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03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卷 头 言拜读圣典若不明白时,当重复地一读再读,一直读到懂为止。用「我看不懂」、「我没有时间」为理由而不读佛书,这是不好的。又有的人心态是:「这已经看过了」、「这已经知道了」,所以就不再过问此书的人,这様的心态是无法真正明白圣典的真味的。圣教不是用头脑读的,不是用凡夫智力读的,而是为著自己的生死问题,一面品味人生,一面拜读圣教才是。由於圣教的文字是如来的全身故,其光明一定会透入自己的身心。被光明透入的证据是,拜读变得有趣味、有法乐,虽在苦中受苦亦无法不拜读,这就是所谓的「法悦三昧」。信 心 铭(三)九十二歳瑞劒◆ 往生般的一大事这是在恩师桂利劎老师六十岁左右发生的事。隔壁村有位相当有名的学者兼布教师,二十年来布教的足迹几乎踏遍全国。他生病了。临终时,冒出了疑问。为此,要他的太太去请住在隣村的桂老师来。他的太太听了他的话吓一跳,想「到底是怎么啦」,一口气地跑到光台寺(能登川町今村),看到桂老师就説:「我家住职现在要临终了,想见桂老师一面」。闻言,桂老师马上出发到了他住的寺院。病人看到桂老师,合掌表示感谢。桂老师一坐到他的床边,即用亮朗的声音説:「往生这样的一大事,不是凡夫可计度的,唯有一心一意托付给如来」(执持钞)。这句话,重复説了两遍。老师严肃的态度、亮朗的音声,充满了寂静的病房,震动了法界。正是「正觉大音,响流十方」之风姿。当时,病人含笑,称名念佛的唇似乎动了,就那样地遂了往生的素怀。就是这裏!就是这个!「往生这样的一大事,不是凡夫可计度的」,这句话有著千万钧的价値。「死」的门关,用道理理论是过不了关的、用学问和知识是过不了关的、用「凡夫的想法」和「计度」是过不了关的。透得「死的门关」的人,是独歩干坤的人,是阔歩白道的人。本愿一实的大道,这是「大悲招唤的勅命」,是「至心信乐、忘己而归无行不成的愿海」的大信心。看这!「大道」、「勅命」、「本愿力的南无阿弥陀佛」和「归命的大信心」成为一体的是「本愿一实的大道」。往生净土的「白道」,不是凡夫自力的计度,不是知解分别。既不是「知识」,也不是「思想」。不知道「自己是凡夫」不可以。凡夫是「妄念」的固体。「妄念是凡夫的自体,妄念外无别心」(横川法语)。若知道这个,即到了净土的门。连到净土的门的人都很少了,更别説入门的人是千人中只一人或二人而已。「别想知道更深的道理喔 南无阿弥陀佛是深中之深」(瑞劒)。「往生这样的一大事」,这是什么意思呢?死一次的话,就不会死第二次。死的话就听不到佛法,这是一大事。凡夫成佛之道絶对没有,絶对成不了佛的人成佛之道在此处,闻此事是一大事。听的话就能听到、取信心的话就能往生、念佛的话就能往生,如此动不动就加上「…的话」是於事无补的。因为自己这样想所以能往生、因为觉得能往生所以能往生、啊!知道了!因为知道了所以能往生,如此地把「因为…所以…」加在自己身上的人,也是冒牌货。在自己身上安上「…的话」、「因为…所以…」的,都是「自力」的「计度」。不能往生的人能往生到以为能往生却不能往生的净土不可思议(瑞劒)。信心,顶戴不思议是不思议外没有信心。是什么不思议呢,是信心的不思议。信心不思议喔。「大信海—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説信乐也」(信巻)。「信心的不思议」是「佛智的不思议」、「愿力的不思议」。「喻如阿伽陀药(起死回生的万能药)能灭一切毒,如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也」(信巻)。「佛智」、「愿力」和「信心」不是别物,是一「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大道」、是「白道」。然大多数的人以为「信心」,是自己信的是「信心」,然而那是错误的。「信心」是愿力回向的信心、名号不思议的信心、如来信著我等的信心。《和赞》曰:「若不生者之誓故 信乐时至自开发 心生一念庆喜者 往生必定不需疑」「人生逢遇本愿力 空度过者其人无 功德大宝海充满 烦恼浊水无隔阂」(注:功德大宝海即名号的不思议)「名号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留 衆恶万川一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若不依弥陀名愿 纵虽过百千万劫 不得舍离五障碍 云何可转是女身」「欲説南无阿弥陀 衆善犹如大海水 彼清净善此身得 平等回向诸衆生」「愿力无穷不思议 罪业深重亦不重 佛智无边不思议 散乱放逸亦不舍」「六字名号之回向 恩德广大不思议 往相回向之利益 在廻入还相回向」因为有「妄念是凡夫的自体」一语,故由自己所出者皆妄念。自己的想法、知解分别也是从自己出来的东西所以皆是自力。从如来所出的皆是他力。凡夫的心净是疑、计度、知解分别和妄念。这是凡夫的自性故,无法去除。如何做这些才能舍除呢?几十年地忆念「往生这样的一大事」的话,圣教会来教人、善师父会来教人。没有忆念之的人,不论听多少佛法也不行的。◆ 无法安心的死明治初年左右,泉州船尾村有一个叫吉兵卫的信者。从年轻时热心佛法,五十岁左右时,把正信偈、和赞、御文章等全都暗记下来,为人説佛法。五十一、二岁的时候,在睡觉时左思右想,突然记起来:「现在死的话会如何」?当他认真的想到此事时,晩上几乎无法成眠。隔天,他拜托他的老婆借来了钱二十圆,带著三天分的饭团,腰上挂著三双草鞋,放下等著收获的棉花,留下老婆和一个儿子,离家出走了。从那以后,行脚於京都、伊贺、伊势、滋贺县等四个县。夜宿於神社或寺院的走廊下,访问有出过信者、学者的寺院,逢寺就説:「我无法安心死,请为我安心」。不论对方回答的是什么,他千篇一律总是説:「是的,这个我也知道,那个我也听过了,但是我无法安心死」,因为如此,大家都被他弄得手脚无措。他的足迹甚至到了彦根城城东五里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人可满足吉兵卫。失望至极的吉兵卫,垂头丧气地回家去。过了不久,闻名当时的大阪备后町西方寺的元明师到堺市来説法。吉兵卫欢喜雀跃,早上的四点就起床,带著便当到堺市的寺院去闻法。一到寺裏,不久就见到了西方寺的元明师,马上就开口问:「我无法安心的死,请为我安心」。元明师就问他:「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听到这话的吉兵卫:「啊!?」地省悟过来,恭敬地道了:「谢谢」。就是这裏呀!説「就是这裏」不是不能説明解説,不知「一大事」是「一大事」的人,即使知道説明也没有用。