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26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二○一二年二月法雷音第26号卷 头 言说法是为了解明、赞叹阿弥陀如来和其本愿外,是无「法」可说的。赞叹处,众生自然能获得信心。身为信心的行者,当被问及「信心是什么」时,除了赞叹阿弥陀如来和其本愿名号外,再无别话可说,别念可想才是。但是,老是在「不是这样、不是那样」上打转的话,出无上净信之晓时没有。好好领解佛智和凡智、佛心和凡心、悟和迷,而且思考自己的能力,应乘托深重的誓愿力。「妄念是凡夫的自体,妄念外无别心也。」之一句应吟味之。信 心 铭(26) 九十四岁瑞 劒「弥陀名号常称持   信心真实获得者   忆念之心恒不断   报谢佛恩长在心」(卷头和赞)「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化土卷)「庆哉!树心弘誓佛地,流念难思法海。」(化土卷)教育也这般普及的今日之日本,不论僧俗,有读圣教的人很少。这样的「懒散」是不行的。不拜读圣教,人的心就会越来越枯渴,邪见就会越来越茂盛。莲如上人《一代记闻书》曰:「对句地说:圣教要读破,本尊要挂破。」一拜读圣教,真不思议,可看到从文字放著光明,总觉得有灵感。这可说是信者的无体验的体验吧,是本愿力所使然。瑞劒说是被信誓愿不思议是不思议。不思议者,僧肇曰:「不思议者不知其所以然,然者不思议也。」圣人曰:「五种不思议之中   无如佛法不思议   所谓佛法不思议   是名弥陀之弘誓」圣人又曰:「三世诸如来出世正本意,唯说阿弥陀不可思议愿。」(文类聚钞)正信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兹有「不可思议愿」,《叹异钞》有「誓愿不思议」,信卷释大信心为「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信乐也。」信不思议是不思议者,不是凡夫思虑所及。森罗万象虽一色一香非凡虑所及,佛悟般若真空的世界亦絶百非乃不可思议。相即佛智大慈悲的本愿力,唯应如佛说的原样「不思议呀」「真惭愧呀」地任凭如来。信心不是取,而是敬仰的世界。三年或五年地闻啮佛法,想要取信心是不宜的。不是要取信心,最好从根本地听闻佛是什么?佛心是什么?本愿是什么?圣教是如来的全身,拜读之,能触及活生生的如来的光明。因此,能信不思议是不思议,光明能令仰光明。如来的光明是如来的智慧,智慧有慈悲内含著。如来智慧的显现是南无阿弥陀佛。哪样皆是一是有生命的。圣人奋力如是说:「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总序)「无碍光明」有著如来的本愿力「难思弘誓」相伴著。众生的恶业烦恼被灭亡,获得信心的完全是如来的光明名号的运作。圣人说:「是本愿故获救。是本愿力故往生。依光明无明暗被破,依名号之德得信心。」随想 宝 林(二种深信)○ 所谓佛法力不思议在哪里呢?虽然口上会说本愿力不思议是佛法力不思议,此不思议有没有真的以身体验了呢?彻底「地狱是一定的去处」一看的话,不思议的是,从地狱必定,愿力摄取也好,光明摄取也好也生出来,这就是体验。不思议呀。这就是所谓的信不思议是不思议。不是找到获救之道而获救,体会到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获救之道絶对没有时,始能看到获救之道。不是其他还有道,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一事是获救之道。这是不思议,此不思议不论是谁都能体验。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一点。○ 所谓「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一点也不夸大,是久远劫来的事实。不论想或不想、知道不知道,凡夫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彻底这点时,不思议的是,无法获救的事实和获救之道合一,这是真的不思议。「精疲力尽被捞起蛙哉」○ 净土真宗是佛智不思议。此佛智彻到凡夫处,谓「佛智显现」、「果上显现」。「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之罪的自觉,即「机的深信」,是凡夫以自己的力量发起此自觉的吗?不是。「机的深信」全是佛力、是佛智、是如来的廻向。