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16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卷 头 言亲鸾圣人是先大信心决定,也就是先领受了佛心,即如来的大悲心彻入自己的身心后,再拜阅大藏经的。其时忽然发现:「原来大藏经文文句句都是如来大智海的波澜,经经皆是本愿海的显现。」圣人获得大信眼后挥毫所留下者,即是一部六卷的《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简称《教行信证》、《御本典》、《本典》)。我们先顶戴如来的大悲愿力后,再来拜读《御本典》、《和赞》等圣典,届时自然也会有「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的领受,也才知道原来《御本典》文文句句皆是圣人法身的示现。信 心 铭 十六○ 佛很尊贵,此一事若不知的话,即使读了万卷书,几十年地听闻,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佛法和浮世不一样,佛法是生死解脱的一大事,此世的智慧也好力量也好什么帮助也没有。○ 自己想、自己知道是不行的。身为凡夫是虚假不实,无有真实。往生之一段无凡夫之善恶,此世八十年     的人生有善恶。要好好辨别此处哟。○ 慈亲说:「即使被说不要管我,无法不管的是亲心。请让我帮汝吧」。现在就断气的话,听过的事派得     上用场吗?未闻前的原样被「等著你」呼唤回慈亲的怀抱。○ 若被人问听到了什么的话,为何不会回答:「什么也没有听到,阿弥陀佛真慈悲呀」呢?   从什么老师听到什么呢?若回答不出来的话不行哟!不行哟!○ 临终时就知道「就这样地」了吧。讲「就这样地」的话「真的是就这样」呀。佛法是听闻、听闻再听       闻,无事可闻,无话可说,自知如来是尊贵的尊贵的尊贵的人。还愚痴往生极乐。○ 有没有想要获得信心呢?信心不是物品喔。明白佛的尊贵和自己的愚痴的是信心呀。○ 即使自己想要马上信本愿名号,大半都不成。接触高僧的人格,信其语,本愿名号始能被信。○ 想要获得信心往生、想称念佛名往生之心还有时,无法明如来的慈悲,著眼於佛智不思议吧。如来的功德不可思议广大无边。依不可思议功德往生。○ 如实听就那样地来的勅命,不,不是听,是被声音吸引(著迷)而往生。不论何时都是呼唤声,不论何时都是被救,啊啦真感恩真惭愧。○ 求此世的利益幸福信神佛的人,皆是迷信。求离生死之道而听闻的人,终得出信心欢喜之晓吧。凡夫的想法又如何、自己知道的又如何,只在自己的心探求而忘了佛,不行不行。○ 几千遍以为已顶戴信心了,信心破碎亦几千遍。几度反省还是老样,最不可靠吾心哉。想念佛、想信心、想做点什么求往生的心皆是自力。还不认栽是什么也不行的阿呆吗?往生是如来的计量。○ 佛法用耳朶听呢用身体听呢?用心听呢我听呢?依长时光明的照育被听闻的。○ 有罪故堕落地狱。罪本是「无智」和「我」,此云无明。消灭根本无明的唯有佛。○ 花三十年听闻,不如花三十年寻找有信心的良师(善知识)。老师的一句话,比山重,比千金尊贵。○ 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为我等的真实功德的结晶体。非我等始信才往生,归命无碍光如来处,是即真实的信心。○ 啊!那月亮。啊!那月亮。赞叹的念佛若出来,那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 想信而往生不行。凡夫用我的力量想信的心,是凡夫自力的妄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信心。○ 今,临终呀。如来会说:请等到获得信心再说吗?想想这吧想想这吧。○ 老师也不亲切、同朋也不热心,如此,佛法唯有渐渐式微的份。○ 仰信圣人的大人格,於佛前垂恭敬头时,求者皆满足。这是始之终也。○ 眺望行步大道者(圣人也)既无担心亦无安心。○ 弥仰弥高,愈切愈坚。仰信崇高的大人格处,始能信不思议是不思议。极 难 信 (其二)◆ 如来慈亲之大悲阿弥陀佛是大悲的慈亲。大悲中有大智。大智大悲无限之心显现於声者是「本愿名号的呼唤声」。声中有心、有光、有智慧、有力量。呼唤声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南无阿弥陀佛不让汝下堕哦,救汝哦。唯救助哦,请交给我,让我帮汝。」这样还不知慈亲的大悲吗?能顶戴如来的不思议是不思议,不是吗?唯救助佛说唯救助哟无条件的救助。如此难能可贵的事没有,如此令人惭愧感恩的事没有。这「唯」(无条件)听了几十年也不知道。「唯」之救助故,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了。但对自力执心的凡夫而言,没有比这更难的事了。此故亦云「极难信」,亦云「世间难信之法」,亦云「真实净信亿劫叵获」。唯呼唤唯依一南无阿弥陀佛之呼唤声唯依一如来的誓愿力唯依一如来的无碍光明唯依一如来的大慈悲力唯依一如来的摄取众生力,救助我们。救者是如来,堕落的是我。堕落的我是慈亲才不舍必救。唯有弥陀弘誓船,令乘必定登彼岸。这样依然还不明白吗?顽固的、迟钝的、憍慢之角还不断吗?恭敬头不垂吗?阁下是伟人的话另当别论,从如来看的话,是芋虫同然的阿呆、是只具有虱子或跳蚤般的智慧、满身只有妄念和罪业的小子。明明如此还不肯低头,不知低头,真是固执的小子。佛法的极意是:佛的教法原封地顶戴常垂恭敬头这是佛法的极意,往生净土的秘诀。能力有值得夸示的人,自我夸示还情有可原,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知、扭曲不直心、肤浅的凡夫,老在如来面前摇头抗拒故,不知是愚痴呢,还是可怜呢,真是教人不忍再看下去。唯救助汝不服气吗?那阁下能做什么呢?一样也做不到的家伙不是吗?能称念佛对了!一声的念佛也不是用我的力量称念的哟。一声、一声是呼唤声、是南无阿弥陀佛。真惭愧虽我称我闻南无阿弥陀带汝去哟的慈亲呼唤声(原口针水师)◆ 去地狱的证据去地狱的原因,去地狱的证据是有想什么都要自己来的念头。这是去地狱的因种、去地狱的证据。此心念不消时,即使经百万劫也无法往生净土。悲哉!痛哉!此久远劫来的自力要消除很难。那是如何消除的呢?如来无条件地救度明白是「愿力不思议」时自消除。不是想舍就能舍得的。不论什么都是「不行不行」地碰壁的话,残留者是什么?以为什么都没了,如此就行了,以为这就是信心,这就是往生净土之姿等等,若这样想,那真是大骚动。那样的想法既非圣道门的「空」,亦不是净土门的信心,什么都不是,是可怕的魔想、外道的邪见。信凭可为依靠的如来的是真实的信心。依本愿力,令发现从凡夫方面无有一样可拿出来用的是慈悲。◆ 纯粹感情不可「那也不行,这也不行」地否定从真实信心上自然所显现的,如来廻向的纯粹感情。所谓自然地显现的纯粹感情是,觉醒、发现、著眼於如来的大慈悲本愿力,身为凡夫庆喜不造作而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地往生净土。此庆喜、此信心欢喜即是纯粹感情。由信心生起的自然的感情。又「真惭愧」、「真感恩」「真难能可贵」「惭愧感恩」等感情,是亦纯粹感情,是信海流出的清净的感情,原封是信心之姿。「火宅无常的世界,万事皆空言戏言,无有真实,唯有念佛是真实」(叹异抄)话虽如此,不是讲连如来所廻向的信上的纯粹感情亦是「空言戏言,无有真实」。对照《叹异抄》的用语,连自然清净的信心上的感情亦否定者,是不可原谅的恶想。应该善思善思。◆ 重要的问题想要获信获信,因为那想获信的信心得不到,所以不论是谁都为此伤透脑筋,为何那么地想要获信呢?