若「无法安心的死」浸透骨髓的人,「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的一句话足够了。往生是必须重视非解决不可的大问题。因为问题太大的缘故,大到用凡夫的力量怎么样都没办法。若没如来为我们解决的话,则无法解决。往生虽是我的问题,但解决它的得如来的工作。知解分别的解决不是解决。「若非佛力则不得佛果」、「佛力难思,古今未有」(行巻)。「佛力」是「佛智」。「被佛智不思议化善恶净秽亦皆无」(和赞)。「佛智」、「佛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外,没有往生的解决。自己的知解分别的解决不是解决。「想要信心」、「想安心」是凡夫的常情,「想如何、想如何」尚是初门。「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的呼唤声外,没有从己方出来的东西。「停止驰求心安乐夏之月」(瑞劒)。这是被如来抱著的境地。◆ 业的世界和如来的世界问人生是什么,是「业的世界」和「如来的世界」。「业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苦乐迷妄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迷妄的世界故,凡夫的认识和思惟,全都是迷妄。净土的庄严显现於迷妄的世界的是「佛法」、是「教、行、信、证」、是「南无阿弥陀佛」。「业的世界」,是相对的认识、相对的思惟的世界,是苦乐交叉、爱憎违顺的世界。这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必然的因果的世界。一入佛法三昧、於兹不思议的事发生。是什么不思议的事呢?即能住於「有漏(烦恼)秽身虽不变心游净土乐无边」(帖外和赞)的境地,这不思议。在业的世界,游净土的世界,这不思议。这是给念佛者的特别的恩恵。有人以为凡夫在业的世界顶戴信心的话,死之后就能往生净土,事不尽然。此世虽不是净土,当知净土的庄严即如来,早已出差到此世,为《教行信证》即「南无阿弥陀佛」和我们一直同进出,这不思议。善导大师道此为「彼此三业不相舍离」。《帖外和赞》曰:「阿弥陀如来三业与念佛行者三业 彼此皆为金刚心是故定於定聚位」这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无碍光明的运作。这不思议。凡夫以为是念佛而接近佛、得信心而往生如来的净土。其实,是从如来先下手了,「来喔来喔」地呼唤我,説「等著汝喔」、「不用担心喔」。此外,如「和赞」:「誓愿曰摄取不舍如此故名阿弥陀」,摄取不舍的手都延伸到业的世界,使闻「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在「法之花」写道:「每天每天南无阿弥陀我来接你了我来了这是真正的摄取不舍」这真是可贵的事,唯有惭愧。凡夫认为业的世界和如来的世界不同,视如来的世界远在彼方,但是在如来看来,早已融入业的世界,常住於娑婆中。「今现在説法」地説佛法、在无碍光明中也含包著娑婆,这不思议。即使听到天文学的「宇宙的进化」,和无限大的宇宙一比的话,人类只不过像针端的一点的几亿万分之一的小动物。学问也惊人地进步著,老实説凡夫没有一样是彻底的知道的。然「如来智愿海,深广无涯底」(善导大师),如来的智愿海广大无边,如大海大虚空,具诸妙功德。◆ 心不谦虚的话往生的解决是死的解决。《叹异钞》曰:「对亲鸾而言(略)但蒙信善知识所言外,无别的窍门也」。这态度是必要的。桂老师説:「心不谦虚的话,大法不入耳」。这是信心决定,往生极乐的秘诀。吉兵卫同朋听了「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这一句话,自力计度的梦醒的也是回归这谦虚的态度的缘故。「正信偈」説:「唯可信斯高僧説」,这是圣人无法言喻的大慈悲心的发露。忽略释迦・弥陀二尊的言语、圣人的言语,没有信心决定的道,没有往生极乐的道。大瀛师留给母亲的遗书説:「极乐之道只一条南无阿弥陀别走思量动脑筋的岔路」。◆ 明明能往生却去不了恩师桂利劔老师在四十歳的时候,孜孜不倦地作佛教的学问,一年多来一天只喝一杯荞麦粉,半断食地专拜读佛典。据夫人説,老师曾经从书房出来时,自言自语道:「明明能往生却去不了」。就是这裏!在学问上明明能往生的,但是内心深处的不知什么东西却无法认同。老师就是在叹这点。这裏呀!据我观察这疑问透过本典的「总序之文」,拜读本典全部,拜读后再回总序,将因果、机法、行信,三三圆融的奥旨,在「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恵日」的圣句中究竟,於兹多年的疑云放晴。◆ 宗教是人格的接触也会如此説,是因为触及法雷学派的第一祖「光明坊断铠师」,和老师的恩师第二祖「瓜生津隆英师」的大人格,且又蒙师教之赐的缘故。恩师説:「宗教是人格的接触也」。世间的同行们没有老师,这是不能获信最大的原因。打动有人格的人者,得是崇高的人格者才行。佛的大慈大悲的大人格,触到凡夫的人格、抱摄凡夫的是「信心」。人格的接触,是恩师的眼色、脸色、举止动作,和从其信海发出的言语。没有亲近之就没有获得信心之道吧。禅宗讲的「面授」和「遍参」指的就是这个。无师独悟的人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像现代人这样「自己这样认为」是无法得到信心的。只有无我地遵奉师教的人才能获得信心。忘己而信教和佛语是信心。独学的知识、学问和思虑分别不是到大信心的道。欲入佛法之堂者,必须拜见圣教、听闻説法、和先觉者交谈、对同行説法才行。什么也不做、懒惰的话,无法往生净土。重要的是要喜欢佛法。有如山的疑问时,必须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听到的老师的开示,即使过了几十年也要每天拿出来彻底思惟不可。不用功的人不会有信的人。读妙好人的传记,羡慕到口水直流的样子是不行的。「莫看别家花开的好,隣家的花开的红」(瑞劒)。「信心,开在辛苦的枝上」(同)。「就著信心,被他人説坏话时,不妨吟味之看看。」(同)。「纵使遍学一代的法,亦应作一文不知的愚痴身,等同不识一字的无智之辈,不作智者的模样,唯应一心地念佛」(法然上人)。「每天早晩试问自己的心看看:今临终!怎么辧?『保持现状,这样行吗』」(瑞劒)。「深念无常,深信因果,志愿坚固的话,后生的问题必能解决」(瑞劒)。◆ 最高的理想人必须有崇高的理想才行。志愿「往生、成佛」「成佛乘本愿力还来秽国,普传道给无边的衆生」,如此的崇高的理想是最棒的理想。圣人在《教行信证》的结尾,引用《安乐集》(巻上)的话説:「采集真言,助修往益。