○ 其他的宗教也说一切的人类是「罪子」,「罪子」的自觉尚是肤浅。若此自觉是深刻、真实的话,就该不必做「神啊!请把我从灾难和苦难中救出来」这样的祈祷。罪的自觉深刻的人,应该会自觉到自己向神祈祷的资格也没有才是。只是「有需要时才求神」的心境,不得不说罪的自觉尚属肤浅。讲真实的「机的深信」的宗教只有净土真宗。○ 「机的深信」没有的话,即使谈「法的深信」亦无用。又「法的深信」没有的话,讲「机的深信」,那亦不成「机的深信」。「机的深信」的彻底是「法的深信」的彻底,「法的深信」的彻底是「机的深信」的彻底。此谓「二种一具」,又谓「机中有法,法中有机」,这是不思议。不是佛力、佛愿的话,二种深信无法生起。○ 净土真宗的问题叫做「百论题」,问题有一百个,其中倾全力於「二种深信」最好。○ 不彻底的研究、听闻二种深信,只想早点获得信心的话,不论到何时也无法安心。○ 以新兴宗教为始,世界所有的宗教团体,不讲现世利益就无法繁盛。此故,举现世利益钓人,但是真实的净土真宗,现世利益在后,教「出离生死之道」是中心问题,是最大的目标。但是很多真宗的门徒不知这点。不知目标、目的的话,不论听了多少次说法也是徒然。○ 因为提到地狱极乐,年青人就会排斥,所以现时倾向於讲年青人爱听的话。「佛教教离生死、涅盘常乐之道」,说出真实的话时,会如何呢,讲法的人不想结果,如真实地讲真实,要有这种觉悟才行。邪法蔓延的话,其国灭亡。圣人说此曰:「九十五种(外道)污世间」。○ 二种深信没有的话,不能讲听闻佛法了。闻二种深信,照善导大师「散善义」所写、亲鸾圣人「信卷」所说地顶戴其真精神的是信心。此谓闻其名号。○ 闻名号的是信心。如何闻名号呢?二种深信成就的是名号故,笃实地身具二种深信的,谓闻名号。○ 闻名号的是第十八愿真实的信心,即二种深信入心的是信心。不知这点,很多人想要信心,想早点获得信心,眼睛只看到信心,忘记二种深信。二种深信,听讲解似乎是懂了,但是全身全我未如此,故不成闻名号,不成顶戴信心。○ 信心,二种深信外不是别有信心。信心之相是二面,此二面之相谓二种深信。○ 其他宗教的罪恶感,只是对神做道德的反省时所起的感情。真宗的机的深信,是被法界的大真理迷悟染净之镜(因果)照所起的罪恶感。正 信 偈 的 真 髓(9)第六祖源信和尚源信广开一代教偏归安养劝一切源信和尚(纪元942-1017),又称做「源信僧都」、「惠心僧都」,七十六岁入灭。因住於比睿山横川的首楞严院,因此又称「首楞严院」、「横川」。源信和尚是位大学者,读一切经五遍,究大乘小乘之源奥,著《往生要集》,此谓「广开一代教,遍归安养」。专杂执心判浅深报化二土正辨立源信和尚著作《往生要集》,批判「专修」「杂修」(杂行杂修)。依圣人的御意,「专修」者,是他力的念佛。他力念佛的真精神,是愿力廻向的真实信心(18愿的三心)。真实信心的人,心住於本愿力不动揺。然「杂修」的人,虽在闻本愿,却心动於「定善」和「散善」(诸行),又认为念佛(正定业)是称念,将「助业」(读诵、礼拜、观察、赞叹供养)混合念佛,修之欲往生。此谓「助正兼杂」。「和赞」(高僧和赞.善导章)曰:「助(助业)正(正定业|念佛)并重修持者虽精进亦名杂修不得一心之行者自无念报佛恩心」。又曰:「心非一味之安心名相似杂行杂修此非净土之行业偏是所谓之杂行」。又曰:「虽以佛号为专修祈求现世之行者是人亦名杂修哟佛嫌之千中无一」。圣人明明如此诫「莫作杂行杂修,无法往生真实报土喔」,自称为真宗门徒者,却「杂行杂修」。絶对不做的人,十万人只一人或二人。因此,圣人於「正信偈」如此诫言。专修的人,即一心一向信凭弥陀的人,心牢固,不动摇,此谓「深」。「深心」者,谓「坚固深心」,亦谓「金刚心」。杂行杂修者,心不牢固、不坚固,没有他力廻向的信心。心老是动摇,摇摇摆摆,徘徊不定。此谓「浅」。心之置处深、「执心牢固」者,即一心一向信凭弥陀者,往生「报土」(真实的净土),但是十九愿老实修定善和散善(诸行)的人,往生「化土」。清楚地区别此的人是源信和尚。「报化二土正辨立」说的是此事。世上,有人说:「自己这种人,往生真实报土没有指望,化土就行了」,而修诸行,励自力的念佛,他们恐怕连「化土的往生」也不能。此处虽说「严肃修诸行的人能往生化土喔」,在现代,严肃地修诸行的人亦无故,恐怕连「化土」也去不了吧。滋贺县某寺院的住持,对门徒说:「汝们也精进地念佛吧,化土就行不是吗,拙僧也是如此想」,劝人念佛。岐阜县有某同朋,临终前说:「我一天有称念二万遍的念佛,大概可以往生吧?」而去世。不论哪个都是靠不住吧。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的念佛,是「念称是一」,是「思内有者,色(念佛)显於外」(莲如上人),是「信心即念佛,念佛即信心」,此谓「一行往生门」、「行中摄信」、亦谓「信行通摄的法门」。