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14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卷 头 言本典总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实是简单扼要,如文所言,莫再费心思虑,莫再计度迷惘。无碍光的运作外没有破暗满愿。就因为自认是有称念了、有信了,所以才会步入千迷道。无碍光明是智慧的光明,无明暗以凡夫的自力,这样、那样也无可奈何。破无明暗的智慧光,如太阳光般辉耀著,还想什么、求什么呢?无碍光一度照吾身处,早已在如来的摄取光中。为何如此?吾亦不知,人亦不知,唯是光明独运的天地。信 心 铭 十四无 碍 光 明瑞 劒◆ 本典总序的圣句总序之文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瑞劒在三十八岁的夏时,从桂利劒老师 亲受此祖文。宗教虽多,圣句金言虽多,如此殊胜的圣句他不多见。恩师以那朗朗的音声,俨然面授时,我心想大圣释迦牟尼如来说《大无量寿经》时就是这样子吧。光顔巍巍的温容和朗朗的音声,有彻骨髓者。◆ 父梦告在那前年的九月一日家父(久太郎)逝世了。师事桂老师后的第一个月,梦到父亲同瑞劒(最三)告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最三(瑞劒)呀,这裏哦,这裏哦。」説完就消失了。师事桂老师二十年,没有一天不想此圣句,到九十三岁的今天,每天感念此圣句之恩过日子。◆ 真宗圣教出於此圣句,收於此圣句正信偈、和赞、御文章,乃至《教行信证》,从此圣句出,收於此圣句。信心亦在此圣句中。忘记如来、忘记勅命没有信心,忘记圣句没有信心。「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一辈子每天想起来就忆念,忆念的话就吟味之,想呀想呀,吟味喜悦此圣句中含著无限的意味的是信心,亦是顶戴信心的秘诀。◆ 如来的生命、圣人的心髓在此一句御本典在卷头有:「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文类聚钞》在卷头有:「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如来的生命、圣人的心髓,在此一句。此一句亦是众生往生的秘键。几十年地研究、吟味此圣句,经常忆念不止的话,超越凡夫的知解分别地被「无碍光明」同化吧。这即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本愿力、亦实是我们的信心欢喜。◆ 极乐庄严现於现土成此圣句极乐庄严,原封现於现土而成《大经》、成《教行信证》、成「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的圣句,为我们显现。遇圣句与遇如来一样。彻圣句处,即是信心欢喜。轻视一句者,是轻视千万言的人。一破一切破,一断一切断。「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以此一句没有道理不得满足,没有道理生死的云雾不晴。以为「信心」像物品一样、以为「信心」像影子那样地追,最好停止这样的追赶而三十年如一日地参此圣句。佛语不虚妄,圣人何会误衆生呢。◆ 为我们的真实功德相「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这一句广大周遍法界,长远尽未来际。这即是佛勅、是佛语。佛教在此中,佛愿在此中。这个哟是往生极乐的要路。闻「无碍」之言语,当下被忆念「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无碍光如来」是为我们的「真实功德相」,是即南无阿弥陀佛。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高祖圣人也是归命无碍光佛。往生极乐之道,此外没有。「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啊,多么令人庆喜、怀念的圣句呀。安 心 的 余 韵(一)旅行装束真欢喜真欢喜南无阿弥陀佛。我呀水之性水中不断寻火几十年。没有救没有救啊没有救没有救,不思议这样明白了吗。远方来访没有白费,让我知道了一南无阿弥陀佛。