何者,欲使前生者导后,后生者访前,连续无穷,愿不休止,为尽无边生死海故。」何处的世界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呢?自己苦於想取信心、想安心的时候,如来也好,本愿名号也好皆不在家。如此不行。仰「若不生者」的本愿,忘己彻底地仰信「一心正念直来」的勅命时,能看到摄取的慈亲脸,同时亦能发现在摄取光中的自己。这是「无碍光中的自己发现」。忘己而发现自己。「去来(本愿勅命)之中忘己哉」(瑞劒)。(注:释尊劝去,弥陀唤来)瑞劒之父久太郎跟瑞劒説:「净土不是汝作学问,以为能往生就能往生的呦」。那时候,始被知会本愿力的独用。恩师桂利劒老师説:「《叹异钞》一部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好雄浑自然的言语,不是吗。恩师的金言:「欲知法门的雄大者,须参亲鸾圣人;想知道信心的微细者,须参善导大师」。◆ 有碍的凡智和无碍的佛智今日的青年问:「净土在何处?」。今日的禅僧问:「弥陀如来在何处?」。这些疑问都是以有碍的凡智在探无碍的佛智。拜见善导大师的「定善义」的话, 这些疑问马上烟消雾散吧,就会知道有佛智与禅、与净土、本愿力、名号的一如的大天地吧。宇宙万物是什么?《般若心经》説:「诸法(万物)『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色(万物)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智亦无得」「无所得」(无我、无分别)。此宇宙自然的大真理是大乘佛教的基础。科学、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 不论是何领域皆通用。万物不是神所创,也不是神在支配。净土真宗亦立於此基础上,説依如来的功德力到解脱、涅盘之道。◆ 真宗安心的基盘研究大乘佛教、拜读大乘教典感到惊讶的是,(一)宇宙的大真理、(二)佛智的不思议、(三)如来的尊贵,及解明这的(四)高僧们崇高的大人格。很多人想要信心,於上述的四点自涌起信心的话,后生亦会「应一心信凭如来(本愿力)」。这叫做「信凭弥陀」,这即是真实的信心。以自力的计度勉强捏造的信心不是信心。不用力、不作意、不作知解分别的运想,自然出来的信心是真实的信心。「自然法尔章」曰:「弥陀佛誓,原本非行者的计度,依愿令信凭南无阿弥陀佛,而迎接之。不思行者之善或恶,这叫做自然。」拜读佛经、顶戴圣人的言语、自然能接触(一)宇宙絶对的根本真理的不思议、(二)佛智大悲的不思议、(三)佛的尊贵、(四)高僧们崇高的大人格。此四个是真宗安心的基盘。有这的话,不论是顶戴二种深信、二河白道、六字释等,或是顶戴「正信偈」、「和赞」、「御文章」,皆能如教法流畅地老实地顶戴教法,就能如圣教意老实地顶戴圣教。在这之前,直到明白「(一)现在死的话会如何、(二)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三)明明能往生却去不了、(四)净土不是汝以为能往生就能往生的呦」的真意为止,必须辛苦复辛苦。死的解决解决於辛苦的结果。《死的解决》,虽然用了二千张的稿纸约费数十万言,但是尽於「唯佛独明了」、「如来尊贵」之一言。这是「死的解决」。不懂得这点的话,不是在研判法门就是施展凡夫的伎俩。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虽不知西东唯被祖师导瑞 劒◆ 佛法之歌○ 佛法是用耳闻用眼闻用心闻用身闻身染佛法是上上的听闻。○ 不常观念无常惊后生碰到无法过关的关卡竪起解脱耳闻的话冒牌货。○ 生死事大喔大的佛法「光寿海」无碍佛智的独立。○ 仰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智即行」真有趣呀。○ 看著如来的脸汝会听到「别担心喔」的声音。○ 声是如来呢如来是声呢?○ 被大悲的声音包著过生活可耻可叹真惭愧。○ 「信从愿力所生起念佛成佛是自然」六字的「愿力自然」也。仰「自然」的亦不是我自然的愿力没有不     合理不合理的话即堕落。○ 病 贫穷世之折磨无理和懒惰欲望重 不知吾身是其根本。○ 持道心闻法的话,此世的福寿无际,衣食自然随著来。○ 依佛法力的不思议在有因果业报的状态下 入「自然的净土」佛智大悲本愿力南无阿弥陀佛的不思议也。○ 常说「自然」「自然」,计度一开口,自然就逃走。○ 语言説明当然不行能言善道地説也不行 保持沈黙也不行。○ 此方没有事情呀。○ 不逃的愿力「摄取不舍」「若不生者」的呼唤声。○ 「南无」和「归命」是呼唤声。○ 南无的二字已成就也不知一不留神还是计度呀。○ 追求支撑的人悲哀探寻信心暗夜之盲哉。○ 着眼到「愿力无穷」不思议地浸透了我。○ 「啊!」发现了大悲心。○ 身否心否不知道将死的身罪业深重散乱放逸老样子。○ 心否身否不知道散乱放逸不论何时看 愿力无穷不论何时看。○ 「啊!真感恩真惭愧」想也好説也好皆多余。○ 信三宝信业要信三世的因果呀。○ 久远之暗终於被无碍光给降伏晴朗了。○ 晴朗之姿南无阿弥陀我之往生南无阿弥陀。○ 一人喜悦的佛法亦溢满身愿普弘尽十方。○ 如来和我有多亲就如炭着火一样各分西东则不行。○ 不自满是佛法「常行大悲」是佛法如来的工作是佛法。○ 如来的工作南无阿弥陀唤汝救助本愿力。○ 啊!真惭愧「我亦在彼摄取中」。○ 听闻佛法若入身离是身而月一轮。○ 佛智不思议云雾晴今宵神清气爽。○ 火车来现是当然到死临终为止尚是「徘徊者」不论听多少亦「不行」。○ 凡夫的地性是洋葱怎么剥都尽是皮○ 我也是佛法九十年试过挣扎还是不行。○ 蜻蜓点水似的闻法又如何不是天狗就是不安就如猴子的模仿。○ 打著「徘徊者」的旗号出来的佛弟子真想遇见哪。○ 肯定会死的这个我只有死是絶对错不了。○ 想法、行为、无法做善事之此身只有死即使不愿意死也会来。○ 死的问题解决的话要「正直」「勤勉」「亲切」要「学」「德」「信」喔。○ 没有这样的心态故佛法渐渐衰微。○ 如来是慈亲「看著我」「护著我」「等著我」哟。○ 如朝露的生命一结束「法性常乐」净土呀○ 佛智的不思议不思议也愿力自然不思议也。○ 信知以无义为义啊呀真有趣真有趣。安 心 语 录一、人类秘奥的欲求人虽智慧浅、执著重,却又是想要真实东西的不思议的动物。人虽是相当恶的事也做的动物,但是多少也有一点想做善事的心。又,虽是虚伪谄曲(邪见)、虚妄颠倒的凡愚,内心深处亦持有些许追求真实、感到无常、想逃避生死之苦的欲求。以前舍家弃欲,入山,一心不乱地修行的高僧们都是出离的念很强的人们,他们从物质文明上来看的话虽落话头,但从精神文明上来説的话,实是伟大的人。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人类个人也好社会也好皆如此,物质文化一进步,精神文化就退步。