不论如何皆是「信心正因」。心据於「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信心,不忘佛恩报谢的念佛的是真实的念佛行者。所谓「化土」是报土中的化土,此谓「正觉的化用」。如来以大慈悲心,为我们成就化土。往生化土的人很多,往生真实报土的人很少。「化土」谓「边地懈慢」(懈慢界),又谓「疑城胎宫」。就化土往生,化身土卷曰:「忆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有人说「若往生化土,时间到了,就那样地移到真实报土」,那是错误的。又有云「化土在此世」也是错误的。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20)281. 净土真宗,不像圣道门讲「即身成佛」、「即心是佛」,又那样的事,现实的凡夫也无法做得到。然,若问佛性没有吗?是教「如来的大慈大悲」是佛性,「如来的正觉」是佛性,「涅盘」是佛性,「如来」是佛性,凡夫也可能的「大信心」是佛性。此处有圣道门的佛性论和净土门的佛性论,在其他的宗教,虽有「神性」的思想和文字,但是没有一个宗教是教人能成神的。这是一神教、多神教、和泛神论的大缺陷。282. 基督教、神道,皆向神祈求。不祈神的宗教几乎没有。为个人的幸福祈求的是「下」,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祈求的是「中」,为神、为神的光荣祈求的是「上」。佛教各宗的人也有向佛、菩萨祈求的。真宗不祈求神佛,因为知道祈求无用故,又知道祈求也是无益故,这也是因为经诫如此故。《涅盘经》曰:「优婆夷(女的信者)!闻此法(佛法)欲学者,乃至不得拜天(神),不得事余道,不得选良吉日。」不祈祷的宗教,唯有真宗。何故不祈祷呢?曰:因为自己的罪的自觉刻骨铭心,知道自己没有向神祈祷的资格,是肤浅无知故;又因宗制禁止杂行杂修故;又知道「祈求的宗教」是迷信故。283. 佛法信者,心是狭窄的吗?不然。真实的大信心是,信卷曰:「此心广大周遍法界,此心长远尽未来际。」又曰:真实的信心是「广大难思庆心」。和赞曰:「由无碍光之利益   获得威德广大信   烦恼之冰必融解   即时化为菩提水」284. 信心,好像是自己信、自己发起的,不是如此。大信心,是他力廻向的信心。大信心的本质(体),是阿弥陀如来的,是佛智、是大慈悲心。在其他的宗教,个人个人信仰的是信心,故那些宗教谓「个人的宗教」。净土真宗,信心的体是佛智、大悲心故,是「普遍的宗教」。其他的宗教,是道德和信仰混合的信仰故,之谓「伦理的宗教」。净土真宗是「超伦理的宗教」。伦理是个人个人发动自己的意思做善恶的行为。大信心,不是从个人的意思诞生的产物,全是佛心。真宗门徒,伦理和宗教的区别这点至少要知道才好。光海 庄 严 伦理和宗教(14)於一般佛教,善为何?恶为何?善者是十善,恶者是十恶。「十恶」者,(1)杀生、(2)偸盗、(3)邪淫、(4)妄语、(5)绮语、(6)恶口、(7)两舌、(8)贪欲、(9)瞋恚(怒)、(10)愚痴(邪见)。即用身犯的恶有三样,用口造的罪有四样,用意造的罪有三样。十恶的相反是「十善」。释尊教不要犯「十恶」,努力行「十善」,这是佛教伦理的基本。佛教徒不问宗派如何,应用心慎十恶、行十善。人,稍有一点教育的文化人,信此十善、十恶之诫是善教法,努力地守之的是一般。僧侣,必须更加严肃地守之不可。约束守之者谓「戒」,又谓「受戒」、「持戒」。破「戒」者谓「破戒」。「戒」是Vinaya,调伏、禁制之意。僧侣受授「戒」的式场谓「戒坛」。「戒坛」於佛陀时代建立於只园精舎。嘉平元年(249–255年)建设於洛阳,自道宣时流行。在日本,始於天平胜宝六年(754),鉴真来朝於东大寺造「戒坛」。后,嵯峨天皇时,依传教大师的遗志於睿山授大乘戒的圆顿戒坛诞生。「戒」是佛教的实践伦理。佛教是什么样的宗教呢?是归依「三宝」(归依(归命)佛、法、僧(僧团))的宗教。「佛」者,悟大宇宙的天地自然絶对的真理的大智大悲的一切智者,云「佛」。又是「自觉觉他,觉行穷满」(自悟、又令人悟的人,完成成佛的修行的人云佛)的人。佛,是悟宇宙万物的实相的人,成与万物不二一体的人。佛,在净土教说的话,以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本愿力),救济一切众生,令往生成佛的人,云「佛」,亦云「如来」。佛教,是广大无边的大宗教。记载佛陀的言说的云「经」,因经实践道德的,云「律」、「戒」。后世的菩萨们,解释、注解、论说经的真意的,云「论」,又经的注释云「释」。一万数千卷的大藏经(一切经)「经」、「律」、「论」全部被记载著。