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文库3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净土真宗之宗祖 亲鸾圣人传 2012/01/27 净土真宗的宗祖亲鸾圣人生於日本承安三年,即公元1173年。此时相等于中国南宋期间。圣人的故居是位于京都东南部的日野区。 据传统记载,圣人幼小之名是松若丸。他的诞辰据传是四月初一。现在则以西历3月21日为宗祖降诞日。圣人的父亲是藤原氏族之分支-日野氏
净土真宗之宗祖 亲鸾圣人传

净土真宗之宗祖 亲鸾圣人传

净土真宗之宗祖 亲鸾圣人传
2012/01/27

净土真宗的宗祖亲鸾圣人生於日本承安三年,即公元1173年。此时相等于中国南宋期间。圣人的故居是位于京都东南部的日野区。
 据传统记载,圣人幼小之名是松若丸。他的诞辰据传是四月初一。现在则以西历321日为宗祖降诞日。
圣人的父亲是藤原氏族之分支-日野氏的日野有范。圣人之母亲据传名为吉光女,并在圣人幼小时逝世。日野有范木像这是爲了纪念圣人故居而建立的日野诞生院。日野家族的家庙是这古老的法界寺。该寺内供奉了一尊极爲庄严的阿弥陀如来坐像。诞生院后面是日野家族的墓地。内有日野有范和吉光女的墓塔。 

这时期的日本,天然灾害和战争不断。当时的朝廷软弱无能,各势力集团则互相争斗。饥荒,地震和火灾等灾害绵绵。一般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贵族的家财也开始没落。

公元1181年的春天,9嵗的松若丸随著他的伯父日野范纲拜见了当时的名僧慈圆(慈镇)大师,并要求出家得度,成爲僧人。

供奉亲鸾圣人头发的植发堂

这是亲鸾圣人接受剃度之仪式的青莲院。青莲院与皇室有密切的关系,是一所很有影响力的寺院。至於圣人幼小出家的具体原因则无法确定,但当时没落的贵族成员常常爲了退隐俗世而选择出家为僧。

传统的记载中形容当慈圆大师告诉圣人由於天色已晚,剃度仪式要延迟到明日举行。圣人聼了却坚持要在当天剃度。更马上吟下一首诗歌来表达他的心情。

心想明日尚有樱花盛开满山野,谁能知半夜狂风暴雨不将来袭。

於是圣人那傍晚正式得度为僧,并赐法名-范宴。出家一年后,圣人便登上当时的佛教学府比睿山,并开始修学天台宗的各种教理和仪式。

天台宗是由中国隋朝的智顗大师所创立。该宗对大乘佛教进行了整理和规范。由於智顗大师长居於浙江天台山,所以他所创立的宗派就名为天台宗。

9世纪,日本名僧最澄大师入唐地求法并把天台教理带囘日本。回国后他把比睿山发展成修习佛法的中心地。

据传亲鸾圣人居於比睿山无动谷的大乘院。由於史料的流失,有关圣人在比睿山具体的事迹所知不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圣人在比睿山是一名‘堂僧’。那些出身贵族的僧人则为地位较高的‘学僧’。堂僧是指那些负责念诵经文和进行各类佛教仪式的僧人。据说圣人极爲仰慕200多年前居於比睿山横川区的名僧-源信和尚的净土教理。源信和尚写了一部名为《往生要集》的著作。此著作也对圣人有很大的影响。圣人也很可能参与了‘常行三昧’的修行。此修行爲期90天,参与者必须毫无停歇地一边念佛一边绕行阿弥陀如来之塑像。

圣人虽然在比睿山接受了各类修学,但是他并没有认爲自己已经‘脱离生死烦恼,得入悟道境界’。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的比睿山已经失去了最澄大师的原有精神,许多僧人已变得堕落和腐败。

圣人对於当时的宗教环境一定感到非常失落。他深邃的自我反省使他觉得自己在求法的道路上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 

圣人29嵗时(公元1201年),他决定下山到圣德太子(公元574622)的陵墓礼拜,寻求解决自己内心问题的答案。

圣德太子是日本7世纪的一位摄政王,在日本佛教史的初期,他是一位佛法的大力支持者。他的事迹广受人们尊崇。许多人更认爲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据传圣人在圣德太子的陵墓得到了啓示的梦告。之后圣人决定在京都六角堂顶法寺内闭关100天。圣人选择此寺的原因是因爲它也是圣德太子所建立的佛寺之一。 

这是今天的六角堂顶法寺。该寺所供奉的本尊是如意轮观音。六角堂至今仍是一所香火鼎盛的观音寺。爲了纪念圣人在六角堂闭关的事迹,寺旁供奉了一尊亲鸾圣人像。

在闭关第95天的淩晨,圣人得到了观世音菩萨的梦告。具体的梦告偈文现已遗失,但是那次的梦告指示圣人往拜见当时在吉水草庵居住的法然上人(公元1133-1212)。

法然上人,别名源空上人,比亲鸾圣人年长40嵗。法然上人也是一名比睿山的天台僧人。他读了唐代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后大受感动,并创立了一个独立的净土宗。法然上人在吉水为广大群衆解説净土教义。他简单易懂的教理感化了许多人。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早期的佛教主要是爲了国家朝廷和统治者的利益而兴起。到了平安时代末期和镰仓时代初期,许多大德们相继出世,并把佛教带入民间的一般百姓。在这比睿山的大讲堂裏,供奉著镰仓时期新兴宗派的祖师们。亲鸾和他的恩师-法然上人一同排列安放,受人们的追思和缅怀。

法然上人的信徒包括俗人和僧人。受上人教化的人来自社会各阶层。从贵族,武士甚至最低贱的贫民都成爲上人的衷心信徒。另外,由於法然上人是少数不歧视妇女的僧人之一,他的教法也吸引了各阶层的妇女。

爲了阐释传布净土教理,法然上人写了《选择本愿念佛集》一书。

在法然上人的门下时,亲鸾把法名从范宴改成绰空。四年后,亲鸾把法名再次改成善信。法然上人还亲自为他题写这新的法名。当时的善信是法然上人身边少数获得允许抄写《选择集》的徒弟之一。

有一囘,亲鸾向法然上人提议询问门下之门徒对於往生净土是否是‘信不退’还是‘行不退’这个问题。他得到了老师的许可,亲鸾翌日在衆门徒前提问这个问题时,大家便依照自己的看法而选择座位。记录结果后,亲鸾和四位同门选择在「信座」就座。最后,法然上人做出了回应说:「请把我名写入信座。」在「行座」的同门们都后悔自己没有对恩师之他力念佛法门彻底了解。

法然上人认爲各类修行和钻研在末法时期是毫无必要的。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无论是哪类型的人,都会得到解脱。

法然上人的信徒人数逐渐增加,导致其他旧佛教宗派对法然上人的教团越来越妒嫉。他们也对上人的教法‘舍弃诸行,专修念佛’大表不满。

面对旧宗派的压力,法然上人撰写了《七个条制诫》并嘱咐门下一百八十九名徒众签下名字。在此文件中,亲鸾署名为‘僧绰空’。此文件也呈交给比睿山延历寺的住持。翌年,即公元1205年,奈良的兴福寺也上奏朝廷禁止法然上人的教法。但是朝廷并没有对上人采取任何行动。

但是好景不常,在1206年天皇离京到熊野时,上人门下的两名弟子住莲和安乐私自为宫廷的两名宫女剃度为尼。天皇得知此事后,大爲震怒。 1207年,天皇宣旨处死住莲,安乐和另外两名僧人。法然上人和另外七名僧人被取消僧籍并流放他处。亲鸾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法然上人75高龄,圣人则只35嵗。上人被赐俗名藤井元彦,流放到四囯岛。亲鸾则被赐俗名藤井善信,被流放到越后囯,即今日的新泻县。在那时代,犯罪的僧人必须先吊销僧籍,并赐俗名后才能正式定罪。

这次的流放,是亲鸾和他最敬爱的老师的永别,因爲他们两人无缘再次彼此相见。

至於朝廷不公的判决,亲鸾圣人在其著作《教行信证》中写道。「主上臣下,背法违义,成忿结怨。因兹,真宗兴隆大祖源空法师,并门徒数辈,不考罪科,猥坐死罪,或改僧仪,赐姓名,处远流,予其一也。尔者,己非僧非俗,是以秃字为姓。空师并弟子等,坐诸方边州,经五年居诸。」

(天皇及臣子们,违背佛法,厌恶净土教法,导致源空上人和门徒们,未经审判其控状而草率判处死刑,吊销僧籍并赐予俗姓,流放于远处。我即其中之一人。从此,我即非僧人也即非俗人。所以我选以‘秃’字为姓。 源空上人和诸位弟子在流放之远州度过了5年之期。)

由於僧籍吊销,流放后的亲鸾自称自己现在已是‘非僧非俗’。 他叫自己爲‘愚秃亲鸾’。

亲鸾和法然上人都借此流放的机会,来向当地的人民传布净土教法。 

越后囯的生活环境极爲恶劣。爲了生存,亲鸾圣人和农民们一起耕耘稻田。他也借此机会向身旁的平民们传授净土教义。和圣人一起生活的人们大多都是爲生活而挣扎,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

此时,圣人和一位名为惠信尼的女子结婚。圣人结婚的原因是因爲他已经不是一名僧人了,并且他想以自己为例,彻底实行在家佛教,让大家都知道他们也可以和圣人一样信仰和实践净土教法。

况且,法然上人早期也曾教诲,任何人, 无论他的地位或职业,都可以毫无差别地信仰净土教法。

1211年,也就是流放后的第五年,法然上人和亲鸾都被朝廷赦免罪行。亲鸾圣人原本打算囘京都,但是在1212年,即收到赦免公文的两个月后,法然上人在京都往生,享年80嵗。
亲鸾圣人便决定不回京都。在1214年,42嵗的圣人决定到日本东部地区宣扬佛法。之后的20余年,圣人和家眷云游四处。圣人的门徒也逐渐增加。圣人在各区的直入弟子约有80余人。这些弟子则带领当地的念佛团体。但是在《叹异抄》裏,圣人未曾认爲自己身边有任何弟子。“我亲鸾未曾有任何弟子,原因是因爲人们念佛是受到阿弥陀如来的啓发而非因我之缘故。所以把念佛之人称之爲‘我的弟子’是非常荒谬的。”

圣人之所以会说自己没有任何弟子是因爲人们不是因爲他而念佛,而是因爲受到阿弥陀如来本愿力的诱导而念佛。因此把念佛信徒称爲‘他的弟子’是狂妄自大的行爲。况且,由於大家都是同样的佛弟子,圣人就把他们当成是‘同朋’或‘同行’看待。

圣人云游四方传布净土教理,并教化了许多当地的居民。但是圣人企图教化的有些人并非友善之辈。

在常陆地区的板敷山,有一位名为弁圆的山伏。山伏是指古代在山上修行之人。弁圆以替村民祈祷作法事为生计。由於越来越多人逐渐信仰圣人所传布的净土教法,弁圆的生意受到打击。最终弁圆忍无可忍,便到圣人的草庵企图伤害他。但是弁圆一看到圣人慈祥的脸孔,便大受感动。他投下了武器和道服,拜入圣人门下成爲弟子之一,法名妙法房。

圣人约52嵗时,开始撰写净土真宗的本典《教行信证》。此书全名《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直到圣人约75嵗,此长篇幅的著作的初稿才完成。不过,亲鸾圣人直到他85嵗时仍然一直不断地修订该文。

《教行信证》是全以当时的学术语言-汉文写成。《教行信证》全书分爲6卷,记载了亲鸾圣人所诠释的净土教义。

净土真宗门徒朝朝暮暮念诵的《正信念佛偈》,就是出自《教行信证》行卷的尾部。

圣人在撰著中,特别选出了来自印度,中国和日本的七位高僧爲净土教义的传承。这七位高僧是:印度的龙树菩萨和天亲菩萨,中国的昙鸾大师,道绰禅师和善导大师,日本的源信和尚和法然上人。以上七位高僧都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净土文献,并在净土真宗的发展历史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净土真宗的佛寺裏都会供奉此七高僧的挂轴画像。

1232年,60嵗的亲鸾圣人回到了京都。由於京都有充足的经藏文献作参考,他完成了《教行信证》 并开始撰写其余著作。爲了不识汉文的广大民衆,圣人也撰作了许多日文的净土赞歌。 