不像释迦如来的时代,精神文化进步,修戒律和禅定三昧的圣者有几千人几万人,在那样的时代科学和産业是不进步的。现在这个时代无法回到以前,既然身为知道精神文化之文字的人,就有必要研究释尊的大自觉(觉证)的内容有多如何的尊贵,亦有必要知道戒律和禅三昧的尊贵。大多数的现代人在这方面完全是不感兴趣,所以物质文化虽进步神速,其另一面百恶横行的恶社会出现了。真正地説,不尊佛教的话世即无救,不知此点的人与盲人同样。法然上人曰:「有戒行而亦不持一戒,於禅定亦不得一,於智慧不得断惑证理的正智」。昏圣道权假方便的人,如何看待上人这句话呢。三、亲鸾圣人和真宗的面目亲鸾圣人曰:「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主张心中有弥陀也有净土之説)、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定指息虑凝心,散指废恶修善)、昏金刚真信。爰愚秃释亲鸾,信顺诸佛如来真説,披閲(拜见)论家(龙树、天亲)释家(其他高僧)宗义,广蒙三经光泽(御恩),特开一心(天亲菩萨的一心归命)华文,且至疑问,遂出明证。诚念佛恩深重,不耻人伦哢言,忻净邦(净土)徒衆,厌秽域庶类,虽加取舍,莫生毁谤矣。」依此一文能拜见圣人的风貌,见之、拜之吧。求真实的人性故,人类不论是谁、大小,皆求真实。亲鸾圣人追求什么样的真实呢?今日的人们追求什么様的真实呢?问题集中於这一点窥见圣人的宗教的话,净土真宗的面目亦显於彼处,亦能知道圣人之为圣人处,又自身往生之道亦会清晰。四、亲鸾圣人和圣道门一提到圣道门,有大乘佛教、有小乘佛教、有渐教(如法相宗,经三只百大劫的修行而成佛之教)、有顿教(华严、天台、真言、禅等,説即身成佛或即身是佛之教)、有一乘(大乘、佛乘、成佛之教)、有二乘(成声闻、缘觉之教)三乘(为声闻、缘觉、菩萨的教)、有权教(对华天密禅等实教而説其他的宗派为权教)、有实教、有显教(除真言宗即密教,説其他的宗派是显教)、有密教(説真言宗是密教、亦言秘密一乘)、有竪出(如法相宗等经长年累月成佛的宗派就叫竪出)、有竪超(竪著超越之教,即华严、天台、真言、禅等之宗派)。这些圣道诸宗各自夸示自己地方的宗教是最真实的教法。亲鸾圣人在比睿山二十年的修行中,虽然究竟了这些宗教号称真实的真理,却发现自身沈没於爱欲的广海、迷惑於名利的大山,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这个框框的愚秃凡愚。越想把圣道诸宗的真实加在自己的身上,就越发现自己的罪业深重,体悟到彼等所説的真实不论何者皆如天上月、画上饼。因此,最后走访法然上人座下,归本愿一乘,始顶戴了真实中的真实之教。这即是后来的《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教行信证)。开本愿一乘的大信眼看圣道诸宗的圣人断定曰(化巻):「凡就一代教,於此界中入圣得果,名圣道门,云难行道。就此门中,有大小渐顿、一乘二乘三乘、权实显密、竪出竪超。则是自力、利他教化地、方便权门之道路也。」利他教化地,指还相回向的菩萨们济度衆生,为了无法马上入净土真实的人们,而暂时传授的教法。天亲菩萨的五念门中,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叫作「入」,五、回向门叫作「出」。出」指得佛果出而济度衆生之位,此位叫作「利他教化地」,又叫作「薗林游戏地门」,这即是还相回向。説「入」,説「出」,这皆是依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回向。五、亲鸾圣人的劳苦亲鸾圣人断定圣道门是「自力、利他教化地、方便权门的道路也」,圣人一生的劳苦在显本愿真实一事。为此所著作的是《教行信证》一部六巻的圣教。本愿真实方是真中之真、顿中之顿、顿速、顿极、圆融圆满、絶对不二的真教。这是圣道诸宗的人们不知道的。现代人无法顶戴本愿真实不是没有道理,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才能入。六、易行道和难中之难本愿一乘絶对不二之教,是如来的大智愿海。老实地信顺释迦・弥陀二尊之説的话,即能毫无阻碍地归入,就因为混杂凡夫的计度、争论,所以易行道变成难中之难。总之,不读圣教、不去找寻师父(老师)、碰巧找到了也轻视师教故才会生死大海无边际。悲哉!净土 真 宗 的 信 仰 (一) (英文原文附於后)瑞劒法师(稻垣最三)中文翻译觉云南无阿弥陀佛1、凡夫闻法后,就会思惟法。虽然很好,但依凡夫的思惟、知识,永远无法获救。2、唯有阿弥陀佛,我们的慈父,唯有本愿力—南无阿弥陀佛,方能救度一切众生。3、本愿力不可思、不可议,超越人的思想、知识和概念。4、真实的信仰并非我们的祷告或祈求,唯是归命弥陀慈悲的呼唤—南无阿弥陀佛。5、如来所有的功德都在名号裏面了。6、名号不是阿弥陀佛的象徵,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阿弥陀佛的生命,是宇宙的实相,是阿弥陀佛自       身。7、阿弥陀佛呼唤著我们:快点来我这里;永远不要担心堕地狱。快点来我这里;不要担心汝的罪业。8、忘我地归命弥陀的呼唤,即是「闻其名号」,即是信仰,真实而纯粹。9、纯粹的信仰,没有人的思想或计度。10、阿弥陀佛的呼唤即是我们的获救之道;名号即是我们的获救之道;本愿力即是我们的获救之道。11、我们从未向阿弥陀佛祷告或祈求什么。12、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以其本愿力—名号,普遍救度一切众生。13、由闻其名号,我们能顶戴如来的智慧与慈悲。这就是信仰,纯粹而真实。14、天地万物不是被创造的,而是永恒的;万有的实相名为「八不」1不生2不灭3不断4不常5不一      6不异7不来8不去15、万物是一体,同时又是多样、独特的。万物互相依存,互相关联,互相交流,互相融合。 此乃宇宙        的真理。16、宇宙有其秩序、和谐与法则,同时对立与矛盾,无所不在。因此万物皆是「绝对矛盾的自我统一」。 17、华严宗称真理有四法界;1 事法界2 理法界3 理事无碍法界4 事事无碍法界18、同时华严宗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一体的。」19、法界万物皆乃「无分别的大智」,「无我的大悲」,是永恒,无有始终的。20、由此可见,上帝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21、法界万物,乃大智、大悲,即所谓的法身佛。