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會簡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文庫3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會
台北法雷念佛會
淨土真宗之宗祖 親鸞聖人傳 2012/01/27 淨土真宗的宗祖親鸞聖人生於日本承安三年,即公元1173年。此時相等于中國南宋期間。聖人的故居是位于京都東南部的日野區。 據傳統記載,聖人幼小之名是松若丸。他的誕辰據傳是四月初一。現在則以西曆3月21日為宗祖降誕日。聖人的父親是籐原氏族之分支-日野氏
淨土真宗之宗祖 親鸞聖人傳

淨土真宗之宗祖 親鸞聖人傳

淨土真宗之宗祖 親鸞聖人傳
2012/01/27

淨土真宗的宗祖親鸞聖人生於日本承安三年,即公元1173年。此時相等于中國南宋期間。聖人的故居是位于京都東南部的日野區。
 據傳統記載,聖人幼小之名是松若丸。他的誕辰據傳是四月初一。現在則以西曆321日為宗祖降誕日。
聖人的父親是籐原氏族之分支-日野氏的日野有範。聖人之母親據傳名為吉光女,並在聖人幼小時逝世。日野有範木像這是爲了紀念聖人故居而建立的日野誕生院。日野家族的家廟是這古老的法界寺。該寺内供奉了一尊極爲莊嚴的阿彌陀如來坐像。誕生院後面是日野家族的墓地。内有日野有範和吉光女的墓塔。 

這時期的日本,天然災害和戰爭不斷。當時的朝廷軟弱無能,各勢力集團則互相爭鬥。飢荒,地震和火災等災害綿綿。一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許多貴族的家財也開始沒落。

公元1181年的春天,9嵗的松若丸隨著他的伯父日野範綱拜見了當時的名僧慈圓(慈鎮)大師,並要求出家得度,成爲僧人。

供奉親鸞聖人頭髮的植髮堂

這是親鸞聖人接受剃度之儀式的青蓮院。青蓮院與皇室有密切的關係,是一所很有影響力的寺院。至於聖人幼小出家的具體原因則無法確定,但當時沒落的貴族成員常常爲了退隱俗世而選擇出家為僧。

傳統的記載中形容當慈圓大師告訴聖人由於天色已晚,剃度儀式要延遲到明日舉行。聖人聼了卻堅持要在當天剃度。更馬上吟下一首詩歌來表達他的心情。

心想明日尚有櫻花盛開滿山野,誰能知半夜狂風暴雨不將來襲。

於是聖人那傍晚正式得度為僧,並賜法名-範宴。出家一年后,聖人便登上當時的佛教學府比叡山,並開始修學天台宗的各種教理和儀式。

天台宗是由中國隋朝的智顗大師所創立。該宗對大乘佛教進行了整理和規範。由於智顗大師長居於浙江天台山,所以他所創立的宗派就名為天台宗。

9世紀,日本名僧最澄大師入唐地求法並把天台教理帶囘日本。回國后他把比叡山發展成修習佛法的中心地。

據傳親鸞聖人居於比叡山無動谷的大乘院。由於史料的流失,有關聖人在比叡山具體的事跡所知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聖人在比叡山是一名‘堂僧’。那些出身貴族的僧人則為地位較高的‘學僧’。堂僧是指那些負責念誦經文和進行各類佛教儀式的僧人。據說聖人極爲仰慕200多年前居於比叡山橫川區的名僧-源信和尚的淨土教理。源信和尚寫了一部名為《往生要集》的著作。此著作也對聖人有很大的影響。聖人也很可能參與了‘常行三昧’的修行。此修行爲期90天,參與者必須毫無停歇地一邊念佛一邊繞行阿彌陀如來之塑像。

聖人雖然在比叡山接受了各類修學,但是他並沒有認爲自己已經‘脫離生死煩惱,得入悟道境界’。其中的一個原因可能是當時的比叡山已經失去了最澄大師的原有精神,許多僧人已變得墮落和腐敗。

聖人對於當時的宗教環境一定感到非常失落。他深邃的自我反省使他覺得自己在求法的道路上已經走到了一個死胡同。 

聖人29嵗時(公元1201年),他決定下山到聖德太子(公元574622)的陵墓禮拜,尋求解決自己内心問題的答案。

聖德太子是日本7世紀的一位攝政王,在日本佛教史的初期,他是一位佛法的大力支持者。他的事跡廣受人們尊崇。許多人更認爲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據傳聖人在聖德太子的陵墓得到了啓示的夢告。之後聖人決定在京都六角堂頂法寺内閉關100天。聖人選擇此寺的原因是因爲它也是聖德太子所建立的佛寺之一。 

這是今天的六角堂頂法寺。該寺所供奉的本尊是如意輪觀音。六角堂至今仍是一所香火鼎盛的觀音寺。爲了紀念聖人在六角堂閉關的事跡,寺旁供奉了一尊親鸞聖人像。

在閉關第95天的淩晨,聖人得到了觀世音菩薩的夢告。具體的夢告偈文現已遺失,但是那次的夢告指示聖人往拜見當時在吉水草庵居住的法然上人(公元1133-1212)。

法然上人,別名源空上人,比親鸞聖人年長40嵗。法然上人也是一名比叡山的天台僧人。他讀了唐代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后大受感動,並創立了一個獨立的淨土宗。法然上人在吉水為廣大群衆解説淨土教義。他簡單易懂的教理感化了許多人。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早期的佛教主要是爲了國家朝廷和統治者的利益而興起。到了平安時代末期和鐮倉時代初期,許多大德們相繼出世,並把佛教帶入民間的一般百姓。在這比叡山的大講堂裏,供奉著鐮倉時期新興宗派的祖師們。親鸞和他的恩師-法然上人一同排列安放,受人們的追思和緬懷。

法然上人的信徒包括俗人和僧人。受上人教化的人來自社會各階層。從貴族,武士甚至最低賤的貧民都成爲上人的衷心信徒。另外,由於法然上人是少數不歧視婦女的僧人之一,他的教法也吸引了各階層的婦女。

爲了闡釋傳佈淨土教理,法然上人寫了《選擇本願念佛集》一書。

在法然上人的門下時,親鸞把法名從範宴改成綽空。四年后,親鸞把法名再次改成善信。法然上人還親自為他題寫這新的法名。當時的善信是法然上人身邊少數獲得允許抄寫《選擇集》的徒弟之一。

有一囘,親鸞向法然上人提議詢問門下之門徒對於往生淨土是否是‘信不退’還是‘行不退’這個問題。他得到了老師的許可,親鸞翌日在衆門徒前提問這個問題時,大家便依照自己的看法而選擇座位。記錄結果後,親鸞和四位同門選擇在「信座」就座。最後,法然上人做出了回應說:「請把我名寫入信座。」在「行座」的同門們都後悔自己沒有對恩師之他力念佛法門徹底了解。

法然上人認爲各類修行和鑽研在末法時期是毫無必要的。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無論是哪類型的人,都會得到解脫。

法然上人的信徒人數逐漸增加,導致其他舊佛教宗派對法然上人的教團越來越妒嫉。他們也對上人的教法‘捨棄諸行,專修念佛’大表不滿。

面對舊宗派的壓力,法然上人撰寫了《七箇條制誡》並囑咐門下一百八十九名徒眾簽下名字。在此文件中,親鸞署名為‘僧綽空’。此文件也呈交給比叡山延曆寺的住持。翌年,即公元1205年,奈良的興福寺也上奏朝廷禁止法然上人的教法。但是朝廷並沒有對上人採取任何行動。

但是好景不常,在1206年天皇離京到熊野時,上人門下的兩名弟子住蓮和安樂私自為宮廷的兩名宮女剃度為尼。天皇得知此事後,大爲震怒。 1207年,天皇宣旨處死住蓮,安樂和另外兩名僧人。法然上人和另外七名僧人被取消僧籍並流放他處。親鸞便是其中之一。

當時法然上人75高齡,聖人則只35嵗。上人被賜俗名籐井元彥,流放到四囯島。親鸞則被賜俗名籐井善信,被流放到越後囯,即今日的新瀉縣。在那時代,犯罪的僧人必須先吊銷僧籍,並賜俗名后才能正式定罪。

這次的流放,是親鸞和他最敬愛的老師的永別,因爲他們兩人無緣再次彼此相見。

至於朝廷不公的判決,親鸞聖人在其著作《教行信証》中寫道。「主上臣下,背法違義,成忿結怨。因茲,真宗興隆大祖源空法師,並門徒數輩,不考罪科,猥坐死罪,或改僧儀,賜姓名,處遠流,予其一也。爾者,己非僧非俗,是以禿字為姓。空師並弟子等,坐諸方邊州,經五年居諸。」

(天皇及臣子們,違背佛法,厭惡淨土教法,導致源空上人和門徒們,未經審判其控狀而草率判處死刑,吊銷僧籍並賜予俗姓,流放于遠處。我即其中之一人。從此,我即非僧人也即非俗人。所以我選以‘禿’字為姓。 源空上人和諸位弟子在流放之遠州度過了5年之期。)

由於僧籍吊銷,流放后的親鸞自稱自己現在已是‘非僧非俗’。 他叫自己爲‘愚禿親鸞’。

親鸞和法然上人都借此流放的機會,來向當地的人民傳佈淨土教法。 

越後囯的生活環境極爲惡劣。爲了生存,親鸞聖人和農民們一起耕耘稻田。他也借此機會向身旁的平民們傳授淨土教義。和聖人一起生活的人們大多都是爲生活而掙扎,目不識丁的平民百姓。

此時,聖人和一位名為惠信尼的女子結婚。聖人結婚的原因是因爲他已經不是一名僧人了,並且他想以自己為例,徹底實行在家佛教,讓大家都知道他們也可以和聖人一樣信仰和實踐淨土教法。

況且,法然上人早期也曾教誨,任何人, 無論他的地位或職業,都可以毫無差別地信仰淨土教法。

1211年,也就是流放后的第五年,法然上人和親鸞都被朝廷赦免罪行。親鸞聖人原本打算囘京都,但是在1212年,即收到赦免公文的兩個月后,法然上人在京都往生,享年80嵗。
親鸞聖人便決定不回京都。在1214年,42嵗的聖人決定到日本東部地區宣揚佛法。之後的20餘年,聖人和家眷雲遊四處。聖人的門徒也逐漸增加。聖人在各區的直入弟子約有80餘人。這些弟子則帶領當地的念佛團體。但是在《歎異抄》裏,聖人未曾認爲自己身邊有任何弟子。“我親鸞未曾有任何弟子,原因是因爲人們念佛是受到阿彌陀如來的啓發而非因我之緣故。所以把念佛之人稱之爲‘我的弟子’是非常荒謬的。”

聖人之所以會說自己沒有任何弟子是因爲人們不是因爲他而念佛,而是因爲受到阿彌陀如來本願力的誘導而念佛。因此把念佛信徒稱爲‘他的弟子’是狂妄自大的行爲。況且,由於大家都是同樣的佛弟子,聖人就把他們當成是‘同朋’或‘同行’看待。

聖人雲遊四方傳佈淨土教理,並教化了許多當地的居民。但是聖人企圖教化的有些人並非友善之輩。

在常陸地區的板敷山,有一位名為弁圓的山伏。山伏是指古代在山上修行之人。弁圓以替村民祈禱作法事為生計。由於越來越多人逐漸信仰聖人所傳佈的淨土教法,弁圓的生意受到打擊。最終弁圓忍無可忍,便到聖人的草庵企圖傷害他。但是弁圓一看到聖人慈祥的臉孔,便大受感動。他投下了武器和道服,拜入聖人門下成爲弟子之一,法名妙法房。

聖人約52嵗時,開始撰寫淨土真宗的本典《教行信証》。此書全名《顯淨土真實教行証文類》。直到聖人約75嵗,此長篇幅的著作的初稿才完成。不過,親鸞聖人直到他85嵗時仍然一直不斷地修訂該文。

《教行信証》是全以當時的學術語言-漢文寫成。《教行信証》全書分爲6卷,記載了親鸞聖人所詮釋的淨土教義。

淨土真宗門徒朝朝暮暮念誦的《正信念佛偈》,就是出自《教行信証》行卷的尾部。

聖人在撰著中,特別選出了來自印度,中國和日本的七位高僧爲淨土教義的傳承。這七位高僧是:印度的龍樹菩薩和天親菩薩,中國的曇鸞大師,道綽禪師和善導大師,日本的源信和尚和法然上人。以上七位高僧都撰寫了許多重要的淨土文獻,並在淨土真宗的發展歷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淨土真宗的佛寺裏都會供奉此七高僧的掛軸畫像。

1232年,60嵗的親鸞聖人回到了京都。由於京都有充足的經藏文獻作參考,他完成了《教行信証》 並開始撰寫其餘著作。爲了不識漢文的廣大民衆,聖人也撰作了許多日文的淨土讚歌。 