想必是因为没有信心的话无法往生这句话吧?往生净土决定於一信心,话虽没有错,但是在此有一个不得不弄清楚的问题,那就是:(一)往生净土做什么?(二)往生净土的话能成佛吗?(三)成佛做什么?(四)净土为何而有?(五)净土的本质是什么?(六)谁让我们往生的呢?(七)如来的本愿力或大愿业力,与净土的成立和众生的往生有什么关系呢?(八)想往生净土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迷执的众生?有智慧的人?有慈悲的人?知道絶对真理的人?能行善的人?能不作恶的人?前世没有迷执过吗?为何到今日还没有出离生死呢?等等,有必要好好的、彻底的研究不是吗?(九)信心和呼唤声的关系如何?(十)南无阿弥陀佛和信心的关系如何?(十一)信心和念佛的关系如何?(十二)如来的本愿是什么呢?(十三)如来的正觉是什么呢?就这些问题,有必要好好的听闻,直到由内心真正点头为止。於是,真妙哩,起初是知识,不知不觉中那知识成了「信知」,这即是「真实信心」。世上有许多人说:「是的,知道了。虽然知道却无法信。一旦想到后生,还是无法真正安心」。有这种心境的人,总归一句话,是闻不具足。虽説「知道了」,实际上是什么也没懂得。知道也有层次。为何不听闻直到真正知道为止?为何不问已知道的人?知道的人在何处呢?为何不去找寻?听闻的心态不够不够。原来讲无法获信的人是闻不具足的缘故啊。◆ 不遇善知识的话问题不限於前述之问。打开正信偈、御和赞、御文章一看的话,百个千个万个的疑问也会冒出来。最好将这些问题一一提出,去找善知识发问。不是光听闻就好了。每次听闻,能打开心胸提问最好。提问,问过的内容会成为自己的资粮。总之,不遇已开眼的善知识的话,无明长夜之暗是无法获晴的。此中需要精进。逢遇信心的人,光是见面就大有所获哦。光是听那人的念佛就会被触动。信者和信者一相见,光是见面,以心传心,不需要言传。真有趣哦。◆ 接触佛的「言语」若说请读这个,请读这本书,读是会读,但是,用自力执心读故有读没有通。有人是无法用他力的信读,而用自力的心却是读不来,「总为想要抓住什么而苦闷挣扎」。其实这些人也是不知自身有几两重,同时也是不知「佛」、「南无阿弥陀佛」、「本愿的呼唤声」、「净土」这样的言语哪怕只听一遍亦万劫难得的人,不庆喜被遇此「言语」之身有多幸福之人。发现这点的话,就没有必要为了还没有获信、要如何才能获信呢等而弄得自己病嚈嚈的。接触佛的「言语」的话,不知不觉中能顶戴信心。顶戴一看,唯是依慈亲的慈悲一样获救,自然就会真欢喜、真轻松、真安心。跃动著的唯是:无碍光如来的名号,和彼光明智相之摄取力。又唯是:如来的大愿业力,即本愿力。被如来的光明照摄,仰敬无碍光如来处,自然能被发现自己的肤浅无知。此时机的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和法的深信:「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同时地显现於心中。◆ 无有出离之缘有的人常把「我真的是地狱必定」挂在口上。虽是口说「真的是地狱必定」,还未能安心安堵的人是不知「真的是地狱必定」的人。口上虽会説「真的是地狱必定」,真如此的话,自会一味地寻找「要如何才能获救」的出离之道。哀哉!痛哉!不论凡夫如何在自己的心中探索,找得到出离之道吗?仰之仰之仰视本愿力之月哟。所谓获信,是指原本至今为止只在自己身上探寻的眼光,一百八十度廻转,著眼到如来的方向去。著眼於如来方面,听闻如来正觉的南无阿弥陀佛的由来处,自然地被本愿力的不思议触动。触动处,「啊!啊!」的声音自然生起,那即为赞叹的念佛同时的显现出来。此身能被出赞叹的念佛亦是愿力不思议。想要抓住千万劫也不会变化的东西,不论在自己的心里怎么探索也是找不到。本愿力之呼唤声外没有不会变化的东西。仰信本愿力处,安心不求而自宿於心中,这亦是御恩。明白真的是地狱必定的人,是知道原本就掉到谷底:「无有出离之缘」的人。明明就是在谷底,还自以为未到谷底地说「必堕」「必堕」,真是滑稽可笑。从人界下堕地狱,説「堕」是浅显易白的事,但是听闻真的到「必堕」的人,还差一把劲。眼睛看本愿的不思议哟!若著眼於本愿力,自然会:必堕的原样依愿力不思议往生被治定请注目必堕的原样之「原样」二字哟。所谓愿力不思议,不是指救度能获救的人,不是指救度好像能获救的人,而是指救度不论听闻多少、不论看哪一点都是无药可救的人。必须在此知道愿力不思议才可以。◆ 方向不对有想要获得信心的心情吧,若追著自己那样的心情跑的话,简直是方向不对。那么想要自己的「心情」的话那就让心情救度汝好了,既不需要阿弥陀如来也不需要本愿力了,不是吗?这样好不好呢?想要顺著心情的自己满足既非佛法也不是什么。因为看信者的欢喜之姿,所以才会变成那样子。◆ 金刚不坏的真心金刚不坏的真心(信心),是指不以听到的、记得的东西为依靠,不以自己的想法为依靠,不羡慕其他信者的样子,不思欲做善事,不思欲做恶事,不求想得信心的自己满足,非安心非不安心,唯仰本愿力的不思议是不思议,从心底冒出「真是不思议呀」,自然地口出赞叹的念佛者。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 (10)即得往生与难思议往生一、即得往生184.信心很难,往生是不可思议,《御文章》曰:    「获得信心者,指领解第十八愿,领解此愿者,领解南无阿弥陀佛之相也。」185.顶戴信心往生者,是指「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大经》下卷第十八愿的成就文(释迦      如来叙述阿弥陀如来的第十八愿的真意者)言:    「闻(闻信)其(第十七愿的)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一念的净信),至心廻向,即(於一念      信喜者,在其时、其地,往生决定,住正定聚不退转之位)得往生,住不退转。」    十八愿的真意显於「成就文」,尽於「成就文」。    成就文是真宗安心的极致,又是真宗的面目。186.圣人於「信卷」曰:    「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克之极促(最短时间),彰广大难思庆心(如来的至心信乐之愿意)也。」    又圣人在「行卷」释「即」言曰:    「经(大经)言『即得』,释(龙树菩萨之释)云『必定』。『即』言,由闻愿力光阐报土真因    决定时克之极促也。『必』言,金刚心成就之貌也。」187.又圣人於「信卷」赞「即得往生」(愿成就)言:    「横超(即得往生)者,即愿成就(十八愿成就文)一实圆满之真教,真宗是也。」    本愿成就文的「依信一念,即得往生」之宗义,是净土真宗的眼目,亦是净土真宗的面目。188.「即得往生」者,指即(於其时其处)得往生(住正定聚),住正定聚、不退转之位。「即得往    生」与龙树菩萨说的「即时入必定」之语是相同意思。善导大师释南无阿弥陀佛说:「以是义故,必      得往生」。在《大经》的本愿成就文,曰: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一念亦无疑心者,其信的一念时,在其时其处得往生。」189.这时候的「往生」是「现益」,指在此娑婆尚有命时的往生。这往生我叫之第一次的往生。住「正定      聚不退转之位」叫做往生。第二次的往生是「灭度」,指命终往生彼净土的意思。应知道「往生」         之语有两个意思。190.此第二次的往生叫做「当益」,是命终后所得的利益。即虽是讲的「往生」,「现益」之时指入          「正定聚」或「不退转之位」,而死后往生报土的叫「当益」。