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死的解决(3)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第四章 疑惑的葛藤  序善导大师所仰言: 「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散善义)。 说 「今,死了的话怎么办呢」的问题,一於自己的心问看看,就虽古今皆是同然,但在数百万真宗教徒之中,是何人住於「往生一定、御救助治定」的心境,是居得生想犹如金刚之人呢?真宗的繁昌并非信徒的数量增长了呀就是繁昌,而是独自一人也好或多数金刚心行者之出来就是真宗的繁昌。 美国的文学家「爱默生」,在其论文集(报偿论)中,虽说著「於基督教的国度中,(真正)基督的信者一人也无」,但因为这是在作隔岸观火呀,所以是不行。前几年,第二届世界佛教徒大会之际,缅甸僧侣的领袖之一,向我,称说了「在日本没有佛教」。隔日,我在神户的凑川神社前面,为一行四十七人,用英语於「大楠公和大乘佛教」的题目下作了一场演讲。因此,终於彼等欢喜而归了。参照善导大师的御法语、爱默生的言说和缅甸僧侣的说法,将云「今,死了的话怎么办呢」之问题作为「公案」,而朝夕作思念,数年数十年地,没有於各各强健有力时,思考彻底的话,则生死的大问题是无法解决者。难信呀,单就於是佛、正觉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和说自己之心是就如在大风中撒了灰般的心之事,这两点,就是很难被信者。偶尔认为信了吧的话,则那是凡夫的「知解分别的妄念」。无论如何信心都无法顶戴,若成为无法安心,则心会苦不堪言。 本书,是以开显『教行信证』的「真实之行信」作为主眼,甚至欲将此真实问题,除去掩饰呀和伪装,而互相地、共同地,真实地思考看看,执了笔呀就是这本书。若是能够抱持此大问题,而给与拜读的话则是有幸之至。           昭和四十九年三月三十日(1974年)稻垣瑞劔 识   总论 ○若心不谦虚 则大法不入耳。○成素直吧成素直吧 成为素直而闻无上甚深微妙法吧。○法重身命轻。○听闻佛法的今天一日之命是很尊贵啊!○自信教人信,哎呀 夫难哉。○纵使尚未获得信心,若全神灌注身心於佛法,则在於诸佛如来的丰裕加护中。○信前之人也请称念佛哟再称念佛哟。应努力勤行而称念佛。○有超越善恶智愚而获救助之法。○南无阿弥陀佛之一法是此。○就后生而直到安心去无止,急切地努力,勿懈怠。○凡夫的思计全皆妄念也地心得(领解),而勿以我的思计为目标。○好好地领解佛和凡夫的不同,若没有闻佛法则容易陷於自力中。○人(良人,善知识)有者则法易得,人无者则法难得。 ○勤行而探寻良师,若不就良师则获信心之事难。○良师之一言胜过不信之人的千万言。 ○即使明白了之后也勿安心,知解分别不是真正的信心。○就於信心而若有疑问则应就良师而问。○无论如何有智慧才学,依赖自己的见解呀很危险。○须立於高处大处而可达观大法门。○捧全力於「行信论」,学和信若一致则是有幸。 ○有信眼有法眼的人是宿因深厚之士。○纵使法眼缺少也好连信眼都一文不知的尼入道,因为慈悲广大所以若是认真地求法则必定被得信心。○「行信论」是应立足於如来的大悲心而论之。○常忆念二利圆满的大正觉、若不生者的本愿之事就是肝要。 ○应常念报父母师长之恩德。行仁义五常之道的所得以行皆是托听闻佛法的御福荫。○俗谛门是真谛门之德用。○不是依凡夫的善恶而获救,是依如来的本愿力而获救呀。是依名号的功德力而往生呀。○真实信心的价值和名号的价值是同一。○仰信本愿力处连任何样之学者皆是同成一文不知之身而往生呀。○应勤於和喜爱佛法之友交往。○应尽力佛法第一、孝顺父母、待人亲切。 ○应当彻底仰信佛的尊贵、本愿名号的尊贵。彻底仰信处则疑云消散。○纵使决定心没有被得,至少在有生之年甚至应努力作到「若存若亡」的领域。 ○虽作为凡夫而作得生想之事犹如金刚般是至难,但若同心於圣人之御心的话则没有不能之事。○於二利圆满大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 ○於勅命之前者,忘己而顺从之呀就是信心。○言被忘己者,是浮世之事无一成为往生之因者。 ○涅盘之因唯是信心。○就於往生的话,自己的思计,不论善恶,有益之思计是一个也没有。不是因为自己的思计所以获救,而      是依本愿力而往生呀。 ○作为凡夫不被囚於自己的思计即概念之事虽是至难中的至难,但仰信释迦、弥陀二尊之仰言处,变成不      被概念所囚,此亦不可思议。○如果自己被信心和往生所夺心,而忘佛,忘记著眼於本愿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事的话则不成。○作为底下凡愚的话,则应以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佛之事为基础,而听闻佛法。否则是无法顶戴佛法不思议      为不思议者。 ○信心之体是名号,信心之相是无疑。○称名念佛之体是信心。不是作为信心之用(力用)的念佛则不被称为他力回向的念佛。 ○称念佛号而想要依称念了之事而往生呀是自力。○想要获得信心而后往生,追求著信心呀,多半是靠不住的事。○虽日日造著罪业,但思此方面的结果会如何呢而闻法呀为佳。○不令反省自己的无智、无能、罪恶就不可能获得信心。○信前的罪恶感并不是机的深信。机的深信是和信愿力之法的深信同时,在本质性都是同一佛智圆照之恩      赐。○信心在於超越了善恶之处。名号之给与成为信心。○在贪瞋烦恼中信心的生起呀是如来清净愿心之回向。○『教行信证』之最重点是信心。○离开御圣教的文字,轻视之而想要顶戴信心是错误的。 ○於蒙信良人(善知识)之仰言外别无顶戴信心之道。○唯有於信有信之人的人格而信心可顶戴。○如果将信心想成好像百货公司的商品、或如神龛掉下来的牡丹饼(红豆饼)般的话则不成。唯是因为依      如来大悲之愿力给与救助所以获救呀。○於信心没有阶级,弘愿的信心是一百分,一百分以外的信心是零分地心得著最好。○「要门」是「修诸功德之愿」。○「弘愿」与「要门」虽容易区别,但「弘愿」和「真门」是易於混淆。○信心虽然没有阶级,但有称为「大略信心」的信心。又有称为「若存若亡」之事。必须细心留意。○有云「三岁小孩甚至百岁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事。佛法必须从孩童时就开始听闻。○佛法不趁强健有力时就不行。从上了年纪才来听闻的是,因为体力在衰弱,所以没有强健念念相续的气      力。○大信海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信乐。是超越了善恶智愚者的原故。 ○真实的信心是始终不二,      又是由於佛的相续,而不令消失者。○又这呀那呀到处参拜神佛、又在意日子吉凶呀被称为杂行杂修。○佛教以外的宗教皆全在向神祈求。祈祷祈愿的宗教并非真实之宗教。○佛教以外的教法皆全然不知道「迷悟染净的因缘」。在这一点佛教和其他宗教之不同就明白。 ○「还相回向」者将未来往生安乐佛国之后,开觉悟,受如来的大慈悲於身,而依本愿力遍游十方世界教      化众生呀称为「还相」。并非在未往生之前就有「还相」呀。○佛教之目的者解脱生死而开涅盘常乐之证呀就是目的,就是理想。 ○不信从地狱到佛,有「十界」的现象界之事者没有听闻佛教的资格。○是应「七难八苦算什么 我有六字之保护」强有力地思而精进於佛法。○「死的解决」是「生的解决」。没作「死的解决」的人是「生的解决」亦不能之人。 ○因果恐怖,因果      是轮回的火车。○真正的宗教呢或邪伪的宗教呢若以「因果」的尺度来测量看看就立即明白。邪伪的宗教皆悉在违反因果      的真理。 ○第十八愿之妙味者,是称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本愿味明白了呀,说信心获得呀是此处之事。○将依若不生者之本愿而给与救度众生之事称为「平等因果」。又称为「超世的悲愿」。在其他宗教是没有的事。○『教行信证』是应由总序出发而常回归於总序而吟味。○『教行信证』是称为「有建立而无无,不是说为在众生方做什么啊而蒙受御救助者,是信也好行也好都     在阿弥陀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将之回施给众生呀。 ○於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之外,皆无有一信和一行从众生方拿出来呀就是净土真宗。○南无阿弥陀佛是闻信而往生者,而并非说为称之而往生者。 ○言「唯念佛而被弥陀救助」呀是说「依南    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的意思。○「念佛往生」是「名号往生」,  「名号往生」是「信心往生」,「信心往生」是「愿力往生」。 ○总序之文是应以「因果」、「机法」     和「行信」三点而吟味之。○「难思弘誓」是「因」,而「无碍光明」是「果」。逆、谤、阐提是「机」,而大悲的光明名号是          「法」。「圆融至德嘉号」是「行」,而「难信金刚信乐」是「信」。此等是三三圆融著。○「行信」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最应於行信努力而研究。「信心」就是最肝要。 ○无如自己心般之不自由    者。是应不成为自己心的对手地 专仰信佛智、佛力。 ○於仰者必须仰彻。所谓仰彻,是丝毫都不当作自己的知解分别之事。 ○信心并不是说自己信的话就好的呀者。是愿力的信心、他力回向的信心。 ○他力的信心很难。即使数十年地听闻了,一旦成为死了的话,则会想「阿弥陀如来真地会救助吗」「真    地能往生御净土吗」之疑心,是很难消除呀。这种病,於不服用「佛是和我同在的佛」之药者治不好      的。 ○人的安心是很难的事。若说如何作的话则能够安心呢?因为「想获救想获救」地踏出,所以无法    安心呀。因为有「若不生者」的御本愿,所以连安心都不想要,若是那样则其之时能够安心。云「若眺    望著行步大道上之姿 担心亦无 安心亦无」 的大安心就会出来。○所谓「大道」是本愿名号的「呼唤声」。因为是给与呼唤了所以获救呀。言「行步之姿」的是法然上人    呀和亲鸾圣人之御姿。接触大人格时,依信其大人格之事而自己也大安心。宗教是人格的接触。 ○在二河譬的话则本愿名号之成为行者的信心,其信心即成为白道。如此而「呼唤声」和信心成为一条白    道,称之为「本愿一实之大道」。 ○西岸上阿弥陀如来的呼唤声能闻到呀是行者经历「三定死」(是进    也好退也好又止也好皆无一免於必死(地狱)之思) 而后的事。 ○是呼唤声之刚一闻到,立即行者於「呼唤声」下「至心信乐忘己,而被声音所吸引所吸引」而到达西岸    (往生)呀。 ○不是自己之闻呼唤声,而思,用自己的力量而前进的,是依如来声音的力量而往生呀。即是南无阿弥陀     佛的声音之给与成信心呀。 ○如来呼唤了我呀,是就如狮子之扑住了我般的者。以狮子奋迅之势,於罪恶深重此之我,哎唷呀给与扑     住了之事哟!除了被如来所扑住而往生外别无往生之道。 ○若说御净土是为了谁所建立的   呢?是以为了欲使吾等末代凡夫成佛的阿弥陀佛之大悲和佛智所建立的。即净土是以佛智和大悲而打造     完成的。即净土的本质是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的庄严,是庄严之原样就是如来。称如来的人格为「正 报」,称佛的国土为「依报」。「正报」和    「依报」成了一者呀就是御净土。称之为「依正不               二」。  ○ 即使想要「往前」进而听闻圣道自力之教,圣道门这个那个「定善」(坐禅)和「散善」(戒律及善    根)都必须修习。此者不是凡   夫能够之事。「向后」退,即使听闻世界上的宗教而看,以何者    都只是违背了因果道理的教法而已,而成佛的希望不成立。即使「停止」不动著,亦不得不陷入贪    欲的水河和瞋恚的火河中。此绝对絶命就是今现正自己的处境。称之为「三定死」。自觉到          「三定死」时,「就那样地来吧」本愿招唤之勅命(呼唤声)是就彻入自己的心中呀。如来之真实    心(大悲的佛智)彻到众生心,成为了「哎呀真欢喜」呀称之为「信心」。即使「信心」,亦不外    乎是如来的佛心、佛力者。1、机与法同样说为人者有男女、老少、恶人、善人、智者、愚者之分别。真是「机类千差万别」呀。如果机类千差万别则佛陀是被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呀。若大概区别的话,则被分类著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真言宗)、禅家、教家、顿教、渐教、权教、实教。日本的佛教,一说宗派之别,就有华严、天台、真言、禅、三论、法相等之为了贤者的宗派,和称为净土宗、净土真宗、时宗、融通念佛宗等净土系的佛教。此外有从天台宗分出来的日莲宗,有从日莲宗分出来的创价学会。在净土真宗的立场一将一代佛教分类,就分成二者。即「圣道门 难行道」,和「净土门 易行道」。○又也有称为一乘、二乘、三乘的分类法。一乘是大乘,从小乘逐渐发展而成为了大乘。即使连在大            乘之中都最殊胜的教,就是称为「本愿一乘绝对不二之教」(行),而依南无阿弥陀佛而统一了之              法门。这即是「净土真宗」。○称相对於「本愿一乘」的「法」(南无阿弥陀佛)之「机」为「绝对不二之机」(金刚的信心)。             一机一法是净土真宗。○又机类虽是千差万别,但於实际上,世界上的人类,皆只是恶人而已,只是心虚假不实、罪恶深重            之人而已,清净真实的人者一个也不存在。因此,十方群生海,一共言之皆是「极恶最下」之一                     机。於救助「极恶最下之机」(人)者若不以「极善最上之法」(教)则无法被救助。「极善最上               之法」,是「本愿一乘,南无阿弥陀佛」。此亦称为「一机一法」。开显了此「一机一法」的就是              『教行信证』。○净土真宗的人,「法」者唯有「本愿一乘,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机」者,唯有像我这般「极恶最下之机」地领解就最好。