這時期,聖人經常和遠方的諸位弟子通信。 有些也會跋山涉水到京都來向聖人請教教理。

但是在遠方的關東地區,人們對淨土教理的誤解逐漸加深。其中一個誤解就是因爲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是以惡人爲救度對象,人們就以為因此可以隨意造惡。這邪義就是所謂的“造惡無礙本願”。此類誤解使當地官府對淨土教義有了反感。爲了澄清這類誤解,親鸞聖人派了他的兒子善鸞到關東地區化解此問題。但是,此任務艱難,手無對策的善鸞有時利用自己和聖人的父子關係來控制那裏的門徒。他甚至偏離了父親的教法,並宣稱自己從父親那裏得到了‘密典’。關東的門徒們便因此而發生内亂。 

當聖人得知善鸞在誤導他人的真相后,在萬分的悲傷下聖人便和善鸞脫離父子關係。此絕義書的抄寫本仍流傳至今。

雖然聖人得承受和自己親生兒子脫離關係的打擊,他仍然繼續以畢生的光陰來弘揚珍貴的淨土教義。

1263年,聖人已經高齡90了。在那時代,能活到此年齡的人可說是稀少。聖人的健康狀況逐漸衰退,並在農曆1128 日逝世。身旁服侍的有聖人的幼女覺信尼和幾位弟子。

這是聖人往生処的角坊別院。

聖人的曾孫-覺如所撰寫的《御傳抄》,對於聖人往生的最後一刻有以下的記載:「聖人不問俗事,不斷稱念聖名以答謝佛恩。」

聖人的遺言則被記載如下:

「當我永久地閉上雙眼時,請把我的遺體放入加茂河喂魚。」

翌日,聖人的遺體以簡單的儀式火化。 火化后,弟子們撿拾了聖人的遺骨安放在西大谷。

弟子們之後便建立了一所小佛閣來供奉聖人的骨灰和塑像。覺信尼則被弟子們推選成爲該佛閣的主管。這就是今天本願寺的緣起。之後,覺信尼的後代繼承了主管之位,因而發展成後代本願寺的歷代領導人-門主的由來。這就是今天的西大谷本廟(聖人陵墓)。數以萬計的真宗教徒也把自己的遺骨安放與此,來和聖人團聚。 

雖然親鸞聖人約750年前離開人間,但是他的教法仍然活在今日千萬人們的心中。

南無阿彌陀佛

本文虔錄自澳洲法雷會出品 之弘法系列

台北法雷念佛會
淨土法門的「菩提心」原创 瑞默老師  本願力  2020-06-08
淨土法門的「菩提心」

淨土法門的「菩提心」

淨土法門的「菩提心」
原创 瑞默老師  本願力  2020-06-08
d7f299f70701cc2a0408b30517abb982.jpg
63763f039f9463d72f40335cb376e587.jpg
deed28cd5af1f17f7d152a47531d7a9e.jpg
3d0313e8c4b816fe306d11633f2eb133.jpg
0b1ea7102de9e502ceae88f0092dd956.jpg
4deeb614a0be12a840116b7a2fe119df.jpg
18470953cd6177de2d79303ada69fc47.jpg
eb47031412e6a5f55e804a176a8f5bd4.jpg

台北法雷念佛會
勸持《正信念佛偈》

勸持《正信念佛偈》

49f2c9a7ce25b555f51c96d25903a514.jpg

a6cfb0e22f2da4f9681038de914d2b9b.jpg330497196633a4f0eee498acb73b4918.jpg

2dd3f84851c5cb48cef01595d7c12e22.jpg

72ca1df10befb5d135b837b593e65512.jpg

6bc11ceaa3b33e6717655131380f5ec7.jpg

台北法雷念佛會
法雷轍的真髓           瑞默   本願力「慈悲」 和 「因果」「孝行」 和 「佛法」忘記這些 此生暗闇、短命生病的話 要懺悔喲往生淨土的秘訣 淨土真宗的真髓,法雷轍的特色是重誓偈。我   建   超   世   願,必   至   無   上   道。斯   願   不   滿   足,誓
法雷轍的真髓

法雷轍的真髓

法雷轍的真髓
           瑞默   本願力
9cfd0e2567450db2b7ee453e0dc43088.jpg
慈悲因果
孝行佛法
忘記這些 
此生暗闇、短命
生病的話 要悔喲
往生淨土的秘訣
 

淨土真宗的真髓,法雷轍的特色是重誓偈

我   建   超   世   願,
必   至   無   上   道。
斯   願   不   滿   足,
誓   不   成   正   覺。

——功德寶海的大正覺
 
我   於   無   量   劫,
不   為   大   施   主。
普   濟   諸   貧   苦,
誓   不   成   正   覺。

——願力回施的大正覺
 
我   至   成   佛   道,
名   聲   超   十   方。
究   竟   靡   所   聞,
誓   不   成   正   覺。

——名聲普聞的大正覺
d0907134be13035b8198e178ecdb4f56.jpg
      大家晚上好!今晚所講已寫於黑板。這是淨土真宗的真髓,也是法雷學派的特色,會比較艱澀。這是要回答淨覺師(香港法雷會住持)所問的,法雷轍
與他派不同的特色。
法雷轍的精神在「重誓偈」,是說「南無阿彌陀佛」(名號)與本願的由來,和阿彌陀佛本願與眾生獲救有何關係;是透過「南無阿彌陀佛」來看淨土三部經,帶我們走入「佛心」、本願的教法。晚上的內容相當重要。淨土真宗在日本流傳八百多年,然立足於「重誓偈」來講阿彌陀佛本願的,祇有法雷學派。
b74522bfd6e62315bebc1e3a77e73215.jpg

同樣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在香港、台灣、大陸的念佛心態是祈求,與日本真宗念佛的心態是不一樣的。淨土真宗所講的念佛念的是本願,誓願,即佛心,大慈悲心,這整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佛心」是要「普濟諸貧苦」,即救度我等欲望的眾生。阿彌陀佛成就「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為了讓眾生聞信名號,故言阿彌陀佛是「名聲普聞的大正覺」。同時阿彌陀佛是充滿宇宙,手已伸出要接引我們了,如不知佛心,而念佛祈求阿彌陀佛救度,是與本願相違背的。
我們念佛首先要知道,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佛呢?是成無上道的佛,即無上正徧智、無上涅槃的佛,即自利利他、二利圓滿,即大功德,即是其行(自利利他、成佛度生之行),即阿彌陀佛。在眾生還沒求阿彌陀佛之前,阿彌陀佛已成就大功德要迴向給我們。所以阿彌陀佛本願的出發點是「大家一起成佛(無上道哦!」

f5b06c8aa0a8cc97331284bfe1ca1e6f.png

阿彌陀佛的第一重誓是「我們大家一起成佛去」!故言「功德寶海的大正覺」。

 a5713535de12bd66f84f1b763883258a.jpg

第二重誓「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給與衆生「功德大寶海」(成就於第一重誓),故言「願力迴施的大正覺」。末法眾生為何要依止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在眾生還沒有祈求前,已經發願要把「大功德」回向給我們故。 

第三重誓阿彌陀佛發願「成無上道」(第一重)是為了成為「大施主」(第二重),要佈施給眾生什麼?即「名聲(名號)」(第三重)讓眾生普聞,故言「名聲普聞的大正覺」。

所以阿彌陀佛是以「重誓偈」成就功德迴向給我們。

51181f9571643d0728627255b2f6a4de.jpg

淨土宗與淨土真宗的不同處是:淨土宗是只看到「名聲」(「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以為要念佛才可以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故強調念佛。

淨土真宗則從阿彌陀佛的「佛心」開始。

只看到「名聲」,會是以祈求心態求阿彌陀佛救度,這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違背。因為阿彌陀佛在眾生尚未祈求前,既已看到眾生的「貧苦」,而發願主動伸出手要接引眾生。
1579af38b6b995e8491bd68af7adb2a1.jpg

所以同樣修淨土法門,不要只看到「名聲」,還要看到「佛心」!

阿彌陀佛為何而出現?「南無阿彌陀佛」是為何成就?這是很重要的地方。

在佛堂或在家、工作或路上,為何「南無阿彌陀佛」會不知不覺地跑出來呢?是你已經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名號才會不知不覺地跑出來。所以我們聽到本願的教法,而對阿彌陀佛能一心一意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出來,不是我們有修行,能對阿彌陀佛一心一意,而是因為阿彌陀佛的佛心對眾生是一心一意地要救度眾生,所以阿彌陀佛的「念力」透過「名號」,通過我們的耳朵進到心裡,自然而然,眾生會一心一意地對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出來。

 7cf099067c551ab6a88d3b251500eca3.jpg

      第三重誓,阿彌陀佛成就「南無阿彌陀佛」時,讓眾生普聞其「名聲」,就是對「名號」起信。
「聞信」即是讓眾生聞,且透過「南無阿彌陀佛」讓眾生起信,以「六字釋」而言即是「歸命」。
對阿彌陀佛歸命是來自佛心的力量,是來自第二重誓「不為大施主,普濟諸貧苦」,令衆生對阿彌陀佛起「歸命的一念」。即阿彌陀佛這位「大施主」回向「名號」給我們,所以我才能歸命阿彌陀佛,就是善導大師六字釋:「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發願迴向」是阿彌陀佛發本願回向「名號」給我們「南無阿彌陀佛」從何而來?是從阿彌陀佛而來。「六字釋」説:「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彌陀佛是以回向名號成為衆生的信心,成就救度衆生功德的修行,二利圓滿的佛。 所以從善導大師「六字釋」的立場看,整個重誓偈,就是成就於一「南無阿彌陀佛」。

52bb24dc138564daa699b336808ba941.jpg
      大家不要小看我們口中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裡面有這麼深的內涵在其中。每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都是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心,回向這句「名號」給我們,「名號」才會從我們口中出來。這句「名號」威力無比,表面上是我們嘴巴在念佛,其實念佛的動力來自哪裡?來自於阿彌陀佛。所以有領受到阿彌陀佛的悲心者,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是自己一人而已,而是阿彌陀佛跟著我,二人同行,另外那一人就是「阿彌陀佛」!

c23c4b51b5d2366f626269d5f8390e58.jpg
      何時何地阿彌陀佛都會跑出來陪我們,所以不用擔心。何以故?阿彌陀佛是無上佛,是佛中之佛、威神無極,雖然我們很貧苦,也不用擔心,「無量壽佛,威神無極」故。「貧苦」眾生知道阿彌陀佛是這樣的存在,自然而然會「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出來,這就是「名聲超十方」。所以阿彌陀佛與諸神不一樣,是不需祈求的,阿彌陀佛已自動將「大功德」回向給我們了。阿彌陀佛是個什麼樣的佛?是功德寶海的佛,功德寶海非佔為己有,而是要迴施給我們,這即是第二重誓「願力回施」。如何回施呢?即成就「名號」。

23792c2ad9981a8626f678e8afdc9239.jpg

 

如來的一切功德凝聚為「名號」,故「名號」又名「萬德洪名」,然後「名號」讓我們眾生聽聞,即「名聲普聞」。為何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以救度眾生?就如媽媽教小孩說話,每天每天教小孩叫「媽媽、媽媽…」,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叫「媽媽」。阿彌陀佛也如是,無始劫來追著我們呼喚:「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到現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才會從我們口中出來。

當「南無阿彌陀佛」從我們口中出來時,是「佛心」的願力先跟我們「應」,我們「凡心」才能「感」受到「佛心」,而起「感應道交」,「南無阿彌陀佛」自然而然從我們口中出來。因此當我們感受到「佛心」的慈悲時,就與阿彌陀佛是一體,這就是大安心。

c1a43c40c5902c6d9a1164ef66fe7cac.jpg我們禮拜阿彌陀佛時,如有祈求的心,是與阿彌陀佛之間還有隔閡,就無法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阿彌陀佛的「佛心」是要把佛功德「普濟諸貧苦」,即將往生成佛的功德賜給我們這些罪業深重、無力解脱的貧苦衆生,如圖中所示,阿彌陀佛把我們抱在懷裡,這就是攝取不捨。

7e44354df02d138a78517d571c57bbf5.jpg

從圖示再度總結說明一下重誓偈:阿彌陀佛成就「無上道」,是為了做「大施主」,做「回向主」,把佛功德回向給我們。如何回向?把佛功德施於「名號」,而名號的聲音就是阿彌陀佛招喚我們的聲音,這也就是第三重誓的「所聞」。

念佛的人如果是想念佛給阿彌陀佛救,就不是本願的念佛,本願的念佛是阿彌陀佛要給予眾生「功德」。同樣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沒有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慈悲,會把祂當成是真言的、咒語的,這是不對的。每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聲聲都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佛心」、「大慈悲心」。

2004c309b0c3f7a29d238e560e1969cf.jpg

佛號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念佛會有不可思議的事蹟,然而如把「南無阿彌陀佛」當成咒語使用,就不是淨土教的本義。因念佛而免難或病愈了,這不稀奇,因為阿彌陀佛威神無極,這是小利益;「南無阿彌陀佛」還有更大的利益,大家應著眼於此。觀念要清楚,不是念佛不能保平安,而是不要為了保平安而念佛。如果不知不覺地把「南無阿彌陀佛」當成咒語式的念佛,是十九願的念佛,只是往生化土。與阿彌陀佛的佛心感應道交的念佛是十八願念佛,往生真實報土。

6b4dcd40cdd1abef478a1119213e7f87.jpg
大家休息夠了嗎?剛剛所講重誓偈是佛所說的,善導大師再把它濃縮為「六字釋」:

b549e39a9d1d13ee3270021251438681.jpg
有一次到廣島法雷念佛會,講「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後,有位七十多歲的同朋開車送我到旅館,說:「聽老師講這個法時,我什麼都不記得,只感覺到南無阿彌陀佛是宇宙的聲音,整個宇宙都在震動,嗡嗡地響!」
我說:「這就對了!因為阿彌陀佛是宇宙大的佛」!