这时期,圣人经常和远方的诸位弟子通信。 有些也会跋山涉水到京都来向圣人请教教理。

但是在远方的关东地区,人们对净土教理的误解逐渐加深。其中一个误解就是因爲阿弥陀如来的本愿是以恶人爲救度对象,人们就以为因此可以随意造恶。这邪义就是所谓的“造恶无碍本愿”。此类误解使当地官府对净土教义有了反感。爲了澄清这类误解,亲鸾圣人派了他的儿子善鸾到关东地区化解此问题。但是,此任务艰难,手无对策的善鸾有时利用自己和圣人的父子关系来控制那裏的门徒。他甚至偏离了父亲的教法,并宣称自己从父亲那裏得到了‘密典’。关东的门徒们便因此而发生内乱。 

当圣人得知善鸾在误导他人的真相后,在万分的悲伤下圣人便和善鸾脱离父子关系。此绝义书的抄写本仍流传至今。

虽然圣人得承受和自己亲生儿子脱离关系的打击,他仍然继续以毕生的光阴来弘扬珍贵的净土教义。

1263年,圣人已经高龄90了。在那时代,能活到此年龄的人可说是稀少。圣人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并在农历1128 日逝世。身旁服侍的有圣人的幼女觉信尼和几位弟子。

这是圣人往生処的角坊别院。

圣人的曾孙-觉如所撰写的《御传抄》,对於圣人往生的最后一刻有以下的记载:「圣人不问俗事,不断称念圣名以答谢佛恩。」

圣人的遗言则被记载如下:

「当我永久地闭上双眼时,请把我的遗体放入加茂河喂鱼。」

翌日,圣人的遗体以简单的仪式火化。 火化后,弟子们捡拾了圣人的遗骨安放在西大谷。

弟子们之后便建立了一所小佛阁来供奉圣人的骨灰和塑像。觉信尼则被弟子们推选成爲该佛阁的主管。这就是今天本愿寺的缘起。之后,觉信尼的后代继承了主管之位,因而发展成后代本愿寺的历代领导人-门主的由来。这就是今天的西大谷本庙(圣人陵墓)。数以万计的真宗教徒也把自己的遗骨安放与此,来和圣人团聚。 

虽然亲鸾圣人约750年前离开人间,但是他的教法仍然活在今日千万人们的心中。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虔录自澳洲法雷会出品 之弘法系列

台北法雷念佛会
净土法门的「菩提心」原创 瑞默老师  本愿力  2020-06-08
净土法门的「菩提心」

净土法门的「菩提心」

净土法门的「菩提心」
原创 瑞默老师  本愿力  2020-06-08
d7f299f70701cc2a0408b30517abb982.jpg
63763f039f9463d72f40335cb376e587.jpg
deed28cd5af1f17f7d152a47531d7a9e.jpg
3d0313e8c4b816fe306d11633f2eb133.jpg
0b1ea7102de9e502ceae88f0092dd956.jpg
4deeb614a0be12a840116b7a2fe119df.jpg
18470953cd6177de2d79303ada69fc47.jpg
eb47031412e6a5f55e804a176a8f5bd4.jpg

台北法雷念佛会
劝持《正信念佛偈》

劝持《正信念佛偈》

49f2c9a7ce25b555f51c96d25903a514.jpg

a6cfb0e22f2da4f9681038de914d2b9b.jpg330497196633a4f0eee498acb73b4918.jpg

2dd3f84851c5cb48cef01595d7c12e22.jpg

72ca1df10befb5d135b837b593e65512.jpg

6bc11ceaa3b33e6717655131380f5ec7.jpg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雷辙的真髓           瑞默   本愿力「慈悲」 和 「因果」「孝行」 和 「佛法」忘记这些 此生暗暗、短命生病的话 要忏悔哟往生净土的秘诀 净土真宗的真髓,法雷辙的特色是重誓偈。我   建   超   世   愿,必   至   无   上   道。斯   愿   不   满   足,誓
法雷辙的真髓

法雷辙的真髓

法雷辙的真髓
           瑞默   本愿力
9cfd0e2567450db2b7ee453e0dc43088.jpg
慈悲因果
孝行佛法
忘记这些 
此生暗暗、短命
生病的话 要悔哟
往生净土的秘诀
 

净土真宗的真髓,法雷辙的特色是重誓偈

我   建   超   世   愿,
必   至   无   上   道。
斯   愿   不   满   足,
誓   不   成   正   觉。

——功德宝海的大正觉
 
我   於   无   量   劫,
不   为   大   施   主。
普   济   诸   贫   苦,
誓   不   成   正   觉。

——愿力回施的大正觉
 
我   至   成   佛   道,
名   声   超   十   方。
究   竟   靡   所   闻,
誓   不   成   正   觉。

——名声普闻的大正觉
d0907134be13035b8198e178ecdb4f56.jpg
      大家晚上好!今晚所讲已写於黑板。这是净土真宗的真髓,也是法雷学派的特色,会比较艰涩。这是要回答净觉师(香港法雷会住持)所问的,法雷辙
与他派不同的特色。
法雷辙的精神在「重誓偈」,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与本愿的由来,和阿弥陀佛本愿与众生获救有何关系;是透过「南无阿弥陀佛」来看净土三部经,带我们走入「佛心」、本愿的教法。晚上的内容相当重要。净土真宗在日本流传八百多年,然立足於「重誓偈」来讲阿弥陀佛本愿的,只有法雷学派。
b74522bfd6e62315bebc1e3a77e73215.jpg

同样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在香港、台湾、大陆的念佛心态是祈求,与日本真宗念佛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净土真宗所讲的念佛念的是本愿,誓愿,即佛心,大慈悲心,这整个,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佛心」是要「普济诸贫苦」,即救度我等欲望的众生。阿弥陀佛成就「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为了让众生闻信名号,故言阿弥陀佛是「名声普闻的大正觉」。同时阿弥陀佛是充满宇宙,手已伸出要接引我们了,如不知佛心,而念佛祈求阿弥陀佛救度,是与本愿相违背的。
我们念佛首先要知道,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佛呢?是成无上道的佛,即无上正徧智、无上涅盘的佛,即自利利他、二利圆满,即大功德,即是其行(自利利他、成佛度生之行),即阿弥陀佛。在众生还没求阿弥陀佛之前,阿弥陀佛已成就大功德要回向给我们。所以阿弥陀佛本愿的出发点是「大家一起成佛(无上道哦!」

f5b06c8aa0a8cc97331284bfe1ca1e6f.png

阿弥陀佛的第一重誓是「我们大家一起成佛去」!故言「功德宝海的大正觉」。

 a5713535de12bd66f84f1b763883258a.jpg

第二重誓「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给与衆生「功德大宝海」(成就於第一重誓),故言「愿力回施的大正觉」。末法众生为何要依止阿弥陀佛呢?因为阿弥陀佛在众生还没有祈求前,已经发愿要把「大功德」回向给我们故。 

第三重誓阿弥陀佛发愿「成无上道」(第一重)是为了成为「大施主」(第二重),要布施给众生什么?即「名声(名号)」(第三重)让众生普闻,故言「名声普闻的大正觉」。

所以阿弥陀佛是以「重誓偈」成就功德回向给我们。

51181f9571643d0728627255b2f6a4de.jpg

净土宗与净土真宗的不同处是:净土宗是只看到「名声」(「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以为要念佛才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故强调念佛。

净土真宗则从阿弥陀佛的「佛心」开始。

只看到「名声」,会是以祈求心态求阿弥陀佛救度,这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违背。因为阿弥陀佛在众生尚未祈求前,既已看到众生的「贫苦」,而发愿主动伸出手要接引众生。
1579af38b6b995e8491bd68af7adb2a1.jpg

所以同样修净土法门,不要只看到「名声」,还要看到「佛心」!

阿弥陀佛为何而出现?「南无阿弥陀佛」是为何成就?这是很重要的地方。

在佛堂或在家、工作或路上,为何「南无阿弥陀佛」会不知不觉地跑出来呢?是你已经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名号才会不知不觉地跑出来。所以我们听到本愿的教法,而对阿弥陀佛能一心一意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出来,不是我们有修行,能对阿弥陀佛一心一意,而是因为阿弥陀佛的佛心对众生是一心一意地要救度众生,所以阿弥陀佛的「念力」透过「名号」,通过我们的耳朵进到心里,自然而然,众生会一心一意地对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出来。

 7cf099067c551ab6a88d3b251500eca3.jpg

      第三重誓,阿弥陀佛成就「南无阿弥陀佛」时,让众生普闻其「名声」,就是对「名号」起信。
「闻信」即是让众生闻,且透过「南无阿弥陀佛」让众生起信,以「六字释」而言即是「归命」。
对阿弥陀佛归命是来自佛心的力量,是来自第二重誓「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令衆生对阿弥陀佛起「归命的一念」。即阿弥陀佛这位「大施主」回向「名号」给我们,所以我才能归命阿弥陀佛,就是善导大师六字释:「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发愿回向」是阿弥陀佛发本愿回向「名号」给我们「南无阿弥陀佛」从何而来?是从阿弥陀佛而来。「六字释」説:「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阿弥陀佛是以回向名号成为衆生的信心,成就救度衆生功德的修行,二利圆满的佛。 所以从善导大师「六字释」的立场看,整个重誓偈,就是成就於一「南无阿弥陀佛」。

52bb24dc138564daa699b336808ba941.jpg
      大家不要小看我们口中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里面有这么深的内涵在其中。每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都是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回向这句「名号」给我们,「名号」才会从我们口中出来。这句「名号」威力无比,表面上是我们嘴巴在念佛,其实念佛的动力来自哪里?来自於阿弥陀佛。所以有领受到阿弥陀佛的悲心者,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是自己一人而已,而是阿弥陀佛跟著我,二人同行,另外那一人就是「阿弥陀佛」!

c23c4b51b5d2366f626269d5f8390e58.jpg
      何时何地阿弥陀佛都会跑出来陪我们,所以不用担心。何以故?阿弥陀佛是无上佛,是佛中之佛、威神无极,虽然我们很贫苦,也不用担心,「无量寿佛,威神无极」故。「贫苦」众生知道阿弥陀佛是这样的存在,自然而然会「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出来,这就是「名声超十方」。所以阿弥陀佛与诸神不一样,是不需祈求的,阿弥陀佛已自动将「大功德」回向给我们了。阿弥陀佛是个什么样的佛?是功德宝海的佛,功德宝海非占为己有,而是要回施给我们,这即是第二重誓「愿力回施」。如何回施呢?即成就「名号」。

23792c2ad9981a8626f678e8afdc9239.jpg

 

如来的一切功德凝聚为「名号」,故「名号」又名「万德洪名」,然后「名号」让我们众生听闻,即「名声普闻」。为何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救度众生?就如妈妈教小孩说话,每天每天教小孩叫「妈妈、妈妈…」,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会叫「妈妈」。阿弥陀佛也如是,无始劫来追著我们呼唤:「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到现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才会从我们口中出来。

当「南无阿弥陀佛」从我们口中出来时,是「佛心」的愿力先跟我们「应」,我们「凡心」才能「感」受到「佛心」,而起「感应道交」,「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而然从我们口中出来。因此当我们感受到「佛心」的慈悲时,就与阿弥陀佛是一体,这就是大安心。

c1a43c40c5902c6d9a1164ef66fe7cac.jpg我们礼拜阿弥陀佛时,如有祈求的心,是与阿弥陀佛之间还有隔阂,就无法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的「佛心」是要把佛功德「普济诸贫苦」,即将往生成佛的功德赐给我们这些罪业深重、无力解脱的贫苦衆生,如图中所示,阿弥陀佛把我们抱在怀里,这就是摄取不舍。

7e44354df02d138a78517d571c57bbf5.jpg

从图示再度总结说明一下重誓偈:阿弥陀佛成就「无上道」,是为了做「大施主」,做「回向主」,把佛功德回向给我们。如何回向?把佛功德施於「名号」,而名号的声音就是阿弥陀佛招唤我们的声音,这也就是第三重誓的「所闻」。

念佛的人如果是想念佛给阿弥陀佛救,就不是本愿的念佛,本愿的念佛是阿弥陀佛要给予众生「功德」。同样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没有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会把他当成是真言的、咒语的,这是不对的。每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声声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佛心」、「大慈悲心」。

2004c309b0c3f7a29d238e560e1969cf.jpg

佛号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念佛会有不可思议的事迹,然而如把「南无阿弥陀佛」当成咒语使用,就不是净土教的本义。因念佛而免难或病愈了,这不稀奇,因为阿弥陀佛威神无极,这是小利益;「南无阿弥陀佛」还有更大的利益,大家应著眼於此。观念要清楚,不是念佛不能保平安,而是不要为了保平安而念佛。如果不知不觉地把「南无阿弥陀佛」当成咒语式的念佛,是十九愿的念佛,只是往生化土。与阿弥陀佛的佛心感应道交的念佛是十八愿念佛,往生真实报土。

6b4dcd40cdd1abef478a1119213e7f87.jpg
大家休息够了吗?刚刚所讲重誓偈是佛所说的,善导大师再把它浓缩为「六字释」:

b549e39a9d1d13ee3270021251438681.jpg
有一次到广岛法雷念佛会,讲「南无阿弥陀佛」的名义后,有位七十多岁的同朋开车送我到旅馆,说:「听老师讲这个法时,我什么都不记得,只感觉到南无阿弥陀佛是宇宙的声音,整个宇宙都在震动,嗡嗡地响!」
我说:「这就对了!因为阿弥陀佛是宇宙大的佛」!