如果此一没有首先决定,就见到被称为善人之人的话,则会想要变成像那样,若看到装著好像信者脸的人,则自己也想要变成像那样完美的信者,若看到好像难能可贵那样地欢喜之人,就想要自己也快点变成像那样欢喜的人,若看到好像安住於本愿力,而使见心明亮那般的人,则自己,也会想要如那人般地早点变成心胸明亮。一被染上此云为「想要」的病,就会一生在「想要想要」而命终,掉落地狱去。「极恶最下之机」是「自己」。「极善最上之法」是「南无阿弥陀佛」。於此外,「机」亦无故,则「法」亦无地若下定决心,则即使不想要暗心变成明亮也可以不是吗?○如果作为凡夫的话则心暗之当前。但称「暗」事的意义也有好几种。疑著「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的人也称为「暗」。又注视「极恶最下之机」,而像我这般无知肤浅者,是无论如何在阿弥陀佛都不给与救助吧地担心而之「暗」也有。怀疑本愿,因此是无法往生吧地担心的「暗」呀是,闻样不具足。言「有疑之原样地御救助」的法是没有。信心的体是南无阿弥陀佛,信心的相是无疑之一心,是「谢谢」。信心的用(力用),是称名念佛(报谢佛恩),又是「孝顺父母、待人亲切」。○后生是获救呢、或是没获救呢地担心之「心暗」的是不许可呀。那么,其病源在於何处呢?即使被说了「请您赐教」,亦於一言而事足了之人若也有,则即使说了千言万语也暗夜无法天明的人也会有。那是第一由於宿善的有无、厚薄。第二者由於闻法的人、说法的人之热心度。○「今,死了的话怎么办呢?是能往生呢,或是不能往生呢」地,让无常(死)在眼前拉近而担心,叹说「心暗呀」的人,虽是因缘深厚的人,但弃之不顾的话则不行。宁可向如来,说「请舍弃我吧」看看最好。那样一做,就如来,一定仰说:「即使被说了抛弃我吧,也无法抛弃的慈亲心呀请让我来救助吧」感受到此如来的大慈悲心呀就是信心。感受大慈悲心处破一切无明,能够大安心。於凡夫心中,「这就是信心吗」,如果以为这样想则能往生等之事,那是称为「自力的计度」者。○世界上的诸神是对於每一个人,各别地照顾,而那病人也必须救助,这贫穷人也不得不作救度。那离了婚的人也必须作救度,这死了孩子的母亲也不得不作救助地,说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神就作为对象,而各自伸出救度之手而救济呀就是世上的神明。 因为是这样的始末(原委),所以神明也很忙碌,而连一分钟休息的空闲都没有。信徒又只是,各自想各自地,在向神明无理的请愿而已。认为好像即使不孝顺父母、杀人,神都能来救助般,而刑警不会来逮捕般地向神祈祷。学生是平日一点也不用功,而一旦到了入学考试,就说「请让我过关」而向神祈求。像生意人祈求赚钱发财般,军人祈求说「在战争来而打胜仗吧」,病人祈求说「请来治好病吧」。若连祈求的方法都千差万别,则听闻祈求的神,也必须千差万别地,於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成为对象。哎呀呀不论双方,都很忙,是麻烦事。2、著眼○佛法和神教是不同,佛陀和神是不同。阿弥陀如来和神是不同。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阿弥陀如来是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即南无阿弥陀佛」的佛。○神者人虽没如获救般的被救,神还是依然为神。因为是那样的神,所以人向神作祈求「赐与救助吧」「赐与救度吧」,而且即使其之后自己多少也要做点善事,信仰神,向神献上供品,而说若不讨好神明的话则无法获救。○阿弥陀如来和神是不同,连从众生方说「请」,而拜托的恳求,都不需要故,则「赐与救度吧」「赐与救助吧」地御祈求之事都不需要。是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之觉者,是佛陀,是一切智者,御是大慈悲者。○特别阿弥陀如来,因为是「自利利他圆满」,所以如来取了正觉之事,即是,众生获救助的因、果。若换言之,则如来取了正觉之事就是众生往生之事。是誓愿「若众生依如来的功德力不获救则不取正觉」之原样地所成了佛的佛。即「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原样的本愿之佛,就是「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对众生给与招唤:「就那样地救助啊」「必定救助啊,莫担心」之如来本愿(御誓愿)的「名声」,是「勅命」,是「仰言」,又众生依如来的本愿力,即是依名为「南无阿弥陀佛」的正觉功德力而被救助去的证据,即是「相」。○於神者,没有言为依神力、神的功德,而悉皆救助人类的誓愿,没有本愿。又依神力而人类被救助的证据也没有。唯只是说:「汝等,若想要被神拯救的话,则请信神哟。遵守正义,请向神祈祷哟,请祈愿哟」。○因为神是这样的神,所以人必须常向神祈求,信神,为了要得救而努力为善。○人即使躺在死床,也必须还作御祈祷:「神哟,救度我吧」。称之为「祈祷的宗教」。在祈祷的宗教无心的平和、心的安心。神虽说「拯救信者」,但说「自己是获救的吗」「是获救了的吗」之疑心残留。在那样的话则「心的平和」(安心),无论是到何时都不被得。这就是「祈祷的宗教」之缺点。○真宗的行者,虽然几十年都在听闻说教,但「自己是真地能往生吗」地担心,而为了其担心而变成心暗的人就很多。打亮其暗心,而寻问人之事虽很好,但「如果无法安心的话,则暗心,怎么变成明亮呢?请赐教」地到了恳求他人的程度就是很困扰者。连说原来如此呀,而置之不理都不行的。○如果在向这样的人作文字讲释的话则对方是不会满足的。因为此病是全身病的病,所以必须让他根本性地改变想著眼处。如果於信心的说明、念佛的说明则没有用。必须超越说明和讲释,而将著眼的方向,也一百八十度地转换,或也使三百六十度地转变。这样的人,在出发点一定会有「想取信心而往生」「想称念佛而往生」「想要欢喜而往生」「想安心而后往生」「想变得明亮而往生」。那些都数十年地持续,而听闻之事虽是善听闻著,但因为是之前「想如何如何做而往生」的自力执心残留著者,所以是担心「心暗」,成为「想变明亮而往生」,而今现在被显现出来了呀。○若说到想著眼处,则第一必须著眼的是,云为阿弥陀如来是取得了「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的佛之事。第二者是云为「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的御本愿之事,能著眼於其点,而忆念之就是最重要。 3、佛与神 ○必须好好地思考阿弥陀如来和神的不同。是虽连自己都不注意吧,但是和讨好神明同样地,「如果这样的话阿弥陀如来是会给与御救助吧」地担心呀。此担心是,完全是从将神和阿弥陀如来同一看待所出来的担心。○阿弥陀如来,是称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之原样的二利圆满大正觉之如来。南无阿弥陀佛亦又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原样地给与成就了的名号。因为是忘此,没有彻底於此者,所以是担心自己的暗心,想变得明亮而往生地思著呀。是因为没有於「若不生者的御本愿」、「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和「依南无阿弥陀佛而往生」,真正地觉醒故。4、想获救 想获救○多数人的通病,是「想获救想获救」地,著眼於自己方,而不著眼於佛方,研究云为「是何谓佛呢」般的事那个不作。连本愿的意趣都不知道,也不思本愿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为不可思议,也不思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是因为用凡夫的尺度在推测佛故。於此处有此人的病根。光著眼於自己方,一定会认,「取信心而」「以欢喜了而」「想安心而后往生」地思著。将此,著眼的方向一转变,而著眼於如来方,若变成慈亲之身看看的话,则连担心自己心暗之事都会变成好事。若是能将「想获救」的眼珠,一转,而向「不得不救助之如来」的方向,则疑云是一时地烟消雾散吧。如果只有著眼自己方而已,只是玩弄著自己的心,则即使经过几十年,也是会事态不明吧。○不是因为暗心变得明亮了,所以能够往生呀,往生是本愿力的运作(力用),是依名号的功德力而往生呀。5、暗心○是从几年前也好几十年前也好,都持续担心暗心以来的习惯残留著,而今日又在眺望其暗心而担心呀。能著眼於若不生者的御本愿,和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而若不是彻底於「於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呀则此病治不好。是应好好地思考。6、物的轻重○大多的人在佛法上,不知道物的轻重。一说何故不知道物的轻重呢?就像说是自己的心变得明亮呀,或是暗暗呀变成苦啊,只是置重点於自己的心而已,而没有著眼於「若不生者」的御本愿,即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即二利圆满的大正觉。所谓不著眼之事,是在轻视之的证据。不想要重视该重视者,在逐末,而忘本。这是称为不知轻重者。7、往生的一大事 ○多数人是将像往生般的一大事,依自己的心变得明亮之事而决定般地作著。首先那就是错误的根本。於『执持钞』曰:「像往生般的一大事 非凡夫可计度,应当一向一心奉任凭如来」。所谓「任凭」是「乘本愿力」之事,是「至心信乐」。又於「本愿招唤的勅命」之前「非常感谢」地低下了头之事,称之为「任凭」。此人是不知道「任凭」之事的人。是不思「像往生般的一大事」为一大事的人。是不知道称为「二利圆满的大正觉」也好、「若不生者的御本愿」也好都是本愿、正觉其之原样的御六字之事的人。是不知道「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依本愿力而往生」的人。8、勅命和功德力 ○多数的人,是轻视「汝一心正念直来」的勅命呀,和南无阿弥陀佛正觉的功德力,而不知尊敬地顶戴之事的人。御圣教的法语,是不加私见,而依高僧们的指南,又依老师的御法语,正解之,於正解了之后者,应尊敬地顶戴之。於尊敬地顶戴「二利圆满的大正觉」、尊敬地顶戴「若不生者的御本愿」、尊敬地顶戴「佛智不思议、大慈悲之不思议其原样的六字尊号」处,如说「心变得明亮了,或心还暗」般的问题,以都不成问题,而能顶戴变成安住於大悲之身。此人是知道不轻忽顶戴,而尊重顶戴圣人的御法语之人。往生的得否,是依轻忽地顶戴呢、或尊敬地顶戴御法语呢而决定。於『叹异钞』曰:「於蒙信良人(善知识)之仰言外别无道理也」,是应知。9、三愿转入不知道云为「三愿转入」之事的人。所谓三愿转入,是真假的分别。进入了净土门之事虽佳,但尚残留著圣道门的余习,想修 万行(定善和散善)而往生净土地作呀,称之为「要门」(十九愿)。其次出「要门」,而成了念佛一行之事虽佳,但尚以自力心(定散心)未断除,而称念佛,想要以那者作为自己的善根而往生。称此阶位为「真门」(二十愿)。再其次出「真门」,往生不是心的明暗,而是唯依本愿力而决定呀之事明白,成了徧依凭本愿他力般呀称为「弘愿」(十八愿)。是此之「三愿转入」不被确实地明白的人。所以唯是担心自己心的明暗呀。10、佛的尊贵感多数的人是佛的尊贵感,尚不明白,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佛智,尚未明白,只有想要自己的心变得明亮,而不知顶戴不思议为不思议之事的人。顶戴佛智的不思议为「不思议的事哟」呀就是信心。自己的心,纵使变得明亮了,那也可能是凡夫的妄念。变得明亮了的心,可能再变成暗。云为在意心的明暗,而持续担心之事,是因为於心底依靠自心的自力心就潜伏著故。几度呢 一再反省 皆不被变不可依凭者 我心呀(瑞劔)瑞劔也认为信心出来了之事几千遍,那个崩溃了之事,又是几千遍了。纵使认为了「因此而能往生」,亦以自己的思计而无法往生。去认为能往生 而不能往生 的御净土 不能往生者 却往生之不可思议。(瑞劔)闻的我 无而被闻到了之不思议哉。(瑞劔) 在去吧来呀 之中而被忘 己哉。(瑞劔)11、无法安心○关於往生之安心、不安心者,如来就赐与彻底信著,赐与彻底安心著。此如来的真实心之被顶戴到了呀就是信心。以自己的安心为目标,想以自己的心变得明亮了之事为目标地思著的是错误呀。所谓 「人心 皆是似 池水浊清之事不定故」(法然上人)者呀,即使听闻佛法,关於后生之问题也要直到变成不担心、能拔苦、缷下了重担的念头出来为止都必须听闻。大多数的人,因为还没热心地听闻到达彼处所以不行。此人关於后生的问题,不知何故,不知何事,说「再也无法安心」,而掉落在苦恼的深渊。体验此苦,苦到底之事,於安心决定的过程中,是不管谁都要经历一遍,而是尊贵的事。治愈此病的是,如来的本愿力和圣人的御法语,就是适当的药。甚至作为其妙药之手册的话,则想要提示 无论如何都无法往生 因为本愿有故被往生。(瑞劔) 之句。此人,虽是御在痛苦自己的心暗之事呀,但於心底者,认为著其苦恼能除去而能安心的话则能够往生般呀不是吗?一彻底於「无论如何都无法往生」,就将一心「想要得到安心」「想安心」地钻牛角尖的心,暂时搁置,而著眼於如来本愿力的御慈悲,自然而然地能够安心。只要不著眼於本愿力,无论如何「想要安心」地,钻牛角尖,也是无法安心者。於「行卷」曰:「即言,由闻愿力,光阐(宣示)报土真因决定时克之极促也」。 於「化身土卷」曰:「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最后之能够安心呀,用人的小技俩的话则是办不到的事,是著眼於本愿力,而方才始得安心安堵呀。12、良人(善知识)的仰言○想要奉言的事,是此人,至今为止听闻法门的道理理论,想以此而作为安心之事是失败了吧。所以才会失败。於『叹异钞』曰: 「於蒙信良人(善知识)的仰言外别无道理也」。 此人在直至今日为止,没能找到了「良人」呀就是病源。所谓「良人」是亲鸾圣人、莲如上人、良师、有信心的法友之事。没有机会逢遇有信心的人格者就是病源。今之病亦只要没找到有信心的人,又只要不信其人的人格,病是治不好的。