42d2f7978e177a0ec26acfb445bbd2c6.jpg
阿彌陀佛是不可思議光如來,是無我、無色、無相的存在。因凡夫有我、有色、有相,不能感受到,所以阿彌陀佛慈悲,化為「有相的佛」讓我們看,化為「有聲的佛名」讓我們聽,即「方便莊嚴真實清淨功德尊」。 這是曇鸞大師於《往生論註》讚嘆阿彌陀佛的法語。何以故?因為找不到人類適合的語言。
a51453fdd2a5fa75918c57a112596cae.jpg

阿彌陀佛是空、無相、無我,真實清淨功德的存在。所以不要用凡夫知見、凡夫的貪瞋癡去求阿彌陀佛,以為有燒香,阿彌陀佛就會保祐,沒燒香阿彌陀佛就不保祐。

修淨土的人,在佛前誦《讚佛偈》、《正信偈》,而不誦《心經》、其他佛經,因那是佛的無我、空的境界,我們凡夫體會不到,到了淨土自然能如實體會。無論修什麽法門,最後都是到「空、無相、無我」的世界,我們念佛法門往生的淨土也是「空、無相、無我」,所以說是「無生之生」。

到那個世界,就可以和禪宗、真言宗等的人一起握手了。我們凡夫唯一的入口是「往生淨土」,往生淨土後就能開佛的智慧。所以大家不用著急,也不用管其他法門,只要往生淨土,就可以見到各宗的大德。
9d2b503e83c597dadcfbecc6b35e2111.jpg

      首先要對阿彌陀佛一心一意,因為阿彌陀佛「必定救我」!而「歸命」也不是我們的力量,是阿彌陀佛的力量讓我們歸命的,就像孩子會叫「爸爸、媽媽」,是父母的力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心而叫出「爸爸、媽媽」哦!當我們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心時,會「阿彌陀佛,謝謝,謝謝」,而化為「南無阿彌陀佛…」出來。當孩子感受到媽媽的苦心時會「媽媽、媽媽、謝謝!」,即使孩子不會說「謝謝」,媽媽也不會放棄孩子的。同樣的,當我們對阿彌陀佛起感恩心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時,如果我們沒有念佛,阿彌陀佛也不會捨棄我們。

0e2864a00f5110a9360563353bee3765.jpg


問:如何無我?
師:我們眾生是無法「無我」的。保持原狀,不需要刻意改變。

   是阿彌陀佛來救我們的;不是我們改變了,阿彌陀佛才來救度。就像媽媽對你很好,說「好         可愛、好可愛喔!」你向媽媽「謝謝」就好了。同樣,我們感受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心後,向阿彌         陀佛「謝謝」就好了。不用多想其他。你如果無論如何都想要「無我無我」,那是不需要阿彌陀         佛的救度。
670e2e0649fef1251c363ba82e629350.jpg



台北法雷念佛會
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宗教相競興起,在強調宗教的社會性和大眾的積極性的同時,很容易將宗教本質的教義和信仰,弄得過於低調及弱化。像這樣,有捨本逐末的傾向。在這麼混亂的時代,真的能救自己、救人類的宗教,必須是與科學不矛盾、離一切的迷信、立腳於法界的大真理、而且還得滿足宗教的感情不可。這是吟味祖師親鸞聖
教行信證大系1

教行信證大系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宗教相競興起,在強調宗教的社會性和大眾的積極性的同時,很容易將宗教本質的教義和信仰,弄得過於低調及弱化。像這樣,有捨本逐末的傾向。在這麼混亂的時代,真的能救自己、救人類的宗教,必須是與科學不矛盾、離一切的迷信、立腳於法界的大真理、而且還得滿足宗教的感情不可。這是吟味祖師親鸞聖人的真實教,應回歸聖人的真精神所計劃出版《教行信證大系》的旨趣,故本大系光顯著真實信心的機微。

古來《教行信證》的註釋計有數十種,為鑽研此書,先哲灑下畢生的心血。因此,彼等的學派可屈十指。但是,令人遺憾至極的是,世上知道最新最深的法雷學派的人並不多。法雷學派創始於勸學光明坊斷鎧法師(文化五年八月四日生,一八O-六九),傳於勸學瓜生津隆英法師,隆英法師傳法給司教桂利劔法師。本大系主要整理利劔法師的著作及遺稿,其間並加上斷鎧法師和隆英法師的遺稿,及編者的文章。只有第一卷加上「教行信證大系」總論之意,設有「教行信證本文解釋」之篇。第二卷以下記載「宗義要論」和「評林」,本文解釋的要點則穿插於﹁要論之中。

各卷第一篇的「宗義要論」,將《教行信證》主要的教義和思想分為項目,依著本典的順序儘量平易地論述之,並附上假名的注音,加上詳細的註釋。讀者從讀到第一篇就能觸到親鸞聖人雄大而統一的教理的真髓,及聖人親身體驗的安心的機微。為了易於瞭解利劔恩師的原文,所以加上了假名的讀音,但是恩師卓越的真宗眼和一貫深遠的思想,不因此而有絲毫的改變。我努力將原文的精神充分地發揮出來,雖然偶而有加上取捨之處,但這些都不過僅是將二十餘年受到恩師的教誨,所遺留在耳底的教法、師訓記錄下來而已。

第一篇,幫助理解《教行信證》的本文和「評林」,其重要性正好能達觀《教行信證》的宗教,養法眼和信眼,令金剛信心的機微鮮明化,且也是對現代的宗教培養正確的判斷力上,不可或缺的良篇,同時亦能夠充分地吟味法雷學派的特徵及長處。覺醒自己的生死問題,欲觸聖人真生命的認真學徒,遇上本大系,對如此深的真理能這樣開心地頂戴,並被筆述下來,想必驚訝,且慶喜恭敬,甚至會忘記合上書本,廢寢忘食地閱讀之吧。又學者之間談論著《教行信證》是宗教的最高峰,真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我深深地感受到:是﹁生命之書﹂,可為萬人一齊鑽研、仰讚的是《教行信證》。
第一卷的「教行信證本文解釋」以第一篇和第三篇的「註疏評林」的精神解釋本典,所以是一篇能直參聖人的法身、如來的光輪《教行信證》的面目之文。

《教行信證註疏評林》,古來曾有學者著眼於此書,而著作了本典一部分的註疏評林,但是如本大系般普及《教行信證》六卷全部,從「總序」之文至結束的「化身土卷」為止的註疏評林,世上未曾有出其右者。由此,即能明白著作評林是如何艱鉅的大事業,而恩師利劔師完成了此艱難的事業。奉獻一生研究《教行信證》的恩師,生前熱切地盼望能出版「評林」,當時得到諸多善友之力,已做好出版的準備。惜當時因爆彈如雨下,故所有的計劃均化為水泡。恩師亦未及見出版,而於停戰前逝世。本「評林」的遺稿原文,是在大戰期間,穿岩鑿壁,外以雙重的鐵門保管著,方得留存下來。這次依百華苑(出版社)的好意,得以出版此心血的結晶「評林」,對學界而言,實是一件可慶可喜的事。


序二

於真宗的宗學界,以光明坊斷鎧法師為始祖的法雷學派,尚未廣推於世。這次,汲此學派法流的近代學者桂利劔法師的遺稿《教行信證註疏評林》八卷,由利劔法師的弟子稻垣瑞劔法師,重新改訂編輯而公刊於世,相信這對學界是件有意義之舉。

自昭和二十(一九四五)年利劔法師往生以來,至今已歷十三載。其間,對此遺稿的公刊,有過幾次的計劃,但是由於此遺稿不僅是純粹專門研究的書,因為形式採摘錄的形體,頻繁的使用著專門的用語,缺乏普遍性。因此,至今未得上梓的機會。但是利劔法師的高徒稻垣瑞劔法師打開此難關,帶來了公刊的機運。瑞劔法師決意報師恩之道,自行執筆﹁註疏評林﹂所示的義理大要,一改編輯的體裁,題名《教行信證大系》,將「註疏評林」收於七卷,同百華苑主清水氏商量出版之,且得到同氏的協贊。

念及桂利劔法師依其師瓜生津隆英勸學,學習法雷的學轍,得其衣鉢,已有半世紀。其間,利劔法師應瑞劔法師的勸說,移住神戶市後,縱橫活躍於教、學二面,是乃周知之事。利劔法師居住於神戶期間,鑽研之功更上層樓,同時也培育出善弟子的稻垣瑞劔法師。瑞劔法師之報師恩,及奉事師長的態度,是現代罕見的龜鑑。不肖隆雄作為勸學隆英的後嗣,得繼職法城寺,但隆英勸學往生時,余年僅三歲,其後學習法雷學派的法緣甚淺,僅於利劔法師晚年,到神戶市拜訪法師,聽法師口述「行信論」、「聖淨論」的部分而已。

這次,瑞劔法師親自執筆「註疏評林」的要解,將「註疏評林」更名為《大系》,並編輯公刊,此上好機緣令法雷學派的遺風得以公諸於世,吾衷心地感謝,並致上最深的敬意。我確信此舉為貢獻法界的供養物,能被有緣的人們納受,使《教行信證》的精神得以弘宣,此舉自為謝師主知識之恩,亦是報法雷學派先哲之恩也。願此書在如來的照覽下,能得諸善友的護持、愛護。吾雖不才,受敘由來以代序。

                                                                                                                                              昭和三十三(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日

                                                                                                                                                                                                         龍谷末弟司教瓜生津隆雄識

篇《《教行信證》「教卷要論《教行信證》,最至高無上最深妙,是世界第一的宗教,同時因意趣甚深,實是本難解難入的書。因為如此,編者依桂利劔恩師的遺稿,在本《大系》的各卷卷首加上﹁要論」,達觀的敘述各卷的中心思想。仰願熟讀吟味﹁要論」之後,切盼能拜讀御本典的本文及﹁評林」。法雷學派的面目,在﹁要論」中亦栩栩如生地躍動著。

第一章真宗的教判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佛教不論是哪一宗,皆有﹁教相」(教義)和﹁安心」。淨土真宗的﹁教相」,即是﹁教、行、信、證」,這是如來攝化(濟度)眾生的食譜(步驟)。﹁安心」是眾生往生的要法(肝要)

釋尊金口所說的教法,過於深妙過於廣大無邊,因此八萬四千的法門,門門不同,究竟該由哪個門()入才好呢?關於這點,祖師大德們嘔心瀝血地精讀大藏經,發現唯有此才是到涅槃之道,而各開一宗。為開一宗而統一大藏經,將之系統化的,叫做﹁教判」,或﹁教相判釋」。

如禪宗不依經文,而依坐禪,以直接悟入佛的知見為目的。如三論宗,以無所得(般若空)為宗(眼目),故亦不依一經。其他宗派,如華嚴、天台、真言、淨土、真宗、日蓮等,各選經而開一宗,這些就叫做「教宗」。淨土真宗以三部經,特別是以《大無量壽經》定為「真實教」。

各宗的祖師在開一宗時,先拜讀大藏經,立足於一定的基礎上,統一大藏經。其統一眼和統一的根據,是宗各派的分歧處。在日本國,以雄大的統一眼,振興一宗的大德,是真言宗的弘法大師(空海),和淨土真宗的親鸞聖人(見真大師)

弘法大師以「十住心」(參照《十住心論》、《秘藏寶鑰》)的教判,統一佛教。親鸞聖人垂「二雙四重」(豎超、豎出、橫超、橫出)的教判,開創淨土真宗。二雙四重的教判眼目,在示「他力橫超」,即乘如來的本願力,令得金剛的信心。鑑於時(時代)和機(眾生的根機),立腳於如來的大智大悲時,宗教無論如何非得落實於此處不可。

「橫超他力」的大道,即名「本願一乘」(絕對不二的本願教法)。「本願一乘」方是統一全佛教的「真實教」,是凡夫直入的「無上道」。「二雙四重」(豎超、豎出是一雙,橫超、橫出是一雙)的教判就大乘,很公正地大觀之。聖人常立於高處大處,達觀佛教的全野,提示相應我等凡夫的易行,且是最高最深的佛法。如聖人這樣以宏識雄深的態度垂教者,迄今無出其右者。《教行信證》是聖人「己證」(體驗)的法門,是全顯阿彌陀如來「本願海」的自然法門,同時亦是釋尊出世本懷的教法。