故在真宗有「现益」和「当益」二          益。认为这只有一种的是「一益法门」,这是异安心。不论怎么想立场、立足地,当流是二益。191.其他的宗教净是「自力」或「半自力」的宗教故,一度信仰,或是说入信仰了,那信仰又会消失、      冷淡。与之比较起来,当流真实的信心,之云「金刚心」或「金刚不坏的净信」,直到死为止,决不      变化、消失没有。即得往生的人,住正定聚不退位故,必至灭度,即死后必往生报土。光 海 庄 严 伦理与宗教(九)科学者,数学、物理、化学等叫做科学。最近科学的发达有惊人之处。现代的青年陷於科学万能主义,很多人不顾伦理与宗教。在苏俄的大学也在教「科学的反神论」,德国的尼采説「神死也」。一与科学对照,几乎所有的宗教一下子就被科学压倒了。还有,动物学、生物学、医学、实验心理学、植物学、矿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皆是科学。科学的特色是,人使用机械器具,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的知识,实验经验所有的现象。科学原理的基本法则是,「物质不灭」与「能源恒存」之二大法则。又科学研究现象,科学者视现象一切「存在」(有)而出发,不问现象之奥。所有现象的总和为何等问题,只说是现象生现象,把现象作现象,有认识、思维现象的心识方是现象,但是谈到现象和心识的关系如何?认识现象为现象的心识为何时,这已非科学的领域,而是哲学的领域。思考这点时,即不是科学万能主义了。现象的总和为何的问题在科学亦无法说明,科学之奥有非科学的什么东西在。教神创造万物、世界和人皆是神创造的宗教,违反科学的真理。从「物质不灭」与「能源恒存」的法则说的话,神造万物即说不得。宗教虽非科学,但讲违反科学的事是不行的。佛教不讲这样的话,而讲「诸行无常」,万物一切会变化;说「是生灭法」,不说物不说心,现象一切皆会变化,变化者是现象。接下来説「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是佛法。此四句是五十音歌的根源,是弘法大师喜欢的偈语。「寂灭」指涅盘。佛教讲的大涅盘不是在指死,不是在指我们的世界裏苦乐相对的乐。其他宗教説「天国」、「乐园」、「理想国」等,认为是人死后的理想天地,是最上等的乐园。但是佛教不以这般人讲的相对的乐为理想,净土亦非世间所讲的乐园是净土。想要享乐而愿往生的人无法往生净土,愿生净土是为了成佛。成佛,顶戴大慈悲心,如释迦牟尼佛般复生於世间,永久地说如来的本愿名号,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求愿往生的。成佛是指永久地相续如来的智慧与慈悲的活动。基督教也好,回教也好,日本的神道也好,所有的新兴宗教也好,没有一个在教人成神的。只有大乘佛教教说凡夫亦能成佛。光看此事即可知道大乘佛教是多么殊胜的宗教。净土之乐不是指苦乐相对的小乐。娑婆之乐,是短暂的乐,不论是什么样的乐没有以苦为终的乐没有。苦是苦,乐亦是苦,这也叫做「诸行无常」。很多人认为佛教老是讲到死,很灰色、很厌世而排斥,真实地说真实之事有何好灰色的呢?世间之人不知什么是真的乐?《涅盘经》説:「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意思不是指浮世那样苦乐相对的乐,而是超越相对的无常之苦,超越相对的无常之乐的絶对乐是真的乐,这叫「大乐」。基督教讲「永远的生命」,但是这和佛教所说的「无量寿」不同。「生灭灭已,寂灭的境地」叫做「无量寿」,基督教所说的「永远的生命」不论怎么说都还是相对的「生命」、相对的乐。若说那是絶对的境地的话,亦能说人可成神(絶对者)。从他们说「无法成神」看,不得不説天国的乐也是相对的乐。超越苦乐的絶对乐叫做「寂灭为乐」。科学说的好像无所不知一样,遇到像「寂灭为乐」等问题时,无能为力。大乘佛教和科学一致之处是,科学发现「物质不灭」和「能源恒存」的大真理,此真理在大乘佛教(三论宗)说万物:(1)「不生不灭」,不说从何时开始也不说何时灭而归无,不讲神造也不讲世界之终。(2)「不一不异」,万物非一相亦非多相。(3)「不断不常」,万物如瀑布的水一样,水滴虽是一滴一滴断絶著,断絶的当下连续著而成一条瀑            布。又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一个个的细胞每一秒死了又生,断絶的当下一直持续著而成一个活生生          的人。从这点说,人不断地死而生,生的当下不断在死。万物一切皆是如此的状态存在著,这叫做          「不断不常」。(4)「不来不去」,没有万物从何处来由谁造亦无何时消失於何处。        以上的四句叫做「八不中道」。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真理。讲神的宗教不知此大真理。科学知道这          事,在此点科学可说是伟大。在这点,佛教和科学是一致的。其他宗教违反科学,违反科学的宗教          不得不说是迷信。那么只有科学能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吗?不行。人生有「善恶」、「苦乐」、「爱憎」、「存在」、「非存在」、「我意识」、「无我的大我・真我」,这些问题,科学无法处理。和宗教有密切关系的是伦理学。伦理学掌管善恶的问题。在科学万能的时代,伦理学被认为只是学的一部分。其实,仔细一想的话,伦理学可说是人生的一切。不论做什么出发点是善恶,收处是善恶。以前在东洋,伦理学说是「道德」、「道」、「诚」,万人皆贵之。孔子的《大学》云「明明德」,《中庸》(子思著)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云:「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去彼外欲之私,欲见本然之善(诚))」,宇宙人生的基盘和目的是伦理。在西洋,以柏拉图的「最高善」为始,苏格拉底的「真」・「善」・「美」传到了后世,成了康德的三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真・善・美三三圆融,不是个个独立的存在。有人认为讲真・善・美等是跟不上时代潮流,其实不然。透过古今东西,是人生的主轴,其中与宗教的本质有密切关系的是伦理学,即是善恶的问题。宗教,人从暗(恶和苦)解脱,体达光明(善和乐)的天地的是宗教的本质。因此,伦理学的问题和宗教的问题被当作是同一个问题处理。它们有著如此密切地关系。基督教最重视的德是「爱」,基督説「爱汝的敌人」,他们唱言:「神是爱也,我等亦爱,唯爱之神」。佛教也是,其最尊者是「慈悲」,不问大乘,不问小乘,「慈悲」是释尊最重视的德。佛教有「七佛通偈」,这是全佛教共通的标语,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伦理学是意思(意志)的问题。从社会的观点看,不论是什么样的善事,那人的动机(意志)若是不纯,被私欲染汚的话,其行不能说是善。此故,在佛教讲自净其意,教人要以正当的动机行动哟。人不论是谁都有造「罪」。所谓的「罪」是从「我欲」(我执)所作的一切行为,又或是以「爱憎」之情作的一切的行为是「罪」。凡夫,都是「我欲」和「爱憎」的奴隷。因此,所有的人是罪人,罪人在此世也苦,未来也不得不苦。这是因果的理法。罪人不论要不要,死后都必须堕地狱不可。一切的罪悉是不善,道德的说是「不善」,宗教的说是「罪」。想去掉不善,到达最高善的是伦理。想从罪解脱,到达最高善的涅盘的是佛教。