其文献之庞大,是其他任何宗教所不及的。从别的一面看一切经时,有经、律、论。经中,当然含著「律」(伦理),特别是取出实践伦理之部分,整理出来的是「律部」,作为宗派有「律宗」。律宗有「小乘律」和「大乘律」。依经开的宗派云「经宗」。例如华严宗是依《华严经》开宗,天台宗是依《法华经》开宗,真言宗是依《大日经》开宗,净土教是依净土三部经(大经、观经、阿弥陀经)开宗。净土宗多依《观经》,真宗是《大经》为中心,时宗多依《阿弥陀经》。经宗之外,有云「论宗」。三论宗依龙树菩萨的《中观论》(七卷)和《十二门论》、提婆尊者的《百论》开宗。既不是「经宗」也不是「论宗」的佛教也有。那是「禅」(禅宗)。「禅」,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是「禅」。虽然如此,禅文学有《无门关》(一卷)、《碧岩集》(十卷)、《正法眼藏》(九十五卷道元禅师)等,贵重的文献有很多。佛教的伦理思想,最常说的「七佛通戒偈」的偈文,文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处必须注意的是「自净其意」之句。西洋伦理是以「善的意思」行为的是善,以恶的意思行为的是恶。在大乘佛教,更上层楼讲「以净的意思行动哟」。「净」者,意味「清净」。「清净」者,对「有漏」(烦恼、我执)(sasrava)的「无漏」(无我、悟)(anasrava)的意思。身为相对的认识思惟的人,去有漏,成无漏,不入完成禅定的大智(絶对智)的话,不能成无漏。佛是无漏,普通人是有漏。伦理学,是「善」的研究。人类的善,是对恶相对的有漏的善故,不能说是清净的善。清净的善,只有佛的无我的善。神的属性(性质),虽被说是「全智、全能、遍在、爱」,只要是视世界万物为「他者」(客观)(自己以外之物),神的全智不能说是絶对的大智。神的爱,是亦相对的爱。故爱正义、赏善人,恶人则罚之,给与痛苦。故神的爱,是人类的爱。佛的大慈悲,是常即佛的大智的慈悲,恶人、善人亦平等地爱,恶人犹更可爱的是佛的慈悲。佛不会说是恶人就罚之。《叹异钞》(第三章)曰:「善人尚且往生,何况恶人呢?」阿弥陀如来,不像神做爱善人、罚恶人那样的事。即使是处罚,让人进去永久也不能翻身的地狱,未免太残酷了吧。反之,阿弥陀如来的大慈悲是,哪怕人沈堕到恶趣,有一天一定会救济他们。此谓大慈大悲佛性(一子地佛性)。是神赏义人,罚恶人(一神教)呢?还是由自然的伦理的法则(业的法则、业感缘起),善人受乐,恶人受苦呢(佛教)?这是宗教学者不得不考虑的根本问题。一神教的缺陷是,(一)说神创造天地的「创造说」(Creation),(二)讲神掌人类的命运(幸、不幸)的「摄理(Providence)。康德於「纯粹理性批判」说证明如此的神的存在絶对不可能。法雷 通 讯○ 听闻很重要今天拔草时,看到有被松过土的地方长出来的土香,不论外表长得多高、多茂盛,轻轻一拔,草茎及埋在土中的球根、还有与它相连的草等,整串都跟著被拉起,真是令人惊奇。原本以前花一小时才能除掉一小块地的草,现在是一小时可以除掉一大片地的草,真是差别好大哩。未松过土的土香,球根长得很深,不容易挖起,但是,有松过土的地方,土香的球根跟著往上长,很容易就拔除了,真是令人惊奇。下午在除草时,耳中一直响著:「听闻很重要,听闻很重要。」原来「听闻」就是「松土」,通过听闻(松土),自我的球根会跟著往上浮起,因缘时节到时,一下子就被拉起,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若不生者之誓故   信乐时至自开发   心生一念庆喜者   往生必定不用疑」没有松土,硬是要把土香(自我)挖掉的话,费时又费力,而且还除不尽它。这就好像没有听闻,没有被调熟够的话,硬是想改变自己,越改越吃力,越改自我越强大,道理在这里。听闻很重要,听闻很重要,只有通过听闻,不知不觉地自我的球根会被连根拔起,不思议呀,真是不思议。「开示往相廻向者   弥陀方便时节至   遇获悲愿之信行   证知生死即涅盘」「时节至」很重要,这即是聴闻被调熟,除「闻其名号」(被松土)外,众生无路可出离。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500.html 法雷音 026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500.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50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500.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二○一二年二月法雷音第26号卷 头 言说法是为了解明、赞叹阿弥陀如来和其本愿外,是无「法」可说的。赞叹处,众生自然能获得信心。身为信心的行者,当被问及「信心是什么」时,除了赞叹阿弥陀如来和其本愿名号外,再无别话可说,别念可想才是。但是,老是在「不是这样、不是那样」上打转的话,出无上净信之晓时没有。好