《華嚴經》曰:「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意思,「三界」指迷界,是妄覺的世界,是「一心」(絕對心、真如)。「心」(絕對心)外無萬物。心、佛及眾生,雖然各有差別,從絕對的立場(真如、空、第一義諦)看之,是不二一體,沒有差別。宇宙萬物相依,互相關係著,依﹁因緣」環環相扣、成立,沒有一物是獨立的。個物雖然「相對」,相對的當下,卻示現著「絕對界」的風光。「相對」即「絕對」,「絕對」的當下是「相對」(唯神非絕對)。如此,大宇宙即法界是一心(真如法性),「法界」無始無終,既非神創造,亦非被神支配。法界﹁一相」即是「無相」(因緣即空),「一相無相」的「法界」,即言「性海」(絕對界)。「性海」是眾生的「心性」,同時是「佛心」、「佛智」的世界。其故,「性海」無「妄念」,藏著無盡藏的功德,是清淨真實。此清淨真實的「性海」,亦云「真如」(物質界和精神界的統一)

「性海」雖是超越因果的「絕對界」,以此「性海」的「功德」、「力用」、「光明」,顯現於眾生界的,即是「佛」、「菩薩」、是「佛法」、是「教說」、是「經文」、是「法門」是「教道」。

「性海」的功德顯現,實踐「性海」的力用的教道,再悟入「性海」的菩薩是法藏菩薩。此「性海」正是阿彌陀如來的「正覺」的「大智海」、﹁大慈悲海」。故淨土真宗是「全性修起的法門」,又是從「性海」顯現的法門,所以亦云「果海(性海)顯現的法門」。

曇鸞大師的《論註》(下卷)曰:

「第一義諦者,佛因緣法也」。「第一義諦」指超越有無,超越因緣的絕對界,即是「性海」。第一義諦叫做「空」、「實相」,又叫做「中道」。「第一義諦」的功德力用,即是「佛的因緣法」,此即是「淨土的莊嚴」、「真宗的教法」。「因緣法」(緣起的世界)是因果的世界。「因緣的世界」叫做「廣」,第一義諦叫做「略」。廣和略,互相相即,是「二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的關係。淨土實是「廣略相入的妙境界相」。

若以佛身談「廣略相入」,「第一義諦」是「法性法身」(),酬報本願而示現的阿彌陀如來,即是「方便法身」()(報身佛)。「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乃不二一體,此不二一體的本佛,即尊稱為「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報身佛)。故阿彌陀如來的淨土是「願心莊嚴」、「廣略相入」、「無礙自在」的「妙土」(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同時此妙土的大莊嚴所展開的淨土真宗的法門,亦是「願心莊嚴」、「廣略相入」、「無礙自在」的大法門。於茲乎,一切的佛法,入「本願一乘」而統一;一切諸佛之智,亦統攝於阿彌陀如來的大智海。親鸞聖人的法門實在偉大。唯獨見真大師開示無盡的法門,將之歸入「本願一乘」,令仰信名號不思議的「功德大寶海」,使念佛成佛。聖人正可說是釋尊滅後首屈一指的人,亦可說是阿彌陀如來的來現。阿彌陀如來的「正覺一念」(如來的大智願海)的功德力,能成就十方三世的眾生往生,成「本願招喚的勅命」,以喚逆惡的劣機。我等唯有信順本願大悲的「呼喚聲」,於「呼喚聲」中,發現大安住之境。

第二章   真宗的淵源

本佛彌陀「正覺」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議,無論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議的。回向給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釋「大行」云:「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信卷﹂裏釋「大信心﹂曰:「真如一實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行」、「大信」,顯現「二利(自利.利他)圓滿的覺體」(佛陀),這正是今之「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名體不二)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二利圓滿的大正覺﹂(眾生往生的因果和彌陀成佛的因果不二,此云二利圓滿),唯獨「阿彌陀如來」,這是其他諸佛及其他一切宗教的諸神所看不到的。若非「二利圓滿的本願」、「二利圓滿的大正覺」(圓滿眾生往生的因果是彌陀正覺的因果)的功德力,逆惡的凡夫無論如何也無法到「無上涅槃的極果」。並不是我等用自己的力量,行了去接近如來的,也不是信了去接近如來的,而是在「大悲招喚的勅命」(攝取光明)裏,仰信「南無阿彌陀佛的大正覺」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和「本願力的不可思議」,直接超越凡夫的「想法」、「記憶」和「善惡」,永遠地安住在佛智不思議的本願力裏(現生不退)。講「大行」也好,講「大信心」也好,唯是乘彼「願力之道」而已。

 

真宗的教法,看似很淺,實則不然。如來悲智(大悲.大智)的光明照處,大小乘諸教,悉融化於「本願一乘」的光明中。我等一切眾生的「無明闇」,亦被「無礙光明」照破。本典的「總序」之文曰:「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慧日」。正因為如來的「無礙光明」(光明無量),內藏(內在) 「壽命無量」之德,方能起攝化眾生的作用。「本願名號」亦即一於「無礙光明」,使我們發起無上的信心,真宗的淵源實在於此處。

 

 

不信如來的「行業果報」不可思議,不仰信如來「正覺」的功德力,不思「十界緣起」之神嚴,亦不思「業道」可懼,亦不留意「無常」迅速,又也不抱持」解脫涅槃「之大理想的人們,無法觸及佛的境界。三塗苦輪的猛火不就正在足下燃燒著嗎?應捨凡夫淺智的「想法」(疑惑),可仰信佛智的不思議。

 

 

由機(凡夫)論的話,三世的往生是有不同;由法(如來)論的話,「正覺的一念」超三世、越十方,是「機法一體」的大正覺(機也南無阿彌陀佛,法也南無阿彌陀佛)。雖說彌陀於十劫之前已成佛,其實彌陀是久遠實成的本佛(是報身如來,由此報身佛而出通途佛教所講的法身.報身.應身等一切的佛如來)

 

 

三世十方雖有恒沙諸佛,彼等原是本佛彌陀的分身,是末佛。本佛、末佛一立足於「性海」時,唯是「一法身」。一法身的本佛,即名「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自力聖道的諸教,原本悉是阿彌陀如來大智海的波瀾,然在志願修「聖道門」成佛之處,則說「聖道門」是「權假」的法門。但是聖道諸教,教體自身是佛智(真如的真智),故很殊勝。但是在現代,能如教法完全修得的人,無有一人。思及此處,當知身為凡愚到涅槃之道,唯有「機法一體」、「正覺成就的本願一乘」而已。

 

 

八萬四千的諸教,皆由彌陀正覺的果海(三昧海.佛智)流出,此云「從本垂末」。攝(捲收) 「末﹂歸「本」者,唯有「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而已,此云「攝末歸本」。然釋尊一代諸教的所歸在樂邦(淨土)。應視諸宗的大師們(還相回向的菩薩)所說的聖道教法,是「還相回向﹂的大悲。

 

「性海﹂是「唯佛獨明了」的境地,這境地不是凡夫所能窺知的。釋尊暫為上根的人們講「根本法輪」的《華嚴經》,又以華嚴為「本」,開說「枝末法輪﹂的諸教,最後卷攝「枝末法輪」,而歸返「根本法輪」的《法華經》。雖然如此,實際上凡夫的獲救之道,除了「生佛(眾生和佛)一體」、「二利圓滿﹂(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功德力用的「本願一乘」以外無它。所以可說釋尊出世的本懷,唯在說彌陀的本願海。

 

 

圓滿「性海﹂「願行成就﹂(發心和修行的完成) 「二利圓滿﹂(生佛平等因果)的「彌陀正覺」,是一切法門的根源。「般若」(大智)、「大悲」和「方便」之外,沒有佛法的哲理、救濟的原理。此三門,與「本願」圓融無礙,成為「光明無量和壽命無量的南無阿彌陀佛」(佛是光壽二無量的覺體,淨土亦是光壽海),招喚我等。「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此為「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絕對不二之教﹂()的當下即「絕對不二的金剛信心」,這是淨土真宗的面目。

 

 

如來攝化的大法「教、行、證」,是「一法身」「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大光明,即是悲智的靈波(心波、念力)

 

 

一切眾生,和三世諸佛皆由「一道」出生死。「一道」者,指「無礙道」。「無礙一道」,是令證「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不可思議的「本願佛智」。一念的淨信能乘「無礙一道」,「無礙一道」能使發起一念的淨信,速破「無明」,得生「無量光明土」。

 

 

按「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的過程修行的人,即是「從因至果﹂之法,這即是「聖道門」。依「無礙光」的照耀(利益),盡「無明海﹂的是「淨土真宗」。《文類聚鈔曰:「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可仰信之。

 

 

釋尊將說《大無量壽經》時,深入「三昧」,此名「大寂定」,又名「大寂滅海」。「彌陀三昧」即是此,這即是釋尊的「念佛三昧」。

 

 

佛陀的「三昧海」(請參照《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議,甚深微妙。「三昧海﹂映發於法界,與法界歸一,攝法界的眾生,起諸佛如來三世的佛事。入「三昧海」,與宇宙萬有為一如的觀智(證悟)(悟入法界),唯獨佛教說之,唯有佛者實踐、體驗之,此處是佛教與其他一切宗教的根本差異處(佛教不說創造的神)。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方能信奉如來「三昧海」(正覺)的不可思議功德(本願力)。釋尊的「三昧海」,即是彌陀的「正覺」,一切諸佛與一切佛事皆從此處生。

 

 

唯有「正覺﹂的光明、功德力的「大智」「大悲」,方能救人。依大智大悲的「本願力回向」,使眾生發起「一念的淨信」。於「淨信」中受領大悲心,眾生方能超斷生死海,培養成「行大悲之身」(常行大悲之益)。通「現在」和「未來」,給予眾生「真利」者,唯有如來的「大悲心」而已。如來的「大慈悲心」實是「佛道的正因」,同時是佛教的生命、苦海的燈炬。

 

 

人生是苦。出生於迷的世界,以迷的心,迷執的「認識和意志﹂行動之處,必然會生苦出來。又萬物「無常」故,人生是苦,而「業道」可怖(不需要論理證明)

 

 

征服人間苦之道是:

()在征服「意志」和其對象的環境的不平衡(不調和、矛盾、葛藤、鬪爭)關係。這屬智慧()的、實踐()的範疇,必須依修道到絕對智(大智、真智、無二智、無分別智)的境地。這不是現代的凡愚能做得到的。

()少欲知足,盡可能地待人親切,慈悲喜捨。

(三)信順已征服宇宙人生的不平衡(葛藤)的大慈悲者、絕對智者(佛陀)所說的話。這是任何人也能做得到的。「大信心」是「佛性」、是「佛智」,且是「大悲心」故,活用現世,活用來世,必令至「涅槃的光明界」,這是本願一乘的真實利益。

 

 

高祖親鸞聖人,是凡夫往生的導師,以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為真宗的淵源,視《大無量壽經》是教說「彌陀正覺的因果」,其即是「眾生往生的因果」(二利圓滿)之經。高祖大師的大信眼和達觀,完全地如「佛智﹂地傳達「佛智」,大恩實在難以言謝。

 

 

聖人開此大法門眼的源頭來自龍樹菩薩,稟承龍樹菩薩的是天親菩薩,而最能光顯龍樹、天親二菩薩的精神者是曇鸞大師,把曇鸞大師的教法加以發揚光大的是親鸞聖人的大法門。尊崇聖人是淨土真宗的開祖,實是意義深遠。

 

第三章真宗的流傳

一、龍樹菩薩(南天竺)龍樹菩薩如《楞伽經》所說,應釋尊的預言出現,可說是第二的釋尊,是印度的聖者。菩薩攜來《華嚴經》,著作《十住毘婆娑論》、《大智度論》等,顯一乘終歸指樂邦(淨土)的旨趣,教給我們「難行道」和「易行道」。菩薩在《十住毘婆娑論》第九「易行品」,讚嘆本師法王的彌陀,依淨土三部經(大經、觀經、小經),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教我們但專乘本願。

 

 

三經之中,龍樹大士特依《大無量壽經》,直探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及「信疑得失之文」的玄意。明本願一乘「唯信正因」的旨趣,彰顯「現生不退」的利益。如此彰顯《大經》的特色,所以高祖親鸞聖人以大士為淨土真宗的第一祖。

 

 

二、天親菩薩(北天竺)「一心宣布之論」(《淨土論》)(歸命的一心)是菩薩宣言自身的安心領解的論著。《淨土論》開首的第一行四句(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是「一心歸命」的領解文,七高僧所傳承的皆是「一心歸命」的大信心。《論》中,菩薩自述願生的理由,在「偈」尾的「回向文」(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可以見到菩薩放下步調等同末代的我們。又從文意,可以窺見「一心」、「五念」、「往生即成佛」的旨意。