42d2f7978e177a0ec26acfb445bbd2c6.jpg
阿弥陀佛是不可思议光如来,是无我、无色、无相的存在。因凡夫有我、有色、有相,不能感受到,所以阿弥陀佛慈悲,化为「有相的佛」让我们看,化为「有声的佛名」让我们听,即「方便庄严真实清净功德尊」。 这是昙鸾大师於《往生论注》赞叹阿弥陀佛的法语。何以故?因为找不到人类适合的语言。
a51453fdd2a5fa75918c57a112596cae.jpg

阿弥陀佛是空、无相、无我,真实清净功德的存在。所以不要用凡夫知见、凡夫的贪瞋痴去求阿弥陀佛,以为有烧香,阿弥陀佛就会保佑,没烧香阿弥陀佛就不保佑。

修净土的人,在佛前诵《赞佛偈》、《正信偈》,而不诵《心经》、其他佛经,因那是佛的无我、空的境界,我们凡夫体会不到,到了净土自然能如实体会。无论修什麽法门,最后都是到「空、无相、无我」的世界,我们念佛法门往生的净土也是「空、无相、无我」,所以说是「无生之生」。

到那个世界,就可以和禅宗、真言宗等的人一起握手了。我们凡夫唯一的入口是「往生净土」,往生净土后就能开佛的智慧。所以大家不用著急,也不用管其他法门,只要往生净土,就可以见到各宗的大德。
9d2b503e83c597dadcfbecc6b35e2111.jpg

      首先要对阿弥陀佛一心一意,因为阿弥陀佛「必定救我」!而「归命」也不是我们的力量,是阿弥陀佛的力量让我们归命的,就像孩子会叫「爸爸、妈妈」,是父母的力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心而叫出「爸爸、妈妈」哦!当我们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心时,会「阿弥陀佛,谢谢,谢谢」,而化为「南无阿弥陀佛…」出来。当孩子感受到妈妈的苦心时会「妈妈、妈妈、谢谢!」,即使孩子不会说「谢谢」,妈妈也不会放弃孩子的。同样的,当我们对阿弥陀佛起感恩心而「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时,如果我们没有念佛,阿弥陀佛也不会舍弃我们。

0e2864a00f5110a9360563353bee3765.jpg


问:如何无我?
师:我们众生是无法「无我」的。保持原状,不需要刻意改变。

   是阿弥陀佛来救我们的;不是我们改变了,阿弥陀佛才来救度。就像妈妈对你很好,说「好         可爱、好可爱喔!」你向妈妈「谢谢」就好了。同样,我们感受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心后,向阿弥         陀佛「谢谢」就好了。不用多想其他。你如果无论如何都想要「无我无我」,那是不需要阿弥陀         佛的救度。
670e2e0649fef1251c363ba82e629350.jpg



台北法雷念佛会
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宗教相竞兴起,在强调宗教的社会性和大众的积极性的同时,很容易将宗教本质的教义和信仰,弄得过於低调及弱化。像这样,有舍本逐末的倾向。在这么混乱的时代,真的能救自己、救人类的宗教,必须是与科学不矛盾、离一切的迷信、立脚於法界的大真理、而且还得满足宗教的感情不可。这是吟味祖师亲鸾圣
教行信证大系1

教行信证大系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宗教相竞兴起,在强调宗教的社会性和大众的积极性的同时,很容易将宗教本质的教义和信仰,弄得过於低调及弱化。像这样,有舍本逐末的倾向。在这么混乱的时代,真的能救自己、救人类的宗教,必须是与科学不矛盾、离一切的迷信、立脚於法界的大真理、而且还得满足宗教的感情不可。这是吟味祖师亲鸾圣人的真实教,应回归圣人的真精神所计划出版《教行信证大系》的旨趣,故本大系光显著真实信心的机微。

古来《教行信证》的注释计有数十种,为钻研此书,先哲洒下毕生的心血。因此,彼等的学派可屈十指。但是,令人遗憾至极的是,世上知道最新最深的法雷学派的人并不多。法雷学派创始於劝学光明坊断铠法师(文化五年八月四日生,一八O-六九),传於劝学瓜生津隆英法师,隆英法师传法给司教桂利劔法师。本大系主要整理利劔法师的著作及遗稿,其间并加上断铠法师和隆英法师的遗稿,及编者的文章。只有第一卷加上「教行信证大系」总论之意,设有「教行信证本文解释」之篇。第二卷以下记载「宗义要论」和「评林」,本文解释的要点则穿插於﹁要论之中。

各卷第一篇的「宗义要论」,将《教行信证》主要的教义和思想分为项目,依著本典的顺序尽量平易地论述之,并附上假名的注音,加上详细的注释。读者从读到第一篇就能触到亲鸾圣人雄大而统一的教理的真髓,及圣人亲身体验的安心的机微。为了易於了解利劔恩师的原文,所以加上了假名的读音,但是恩师卓越的真宗眼和一贯深远的思想,不因此而有丝毫的改变。我努力将原文的精神充分地发挥出来,虽然偶而有加上取舍之处,但这些都不过仅是将二十余年受到恩师的教诲,所遗留在耳底的教法、师训记录下来而已。

第一篇,帮助理解《教行信证》的本文和「评林」,其重要性正好能达观《教行信证》的宗教,养法眼和信眼,令金刚信心的机微鲜明化,且也是对现代的宗教培养正确的判断力上,不可或缺的良篇,同时亦能够充分地吟味法雷学派的特徵及长处。觉醒自己的生死问题,欲触圣人真生命的认真学徒,遇上本大系,对如此深的真理能这样开心地顶戴,并被笔述下来,想必惊讶,且庆喜恭敬,甚至会忘记合上书本,废寝忘食地阅读之吧。又学者之间谈论著《教行信证》是宗教的最高峰,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深深地感受到:是﹁生命之书﹂,可为万人一齐钻研、仰赞的是《教行信证》。
第一卷的「教行信证本文解释」以第一篇和第三篇的「注疏评林」的精神解释本典,所以是一篇能直参圣人的法身、如来的光轮《教行信证》的面目之文。

《教行信证注疏评林》,古来曾有学者著眼於此书,而著作了本典一部分的注疏评林,但是如本大系般普及《教行信证》六卷全部,从「总序」之文至结束的「化身土卷」为止的注疏评林,世上未曾有出其右者。由此,即能明白著作评林是如何艰巨的大事业,而恩师利劔师完成了此艰难的事业。奉献一生研究《教行信证》的恩师,生前热切地盼望能出版「评林」,当时得到诸多善友之力,已做好出版的准备。惜当时因爆弹如雨下,故所有的计划均化为水泡。恩师亦未及见出版,而於停战前逝世。本「评林」的遗稿原文,是在大战期间,穿岩凿壁,外以双重的铁门保管著,方得留存下来。这次依百华苑(出版社)的好意,得以出版此心血的结晶「评林」,对学界而言,实是一件可庆可喜的事。


序二

於真宗的宗学界,以光明坊断铠法师为始祖的法雷学派,尚未广推於世。这次,汲此学派法流的近代学者桂利劔法师的遗稿《教行信证注疏评林》八卷,由利劔法师的弟子稻垣瑞劔法师,重新改订编辑而公刊於世,相信这对学界是件有意义之举。

自昭和二十(一九四五)年利劔法师往生以来,至今已历十三载。其间,对此遗稿的公刊,有过几次的计划,但是由於此遗稿不仅是纯粹专门研究的书,因为形式采摘录的形体,频繁的使用著专门的用语,缺乏普遍性。因此,至今未得上梓的机会。但是利劔法师的高徒稻垣瑞劔法师打开此难关,带来了公刊的机运。瑞劔法师决意报师恩之道,自行执笔﹁注疏评林﹂所示的义理大要,一改编辑的体裁,题名《教行信证大系》,将「注疏评林」收於七卷,同百华苑主清水氏商量出版之,且得到同氏的协赞。

念及桂利劔法师依其师瓜生津隆英劝学,学习法雷的学辙,得其衣鉢,已有半世纪。其间,利劔法师应瑞劔法师的劝说,移住神户市后,纵横活跃於教、学二面,是乃周知之事。利劔法师居住於神户期间,钻研之功更上层楼,同时也培育出善弟子的稻垣瑞劔法师。瑞劔法师之报师恩,及奉事师长的态度,是现代罕见的龟鉴。不肖隆雄作为劝学隆英的后嗣,得继职法城寺,但隆英劝学往生时,余年仅三岁,其后学习法雷学派的法缘甚浅,仅於利劔法师晚年,到神户市拜访法师,听法师口述「行信论」、「圣净论」的部分而已。

这次,瑞劔法师亲自执笔「注疏评林」的要解,将「注疏评林」更名为《大系》,并编辑公刊,此上好机缘令法雷学派的遗风得以公诸於世,吾衷心地感谢,并致上最深的敬意。我确信此举为贡献法界的供养物,能被有缘的人们纳受,使《教行信证》的精神得以弘宣,此举自为谢师主知识之恩,亦是报法雷学派先哲之恩也。愿此书在如来的照览下,能得诸善友的护持、爱护。吾虽不才,受叙由来以代序。

                                                                                                                                              昭和三十三(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日

                                                                                                                                                                                                         龙谷末弟司教瓜生津隆雄识

篇《《教行信证》「教卷要論《教行信证》,最至高无上最深妙,是世界第一的宗教,同时因意趣甚深,实是本难解难入的书。因为如此,编者依桂利劔恩师的遗稿,在本《大系》的各卷卷首加上﹁要论」,达观的叙述各卷的中心思想。仰愿熟读吟味﹁要论」之后,切盼能拜读御本典的本文及﹁评林」。法雷学派的面目,在﹁要论」中亦栩栩如生地跃动著。

第一章真宗的教判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佛教不论是哪一宗,皆有﹁教相」(教义)和﹁安心」。净土真宗的﹁教相」,即是﹁教、行、信、证」,这是如来摄化(济度)众生的食谱(步骤)。﹁安心」是众生往生的要法(肝要)

释尊金口所说的教法,过於深妙过於广大无边,因此八万四千的法门,门门不同,究竟该由哪个门()入才好呢?关於这点,祖师大德们呕心沥血地精读大藏经,发现唯有此才是到涅盘之道,而各开一宗。为开一宗而统一大藏经,将之系统化的,叫做﹁教判」,或﹁教相判释」。

如禅宗不依经文,而依坐禅,以直接悟入佛的知见为目的。如三论宗,以无所得(般若空)为宗(眼目),故亦不依一经。其他宗派,如华严、天台、真言、净土、真宗、日莲等,各选经而开一宗,这些就叫做「教宗」。净土真宗以三部经,特别是以《大无量寿经》定为「真实教」。

各宗的祖师在开一宗时,先拜读大藏经,立足於一定的基础上,统一大藏经。其统一眼和统一的根据,是宗各派的分歧处。在日本国,以雄大的统一眼,振兴一宗的大德,是真言宗的弘法大师(空海),和净土真宗的亲鸾圣人(见真大师)

弘法大师以「十住心」(参照《十住心论》、《秘藏宝钥》)的教判,统一佛教。亲鸾圣人垂「二双四重」(竖超、竖出、横超、横出)的教判,开创净土真宗。二双四重的教判眼目,在示「他力横超」,即乘如来的本愿力,令得金刚的信心。鉴於时(时代)和机(众生的根机),立脚於如来的大智大悲时,宗教无论如何非得落实於此处不可。

「横超他力」的大道,即名「本愿一乘」(绝对不二的本愿教法)。「本愿一乘」方是统一全佛教的「真实教」,是凡夫直入的「无上道」。「二双四重」(竖超、竖出是一双,横超、横出是一双)的教判就大乘,很公正地大观之。圣人常立於高处大处,达观佛教的全野,提示相应我等凡夫的易行,且是最高最深的佛法。如圣人这样以宏识雄深的态度垂教者,迄今无出其右者。《教行信证》是圣人「己证」(体验)的法门,是全显阿弥陀如来「本愿海」的自然法门,同时亦是释尊出世本怀的教法。