22、由法身佛出报身佛,即是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发誓,以其本愿力,即大慈大悲成就的名号,救度         一切众生。23、因此,净土真宗是宇宙的宗教,其「信仰」亦是宇宙的信仰。24、这就是为何净土真宗不是个人向阿弥陀佛祈祷的。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346.html 法雷音 003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346.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34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346.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卷 头 言拜读圣典若不明白时,当重复地一读再读,一直读到懂为止。用「我看不懂」、「我没有时间」为理由而不读佛书,这是不好的。又有的人心态是:「这已经看过了」、「这已经知道了」,所以就不再过问此书的人,这様的心态是无法真正明白圣典的真味的。圣教不是用头脑读的,不是用凡夫智力读的,而是为著自己的生死问题
法雷音 003

法雷音 003

卷 头 言
拜读圣典若不明白时,当重复地一读再读,一直读到懂为止。用「我看不懂」、「我没有时间」为理由而不读佛书,这是不好的。又有的人心态是:「这已经看过了」、「这已经知道了」,所以就不再过问此书的人,这様的心态是无法真正明白圣典的真味的。
圣教不是用头脑读的,不是用凡夫智力读的,而是为著自己的生死问题,一面品味人生,一面拜读圣教才是。
由於圣教的文字是如来的全身故,其光明一定会透入自己的身心。被光明透入的证据是,拜读变得有趣味、有法乐,虽在苦中受苦亦无法不拜读,这就是所谓的「法悦三昧」。
信 心 铭(三)
九十二歳瑞劒
◆ 往生般的一大事
这是在恩师桂利劎老师六十岁左右发生的事。隔壁村有位相当有名的学者兼布教师,二十年来布教的足迹几乎踏遍全国。他生病了。
临终时,冒出了疑问。为此,要他的太太去请住在隣村的桂老师来。他的太太听了他的话吓一跳,想「到底是怎么啦」,一口气地跑到光台寺(能登川町今村),看到桂老师就説:「我家住职现在要临终了,想见桂老师一面」。闻言,桂老师马上出发到了他住的寺院。
病人看到桂老师,合掌表示感谢。桂老师一坐到他的床边,即用亮朗的声音説:
「往生这样的一大事,不是凡夫可计度的,唯有一心一意托付给如来」(执持钞)。
这句话,重复説了两遍。老师严肃的态度、亮朗的音声,充满了寂静的病房,震动了法界。
正是「正觉大音,响流十方」之风姿。
当时,病人含笑,称名念佛的唇似乎动了,就那样地遂了往生的素怀。
就是这裏!就是这个!「往生这样的一大事,不是凡夫可计度的」,这句话有著千万钧的价値。「死」的门关,用道理理论是过不了关的、用学问和知识是过不了关的、用「凡夫的想法」和「计度」是过不了关的。透得「死的门关」的人,是独歩干坤的人,是阔歩白道的人。
本愿一实的大道,这是「大悲招唤的勅命」,是「至心信乐、忘己而归无行不成的愿海」的大信心。看这!「大道」、「勅命」、「本愿力的南无阿弥陀佛」和「归命的大信心」成为一体的是「本愿一实的大道」。
往生净土的「白道」,不是凡夫自力的计度,不是知解分别。既不是「知识」,也不是「思想」。不知道「自己是凡夫」不可以。凡夫是「妄念」的固体。「妄念是凡夫的自体,妄念外无别心」(横川法语)。若知道这个,即到了净土的门。
连到净土的门的人都很少了,更别説入门的人是千人中只一人或二人而已。
「别想知道更深的道理喔 南无阿弥陀佛是深中之深」(瑞劒)。
「往生这样的一大事」,这是什么意思呢?死一次的话,就不会死第二次。死的话就听不到佛法,这是一大事。凡夫成佛之道絶对没有,絶对成不了佛的人成佛之道在此处,闻此事是一大事。
听的话就能听到、取信心的话就能往生、念佛的话就能往生,如此动不动就加上「…的话」是於事无补的。因为自己这样想所以能往生、因为觉得能往生所以能往生、啊!知道了!
因为知道了所以能往生,如此地把「因为…所以…」加在自己身上的人,也是冒牌货。在自己身上安上「…的话」、「因为…所以…」的,都是「自力」的「计度」。
不能往生的人能往生到以为能往生却不能往生的净土不可思议(瑞劒)。
信心,顶戴不思议是不思议外没有信心。是什么不思议呢,是信心的不思议。信心不思议喔。
「大信海—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説信乐也」(信巻)。
「信心的不思议」是「佛智的不思议」、「愿力的不思议」。
「喻如阿伽陀药(起死回生的万能药)能灭一切毒,如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也」(信巻)。
「佛智」、「愿力」和「信心」不是别物,是一「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大道」、是「白道」。然大多数的人以为「信心」,是自己信的是「信心」,然而那是错误的。「信心」是愿力回向的信心、名号不思议的信心、如来信著我等的信心。《和赞》曰:
「若不生者之誓故 信乐时至自开发 心生一念庆喜者 往生必定不需疑」
「人生逢遇本愿力 空度过者其人无 功德大宝海充满 烦恼浊水无隔阂」(注:功德大宝海即名号的不思议)
「名号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留 衆恶万川一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
「若不依弥陀名愿 纵虽过百千万劫 不得舍离五障碍 云何可转是女身」
「欲説南无阿弥陀 衆善犹如大海水 彼清净善此身得 平等回向诸衆生」
「愿力无穷不思议 罪业深重亦不重 佛智无边不思议 散乱放逸亦不舍」
「六字名号之回向 恩德广大不思议 往相回向之利益 在廻入还相回向」
因为有「妄念是凡夫的自体」一语,故由自己所出者皆妄念。自己的想法、知解分别也是从自己出来的东西所以皆是自力。从如来所出的皆是他力。凡夫的心净是疑、计度、知解分别和妄念。这是凡夫的自性故,无法去除。
如何做这些才能舍除呢?几十年地忆念「往生这样的一大事」的话,圣教会来教人、善师父会来教人。没有忆念之的人,不论听多少佛法也不行的。
◆ 无法安心的死
明治初年左右,泉州船尾村有一个叫吉兵卫的信者。从年轻时热心佛法,五十岁左右时,把正信偈、和赞、御文章等全都暗记下来,为人説佛法。五十一、二岁的时候,在睡觉时左思右想,突然记起来:「现在死的话会如何」?