 

 

《淨土論》由「偈」和「論」的二部構成。「論」敘述「偈」的意義,開顯「歸命的一心」中所含藏之德,彰現「五念」(禮拜、讚嘆、作願、觀察、回向)、「二利」(前之四項乃自利,後之一項乃利他)的廣大菩薩行,以證明「一心」(信心)是佛因(往生的因)。

 

 

天親菩薩是「起觀生信」(觀淨土的莊嚴生起信心)的人,以心眼「觀」見淨土莊嚴的當下,即是「生信」(信心發)。《淨土論》所講的上機菩薩所修的淨土莊嚴的「觀察」,不是自力的行,而是開顯「一心」中所圓具的「德」。故天親菩薩結論說道:「由本願力回向﹂。鸞師特著力於註釋此點,這即是所謂的「覈求其本釋」(明求其本者,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一心圓具之德」顯現在我人的生活時,依「機﹂而有不同。在上機的菩薩們則為」止觀相順「(坐禪開心眼,得柔軟心)之行,為「在此作想觀」(在此世作得生之想的觀法),為「三種順菩提門」(智慧門、慈悲門、方便門)。又通上機和下機,菩提心中的「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像這樣,修相依「機﹂而有不同,但在依「一心歸命」往生這點則是相同。

 

 

三、曇鸞大師(雁門)大師註釋天親菩薩的《淨土論》,著作《往生論註》(簡稱《論註》),說:「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結尾時說:「聞他力可乘,應生信心」。大師最致力於「覈求其本」的註釋,及視菩薩們所修的「五念門」行,原是法藏菩薩所修的自利利他行,是「法體成就門﹂(在如來方面成就的行)。此依據《淨土論》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文意而來。

 

 

大師又揭舉「三願」(十八願、十一願、二十二願),下了「往相﹂和「還相﹂的因果皆緣佛力的結論,這即是淨土真宗的起源。又大師設「冰上燃火﹂的譬喻,明示我等凡夫也能往生的趣旨(譬喻的意思是,在冰上一燃火,火熄滅和冰融化是同時。同理,我們的往生就如燃火一樣,火猛則冰融解,冰一融解則火熄滅。彼下品之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之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的火自然熄滅)。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四、道綽禪師(西河)禪師造《安樂集》,就一代佛教,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這是大成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的教判」(難行道和易行道)者。為大成淨土門,禪師以《大經》的第十八願,加上《觀經》和《小經》之意,明示了「為極惡最下之機」的「極善最上之法﹂,唯是「本願的名號」的旨趣。

禪師又表顯《觀經》之法(念佛),以調機誘引為優先故,主要立足於「機」(凡夫的能力)而論「廢立」(廢諸行立念佛)。

上三祖(龍樹、天親、曇鸞)以「大經法門」為主,下四祖(道綽、善導、源信、源空)主要以「觀經法門」正面的教化眾生。

 

五、善導大師(終南)大師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在《觀經》的註釋(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譬」、「六字釋﹂、「二種深信」等釋,是終南大師的獨擅場(獨特的發揮),是古今的妙釋。

 

 

《觀經》有「隱、彰、顯、密」,即有表面的意思和內在的意思(隱顯),恰如雲和龍的關係,經(《大經》)真意的龍之片鱗,自雲間隱隱約約地彰露出來。《觀經》的「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一文,不是「隱顯」之文,而是彰露之文。「五種嘉譽」之文(讚譽念佛的行者,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最勝人、廣大勝解者、芬陀利華)亦非通「定散」(定善|坐禪,散善|諸善的行者)。

 

 

終南大師的「廢立」(廢諸善,立念佛),雖立足於「廢﹂而綜觀《觀經》,但親鸞聖人則以隱顯之意觀《觀經》(參照「化卷」)。若無此高祖的達觀(眼識),經的真實義則無法知道吧。終南大師比較諸行和念佛,採用「廢立」,即是「二行(諸行與念佛)廢立」。高祖依「三心」(《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特別是立足於《大經》的「三心」,勸應捨自力入他力。

 

 

善導大師以「念佛的一行」傳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導。宗風雖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則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願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為眾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釋為如來的「願力的白道」。二位宗師皆儼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風。《和讚》曰:「善導大師乞佛證

 

 

翻轉定散之二心為說貪瞋二河譬註(《大經》守護弘願註大信心﹂十八願)

六、源信和尚(橫川)橫川的源信和尚終生在台嶺,儼然地興隆「本願一乘」的妙宗,是淨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讀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會以為「正信念佛﹂是以」觀念(定善觀)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讀時,「極略觀」(勸歸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據善導大師的「六字釋」而來。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攝取中﹂一文,明確的彰顯「廢觀立稱」(廢觀法立稱名念佛)的宗意。

和尚判別「專雜」(專修念佛和修雜行)的得失,辨別「報化二土」(真實報土和化身土),於茲能見到《教行信證》「真假明斷」(判別第十八願的真實和第十九、二十願及聖道的權假)的正意。

七、法然上人(吉水)上人宣言「別依善導」,造《選擇本願念佛集》(簡稱《選擇集》),弘宣「選擇本願」(第十八願的信心)。

《選擇集》可分「廣」、「略」、「要」地拜讀之。「廣」指全篇,「略」指「三選章」,要「指標舉的」南無阿彌陀佛一文。上人將此三義的深意,最後以「依佛本願故」的文字表示。親鸞聖人稟承師意,直探願海(本願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在《教行信證》揭舉《選擇集》「略」與「要」的全文,相承恩師的法門。「正信偈」決判信疑(明信與疑的得失),明示安心。《選擇集》中的「不回向」(回向不是由眾生,而是由如來)的釋意,在顯示「本願力回向」。這是《教行信證》「教卷」卷首言的「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回向」的依據。

台北法雷念佛會
第二章   真宗的淵源本佛彌陀「正覺」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議,無論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議的。回向給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釋「大行」云:「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信卷﹂裏釋「大信心﹂曰:「真如一實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
教行信證大系2

教行信證大系2

第二章   真宗的淵源

本佛彌陀「正覺」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議,無論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議的。回向給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釋「大行」云:「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信卷﹂裏釋「大信心﹂曰:「真如一實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行」、「大信」,顯現「二利(自利.利他)圓滿的覺體」(佛陀),這正是今之「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名體不二)。

「二利圓滿的大正覺﹂(眾生往生的因果和彌陀成佛的因果不二,此云二利圓滿),唯獨「阿彌陀如來」,這是其他諸佛及其他一切宗教的諸神所看不到的。若非「二利圓滿的本願」、「二利圓滿的大正覺」(圓滿眾生往生的因果是彌陀正覺的因果)的功德力,逆惡的凡夫無論如何也無法到「無上涅槃的極果」。並不是我等用自己的力量,行了去接近如來的,也不是信了去接近如來的,而是在「大悲招喚的勅命」(攝取光明)裏,仰信「南無阿彌陀佛的大正覺」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和「本願力的不可思議」,直接超越凡夫的「想法」、「記憶」和「善惡」,永遠地安住在佛智不思議的本願力裏(現生不退)。講「大行」也好,講「大信心」也好,唯是乘彼「願力之道」而已。

真宗的教法,看似很淺,實則不然。如來悲智(大悲.大智)的光明照處,大小乘諸教,悉融化於「本願一乘」的光明中。我等一切眾生的「無明闇」,亦被「無礙光明」照破。本典的「總序」之文曰:「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慧日」。正因為如來的「無礙光明」(光明無量),內藏(內在) 「壽命無量」之德,方能起攝化眾生的作用。「本願名號」亦即一於「無礙光明」,使我們發起無上的信心,真宗的淵源實在於此處。 

不信如來的「行業果報」不可思議,不仰信如來「正覺」的功德力,不思「十界緣起」之神嚴,亦不思「業道」可懼,亦不留意「無常」迅速,又也不抱持」解脫涅槃「之大理想的人們,無法觸及佛的境界。三塗苦輪的猛火不就正在足下燃燒著嗎?應捨凡夫淺智的「想法」(疑惑),可仰信佛智的不思議。 

由機(凡夫)論的話,三世的往生是有不同;由法(如來)論的話,「正覺的一念」超三世、越十方,是「機法一體」的大正覺(機也南無阿彌陀佛,法也南無阿彌陀佛)。雖說彌陀於十劫之前已成佛,其實彌陀是久遠實成的本佛(是報身如來,由此報身佛而出通途佛教所講的法身.報身.應身等一切的佛如來)。 

三世十方雖有恒沙諸佛,彼等原是本佛彌陀的分身,是末佛。本佛、末佛一立足於「性海」時,唯是「一法身」。一法身的本佛,即名「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自力聖道的諸教,原本悉是阿彌陀如來大智海的波瀾,然在志願修「聖道門」成佛之處,則說「聖道門」是「權假」的法門。但是聖道諸教,教體自身是佛智(真如的真智),故很殊勝。但是在現代,能如教法完全修得的人,無有一人。思及此處,當知身為凡愚到涅槃之道,唯有「機法一體」、「正覺成就的本願一乘」而已。 

八萬四千的諸教,皆由彌陀正覺的果海(三昧海.佛智)流出,此云「從本垂末」。攝(捲收) 「末﹂歸「本」者,唯有「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而已,此云「攝末歸本」。然釋尊一代諸教的所歸在樂邦(淨土)。應視諸宗的大師們(還相回向的菩薩)所說的聖道教法,是「還相回向﹂的大悲。 

「性海﹂是「唯佛獨明了」的境地,這境地不是凡夫所能窺知的。釋尊暫為上根的人們講「根本法輪」的《華嚴經》,又以華嚴為「本」,開說「枝末法輪﹂的諸教,最後卷攝「枝末法輪」,而歸返「根本法輪」的《法華經》。雖然如此,實際上凡夫的獲救之道,除了「生佛(眾生和佛)一體」、「二利圓滿﹂(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功德力用的「本願一乘」以外無它。所以可說釋尊出世的本懷,唯在說彌陀的本願海。 

圓滿「性海﹂「願行成就﹂(發心和修行的完成) 「二利圓滿﹂(生佛平等因果)的「彌陀正覺」,是一切法門的根源。「般若」(大智)、「大悲」和「方便」之外,沒有佛法的哲理、救濟的原理。此三門,與「本願」圓融無礙,成為「光明無量和壽命無量的南無阿彌陀佛」(佛是光壽二無量的覺體,淨土亦是光壽海),招喚我等。「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此為「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行)。「絕對不二之教﹂(行)的當下即「絕對不二的金剛信心」,這是淨土真宗的面目。 

如來攝化的大法「教、行、證」,是「一法身」「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大光明,即是悲智的靈波(心波、念力)。 

一切眾生,和三世諸佛皆由「一道」出生死。「一道」者,指「無礙道」。「無礙一道」,是令證「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不可思議的「本願佛智」。一念的淨信能乘「無礙一道」,「無礙一道」能使發起一念的淨信,速破「無明」,得生「無量光明土」。 

按「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的過程修行的人,即是「從因至果﹂之法,這即是「聖道門」。依「無礙光」的照耀(利益),盡「無明海﹂的是「淨土真宗」。《文類聚鈔曰:「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可仰信之。 

釋尊將說《大無量壽經》時,深入「三昧」,此名「大寂定」,又名「大寂滅海」。「彌陀三昧」即是此,這即是釋尊的「念佛三昧」。 

佛陀的「三昧海」(請參照《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議,甚深微妙。「三昧海﹂映發於法界,與法界歸一,攝法界的眾生,起諸佛如來三世的佛事。入「三昧海」,與宇宙萬有為一如的觀智(證悟)(悟入法界),唯獨佛教說之,唯有佛者實踐、體驗之,此處是佛教與其他一切宗教的根本差異處(佛教不說創造的神)。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方能信奉如來「三昧海」(正覺)的不可思議功德(本願力)。釋尊的「三昧海」,即是彌陀的「正覺」,一切諸佛與一切佛事皆從此處生。 

唯有「正覺﹂的光明、功德力的「大智」「大悲」,方能救人。依大智大悲的「本願力回向」,使眾生發起「一念的淨信」。於「淨信」中受領大悲心,眾生方能超斷生死海,培養成「行大悲之身」(常行大悲之益)。通「現在」和「未來」,給予眾生「真利」者,唯有如來的「大悲心」而已。如來的「大慈悲心」實是「佛道的正因」,同時是佛教的生命、苦海的燈炬。 

人生是苦。出生於迷的世界,以迷的心,迷執的「認識和意志﹂行動之處,必然會生苦出來。又萬物「無常」故,人生是苦,而「業道」可怖(不需要論理證明)。 

征服人間苦之道是:

(一)在征服「意志」和其對象的環境的不平衡(不調和、矛盾、葛藤、鬪爭)關係。這屬智慧(知)的、實踐(行)的範疇,必須依修道到絕對智(大智、真智、無二智、無分別智)的境地。這不是現代的凡愚能做得到的。

