是什麼呢?唯是講彌陀的本願名號的《大無量壽經》。○ 佛教是凡夫成佛之道,佛悟的真理是佛教。其他宗教將這樣的根本的、最重要的問題置之度外,只求要現世的幸福地信仰,這就叫做迷信。○ 佛教是廣大無邊、甚深微妙的宗教,是最高第一的宗教。究竟世界萬物是什麼呢、究竟善、究竟惡、究竟因果的法則、究竟佛是什麼,講凡夫成佛之道的是佛教。○ 講世界萬物是如何形成的,講「業感緣起」、「頼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又說《大般若經》,說萬物空.無我之旨。這些理論所及的宗教世界上不論找何處也沒有。因此可說只有佛教是真理。○ 佛教之源是什麼呢?(1)天地萬物是佛教之源。(2)佛陀是源。(3)人的本性即佛性是其源。○ 人皆是罪子故皆是地獄行,但同時一切的眾生,無有一人不觸及如來慈悲的光明,終有一天能成佛。所以人很尊貴。○ 凡夫,只想著自己要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地自顧著自己,因此不論聽聞多少也無法往生。暫時放下自己的事,想大智大悲的如來的話,能快速頂戴信心往生。○ 慨歎無法頂戴信心的人有,說已頂戴信心而自誇的人有。問信心在哪裡呢?雖說在心裡,找呀找呀找看看時,竟然碰到的是如來佛智大悲的本願力,真不思議呀。○ 殺人的人看到亡靈。亡靈是外來的嗎?不是從外來的,從殺人的人之心中顯現的。就如這樣佛智和大慈悲心(18願)之前淨土顯現。又於極惡的心之前地獄顯現,這是佛教的想法。極大慈悲母親生母親人雖云是他人無法思是他人「哪,媽媽。」源信和尚說「歸命極大慈悲母」。看這喲看這喲。救火中之子的母親彌陀如來救到外面共歡喜。二字(南無)是我四字(阿彌陀佛)是母南無阿彌陀願心之中安心子和親迷路的孩子見不到母親孩子哭失去孩子母親哭請停止奉承討好如來。叫媽媽的孩子孝順親子很親別天地。父親智慧媽媽慈悲孩子成長。孩子的真的利益是什麼呢?孩子不知慈親知道。眾生和佛同一條船的組員同生同死若不生者的大正覺自利利他圓滿大正覺為不讓汝下墮喲之聲音。連地獄也追來捉住即佛也安心眾生也安心。客套莫思是他人佛喲汝往生我正覺坐在佛壇前說「無論如何也無法安心」看看喲佛會回答什麼呢?不知讚嘆佛的人無決定心無大安心。不反省自己無慚愧的人不能說是信心之人。想安心的話聞名喲聞佛願的生起本末是正確作法。真宗安心的基調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這是基本何時皆可論喲。教行信證拜讀記(28)教行信證的精華|其五教行信證的展開343.「教行信證」,是親鸞聖人「御己證的法門」,是從聖人的「大信心」展開的凡夫直入的法門。「凡夫直入」,這和凡夫要超證大般涅槃而修行「八正道」(四諦|苦、集、滅、道的法門,和依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而到涅槃的法門)、「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行,到達涅槃的聖道自力的法門不同,凡夫於信一念就這樣地往生成佛的法門,之謂「凡夫直入」。若非「凡夫直入」,凡夫絶對無法獲救。此如何說呢?因為聖道門說的修「戒」(戒律)、「定」(禪定)和「慧」(通過禪定得的絶對的智慧)的「三學」絶對做不到。淨土真宗,講的「機」(人的能力),是「定善」(禪定)也好「散善」(道德)也好,皆不能完全地修之,此即所謂的泥凡夫。「理想」是什麼呢?如釋迦牟尼佛一樣,持著若不體達大般涅槃的「最高善」的話即無法滿足的理想。救度這樣的人的宗教是淨土真宗。換言之,無論如何皆無藥可救的凡夫,無論如何都要救度的是淨土真宗。344 其他宗教的救濟是什麼呢?必須做祈願祈禱,誠心誠意地向神祈求「求求您救救我」才行。因為用自力拜託故,無法持有「被救度」的自覺和歡喜。即使被救,頂多是往生天國。天國,從佛教看的話,是相對的樂園故,往生那裡的價值沒有,又即使是得到永遠的生命,神也是在自己之上,自己絶對無法成神,所以無法得到最高善的「自由」。這樣的救濟,不能說是真的救濟。345 淨土真宗的救濟是什麼樣的法門呢?那是叫「教行信證」的大法門。教行信證的大法門可說是從「教」起。無「教」的話,無法得「行信」。往生極樂是如來廻向的「行信」。346 「行信」者,指如來廻向的「南無阿彌陀佛」(行)就那樣地的「信心」(信)。「南無阿彌陀佛」(行)徹到我的心為「信心」的「信心」,謂「行信」,亦云「大信心」。依此大信心到涅槃,云被救度了。在其他宗教,人無論如何皆不能成神故,無法到達涅槃即最高善。不能到最高善的話,不是真的救濟。347.「教」者是「經」,是《大無量壽經》。《大無量壽經》的第十七願,說南無阿彌陀佛有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功德,眾生依此功德往生。