当他认真的想到此事时,晩上几乎无法成眠。隔天,他拜托他的老婆借来了钱二十圆,带著三天分的饭团,腰上挂著三双草鞋,放下等著收获的棉花,留下老婆和一个儿子,离家出走了。
从那以后,行脚於京都、伊贺、伊势、滋贺县等四个县。夜宿於神社或寺院的走廊下,访问有出过信者、学者的寺院,逢寺就説:「我无法安心死,请为我安心」。不论对方回答的是什么,他千篇一律总是説:「是的,这个我也知道,那个我也听过了,但是我无法安心死」,因为如此,大家都被他弄得手脚无措。他的足迹甚至到了彦根城城东五里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人可满足吉兵卫。失望至极的吉兵卫,垂头丧气地回家去。
过了不久,闻名当时的大阪备后町西方寺的元明师到堺市来説法。吉兵卫欢喜雀跃,早上的四点就起床,带著便当到堺市的寺院去闻法。一到寺裏,不久就见到了西方寺的元明师,马上就开口问:
「我无法安心的死,请为我安心」。元明师就问他:「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听到这话的吉兵卫:
「啊!?」地省悟过来,恭敬地道了:「谢谢」。就是这裏呀!説「就是这裏」不是不能説明解説,不知
「一大事」是「一大事」的人,即使知道説明
也没有用。若「无法安心的死」浸透骨髓的人,「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的一句话足够了。
往生是必须重视非解决不可的大问题。因为问题太大的缘故,大到用凡夫的力量怎么样都没办法。若没如来为我们解决的话,则无法解决。往生虽是我的问题,但解决它的得如来的工作。知解分别的解决不是解决。「若非佛力则不得佛果」、「佛力难思,古今未有」(行巻)。
「佛力」是「佛智」。「被佛智不思议化善恶净秽亦皆无」(和赞)。「佛智」、「佛力」、「大慈
悲力」、「大誓愿力」外,没有往生的解决。
自己的知解分别的解决不是解决。「想要信心」、「想安心」是凡夫的常情,「想如何、想如何」尚是初门。「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的呼唤声外,没有从己方出来的东西。
「停止驰求心安乐夏之月」(瑞劒)。
这是被如来抱著的境地。
◆ 业的世界和如来的世界
问人生是什么,是「业的世界」和「如来的世界」。「业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苦乐迷妄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是迷妄的世界故,凡夫的认识和思惟,全都是迷妄。净土的庄严显现於迷妄的世界的是「佛法」、是「教、行、信、证」、是「南无阿弥陀佛」。
「业的世界」,是相对的认识、相对的思惟的世界,是苦乐交叉、爱憎违顺的世界。这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必然的因果的世界。
一入佛法三昧、於兹不思议的事发生。是什么不思议的事呢?即能住於「有漏(烦恼)秽身虽不变心游净土乐无边」(帖外和赞)的境地,这不思议。在业的世界,游净土的世界,这不思议。这是给念佛者的特别的恩恵。
有人以为凡夫在业的世界顶戴信心的话,死之后就能往生净土,事不尽然。此世虽不是净土,当知净土的庄严即如来,早已出差到此世,为《教行信证》即「南无阿弥陀佛」和我们一直同进出,这不思议。善导大师道此为「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帖外和赞》曰:
「阿弥陀如来三业与念佛行者三业 彼此皆为金刚心是故定於定聚位」
这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无碍光明的运作。这不思议。
凡夫以为是念佛而接近佛、得信心而往生如来的净土。其实,是从如来先下手了,「来喔来喔」地呼唤我,説「等著汝喔」、「不用担心喔」。此外,如「和赞」:「誓愿曰摄取不舍如此故名阿弥陀」,摄取不舍的手都延伸到业的世界,使闻「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在「法之花」写道:
「每天每天南无阿弥陀
我来接你了我来了
这是真正的摄取不舍」
这真是可贵的事,唯有惭愧。
凡夫认为业的世界和如来的世界不同,视如来的世界远在彼方,但是在如来看来,早已融入业的世界,常住於娑婆中。「今现在説法」地説佛法、在无碍光明中也含包著娑婆,这不思议。
即使听到天文学的「宇宙的进化」,和无限大的宇宙一比的话,人类只不过像针端的一点的几亿万分之一的小动物。学问也惊人地进步著,老实説凡夫没有一样是彻底的知道的。然「如来智愿海,深广无涯底」(善导大师),如来的智愿海广大无边,如大海大虚空,具诸妙功德。
◆ 心不谦虚的话
往生的解决是死的解决。《叹异钞》曰:「对亲鸾而言(略)但蒙信善知识所言外,无别的窍门也」。这态度是必要的。桂老师説:「心不谦虚的话,大法不入耳」。这是信心决定,往生极乐的秘诀。吉兵卫同朋听了「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这一句话,自力计度的梦醒的也是回归这谦虚的态度的缘故。「正信偈」説:「唯可信斯高僧説」,这是圣人无法言喻的大慈悲心的发露。忽略释迦・弥陀二尊的言语、圣人的言语,没有信心决定的道,没有往生极乐的道。
大瀛师留给母亲的遗书説:
「极乐之道只一条南无阿弥陀别走思量动脑筋的岔路」。
◆ 明明能往生却去不了
恩师桂利劔老师在四十歳的时候,孜孜不倦地作佛教的学问,一年多来一天只喝一杯荞麦粉,半断食地专拜读佛典。据夫人説,老师曾经从书房出来时,自言自语道:「明明能往生却去不了」。
就是这裏!在学问上明明能往生的,但是内心深处的不知什么东西却无法认同。老师就是在叹这点。
这裏呀!据我观察这疑问透过本典的「总序之文」,拜读本典全部,拜读后再回总序,将因果、机法、行信,三三圆融的奥旨,在「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恵日」的圣句中究竟,於兹多年的疑云放晴。
◆ 宗教是人格的接触也
会如此説,是因为触及法雷学派的第一祖「光明坊断铠师」,和老师的恩师第二祖「瓜生津隆英师」的大人格,且又蒙师教之赐的缘故。
恩师説:「宗教是人格的接触也」。世间的同行们没有老师,这是不能获信最大的原因。打动有人格的人者,得是崇高的人格者才行。佛的大慈大悲的大人格,触到凡夫的人格、抱摄凡夫的是「信心」。人格的接触,是恩师的眼色、脸色、举止动作,和从其信海发出的言语。没有亲近之就没有获得信心之道吧。禅宗讲的「面授」和「遍参」指的就是这个。无师独悟的人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人。像现代人这样「自己这
样认为」是无法得到信心的。只有无我地遵奉师教的人才能获得信心。忘己而信教和佛语是信心。独学的知识、学问和思虑分别不是到大信心的道。
欲入佛法之堂者,必须拜见圣教、听闻説法、和先觉者交谈、对同行説法才行。什么也不做、懒惰的话,无法往生净土。重要的是要喜欢佛法。有如山的疑问时,必须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听到的老师的开示,即使过了几十年也要每天拿出来彻底思惟不可。不用功的人不会有信的人。读妙好人的传记,羡慕到口水直