於「信卷」曰: 「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是名为信不具足」。 言为凡夫者,是愚痴者,即使立即接触到「法」,也没有能力信受「法」。一於兹能找到获得了法的人格者,就透过其人之「信心的人格」而能顶戴信心。是「若有人(良人)则易得信,若无人则信难得」。因为信我亲鸾圣人 则信如来的本愿名号。(瑞劔)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94.html 死的解决(3)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94.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94.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94.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死的解决(第一册)第一篇 序说       丛云遮月,花遇暴风,动荡浮世未成原样,一日娑婆之命尊贵啊!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啊!释迦、弥陀二尊者,即使万劫亦难值之佛,应恭敬顶礼不懈怠。以祖师圣人的御法语,解决生死问题。       本愿圆顿一乘者,逆恶亦不遗漏之,御誓愿。是大乘中的大乘,於世界无比类的正法呀!佛和佛法,轻视而信就不被得。「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此外无佛法地知哟!不思议的佛法「不思议呀」地,欢喜外信没有。       「取信心而往生吧,念佛而往生吧,因为安心而往生吧」者,凡夫的计度,皆自力。莫美化身、口、意三业,模仿妙好人。隔壁的花盛开。凡夫的自性不是完美者,莫被「虚假之行」、「杂毒之善」所蒙骗。       以正直、素直,不成为阿呆的话,如来的真实不能顶戴。邪见和憍慢,如来大嫌弃的。有「名闻」「利养」之心的话,御佛经不能明白。人造花蝶不停。甚至闻了、记得了的心,被弥陀拿走而赤裸裸。赤裸一直慈亲前。几十年听闻的证书使舍而幼稚园,未闻前之婴儿呀!佛法上的阿呆是此,是阿呆。      於阿呆如来就在(阿呆)。如来是至尊、无上尊、本愿功德的结晶体呀!诸佛给与赞叹成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於其不可思议的佛智大悲光明「闻名信喜」地,被打动被打动,而彻底地被打动了的就是阿呆。阿呆真欢喜,真佛弟子,佛子。像由地狱爬出来呀,猫啊狗变生的人们,成诽谤、敌视佛法。神和佛大相违。 去御寺院虽也好,然佛法的道理记得了亦一年级生。通过不明白的关卡,明白了的关卡亦通过,皆舍弃「知解分别」,成为阿呆,而「圆解证入」,始可贺,正定聚。        松影之暗,月光哉!       理论法门有何用?即使自夸为文化人呀,即使模仿智者呀学者,在阎魔王之前都通不过。罪业的锁链无法切断哦! 取信心的话能往生,称念佛的话能往生,「的话」二字,何时能消除?未消除之前死神乘著无常的暴风雨而来。今就临终,哎呀!怎么办呀? 「因为获得了信心所以能往生」地思之作梦是仇樱(易落的樱花)。       「获得了地思者不得也。」凡夫的梦者魔法师。「因为」二字是陷阱。比下苍龙窟取龙珠、入虎穴取虎子那等事,还更难的极难信。积千锤百炼之功哟!信心者能开於火中之莲花。以悠哉过活而失败;以轻视疏忽而下堕。       善导大师仰言:「共发金刚志」。於懈怠者,死的解决是梦之梦。随人地闻的话,随人地落啊!上了年纪,气力衰,佛法,想听闻地思哉,空迟钝。       「华严」、「天台」、「真言」、「禅」,都是絶佳的教法,世界无比类的大真理,其他的宗教望尘莫及。虽然虽然如此,对於凡夫的话,如金币於猫、珍珠於猪都没有用。以凡夫能开证悟吗?所谓「悟」,彻底成「无我」,是得「无分别智」之事。於三毒、五欲的凡夫,想要开悟,如一发把山海天地,比那亦更加困难。鲷很大,无法出刀切。「定善」者息虑凝心,「散善」者废恶修善,最好知道佛道难成。凡夫依由喜好物而身亡,从苦入苦地轮转。       本愿一乘,真宗者,被作阿呆,容容易易地,乘彼「愿力之道」而往生。「名愿力」的不思议呀!圣道和净土、自力和他力、信心和妄念、善根功德和报恩行、正法和迷信,是混淆又混淆,多数人的头中,如同火灾现场般,是乱七八糟。       不依本愿力而解决死,是什么样的人生啊?很少听闻而想见(佛)呀,那么,佛法的真价值无法明白。暂缓不急之事,急切认真地,闻佛法的话,有诸佛如来之照护啊!       关於往生,「想要顶戴信心、想要心变明亮、想要安心」地忧思的,就是一般人的习气。此之病很重。那是「想完成自己、想做什么而往生」地思之自力心。这是「想要做点什么求往生」的自力心。是因为不仰彻果上圆成、二利圆满、名愿力故。因为不知不觉自力跑出来,所以很恐怖。将即使如何做亦不能安心之处,究明究明尽最好。「就这样地」彻底了之人是往生人。在观念之「就这样地」的话无论如何亦不成。真的「就这样地」者,必定於其之中,藏著机法二种深信。「虚伪者」,欢喜没有,安心没有,法悦没有,报谢念佛没有,教人信没有。机的深信亦无,法的深信亦无。        虽三十年、五十年听闻了佛法,然亦不能说为「听闻了」,也不能说为「没有听闻」。依「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而往生之事,不思议啊不思议啊难能可贵。        佛法不闻的话不成,是健康长寿之本。为了自身,为了后生,为了子孙,又为了佛法,不闻佛法的话不成。「佛法第一,孝顺父母,待人亲切。」依此之居心而使度日夜。家庭和谐,不吵闹,不呵斥孩子,作而令见(以身作则)哟!培育喜好佛法的就是父母的御慈悲呀!勿忘佛的御恩、祖师圣人的御恩、父母的御恩、老师的御恩。御师父有故方能。          我什么亦未闻,什么亦未知。凡夫的心如於秋天的天空,变化无穷。其之计度者,全皆,是烦恼。「知道著、思著、记得著」的佛法,是头部分的佛法,即使任何作用亦不起。消罪之力,於凡夫没有。令使消罪,而往生之御力是只有「难思弘誓」(本愿)和「无碍光明」(名号)。停止参拜神呀、迷信,应发起「离生死,成佛吧」的大勇猛心。「南无阿弥陀佛,不令使下堕哦,请,就那样地来吧,一定必救度哦!等著哦」的呼唤声之请托故方(有救)。无论如何都不能往生的我,空手地,赤裸地,空空地,就这样地,顶戴往生。哎呀尊贵呀,如来慈亲。 真宗,是「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法门。往生是如来的御工作,是本愿力,不是凡夫的工作。「大悲的呼唤声」真可靠。「二利圆满大正觉」,佛智的不思议真可靠,大悲的不思议真可靠。信心是呼唤声呀!在此处安心、大安心。        如来是无我无分别,大智大悲的慈亲是。「看著」、「护著」、「等著」。往生御久候的御净土,然而无论如何客气都需要礼物吧?往生御净土的伴手礼,只要以本性的恶业烦恼就好。佛力故,地狱的猛火变成清凉风。虽不想死,然拜见如来的,就欢喜、快乐、喜悦。每度於想起,佛恩报谢的御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 九十岁   稻垣瑞劔二、真宗要关五个条 第一条 果上圆成的法门第二条 二利圆满的法门 第三条 难思弘誓第四条 无碍光明第五条 就这样地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九月十六日 三、真宗要关大意 序 南无阿弥陀佛 『御文章』曰:「言信心获得者,心得第十八之愿也。言心得此愿者,心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姿也。」就「信心获得」,有三个著眼点: (一)人何故不得不解脱呢? (二)人有依自己之力而自己解脱的力量吗? (三)谁给与救度?如何给与救度呢?        没有著眼於这三点而即使学佛法,亦是无法到解脱之道。 所谓解脱是被离生死之事。生死是苦。超脱苦界,而得涅盘之常乐,与一切众生共同成永久弘宣如来的大智大悲之身,就是人生究极的目的。达成此究极目的之道就是佛教,是佛法,又是佛道。云佛道的完成为解脱,又云为涅盘。        世界的宗教,何故没有明确地解决人不得不解脱呢的问题。又,令使自己解脱的力量有呀无呀,也没在明确地研究之。又,解脱的境地是为何者呢?如何做才能到达解脱呢之问题,又亦是明确地说著之宗教者,除了佛教,於其他不被见。若换言之,其他的宗教,不说「转迷开悟之道」,不知转迷开悟之道。即不说「迷悟染净的因缘」,不知迷悟染净的因缘。世界的宗教虽多,但在说「迷悟染净的因缘」、「转迷开悟之道」的宗教,是唯独有佛教而已。欧美的学者,虽也有著眼於此者,但是明确给与教示解决此的因与果的一个也看不到。这是佛教胜过世界的宗教之点。真宗,作为学问的话,取华严、天台、真言、禅、三论、法相等大乘佛教的精华;作为实践的话,明确地宣说著罪业深重、烦恼具足的凡夫,於信弥陀的本愿力之信一念,超证大般涅盘而到达真解脱之道的。然者作为实际问题,凡夫得解脱生死之道,是唯独本愿一乘、净土真宗而已。        净土真宗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净土真宗。由『教行信证』生出了『御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教行信证』是为如何之书物呢?那於『大无量寿经』、「正信偈」、『净土文类聚钞』、『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能够窥其真精神。然而,无论何者,都是难解、难入的书物,对一般民众来说的话,把握其之真意是难中之难。        一言以蔽之,若言净土真宗为何之宗教呢的话,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大经成就文)。若换言之,是「至心信乐忘己,速归无行不成之愿海(本愿力)」(报恩讲式)。在『御文章』而言的话「圣人一流章」,若在『叹异钞』而言的话第一章就显说著净土真宗的面目。若欲知法门雄浑自然之旨趣的话,无如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於窥安心细微之点者,将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二河譬」、「六字释」,是应认真地拜见。        亲鸾圣人即使披阅一切经,虽然如此,亦是不能做到「死的解决」,虽是九十五日间,参笼(闭居祈愿)六角堂,然尽管如此,因为「可出生死之道」也不明白,所以百日之间,往返法然上人之所在。说那是为何呢?若根据惠信尼公之手纸(书信)的话,书记著「是唯只为了欲闻问『可出生死之道』」。        「可出生死之道」,即「死的解决」,是人生的目的。怕死是动物的本能,「死」由何处来了呢?由「生」了来。「生」由何处来了呢?「无明烦恼」,是受生苦海之原故。       如何做的话能够逃脱生死的苦恼呢?於那,不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六波罗蜜)的话不成。那不能者怎么办呢?於此处是只有本愿一乘,即乘阿弥陀如来的名愿力之一道。        本愿一乘,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就我的信心,给与成为信心。     第一章 教行信证的使命 『教行信证』,是唯信独脱的法门。 一、『教行信证』,是果上显现的法门。 二、『教行信证』,是念佛往生的真髓。 三、『教行信证』,是选择集的真精神。   四、『教行信证』,是「立教开宗」的宝典。 五、『教行信证』,是「五愿开示」的法门。 六、『教行信证』,是安心的龟鉴(镜)。 七、『教行信证』,是光寿二无量的开展。 八、『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行信、机法、因果」的书。 九、『教行信证』,是凡夫往生的秘键。 十、『教行信证』,是「真实」、「假权」、「邪伪」的一大宗教批判之书。 十一、『教行信证』,是大乘的精华,世界宗教的最高峰。 十二、『教行信证』,是佛性开觉的大道。 十三、『教行信证』,是愿心庄严的法门。   十四、『教行信证』,是净土的庄严展开於现土者。 十五、『教行信证』,开示了「四法」「五愿」「六法」,是 信疑决判之书。 十六、『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阿弥陀如来」、「本愿」和「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书。 十七、『教行信证』,是将一文不知的尼入道,除疑,也度生死苦海的大船。 十八、『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的一一条,何者都只是艰难的问题而已。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生死之道」、「死的解决」。 十九、『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 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之一一条,何者都只是困难的问题。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离生死之道」、「死的解决」。将右之十九个条更个条更缩小、要约者,就是「真宗要关五个条」。将五个条扩大的就是本书。       第二章 果上圆成的法门        净土真宗是「果上圆成的法门」。云为「果上圆成的法门」呀、「果上显现的法门」之类啊之事者,凡夫成佛之道,在凡夫的话不能辨识之,不能修行之。所谓佛是涅盘的境地,是真解脱的境地。涅盘的境地、真解脱的境地,是体得(体认、实现)法界的绝对真理之境地。云之为「果上」。亦云为「果分」。是言语和思想以上的最高境地。        