《华严经》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意思,「三界」指迷界,是妄觉的世界,是「一心」(绝对心、真如)。「心」(绝对心)外无万物。心、佛及众生,虽然各有差别,从绝对的立场(真如、空、第一义谛)看之,是不二一体,没有差别。宇宙万物相依,互相关系著,依﹁因缘」环环相扣、成立,没有一物是独立的。个物虽然「相对」,相对的当下,却示现著「绝对界」的风光。「相对」即「绝对」,「绝对」的当下是「相对」(唯神非绝对)。如此,大宇宙即法界是一心(真如法性),「法界」无始无终,既非神创造,亦非被神支配。法界﹁一相」即是「无相」(因缘即空),「一相无相」的「法界」,即言「性海」(绝对界)。「性海」是众生的「心性」,同时是「佛心」、「佛智」的世界。其故,「性海」无「妄念」,藏著无尽藏的功德,是清净真实。此清净真实的「性海」,亦云「真如」(物质界和精神界的统一)

「性海」虽是超越因果的「绝对界」,以此「性海」的「功德」、「力用」、「光明」,显现於众生界的,即是「佛」、「菩萨」、是「佛法」、是「教说」、是「经文」、是「法门」是「教道」。

「性海」的功德显现,实践「性海」的力用的教道,再悟入「性海」的菩萨是法藏菩萨。此「性海」正是阿弥陀如来的「正觉」的「大智海」、﹁大慈悲海」。故净土真宗是「全性修起的法门」,又是从「性海」显现的法门,所以亦云「果海(性海)显现的法门」。

昙鸾大师的《论注》(下卷)曰:

「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第一义谛」指超越有无,超越因缘的绝对界,即是「性海」。第一义谛叫做「空」、「实相」,又叫做「中道」。「第一义谛」的功德力用,即是「佛的因缘法」,此即是「净土的庄严」、「真宗的教法」。「因缘法」(缘起的世界)是因果的世界。「因缘的世界」叫做「广」,第一义谛叫做「略」。广和略,互相相即,是「二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的关系。净土实是「广略相入的妙境界相」。

若以佛身谈「广略相入」,「第一义谛」是「法性法身」(),酬报本愿而示现的阿弥陀如来,即是「方便法身」(广)(报身佛)。「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乃不二一体,此不二一体的本佛,即尊称为「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报身佛)。故阿弥陀如来的净土是「愿心庄严」、「广略相入」、「无碍自在」的「妙土」(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同时此妙土的大庄严所展开的净土真宗的法门,亦是「愿心庄严」、「广略相入」、「无碍自在」的大法门。於兹乎,一切的佛法,入「本愿一乘」而统一;一切诸佛之智,亦统摄於阿弥陀如来的大智海。亲鸾圣人的法门实在伟大。唯独见真大师开示无尽的法门,将之归入「本愿一乘」,令仰信名号不思议的「功德大宝海」,使念佛成佛。圣人正可说是释尊灭后首屈一指的人,亦可说是阿弥陀如来的来现。阿弥陀如来的「正觉一念」(如来的大智愿海)的功德力,能成就十方三世的众生往生,成「本愿招唤的勅命」,以唤逆恶的劣机。我等唯有信顺本愿大悲的「呼唤声」,於「呼唤声」中,发现大安住之境。

第二章   真宗的渊源

本佛弥陀「正觉」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议,无论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议的。回向给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弥陀正觉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弥陀正觉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释「大行」云:「真如一实的功德宝海」;「信卷﹂裏释「大信心﹂曰:「真如一实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行」、「大信」,显现「二利(自利.利他)圆满的觉体」(佛陀),这正是今之「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名体不二)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二利圆满的大正觉﹂(众生往生的因果和弥陀成佛的因果不二,此云二利圆满),唯独「阿弥陀如来」,这是其他诸佛及其他一切宗教的诸神所看不到的。若非「二利圆满的本愿」、「二利圆满的大正觉」(圆满众生往生的因果是弥陀正觉的因果)的功德力,逆恶的凡夫无论如何也无法到「无上涅盘的极果」。并不是我等用自己的力量,行了去接近如来的,也不是信了去接近如来的,而是在「大悲招唤的勅命」(摄取光明)裏,仰信「南无阿弥陀佛的大正觉」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力」,和「本愿力的不可思议」,直接超越凡夫的「想法」、「记忆」和「善恶」,永远地安住在佛智不思议的本愿力裏(现生不退)。讲「大行」也好,讲「大信心」也好,唯是乘彼「愿力之道」而已。

 

真宗的教法,看似很浅,实则不然。如来悲智(大悲.大智)的光明照处,大小乘诸教,悉融化於「本愿一乘」的光明中。我等一切众生的「无明暗」,亦被「无碍光明」照破。本典的「总序」之文曰:「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慧日」。正因为如来的「无碍光明」(光明无量),内藏(内在) 「寿命无量」之德,方能起摄化众生的作用。「本愿名号」亦即一於「无碍光明」,使我们发起无上的信心,真宗的渊源实在於此处。

 

 

不信如来的「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不仰信如来「正觉」的功德力,不思「十界缘起」之神严,亦不思「业道」可惧,亦不留意「无常」迅速,又也不抱持」解脱涅盘「之大理想的人们,无法触及佛的境界。三涂苦轮的猛火不就正在足下燃烧著吗?应舍凡夫浅智的「想法」(疑惑),可仰信佛智的不思议。

 

 

由机(凡夫)论的话,三世的往生是有不同;由法(如来)论的话,「正觉的一念」超三世、越十方,是「机法一体」的大正觉(机也南无阿弥陀佛,法也南无阿弥陀佛)。虽说弥陀於十劫之前已成佛,其实弥陀是久远实成的本佛(是报身如来,由此报身佛而出通途佛教所讲的法身.报身.应身等一切的佛如来)

 

 

三世十方虽有恒沙诸佛,彼等原是本佛弥陀的分身,是末佛。本佛、末佛一立足於「性海」时,唯是「一法身」。一法身的本佛,即名「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自力圣道的诸教,原本悉是阿弥陀如来大智海的波澜,然在志愿修「圣道门」成佛之处,则说「圣道门」是「权假」的法门。但是圣道诸教,教体自身是佛智(真如的真智),故很殊胜。但是在现代,能如教法完全修得的人,无有一人。思及此处,当知身为凡愚到涅盘之道,唯有「机法一体」、「正觉成就的本愿一乘」而已。

 

 

八万四千的诸教,皆由弥陀正觉的果海(三昧海.佛智)流出,此云「从本垂末」。摄(卷收) 「末﹂归「本」者,唯有「本愿一乘」(绝对不二之教)而已,此云「摄末归本」。然释尊一代诸教的所归在乐邦(净土)。应视诸宗的大师们(还相回向的菩萨)所说的圣道教法,是「还相回向﹂的大悲。

 

「性海﹂是「唯佛独明了」的境地,这境地不是凡夫所能窥知的。释尊暂为上根的人们讲「根本法轮」的《华严经》,又以华严为「本」,开说「枝末法轮﹂的诸教,最后卷摄「枝末法轮」,而归返「根本法轮」的《法华经》。虽然如此,实际上凡夫的获救之道,除了「生佛(众生和佛)一体」、「二利圆满﹂(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正觉功德力用的「本愿一乘」以外无它。所以可说释尊出世的本怀,唯在说弥陀的本愿海。

 

 

圆满「性海﹂「愿行成就﹂(发心和修行的完成) 「二利圆满﹂(生佛平等因果)的「弥陀正觉」,是一切法门的根源。「般若」(大智)、「大悲」和「方便」之外,没有佛法的哲理、救济的原理。此三门,与「本愿」圆融无碍,成为「光明无量和寿命无量的南无阿弥陀佛」(佛是光寿二无量的觉体,净土亦是光寿海),招唤我等。「本愿﹂即「名号」,「名号﹂即「本愿」,此为「本愿一乘绝对不二之教」()。「绝对不二之教﹂()的当下即「绝对不二的金刚信心」,这是净土真宗的面目。

 

 

如来摄化的大法「教、行、证」,是「一法身」「的「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大光明,即是悲智的灵波(心波、念力)

 

 

一切众生,和三世诸佛皆由「一道」出生死。「一道」者,指「无碍道」。「无碍一道」,是令证「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的不可思议的「本愿佛智」。一念的净信能乘「无碍一道」,「无碍一道」能使发起一念的净信,速破「无明」,得生「无量光明土」。

 

 

按「发心」、「修行」、「菩提」「涅盘」的过程修行的人,即是「从因至果﹂之法,这即是「圣道门」。依「无碍光」的照耀(利益),尽「无明海﹂的是「净土真宗」。《文类聚钞曰:「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可仰信之。

 

 

释尊将说《大无量寿经》时,深入「三昧」,此名「大寂定」,又名「大寂灭海」。「弥陀三昧」即是此,这即是释尊的「念佛三昧」。

 

 

佛陀的「三昧海」(请参照《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议,甚深微妙。「三昧海﹂映发於法界,与法界归一,摄法界的众生,起诸佛如来三世的佛事。入「三昧海」,与宇宙万有为一如的观智(证悟)(悟入法界),唯独佛教说之,唯有佛者实践、体验之,此处是佛教与其他一切宗教的根本差异处(佛教不说创造的神)。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方能信奉如来「三昧海」(正觉)的不可思议功德(本愿力)。释尊的「三昧海」,即是弥陀的「正觉」,一切诸佛与一切佛事皆从此处生。

 

 

唯有「正觉﹂的光明、功德力的「大智」「大悲」,方能救人。依大智大悲的「本愿力回向」,使众生发起「一念的净信」。於「净信」中受领大悲心,众生方能超断生死海,培养成「行大悲之身」(常行大悲之益)。通「现在」和「未来」,给予众生「真利」者,唯有如来的「大悲心」而已。如来的「大慈悲心」实是「佛道的正因」,同时是佛教的生命、苦海的灯炬。

 

 

人生是苦。出生於迷的世界,以迷的心,迷执的「认识和意志﹂行动之处,必然会生苦出来。又万物「无常」故,人生是苦,而「业道」可怖(不需要论理证明)

 

 

征服人间苦之道是:

()在征服「意志」和其对象的环境的不平衡(不调和、矛盾、葛藤、鬪争)关系。这属智慧()的、实践()的范畴,必须依修道到绝对智(大智、真智、无二智、无分别智)的境地。这不是现代的凡愚能做得到的。

()少欲知足,尽可能地待人亲切,慈悲喜舍。

(三)信顺已征服宇宙人生的不平衡(葛藤)的大慈悲者、绝对智者(佛陀)所说的话。这是任何人也能做得到的。「大信心」是「佛性」、是「佛智」,且是「大悲心」故,活用现世,活用来世,必令至「涅盘的光明界」,这是本愿一乘的真实利益。

 

 

高祖亲鸾圣人,是凡夫往生的导师,以第十八愿的「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为真宗的渊源,视《大无量寿经》是教说「弥陀正觉的因果」,其即是「众生往生的因果」(二利圆满)之经。高祖大师的大信眼和达观,完全地如「佛智﹂地传达「佛智」,大恩实在难以言谢。

 

 

圣人开此大法门眼的源头来自龙树菩萨,禀承龙树菩萨的是天亲菩萨,而最能光显龙树、天亲二菩萨的精神者是昙鸾大师,把昙鸾大师的教法加以发扬光大的是亲鸾圣人的大法门。尊崇圣人是净土真宗的开祖,实是意义深远。

 

第三章真宗的流传

一、龙树菩萨(南天竺)龙树菩萨如《楞伽经》所说,应释尊的预言出现,可说是第二的释尊,是印度的圣者。菩萨携来《华严经》,著作《十住毗婆娑论》、《大智度论》等,显一乘终归指乐邦(净土)的旨趣,教给我们「难行道」和「易行道」。菩萨在《十住毗婆娑论》第九「易行品」,赞叹本师法王的弥陀,依净土三部经(大经、观经、小经),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教我们但专乘本愿。

 

 

三经之中,龙树大士特依《大无量寿经》,直探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及「信疑得失之文」的玄意。明本愿一乘「唯信正因」的旨趣,彰显「现生不退」的利益。如此彰显《大经》的特色,所以高祖亲鸾圣人以大士为净土真宗的第一祖。

 

 

二、天亲菩萨(北天竺)「一心宣布之论」(《净土论》)(归命的一心)是菩萨宣言自身的安心领解的论著。《净土论》开首的第一行四句(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是「一心归命」的领解文,七高僧所传承的皆是「一心归命」的大信心。《论》中,菩萨自述愿生的理由,在「偈」尾的「回向文」(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可以见到菩萨放下步调等同末代的我们。又从文意,可以窥见「一心」、「五念」、「往生即成佛」的旨意。