(二)少欲知足,盡可能地待人親切,慈悲喜捨。

(三)信順已征服宇宙人生的不平衡(葛藤)的大慈悲者、絕對智者(佛陀)所說的話。這是任何人也能做得到的。「大信心」是「佛性」、是「佛智」,且是「大悲心」故,活用現世,活用來世,必令至「涅槃的光明界」,這是本願一乘的真實利益。 

高祖親鸞聖人,是凡夫往生的導師,以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為真宗的淵源,視《大無量壽經》是教說「彌陀正覺的因果」,其即是「眾生往生的因果」(二利圓滿)之經。高祖大師的大信眼和達觀,完全地如「佛智﹂地傳達「佛智」,大恩實在難以言謝。 

聖人開此大法門眼的源頭來自龍樹菩薩,稟承龍樹菩薩的是天親菩薩,而最能光顯龍樹、天親二菩薩的精神者是曇鸞大師,把曇鸞大師的教法加以發揚光大的是親鸞聖人的大法門。尊崇聖人是淨土真宗的開祖,實是意義深遠。 

第三章真宗的流傳

一、龍樹菩薩(南天竺)龍樹菩薩如《楞伽經》所說,應釋尊的預言出現,可說是第二的釋尊,是印度的聖者。菩薩攜來《華嚴經》,著作《十住毘婆娑論》、《大智度論》等,顯一乘終歸指樂邦(淨土)的旨趣,教給我們「難行道」和「易行道」。菩薩在《十住毘婆娑論》第九「易行品」,讚嘆本師法王的彌陀,依淨土三部經(大經、觀經、小經),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教我們但專乘本願。 

三經之中,龍樹大士特依《大無量壽經》,直探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及「信疑得失之文」的玄意。明本願一乘「唯信正因」的旨趣,彰顯「現生不退」的利益。如此彰顯《大經》的特色,所以高祖親鸞聖人以大士為淨土真宗的第一祖。 

二、天親菩薩(北天竺)「一心宣布之論」(《淨土論》)(歸命的一心)是菩薩宣言自身的安心領解的論著。《淨土論》開首的第一行四句(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是「一心歸命」的領解文,七高僧所傳承的皆是「一心歸命」的大信心。《論》中,菩薩自述願生的理由,在「偈」尾的「回向文」(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可以見到菩薩放下步調等同末代的我們。又從文意,可以窺見「一心」、「五念」、「往生即成佛」的旨意。 

《淨土論》由「偈」和「論」的二部構成。「論」敘述「偈」的意義,開顯「歸命的一心」中所含藏之德,彰現「五念」(禮拜、讚嘆、作願、觀察、回向)、「二利」(前之四項乃自利,後之一項乃利他)的廣大菩薩行,以證明「一心」(信心)是佛因(往生的因)。 

天親菩薩是「起觀生信」(觀淨土的莊嚴生起信心)的人,以心眼「觀」見淨土莊嚴的當下,即是「生信」(信心發)。《淨土論》所講的上機菩薩所修的淨土莊嚴的「觀察」,不是自力的行,而是開顯「一心」中所圓具的「德」。故天親菩薩結論說道:「由本願力回向﹂。鸞師特著力於註釋此點,這即是所謂的「覈求其本釋」(明求其本者,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一心圓具之德」顯現在我人的生活時,依「機﹂而有不同。在上機的菩薩們則為」止觀相順「(坐禪開心眼,得柔軟心)之行,為「在此作想觀」(在此世作得生之想的觀法),為「三種順菩提門」(智慧門、慈悲門、方便門)。又通上機和下機,菩提心中的「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像這樣,修相依「機﹂而有不同,但在依「一心歸命」往生這點則是相同。 

三、曇鸞大師(雁門)大師註釋天親菩薩的《淨土論》,著作《往生論註》(簡稱《論註》),說:「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結尾時說:「聞他力可乘,應生信心」。大師最致力於「覈求其本」的註釋,及視菩薩們所修的「五念門」行,原是法藏菩薩所修的自利利他行,是「法體成就門﹂(在如來方面成就的行)。此依據《淨土論》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文意而來。 

大師又揭舉「三願」(十八願、十一願、二十二願),下了「往相﹂和「還相﹂的因果皆緣佛力的結論,這即是淨土真宗的起源。又大師設「冰上燃火﹂的譬喻,明示我等凡夫也能往生的趣旨(譬喻的意思是,在冰上一燃火,火熄滅和冰融化是同時。同理,我們的往生就如燃火一樣,火猛則冰融解,冰一融解則火熄滅。彼下品之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之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的火自然熄滅)。

四、道綽禪師(西河)禪師造《安樂集》,就一代佛教,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這是大成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的教判」(難行道和易行道)者。為大成淨土門,禪師以《大經》的第十八願,加上《觀經》和《小經》之意,明示了「為極惡最下之機」的「極善最上之法﹂,唯是「本願的名號」的旨趣。

禪師又表顯《觀經》之法(念佛),以調機誘引為優先故,主要立足於「機」(凡夫的能力)而論「廢立」(廢諸行立念佛)。

上三祖(龍樹、天親、曇鸞)以「大經法門」為主,下四祖(道綽、善導、源信、源空)主要以「觀經法門」正面的教化眾生。 

五、善導大師(終南)大師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在《觀經》的註釋(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譬」、「六字釋﹂、「二種深信」等釋,是終南大師的獨擅場(獨特的發揮),是古今的妙釋。 

《觀經》有「隱、彰、顯、密」,即有表面的意思和內在的意思(隱顯),恰如雲和龍的關係,經(《大經》)真意的龍之片鱗,自雲間隱隱約約地彰露出來。《觀經》的「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一文,不是「隱顯」之文,而是彰露之文。「五種嘉譽」之文(讚譽念佛的行者,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最勝人、廣大勝解者、芬陀利華)亦非通「定散」(定善|坐禪,散善|諸善的行者)。 

終南大師的「廢立」(廢諸善,立念佛),雖立足於「廢﹂而綜觀《觀經》,但親鸞聖人則以隱顯之意觀《觀經》(參照「化卷」)。若無此高祖的達觀(眼識),經的真實義則無法知道吧。終南大師比較諸行和念佛,採用「廢立」,即是「二行(諸行與念佛)廢立」。高祖依「三心」(《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特別是立足於《大經》的「三心」,勸應捨自力入他力。 

善導大師以「念佛的一行」傳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導。宗風雖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則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願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為眾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釋為如來的「願力的白道」。二位宗師皆儼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風。《和讚》曰:「善導大師乞佛證 

翻轉定散之二心為說貪瞋二河譬註(《大經》守護弘願註大信心﹂十八願)

六、源信和尚(橫川)橫川的源信和尚終生在台嶺,儼然地興隆「本願一乘」的妙宗,是淨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讀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會以為「正信念佛﹂是以」觀念(定善觀)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讀時,「極略觀」(勸歸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據善導大師的「六字釋」而來。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攝取中﹂一文,明確的彰顯「廢觀立稱」(廢觀法立稱名念佛)的宗意。

和尚判別「專雜」(專修念佛和修雜行)的得失,辨別「報化二土」(真實報土和化身土),於茲能見到《教行信證》「真假明斷」(判別第十八願的真實和第十九、二十願及聖道的權假)的正意。 

七、法然上人(吉水)上人宣言「別依善導」,造《選擇本願念佛集》(簡稱《選擇集》),弘宣「選擇本願」(第十八願的信心)。 

《選擇集》可分「廣」、「略」、「要」地拜讀之。「廣」指全篇,「略」指「三選章」,要「指標舉的」南無阿彌陀佛﹂一文。上人將此三義的深意,最後以「依佛本願故」的文字表示。親鸞聖人稟承師意,直探願海(本願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在《教行信證》揭舉《選擇集》「略」與「要」的全文,相承恩師的法門。「正信偈」決判信疑(明信與疑的得失),明示安心。《選擇集》中的「不回向」(回向不是由眾生,而是由如來)的釋意,在顯示「本願力回向﹂。這是《教行信證》「教卷」卷首言的「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回向」的依據。 

善導大師以「念佛的一行」傳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導。宗風雖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則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願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為眾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釋為如來的「願力的白道」。二位宗師皆儼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風。《和讚》曰:「善導大師乞佛證翻轉定散之二心為說貪瞋二河譬註(《大經》守護弘願註大信心」十八願)六、源信和尚(橫川)橫川的源信和尚終生在台嶺,儼然地興隆「本願一乘」的妙宗,是淨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讀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會以為「正信念佛」是以「觀念」(定善觀)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讀時,「極略觀」(勸歸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據善導大師的「六字釋」而來。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攝取中」一文,明確的彰顯「廢觀立稱」(廢觀法立稱名念佛)的宗意。
高祖攬「一王願﹂(第十八願),開示之為五願(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願),依五願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更依十九願、二十願(方便願)明示「化身土」。第四章三法與四法「教、行、證」,名為「三法門」,「教、行、信、證」,名為「四法門」。
古來學者多以「三法門」為元祖法然上人的法門,說「教、行、證」的「行」中攝「信」,即說「教、行、證﹂的三法門是「行中攝信﹂的法門。說「教、行、信、證﹂的四法門是高祖親鸞聖人的法門,是「唯信獨脫﹂(唯有信心令至解脫)的法門。此說大體上還可以,但是此義不足以論決《教行信證》的﹁三法、四法」。御本典的﹁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的﹁教、行、證」(三法),和﹁教、行、信、證」(四法),皆共是」大經法門」(《大經》的唯信正因的法門)。之說為行中攝信的法門時,得說是「觀經法門」(以《觀經》的念佛一行為主眼的法門)。依《大無量壽經》立教開宗的御本典的表題,沒有道理使用「觀經法門」的行中攝信的法門。

「教、行、證」的三法,是「法體成就門」。「法體成就門」,意味在如來的佛方早已成就救濟眾生的方案。救濟的方案即是「教、行、證」的三法。「一南無阿彌陀佛的妙行」(名號云行)圓具著「教、行、證」的三法。淨土真宗之所以高揭「三法圓具的名號」為幢幟,乃因「時」已入「末法」,向「行證」(修行和證悟)不相應的聖道門,標示「本願一乘、南無阿彌陀佛」的法,「教、行、證」如來已成就,故通正(正法)、像(像法)、末(末法)的三時,明「行」亦有,「證」亦可能的旨趣。
又揭舉「法體成就的三法」者,意在向淨土教內的十九願(要門)、二十願(真門)的人們,勸說如來不是已經圓成「教、行、證」了嗎?勸應速捨自力執心的惡心才好。

建立「教、行、信、證」四法的理由,在顯示這是「機受趣入門」(眾生獲得信心,趣入淨土的法門)。高祖聖人之所以提示「教、行、信、證」的大法門,為光顯﹁唯信正因的「本願一乘」(對華嚴、天台、真言等其他的一乘家,說本願一乘),向外(諸宗),為廢聖道的難行(權教);向內(淨土教內),為廢「要門」(十九願)、「真門」(二十願)的假門。高祖親鸞聖人宣揚「唯信正因」「本願一乘」的理由是,「法體成就的三法圓具的妙行」「一南無阿彌陀佛」外,沒有真實法故。

﹁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的」呼喚聲「之外,不由眾生加上任何一信一行的是」本願一乘淨土真宗﹂。

不得此大綱的話,即無法知道《教行信證》的法門。

《教行信證》是「本願一乘.絕對不二的法門」,不單只是一部和他法門論孰優孰劣的相對廢立的書。元祖法然上人的法門,對諸行(聖道的萬善),顯念佛之行的殊勝,是所謂的「行(諸行)(念佛)相對」的法門。此有「難易對」和「勝劣對」。宣說此旨趣的是道綽禪師和善導大師。

「難易對﹂立足於「機」(眾生的能力)立論(約機廢立),對逆惡的劣機而言,聖道的萬行是「難」,淨土的法門是「易」。「勝劣對」立足於「法」 (教法的優劣)立論(約法廢立),即萬行是「劣」,念佛(名號)是「勝」。「易」且「勝」的原因在「法體成就」(如來所成就的行信)的緣故,此叫做「萬行圓備()嘉號」(《略典》)。「約機廢立」之極,在歸「約法廢立」。

阿彌陀如來的本願選擇「念佛的易行」,此「選擇易行()至極」,就「稱名念佛」,拂去自力的機功,令自然地仰信佛智回向的大悲。如此「稱名念佛」意味極速圓滿的「名號的獨立」(速令行者充滿名號的功德),顯此法德的是「選擇本願的念佛」。就「行之一念」,高祖聖人在「行卷」曰:

 

「言行之一念者,謂就稱名徧數顯開選擇易行()至極」。即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稱名,乃示不論十聲或一聲,皆能往生喔(一念大利無上)。說依「一念」(一聲)足矣(一念一無上,十念十無上)的是,為拂去以為不多念佛就無法往生的勵「多念」念佛的自力心。又說依「一念」足矣,是顯示「無礙佛智」的力用。即去「多念」,拂「能稱的機功」,就「一念」顯「無礙的法德」(名號的功德)。若非「法體成就」(無礙佛智)(二利圓滿),則無法盡念佛的「勝」義。