在禅宗的话,将佛的境界,即果上之事,云为「悟」。所谓「悟」,在华严而言是「果分不可说」的境地,云之为「空」。若勉强说的话,超越了云为「自他」「有无」「爱憎」「取舍」「善恶」的相对性认识、相对性思惟,而活用其之「相对」,包容相对,即死於相对(而活於绝对),亦不被囚於任何事物,将获得了「无我」和「无分别智」的境界云为「果上」。果上是佛的境界,亦是佛的「真智」「大我」「真我」的境界。从生而迄至死为止,被囚於相对的思考,只生活在相对性世界的凡夫,这样崇高的世界是连於梦都不能梦见的境地。        如来,若说为「智慧」的话,赐住於此境界;若说为「慈悲」的话,是「视一切众生犹如己身」,是和御自身同样地给与怜愍一切众生的。因此一切众生皆是如来子,如来被是我等的父母。「即使说『放弃我吧』,也无法放弃之亲心,『请让我来救助吧』」地申说著的就是如来。持了此亲心的御方就是如来。『观经』曰:「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如来的大慈悲心,彻到众生心,在大慈悲心的如来前,恭敬欢喜之心,云为「信心」。        众生恭敬欢喜如来之心,是因为接触了如来大慈悲心的电波,所以信心之体,是如来的大慈悲心。信心不是凡夫的知识,也不是凡夫的思想。        没有感受佛大悲的电波之人,作「知解分别」的计度。云此为「自力」。感受了电波的人,是忘己,而仰如来,仰本愿力,是「非常感谢」、「不思议的事哟」地欢喜的。云此为「信心欢喜」。不是凡夫之思。        是众生闻之力也好、信之力也好、甚至信心欢喜的欢喜也好,皆成就於勅命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中而给与呼唤著之如来。云此为「果上圆成」,又云为「法体成就」。「果上圆成」就是净土真宗的根源。『和赞』(256首)曰: 「光明寿命之誓愿 蒙赐作为大悲本」        这,就是「果上圆成」之相。光寿二无量的佛之功德外,众生往生的行亦无、信亦无。不仰光寿二无量的佛德,和「若不生者」的本愿力,而「想要自己信而往生,想要自己称念佛而往生」地,只著眼於自己之事而已,而不赞叹佛德之人是不能往生。赞叹佛德之事,早就是信心了,是念佛。        是「仰赞叹,俯惭愧」地,自然被回向「二种深信」。二种深信外没有信心。二种深信,也不是自己开始深信的,而於阿弥陀如来的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中,已经给与御成就者,就是今所显现的。云之为「果上圆成」。云为「果上圆成」的思想也好信仰也好,在其他的宗教都绝对看不到的。因为不知道「果上圆成」,所以「自己信、自己称、自己安心,而想要以自己欢喜而往生」地思著。 这就是一般同行之姿,「自己」出来之时,不是他力,而是自力。        一般的同行,说「虽那些都明白,然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果上圆成」明白著不是吗?若明白著的话「安心」「安心」地,是应不只著眼於安心而已。「自己安心了的话能往生吗」地,问自己看看最好。不是因为安心了所以亦能往生的御净土。是闻「果上圆成的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而然,自然地被安心的。是果上圆成之故,在衆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不需要拿出者。行一个也好、信一个也好,从衆生方都不需拿出的就是净土真宗。        世界中的宗教,创立神,而人向神「请、请」地说,只是祈祷、祈愿的宗教而已。神信心的头,决不被去除。因此虽是真宗的门徒,然神信心的信仰,混入他力「果上圆成的法门」。严格地说,就真宗门徒的头中,自力和他力、神信心和信顺勅命、正行和杂行,这呀那呀,混杂啊,好像是火灾现场般的样子。净土真宗若不是如「真宗要关五个条」般地,「纯一无杂」的话不行。云之为「一心一向」。若说「何故纯一无杂呢」的话,「救助力之外无被救助之力」,「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众生往生的因亦无果亦无。」        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法,能救此极恶最下之机。此机只有依此法而被救度。 「行卷」的南无阿弥陀佛,来到「信卷」给与成为信心。因此是纯一无杂。昙鸾大师将不纯的信心诫言为「三不信」;将纯一无杂的信心,开示为「淳心、一心、相续心」之三信。天亲菩萨给与显示为「一心」,一心即是「金刚心」。将「依本愿力往生」地,心决定了的,云为「一心」。        所谓「果上圆成」,是云「佛是尊贵的」、「本愿成就的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尊贵的」之事。说「如来是尊贵的,本愿名号是尊贵的」之事,就是真宗的根本义。说「如来是尊贵的」之事,不思为尊贵的话,即使几十年地听闻,那呀这呀都是水泡,往生也是不可靠之原由。        在禅宗的话,不说「佛的存在」、「佛的尊贵」之事不成问题。其理由者,因为禅宗是「自证教」(自力),发挥了「自己本来的面目」的,就是所谓的「见性」,是「悟」,所以於心外是不承认佛的。在天台宗也是,虽然承认弥陀净土,但说那为「唯心弥陀,己身净土」(或者,己身弥陀,唯心净土),弥陀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於自己心中见之的;但是於净土教的话,「弥陀也好净土也好皆於心外见之,依其之本愿名号的功德而往生弥陀的净土,即时成佛」地教导。是所谓的救济教之故,说「阿弥陀如来的尊贵」之事,是成为第一的问题的。说「唯心弥陀,己身净土」之事者,即使亲鸾圣人的时代,在学者间亦盛谈著。被见此而亲鸾圣人非常感慨,而於「信卷」的序仰言:        「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师(一宗的祖师),沉自性唯心(唯心弥陀,己身净土),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昏金刚真信。爰愚秃释亲鸾,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披阅论家(龙树、天亲)释家(昙鸾大师、善导大师、法然上人等)宗义,广蒙三经光泽,特开一心华文(天亲菩萨归命之一心)。」        於圣道门的学者,赞叹净土门之人亦有的话,诽谤之人亦有。阿弥陀如来呀净土,在心内呢还在心外呢的问题者,於云「心」为总该万有的一心(真如)时,即使说为「在心中」也好吧。於见心为凡夫的妄念之场合,是可说为「净土在心外」。内外的问题,是立场的相异。若依所作解释般者,是「内者外也,外者内也」。亲鸾圣人,严厉地非难「自性唯心说」的,是当时的僧俗,庸庸碌碌也不修行地,卖弄自性唯心说,因为是否定了净土者,所以圣人就感叹之。        现代人被科学所毒害,否定阿弥陀如来和净土的倾向强烈,彼等者,不知大乘佛教。彼等读大乘经典,纵使没修禅定,若是将禅三昧的真理,即使稍作研究的话,也不会违背於信如来、信净土。        大乘经典都不读,不知禅定的真理之一般民众者,依信高僧方之说,而能够信如来和净土。於「正信偈」有「唯可信斯高僧说」的是此处之事。几十年亦皆闻了真宗的说教之人大多数,说「信心得不到,不能安心」而溢著泪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彼等因果也不信,无常亦没痛感,御释迦就是佛陀之事也不思,连阿弥陀如来的存在,亦窃疑,说「如来就是悲智圆满的尊贵之御方」之事也没思。彼等,又亦不尊敬高僧方的人格,「正信偈」、『御和赞』、『御文章』,也是没有认真地拜读。       唯,是一味「想要往生御净土」、「欲求信心」。 真宗的门徒虽多数,是这种人,然其中者,「想要往生净土」、「想要顶戴信心」、「想要安心」地思之心是强烈的,说为彻夜亦碌碌难眠地热心之人是有。於那样说之人,在无论作了多少法语的说教之处,「嗨,那也在听闻,那也在明白,可是信心不能顶戴,安心出不来」地说。对那样说的人无计可施。「因为无计可施」地说,而连放置不管的道理亦不行,若这样说的话,得以明白吧,若这样说的话,佛的尊贵就知道吧地苦心、取笔,是书写书物的理由。        於人生,如「死的解决」般困难者没有,又这般重要者没有。云为「一大事」,是此之一点。圣人曰: 「由闻愿力报土真因决定。」(行卷) 又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总序) 又曰: 「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化卷) 又曰: 「忆念弥陀佛本愿,自然即(在信之一念)时入必定(正定聚)。」       (正信偈)倩案净土真宗,净土真宗和其他的宗教不同,不是从人方面出发,不是为了自己的我欲向神祈祷、祈愿的宗教,而众生的信也好行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由於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给与立即显现的就是如来的大正觉、南无阿弥陀佛。故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云此为「果上圆成」,亦为「果上显现」。「果上圆成」就是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力成就之御姿),即是「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如来,是「法性法身」(实相身),亦被是「方便法身」(为物身、报身如来)。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是不二。将不二之佛身,天亲菩萨仰言为「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人多数者,想著要取信心。於彼等者有疏忽之点,没思考其次之事。即, 因为自己闻了所以被救助的呢?以本愿力被救助的呢? 是自己顶戴了信心之原故,而被救的吗?        又因为自己顶戴了信心所以被救的吗?依阿弥陀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的吗? 因为自己能往生地思著所以被往生的吗?由於不思议的誓愿(誓愿不思议)而往生的吗?        将此点,若彻底地思都没作的话,亦无法想像。若连听闻也没作的话明白也不会有。这就是多数人不注意之点。事情是很简单。 「是因为给与救助 所以被救助的。」        虽然这就是明白的那般者,但是一成为实际的问题,就把它扔在一边地作著,而只「想自己取信心而往生,想安心而往生」而已地思著。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实态。为了清楚指出此点,是於第一条设置了「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        阿弥陀如来的功德,显现了於此娑婆世界的是「教、行、信、证」。即使云顶戴信心,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可以去顶戴的,而是净土如来的功德显现於现土,给与满入众生心的,就是信心。示此不可思议功德者,就是第一条的「果上圆成」。於信心信心地说之前,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其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明确地听闻「是哪里不可思议呢」最好。不听闻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是什么样的慈亲呢,而想要取信心的话,没有能取那样之的事。          净土的庄严有三种:(一)国土庄严(十七种)、(二)佛庄严(八种)、(三)圣众庄严(四种),合并三种庄严,即有二十九种庄严。        在佛的八种庄严之中,第八项庄严,就是「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此之庄严,如何不思议不是吗?          「信佛本愿力而心忆念者,速将云为『功德大宝海』的名号功德全部让我能顶戴(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净土论)」地说之不可思议功德的事实,就是佛的功德庄严。换言者,是说如来的功德庄严(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为我的信心之事。依此,知道「果上圆成」的意思最好。这才是他力的至极。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77.html 死的解决(2)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77.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77.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777.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第四章 疑惑的葛藤  序善导大师所仰言: 「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散善义)。 说 「今,死了的话怎么办呢」的问题,一於自己的心问看看,就虽古今皆是同然,但在数百万真宗教徒之中,是何人住於「往生一定、御救助治定」的心境,是居得生想犹如金刚之人呢?真宗的繁昌并非信徒的数量增长了呀就是繁昌,而是
死的解决(3)