基督教也是,伦理的说之的话,去最高善的地方的天国,作为神对最高善的祝福,而获赐「永远的生命」,所以基督教也是不离伦理学。佛教讲的最高善的「涅盘」境地是「无我」和「无分别智」(超越爱憎的境地),即超越「小我」体达「大我」(真我)的境地,是大智大悲的世界,之云涅盘。小乘的涅盘叫做「灰身灭智」,指灭却所有的意欲之境地。大乘的涅盘(大涅盘),智慧与慈悲不灭的活动叫涅盘。求愿往生弥陀净土,到达大涅盘的也是其主要目的。世人不知净土教的真精神,而非难说往生极乐之道是「厌世教」、思想太灰色等,不得不说是错得很离谱。无 尽 的 法 界○ 天地万物是何物乎!(一)无尽缘起和(二)性起的真理,此二者是一切之学的根本之本,神佛亦无从著手。○ 佛陀世尊的海印三昧,映於心镜原封地说出来的是《华严经》。○ 山川草木,法性自然,不是神造。○ 法界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体,灵明廓彻、广大虚寂,无形亦无边际。○ 释迦牟尼世尊成正觉曰:「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皆具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法界,人不是神的仆人。○ 世界的宗教虽多,教人成神的教法没有。○ 世界之始,罪之元,即使是神亦不知原由。探寻万物之始是阿呆的阿呆。○ 万物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无始无终,不是神造。○ 不研究万物为何的话,惑苦纷然,造罪不已。○ 以为物存在、我存在,这存在意识是罪之本。○ 花色虽香有凋时,然凡夫为有无二见之奴隷也。法 雷 通 信 瑞 觉「阿弥陀様は知らぬ顔してござるが、衆生が胜手に往生してしまう。」(大意:阿弥陀佛没作意,众生自行往生了。)百思不得其解瑞劒老师这句法语,现在稍微识得了点滋味,原来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如太阳一露脸,天地万物皆蒙光晓一样。「西蕃月支圣典,东夏日域师释,难遇今得遇,难闻已得闻」,庆幸此身得遇瑞黙老师,得闻净土真宗的教法。翻译这期「法雷音」时,老师虽已不能像以前那样开口说法了,这是人格者的力量吧,每天依止在老师的座前,发现老师无时不刻皆在为我浑身说法,有一天突然发现:老师的存在自身就是「呼唤声」、就是「功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啊!虽然老师没有具体开口要我做什么,虽然我也是血肉之躯,但是看到老师有时晩上被痰弄得辛苦的睡不好,自然就不得不乖乖地坐在案桌前马不停蹄地翻译;看到老师吃饭常被呛到而吃得很辛苦的模样,自然就无法安然乐睡眠;看到老师为法献家财身命的身影,自然不得不为法献身命;看到娑婆的事全然不谈,而法语却一句句地在舌端环绕的老师,自然不得不顶戴圣教…。至此时我才知道,原来这一句「阿弥陀佛没作意,众生自行往生了」就是「自然法尔」,就是正觉者(人格者)的功德。原来,净土真宗的教法是如此自然,老师的言行擧止是如此自然。凡夫太多疑,以不自然的心窥自然,所以才会难中之难,无过斯难。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昙鸾大师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婆薮盘头菩萨造并注(8)稻垣最三(瑞劒) 稻垣瑞雄5.种种事功德「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第五偈第一、二句)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花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於有余自得於佛道。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性(自然或珍宝之实质)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维摩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故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6.妙色功德「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第五偈第三、四句)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炎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炎摩天金则不现,炎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所以者何,彼土金光绝从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是故言:「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9.html 法雷音 016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9.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9.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卷 头 言亲鸾圣人是先大信心决定,也就是先领受了佛心,即如来的大悲心彻入自己的身心后,再拜阅大藏经的。其时忽然发现:「原来大藏经文文句句都是如来大智海的波澜,经经皆是本愿海的显现。」圣人获得大信眼后挥毫所留下者,即是一部六卷的《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简称《教行信证》、《御本典》、《本典》)。我们先
法雷音 016

法雷音 016

卷 头 言
亲鸾圣人是先大信心决定,也就是先领受了佛心,即如来的大悲心彻入自己的身心后,再拜阅大藏经的。其时忽然发现:「原来大藏经文文句句都是如来大智海的波澜,经经皆是本愿海的显现。」
圣人获得大信眼后挥毫所留下者,即是一部六卷的《显净土真实教行证文类》(简称《教行信证》、《御本典》、《本典》)。
我们先顶戴如来的大悲愿力后,再来拜读《御本典》、《和赞》等圣典,届时自然也会有「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的领受,也才知道原来《御本典》文文句句皆是圣人法身的示现。
信 心 铭 十六
○ 佛很尊贵,此一事若不知的话,即使读了万卷书,几十年地听闻,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佛法和浮世不一样,佛法是生死解脱的一大事,此世的智慧也好力量也好什么帮助也没有。
○ 自己想、自己知道是不行的。身为凡夫是虚假不实,无有真实。往生之一段无凡夫之善恶,此世八十年     的人生有善恶。要好好辨别此处哟。
○ 慈亲说:「即使被说不要管我,无法不管的是亲心。请让我帮汝吧」。现在就断气的话,听过的事派得     上用场吗?未闻前的原样被「等著你」呼唤回慈亲的怀抱。
○ 若被人问听到了什么的话,为何不会回答:「什么也没有听到,阿弥陀佛真慈悲呀」呢?