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的用意在茲,但是被稱名的「行」(念佛)所囚的持定散自力心的人們,無法窺知念佛的源底。法然上人在《選擇集》的卷首高揭:「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明示往生之業的「念佛」,念佛的當下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喔「一南無阿彌陀佛」外,無別的「法」、別的「行」、別的「自力心」的是「本願一乘.淨土真宗」的實義。

此「南無阿彌陀佛」圓具著「教行、證」的三法,故說「念佛」是「他力易行之至極」。終日念佛,而沒有依自己念佛的功求往生的自力心者,是「法體」(名號)獨立。「法體獨立」(南無阿彌陀佛的獨立)之處,「三法圓具」(教、行、證,圓滿具足)的風光顯現。淨土真宗的面目光顯於此。

三法圓具的名號印現於機中(眾生的心中)時,之云「金剛的真信」(真實的信心)。「機受趣入」(信而往生)(行信)的要法,唯是一「信心」,故曰:「涅槃真因,唯以信心」。此一句是《教行信證》的眼目,御本典製作的本意亦在此處,故「信卷」特置「別序」。覺如上人的《教行信證大意》(附錄於後),鮮明祖意,是最親切周詳的書。「四法」亦是淨土真宗的「教相」,皆是大信海(無礙佛智)中的風光。

 

台北法雷念佛會
阿彌陀佛的「救濟教」在娑婆世界唯一成佛的是釋迦牟尼佛,但在「法性真如」的世界,即大乘佛教,分成三個體系: 以供奉大日如來為本尊的是「密教」;供奉阿彌陀佛為本尊的是「淨土教」;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尊的是一般佛教。 法身佛以大日如來為代表,大日如來雖然示現的是法身,但隱含了報身、應身,總共有四身:自受用身、
阿彌陀佛的救濟教

阿彌陀佛的救濟教

阿彌陀佛的「救濟教」

3e0f2f5e81e9cf86c148dbe9ff40a0cd.jpg

在娑婆世界唯一成佛的是釋迦牟尼佛,但在「法性真如」的世界,即大乘佛教,分成三個體系:
 以供奉大日如來為本尊的是「密教」;供奉阿彌陀佛為本尊的是「淨土教」;以釋迦牟尼佛為本尊的是一般佛教。
0fa33c88d100a997f59cf03130f37c80.jpg

 法身佛以大日如來為代表,大日如來雖然示現的是法身,但隱含了報身、應身,總共有四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與等流身。
 其中自受用身是自覺,屬自利;他受用身是覺他,即利他;變化身即應化身;等流身即山、川、大地等一切萬物皆是佛。

3b50217a7622493e40f362495a55aa93.jpg

 為了度化眾生,佛示現三身,這是站在眾生的立場來看。在法界即佛證悟的世界,這三身是一樣的,即「一如」無分別。 

我們念佛者藉阿彌陀佛的力量往生淨土,以凡夫眼來看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實際上與密教的密嚴淨土和《華嚴經》的蓮花藏世界是互通的,故聖人《和讚》亦云:「若歸極樂淨土即歸諸佛淨土」。

 *注:此處取意,原文是和讚之「讚阿彌陀佛偈和讚」:

若歸彌陀之淨土
既是歸命諸佛也
以一心讚一佛者
即是讚歎無礙人
(和讚No.48)

b07cbff12745d14a027667f83b7d9720.jpg

凡夫要入淨土的門,唯有入阿彌陀佛的門才能入淨土,其他諸佛的門凡夫進不了。一旦入門,諸佛淨土是相通的。大日如來、阿彌陀如來、釋迦如來都有管道到娑婆世界,然而我們「苦海眾生」的入口在哪裡?這才是重點!
      路雖有多條,然能進入的才只有一條而已,即阿彌陀佛的管道,叫「救濟教」。除了阿彌陀佛的管道外,其他都是「自證教」,得修行戒、定、慧成就才能入。「救濟教」和「自證教」是佛教教義的兩根柱子,即二大類。「自證教」是自覺、自利;「救濟教」是覺他、利他。

ccf97de71bfac51d077d511e10c2dbb8.jpg

      在娑婆世界依戒、定、慧修行圓滿成就,就能證悟法性法身,入到「法身的世界」,言「即證真如法性身」。
      不同於自證教,阿彌陀佛是怎樣的佛?阿彌陀佛雖顯現的是報身,但是其內涵是法身,所以阿彌陀佛是「真如法身的大功德」。「真如法身」是智慧圓滿,是智·理,也就是智慧與真理。「大功德」是阿彌陀佛向十方世界散發出來的大智大悲,其結晶體即是「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本願的內涵。

14eab7f26f4c2c354425398d952e3c27.jpg

我們學佛者首先要知道,佛陀出現世間說法四十九年,共講了三藏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門,其本意何在?是在「自證教」呢?還是「救濟教」?

 在問此之前要先知道:「自己在哪裡?」在娑婆苦海哦!其中所住的眾生是什麼樣的眾生?是煩惱、苦惱的凡夫。佛陀所講的經典,有哪些是要救濟凡夫呢?是「自證教法」呢?還是「救濟教法」?是唯有阿彌陀佛教法中的「本願」,即四十八願中的「第十八願」。


7fbe8c58bb64a5003ecf42aba2627bad.jpg
大日如來、阿彌陀如來、釋迦如來所證平等,都是「一如法身」,不同的是其因地所發的「本願」。我們「凡夫」如何到諸佛所證的世界呢?
 善導大師云:「乘佛願力,即便往生,即證一如法界真身顯。」
      所以凡夫唯一能走的管道是「乘阿彌陀佛的本願力」,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故說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別異之弘願」,即別願中的別願。諸佛如來雖各發本願,然其本意是要凡夫入阿彌陀佛的管道,即「乘阿彌陀佛的本願力」入通諸佛淨土的極樂淨土。故《觀經疏》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b78df24c0d5b80861241bcbaf026e8d6.jpg

談到「回向」,聖道門和淨土門都有。我們念佛人的回向是什麼呢?課誦本最後有善導大師的回向文:「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願以此功德」是何功德?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即阿彌陀佛回向的功德。祖師《和讚》云:「南無阿彌陀回向,得彼清淨善身」*,其中「彼」是指阿彌陀佛。「清淨善」則是指功德。

 *注:此處取意,原文爲和讚之「高僧和讚」:

稱南無阿彌陀佛
衆善猶如大海水
彼清淨善此身得
平等回向諸衆生
(高僧和讚No.119)

所以「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的「願」是阿彌陀佛的願,即阿彌陀佛發願回向彼清淨善功德到我們心中,我們念佛人收到阿彌陀佛的回向時,自然而然會散發出念佛的喜悅來,這叫「約末回向」。

 即阿彌陀佛把「名號」回向給我們,叫「本佛的回向」。阿彌陀佛的功德來到我們心中,讓我們念佛,人格也受「佛心」的感化而慢慢地改變氣質,周遭的人受其氣質改變的影響,而讚歎「這個人修得好好喔!」,當下就是受念佛人散發出的光芒所影響,這叫「約末回向」。


c588d2de0f1902ffcf383f94421fd16f.jpg

這就是淨土法門的回向。「清淨善」是阿彌陀佛慈悲智慧的能源,所以是活動的。當念佛人得到阿彌陀佛悲智的能源,自然而然會從身上散發「念佛的光明」出來。所以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就是真正的功德一旦進來,自然會散發出來,不會隱藏,會散發出光芒而有影響力。
所以正信念佛者,阿彌陀佛的功德不但自己受用,透過念佛人的念佛,周遭的人、貓、狗、蟲蟻等一切眾生,也同受阿彌陀佛的功德。真正得到阿彌陀佛清淨善的人,自然而然會散發出念佛的喜悅光明出來,即「自信」的當下就是「教人信」。因此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南無阿彌陀佛」會從口中出來,而影響一切眾生,這就是「平等施一切」。
6f77c2335c3aaa1c9ba3160eef585c60.jpg

例如人溺水了,被救起來後,即使自己全身還濕著也會幫忙救其他的溺水者,這是人性。念佛人也是如此,自己被阿彌陀佛救了,自然而然會發自內心希望阿彌陀佛的妙藥能與他人分享,而「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這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凡夫煩惱心中所作的回向,而是受阿彌陀佛的慈悲心流入我們心中的影響,而自然流露出來的。

 

 

台北法雷念佛會
二河白道瑞默老師 本願力 2019-12-03   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是無所不在的佛。我們原本以為阿彌陀佛是遠在西方,就像俗語: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個就是不瞭解什麼是阿彌陀佛。   我們由不知道阿彌陀佛,經過聞法之後發現:原來,阿彌陀佛像空氣、像陽光一樣,無
二河白道(上)

二河白道(上)

二河白道
瑞默老師 本願力 2019-12-03
e145af67a429db98880956676e15f24c.jpg

   我們不知道阿彌陀佛是無所不在的佛。我們原本以為阿彌陀佛是遠在西方,就像俗語: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個就是不瞭解什麼是阿彌陀佛。

   我們由不知道阿彌陀佛,經過聞法之後發現:原來,阿彌陀佛像空氣、像陽光一樣,無所不在。我們就活在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中。雖然我們聽了只是知道而已,但不知不覺中,不斷聞法後,突然,有這種領會出來的時候,你的娑婆人生已經結束,淨土之旅從此開始。這就是平生業成。

   我們就活在好大好大、好圓好圓的佛的光明中,可是我們本來不曉得,沒有發現到。我們學佛為了什麼?是為了佛子的自覺,也叫佛子的發現。發現阿彌陀佛的人,也就是發現自己是佛的孩子的人。所以佛的發現,也就是佛子的發現。
 
   就好像剛出生的嬰兒,嬰兒看到媽媽的時候,就是他安心的時候了。知道媽媽、發現媽媽的孩子,就是發現了自己;發現了自己,也就是知道了媽媽。

   我們之所以覺得孤寂,就是因為沒有媽媽。心中有媽媽的孩子,就不會有孤寂。阿彌陀佛就是我們永恆的母親。當你找到這位永恆的大慈母的時候,(不只是現在,以後她也還是我們的母親。)真正領會到阿彌陀佛是自己的大慈母的人,當下就是平生業成。
   因為這時候,你已經不再焦慮:“糟糕,我還沒有念佛”,“哎呀,我還沒有安心呀,阿彌陀佛會不會要我?”已經沒有這些焦慮了。
什麼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呢?什麼是真正的自己?被抱在阿彌陀佛的懷抱裏的就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佛子的自覺。
 
   不論生也好,死也好,我們都有阿彌陀佛這位慈母在。我們要去發現這位大慈母,發現大慈母的懷裏抱的就是自己。這就是自己的發現,佛子的自覺。

75e5ee39ca32772e21eab9d9ffe8528e.jpg
瑞覺師:下面請老師講二河白道,這個非常重要。
 
   (老師在白紙上圖示並解說)這邊是大眾,一般人待的地方,不知道佛教、沒有學佛的人,不求自己解脫的人的地方。這些人都是醉生夢死的人。原本我們都是在這裡生活的人。

   對這樣的生活沒有辦法得到滿足的人,就會從這人群裏走出來……為了求解脫,離開醉生夢死的人群。但是當你要出來學佛法的時候,以前的那些朋友就會跟你講:“回來呀,回來呀,你別那麼想不開啊。這裏也很好啊。”那些親人也好,朋友也好,就是要叫你回來。
但是有心求道的人,沒有聽從他們的呼喚。一直要去求一條解脫的路。當他出來尋求解脫的路後,走了一段路會突然發現,前面有一條河。一條很大的河,他沒有辦法越過的河。
   這是條什麼樣的河呢?他注意一看,這條河一邊是火在燒,充滿火焰,一望無際的火河;另一邊是水,波濤洶湧,一望無際的水河。他只好停在河岸邊,沒有辦法向前走了。回頭一看,看到以前的那些朋友,認識的人,都來追他,要把他帶回到以前的地方去。他想要往前走,但是一望無際的水河和一望無際的火河,讓他沒有辦法過去。所以他很痛苦。
               就在他痛苦不堪的時候,忽然,他聽到聲音了,忽然聽到彼岸有聲音傳來,呼喚他:“來啊,來啊。汝一心正念直來。不要怕,不要怕。”在他站的這頭,也有聲音,是釋迦牟尼佛的聲音:“去吧,去吧,快點去吧。”佛陀勸這個行者:“去吧,去吧,去阿彌陀佛的國土吧。快去吧,快去吧。 
      “二河白道譬”裏的這個聲音是忽然聽到的。忽然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和釋迦牟尼佛的聲音。這條叫做水火二河。

   這個行者,這個求道的人,他本來是沒有看到這條河的,也沒有聽到佛的聲音,當他痛苦不堪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前進,也沒有辦法後退,不曉得該如何是好的時候,他忽然聽到佛陀的聲音:“你去阿彌陀佛的國度。”也聽到阿彌陀佛在召喚他:“來吧,來吧,來這裏,我來救你。”然後看到這水河和火河,這都是忽然看到的。