死的解决(3)

第四章 疑惑的葛藤
  

善导大师所仰言:

「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由若金刚」(散善义)。

「今,死了的话怎么办呢」的问题,一於自己的心问看看,就虽古今皆是同然,但在数百万真宗教徒之中,是何人住於「往生一定、御救助治定」的心境,是居得生想犹如金刚之人呢?真宗的繁昌并非信徒的数量增长了呀就是繁昌,而是独自一人也好或多数金刚心行者之出来就是真宗的繁昌。

美国的文学家「爱默生」,在其论文集(报偿论)中,虽说著「於基督教的国度中,(真正)基督的信者一人也无」,但因为这是在作隔岸观火呀,所以是不行。前几年,第二届世界佛教徒大会之际,缅甸僧侣的领袖之一,向我,称说了「在日本没有佛教」。隔日,我在神户的凑川神社前面,为一行四十七人,用英语於「大楠公和大乘佛教」的题目下作了一场演讲。

因此,终於彼等欢喜而归了。参照善导大师的御法语、爱默生的言说和缅甸僧侣的说法,将云「今,死了的话怎么办呢」之问题作为「公案」,而朝夕作思念,数年数十年地,没有於各各强健有力时,思考彻底的话,则生死的大问题是无法解决者。难信呀,单就於是佛、正觉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和说自己之心是就如在大风中撒了灰般的心之事,这两点,就是很难被信者。偶尔认为信了吧的话,则那是凡夫的「知解分别的妄念」。无论如何信心都无法顶戴,若成为无法安心,则心会苦不堪言。

本书,是以开显『教行信证』的

「真实之行信」作为主眼,甚至欲将此真实问题,除去掩饰呀和伪装,而互相地、共同地,真实地思考看看,执了笔呀就是这本书。若是能够抱持此大问题,而给与拜读的话则是有幸之至。

          昭和四十九年三月三十日(1974年)稻垣瑞劔   

总论

若心不谦虚 则大法不入耳。
成素直吧成素直吧 成为素直而闻无上甚深微妙法吧。
法重身命轻。
听闻佛法的今天一日之命是很尊贵啊!
自信教人信,哎呀 夫难哉。
纵使尚未获得信心,若全神灌注身心於佛法,则在於诸佛如来的丰裕加护中。
信前之人也请称念佛哟再称念佛哟。应努力勤行而称念佛。
有超越善恶智愚而获救助之法。
南无阿弥陀佛之一法是此。
就后生而直到安心去无止,急切地努力,勿懈怠。
凡夫的思计全皆妄念也地心得(领解),而勿以我的思计为目标。
好好地领解佛和凡夫的不同,若没有闻佛法则容易陷於自力中。
人(良人,善知识)有者则法易得,人无者则法难得。
勤行而探寻良师,若不就良师则获信心之事难。
良师之一言胜过不信之人的千万言。
即使明白了之后也勿安心,知解分别不是真正的信心。
就於信心而若有疑问则应就良师而问。
无论如何有智慧才学,依赖自己的见解呀很危险。
须立於高处大处而可达观大法门。
捧全力於「行信论」,学和信若一致则是有幸。
有信眼有法眼的人是宿因深厚之士。
纵使法眼缺少也好连信眼都一文不知的尼入道,因为慈悲广大所以若是认真地求法则必定被得信心。
「行信论」是应立足於如来的大悲心而论之。
常忆念二利圆满的大正觉、若不生者的本愿之事就是肝要。
应常念报父母师长之恩德。行仁义五常之道的所得以行皆是托听闻佛法的御福荫。
俗谛门是真谛门之德用。
不是依凡夫的善恶而获救,是依如来的本愿力而获救呀。是依名号的功德力而往生呀。
真实信心的价值和名号的价值是同一。
仰信本愿力处连任何样之学者皆是同成一文不知之身而往生呀。
应勤於和喜爱佛法之友交往。
应尽力佛法第一、孝顺父母、待人亲切。
应当彻底仰信佛的尊贵、本愿名号的尊贵。彻底仰信处则疑云消散。
纵使决定心没有被得,至少在有生之年甚至应努力作到「若存若亡」的领域。
虽作为凡夫而作得生想之事犹如金刚般是至难,但若同心於圣人之御心的话则没有不能之事。
於二利圆满大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
於勅命之前者,忘己而顺从之呀就是信心。
言被忘己者,是浮世之事无一成为往生之因者。
涅盘之因唯是信心。
就於往生的话,自己的思计,不论善恶,有益之思计是一个也没有。不是因为自己的思计所以获救,而      是依本愿力而往生呀。
作为凡夫不被囚於自己的思计即概念之事虽是至难中的至难,但仰信释迦、弥陀二尊之仰言处,变成不      被概念所囚,此亦不可思议。
如果自己被信心和往生所夺心,而忘佛,忘记著眼於本愿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事的话则不成。
作为底下凡愚的话,则应以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佛之事为基础,而听闻佛法。否则是无法顶戴佛法不思议      为不思议者。
信心之体是名号,信心之相是无疑。
称名念佛之体是信心。不是作为信心之用(力用)的念佛则不被称为他力回向的念佛。
称念佛号而想要依称念了之事而往生呀是自力。
想要获得信心而后往生,追求著信心呀,多半是靠不住的事。
虽日日造著罪业,但思此方面的结果会如何呢而闻法呀为佳。
不令反省自己的无智、无能、罪恶就不可能获得信心。
信前的罪恶感并不是机的深信。机的深信是和信愿力之法的深信同时,在本质性都是同一佛智圆照之恩      赐。
信心在於超越了善恶之处。名号之给与成为信心。
在贪瞋烦恼中信心的生起呀是如来清净愿心之回向。
『教行信证』之最重点是信心。
离开御圣教的文字,轻视之而想要顶戴信心是错误的。
於蒙信良人(善知识)之仰言外别无顶戴信心之道。
唯有於信有信之人的人格而信心可顶戴。
如果将信心想成好像百货公司的商品、或如神龛掉下来的牡丹饼(红豆饼)般的话则不成。唯是因为依      如来大悲之愿力给与救助所以获救呀。
於信心没有阶级,弘愿的信心是一百分一百分以外的信心是零分地心得著最好。
「要门」是「修诸功德之愿」
「弘愿」与「要门」虽容易区别,但「弘愿」和「真门」是易於混淆。
信心虽然没有阶级,但有称为「大略信心」的信心。又有称为「若存若亡」之事。必须细心留意。
有云「三岁小孩甚至百岁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之事。佛法必须从孩童时就开始听闻。
佛法不趁强健有力时就不行。从上了年纪才来听闻的是,因为体力在衰弱,所以没有强健念念相续的气      力。
大信海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信乐。是超越了善恶智愚者的原故。 真实的信心是始终不二,      又是由於佛的相续,而不令消失者。
又这呀那呀到处参拜神佛、又在意日子吉凶呀被称为杂行杂修。
佛教以外的宗教皆全在向神祈求。祈祷祈愿的宗教并非真实之宗教。
佛教以外的教法皆全然不知道「迷悟染净的因缘」。在这一点佛教和其他宗教之不同就明白。
「还相回向」者将未来往生安乐佛国之后,开觉悟,受如来的大慈悲於身,而依本愿力遍游十方世界教      化众生呀称为「还相」。并非在未往生之前就有「还相」呀。
佛教之目的者解脱生死而开涅盘常乐之证呀就是目的,就是理想。
不信从地狱到佛,有「十界」的现象界之事者没有听闻佛教的资格。
是应「七难八苦算什么 我有六字之保护」强有力地思而精进於佛法。
「死的解决」是「生的解决」。没作「死的解决」的人是「生的解决」亦不能之人。 因果恐怖,因果      是轮回的火车。
真正的宗教呢或邪伪的宗教呢若以「因果」的尺度来测量看看就立即明白。邪伪的宗教皆悉在违反因果      的真理。
第十八愿之妙味者,是称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本愿味明白了呀,说信心获得呀是此处之事。

将依若不生者之本愿而给与救度众生之事称为「平等因果」。又称为「超世的悲愿」。在其他宗教是没有的事。
『教行信证』是应由总序出发而常回归於总序而吟味。
『教行信证』是称为「有建立而无无不是说为在众生方做什么啊而蒙受御救助者,是信也好行也好都     在阿弥陀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将之回施给众生呀。
於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之外,皆无有一信和一行从众生方拿出来呀就是净土真宗。
南无阿弥陀佛是闻信而往生者,而并非说为称之而往生者。 言「唯念佛而被弥陀救助」呀是说「依南    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的意思。
「念佛往生」是「名号往生」,
  「名号往生」是「信心往生」,「信心往生」是「愿力往生」。 总序之文是应以「因果」、「机法」     和「行信」三点而吟味之。
「难思弘誓」是「因」,而「无碍光明」是「果」。逆、谤、阐提是「机」,而大悲的光明名号是          「法」。「圆融至德嘉号」是「行」,而「难信金刚信乐」是「信」。此等是三三圆融著。
「行信」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最应於行信努力而研究。「信心」就是最肝要。 无如自己心般之不自由    者。是应不成为自己心的对手地 专仰信佛智、佛力。
 於仰者必须仰彻。所谓仰彻,是丝毫都不当作自己的知解分别之事。
 信心并不是说自己信的话就好的呀者。是愿力的信心、他力回向的信心。
 他力的信心很难。即使数十年地听闻了,一旦成为死了的话,则会想「阿弥陀如来真地会救助吗」「真    地能往生御净土吗」之疑心,是很难消除呀。这种病,於不服用「佛是和我同在的佛」之药者治不好      的。 人的安心是很难的事。若说如何作的话则能够安心呢?因为「想获救想获救」地踏出,所以无法    安心呀。因为有「若不生者」的御本愿,所以连安心都不想要,若是那样则其之时能够安心。云「若眺    望著行步大道上之姿 担心亦无 安心亦无」 的大安心就会出来。
所谓「大道」是本愿名号的「呼唤声」。因为是给与呼唤了所以获救呀。言「行步之姿」的是法然上人    呀和亲鸾圣人之御姿。接触大人格时,依信其大人格之事而自己也大安心。宗教是人格的接触。
 在二河譬的话则本愿名号之成为行者的信心,其信心即成为白道。如此而「呼唤声」和信心成为一条白    道,称之为「本愿一实之大道」。 西岸上阿弥陀如来的呼唤声能闻到呀是行者经历「三定死」(是进    也好退也好又止也好皆无一免於必死(地狱)之思) 而后的事。
 是呼唤声之刚一闻到,立即行者於「呼唤声」下「至心信乐忘己,而被声音所吸引所吸引」而到达西岸    (往生)呀。
 不是自己之闻呼唤声,而思,用自己的力量而前进的,是依如来声音的力量而往生呀。即是南无阿弥陀     佛的声音之给与成信心呀。
 如来呼唤了我呀,是就如狮子之扑住了我般的者。以狮子奋迅之势,於罪恶深重此之我,哎唷呀给与扑     住了之事哟!除了被如来所扑住而往生外别无往生之道。
若说御净土是为了谁所建立的
   呢?是以为了欲使吾等末代凡夫成佛的阿弥陀佛之大悲和佛智所建立的。即净土是以佛智和大悲而打造     完成的。即净土的本质是南无阿弥陀佛。
净土的庄严,是庄严之原样就是如来。称如来的人格为「正 报」,称佛的国土为「依报」。「正报」和    「依报」成了一者呀就是御净土。称之为「依正不               二」。 
 
○ 即使想要「往前」进而听闻圣道自力之教,圣道门这个那个「定善」(坐禅)和「散善」(戒律及善    根)都必须修习。此者不是凡   夫能够之事。「向后」退,即使听闻世界上的宗教而看,以何者    都只是违背了因果道理的教法而已,而成佛的希望不成立。即使「停止」不动著,亦不得不陷入贪    欲的水河和瞋恚的火河中。此绝对絶命就是今现正自己的处境。称之为「三定死」。自觉到          「三定死」时,「就那样地来吧」本愿招唤之勅命(呼唤声)是就彻入自己的心中呀。如来之真实    心(大悲的佛智)彻到众生心,成为了「哎呀真欢喜」呀称之为「信心」。即使「信心」,亦不外    乎是如来的佛心、佛力者。

1、机与法
同样说为人者有男女、老少、恶人、善人、智者、愚者之分别。真是「机类千差万别」呀。如果机类千差万别则佛陀是被说了八万四千法门呀。若大概区别的话,则被分类著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真言宗)、禅家、教家、顿教、渐教、权教、实教。日本的佛教,一说宗派之别,就有华严、天台、真言、禅、三论、法相等之为了贤者的宗派,和称为净土宗、净土真宗、时宗、融通念佛宗等净土系的佛教。此外有从天台宗分出来的日莲宗,有从日莲宗分出来的创价学会。在净土真宗的立场一将一代佛教分类,就分成二者。即「圣道门 难行道」,和「净土门 易行道」。
○又也有称为一乘、二乘、三乘的分类法。一乘是大乘,从小乘逐渐发展而成为了大乘。即使连在大            乘之中都最殊胜的教,就是称为「本愿一乘绝对不二之教」(行),而依南无阿弥陀佛而统一了之              法门。这即是「净土真宗」。

○称相对於「本愿一乘」的「法」(南无阿弥陀佛)之「机」为「绝对不二之机」(金刚的信心)。             一机一法是净土真宗。

○又机类虽是千差万别,但於实际上,世界上的人类,皆只是恶人而已,只是心虚假不实、罪恶深重            之人而已,清净真实的人者一个也不存在。因此,十方群生海,一共言之皆是「极恶最下」之一                     机。於救助「极恶最下之机」(人)者若不以「极善最上之法」(教)则无法被救助。「极善最上               之法」,是「本愿一乘,南无阿弥陀佛」。此亦称为「一机一法」。开显了此「一机一法」的就是              『教行信证』。

○净土真宗的人,「法」者唯有「本愿一乘,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机」者,唯有像我这般「极恶最下之机」地领解就最好。如果此一没有首先决定,就见到被称为善人之人的话,则会想要变成像那样,若看到装著好像信者脸的人,则自己也想要变成像那样完美的信者,若看到好像难能可贵那样地欢喜之人,就想要自己也快点变成像那样欢喜的人,若看到好像安住於本愿力,而使见心明亮那般的人,则自己,也会想要如那人般地早点变成心胸明亮。一被染上此云为「想要」的病,就会一生在「想要想要」而命终,掉落地狱去。
「极恶最下之机」是「自己」。「极善最上之法」是「南无阿弥陀佛」。於此外,「机」亦无故,则「法」亦无地若下定决心,则即使不想要暗心变成明亮也可以不是吗?