這是第十七願。若非「經」即「教」,則不能聞十七願的名號。不能聞名號的話,信心不生。故「教行信證」以「教」爲其出發點。即淨土真宗從「教」發展。然釋迦如來說教(經),如第十七願明諸佛如來讚嘆名號,阿彌陀如來亦誓言「名聲不普聞十方即不取正覺」,因此可說是從第十七願之力,即南無阿彌陀佛(行),淨土真宗誕生,教、行、信、證展開。348. 又考,「教行信證」是為眾生歸入淨土的法門,即是「機受趣入」的大法門。眾生如何歸入呢?是依大信心歸入。因此,「信心」是「教行信證」的中心、真髓。信心中,往相廻向之力也好,還相廻向之力也好,皆含藏在中故,「教行信證」從「大信心」發展。349. 雖然知道依一信心往生,要獲得此信心,用凡夫的力能得信心嗎?並非如此。有如來大悲的「願心」故,依此本願力始能頂戴信心。即淨土真宗是依如來大悲的願心,依本願力展開的。「信卷別卷」曰:「夫以獲得信樂,發起自如來選擇願心,開闡真心(信心),顯彰從大聖(釋迦如來)矜哀善巧(說大經)。」此,淨土真宗謂「願心莊嚴的法門」。願心者是大慈悲,是本願力。350 拜見天親菩薩的《淨土論》,淨土的莊嚴,是三種莊嚴(國土莊嚴十七種、佛莊嚴八種、聖眾莊嚴四種,合計二十九種莊嚴),其中,佛莊嚴之中,有「不虛作住持功德莊嚴」,此代表佛莊嚴,代表淨土的莊嚴全部。「不虛作住持功德莊嚴」,顯如來的「本願力」。故言《教行信證》從如來的願心展開,即是從本願力展開。真宗學的奧義(5)○ 人格的佛陀和真理的佛陀即一。○ 佛陀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叫做佛陀。天地創造的神是凡夫妄念的產物。○ 「南無阿彌陀佛」是「人格的佛陀」,是「真理的佛陀」。○ 阿彌陀如來的真理是自利利他圓滿(二利圓滿)的大正覺。神無「自利利他」。○ 「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不能分割本願和名號。○ 歷史有二種,一是一般的「世界史」,一是「三昧相傳的歷史」。不知三昧海(禪定)者,非佛教徒。○ 不歸依佛、法、僧「三寶」者,亦非是佛教徒。○ 佛教者,(一)是佛陀的教說、(二)成佛的教法、修行、路程。(三)亦實是佛陀證悟的真理(正覺)。○ 聖道門,是三學(戒律、禪定、智慧(禪定完成的智慧)),即是「八正道」、「六波羅蜜」。淨土門是依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凡夫於信一念往生成佛的最勝道(横超)。○ 聖道門,立於「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的真理,淨土門立腳於「二種深信」,不知「二種深信」者不是「信心」。○ 彌陀的正覺是「悲智圓滿」、「自利利他圓滿」,是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眾生的大正覺。依正覺的功德力(名號的功德力本願力)往生。法雷通信在中秋的佳節裡,有緣得以和同朋們一起頂戴瑞劔老師講述、瑞默恩師筆錄的《淨土和讚講讚》,不得不慶幸出生於末法時代的自己能有如此之宿緣。唯有慚愧,唯有感恩。下個月三日就是老師回歸淨土滿一週年的日子,在此前夕,願把恩師所留下的「筆錄」在未來的十年,全部將之翻譯出來,以報師恩。活在這生死無常的時空中,唯一能滋潤、滿足我們的心身者唯有佛法淨土真宗。感恩瑞劔老師用如此活潑潑的文字,靈活地傳達彌陀的慈悲與智慧給無知膚淺的我等。由於原文是日文,加上數量非常之龐大,因此,今後將把重心放在翻譯上,若是人在香光莊園,週末則會和能來聞法的同朋們結法緣,若人在法雷寺,則會和台北的同朋等結法緣,佛法在恭敬中求,請同朋們把握能聞法的因緣。感恩大家。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http://www.taipei2.url.tw/hot_419695.html
法雷音 034
2024-11-21
2025-11-21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www.taipei2.url.tw/hot_419695.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www.taipei2.url.tw/hot_419695.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11-2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www.taipei2.url.tw/hot_41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