 

 

《净土论》由「偈」和「论」的二部构成。「论」叙述「偈」的意义,开显「归命的一心」中所含藏之德,彰现「五念」(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二利」(前之四项乃自利,后之一项乃利他)的广大菩萨行,以证明「一心」(信心)是佛因(往生的因)。

 

 

天亲菩萨是「起观生信」(观净土的庄严生起信心)的人,以心眼「观」见净土庄严的当下,即是「生信」(信心发)。《净土论》所讲的上机菩萨所修的净土庄严的「观察」,不是自力的行,而是开显「一心」中所圆具的「德」。故天亲菩萨结论说道:「由本愿力回向﹂。鸾师特著力於注释此点,这即是所谓的「核求其本释」(明求其本者,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一心圆具之德」显现在我人的生活时,依「机﹂而有不同。在上机的菩萨们则为」止观相顺「(坐禅开心眼,得柔软心)之行,为「在此作想观」(在此世作得生之想的观法),为「三种顺菩提门」(智慧门、慈悲门、方便门)。又通上机和下机,菩提心中的「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像这样,修相依「机﹂而有不同,但在依「一心归命」往生这点则是相同。

 

 

三、昙鸾大师(雁门)大师注释天亲菩萨的《净土论》,著作《往生论注》(简称《论注》),说:「信佛因缘,愿生净土」。结尾时说:「闻他力可乘,应生信心」。大师最致力於「核求其本」的注释,及视菩萨们所修的「五念门」行,原是法藏菩萨所修的自利利他行,是「法体成就门﹂(在如来方面成就的行)。此依据《净土论》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文意而来。

 

 

大师又揭举「三愿」(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下了「往相﹂和「还相﹂的因果皆缘佛力的结论,这即是净土真宗的起源。又大师设「冰上燃火﹂的譬喻,明示我等凡夫也能往生的趣旨(譬喻的意思是,在冰上一燃火,火熄灭和冰融化是同时。同理,我们的往生就如燃火一样,火猛则冰融解,冰一融解则火熄灭。彼下品之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之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的火自然熄灭)。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四、道绰禅师(西河)禅师造《安乐集》,就一代佛教,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这是大成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的教判」(难行道和易行道)者。为大成净土门,禅师以《大经》的第十八愿,加上《观经》和《小经》之意,明示了「为极恶最下之机」的「极善最上之法﹂,唯是「本愿的名号」的旨趣。

禅师又表显《观经》之法(念佛),以调机诱引为优先故,主要立足於「机」(凡夫的能力)而论「废立」(废诸行立念佛)。

上三祖(龙树、天亲、昙鸾)以「大经法门」为主,下四祖(道绰、善导、源信、源空)主要以「观经法门」正面的教化众生。

 

五、善导大师(终南)大师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在《观经》的注释(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譬」、「六字释﹂、「二种深信」等释,是终南大师的独擅场(独特的发挥),是古今的妙释。

 

 

《观经》有「隐、彰、显、密」,即有表面的意思和内在的意思(隐显),恰如云和龙的关系,经(《大经》)真意的龙之片鳞,自云间隐隐约约地彰露出来。《观经》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一文,不是「隐显」之文,而是彰露之文。「五种嘉誉」之文(赞誉念佛的行者,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最胜人、广大胜解者、芬陀利华)亦非通「定散」(定善|坐禅,散善|诸善的行者)。

 

 

终南大师的「废立」(废诸善,立念佛),虽立足於「废﹂而综观《观经》,但亲鸾圣人则以隐显之意观《观经》(参照「化卷」)。若无此高祖的达观(眼识),经的真实义则无法知道吧。终南大师比较诸行和念佛,采用「废立」,即是「二行(诸行与念佛)废立」。高祖依「三心」(《观经》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特别是立足於《大经》的「三心」,劝应舍自力入他力。

 

 

善导大师以「念佛的一行」传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导。宗风虽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则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愿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为众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释为如来的「愿力的白道」。二位宗师皆俨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风。《和赞》曰:「善导大师乞佛证

 

 

翻转定散之二心为说贪瞋二河譬注(《大经》守护弘愿注大信心﹂十八愿)

六、源信和尚(横川)横川的源信和尚终生在台岭,俨然地兴隆「本愿一乘」的妙宗,是净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读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会以为「正信念佛﹂是以」观念(定善观)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读时,「极略观」(劝归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据善导大师的「六字释」而来。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摄取中﹂一文,明确的彰显「废观立称」(废观法立称名念佛)的宗意。

和尚判别「专杂」(专修念佛和修杂行)的得失,辨别「报化二土」(真实报土和化身土),於兹能见到《教行信证》「真假明断」(判别第十八愿的真实和第十九、二十愿及圣道的权假)的正意。

七、法然上人(吉水)上人宣言「别依善导」,造《选择本愿念佛集》(简称《选择集》),弘宣「选择本愿」(第十八愿的信心)。

《选择集》可分「广」、「略」、「要」地拜读之。「广」指全篇,「略」指「三选章」,要「指标举的」南无阿弥陀佛一文。上人将此三义的深意,最后以「依佛本愿故」的文字表示。亲鸾圣人禀承师意,直探愿海(本愿海),建立「教、行、信、证、真佛土」。在《教行信证》揭举《选择集》「略」与「要」的全文,相承恩师的法门。「正信偈」决判信疑(明信与疑的得失),明示安心。《选择集》中的「不回向」(回向不是由众生,而是由如来)的释意,在显示「本愿力回向」。这是《教行信证》「教卷」卷首言的「谨按净土真宗,有二种回向」的依据。

台北法雷念佛会
第二章   真宗的渊源本佛弥陀「正觉」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议,无论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议的。回向给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弥陀正觉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弥陀正觉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释「大行」云:「真如一实的功德宝海」;「信卷﹂裏释「大信心﹂曰:「真如一实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
教行信证大系2

教行信证大系2

第二章   真宗的渊源

本佛弥陀「正觉」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议,无论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议的。回向给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弥陀正觉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弥陀正觉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释「大行」云:「真如一实的功德宝海」;「信卷﹂裏释「大信心﹂曰:「真如一实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行」、「大信」,显现「二利(自利.利他)圆满的觉体」(佛陀),这正是今之「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名体不二)。

「二利圆满的大正觉﹂(众生往生的因果和弥陀成佛的因果不二,此云二利圆满),唯独「阿弥陀如来」,这是其他诸佛及其他一切宗教的诸神所看不到的。若非「二利圆满的本愿」、「二利圆满的大正觉」(圆满众生往生的因果是弥陀正觉的因果)的功德力,逆恶的凡夫无论如何也无法到「无上涅盘的极果」。并不是我等用自己的力量,行了去接近如来的,也不是信了去接近如来的,而是在「大悲招唤的勅命」(摄取光明)裏,仰信「南无阿弥陀佛的大正觉」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力」,和「本愿力的不可思议」,直接超越凡夫的「想法」、「记忆」和「善恶」,永远地安住在佛智不思议的本愿力裏(现生不退)。讲「大行」也好,讲「大信心」也好,唯是乘彼「愿力之道」而已。

真宗的教法,看似很浅,实则不然。如来悲智(大悲.大智)的光明照处,大小乘诸教,悉融化於「本愿一乘」的光明中。我等一切众生的「无明暗」,亦被「无碍光明」照破。本典的「总序」之文曰:「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慧日」。正因为如来的「无碍光明」(光明无量),内藏(内在) 「寿命无量」之德,方能起摄化众生的作用。「本愿名号」亦即一於「无碍光明」,使我们发起无上的信心,真宗的渊源实在於此处。 

不信如来的「行业果报」不可思议,不仰信如来「正觉」的功德力,不思「十界缘起」之神严,亦不思「业道」可惧,亦不留意「无常」迅速,又也不抱持」解脱涅盘「之大理想的人们,无法触及佛的境界。三涂苦轮的猛火不就正在足下燃烧著吗?应舍凡夫浅智的「想法」(疑惑),可仰信佛智的不思议。 

由机(凡夫)论的话,三世的往生是有不同;由法(如来)论的话,「正觉的一念」超三世、越十方,是「机法一体」的大正觉(机也南无阿弥陀佛,法也南无阿弥陀佛)。虽说弥陀於十劫之前已成佛,其实弥陀是久远实成的本佛(是报身如来,由此报身佛而出通途佛教所讲的法身.报身.应身等一切的佛如来)。 

三世十方虽有恒沙诸佛,彼等原是本佛弥陀的分身,是末佛。本佛、末佛一立足於「性海」时,唯是「一法身」。一法身的本佛,即名「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自力圣道的诸教,原本悉是阿弥陀如来大智海的波澜,然在志愿修「圣道门」成佛之处,则说「圣道门」是「权假」的法门。但是圣道诸教,教体自身是佛智(真如的真智),故很殊胜。但是在现代,能如教法完全修得的人,无有一人。思及此处,当知身为凡愚到涅盘之道,唯有「机法一体」、「正觉成就的本愿一乘」而已。 

八万四千的诸教,皆由弥陀正觉的果海(三昧海.佛智)流出,此云「从本垂末」。摄(卷收) 「末﹂归「本」者,唯有「本愿一乘」(绝对不二之教)而已,此云「摄末归本」。然释尊一代诸教的所归在乐邦(净土)。应视诸宗的大师们(还相回向的菩萨)所说的圣道教法,是「还相回向﹂的大悲。 

「性海﹂是「唯佛独明了」的境地,这境地不是凡夫所能窥知的。释尊暂为上根的人们讲「根本法轮」的《华严经》,又以华严为「本」,开说「枝末法轮﹂的诸教,最后卷摄「枝末法轮」,而归返「根本法轮」的《法华经》。虽然如此,实际上凡夫的获救之道,除了「生佛(众生和佛)一体」、「二利圆满﹂(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正觉功德力用的「本愿一乘」以外无它。所以可说释尊出世的本怀,唯在说弥陀的本愿海。 

圆满「性海﹂「愿行成就﹂(发心和修行的完成) 「二利圆满﹂(生佛平等因果)的「弥陀正觉」,是一切法门的根源。「般若」(大智)、「大悲」和「方便」之外,没有佛法的哲理、救济的原理。此三门,与「本愿」圆融无碍,成为「光明无量和寿命无量的南无阿弥陀佛」(佛是光寿二无量的觉体,净土亦是光寿海),招唤我等。「本愿﹂即「名号」,「名号﹂即「本愿」,此为「本愿一乘绝对不二之教」(行)。「绝对不二之教﹂(行)的当下即「绝对不二的金刚信心」,这是净土真宗的面目。 

如来摄化的大法「教、行、证」,是「一法身」「的「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大光明,即是悲智的灵波(心波、念力)。 

一切众生,和三世诸佛皆由「一道」出生死。「一道」者,指「无碍道」。「无碍一道」,是令证「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的不可思议的「本愿佛智」。一念的净信能乘「无碍一道」,「无碍一道」能使发起一念的净信,速破「无明」,得生「无量光明土」。 

按「发心」、「修行」、「菩提」「涅盘」的过程修行的人,即是「从因至果﹂之法,这即是「圣道门」。依「无碍光」的照耀(利益),尽「无明海﹂的是「净土真宗」。《文类聚钞曰:「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可仰信之。 

释尊将说《大无量寿经》时,深入「三昧」,此名「大寂定」,又名「大寂灭海」。「弥陀三昧」即是此,这即是释尊的「念佛三昧」。 

佛陀的「三昧海」(请参照《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议,甚深微妙。「三昧海﹂映发於法界,与法界归一,摄法界的众生,起诸佛如来三世的佛事。入「三昧海」,与宇宙万有为一如的观智(证悟)(悟入法界),唯独佛教说之,唯有佛者实践、体验之,此处是佛教与其他一切宗教的根本差异处(佛教不说创造的神)。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方能信奉如来「三昧海」(正觉)的不可思议功德(本愿力)。释尊的「三昧海」,即是弥陀的「正觉」,一切诸佛与一切佛事皆从此处生。 

唯有「正觉﹂的光明、功德力的「大智」「大悲」,方能救人。依大智大悲的「本愿力回向」,使众生发起「一念的净信」。於「净信」中受领大悲心,众生方能超断生死海,培养成「行大悲之身」(常行大悲之益)。通「现在」和「未来」,给予众生「真利」者,唯有如来的「大悲心」而已。如来的「大慈悲心」实是「佛道的正因」,同时是佛教的生命、苦海的灯炬。 

人生是苦。出生於迷的世界,以迷的心,迷执的「认识和意志﹂行动之处,必然会生苦出来。又万物「无常」故,人生是苦,而「业道」可怖(不需要论理证明)。 

征服人间苦之道是:

(一)在征服「意志」和其对象的环境的不平衡(不调和、矛盾、葛藤、鬪争)关系。这属智慧(知)的、实践(行)的范畴,必须依修道到绝对智(大智、真智、无二智、无分别智)的境地。这不是现代的凡愚能做得到的。

(二)少欲知足,尽可能地待人亲切,慈悲喜舍。

(三)信顺已征服宇宙人生的不平衡(葛藤)的大慈悲者、绝对智者(佛陀)所说的话。这是任何人也能做得到的。「大信心」是「佛性」、是「佛智」,且是「大悲心」故,活用现世,活用来世,必令至「涅盘的光明界」,这是本愿一乘的真实利益。 

高祖亲鸾圣人,是凡夫往生的导师,以第十八愿的「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为真宗的渊源,视《大无量寿经》是教说「弥陀正觉的因果」,其即是「众生往生的因果」(二利圆满)之经。高祖大师的大信眼和达观,完全地如「佛智﹂地传达「佛智」,大恩实在难以言谢。 

圣人开此大法门眼的源头来自龙树菩萨,禀承龙树菩萨的是天亲菩萨,而最能光显龙树、天亲二菩萨的精神者是昙鸾大师,把昙鸾大师的教法加以发扬光大的是亲鸾圣人的大法门。尊崇圣人是净土真宗的开祖,实是意义深远。 

第三章真宗的流传

一、龙树菩萨(南天竺)龙树菩萨如《楞伽经》所说,应释尊的预言出现,可说是第二的释尊,是印度的圣者。菩萨携来《华严经》,著作《十住毗婆娑论》、《大智度论》等,显一乘终归指乐邦(净土)的旨趣,教给我们「难行道」和「易行道」。菩萨在《十住毗婆娑论》第九「易行品」,赞叹本师法王的弥陀,依净土三部经(大经、观经、小经),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教我们但专乘本愿。 

三经之中,龙树大士特依《大无量寿经》,直探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及「信疑得失之文」的玄意。明本愿一乘「唯信正因」的旨趣,彰显「现生不退」的利益。如此彰显《大经》的特色,所以高祖亲鸾圣人以大士为净土真宗的第一祖。 

二、天亲菩萨(北天竺)「一心宣布之论」(《净土论》)(归命的一心)是菩萨宣言自身的安心领解的论著。《净土论》开首的第一行四句(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是「一心归命」的领解文,七高僧所传承的皆是「一心归命」的大信心。《论》中,菩萨自述愿生的理由,在「偈」尾的「回向文」(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可以见到菩萨放下步调等同末代的我们。又从文意,可以窥见「一心」、「五念」、「往生即成佛」的旨意。 

《净土论》由「偈」和「论」的二部构成。「论」叙述「偈」的意义,开显「归命的一心」中所含藏之德,彰现「五念」(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二利」(前之四项乃自利,后之一项乃利他)的广大菩萨行,以证明「一心」(信心)是佛因(往生的因)。 

天亲菩萨是「起观生信」(观净土的庄严生起信心)的人,以心眼「观」见净土庄严的当下,即是「生信」(信心发)。《净土论》所讲的上机菩萨所修的净土庄严的「观察」,不是自力的行,而是开显「一心」中所圆具的「德」。故天亲菩萨结论说道:「由本愿力回向﹂。鸾师特著力於注释此点,这即是所谓的「核求其本释」(明求其本者,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一心圆具之德」显现在我人的生活时,依「机﹂而有不同。在上机的菩萨们则为」止观相顺「(坐禅开心眼,得柔软心)之行,为「在此作想观」(在此世作得生之想的观法),为「三种顺菩提门」(智慧门、慈悲门、方便门)。又通上机和下机,菩提心中的「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像这样,修相依「机﹂而有不同,但在依「一心归命」往生这点则是相同。 

三、昙鸾大师(雁门)大师注释天亲菩萨的《净土论》,著作《往生论注》(简称《论注》),说:「信佛因缘,愿生净土」。结尾时说:「闻他力可乘,应生信心」。大师最致力於「核求其本」的注释,及视菩萨们所修的「五念门」行,原是法藏菩萨所修的自利利他行,是「法体成就门﹂(在如来方面成就的行)。此依据《净土论》的「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文意而来。 

大师又揭举「三愿」(十八愿、十一愿、二十二愿),下了「往相﹂和「还相﹂的因果皆缘佛力的结论,这即是净土真宗的起源。又大师设「冰上燃火﹂的譬喻,明示我等凡夫也能往生的趣旨(譬喻的意思是,在冰上一燃火,火熄灭和冰融化是同时。同理,我们的往生就如燃火一样,火猛则冰融解,冰一融解则火熄灭。彼下品之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之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的火自然熄灭)。

四、道绰禅师(西河)禅师造《安乐集》,就一代佛教,分为「圣道门」和「净土门」。这是大成龙树菩萨的「难易二道的教判」(难行道和易行道)者。为大成净土门,禅师以《大经》的第十八愿,加上《观经》和《小经》之意,明示了「为极恶最下之机」的「极善最上之法﹂,唯是「本愿的名号」的旨趣。

禅师又表显《观经》之法(念佛),以调机诱引为优先故,主要立足於「机」(凡夫的能力)而论「废立」(废诸行立念佛)。

上三祖(龙树、天亲、昙鸾)以「大经法门」为主,下四祖(道绰、善导、源信、源空)主要以「观经法门」正面的教化众生。 

五、善导大师(终南)大师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在《观经》的注释(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譬」、「六字释﹂、「二种深信」等释,是终南大师的独擅场(独特的发挥),是古今的妙释。 

《观经》有「隐、彰、显、密」,即有表面的意思和内在的意思(隐显),恰如云和龙的关系,经(《大经》)真意的龙之片鳞,自云间隐隐约约地彰露出来。《观经》的「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一文,不是「隐显」之文,而是彰露之文。「五种嘉誉」之文(赞誉念佛的行者,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最胜人、广大胜解者、芬陀利华)亦非通「定散」(定善|坐禅,散善|诸善的行者)。 

终南大师的「废立」(废诸善,立念佛),虽立足於「废﹂而综观《观经》,但亲鸾圣人则以隐显之意观《观经》(参照「化卷」)。若无此高祖的达观(眼识),经的真实义则无法知道吧。终南大师比较诸行和念佛,采用「废立」,即是「二行(诸行与念佛)废立」。高祖依「三心」(《观经》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特别是立足於《大经》的「三心」,劝应舍自力入他力。 

善导大师以「念佛的一行」传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导。宗风虽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则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愿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为众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释为如来的「愿力的白道」。二位宗师皆俨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风。《和赞》曰:「善导大师乞佛证 

翻转定散之二心为说贪瞋二河譬注(《大经》守护弘愿注大信心﹂十八愿)

六、源信和尚(横川)横川的源信和尚终生在台岭,俨然地兴隆「本愿一乘」的妙宗,是净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读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会以为「正信念佛﹂是以」观念(定善观)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读时,「极略观」(劝归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据善导大师的「六字释」而来。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摄取中﹂一文,明确的彰显「废观立称」(废观法立称名念佛)的宗意。

和尚判别「专杂」(专修念佛和修杂行)的得失,辨别「报化二土」(真实报土和化身土),於兹能见到《教行信证》「真假明断」(判别第十八愿的真实和第十九、二十愿及圣道的权假)的正意。 

七、法然上人(吉水)上人宣言「别依善导」,造《选择本愿念佛集》(简称《选择集》),弘宣「选择本愿」(第十八愿的信心)。 

《选择集》可分「广」、「略」、「要」地拜读之。「广」指全篇,「略」指「三选章」,要「指标举的」南无阿弥陀佛﹂一文。上人将此三义的深意,最后以「依佛本愿故」的文字表示。亲鸾圣人禀承师意,直探愿海(本愿海),建立「教、行、信、证、真佛土」。在《教行信证》揭举《选择集》「略」与「要」的全文,相承恩师的法门。「正信偈」决判信疑(明信与疑的得失),明示安心。《选择集》中的「不回向」(回向不是由众生,而是由如来)的释意,在显示「本愿力回向﹂。这是《教行信证》「教卷」卷首言的「谨按净土真宗,有二种回向」的依据。 

善导大师以「念佛的一行」传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导。宗风虽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则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愿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为众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释为如来的「愿力的白道」。二位宗师皆俨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风。《和赞》曰:「善导大师乞佛证翻转定散之二心为说贪瞋二河譬注(《大经》守护弘愿注大信心」十八愿)六、源信和尚(横川)横川的源信和尚终生在台岭,俨然地兴隆「本愿一乘」的妙宗,是净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读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会以为「正信念佛」是以「观念」(定善观)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读时,「极略观」(劝归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据善导大师的「六字释」而来。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摄取中」一文,明确的彰显「废观立称」(废观法立称名念佛)的宗意。
高祖揽「一王愿﹂(第十八愿),开示之为五愿(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愿),依五愿建立「教、行、信、证、真佛土」,更依十九愿、二十愿(方便愿)明示「化身土」。第四章三法与四法「教、行、证」,名为「三法门」,「教、行、信、证」,名为「四法门」。
古来学者多以「三法门」为元祖法然上人的法门,说「教、行、证」的「行」中摄「信」,即说「教、行、证﹂的三法门是「行中摄信﹂的法门。说「教、行、信、证﹂的四法门是高祖亲鸾圣人的法门,是「唯信独脱﹂(唯有信心令至解脱)的法门。此说大体上还可以,但是此义不足以论决《教行信证》的﹁三法、四法」。御本典的﹁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的﹁教、行、证」(三法),和﹁教、行、信、证」(四法),皆共是」大经法门」(《大经》的唯信正因的法门)。之说为行中摄信的法门时,得说是「观经法门」(以《观经》的念佛一行为主眼的法门)。依《大无量寿经》立教开宗的御本典的表题,没有道理使用「观经法门」的行中摄信的法门。

「教、行、证」的三法,是「法体成就门」。「法体成就门」,意味在如来的佛方早已成就救济众生的方案。救济的方案即是「教、行、证」的三法。「一南无阿弥陀佛的妙行」(名号云行)圆具著「教、行、证」的三法。净土真宗之所以高揭「三法圆具的名号」为幢帜,乃因「时」已入「末法」,向「行证」(修行和证悟)不相应的圣道门,标示「本愿一乘、南无阿弥陀佛」的法,「教、行、证」如来已成就,故通正(正法)、像(像法)、末(末法)的三时,明「行」亦有,「证」亦可能的旨趣。
又揭举「法体成就的三法」者,意在向净土教内的十九愿(要门)、二十愿(真门)的人们,劝说如来不是已经圆成「教、行、证」了吗?劝应速舍自力执心的恶心才好。

建立「教、行、信、证」四法的理由,在显示这是「机受趣入门」(众生获得信心,趣入净土的法门)。高祖圣人之所以提示「教、行、信、证」的大法门,为光显﹁唯信正因的「本愿一乘」(对华严、天台、真言等其他的一乘家,说本愿一乘),向外(诸宗),为废圣道的难行(权教);向内(净土教内),为废「要门」(十九愿)、「真门」(二十愿)的假门。高祖亲鸾圣人宣扬「唯信正因」「本愿一乘」的理由是,「法体成就的三法圆具的妙行」「一南无阿弥陀佛」外,没有真实法故。

﹁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的」呼唤声「之外,不由众生加上任何一信一行的是」本愿一乘净土真宗﹂。

不得此大纲的话,即无法知道《教行信证》的法门。

《教行信证》是「本愿一乘.绝对不二的法门」,不单只是一部和他法门论孰优孰劣的相对废立的书。元祖法然上人的法门,对诸行(圣道的万善),显念佛之行的殊胜,是所谓的「行(诸行)(念佛)相对」的法门。此有「难易对」和「胜劣对」。宣说此旨趣的是道绰禅师和善导大师。

「难易对﹂立足於「机」(众生的能力)立论(约机废立),对逆恶的劣机而言,圣道的万行是「难」,净土的法门是「易」。「胜劣对」立足於「法」 (教法的优劣)立论(约法废立),即万行是「劣」,念佛(名号)是「胜」。「易」且「胜」的原因在「法体成就」(如来所成就的行信)的缘故,此叫做「万行圆备()嘉号」(《略典》)。「约机废立」之极,在归「约法废立」。

阿弥陀如来的本愿选择「念佛的易行」,此「选择易行()至极」,就「称名念佛」,拂去自力的机功,令自然地仰信佛智回向的大悲。如此「称名念佛」意味极速圆满的「名号的独立」(速令行者充满名号的功德),显此法德的是「选择本愿的念佛」。就「行之一念」,高祖圣人在「行卷」曰:

 

「言行之一念者,谓就称名徧数显开选择易行()至极」。即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的称名,乃示不论十声或一声,皆能往生喔(一念大利无上)。说依「一念」(一声)足矣(一念一无上,十念十无上)的是,为拂去以为不多念佛就无法往生的励「多念」念佛的自力心。又说依「一念」足矣,是显示「无碍佛智」的力用。即去「多念」,拂「能称的机功」,就「一念」显「无碍的法德」(名号的功德)。若非「法体成就」(无碍佛智)(二利圆满),则无法尽念佛的「胜」义。

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的用意在兹,但是被称名的「行」(念佛)所囚的持定散自力心的人们,无法窥知念佛的源底。法然上人在《选择集》的卷首高揭:「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明示往生之业的「念佛」,念佛的当下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喔「一南无阿弥陀佛」外,无别的「法」、别的「行」、别的「自力心」的是「本愿一乘.净土真宗」的实义。

此「南无阿弥陀佛」圆具著「教行、证」的三法,故说「念佛」是「他力易行之至极」。终日念佛,而没有依自己念佛的功求往生的自力心者,是「法体」(名号)独立。「法体独立」(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之处,「三法圆具」(教、行、证,圆满具足)的风光显现。净土真宗的面目光显於此。

三法圆具的名号印现於机中(众生的心中)时,之云「金刚的真信」(真实的信心)。「机受趣入」(信而往生)(行信)的要法,唯是一「信心」,故曰:「涅盘真因,唯以信心」。此一句是《教行信证》的眼目,御本典制作的本意亦在此处,故「信卷」特置「别序」。觉如上人的《教行信证大意》(附录於后),鲜明祖意,是最亲切周详的书。「四法」亦是净土真宗的「教相」,皆是大信海(无碍佛智)中的风光。

 

台北法雷念佛会
阿弥陀佛的「救济教」在娑婆世界唯一成佛的是释迦牟尼佛,但在「法性真如」的世界,即大乘佛教,分成三个体系: 以供奉大日如来为本尊的是「密教」;供奉阿弥陀佛为本尊的是「净土教」;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尊的是一般佛教。 法身佛以大日如来为代表,大日如来虽然示现的是法身,但隐含了报身、应身,总共有四身:自受用身、
阿弥陀佛的救济教

阿弥陀佛的救济教

阿弥陀佛的「救济教」

3e0f2f5e81e9cf86c148dbe9ff40a0cd.jpg

在娑婆世界唯一成佛的是释迦牟尼佛,但在「法性真如」的世界,即大乘佛教,分成三个体系:
 以供奉大日如来为本尊的是「密教」;供奉阿弥陀佛为本尊的是「净土教」;以释迦牟尼佛为本尊的是一般佛教。
0fa33c88d100a997f59cf03130f37c80.jpg

 法身佛以大日如来为代表,大日如来虽然示现的是法身,但隐含了报身、应身,总共有四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变化身与等流身。
 其中自受用身是自觉,属自利;他受用身是觉他,即利他;变化身即应化身;等流身即山、川、大地等一切万物皆是佛。

3b50217a7622493e40f362495a55aa93.jpg

 为了度化众生,佛示现三身,这是站在众生的立场来看。在法界即佛证悟的世界,这三身是一样的,即「一如」无分别。 

我们念佛者藉阿弥陀佛的力量往生净土,以凡夫眼来看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实际上与密教的密严净土和《华严经》的莲花藏世界是互通的,故圣人《和赞》亦云:「若归极乐净土即归诸佛净土」。

 *注:此处取意,原文是和赞之「赞阿弥陀佛偈和赞」:

若归弥陀之净土
既是归命诸佛也
以一心赞一佛者
即是赞叹无碍人
(和赞No.48)

b07cbff12745d14a027667f83b7d9720.jpg

凡夫要入净土的门,唯有入阿弥陀佛的门才能入净土,其他诸佛的门凡夫进不了。一旦入门,诸佛净土是相通的。大日如来、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都有管道到娑婆世界,然而我们「苦海众生」的入口在哪里?这才是重点!
      路虽有多条,然能进入的才只有一条而已,即阿弥陀佛的管道,叫「救济教」。除了阿弥陀佛的管道外,其他都是「自证教」,得修行戒、定、慧成就才能入。「救济教」和「自证教」是佛教教义的两根柱子,即二大类。「自证教」是自觉、自利;「救济教」是觉他、利他。

ccf97de71bfac51d077d511e10c2dbb8.jpg

      在娑婆世界依戒、定、慧修行圆满成就,就能证悟法性法身,入到「法身的世界」,言「即证真如法性身」。
      不同於自证教,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佛?阿弥陀佛虽显现的是报身,但是其内涵是法身,所以阿弥陀佛是「真如法身的大功德」。「真如法身」是智慧圆满,是智・理,也就是智慧与真理。「大功德」是阿弥陀佛向十方世界散发出来的大智大悲,其结晶体即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本愿的内涵。

14eab7f26f4c2c354425398d952e3c27.jpg

我们学佛者首先要知道,佛陀出现世间说法四十九年,共讲了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其本意何在?是在「自证教」呢?还是「救济教」?

 在问此之前要先知道:「自己在哪里?」在娑婆苦海哦!其中所住的众生是什么样的众生?是烦恼、苦恼的凡夫。佛陀所讲的经典,有哪些是要救济凡夫呢?是「自证教法」呢?还是「救济教法」?是唯有阿弥陀佛教法中的「本愿」,即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


7fbe8c58bb64a5003ecf42aba2627bad.jpg
大日如来、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所证平等,都是「一如法身」,不同的是其因地所发的「本愿」。我们「凡夫」如何到诸佛所证的世界呢?
 善导大师云:「乘佛愿力,即便往生,即证一如法界真身显。」
      所以凡夫唯一能走的管道是「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故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是「别异之弘愿」,即别愿中的别愿。诸佛如来虽各发本愿,然其本意是要凡夫入阿弥陀佛的管道,即「乘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入通诸佛净土的极乐净土。故《观经疏》云: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b78df24c0d5b80861241bcbaf026e8d6.jpg

谈到「回向」,圣道门和净土门都有。我们念佛人的回向是什么呢?课诵本最后有善导大师的回向文:「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愿以此功德」是何功德?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即阿弥陀佛回向的功德。祖师《和赞》云:「南无阿弥陀回向,得彼清净善身」*,其中「彼」是指阿弥陀佛。「清净善」则是指功德。

 *注:此处取意,原文爲和赞之「高僧和赞」:

称南无阿弥陀佛
衆善犹如大海水
彼清净善此身得
平等回向诸衆生
(高僧和赞No.119)

所以「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的「愿」是阿弥陀佛的愿,即阿弥陀佛发愿回向彼清净善功德到我们心中,我们念佛人收到阿弥陀佛的回向时,自然而然会散发出念佛的喜悦来,这叫「约末回向」。

 即阿弥陀佛把「名号」回向给我们,叫「本佛的回向」。阿弥陀佛的功德来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念佛,人格也受「佛心」的感化而慢慢地改变气质,周遭的人受其气质改变的影响,而赞叹「这个人修得好好喔!」,当下就是受念佛人散发出的光芒所影响,这叫「约末回向」。


c588d2de0f1902ffcf383f94421fd16f.jpg

这就是净土法门的回向。「清净善」是阿弥陀佛慈悲智慧的能源,所以是活动的。当念佛人得到阿弥陀佛悲智的能源,自然而然会从身上散发「念佛的光明」出来。所以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就是真正的功德一旦进来,自然会散发出来,不会隐藏,会散发出光芒而有影响力。
所以正信念佛者,阿弥陀佛的功德不但自己受用,透过念佛人的念佛,周遭的人、猫、狗、虫蚁等一切众生,也同受阿弥陀佛的功德。真正得到阿弥陀佛清净善的人,自然而然会散发出念佛的喜悦光明出来,即「自信」的当下就是「教人信」。因此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地「南无阿弥陀佛」会从口中出来,而影响一切众生,这就是「平等施一切」。
6f77c2335c3aaa1c9ba3160eef585c60.jpg

例如人溺水了,被救起来后,即使自己全身还湿著也会帮忙救其他的溺水者,这是人性。念佛人也是如此,自己被阿弥陀佛救了,自然而然会发自内心希望阿弥陀佛的妙药能与他人分享,而「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这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凡夫烦恼心中所作的回向,而是受阿弥陀佛的慈悲心流入我们心中的影响,而自然流露出来的。

 

 

台北法雷念佛会
二河白道瑞默老师 本愿力 2019-12-03   我们不知道阿弥陀佛是无所不在的佛。我们原本以为阿弥陀佛是远在西方,就像俗语: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个就是不了解什么是阿弥陀佛。   我们由不知道阿弥陀佛,经过闻法之后发现:原来,阿弥陀佛像空气、像阳光一样,无
二河白道(上)

二河白道(上)

二河白道
瑞默老师 本愿力 2019-12-03
e145af67a429db98880956676e15f24c.jpg

   我们不知道阿弥陀佛是无所不在的佛。我们原本以为阿弥陀佛是远在西方,就像俗语: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个就是不了解什么是阿弥陀佛。

   我们由不知道阿弥陀佛,经过闻法之后发现:原来,阿弥陀佛像空气、像阳光一样,无所不在。我们就活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中。虽然我们听了只是知道而已,但不知不觉中,不断闻法后,突然,有这种领会出来的时候,你的娑婆人生已经结束,净土之旅从此开始。这就是平生业成。

   我们就活在好大好大、好圆好圆的佛的光明中,可是我们本来不晓得,没有发现到。我们学佛为了什么?是为了佛子的自觉,也叫佛子的发现。发现阿弥陀佛的人,也就是发现自己是佛的孩子的人。所以佛的发现,也就是佛子的发现。
 
   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婴儿看到妈妈的时候,就是他安心的时候了。知道妈妈、发现妈妈的孩子,就是发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也就是知道了妈妈。

   我们之所以觉得孤寂,就是因为没有妈妈。心中有妈妈的孩子,就不会有孤寂。阿弥陀佛就是我们永恒的母亲。当你找到这位永恒的大慈母的时候,(不只是现在,以后她也还是我们的母亲。)真正领会到阿弥陀佛是自己的大慈母的人,当下就是平生业成。
   因为这时候,你已经不再焦虑:“糟糕,我还没有念佛”,“哎呀,我还没有安心呀,阿弥陀佛会不会要我?”已经没有这些焦虑了。
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呢?什么是真正的自己?被抱在阿弥陀佛的怀抱裏的就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佛子的自觉。
 
   不论生也好,死也好,我们都有阿弥陀佛这位慈母在。我们要去发现这位大慈母,发现大慈母的怀裏抱的就是自己。这就是自己的发现,佛子的自觉。

75e5ee39ca32772e21eab9d9ffe8528e.jpg
瑞觉师:下面请老师讲二河白道,这个非常重要。
 
   (老师在白纸上图示并解说)这边是大众,一般人待的地方,不知道佛教、没有学佛的人,不求自己解脱的人的地方。这些人都是醉生梦死的人。原本我们都是在这里生活的人。

   对这样的生活没有办法得到满足的人,就会从这人群裏走出来……为了求解脱,离开醉生梦死的人群。但是当你要出来学佛法的时候,以前的那些朋友就会跟你讲:“回来呀,回来呀,你别那么想不开啊。这裏也很好啊。”那些亲人也好,朋友也好,就是要叫你回来。
但是有心求道的人,没有听从他们的呼唤。一直要去求一条解脱的路。当他出来寻求解脱的路后,走了一段路会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条河。一条很大的河,他没有办法越过的河。
   这是条什么样的河呢?他注意一看,这条河一边是火在烧,充满火焰,一望无际的火河;另一边是水,波涛汹涌,一望无际的水河。他只好停在河岸边,没有办法向前走了。回头一看,看到以前的那些朋友,认识的人,都来追他,要把他带回到以前的地方去。他想要往前走,但是一望无际的水河和一望无际的火河,让他没有办法过去。所以他很痛苦。
               就在他痛苦不堪的时候,忽然,他听到声音了,忽然听到彼岸有声音传来,呼唤他:“来啊,来啊。汝一心正念直来。不要怕,不要怕。”在他站的这头,也有声音,是释迦牟尼佛的声音:“去吧,去吧,快点去吧。”佛陀劝这个行者:“去吧,去吧,去阿弥陀佛的国土吧。快去吧,快去吧。 
      “二河白道譬”裏的这个声音是忽然听到的。忽然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和释迦牟尼佛的声音。这条叫做水火二河。