流的样子是不行的。
「莫看别家花开的好,隣家的花开的红」(瑞劒)。
「信心,开在辛苦的枝上」(同)。
「就著信心,被他人説坏话时,不妨吟味之看看。」(同)。
「纵使遍学一代的法,亦应作一文不知的愚痴身,等同不识一字的无智之辈,不作智者的模样,唯应一心地念佛」(法然上人)。
「每天早晩试问自己的心看看:今临终!怎么辧?『保持现状,这样行吗』」(瑞劒)。
「深念无常,深信因果,志愿坚固的话,后生的问题必能解决」(瑞劒)。
◆ 最高的理想
人必须有崇高的理想才行。志愿「往生、成佛」「成佛乘本愿力还来秽国,普传道给无边的衆生」,如此的崇高的理想是最棒的理想。圣人在《教行信证》的结尾,引用《安乐集》(巻上)的话説:
「采集真言,助修往益。何者,欲使前生者导后,后生者访前,连续无穷,愿不休止,为尽无边生死海故。」
何处的世界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呢?自己苦於想取信心、想安心的时候,如来也好,本愿名号也好皆不在家。如此不行。仰「若不生者」的本愿,忘己彻底地仰信「一心正念直来」的勅命时,能看到摄取的慈亲脸,同时亦能发现在摄取光中的自己。这是「无碍光中的自己发现」。忘己而发现自己。
「去来(本愿勅命)之中忘己哉」(瑞劒)。(注:释尊劝去,弥陀唤来)
瑞劒之父久太郎跟瑞劒説:「净土不是汝作学问,以为能往生就能往生的呦」。那时候,始被知会本愿力的独用。恩师桂利劒老师説:「《叹异钞》一部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好雄浑自然的言语,不是吗。恩师的金言:「欲知法门的雄大者,须参亲鸾圣人;想知道信心的微细者,须参善导大师」。
◆ 有碍的凡智和无碍的佛智
今日的青年问:「净土在何处?」。今日的禅僧问:「弥陀如来在何处?」。这些疑问都是以有碍的凡智在探无碍的佛智。拜见善导大师的「定善义」的话, 这些疑问马上烟消雾散吧,就会知道有佛智与禅、与净土、本愿力、名号的一如的大天地吧。
宇宙万物是什么?《般若心经》説:
「诸法(万物)『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色(万物)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无智亦无得」「无所得」(无我、无分别)。此宇宙自然的大真理是大乘佛教的基础。
科学、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 不论是何领域皆通用。万物不是神所创,也不是神在支配。净土真宗亦立於此基础上,説依如来的功德力到解脱、涅盘之道。
◆ 真宗安心的基盘
研究大乘佛教、拜读大乘教典感到惊讶的是,(一)宇宙的大真理、(二)佛智的不思议、(三)如来的尊贵,及解明这的(四)高僧们崇高的大人格。很多人想要信心,於上述的四点自涌起信心的话,后生亦会「应一心信凭如来(本愿力)」。这叫做「信凭弥陀」,这即是真实的信心。以自力的计度勉强捏造的信心不是信心。不用力、不作意、不作知解分别的运想,自然出来的信心是真实的信心。
「自然法尔章」曰:
「弥陀佛誓,原本非行者的计度,依愿令信凭南无阿弥陀佛,而迎接之。不思行者之善或恶,这叫做自然。」拜读佛经、顶戴圣人的言语、自然能接触(一)宇宙絶对的根本真理的不思议、(二)佛智大悲的不思议、(三)佛的尊贵、(四)高僧们崇高的大人格。此四个是真宗安心的基盘。
有这的话,不论是顶戴二种深信、二河白道、六字释等,或是顶戴「正信偈」、「和赞」、「御文章」,皆能如教法流畅地老实地顶戴教法,就能如圣教意老实地顶戴圣教。在这之前,直到明白「(一)现在死的话会如何、(二)能安心死的话就行了吗、(三)明明能往生却去不了、(四)净土不是汝以为能往生就能往生的呦」的真意为止,必须辛苦复辛苦。死的解决解决於辛苦的结果。《死的解决》,虽然用了二千张的稿纸约费数十万言,但是尽於「唯佛独明了」、「如来尊贵」之一言。这是「死的解决」。不懂得这点的话,不是在研判法门就是施展凡夫的伎俩。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虽不知西东唯被祖师导瑞 劒
◆ 佛法之歌
○ 佛法是用耳闻用眼闻用心闻用身闻身染佛法是上上的听闻。
○ 不常观念无常惊后生碰到无法过关的关卡竪起解脱耳闻的话冒牌货。
○ 生死事大喔大的佛法「光寿海」无碍佛智的独立。
○ 仰的是南无阿弥陀「佛智即行」真有趣呀。
○ 看著如来的脸汝会听到「别担心喔」的声音。
○ 声是如来呢如来是声呢?
○ 被大悲的声音包著过生活可耻可叹真惭愧。
○ 「信从愿力所生起念佛成佛是自然」六字的「愿力自然」也。仰「自然」的亦不是我自然的愿力没有不     合理不合理的话即堕落。
○ 病 贫穷世之折磨无理和懒惰欲望重 不知吾身是其根本。
○ 持道心闻法的话,此世的福寿无际,衣食自然随著来。
○ 依佛法力的不思议在有因果业报的状态下 入「自然的净土」佛智大悲本愿力南无阿弥陀佛的不思议也。
○ 常说「自然」「自然」,计度一开口,自然就逃走。
○ 语言説明当然不行能言善道地説也不行 保持沈黙也不行。
○ 此方没有事情呀。
○ 不逃的愿力「摄取不舍」「若不生者」的呼唤声。
○ 「南无」和「归命」是呼唤声。
○ 南无的二字已成就也不知一不留神还是计度呀。
○ 追求支撑的人悲哀探寻信心暗夜之盲哉。
○ 着眼到「愿力无穷」不思议地浸透了我。
○ 「啊!」发现了大悲心。
○ 身否心否不知道将死的身罪业深重散乱放逸老样子。
○ 心否身否不知道散乱放逸不论何时看 愿力无穷不论何时看。
○ 「啊!真感恩真惭愧」想也好説也好皆多余。
○ 信三宝信业要信三世的因果呀。
○ 久远之暗终於被无碍光给降伏晴朗了。
○ 晴朗之姿南无阿弥陀我之往生南无阿弥陀。
○ 一人喜悦的佛法亦溢满身愿普弘尽十方。
○ 如来和我有多亲就如炭着火一样各分西东则不行。
○ 不自满是佛法「常行大悲」是佛法如来的工作是佛法。
○ 如来的工作南无阿弥陀唤汝救助本愿力。
○ 啊!真惭愧「我亦在彼摄取中」。
○ 听闻佛法若入身离是身而月一轮。
○ 佛智不思议云雾晴今宵神清气爽。
○ 火车来现是当然到死临终为止尚是「徘徊者」不论听多少亦「不行」。
○ 凡夫的地性是洋葱怎么剥都尽是皮
○ 我也是佛法九十年试过挣扎还是不行。
○ 蜻蜓点水似的闻法又如何不是天狗就是不安就如猴子的模仿。
○ 打著「徘徊者」的旗号出来的佛弟子真想遇见哪。
○ 肯定会死的这个我只有死是絶对错不了。
○ 想法、行为、无法做善事之此身只有死即使不愿意死也会来。
○ 死的问题解决的话要「正直」「勤勉」「亲切」要「学」「德」「信」喔。
○ 没有这样的心态故佛法渐渐衰微。
○ 如来是慈亲「看著我」「护著我」「等著我」哟。
○ 如朝露的生命一结束「法性常乐」净土呀
○ 佛智的不思议不思议也愿力自然不思议也。
○ 信知以无义为义啊呀真有趣真有趣。
安 心 语 录
一、人类秘奥的欲求
人虽智慧浅、执著重,却又是想要真实东西的不思议的动物。人虽是相当恶的事也做的动物,但是多少也有一点想做善事的心。又,虽是虚伪谄曲(邪见)、虚妄颠倒的凡愚,内心深处亦持有些许追求真实、感到无常、想逃避生死之苦的欲求。以前舍家弃欲,入山,一心不乱地修行的高僧们都是出离的念很强的人