   从什么老师听到什么呢?若回答不出来的话不行哟!不行哟!
○ 临终时就知道「就这样地」了吧。讲「就这样地」的话「真的是就这样」呀。佛法是听闻、听闻再听       闻,无事可闻,无话可说,自知如来是尊贵的尊贵的尊贵的人。还愚痴往生极乐。
○ 有没有想要获得信心呢?信心不是物品喔。明白佛的尊贵和自己的愚痴的是信心呀。
○ 即使自己想要马上信本愿名号,大半都不成。接触高僧的人格,信其语,本愿名号始能被信。
○ 想要获得信心往生、想称念佛名往生之心还有时,无法明如来的慈悲,著眼於佛智不思议吧。如来的功德不可思议广大无边。依不可思议功德往生。
○ 如实听就那样地来的勅命,不,不是听,是被声音吸引(著迷)而往生。不论何时都是呼唤声,不论何时都是被救,啊啦真感恩真惭愧。
○ 求此世的利益幸福信神佛的人,皆是迷信。求离生死之道而听闻的人,终得出信心欢喜之晓吧。凡夫的想法又如何、自己知道的又如何,只在自己的心探求而忘了佛,不行不行。
○ 几千遍以为已顶戴信心了,信心破碎亦几千遍。几度反省还是老样,最不可靠吾心哉。想念佛、想信心、想做点什么求往生的心皆是自力。还不认栽是什么也不行的阿呆吗?往生是如来的计量。
○ 佛法用耳朶听呢用身体听呢?用心听呢我听呢?依长时光明的照育被听闻的。
○ 有罪故堕落地狱。罪本是「无智」和「我」,此云无明。消灭根本无明的唯有佛。
○ 花三十年听闻,不如花三十年寻找有信心的良师(善知识)。老师的一句话,比山重,比千
金尊贵。
○ 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为我等的真实功德的结晶体。非我等始信才往生,归命无碍光如来处,是即真实的信心。
○ 啊!那月亮。啊!那月亮。赞叹的念佛若出来,那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
○ 想信而往生不行。凡夫用我的力量想信的心,是凡夫自力的妄念。南无阿弥陀佛为信心。
○ 今,临终呀。如来会说:请等到获得信心再说吗?想想这吧想想这吧。
○ 老师也不亲切、同朋也不热心,如此,佛法唯有渐渐式微的份。
○ 仰信圣人的大人格,於佛前垂恭敬头时,求者皆满足。这是始之终也。
○ 眺望行步大道者(圣人也)既无担心亦无安心。
○ 弥仰弥高,愈切愈坚。仰信崇高的大人格处,始能信不思议是不思议。
极 难 信 (其二)
◆ 如来慈亲之大悲阿弥陀佛是大悲的慈亲。大悲中有大智。
大智大悲无限之心显现於声者是「本愿名号的呼唤声」。声中有心、有光、有智慧、有力量。
呼唤声是什么样的声音呢?
「南无阿弥陀佛不让汝下堕哦,救汝哦。唯救助哦,请交给我,让我帮汝。」
这样还不知慈亲的大悲吗?能顶戴如来的不思议是不思议,不是吗?
唯救助
佛说唯救助哟
无条件的救助。如此难能可贵的事没有,如此令人惭愧感恩的事没有。这「唯」(无条件)听了几十年也不知道。「唯」之救助故,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事了。但对自力执心的凡夫而言,没有比这更难的事了。此故亦云「极难信」,亦云「世间难信之法」,亦云「真实净信亿劫叵获」。
唯呼唤
唯依一南无阿弥陀佛之呼唤声
唯依一如来的誓愿力
唯依一如来的无碍光明
唯依一如来的大慈悲力
唯依一如来的摄取众生力,救助我们。
救者是如来,堕落的是我。
堕落的我是慈亲才不舍必救。
唯有弥陀弘誓船,令乘必定登彼岸。
这样依然还不明白吗?顽固的、迟钝的、憍慢之角还不断吗?恭敬头不垂吗?阁下是伟人的话另当别论,从如来看的话,是芋虫同然的阿呆、是只具有虱子或跳蚤般的智慧、满身只有妄念和罪业的小子。明明如此还不肯低头,不知低头,真是固执的小子。佛法的极意是:
佛的教法原封地顶戴
常垂恭敬头
这是佛法的极意,往生净土的秘诀。能力有值得夸示的人,自我夸示还情有可原,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知、扭曲不直心、肤浅的凡夫,老在如来面前摇头抗拒故,不知是愚痴呢,还是可怜呢,真是教人不忍再看下去。
唯救助汝不服气吗?那阁下能做什么呢?
一样也做不到的家伙不是吗?