法雷音 026

法雷音 026

二○一二年二月法雷音第26号
卷 头 言
说法是为了解明、赞叹阿弥陀如来和其本愿外,是无「法」可说的。
赞叹处,众生自然能获得信心。身为信心的行者,当被问及「信心是什么」时,除了赞叹阿弥陀如来
和其本愿名号外,再无别话可说,别念可想才是。
但是,老是在「不是这样、不是那样」上打转的话,出无上净信之晓时没有。好好领解佛智和凡智、佛心
和凡心、悟和迷,而且思考自己的能力,应乘托深重的誓愿力。
「妄念是凡夫的自体,妄念外无别心也。」之一句应吟味之。
信 心 铭(26) 九十四岁瑞 劒
「弥陀名号常称持
   信心真实获得者
   忆念之心恒不断
   报谢佛恩长在心」(卷头和赞)
「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化土卷)「庆哉!树心弘誓佛地,流念难思法海。」(化土卷)
教育也这般普及的今日之日本,不论僧俗,有读圣教的人很少。
这样的「懒散」是不行的。不拜读圣教,人的心就会越来越枯渴,邪见就会越来越茂盛。莲如上人《一代记闻书》曰:「对句地说:圣教要读破,本尊要挂破。」
一拜读圣教,真不思议,可看到从文字放著光明,总觉得有灵感。这可说是信者的无体验的体验吧,是本
愿力所使然。
瑞劒说是被信誓愿不思议是不思议。不思议者,僧肇曰:「不思议者不知其所以然,然者不思议也。」
圣人曰:
「五种不思议之中
   无如佛法不思议
   所谓佛法不思议
   是名弥陀之弘誓」
圣人又曰:
「三世诸如来出世正本意,唯说阿弥陀不可思议愿。」(文类聚钞)
正信偈曰:「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兹有「不可思议愿」,《叹异钞》有「誓愿不思议」,信卷释大信心为「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信乐也。」
信不思议是不思议者,不是凡夫思虑所及。森罗万象虽一色一香非凡虑所及,佛悟般若真空的世界亦絶百
非乃不可思议。
相即佛智大慈悲的本愿力,唯应如佛说的原样「不思议呀」「真惭愧呀」地任凭如来。信心不是取,而是
敬仰的世界。
三年或五年地闻啮佛法,想要取信心是不宜的。不是要取信心,最好从根本地听闻佛是什么?佛心是什
么?本愿是什么?
圣教是如来的全身,拜读之,能触及活生生的如来的光明。因此,能信不思议是不思议,光明能令仰光
明。
如来的光明是如来的智慧,智慧有慈悲内含著。如来智慧的显现是南无阿弥陀佛。哪样皆是一是有生命
的。圣人奋力如是说: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总序)
「无碍光明」有著如来的本愿力「难思弘誓」相伴著。众生的恶业烦恼被灭亡,获得信心的完全是如来的
光明名号的运作。
圣人说:「是本愿故获救。是本愿力故往生。依光明无明暗被破,依名号之德得信心。」
随想 宝 林(二种深信)
○ 所谓佛法力不思议在哪里呢?虽然口上会说本愿力不思议是佛法力不思议,此不思议有没有真的以身体验了呢?彻底「地狱是一定的去处」一看的话,不思议的是,从地狱必定,愿力摄取也好,光明摄取也好
也生出来,这就是体验。不思议呀。
这就是所谓的信不思议是不思议。不是找到获救之道而获救,体会到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获救之道絶对没有时,始能看到获救之道。不是其他还有道,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一事是获救之道。这是不思议,此不思议不论是谁都能体验。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一点。
○ 所谓「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一点也不夸大,是久远劫来的事实。
不论想或不想、知道不知道,凡夫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彻底这点时,不思议的是,无法获救的事实和获救之道合一,这是真的不思议。