○如果作为凡夫的话则心暗之当前。但称「暗」事的意义也有好几种。疑著「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的人也称为「暗」。又注视「极恶最下之机」,而像我这般无知肤浅者,是无论如何在阿弥陀佛都不给与救助吧地担心而之「暗」也有。
怀疑本愿,因此是无法往生吧地担心的「暗」呀是,闻样不具足。言「有疑之原样地御救助」的法是没有。信心的体是南无阿弥陀佛,信心的相是无疑之一心,是「谢谢」。信心的用(力用),是称名念佛(报谢佛恩),又是「孝顺父母、待人亲切」。
○后生是获救呢、或是没获救呢地担心之「心暗」的是不许可呀。那么,其病源在於何处呢?即使被说了「请您赐教」,亦於一言而事足了之人若也有,则即使说了千言万语也暗夜无法天明的人也会有。那是第一由於宿善的有无、厚薄。第二者由於闻法的人、说法的人之热心度。

○「今,死了的话怎么办呢?是能往生呢,或是不能往生呢」地,让无常(死)在眼前拉近而担心,叹说「心暗呀」的人,虽是因缘深厚的人,但弃之不顾的话则不行。宁可向如来,说「请舍弃我吧」看看最好。那样一做,就如来,一定仰说:
「即使被说了抛弃我吧,也无法抛弃的慈亲心呀请让我来救助吧」感受到此如来的大慈悲心呀就是信心。感受大慈悲心处破一切无明,能够大安心。於凡夫心中,「这就是信心吗」,如果以为这样想则能往生等之事,那是称为「自力的计度」者。

○世界上的诸神是对於每一个人,各别地照顾,而那病人也必须救助,这贫穷人也不得不作救度。那离了婚的人也必须作救度,这死了孩子的母亲也不得不作救助地,说针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神就作为对象,而各自伸出救度之手而救济呀就是世上的神明。
 因为是这样的始末(原委),所以神明也很忙碌,而连一分钟休息的空闲都没有。信徒又只是,各自想各自地,在向神明无理的请愿而已。认为好像即使不孝顺父母、杀人,神都能来救助般,而刑警不会来逮捕般地向神祈祷。
学生是平日一点也不用功,而一旦到了入学考试,就说「请让我过关」而向神祈求。像生意人祈求赚钱发财般,军人祈求说「在战争来而打胜仗吧」,病人祈求说「请来治好病吧」。若连祈求的方法都千差万别,则听闻祈求的神,也必须千差万别地,於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成为对象。哎呀呀不论双方,都很忙,是麻烦事。

2、著眼

○佛法和神教是不同,佛陀和神是不同。阿弥陀如来和神是不同。佛陀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者,阿弥陀如来是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即南无阿弥陀佛」的佛。

○神者人虽没如获救般的被救,神还是依然为神。因为是那样的神,所以人向神作祈求「赐与救助吧」「赐与救度吧」,而且即使其之后自己多少也要做点善事,信仰神,向神献上供品,而说若不讨好神明的话则无法获救。

○阿弥陀如来和神是不同,连从众生方说「请」,而拜托的恳求,都不需要故,则「赐与救度吧」「赐与救助吧」地御祈求之事都不需要。是称为「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之觉者,是佛陀,是一切智者,御是大慈悲者。

○特别阿弥陀如来,因为是「自利利他圆满」,所以如来取了正觉之事,即是,众生获救助的因、果。若换言之,则如来取了正觉之事就是众生往生之事。是誓愿「若众生依如来的功德力不获救则不取正觉」之原样地所成了佛的佛。即「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原样的本愿之佛,就是「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即是「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对众生给与招唤:「就那样地救助啊」「必定救助啊,莫担心」之如来本愿(御誓愿)的「名声」,是「勅命」,是「仰言」,又众生依如来的本愿力,即是依名为「南无阿弥陀佛」的正觉功德力而被救助去的证据,即是「相」。

○於神者,没有言为依神力、神的功德,而悉皆救助人类的誓愿,没有本愿。又依神力而人类被救助的证据也没有。唯只是说:「汝等,若想要被神拯救的话,则请信神哟。遵守正义,请向神祈祷哟,请祈愿哟」。

○因为神是这样的神,所以人必须常向神祈求,信神,为了要得救而努力为善。

○人即使躺在死床,也必须还作御祈祷:「神哟,救度我吧」。称之为「祈祷的宗教」。在祈祷的宗教无心的平和、心的安心。神虽说「拯救信者」,但说「自己是获救的吗」「是获救了的吗」之疑心残留。在那样的话则「心的平和」(安心),无论是到何时都不被得。这就是「祈祷的宗教」之缺点。

○真宗的行者,虽然几十年都在听闻说教,但「自己是真地能往生吗」地担心,而为了其担心而变成心暗的人就很多。打亮其暗心,而寻问人之事虽很好,但「如果无法安心的话,则暗心,怎么变成明亮呢?请赐教」地到了恳求他人的程度就是很困扰者。连说原来如此呀,而置之不理都不行的。

○如果在向这样的人作文字讲释的话则对方是不会满足的。因为此病是全身病的病,所以必须让他根本性地改变想著眼处。如果於信心的说明、念佛的说明则没有用。必须超越说明和讲释,而将著眼的方向,也一百八十度地转换,或也使三百六十度地转变。
这样的人,在出发点一定会有「想取信心而往生」「想称念佛而往生」「想要欢喜而往生」「想安心而后往生」「想变得明亮而往生」。那些都数十年地持续,而听闻之事虽是善听闻著,但因为是之前「想如何如何做而往生」的自力执心残留著者,所以是担心「心暗」,成为「想变明亮而往生」,而今现在被显现出来了呀。

○若说到想著眼处,则第一必须著眼的是,云为阿弥陀如来是取得了「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的佛之事。第二者是云为「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的御本愿之事,能著眼於其点,而忆念之就是最重要。

3、佛与神

○必须好好地思考阿弥陀如来和神的不同。是虽连自己都不注意吧,但是和讨好神明同样地,「如果这样的话阿弥陀如来是会给与御救助吧」地担心呀。此担心是,完全是从将神和阿弥陀如来同一看待所出来的担心。

○阿弥陀如来,是称为「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本愿之原样的二利圆满大正觉之如来。南无阿弥陀佛亦又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原样地给与成就了的名号。因为是忘此,没有彻底於此者,所以是担心自己的暗心,想变得明亮而往生地思著呀。是因为没有於「若不生者的御本愿」、「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和「依南无阿弥陀佛而往生」,真正地觉醒故。

4、想获救 想获救

○多数人的通病,是「想获救想获救」地,著眼於自己方,而不著眼於佛方,研究云为「是何谓佛呢」般的事那个不作。连本愿的意趣都不知道,也不思本愿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为不可思议,也不思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是因为用凡夫的尺度在推测佛故。於此处有此人的病根。光著眼於自己方,一定会认,「取信心而」「以欢喜了而」「想安心而后往生」地思著。将此,著眼的方向一转变,而著眼於如来方,若变成慈亲之身看看的话,则连担心自己心暗之事都会变成好事。若是能将「想获救」的眼珠,一转,而向「不得不救助之如来」的方向,则疑云是一时地烟消雾散吧。如果只有著眼自己方而已,只是玩弄著自己的心,则即使经过几十年,也是会事态不明吧。

○不是因为暗心变得明亮了,所以能够往生呀,往生是本愿力的运作(力用),是依名号的功德力而往生呀。

5、暗心

○是从几年前也好几十年前也好,都持续担心暗心以来的习惯残留著,而今日又在眺望其暗心而担心呀。能著眼於若不生者的御本愿,和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而若不是彻底於「於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呀则此病治不好。是应好好地思考。


6、物的轻重

○大多的人在佛法上,不知道物的轻重。一说何故不知道物的轻重呢?就像说是自己的心变得明亮呀,或是暗暗呀变成苦啊,只是置重点於自己的心而已,而没有著眼於「若不生者」的御本愿,即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即二利圆满的大正觉。所谓不著眼之事,是在轻视之的证据。不想要重视该重视者,在逐末,而忘本。这是称为不知轻重者。

7、往生的一大事

○多数人是将像往生般的一大事,依自己的心变得明亮之事而决定般地作著。首先那就是错误的根本。於『执持钞』曰:

「像往生般的一大事 非凡夫可计度,应当一向一心奉任凭如来」。

所谓「任凭」是「乘本愿力」之事,是「至心信乐」。又於「本愿招唤的勅命」之前「非常感谢」地低下了头之事,称之为「任凭」。

此人是不知道「任凭」之事的人。是不思「像往生般的一大事」为一大事的人。是不知道称为「二利圆满的大正觉」也好、「若不生者的御本愿」也好都是本愿、正觉其之原样的御六字之事的人。是不知道「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依本愿力而往生」的人。

8、勅命和功德力

○多数的人,是轻视「汝一心正念直来」的勅命呀,和南无阿弥陀佛正觉的功德力,而不知尊敬地顶戴之事的人。御圣教的法语,是不加私见,而依高僧们的指南,又依老师的御法语,正解之,於正解了之后者,应尊敬地顶戴之。於尊敬地顶戴「二利圆满的大正觉」、尊敬地顶戴「若不生者的御本愿」、尊敬地顶戴「佛智不思议、大慈悲之不思议其原样的六字尊号」处,如说「心变得明亮了,或心还暗」般的问题,以都不成问题,而能顶戴变成安住於大悲之身。此人是知道不轻忽顶戴,而尊重顶戴圣人的御法语之人。往生的得否,是依轻忽地顶戴呢、或尊敬地顶戴御法语呢而决定。於『叹异钞』曰:

「於蒙信良人(善知识)之仰言外别无道理也」,是应知。

9、三愿转入

不知道云为「三愿转入」之事的人。所谓三愿转入,是真假的分别。进入了净土门之事虽佳,但尚残留著圣道门的余习,想修 万行(定善和散善)而往生净土地作呀,称之为「要门」(十九愿)。其次出「要门」,而成了念佛一行之事虽佳,但尚以自力心(定散心)未断除,而称念佛,想要以那者作为自己的善根而往生。称此阶位为「真门」(二十愿)。再其次出「真门」,往生不是心的明暗,而是唯依本愿力而决定呀之事明白,成了徧依凭本愿他力般呀称为「弘愿」(十八愿)。是此之「三愿转入」不被确实地明白的人。所以唯是担心自己心的明暗呀。

10、佛的尊贵感

多数的人是佛的尊贵感,尚不明白,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佛智,尚未明白,只有想要自己的心变得明亮,而不知顶戴不思议为不思议之事的人。顶戴佛智的不思议为「不思议的事哟」呀就是信心。自己的心,纵使变得明亮了,那也可能是凡夫的妄念。变得明亮了的心,可能再变成暗。云为在意心的明暗,而持续担心之事,是因为於心底依靠自心的自力心就潜伏著故。

几度呢 一再反省 皆不被变

不可依凭者 我心呀(瑞劔)

瑞劔也认为信心出来了之事几千遍,那个崩溃了之事,又是几千遍了。纵使认为了「因此而能往生」,亦以自己的思计而无法往生。去认为能往生 而不能往生 的御净土 不能往生者 却往生之不可思议。(瑞劔)

闻的我 无而被闻到了之不思议哉。(瑞劔)

在去吧来呀 之中而被忘 己哉。(瑞劔)

11、无法安心

○关於往生之安心、不安心者,如来就赐与彻底信著,赐与彻底安心著。此如来的真实心之被顶戴到了呀就是信心。以自己的安心为目标,想以自己的心变得明亮了之事为目标地思著的是错误呀。所谓 「人心 皆是似 池水浊清之事不定故」(法然上人)