能称念佛
对了!一声的念佛也不是用我的力量称念的
哟。一声、一声是呼唤声、是南无阿弥陀佛。
真惭愧
虽我称我闻南无阿弥陀
带汝去哟的慈亲呼唤声(原口针水师)
去地狱的证据
去地狱的原因,去地狱的证据是有想什么都要自己来的念头。这是去地狱的因种、去地狱的证据。此心念不消时,即使经百万劫也无法往生净土。
悲哉!痛哉!此久远劫来的自力要消除很难。那是如何消除的呢?如来无条件地救度明白是「愿力不思议」时自消除。不是想舍就能舍得的。
不论什么都是「不行不行」地碰壁的话,残留者是什么?以为什么都没了,如此就行了,以为这就是信心,这就是往生净土之姿等等,若这样想,那真是大骚动。那样的想法既非圣道门的「空」,亦不是净土门的信心,什么都不是,是可怕的魔想、外道的邪见。
信凭可为依靠的如来的是真实的信心。
依本愿力,令发现从凡夫方面无有一样可拿出来用的是慈悲。
纯粹感情
不可「那也不行,这也不行」地否定从真实信心上自然所显现的,如来廻向的纯粹感情。
所谓自然地显现的纯粹感情是,觉醒、发现、著眼於如来的大慈悲本愿力,身为凡夫庆喜不造作而轻轻松松,不费吹灰之力地往生净土。此庆喜、此信心欢喜即是纯粹感情。由信心生起的自然的感情。又「真惭愧」、「真感恩」「真难能可贵」「惭愧感恩」等感情,是亦纯粹感情,是信海流出的清净的感情,原封是信心之姿。
「火宅无常的世界,万事皆空言戏言,无有真实,唯有念佛是真实」(叹异抄)话虽如此,不是讲连如来所廻向的信上的纯粹感情亦是「空言戏言,无有真实」。对照《叹异抄》的用语,连自然清净的信心上的感情亦否定者,是不可原谅的恶想。应该善思善思。
重要的问题
想要获信获信,因为那想获信的信心得不到,所以不论是谁都为此伤透脑筋,为何那么地想要获信呢?想必是因为没有信心的话无法往生这句话吧?往生净土决定於一信心,话虽没有错,但是在此有一个不得不弄清楚的问题,那就是:
(一)往生净土做什么?
(二)往生净土的话能成佛吗?
(三)成佛做什么?
(四)净土为何而有?
(五)净土的本质是什么?
(六)谁让我们往生的呢?
(七)如来的本愿力或大愿业力,与净土的成立和众生的往生有什么关系呢?
(八)想往生净土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是迷执的众生?有智慧的人?有慈悲的人?知道絶对真理的人?能行善的人?能不作恶的人?
前世没有迷执过吗?为何到今日还没有出离生死呢?等等,有必要好好的、彻底的研究不是吗?
(九)信心和呼唤声的关系如何?
(十)南无阿弥陀佛和信心的关系如何?
(十一)信心和念佛的关系如何?
(十二)如来的本愿是什么呢?
(十三)如来的正觉是什么呢?
就这些问题,有必要好好的听闻,直到由内心真正点头为止。於是,真妙哩,起初是知识,不知不觉中那知识成了「信知」,这即是「真实信心」。世上有许多人说:「是的,知道了。
虽然知道却无法信。一旦想到后生,还是无法真正安心」。有这种心境的人,总归一句话,是闻不具足。虽説「知道了」,实际上是什么也没懂得。知道也有层次。为何不听闻直到真正知道为止?为何不问已知道的人?知道的人在何处呢?为何不去找寻?听闻的心态不够不够。
原来讲无法获信的人是闻不具足的缘故啊。
不遇善知识的话
问题不限於前述之问。打开正信偈、御和赞、御文章一看的话,百个千个万个的疑问也会冒出来。最好将这些问题一一提出,去找善知识发问。不是光听闻就好了。每次听闻,能打开心胸提问最好。提问,问过的内容会成为自己的资粮。总之,不遇已开眼的善知识的话,无明长夜之暗是无法获晴的。此中需要精进。
逢遇信心的人,光是见面就大有所获哦。
光是听那人的念佛就会被触动。
信者和信者一相见,光是见面,以心传心,不需要言传。真有趣哦。
接触佛的「言语
若说请读这个,请读这本书,读是会读,但是,用自力执心读故有读没有通。有人是无法用他力的信读,而用自力的心却是读不来,「总为想要抓住什么而苦闷挣扎」。其实这些人也是不知自身有几两重,同时也是不知「佛」、「南无阿弥陀佛」、「本愿的呼唤声」、「净土」这样的言语哪怕只听一遍亦万劫难得的人,不庆喜被遇此「言语」之身有多幸福之人。发现这点的话,就没有必要为了还没有获信、要如
何才能获信呢等而弄得自己病嚈嚈的。接触佛的「言语」的话,不知不觉中能顶戴信心。顶戴一看,唯是依慈亲的慈悲一样获救,自然就会真欢喜、真轻松、真安心。跃动著的唯是:
无碍光如来的名号,和彼光明智相之摄取力。
又唯是:
如来的大愿业力,即本愿力。
被如来的光明照摄,仰敬无碍光如来处,自然能被发现自己的肤浅无知。此时机的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和法的深信:
「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同时地显现於心中。
无有出离之缘
有的人常把「我真的是地狱必定」挂在口上。虽是口说「真的是地狱必定」,还未能安心安堵的人是不知「真的是地狱必定」的人。口上虽会説「真的是地狱必定」,真如此的话,自会一味地寻找「要如何才能获救」的出离之道。
哀哉!痛哉!
不论凡夫如何在自己的心中探索,找得到出离之道吗?
仰之仰之仰视本愿力之月哟。
所谓获信,是指原本至今为止只在自己身上探寻的眼光,一百八十度廻转,著眼到如来的方向去。著眼於如来方面,听闻如来正觉的南无阿弥陀佛的由来处,自然地被本愿力的不思议触动。触动处,「啊!啊!」的声音自然生起,那即为赞叹的念佛同时的显现出来。此身能被出赞叹的念佛亦是愿力不思议。想要抓住千万劫也不会变化的东西,不论在自己的心里怎么探索也是找不到。本愿力之呼唤声外没有不会变化的东西。仰信本愿力处,安心不求而自宿於心中,这亦是御恩。
明白真的是地狱必定的人,是知道原本就掉到谷底:
「无有出离之缘」的人。明明就是在谷底,还自以为未到谷底地说「必堕」「必堕」,真是滑稽可笑。从人界下堕地狱,説「堕」是浅显易白的事,但是听闻真的到「必堕」的人,还差一把劲。眼睛看本愿的不思议哟!若著眼於本愿力,自然会:
必堕的原样依愿力不思议往生被治定请注目必堕的原样之「原样」二字哟。
所谓愿力不思议,不是指救度能获救的人,不是指救度好像能获救的人,而是指救度不论听闻多少、不论看哪一点都是无药可救的人。必须在此知道愿力不思议才可以。
方向不对
有想要获得信心的心情吧,若追著自己那样的心情跑的话,简直是方向不对。那么想要自己的「心情」的话那就让心情救度汝好了,既不需要阿弥陀如来也不需要本愿力了,不是吗?这样好不好呢?想要顺著心情的自己满足既非佛法也不是什么。因为看信者的欢喜之姿,所以才会变成那样子。
金刚不坏的真心
金刚不坏的真心(信心),是指不以听到的、记得的东西为依靠,不以自己的想法为依靠,不羡慕其他信者的样子,不思欲做善事,不思欲做恶事,不求想得信心的自己满足,非安心非不安心,唯仰本愿力的不思议是不思议,从心底冒出「真是不思议呀」,自然地口出赞叹的念佛者。
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 (10)
即得往生与难思议往生
一、即得往生
184.信心很难,往生是不可思议,《御文章》曰:
    「获得信心者,指领解第十八愿,领解此愿者,领解南无阿弥陀佛之相也。」