「精疲力尽被捞起蛙哉」
○ 净土真宗是佛智不思议。此佛智彻到凡夫处,谓「佛智显现」、「果上显现」。「无论如何也无法获救」之罪的自觉,即「机的深信」,是凡夫以自己的力量发起此自觉的吗?不是。「机的深信」全是佛力、是佛智、是如来的廻向。
○ 其他的宗教也说一切的人类是「罪子」,「罪子」的自觉尚是肤浅。
若此自觉是深刻、真实的话,就该不必做「神啊!请把我从灾难和苦难中救出来」这样的祈祷。罪的自觉深刻的人,应该会自觉到自己向神祈祷的资格也没有才是。只是「有需要时才求神」的心境,不得不说罪的自觉尚属肤浅。讲真实的「机的深信」的宗教只有净土真宗。
○ 「机的深信」没有的话,即使谈「法的深信」亦无用。又「法的深信」没有的话,讲「机的深信」,那亦不成「机的深信」。「机的深信」的彻底是「法的深信」的彻底,「法的深信」的彻底是「机的深信」的彻底。此谓「二种一具」,又谓「机中有法,法中有机」,这是不思议。不是佛力、佛愿的话,二种深信无法生起。
○ 净土真宗的问题叫做「百论题」,问题有一百个,其中倾全力於「二种深信」最好。
○ 不彻底的研究、听闻二种深信,只想早点获得信心的话,不论到何时也无法安心。
○ 以新兴宗教为始,世界所有的宗教团体,不讲现世利益就无法繁盛。
此故,举现世利益钓人,但是真实的净土真宗,现世利益在后,教「出离生死之道」是中心问题,是最大的目标。但是很多真宗的门徒不知这点。
不知目标、目的的话,不论听了多少次说法也是徒然。
○ 因为提到地狱极乐,年青人就会排斥,所以现时倾向於讲年青人爱听的话。「佛教教离生死、涅盘常乐之道」,说出真实的话时,会如何呢,讲法的人不想结果,如真实地讲真实,要有这种觉悟才行。邪法蔓延的话,其国灭亡。圣人说此曰:「九十五种(外道)污世间」。
○ 二种深信没有的话,不能讲听闻佛法了。闻二种深信,照善导大师「散善义」所写、亲鸾圣人「信卷」所说地顶戴其真精神的是信心。此谓闻其名号。
○ 闻名号的是信心。如何闻名号呢?二种深信成就的是名号故,笃实地身具二种深信的,谓闻名号。
○ 闻名号的是第十八愿真实的信心,即二种深信入心的是信心。不知这点,很多人想要信心,想早点获得
信心,眼睛只看到信心,忘记二种深信。二种深信,听讲解似乎是懂了,但是全身全我未如此,故不成闻名号,不成顶戴信心。
○ 信心,二种深信外不是别有信心。信心之相是二面,此二面之相谓二种深信。
○ 其他宗教的罪恶感,只是对神做道德的反省时所起的感情。真宗的机的深信,是被法界的大真理迷悟染净之镜(因果)照所起的罪恶感。
正 信 偈 的 真 髓(9
第六祖源信和尚
源信广开一代教偏归安养劝一切源信和尚(纪元942-1017),又称做「源信僧都」、「惠心僧都」,七十六岁入灭。因住於比睿山横川的首楞严院,因此又称「首楞严院」、「横川」。源信和尚是位大学者,读一切经五遍,究大乘小乘之源奥,著《往生要集》,此谓「广开一代教,遍归安养」。
专杂执心判浅深报化二土正辨立源信和尚著作《往生要集》,批判「专修」「杂修」(杂行杂修)。依圣
人的御意,「专修」者,是他力的念佛。他力念佛的真精神,是愿力廻向的真实信心(18愿的三心)。真实信心的人,心住於本愿力不动揺。然「杂修」的人,虽在闻本愿,却心动於「定善」和「散善」(诸行),又认为念佛(正定业)是称念,将「助业」(读诵、礼拜、观察、赞叹供养)混合念佛,修之欲往
生。此谓「助正兼杂」。「和赞」(高僧和赞.善导章)曰:「助(助业)正(正定业|念佛)并重修持者虽精进亦名杂修不得一心之行者自无念报佛恩心」。又曰:「心非一味之安心名相似杂行杂修此非净土之行业偏是所谓之杂行」。又曰:「虽以佛号为专修祈求现世之行者是人亦名杂修哟佛嫌之千中无一」。
圣人明明如此诫「莫作杂行杂修,无法往生真实报土喔」,自称为真宗门徒者,却「杂行杂修」。絶对
不做的人,十万人只一人或二人。因此,圣人於「正信偈」如此诫言。
专修的人,即一心一向信凭弥陀的人,心牢固,不动摇,此谓「深」。「深心」者,谓「坚固深心」,亦谓「金刚心」。杂行杂修者,心不牢固、不坚固,没有他力廻向的信心。心老是动摇,摇摇摆摆,徘徊不定。此谓「浅」。
心之置处深、「执心牢固」者,即一心一向信凭弥陀者,往生「报土」(真实的净土),但是十九愿老实修定善和散善(诸行)的人,往生「化土」。
清楚地区别此的人是源信和尚。「报化二土正辨立」说的是此事。世上,有人说:「自己这种人,往生真实报土没有指望,化土就行了」,而修诸行,励自力的念佛,他们恐怕连「化土的往生」也不能。此
处虽说「严肃修诸行的人能往生化土喔」,在现代,严肃地修诸行的人亦无故,恐怕连「化土」也去不了吧。
滋贺县某寺院的住持,对门徒说:「汝们也精进地念佛吧,化土就行不是吗,拙僧也是如此想」,劝人
念佛。岐阜县有某同朋,临终前说:
「我一天有称念二万遍的念佛,大概可以往生吧?」而去世。不论哪个都是靠不住吧。
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的念佛,是「念称是一」,是「思内有者,色(念佛)显於外」(莲如上人),是「信心即念佛,念佛即信心」,此谓「一行往生门」、「行中摄信」、亦谓「信行通摄的法门」。不论如何皆是「信心正因」。心据於「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信心,不忘佛恩报谢的念佛的是真实的念佛行者。
所谓「化土」是报土中的化土,此谓「正觉的化用」。如来以大慈悲心,为我们成就化土。往生化土的人
很多,往生真实报土的人很少。「化土」谓「边地懈慢」(懈慢界),又谓「疑城胎宫」。就化土往生,化身土卷曰:
「忆千万众,时有一人,能生阿弥陀佛国」。有人说「若往生化土,时间到了,就那样地移到真实报土」,那是错误的。又有云「化土在此世」也是错误的。
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20)
281. 净土真宗,不像圣道门讲「即身成佛」、「即心是佛」,又那样的事,现实的凡夫也无法做得到。然,若问佛性没有吗?是教「如来的大慈大悲」是佛性,「如来的正觉」是佛性,「涅盘」是佛性,「如来」是佛性,凡夫也可能的「大信心」是佛性。
此处有圣道门的佛性论和净土门的佛性论,在其他的宗教,虽有「神性」的思想和文字,但是没有一个宗
教是教人能成神的。这是一神教、多神教、和泛神论的大缺陷。
282. 基督教、神道,皆向神祈求。不祈神的宗教几乎没有。为个人的幸福祈求的是「下」,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祈求的是「中」,为神、为神的光荣祈求的是「上」。佛教各宗的人也有向佛、菩萨祈求的。真宗不祈求神佛,因为知道祈求无用故,又知道祈求也是无益故,这也是因为经诫如此故。《涅盘经》曰:「优婆夷(女的信者)!闻此法(佛法)欲学者,乃至不得拜天(神),不得事余道,不得选
良吉日。」不祈祷的宗教,唯有真宗。
何故不祈祷呢?曰:因为自己的罪的自觉刻骨铭心,知道自己没有向神祈祷的资格,是肤浅无知故;又因宗制禁止杂行杂修故;又知道「祈求的宗教」是迷信故。
283. 佛法信者,心是狭窄的吗?不然。真实的大信心是,信卷曰:「此心广大周遍法界,此心长远尽未来际。」又曰:真实的信心是「广大难思庆心」。
和赞曰:
「由无碍光之利益
   获得威德广大信
   烦恼之冰必融解
   即时化为菩提水」
284. 信心,好像是自己信、自己发起的,不是如此。大信心,是他力廻向的信心。大信心的本质(体),是阿弥陀如来的,是佛智、是大慈悲心。在其他的宗教,个人个人信仰的是信心,故那些宗教谓「个人的宗教」。
净土真宗,信心的体是佛智、大悲心故,是「普遍的宗教」。其他的宗教,是道德和信仰混合的信仰故,之谓「伦理的宗教」。净土真宗是「超伦理的宗教」。伦理是个人个人发动自己的意思做善恶的行为。大信心,不是从个人的意思诞生的产物,全是佛心。真宗门徒,伦理和宗教的区别这点至少要知道才好。
光海 庄 严 伦理和宗教(14)
於一般佛教,善为何?恶为何?
善者是十善,恶者是十恶。「十恶」者,(1)杀生、(2)偸盗、(3)邪淫、(4)妄语、(5)绮语、(6)恶口、(7)两舌、(8)贪欲、(9)瞋恚(怒)、(10)愚痴(邪见)。即用身犯的恶有三样,
用口造的罪有四样,用意造的罪有三样。
十恶的相反是「十善」。释尊教不要犯「十恶」,努力行「十善」,这是佛教伦理的基本。
佛教徒不问宗派如何,应用心慎十恶、行十善。
人,稍有一点教育的文化人,信此十善、十恶之诫是善教法,努力地守之的是一般。
僧侣,必须更加严肃地守之不可。约束守之者谓「戒」,又谓「受戒」、「持戒」。破「戒」者谓「破戒」。
「戒」是Vinaya,调伏、禁制之意。
僧侣受授「戒」的式场谓「戒坛」。「戒坛」於佛陀时代建立於只园精舎。嘉平元年(249–255年)建设於洛阳,自道宣时流行。在日本,始於天平胜宝六年(754),鉴真来朝於东大寺造「戒坛」。后,嵯峨天皇时,依传教大师的遗志於睿山授大乘戒的圆顿戒坛诞生。
「戒」是佛教的实践伦理。
佛教是什么样的宗教呢?是归依「三宝」(归依(归命)佛、法、僧(僧团))的宗教。「佛」者,悟大宇宙的天地自然絶对的真理的大智大悲的一切智者,云「佛」。又是「自觉觉他,觉行穷满」(自悟、又令人悟的人,完成成佛的修行的人云佛)的人。
佛,是悟宇宙万物的实相的人,成与万物不二一体的人。
佛,在净土教说的话,以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本愿力),救济一切众生,令往生成佛的人,云「佛」,亦云「如来」。