者呀,即使听闻佛法,关於后生之问题也要直到变成不担心、能拔苦、缷下了重担的念头出来为止都必须听闻。大多数的人,因为还没热心地听闻到达彼处所以不行。此人关於后生的问题,不知何故,不知何事,说「再也无法安心」,而掉落在苦恼的深渊。体验此苦,苦到底之事,於安心决定的过程中,是不管谁都要经历一遍,而是尊贵的事。

治愈此病的是,如来的本愿力和圣人的御法语,就是适当的药。甚至作为其妙药之手册的话,则想要提示

无论如何都无法往生 因为本愿有故被往生。(瑞劔)

之句。此人,虽是御在痛苦自己的心暗之事呀,但於心底者,认为著其苦恼能除去而能安心的话则能够往生般呀不是吗?一彻底於「无论如何都无法往生」,就将一心「想要得到安心」「想安心」地钻牛角尖的心,暂时搁置,而著眼於如来本愿力的御慈悲,自然而然地能够安心。只要不著眼於本愿力,无论如何「想要安心」地,钻牛角尖,也是无法安心者。於「行卷」曰:

「即言,由闻愿力,光阐(宣示)报土真因决定时克之极促也」。

於「化身土卷」曰:

「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

最后之能够安心呀,用人的小技俩的话则是办不到的事,是著眼於本愿力,而方才始得安心安堵呀。

12、良人(善知识)的仰言

○想要奉言的事,是此人,至今为止听闻法门的道理理论,想以此而作为安心之事是失败了吧。所以才会失败。於『叹异钞』曰:

「於蒙信良人(善知识)的仰言外别无道理也」。

此人在直至今日为止,没能找到了「良人」呀就是病源。

所谓「良人」是亲鸾圣人、莲如上人、良师、有信心的法友之事。没有机会逢遇有信心的人格者就是病源。今之病亦只要没找到有信心的人,又只要不信其人的人格,病是治不好的。於「信卷」曰:

「唯信有道,都不信有得道之人。

是名为信不具足」。

言为凡夫者,是愚痴者,即使立即接触到「法」,也没有能力信受「法」。一於兹能找到获得了法的人格者,就透过其人之「信心的人格」而能顶戴信心。是「若有人(良人)则易得信,若无人则信难得」。

因为信我亲鸾圣人

则信如来的本愿名号。(瑞劔)


3d18a1f5f589ebd5bb23fc9fd44672c1.jpg

 

台北法雷念佛会
 死的解决(第一册)第一篇 序说       丛云遮月,花遇暴风,动荡浮世未成原样,一日娑婆之命尊贵啊!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啊!释迦、弥陀二尊者,即使万劫亦难值之佛,应恭敬顶礼不懈怠。以祖师圣人的御法语,解决生死问题。       本愿圆顿一乘者,逆恶亦不遗漏之,御誓愿。是大乘中的大乘,於世界无比类的
死的解决(2)

死的解决(2)

 死的解决(第一册)第一篇 序说

       丛云遮月,花遇暴风,动荡浮世未成原样,一日娑婆之命尊贵啊!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啊!释迦、弥陀二尊者,即使万劫亦难值之佛,应恭敬顶礼不懈怠。以祖师圣人的御法语,解决生死问题。
       本愿圆顿一乘者,逆恶亦不遗漏之,御誓愿。是大乘中的大乘,於世界无比类的正法呀!佛和佛法,轻视而信就不被得。「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此外无佛法地知哟!不思议的佛法「不思议呀」地,欢喜外信没有。
       「取信心而往生吧,念佛而往生吧,因为安心而往生吧」者,凡夫的计度,皆自力。莫美化身、口、意三业,模仿妙好人。隔壁的花盛开。凡夫的自性不是完美者,莫被「虚假之行」、「杂毒之善」所蒙骗。
       以正直、素直,不成为阿呆的话,如来的真实不能顶戴。邪见和憍慢,如来大嫌弃的。有「名闻」「利养」之心的话,御佛经不能明白。人造花蝶不停。甚至闻了、记得了的心,被弥陀拿走而赤裸裸。赤裸一直慈亲前。几十年听闻的证书使舍而幼稚园,未闻前之婴儿呀!佛法上的阿呆是此,是阿呆。     

於阿呆如来就在(阿呆)。如来是至尊、无上尊、本愿功德的结晶体呀!诸佛给与赞叹成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於其不可思议的佛智大悲光明「闻名信喜」地,被打动被打动,而彻底地被打动了的就是阿呆。阿呆真欢喜,真佛弟子,佛子。像由地狱爬出来呀,猫啊狗变生的人们,成诽谤、敌视佛法。神和佛大相违。

去御寺院虽也好,然佛法的道理记得了亦一年级生。通过不明白的关卡,明白了的关卡亦通过,皆舍弃「知解分别」,成为阿呆,而「圆解证入」,始可贺,正定聚。

       松影之暗,月光哉!
       理论法门有何用?即使自夸为文化人呀,即使模仿智者呀学者,在阎魔王之前都通不过。罪业的锁链无法切断哦! 取信心的话能往生,称念佛的话能往生,「的话」二字,何时能消除?未消除之前死神乘著无常的暴风雨而来。今就临终,哎呀!怎么办呀? 「因为获得了信心所以能往生」地思之作梦是仇樱(易落的樱花)。
       「获得了地思者不得也。」凡夫的梦者魔法师。「因为」二字是陷阱。比下苍龙窟取龙珠、入虎穴取虎子那等事,还更难的极难信。积千锤百炼之功哟!信心者能开於火中之莲花。以悠哉过活而失败;以轻视疏忽而下堕。
       善导大师仰言:「共发金刚志」。於懈怠者,死的解决是梦之梦。随人地闻的话,随人地落啊!上了年纪,气力衰,佛法,想听闻地思哉,空迟钝。
       「华严」、「天台」、「真言」、「禅」,都是絶佳的教法,世界无比类的大真理,其他的宗教望尘莫及。虽然虽然如此,对於凡夫的话,如金币於猫、珍珠於猪都没有用。以凡夫能开证悟吗?所谓「悟」,彻底成「无我」,是得「无分别智」之事。於三毒、五欲的凡夫,想要开悟,如一发把山海天地,比那亦更加困难。鲷很大,无法出刀切。「定善」者息虑凝心,「散善」者废恶修善,最好知道佛道难成。凡夫依由喜好物而身亡,从苦入苦地轮转。
       本愿一乘,真宗者,被作阿呆,容容易易地,乘彼「愿力之道」而往生。「名愿力」的不思议呀!圣道和净土、自力和他力、信心和妄念、善根功德和报恩行、正法和迷信,是混淆又混淆,多数人的头中,如同火灾现场般,是乱七八糟。
       不依本愿力而解决死,是什么样的人生啊?很少听闻而想见(佛)呀,那么,佛法的真价值无法明白。暂缓不急之事,急切认真地,闻佛法的话,有诸佛如来之照护啊!

       关於往生,「想要顶戴信心、想要心变明亮、想要安心」地忧思的,就是一般人的习气。此之病很重。那是「想完成自己、想做什么而往生」地思之自力心。这是「想要做点什么求往生」的自力心。是因为不仰彻果上圆成、二利圆满、名愿力故。因为不知不觉自力跑出来,所以很恐怖。将即使如何做亦不能安心之处,究明究明尽最好。「就这样地」彻底了之人是往生人。在观念之「就这样地」的话无论如何亦不成。真的「就这样地」者,必定於其之中,藏著机法二种深信。「虚伪者」,欢喜没有,安心没有,法悦没有,报谢念佛没有,教人信没有。机的深信亦无,法的深信亦无。

       虽三十年、五十年听闻了佛法,然亦不能说为「听闻了」,也不能说为「没有听闻」。依「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而往生之事,不思议啊不思议啊难能可贵。

       佛法不闻的话不成,是健康长寿之本。为了自身,为了后生,为了子孙,又为了佛法,不闻佛法的话不成。「佛法第一,孝顺父母,待人亲切。」依此之居心而使度日夜。家庭和谐,不吵闹,不呵斥孩子,作而令见(以身作则)哟!培育喜好佛法的就是父母的御慈悲呀!勿忘佛的御恩、祖师圣人的御恩、父母的御恩、老师的御恩。御师父有故方能。

         我什么亦未闻,什么亦未知。凡夫的心如於秋天的天空,变化无穷。其之计度者,全皆,是烦恼。「知道著、思著、记得著」的佛法,是头部分的佛法,即使任何作用亦不起。消罪之力,於凡夫没有。令使消罪,而往生之御力是只有「难思弘誓」(本愿)和「无碍光明」(名号)。停止参拜神呀、迷信,应发起

「离生死,成佛吧」的大勇猛心。「南无阿弥陀佛,不令使下堕哦,请,就那样地来吧,一定必救度哦!等著哦」的呼唤声之请托故方(有救)。无论如何都不能往生的我,空手地,赤裸地,空空地,就这样地,顶戴往生。哎呀尊贵呀,如来慈亲。

真宗,是「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法门。往生是如来的御工作,是本愿力,不是凡夫的工作。「大悲的呼唤声」真可靠。「二利圆满大正觉」,佛智的不思议真可靠,大悲的不思议真可靠。信心是呼唤声呀!在此处安心、大安心。

       如来是无我无分别,大智大悲的慈亲是。「看著」、「护著」、「等著」。往生御久候的御净土,然而无论如何客气都需要礼物吧?往生御净土的伴手礼,只要以本性的恶业烦恼就好。佛力故,地狱的猛火变成清凉风。虽不想死,然拜见如来的,就欢喜、快乐、喜悦。每度於想起,佛恩报谢的御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 九十岁   稻垣瑞劔

二、真宗要关五个条

第一条 果上圆成的法门第二条 二利圆满的法门

第三条 难思弘誓第四条 无碍光明第五条 就这样地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九月

十六日

三、真宗要关大意

南无阿弥陀佛

『御文章』曰:「言信心获得者,心得第十八之愿也。言心得此愿者,心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姿也。」就「信心获得」,有三个著眼点:

()人何故不得不解脱呢?

()人有依自己之力而自己解脱的力量吗?

()谁给与救度?如何给与救度呢?

       没有著眼於这三点而即使学佛法,亦是无法到解脱之道。

所谓解脱是被离生死之事。生死是苦。超脱苦界,而得涅盘之常乐,与一切众生共同成永久弘宣如来的大智大悲之身,就是人生究极的目的。达成此究极目的之道就是佛教,是佛法,又是佛道。云佛道的完成为解脱,又云为涅盘。

       世界的宗教,何故没有明确地解决人不得不解脱呢的问题。又,令使自己解脱的力量有呀无呀,也没在明确地研究之。又,解脱的境地是为何者呢?如何做才能到达解脱呢之问题,又亦是明确地说著之宗教者,除了佛教,於其他不被见。若换言之,其他的宗教,不说「转迷开悟之道」,不知转迷开悟之道。即不说「迷悟染净的因缘」,不知迷悟染净的因缘。世界的宗教虽多,但在说「迷悟染净的因缘」、「转迷开悟之道」的宗教,是唯独有佛教而已。欧美的学者,虽也有著眼於此者,但是明确给与教示解决此的因与果的一个也看不到。这是佛教胜过世界的宗教之点。真宗,作为学问的话,取华严、天台、真言、禅、三论、法相等大乘佛教的精华;作为实践的话,明确地宣说著罪业深重、烦恼具足的凡夫,於信弥陀的本愿力之信一念,超证大般涅盘而到达真解脱之道的。然者作为实际问题,凡夫得解脱生死之道,是唯独本愿一乘、净土真宗而已。

       净土真宗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净土真宗。由『教行信证』生出了『御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教行信证』是为如何之书物呢?那於『大无量寿经』、「正信偈」、『净土文类聚钞』、『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能够窥其真精神。然而,无论何者,都是难解、难入的书物,对一般民众来说的话,把握其之真意是难中之难。

       一言以蔽之,若言净土真宗为何之宗教呢的话,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大经成就文)。若换言之,是「至心信乐忘己,速归无行不成之愿海(本愿力)」(报恩讲式)。在『御文章』而言的话「圣人一流章」,若在『叹异钞』而言的话第一章就显说著净土真宗的面目。若欲知法门雄浑自然之旨趣的话,无如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於窥

安心细微之点者,将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二河譬」、「六字释」,是应认真地拜见。

       亲鸾圣人即使披阅一切经,虽然如此,亦是不能做到「死的解决」,虽是九十五日间,参笼(闭居祈愿)六角堂,然尽管如此,因为「可出生死之道」也不明白,所以百日之间,往返法然上人之所在。说那是为何呢?若根据惠信尼公之手纸(书信)的话,书记著「是唯只为了欲闻问『可出生死之道』」。