185.顶戴信心往生者,是指「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大经》下卷第十八愿的成就文(释迦      如来叙述阿弥陀如来的第十八愿的真意者)言:
    「闻(闻信)其(第十七愿的)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一念的净信),至心廻向,即(於一念      信喜者,在其时、其地,往生决定,住正定聚不退转之位)得往生,住不退转。」
    十八愿的真意显於「成就文」,尽於「成就文」。
    成就文是真宗安心的极致,又是真宗的面目。
186.圣人於「信卷」曰:
    「一念者斯显信乐开发时克之极促(最短时间),彰广大难思庆心(如来的至心信乐之愿意)也。」
    又圣人在「行卷」释「即」言曰:
    「经(大经)言『即得』,释(龙树菩萨之释)云『必定』。『即』言,由闻愿力光阐报土真因
    决定时克之极促也。『必』言,金刚心成就之貌也。」
187.又圣人於「信卷」赞「即得往生」(愿成就)言:
    「横超(即得往生)者,即愿成就(十八愿成就文)一实圆满之真教,真宗是也。」
    本愿成就文的「依信一念,即得往生」之宗义,是净土真宗的眼目,亦是净土真宗的面目。
188.「即得往生」者,指即(於其时其处)得往生(住正定聚),住正定聚、不退转之位。「即得往
    生」与龙树菩萨说的「即时入必定」之语是相同意思。善导大师释南无阿弥陀佛说:「以是义故,必      得往生」。在《大经》的本愿成就文,曰: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一念亦无疑心者,其信的一念时,在其时其处得往生。」
189.这时候的「往生」是「现益」,指在此娑婆尚有命时的往生。这往生我叫之第一次的往生。住「正定      聚不退转之位」叫做往生。第二次的往生是「灭度」,指命终往生彼净土的意思。应知道「往生」         之语有两个意思。
190.此第二次的往生叫做「当益」,是命终后所得的利益。即虽是讲的「往生」,「现益」之时指入          「正定聚」或「不退转之位」,而死后往生报土的叫「当益」。故在真宗有「现益」和「当益」二          益。认为这只有一种的是「一益法门」,这是异安心。不论怎么想立场、立足地,当流是二益。
191.其他的宗教净是「自力」或「半自力」的宗教故,一度信仰,或是说入信仰了,那信仰又会消失、      冷淡。与之比较起来,当流真实的信心,之云「金刚心」或「金刚不坏的净信」,直到死为止,决不      变化、消失没有。即得往生的人,住正定聚不退位故,必至灭度,即死后必往生报土。
光 海 庄 严 伦理与宗教(九)
科学者,数学、物理、化学等叫做科学。
最近科学的发达有惊人之处。现代的青年陷於科学万能主义,很多人不顾伦理与宗教。在苏俄的大学也在教「科学的反神论」,德国的尼采説「神死也」。一与科学对照,几乎所有的宗教一下子就被科学压倒了。
还有,动物学、生物学、医学、实验心理学、植物学、矿物学、天文学、地质学,皆是科学。科学的特色是,人使用机械器具,以数学、物理学、化学的知识,实验经验所有的现象。科学原理的基本法则是,「物质不灭」与「能源恒存」之二大法则。又科学研究现象,科学者视现象一切「存在」(有)而出发,不问现象之奥。所有现象的总和为何等问题,只说是现象生现象,把现象作现象,有认识、思维现象的心识方是现象,但是谈到现象和心识的关系如何?认识现象为现象的心识为何时,这已非科学的领域,而是哲学的领域。思考这点时,即不是科学万能主义了。现象的总和为何的问题在科学亦无法说明,科学之奥有非科学的什么东西在。
教神创造万物、世界和人皆是神创造的宗教,违反科学的真理。从「物质不灭」与「能源恒存」的法则说的话,神造万物即说不得。
宗教虽非科学,但讲违反科学的事是不行的。
佛教不讲这样的话,而讲「诸行无常」,万物一切会变化;说「是生灭法」,不说物不说心,现象一切皆会变化,变化者是现象。接下来説「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是佛法。此四句是五十音歌的根源,是弘法大师喜欢的偈语。
「寂灭」指涅盘。佛教讲的大涅盘不是在指死,不是在指我们的世界裏苦乐相对的乐。
其他宗教説「天国」、「乐园」、「理想国」等,认为是人死后的理想天地,是最上等的乐园。
但是佛教不以这般人讲的相对的乐为理想,净土亦非世间所讲的乐园是净土。想要享乐而愿往生的人无法往生净土,愿生净土是为了成佛。成佛,顶戴大慈悲心,如释迦牟尼佛般复生於世间,永久地说如来的本愿名号,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求愿往生的。成佛是指永久地相续如来的智慧与慈悲的活动。
基督教也好,回教也好,日本的神道也好,所有的新兴宗教也好,没有一个在教人成神的。只有大乘佛教教说凡夫亦能成佛。光看此事即可知道大乘佛教是多么殊胜的宗教。
净土之乐不是指苦乐相对的小乐。娑婆之乐,是短暂的乐,不论是什么样的乐没有以苦为终的乐没有。苦是苦,乐亦是苦,这也叫做「诸行无常」。很多人认为佛教老是讲到死,很灰色、很厌世而排斥,真实地说真实之事有何好灰色的呢?
世间之人不知什么是真的乐?《涅盘经》
説:「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意思不是指浮世那样苦乐相对的乐,而是超越相对的无常之苦,超越相对的无常之乐的絶对乐是真的乐,这叫「大乐」。基督教讲「永远的生命」,但是这和佛教所说的「无量寿」不同。「生灭灭已,寂灭的境地」叫做「无量寿」,基督教所说的「永远的生命」不论怎么说都还是相对的「生命」、相对的乐。若说那是絶对的境地的话,亦能说人可成神(絶对者)。从他们说「无法成神」看,不得不説天国的乐也是相对的乐。超越苦乐的絶对乐叫做「寂灭为乐」。科学说的好像无所不知
一样,遇到像「寂灭为乐」等问题时,无能为力。
大乘佛教和科学一致之处是,科学发现「物质不灭」和「能源恒存」的大真理,此真理在大乘佛教(三论宗)说万物:
(1)「不生不灭」,不说从何时开始也不说何时灭而归无,不讲神造也不讲世界之终。
(2)「不一不异」,万物非一相亦非多相。
(3)「不断不常」,万物如瀑布的水一样,水滴虽是一滴一滴断絶著,断絶的当下连续著而成一条瀑            布。又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一个个的细胞每一秒死了又生,断絶的当下一直持续著而成一个活生生          的人。从这点说,人不断地死而生,生的当下不断在死。万物一切皆是如此的状态存在著,这叫做          「不断不常」。
(4)「不来不去」,没有万物从何处来由谁造亦无何时消失於何处。
        以上的四句叫做「八不中道」。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真理。讲神的宗教不知此大真理。科学知道这          事,在此点科学可说是伟大。在这点,佛教和科学是一致的。其他宗教违反科学,违反科学的宗教          不得不说是迷信。
那么只有科学能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吗?