们,他们从物质文明上来看的话虽落话头,但从精神文明上来説的话,实是伟大的人。
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人类个人也好社会也好皆如此,物质文化一进步,精神文化就退步。不像释迦如来的时代,精神文化进步,修戒律和禅定三昧的圣者有几千人几万人,在那样的时代科学和産业是不进步的。现在这个时代无法回到以前,既然身为知道精神文化之文字的人,就有必要研究释尊的大自觉(觉证)的内容有多如何的尊贵,亦有必要知道戒律和禅三昧的尊贵。大多数的现代人在这方面完全是不感兴趣,所以物质文化虽进步神速,其另一面百恶横行的恶社会出现了。真正地説,不尊佛教的话世即无救,不知此点的人与盲人同样。
法然上人曰:
「有戒行而亦不持一戒,於禅定亦不得一,於智慧不得断惑证理的正智」。
昏圣道权假方便的人,如何看待上人这句话呢。
三、亲鸾圣人和真宗的面目
亲鸾圣人曰:
「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主张心中有弥陀也有净土之説)、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
(定指息虑凝心,散指废恶修善)、昏金刚真信。爰愚秃释亲鸾,信顺诸佛如来真説,披閲(拜见)论
家(龙树、天亲)释家(其他高僧)宗义,广蒙三经光泽(御恩),特开一心(天亲菩萨的一心归命)华文,且至疑问,遂出明证。诚念佛恩深重,不耻人伦哢言,忻净邦(净土)徒衆,厌秽域庶类,虽加取舍,莫生毁谤矣。」
依此一文能拜见圣人的风貌,见之、拜之吧。
求真实的人性故,人类不论是谁、大小,皆求真实。亲鸾圣人追求什么样的真实呢?今日的人们追求什么様的真实呢?问题集中於这一点窥见圣人的宗教的话,净土真宗的面目亦显於彼处,亦能知道圣人之为圣人处,又自身往生之道亦会清晰。
四、亲鸾圣人和圣道门
一提到圣道门,有大乘佛教、有小乘佛教、有渐教(如法相宗,经三只百大劫的修行而成佛之教)、
有顿教(华严、天台、真言、禅等,説即身成佛或即身是佛之教)、有一乘(大乘、佛乘、成佛之教)、有二乘(成声闻、缘觉之教)三乘(为声闻、缘觉、菩萨的教)、有权教(对华天密禅等实教而説其他的宗派为权教)、有实教、有显教(除真言宗即密教,説其他的宗派是显教)、有密教(説真言宗是密教、亦言秘密一乘)、有竪出(如法相宗等经长年累月成佛的宗派就叫竪出)、有竪超(竪著超越之教,即华严、天台、真言、禅等之宗派)。这些圣道诸宗各自夸示自己地方的宗教是最真实的教法。亲鸾圣人在比睿山二十年的修行中,虽然究竟了这些宗教号称真实的真理,却发现自身沈没於爱欲的广海、迷惑於名利的大山,是无论如何也出不了这个框框的愚秃凡愚。越想把圣道诸宗的真实加在自己的身上,就越发现自
己的罪业深重,体悟到彼等所説的真实不论何者皆如天上月、画上饼。因此,最后走访法然上人座下,归本愿一乘,始顶戴了真实中的真实之教。这即是后来的《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教行信证)。开本愿一乘的大信眼看圣道诸宗的圣人断定曰(化巻):
「凡就一代教,於此界中入圣得果,名圣道门,云难行道。就此门中,有大小渐顿、一乘二乘三乘、权实显密、竪出竪超。则是自力、利他教化地、方便权门之道路也。」
利他教化地,指还相回向的菩萨们济度衆生,为了无法马上入净土真实的人们,而暂时传授的教法。天亲菩萨的五念门中,一礼拜门、二赞叹门、三作愿门、四、观察门叫作「入」,五、回向门叫作「出」。出」指得佛果出而济度衆生之位,此位叫作「利他教化地」,又叫作「薗林游戏地门」,这即是还相回向。説「入」,説「出」,这皆是依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回向。
五、亲鸾圣人的劳苦
亲鸾圣人断定圣道门是「自力、利他教化地、方便权门的道路也」,圣人一生的劳苦在显本愿真实一事。为此所著作的是《教行信证》一部六巻的圣教。本愿真实方是真中之真、顿中之顿、顿速、顿极、圆融圆满、絶对不二的真教。这是圣道诸宗的人们不知道的。现代人无法顶戴本愿真实不是没有道理,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才能入。
六、易行道和难中之难
本愿一乘絶对不二之教,是如来的大智愿海。老实地信顺释迦・弥陀二尊之説的话,即能毫无阻碍地归入,就因为混杂凡夫的计度、争论,所以易行道变成难中之难。总之,不读圣教、不去找寻师父(老师)、碰巧找到了也轻视师教故才会生死大海无边际。悲哉!
净土 真 宗 的 信 仰 (一) (英文原文附於后)
瑞劒法师(稻垣最三)
中文翻译觉云
南无阿弥陀佛
1凡夫闻法后,就会思惟法。虽然很好,但依凡夫的思惟、知识,永远无法获救。
2唯有阿弥陀佛,我们的慈父,唯有本愿力—南无阿弥陀佛,方能救度一切众生。
3本愿力不可思、不可议,超越人的思想、知识和概念。
4真实的信仰并非我们的祷告或祈求,唯是归命弥陀慈悲的呼唤—南无阿弥陀佛。
5如来所有的功德都在名号裏面了。
6名号不是阿弥陀佛的象徵,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阿弥陀佛的生命,是宇宙的实相,是阿弥陀佛自       身。
7阿弥陀佛呼唤著我们:快点来我这里;永远不要担心堕地狱。快点来我这里;不要担心汝的罪业。
8忘我地归命弥陀的呼唤,即是「闻其名号」,即是信仰,真实而纯粹。
9纯粹的信仰,没有人的思想或计度。
10阿弥陀佛的呼唤即是我们的获救之道;名号即是我们的获救之道;本愿力即是我们的获救之道。
11我们从未向阿弥陀佛祷告或祈求什么。
12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以其本愿力—名号,普遍救度一切众生。
13由闻其名号,我们能顶戴如来的智慧与慈悲。这就是信仰,纯粹而真实。
14天地万物不是被创造的,而是永恒的;万有的实相名为「八不」1不生2不灭3不断4不常5不一
      6不异7不来8不去
15万物是一体,同时又是多样、独特的。万物互相依存,互相关联,互相交流,互相融合。 此乃宇宙        的真理。
16宇宙有其秩序、和谐与法则,同时对立与矛盾,无所不在。因此万物皆是「绝对矛盾的自我统一」。

17华严宗称真理有四法界;1 事法界2 理法界3 理事无碍法界4 事事无碍法界
18同时华严宗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一体的。」
19法界万物皆乃「无分别的大智」,「无我的大悲」,是永恒,无有始终的。
20由此可见,上帝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
21法界万物,乃大智、大悲,即所谓的法身佛。
22由法身佛出报身佛,即是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发誓,以其本愿力,即大慈大悲成就的名号,救度         一切众生。
23因此,净土真宗是宇宙的宗教,其「信仰」亦是宇宙的信仰。
24这就是为何净土真宗不是个人向阿弥陀佛祈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