       「可出生死之道」,即「死的解决」,是人生的目的。怕死是动物的本能,「死」由何处来了呢?由「生」了来。「生」由何处来了呢?「无明烦恼」,是受生苦海之原故。

       如何做的话能够逃脱生死的苦恼呢?於那,不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六波罗蜜)的话不成。那不能者怎么办呢?於此处是只有本愿一乘,即乘阿弥陀如来的名愿力之一道。

       本愿一乘,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就我的信心,给与成为信心。

 

   第一章 教行信证的使命

『教行信证』,是唯信独脱的法门。

一、『教行信证』,是果上显现的法门。

二、『教行信证』,是念佛往生的真髓。

三、『教行信证』,是选择集的真精神。  

四、『教行信证』,是「立教开宗」的宝典。

五、『教行信证』,是「五愿开示」的法门。

六、『教行信证』,是安心的龟鉴(镜)。

七、『教行信证』,是光寿二无量的开展。

八、『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行信、机法、因果」的书。

九、『教行信证』,是凡夫往生的秘键。

十、『教行信证』,是「真实」、「假权」、「邪伪」的一大宗教批判之书。

十一、『教行信证』,是大乘的精华,世界宗教的最高峰。

十二、『教行信证』,是佛性开觉的大道。

十三、『教行信证』,是愿心庄严的法门。  

十四、『教行信证』,是净土的庄严展开於现土者。

十五、『教行信证』,开示了「四法」「五愿」「六法」,是 信疑决判之书。

十六、『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阿弥陀如来」、「本愿」和「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书。

十七、『教行信证』,是将一文不知的尼入道,除疑,也度生死苦海的大船。

十八、『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的一一条,何者都只是艰难的问题而已。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生死之道」、「死的解决」。

十九、『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

 

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之一一条,何者都只是困难的问题。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离生死之道」、「死的解决」。

将右之十九个条更个条更缩小、要约者,就是「真宗要关五个条」。将五个条扩大的就是本书。

  

  

第二章 果上圆成的法门

       净土真宗是「果上圆成的法门」。云为「果上圆成的法门」呀、「果上显现的法门」之类啊之事者,凡夫成佛之道,在凡夫的话不能辨识之,不能修行之。所谓佛是涅盘的境地,是真解脱的境地。涅盘的境地、真解脱的境地,是体得(体认、实现)法界的绝对真理之境地。云之为「果上」。亦云为「果分」。是言语和思想以上的最高境地。

       在禅宗的话,将佛的境界,即果上之事,云为「悟」。所谓「悟」,在华严而言是「果分不可说」的境地,云之为「空」。若勉强说的话,超越了云为「自他」「有无」「爱憎」「取舍」「善恶」的相对性认识、相对性思惟,而活用其之「相对」,包容相对,即死於相对(而活於绝对),亦不被囚於任何事物,将获得了「无我」和「无分别智」的境界云为「果上」。果上是佛的境界,亦是佛的「真智」「大我」「真我」的境界。从生而迄至死为止,被囚於相对的思考,只生活在相对性世界的凡夫,这样崇高的世界是连於梦都不能梦见的境地。

       如来,若说为「智慧」的话,赐住於此境界;若说为「慈悲」的话,是「视一切众生犹如己身」,是和御自身同样地给与怜愍一切众生的。因此一切众生皆是如来子,如来被是我等的父母。「即使说『放弃我吧』,也无法放弃之亲心,『请让我来救助吧』」地申说著的就是如来。持了此亲心的御方就是如来。『观经』曰:「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如来的大慈悲心,彻到众生心,在大慈悲心的如来前,恭敬欢喜之心,云为「信心」。

       众生恭敬欢喜如来之心,是因为接触了如来大慈悲心的电波,所以信心之体,是如来的大慈悲心。信心不是凡夫的知识,也不是凡夫的思想。

       没有感受佛大悲的电波之人,作「知解分别」的计度。云此为「自力」。感受了电波的人,是忘己,而仰如来,仰本愿力,是「非常感谢」、「不思议的事哟」地欢喜的。云此为「信心欢喜」。不是凡夫之思。

       是众生闻之力也好、信之力也好、甚至信心欢喜的欢喜也好,皆成就於勅命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中而给与呼唤著之如来。云此为「果上圆成」,又云为「法体成就」。「果上圆成」就是净土真宗的根源。『和赞』(256首)曰:

「光明寿命之誓愿 蒙赐作为大悲本」

       这,就是「果上圆成」之相。光寿二无量的佛之功德外,众生往生的行亦无、信亦无。不仰光寿二无量的佛德,和「若不生者」的本愿力,而「想要自己信而往生,想要自己称念佛而往生」地,只著眼於自己之事而已,而不赞叹佛德之人是不能往生。赞叹佛德之事,早就是信心了,是念佛。

       是「仰赞叹,俯惭愧」地,自然被回向「二种深信」。二种深信外没有信心。二种深信,也不是自己开始深信的,而於阿弥陀如来的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中,已经给与御成就者,就是今所显现的。云之为「果上圆成」。云为「果上圆成」的思想也好信仰也好,在其他的宗教都绝对看不到的。因为不知道「果上圆成」,所以「自己信、自己称、自己安心,而想要以自己欢喜而往生」地思著。 这就是一般同行之姿,「自己」出来之时,不是他力,而是自力。

       一般的同行,说「虽那些都明白,然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果上圆成」明白著不是吗?若明白著的话「安心」「安心」地,是应不只著眼於安心而已。「自己安心了的话能往生吗」地,问自己看看最好。不是因为安心了所以亦能往生的御净土。是闻「果上圆成的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而然,自然地被安心的。是果上圆成之故,在衆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不需要拿出者。行一个也好、信一个也好,从衆生方都不需拿出的就是净土真宗。

       世界中的宗教,创立神,而人向神「请、请」地说,只是祈祷、祈愿的宗教而已。神信心的头,决不被去除。因此虽是真宗的门徒,然神信心的信仰,混入他力「果上圆成的法门」。严格地说,就真宗门徒的头中,自力和他力、神信心和信顺勅命、正行和杂行,这呀那呀,混杂啊,好像是火灾现场般的样子。净土真宗若不是如「真宗要关五个条」般地,「纯一无杂」的话不行。云之为「一心一向」。若说「何故纯一无杂呢」的话,「救助力之外无被救助之力」,「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众生往生的因亦无果亦无。」

       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法,能救此极恶最下之机。此机只有依此法而被救度。 「行卷」的南无阿弥陀佛,来到「信卷」给与成为信心。因此是纯一无杂。昙鸾大师将不纯的信心诫言为「三不信」;将纯一无杂的信心,开示为「淳心、一心、相续心」之三信。天亲菩萨给与显示为「一心」,一心即是「金刚心」。将

「依本愿力往生」地,心决定了的,云为「一心」。

       所谓「果上圆成」,是云「佛是尊贵的」、「本愿成就的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尊贵的」之事。说「如来是尊贵的,本愿名号是尊贵的」之事,就是真宗的根本义。说「如来是尊贵的」之事,不思为尊贵的话,即使几十年地听闻,那呀这呀

都是水泡,往生也是不可靠之原由。

       在禅宗的话,不说「佛的存在」、「佛的尊贵」之事不成问题。其理由者,因为禅宗是「自证教」(自力),发挥了「自己本来的面目」的,就是所谓的「见性」,是「悟」,所以於心外是不承认佛的。在天台宗也是,虽然承认弥陀净土,但说那为「唯心弥陀,己身净土」(或者,己身弥陀,唯心净土),弥陀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於自己心中见之的;但是於净土教的话,「弥陀也好净土也好皆於心外见之,依其之本愿名号的功德而往生弥陀的净土,即时成佛」地教导。是所谓的救济教之故,说「阿弥陀如来的尊贵」之事,是成为第一的问题的。说「唯心弥陀,己身净土」之事者,即使亲鸾圣人的时代,在学者间亦盛谈著。被见此而亲鸾圣人非常感慨,而於「信卷」的序仰言:

       「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师(一宗的祖师),沉自性唯心(唯心弥陀,己身净土),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昏金刚真信。爰愚秃释亲鸾,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披阅论家(龙树、天亲)释家(昙鸾大师、善导大师、法然上人等)宗义,广蒙三经光泽,特开一心华文(天亲菩萨归命之一心)。」

       於圣道门的学者,赞叹净土门之人亦有的话,诽谤之人亦有。阿弥陀如来呀净土,在心内呢还在心外呢的问题者,於云「心」为总该万有的一心(真如)时,即使说为「在心中」也好吧。於见心为凡夫的妄念之场合,是可说为「净土在心

外」。内外的问题,是立场的相异。若依所作解释般者,是「内者外也,外者内也」。亲鸾圣人,严厉地非难「自性唯心说」的,是当时的僧俗,庸庸碌碌也不修行地,卖弄自性唯心说,因为是否定了净土者,所以圣人就感叹之。

       现代人被科学所毒害,否定阿弥陀如来和净土的倾向强烈,彼等者,不知大乘佛教。彼等读大乘经典,纵使没修禅定,若是将禅三昧的真理,即使稍作研究的话,也不会违背於信如来、信净土。

       大乘经典都不读,不知禅定的真理之一般民众者,依信高僧方之说,而能够信如来和净土。於「正信偈」有「唯可信斯高僧说」的是此处之事。几十年亦皆闻了真宗的说教之人大多数,说「信心得不到,不能安心」而溢著泪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彼等因果也不信,无常亦没痛感,御释迦就是佛陀之事也不思,连阿弥陀如来的存在,亦窃疑,说「如来就是悲智圆满的尊贵之御方」之事也没思。彼等,又亦不尊敬高僧方的人格,「正信偈」、『御和赞』、『御文章』,也是没有认真地拜读。

       唯,是一味「想要往生御净土」、「欲求信心」。 真宗的门徒虽多数,是这种人,然其中者,「想要往生净土」、「想要顶

戴信心」、「想要安心」地思之心是强烈的,说为彻夜亦碌碌难眠地热心之人是有。於那样说之人,在无论作了多少法语的说教之处,「嗨,那也在听闻,那也在明白,可是信心不能顶戴,安心出不来」地说。对那样说的人无计可施。「因为无计可施」地说,而连放置不管的道理亦不行,若这样说的话,得以明白吧,若这样说的话,佛的尊贵就知道吧地苦心、取笔,是书写书物的理由。

       於人生,如「死的解决」般困难者没有,又这般重要者没有。云为

「一大事」,是此之一点。圣人曰:

「由闻愿力报土真因决定。」(行卷)

又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总序)

又曰:

「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化卷)

又曰:

「忆念弥陀佛本愿,自然即(在信之一念)时入必定(正定聚)。」

       (正信偈)倩案净土真宗,净土真宗和其他的宗教不同,不是从人方面出发,不是为了自己的我欲向神祈祷、祈愿的宗教,而众生的信也好行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由於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给与立即显现的就是如来的大正觉、南无阿弥陀佛。故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云此为「果上圆成」,亦为「果上显现」。「果上圆成」就是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力成就之御姿),即是「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如来,是「法性法身」(实相身),亦被是「方便法身」(为物身、报身如来)。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是不二。将不二之佛身,天亲菩萨仰言为「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人多数者,想著要取信心。於彼等者有疏忽之点,没思考其次之事。即, 因为自己闻了所以被救助的呢?以本愿力被救助的呢?

是自己顶戴了信心之原故,而被救的吗?

       又因为自己顶戴了信心所以被救的吗?依阿弥陀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的吗? 因为自己能往生地思著所以被往生的吗?由於不思议的誓愿(誓愿不思议)而往生的吗?

       将此点,若彻底地思都没作的话,亦无法想像。若连听闻也没作的话明白也不会有。这就是多数人不注意之点。事情是很简单。

「是因为给与救助 所以被救助的。」

       虽然这就是明白的那般者,但是一成为实际的问题,就把它扔在一边地作著,而只「想自己取信心而往生,想安心而往生」而已地思著。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实态。为了清楚指出此点,是於第一条设置了「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

       阿弥陀如来的功德,显现了於此娑婆世界的是「教、行、信、证」。即使云顶戴信心,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可以去顶戴的,而是净土如来的功德显现於现土,给与满入众生心的,就是信心。示此不可思议功德者,就是第一条的「果上圆成」。於信心信心地说之前,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其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明确地听闻「是哪里不可思议呢」最好。不听闻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是什么样的慈亲呢,而想要取信心的话,没有能取那样之的事。

         净土的庄严有三种:(一)国土庄严(十七种)、(二)佛庄严(八种)、(三)圣众庄严(四种),合并三种庄严,即有二十九种庄严。

       在佛的八种庄严之中,第八项庄严,就是「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此之庄严,如何不思议不是吗?

         「信佛本愿力而心忆念者,速将云为『功德大宝海』的名号功德全部让我能顶戴(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净土论)」地说之不可思议功德的事实,就是佛的功德庄严。换言者,是说如来的功德庄严(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为我的信心之事。依此,知道「果上圆成」的意思最好。这才是他力的至极。

1414881abbff1ecbc3f692a649370a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