   这个行者,这个求道的人,他本来是没有看到这条河的,也没有听到佛的声音,当他痛苦不堪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前进,也没有办法后退,不晓得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忽然听到佛陀的声音:“你去阿弥陀佛的国度。”也听到阿弥陀佛在召唤他:“来吧,来吧,来这裏,我来救你。”然后看到这水河和火河,这都是忽然看到的。

 
   “忽然”用我们的话讲,就是突然发现、注意到,以前没有看到,现在看到了。“忽然”这种心境没有出现之前,他并没有把佛的话当作话听。不是没有听到,是没有听进去。也正因为没有把佛的话当话听,所以他也没有办法看到火河、水河。因为他没有看到水河、火河,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办法听到弥陀的「汝一心正念直来」的呼唤声
   有心要了生脱死的人,他会碰到这样的瓶颈:要向前进,走不了,因为有水火二河在,他过不了;但是又没有办法退,因为退的话只有死路一条。也不能退,退的话会更苦;可是生命无常,又不能一直站在这裏等。所以:无法进,无法退,又无法停止在那裏。所以他的心中苦不堪言。一般称此为“三定死”。
 
   这就是指人已经跌到谷底裏的那种心境,进退两难。碰到“三定死”的人,才只是入门。没有碰到“三定死”的人,都还在睡觉。没有碰到“三定死”的人,对佛法都还只是概念而已。
   碰到“三定死”的人,就会很认真的求道。因为这个时候,他心中有的只是:“我会死,我会死,我会死。”你进也是死,退也是死,那怎么办呢?真正碰到“三定死”的人,他才会拼命学佛。没有碰到这个瓶颈的人,他的学佛都只是概念而已。

   问题来了。也没有办法进,没有路;也没有办法退;又不能停在那裏不动。那该怎么办呢?当你在那裏挣扎、痛苦不堪的时候,就忽然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听到“来,来,你来,你来”的声音。
 
   真正碰到“三定死”的人,当他听到阿弥陀佛“你来,你来”的声音时,他就忘我了,忘记自己了,然后就顺著声音来的方向走过去。这“三定死”,他不晓得该怎么办,该如何是好,苦不堪言,掉在谷底,不晓得何去何从的时候,听到阿弥陀佛的呼唤声,“来啊,来啊,来啊”,他忽然听到这个声音,他就很感动,忘记自己了,顺著声音来的方向走过去。这当下,他是不用大脑去想的。已经忘记自己了,就只是朝著声音来的方向走去。

8275f0e6da3d4946b1f0f21d81592984.jpg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正极专心的做某事时,忽然有人叫你,你本能的朝声音来的地方转头过去。那种当下就是忘己。当我们听到有人叫我们,那个回头的当下,是没有凡夫的知见的。没有思维,就只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进入这种忘己状态的就是碰到“三定死”的人。没有“三定死”的心境的人,很遗憾,他不论怎么计画、用尽脑筋,都没有办法真正进入阿弥陀佛本愿法门。

   “二河白道”的教法,最重要的地方是“三定死”。碰到“三定死”,突然听到阿弥陀佛的呼唤声,当下忘记自己,朝著声音来的方向走过去。这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我们是被阿弥陀佛的声音吸引而往前走。

   有一首歌:“没有听的我,而能听见的自己。”这当下就是无我的世界了。所以这当下就只有呼唤的声音而已。
 
他没有说:
“啊,我听到了”,
“啊,我知道了”,
“啊,我明白了”,
 
   没有这些。这就是没有听闻的我,而能听到的世界。这当下有的只是声音而已,唯有声音而已,唯有弥陀的呼唤声而已。有的只是呼唤声的作用。有的只是声音的运作而已,只是声音的力量而已。我们只是被弥陀的呼唤声吸引,往前走而已。是声音来召唤我们,不是我们听到的。
 
   这个世界是无我的世界,没有听的我,而听到的世界。如果以为,“我从现在起,好好的念佛,好好的读佛经的话,我就能听见阿弥陀佛的声音。”有这种心的话,是听不到的。这是很难的地方。

   火河和水河,本来我们过不去,但是当行者听到阿弥陀佛的呼唤声的时候,他就朝著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声音就变成了路。变成一条行者过河的路。声即道也,道即声也。走在道上的人,已经不求信心、不求念佛,而是当下就有信心,当下就不断念佛了。如果不是这种无我的心境的话,以为“是我念佛了”,“是我在信佛”,学一百年都没有用。

   被声音吸引去走这条路,这件事,用我们人类的语言很难表达。为什么我们会忽然看到水河、火河?是因为你认真去修行,就会发现自己的贪瞋痴。水河就表示自己的贪心,也表示顺境,我们看到顺境就会很开心,这就是水河;所以我们都被水河弄湿了我们的身体,弄湿了我们自己。
 
   火河表示瞋心,也表示逆缘,所以我们遇到逆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火就出来了。我们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感到苦,遇到顺境的时候就感到乐,所以我们不是在苦中就是在乐裏。

   修道的人,他会发现,自己的心不是苦就是乐,水火二河不断的在心中交织。所以他发现自己没有办法过这个河,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办法过这个河。当他在这种痛苦中挣扎的时候,忽然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这“南无阿弥陀佛”来自阿弥陀佛)。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他就不管自己的什么水河、火河了,就顺著这个声音来的地方,“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过去了。
 
   火河是逆缘,水河是顺缘。所以不论我们是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阿弥陀佛的声音都是在呼唤著我们的。但是我们一如意,就忘记阿弥陀佛了;当我们得意的时候,常常是把佛抛在一边的。那么在逆缘的时候,在你火冒三丈的时候,也听不到阿弥陀佛了,也是忘记佛了,所以火才冒得出来。
   






台北法雷念佛会
   阿弥陀佛的救度,不是要我们用眼睛看自己,而是去听阿弥陀佛的声音。当你仔细倾听阿弥陀佛的声音时,你会听到阿弥陀佛对我们说:“你笨也好,聪明也好,都是愚痴。”阿弥陀佛看我们,我们都是婴儿。不论孩子多聪明,在阿弥陀佛的佛眼看来,都是孩子。所以,在阿弥陀佛面前,我们都要“还愚痴”,“还愚念佛”。  
二河白道(下)

二河白道(下)

   阿弥陀佛的救度,不是要我们用眼睛看自己,而是去听阿弥陀佛的声音。当你仔细倾听阿弥陀佛的声音时,你会听到阿弥陀佛对我们说:“你笨也好,聪明也好,都是愚痴。”阿弥陀佛看我们,我们都是婴儿。不论孩子多聪明,在阿弥陀佛的佛眼看来,都是孩子。所以,在阿弥陀佛面前,我们都要“还愚痴”,“还愚念佛”。
 
   所以法然上人开导弟子:“念佛的人,是还愚往生净土。”因为很多人以为,学佛就会变聪明了,会变好了,法然上人就说:“不是,不是,要还愚。”越笨越好。笨笨的念佛,让阿弥陀佛救度。在日本就说:“阿呆好,阿呆好,阿呆才肯乖乖的被弥陀救。”而聪明的就容易掉到陷阱裏。越聪明的,阿弥陀佛越担心。

      碰到二河白道的人,才能够真正接受弥陀的教法。很多人,都是以为自己有念佛,这就是邪见骄慢。真正的念佛人,他对阿弥陀佛的心,就是“我什么也不懂,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修行也没有,业障深重,但是托阿弥陀佛的福,没有修行的我,也能让阿弥陀佛救度。”所以对阿弥陀佛有的只是感恩的心。是用报恩的心来念佛。
6ad30fdb97da1484239915817c4df1d3.jpg
问:二河白道原文裏,是行者先见到白道,正在犹豫的时候,忽然听到声音。那老师刚才为什么说是先听到声音,然后顺著声音走,声音变成白道?
 
答:你不要执著於文字,要了解佛心究竟为何。对行者来讲,就是因为听到阿弥陀佛的声音,这声音化作白道,让我们行者来走,我们才有路可循。是阿弥陀佛先发出这个声音来,我们才有路可循,才知道要这样子走过去。所以不是我们能够听到这个声音,而是声音进到我们的耳朵裏来。
 
问:行者走在道上的时候,听到亲友叫他“回来,回来”。意思是说我们走在白道上,还会受到水火的侵犯吗?
 
答:会听到亲人、伙伴叫你“回来,回来”的声音,是在走上白道之前。是在“三定死”以前,在河边、河岸,还没走到白道之前。走上白道的人是听不到的。
 
走上白道的人,还会受到水火二河的侵袭,这是从我们的心来讲,从我们的人生来讲的。因为我们直到一口气不来之前,都是烦恼不断的。但是虽然烦恼不断,阿弥陀佛“来,来,来……不断的,也是不停止的,也是不变的。
顺缘也是烦恼,我们遇到顺缘,每天开开心心、悠哉悠哉,这个也是烦恼。逆缘本身就是苦的,更是烦恼。所以水火二河就是在描述我们的人生。
 
不论我们朝左边也好,朝右边也好,都是烦恼,离不开烦恼。好也是烦恼,不好也是烦恼。有钱也是烦恼,没钱也是烦恼。有也苦,没有也苦,“有无同然”。

9678e59417f99a813135fe001153b215.jpg
问:(大意)前段作了个梦,梦见水火二河,但是没有什么感觉。
 
答:因为那是梦,所以没有恐惧。梦还是梦。遇到这样的梦,如果自己会感到恐惧,然后念佛。这个梦就梦得有价值。如果什么感觉都没有,那就只是梦而已。
二河白道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是值得我们花一辈子来体验裏面的内容。真正的佛教,仅仅二河白道就够我们受用的了。我们可以用一生来好好的品味二河白道。我们会认为“这个我看过了,这个我读过了,这个我知道了”,这种心都是假的。
 
   用一生来品味二河白道的人,到最后,“啊,原来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才让我这个过客、旅人,走上真实之路。”而生起很感恩的心。
真正是白道行者的人,他不会掉到河裏。有的人画二河白道图,画有人掉在河裏,那不是真的二河白道。真正走在白道上的人,是一定不会掉到河裏去的。
 

问:二河白道喻裏,出现过很多“忽然”的字眼,是什么道理?

 
答:二河白道喻中的“忽然”有两个,“忽”有一个,共有三个。“忽然”是“惊觉”的意思。本来没有发现到,突然发现到了,就是“忽然”。“忽然”拿来用在我们身上:本来我们都没想到自己会死,可是突然「我死了怎么办」?「我死了会去哪里」?有这个心境出来,就是“忽然”。
 
   我们都知道人会死,可是没有想过自己会死。我们都把死当作身外之物,(看作与己无关)。本来是这样的我们,突然就会去想:「我会不会死?我死了会到哪里」?本来没有去想的问题,突然会想了,这种心境,就叫“忽然”。

其实死都存在,只是我们都当作是别人的问题,和我们没有关系。(虽然)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死,可是我们凡夫只是概念上知道,其实并没当作一回事。没有把它当作一回事的自己,突然会去考虑这个问题,这就是“忽然”。

日本有个诗人,作了个很有名的俳句:「迄今为止,都以为死的是别人;原来我也会死。哎呀!不得了」。(对人来说)这是很难的地方,能够突然警觉自己的生命很无常,很难。突然警觉到自己生命无常的人,他学佛很快入门。我们都是概念上知道自己会死,那种实际的感受我们没有。
大家有没有为这样的事情烦恼过呢?为“我会死”烦恼过吗?有的话,学佛进步很快,没有这种感觉的话,到死了都不会有这种感觉出来。如果没有面对自己死亡的人,(真实了解)自己会死的人,佛法对他来讲,只是一种概念上的知道而已。
当你听到“会死哦”、“会死哦”,你作何感想?如果把它听成“只要是人都会死”,当作身外之物,用客观来看待死的话,那样学佛很难;

e4ac7db2bd2563ec0c22635ab0a228fa.jpg
 
   真正想到“我会死”,有这种念头的人,连晚上也睡不著,烦恼到睡不著觉。晚上睡到会打鼾的人,都是不了解自己会死的人。得了大病,面对死亡的人,晚上都是睡不著的。
 
   真正感受到无常,一直心系无常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者。如果只是概念上知道“只要是人都会死”,想要了解佛法,不容易。
佛教说「无常迅速」,是来之有因的。如果你知道自己今天晚上就会死的话,那么所有的事情,你都管不了了。真正知道无常迅速的人,他就会很认真的面对他的人生。
 
知道自己会死的人,不会站在那裏唱高调。不会吃一顿好吃的,就得到满足,没有办法满足的。知道晚上会死的人,给他准备再丰盛的晚餐他都吃不下。当人知道自己要死时,受到的打击是很大的。没有直接面对死亡的人,佛法对他来讲,只是概念而已。
   “忽然”这两个字是很重要的,(要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