不行。人生有「善恶」、「苦乐」、「爱憎」、「存在」、「非存在」、「我意识」、「无我的大我・真
我」,这些问题,科学无法处理。
和宗教有密切关系的是伦理学。伦理学掌管善恶的问题。在科学万能的时代,伦理学被认为只是学的一部分。其实,仔细一想的话,伦理学可说是人生的一切。不论做什么出发点是善恶,收处是善恶。
以前在东洋,伦理学说是「道德」、「道」、「诚」,万人皆贵之。孔子的《大学》云「明明德」,《中庸》(子思著)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云:「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去彼外欲之私,欲见本然之善(诚))」,宇宙人生的基盘和目的是伦理。在西洋,以柏拉图的「最高善」为始,苏格拉底的「真」・「善」・「美」传到了后世,成了康德的三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真・善・美三三圆融,不是个个独立的存在。有人认为讲真・善・美等是跟不上时代潮流,其实不然。透过古今东西,是人生的主轴,其中与宗教的本质有密切关系的是伦理学,即是善恶的问题。宗教,人从暗(恶和苦)解脱,体达光明(善和乐)的天地的是宗教的本质。因此,伦理学的问题和宗教的问题被当作是同一个问题处理。它们有著如此密切地关系。
基督教最重视的德是「爱」,基督説「爱汝的敌人」,他们唱言:「神是爱也,我等亦爱,唯爱之神」。佛教也是,其最尊者是「慈悲」,不问大乘,不问小乘,「慈悲」是释尊最重视的德。佛教有「七佛通偈」,这是全佛教共通的标语,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伦理学是意思(意志)的问题。从社会的观点看,不论是什么样的善事,那人的动机(意志)若是不纯,被私欲染汚的话,其行不能说是善。此故,在佛教讲自净其意,教人要以正当的动机行动哟。人不论是谁都有造「罪」。所谓的「罪」是从「我欲」(我执)所作的一切行为,又或是以「爱憎」之情作的一切的行为是「罪」。凡夫,都是「我欲」和「爱憎」的奴隷。因此,所有的人是罪人,罪人在此世也苦,未来也不得不苦。这是因果的理法。罪人不论要不要,死后都必须堕地狱不可。一切的罪悉是不善,道德的说是「不善」,宗教的说是「罪」。想去掉不善,到达最高善的是伦理。
想从罪解脱,到达最高善的涅盘的是佛教。基督教也是,伦理的说之的话,去最高善的地方的天国,作为神对最高善的祝福,而获赐「永远的生命」,所以基督教也是不离伦理学。佛教讲的最高善的「涅盘」境地是「无我」和「无分别智」(超越爱憎的境地),即超越「小我」体达「大我」(真我)的境地,是大智大悲的世界,之云涅盘。小乘的涅盘叫做「灰身灭智」,指灭却所有的意欲之境地。大乘的涅盘(大涅盘),智慧与慈悲不灭的活动叫涅盘。求愿往生弥陀净土,到达大涅盘的也是其主要目的。世人不知净土教的真精神,而非难说往生极乐之道是「厌世教」、思想太灰色等,不得不说是错得很离谱。
无 尽 的 法 界
○ 天地万物是何物乎!(一)无尽缘起和(二)性起的真理,此二者是一切之学的根本之本,神佛亦无从著手。
○ 佛陀世尊的海印三昧,映於心镜原封地说出来的是《华严经》。
○ 山川草木,法性自然,不是神造。
○ 法界是一切众生身心的本体,灵明廓彻、广大虚寂,无形亦无边际。
○ 释迦牟尼世尊成正觉曰:「奇哉!我今普见一切众生皆具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法界,人不是神的仆人。
○ 世界的宗教虽多,教人成神的教法没有。
○ 世界之始,罪之元,即使是神亦不知原由。
探寻万物之始是阿呆的阿呆。
○ 万物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无始无终,不是神造。
○ 不研究万物为何的话,惑苦纷然,造罪不已。
○ 以为物存在、我存在,这存在意识是罪之本。
○ 花色虽香有凋时,然凡夫为有无二见之奴隷也。
法 雷 通 信 瑞 觉
「阿弥陀様は知らぬ顔してござるが、衆生が胜手に往生してしまう。」(大意:阿弥陀佛没作意,众生自行往生了。)
百思不得其解瑞劒老师这句法语,现在稍微识得了点滋味,原来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就如太阳一露脸,天地万物皆蒙光晓一样。
「西蕃月支圣典,东夏日域师释,难遇今得遇,难闻已得闻」,庆幸此身得遇瑞黙老师,得闻净土真宗的教法。翻译这期「法雷音」时,老师虽已不能像以前那样开口说法了,这是人格者的力量吧,每天依止在老师的座前,发现老师无时不刻皆在为我浑身说法,有一天突然发现:老师的存在自身就是「呼唤声」、就是「功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啊!虽然老师没有具体开口要我做什么,虽然我也是血肉之躯,但是看到老师有时晩上被痰弄得辛苦的睡不好,自然就不得不乖乖地坐在案桌前马不停蹄地翻译;看到老师吃饭常被呛到而吃得很辛苦的模样,自然就无法安然乐睡眠;看到老师为法献家财身命的身影,自然不
得不为法献身命;看到娑婆的事全然不谈,而法语却一句句地在舌端环绕的老师,自然不得不顶戴圣教…。
至此时我才知道,原来这一句「阿弥陀佛没作意,众生自行往生了」就是「自然法尔」,就是正觉者(人格者)的功德。原来,净土真宗的教法是如此自然,老师的言行擧止是如此自然。凡夫太多疑,以不自然的心窥自然,所以才会难中之难,无过斯难。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昙鸾大师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婆薮盘头菩萨造并注(8)
稻垣最三(瑞劒) 稻垣瑞雄
5.种种事功德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第五偈第一、二句)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花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兴大悲心,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相忘於有余自得於佛道。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
性(自然或珍宝之实质)者本义也,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故《维摩经》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故言: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6.妙色功德
「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第五偈第三、四句)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炎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若为相夺,如明镜在金边则不现,今日时中金比佛在时金则不现,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三十三天璎珞金比炎摩天金则不现,炎摩天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兜率陀天金比
化自在天金则不现,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所以者何,彼土金光绝从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是故言:
「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