 
   “忽然”用我們的話講,就是突然發現、注意到,以前沒有看到,現在看到了。“忽然”這種心境沒有出現之前,他並沒有把佛的話當作話聽。不是沒有聽到,是沒有聽進去。也正因為沒有把佛的話當話聽,所以他也沒有辦法看到火河、水河。因為他沒有看到水河、火河,自然而然也就沒有辦法聽到彌陀的「汝一心正念直來」的呼喚聲
   有心要了生脫死的人,他會碰到這樣的瓶頸:要向前進,走不了,因為有水火二河在,他過不了;但是又沒有辦法退,因為退的話只有死路一條。也不能退,退的話會更苦;可是生命無常,又不能一直站在這裏等。所以:無法進,無法退,又無法停止在那裏。所以他的心中苦不堪言。一般稱此為“三定死”。
 
   這就是指人已經跌到谷底裏的那種心境,進退兩難。碰到“三定死”的人,才只是入門。沒有碰到“三定死”的人,都還在睡覺。沒有碰到“三定死”的人,對佛法都還只是概念而已。
   碰到“三定死”的人,就會很認真的求道。因為這個時候,他心中有的只是:“我會死,我會死,我會死。”你進也是死,退也是死,那怎麼辦呢?真正碰到“三定死”的人,他才會拼命學佛。沒有碰到這個瓶頸的人,他的學佛都只是概念而已。

   問題來了。也沒有辦法進,沒有路;也沒有辦法退;又不能停在那裏不動。那該怎麼辦呢?當你在那裏掙扎、痛苦不堪的時候,就忽然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聽到“來,來,你來,你來”的聲音。
 
   真正碰到“三定死”的人,當他聽到阿彌陀佛“你來,你來”的聲音時,他就忘我了,忘記自己了,然後就順著聲音來的方向走過去。這“三定死”,他不曉得該怎麼辦,該如何是好,苦不堪言,掉在谷底,不曉得何去何從的時候,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聲,“來啊,來啊,來啊”,他忽然聽到這個聲音,他就很感動,忘記自己了,順著聲音來的方向走過去。這當下,他是不用大腦去想的。已經忘記自己了,就只是朝著聲音來的方向走去。

8275f0e6da3d4946b1f0f21d81592984.jpg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正極專心的做某事時,忽然有人叫你,你本能的朝聲音來的地方轉頭過去。那種當下就是忘己。當我們聽到有人叫我們,那個回頭的當下,是沒有凡夫的知見的。沒有思維,就只是一種很自然的反應。進入這種忘己狀態的就是碰到“三定死”的人。沒有“三定死”的心境的人,很遺憾,他不論怎麼計畫、用盡腦筋,都沒有辦法真正進入阿彌陀佛本願法門。

   “二河白道”的教法,最重要的地方是“三定死”。碰到“三定死”,突然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聲,當下忘記自己,朝著聲音來的方向走過去。這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我們是被阿彌陀佛的聲音吸引而往前走。

   有一首歌:“沒有聽的我,而能聽見的自己。”這當下就是無我的世界了。所以這當下就只有呼喚的聲音而已。
 
他沒有說:
“啊,我聽到了”,
“啊,我知道了”,
“啊,我明白了”,
 
   沒有這些。這就是沒有聽聞的我,而能聽到的世界。這當下有的只是聲音而已,唯有聲音而已,唯有彌陀的呼喚聲而已。有的只是呼喚聲的作用。有的只是聲音的運作而已,只是聲音的力量而已。我們只是被彌陀的呼喚聲吸引,往前走而已。是聲音來召喚我們,不是我們聽到的。
 
   這個世界是無我的世界,沒有聽的我,而聽到的世界。如果以為,“我從現在起,好好的念佛,好好的讀佛經的話,我就能聽見阿彌陀佛的聲音。”有這種心的話,是聽不到的。這是很難的地方。

   火河和水河,本來我們過不去,但是當行者聽到阿彌陀佛的呼喚聲的時候,他就朝著聲音的方向走過去。聲音就變成了路。變成一條行者過河的路。聲即道也,道即聲也。走在道上的人,已經不求信心、不求念佛,而是當下就有信心,當下就不斷念佛了。如果不是這種無我的心境的話,以為“是我念佛了”,“是我在信佛”,學一百年都沒有用。

   被聲音吸引去走這條路,這件事,用我們人類的語言很難表達。為什麼我們會忽然看到水河、火河?是因為你認真去修行,就會發現自己的貪瞋癡。水河就表示自己的貪心,也表示順境,我們看到順境就會很開心,這就是水河;所以我們都被水河弄濕了我們的身體,弄濕了我們自己。
 
   火河表示瞋心,也表示逆緣,所以我們遇到逆心的事就會火冒三丈,火就出來了。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就感到苦,遇到順境的時候就感到樂,所以我們不是在苦中就是在樂裏。

   修道的人,他會發現,自己的心不是苦就是樂,水火二河不斷的在心中交織。所以他發現自己沒有辦法過這個河,靠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過這個河。當他在這種痛苦中掙扎的時候,忽然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這“南無阿彌陀佛”來自阿彌陀佛)。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他就不管自己的什麼水河、火河了,就順著這個聲音來的地方,“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過去了。
 
   火河是逆緣,水河是順緣。所以不論我們是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阿彌陀佛的聲音都是在呼喚著我們的。但是我們一如意,就忘記阿彌陀佛了;當我們得意的時候,常常是把佛拋在一邊的。那麼在逆緣的時候,在你火冒三丈的時候,也聽不到阿彌陀佛了,也是忘記佛了,所以火才冒得出來。
   






台北法雷念佛會
   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是要我們用眼睛看自己,而是去聽阿彌陀佛的聲音。當你仔細傾聽阿彌陀佛的聲音時,你會聽到阿彌陀佛對我們說:“你笨也好,聰明也好,都是愚癡。”阿彌陀佛看我們,我們都是嬰兒。不論孩子多聰明,在阿彌陀佛的佛眼看來,都是孩子。所以,在阿彌陀佛面前,我們都要“還愚癡”,“還愚念佛”。  
二河白道(下)

二河白道(下)

   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是要我們用眼睛看自己,而是去聽阿彌陀佛的聲音。當你仔細傾聽阿彌陀佛的聲音時,你會聽到阿彌陀佛對我們說:“你笨也好,聰明也好,都是愚癡。”阿彌陀佛看我們,我們都是嬰兒。不論孩子多聰明,在阿彌陀佛的佛眼看來,都是孩子。所以,在阿彌陀佛面前,我們都要“還愚癡”,“還愚念佛”。
 
   所以法然上人開導弟子:“念佛的人,是還愚往生淨土。”因為很多人以為,學佛就會變聰明了,會變好了,法然上人就說:“不是,不是,要還愚。”越笨越好。笨笨的念佛,讓阿彌陀佛救度。在日本就說:“阿呆好,阿呆好,阿呆才肯乖乖的被彌陀救。”而聰明的就容易掉到陷阱裏。越聰明的,阿彌陀佛越擔心。

      碰到二河白道的人,才能夠真正接受彌陀的教法。很多人,都是以為自己有念佛,這就是邪見驕慢。真正的念佛人,他對阿彌陀佛的心,就是“我什麼也不懂,我什麼也不會,什麼修行也沒有,業障深重,但是托阿彌陀佛的福,沒有修行的我,也能讓阿彌陀佛救度。”所以對阿彌陀佛有的只是感恩的心。是用報恩的心來念佛。
6ad30fdb97da1484239915817c4df1d3.jpg
問:二河白道原文裏,是行者先見到白道,正在猶豫的時候,忽然聽到聲音。那老師剛才為什麼說是先聽到聲音,然後順著聲音走,聲音變成白道?
 
答:你不要執著於文字,要瞭解佛心究竟為何。對行者來講,就是因為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這聲音化作白道,讓我們行者來走,我們才有路可循。是阿彌陀佛先發出這個聲音來,我們才有路可循,才知道要這樣子走過去。所以不是我們能夠聽到這個聲音,而是聲音進到我們的耳朵裏來。
 
問:行者走在道上的時候,聽到親友叫他“回來,回來”。意思是說我們走在白道上,還會受到水火的侵犯嗎?
 
答:會聽到親人、夥伴叫你“回來,回來”的聲音,是在走上白道之前。是在“三定死”以前,在河邊、河岸,還沒走到白道之前。走上白道的人是聽不到的。
 
走上白道的人,還會受到水火二河的侵襲,這是從我們的心來講,從我們的人生來講的。因為我們直到一口氣不來之前,都是煩惱不斷的。但是雖然煩惱不斷,阿彌陀佛“來,來,來……不斷的,也是不停止的,也是不變的。
順緣也是煩惱,我們遇到順緣,每天開開心心、悠哉悠哉,這個也是煩惱。逆緣本身就是苦的,更是煩惱。所以水火二河就是在描述我們的人生。
 
不論我們朝左邊也好,朝右邊也好,都是煩惱,離不開煩惱。好也是煩惱,不好也是煩惱。有錢也是煩惱,沒錢也是煩惱。有也苦,沒有也苦,“有無同然”。

9678e59417f99a813135fe001153b215.jpg
問:(大意)前段作了個夢,夢見水火二河,但是沒有什麼感覺。
 
答:因為那是夢,所以沒有恐懼。夢還是夢。遇到這樣的夢,如果自己會感到恐懼,然後念佛。這個夢就夢得有價值。如果什麼感覺都沒有,那就只是夢而已。
二河白道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值得我們花一輩子來體驗裏面的內容。真正的佛教,僅僅二河白道就夠我們受用的了。我們可以用一生來好好的品味二河白道。我們會認為“這個我看過了,這個我讀過了,這個我知道了”,這種心都是假的。
 
   用一生來品味二河白道的人,到最後,“啊,原來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才讓我這個過客、旅人,走上真實之路。”而生起很感恩的心。
真正是白道行者的人,他不會掉到河裏。有的人畫二河白道圖,畫有人掉在河裏,那不是真的二河白道。真正走在白道上的人,是一定不會掉到河裏去的。
 

問:二河白道喻裏,出現過很多“忽然”的字眼,是什麼道理?

 
答:二河白道喻中的“忽然”有兩個,“忽”有一個,共有三個。“忽然”是“驚覺”的意思。本來沒有發現到,突然發現到了,就是“忽然”。“忽然”拿來用在我們身上:本來我們都沒想到自己會死,可是突然「我死了怎麼辦」?「我死了會去哪裡」?有這個心境出來,就是“忽然”。
 
   我們都知道人會死,可是沒有想過自己會死。我們都把死當作身外之物,(看作與己無關)。本來是這樣的我們,突然就會去想:「我會不會死?我死了會到哪裡」?本來沒有去想的問題,突然會想了,這種心境,就叫“忽然”。

其實死都存在,只是我們都當作是別人的問題,和我們沒有關係。(雖然)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死,可是我們凡夫只是概念上知道,其實並沒當作一回事。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的自己,突然會去考慮這個問題,這就是“忽然”。

日本有個詩人,作了個很有名的俳句:「迄今為止,都以為死的是別人;原來我也會死。哎呀!不得了」。(對人來說)這是很難的地方,能夠突然警覺自己的生命很無常,很難。突然警覺到自己生命無常的人,他學佛很快入門。我們都是概念上知道自己會死,那種實際的感受我們沒有。
大家有沒有為這樣的事情煩惱過呢?為“我會死”煩惱過嗎?有的話,學佛進步很快,沒有這種感覺的話,到死了都不會有這種感覺出來。如果沒有面對自己死亡的人,(真實瞭解)自己會死的人,佛法對他來講,只是一種概念上的知道而已。
當你聽到“會死哦”、“會死哦”,你作何感想?如果把它聽成“只要是人都會死”,當作身外之物,用客觀來看待死的話,那樣學佛很難;

e4ac7db2bd2563ec0c22635ab0a228fa.jpg
 
   真正想到“我會死”,有這種念頭的人,連晚上也睡不著,煩惱到睡不著覺。晚上睡到會打鼾的人,都是不瞭解自己會死的人。得了大病,面對死亡的人,晚上都是睡不著的。
 
   真正感受到無常,一直心繫無常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者。如果只是概念上知道“只要是人都會死”,想要瞭解佛法,不容易。
佛教說「無常迅速」,是來之有因的。如果你知道自己今天晚上就會死的話,那麼所有的事情,你都管不了了。真正知道無常迅速的人,他就會很認真的面對他的人生。
 
知道自己會死的人,不會站在那裏唱高調。不會吃一頓好吃的,就得到滿足,沒有辦法滿足的。知道晚上會死的人,給他準備再豐盛的晚餐他都吃不下。當人知道自己要死時,受到的打擊是很大的。沒有直接面對死亡的人,佛法對他來講,只是概念而已。
   “忽然”這兩個字是很重要的,(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