佛教,是广大无边的大宗教。记载佛陀的言说的云「经」,因经实践道德的,云「律」、「戒」。后世的菩萨们,解释、注解、论说经的真意的,云「论」,又经的注释云「释」。一万数千卷的大藏经(一切经)「经」、「律」、「论」全部被记载著。其文献之庞大,是其他任何宗教所不及的。
从别的一面看一切经时,有经、律、论。经中,当然含著「律」(伦理),特别是取出实践伦理之部分,整理出来的是「律部」,作为宗派有「律宗」。
律宗有「小乘律」和「大乘律」。
依经开的宗派云「经宗」。例如华严宗是依《华严经》开宗,天台宗是依《法华经》开宗,真言宗是依《大日经》开宗,净土教是依净土三部经(大经、观经、阿弥陀经)开宗。净土宗多依《观经》,真宗是《大经》为中心,时宗多依《阿弥陀经》。
经宗之外,有云「论宗」。三论宗依龙树菩萨的《中观论》(七卷)和《十二门论》、提婆尊者的《百论》开宗。
既不是「经宗」也不是「论宗」的佛教也有。那是「禅」(禅宗)。「禅」,讲「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是「禅」。虽然如此,禅文学有《无门关》(一卷)、《碧岩集》(十卷)、《正法眼藏》(九十五卷道元禅师)等,贵重的文献有很多。
佛教的伦理思想,最常说的「七佛通戒偈」的偈文,文曰: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此处必须注意的是「自净其意」之句。西洋伦理是以「善的意思」行为的是善,以恶的意思行为的是恶。
在大乘佛教,更上层楼讲「以净的意思行动哟」。「净」者,意味「清净」。
「清净」者,对「有漏」(烦恼、我执)(sasrava)的「无漏」(无我、悟)(anasrava)的意思。
身为相对的认识思惟的人,去有漏,成无漏,不入完成禅定的大智(絶对智)的话,不能成无漏。佛是无漏,普通人是有漏。
伦理学,是「善」的研究。人类的善,是对恶相对的有漏的善故,不能说是清净的善。清净的善,只有佛的无我的善。
神的属性(性质),虽被说是「全智、全能、遍在、爱」,只要是视世界万物为「他者」(客观)(自己以外之物),神的全智不能说是絶对的大智。
神的爱,是亦相对的爱。故爱正义、赏善人,恶人则罚之,给与痛苦。故神的爱,是人类的爱。
佛的大慈悲,是常即佛的大智的慈悲,恶人、善人亦平等地爱,恶人犹更可爱的是佛的慈悲。佛不会说是
恶人就罚之。
《叹异钞》(第三章)曰:「善人尚且往生,何况恶人呢?」阿弥陀如来,不像神做爱善人、罚恶人那样的事。
即使是处罚,让人进去永久也不能翻身的地狱,未免太残酷了吧。
反之,阿弥陀如来的大慈悲是,哪怕人沈堕到恶趣,有一天一定会救济他们。此谓大慈大悲佛性(一子地佛性)。
是神赏义人,罚恶人(一神教)呢?
还是由自然的伦理的法则(业的法则、业感缘起),善人受乐,恶人受苦呢(佛教)?这是宗教学者不得不考虑的根本问题。一神教的缺陷是,(一)说神创造天地的「创造说」(Creation),(二)讲神掌人类的命运(幸、不幸)的「摄理(Providence)。康德於「纯粹理性批判」说证明如此的神的存在絶
对不可能。
法雷 通 讯
听闻很重要
今天拔草时,看到有被松过土的地方长出来的土香,不论外表长得多高、多茂盛,轻轻一拔,草茎及埋在
土中的球根、还有与它相连的草等,整串都跟著被拉起,真是令人惊奇。
原本以前花一小时才能除掉一小块地的草,现在是一小时可以除掉一大片地的草,真是差别好大哩。
未松过土的土香,球根长得很深,不容易挖起,但是,有松过土的地方,土香的球根跟著往上长,很容
易就拔除了,真是令人惊奇。
下午在除草时,耳中一直响著:
「听闻很重要,听闻很重要。」原来「听闻」就是「松土」,通过听闻(松土),自我的球根会跟著往上浮起,因缘时节到时,一下子就被拉起,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
「若不生者之誓故
   信乐时至自开发
   心生一念庆喜者
   往生必定不用疑」
没有松土,硬是要把土香(自我)挖掉的话,费时又费力,而且还除不尽它。这就好像没有听闻,没有被调熟够的话,硬是想改变自己,越改越吃力,越改自我越强大,道理在这里。听闻很重要,听闻很重要,只有通过听闻,不知不觉地自我的球根会被连根拔起,不思议呀,真是不思议。
「开示往相廻向者
   弥陀方便时节至
   遇获悲愿之信行
   证知生死即涅盘」
「时节至」很重要,这即是聴闻被调熟,除「闻其名号」(被松土)外,众生无路可出离。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