我是妄念的凡夫,却自以为「懂了」、「知道了」、「安心了」而窃窃自喜,真是可怕呀。无论怎么样都是必堕的我,获救是托愿力不思议的南无阿弥陀佛的福。在此,佛智的不思议、愿力的不思议不知道不行。水之性指妄念的凡夫,火之性指佛智的不思议。凡夫不论如何在妄念中寻找获救的法,全都行不通。只有依佛不思议的佛智的本愿力方能获救。(二)如自己的意的话往地狱堕。被如佛的意往生极乐。坐於佛尊前什么也没有。想安心、想获得信心、想做个口出念佛的人、想如妙好人那样等等,有这种「想要如何如何」的想法在时,就无法知道必堕的我、妄念外无心的是凡夫,也就无法顶戴、仰信愿力的南无阿弥陀佛的不思议是不思议。「想要如何如何」地按自己的意的话往地狱堕。只有被如「不救度不行」的大悲佛智的慈亲意,方能往生极乐。最好快舍掉「想要如何如何病」,从心底仰信本愿的不思议。「坐於佛尊前什么也没有」指的是,顶礼大悲的尊顔,身心皆被大悲心搓圆一看的话,根本不会去説硬梆梆的信心、安心。唯只有「感恩 惭愧」而已。(三)啊真可笑我是在暗中寻物的盲者即使一字千金二千金地访三千世界语「真实」的人稀。「暗」是凡夫的心。思虑考量和「计度」,全都和妄念的暗夜一样。虽如此,却在凡夫的妄念中找寻信心,种种计量成这样的话是信心,成那样的话能往生极乐,这心态就像盲人在暗夜寻物一样。这种心态不论听闻了多少説法也不行。只是这样而已,如此这般如实地照佛教、佛语、佛愿言语的人也少,老实顺受的人亦稀。(四)临终时鬼驾著火之车来在哪裏既然来了就乘看看吧。火之车一乘的话不思议火之车竟西方地西方地往慈亲的国度走。若是信心的行者,临终时不会看到火之车。即使火之车来现前,如来的本愿力力道强故,必令往生净土。(五)找往极乐之道的愚者波间无道道纵横波间之道呀智愿海顺风扬帆走真有趣呀。往极乐的道用凡夫的智慧是无法找得到的。事实上,回顾自己的恶性、恶业一看的话,道絶对没有。因此愚痴无智不识一丁的阿呆能被往生的是,完全是如来的大慈悲本愿的力量、是名号不思议的力量。依如来的大悲本愿力,什么也不知道的罪恶生死凡夫,就如顺风扬著帆走的船一样,轻轻松松地往生净土。著眼於本愿力的人,觉得这样不思议的事没有、这样有趣的事没有。(六)小子真不听话真不听话小子啊∣ 腰酸又背痛这劳苦是谁的劳苦五兆的愿行知是慈亲的劳苦吗君知否呀。不论费多少唇舌,不论花多少心血,「听过了」、「知道了」、「今天初次听到了」等,总是自己有话说,完全都不著眼於本愿力,不知如来的尊贵,自己给自己发证书显而易见。不舍弃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证书,著眼於如来的话,即使经千万劫,亦无法出无上净信之晓。悲哉、哀哉。(七)鬼之心和火之车是同根棒子很相似持著鬼的心想往生净土是贪心,火之车来现变成莲台的是愿力不思议。净土的法门,自己是迷执的凡夫,所思、所为,净是地狱的业,这样的存在获救故是不思议。此不思议的功德力是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不思议、本愿力的不思议。「呼唤声」是不思议的大智大悲的呼唤声。(八)凡夫是「无明」的性。怎么想怎么想都是始於无明终於无明。「明」是如来的愿力、如来的言语。因此说:「莫左顾右盼、莫想」。21不想,唯随顺佛语、随顺佛教、随顺佛愿的是往生的极意。如来救济凡夫的法,是本愿力的「呼唤声」,是依「南无阿弥陀佛不让汝下堕哦」之誓愿不思议的力往生。(九)所谓佛教是本愿名号。依本愿名号的「呼唤声」令凡夫成佛的是佛愿力。这汝不明白吗、不明白吗、不明白吗?鸟天空、鱼水中、鼹鼠土中、凡夫火之车,适合身分的住家。鸟和鱼和鼹鼠,不论如何想像思虑也无法离开自己的境界。因此最好觉悟佛智的不思议。「这汝不明白吗」,指不是靠我的想法获救,是依佛智不思议的本愿力获救,即是依名号的不思议被救。这汝不明白吗?光看著自己的心如何如何的人,无论经过多少时间也不行。所以说要暂时放下善恶的心,但仰信如来。眼珠子老是朝著自己的人,要一百八十度廻转去看如来哟。这汝不明白吗、不明白吗?凡夫是罪之子、迷执的家伙,如此的话地狱不就是住家了吗。怎么想怎么思考,怎么跳怎么跑,原本的凡夫。这様的存在获救的是愿力不思议。(十)佛语之清水水声潺潺清澈潺潺一字不识的阿呆川是混浊混浊弯弯曲曲凹凸不平啊 看那一乘大智海不思议兴起的大海啸愿心大悲的大海啸众恶的万川悉成一味的海水。「所谓佛法不思议名曰弥陀大弘誓」(和赞)所谓依一南无阿弥陀佛获救,即是依本愿力,如来转凡夫之浊水为如来清净的大悲心,成一味之水。其功德力是南无阿弥陀佛,是名号不思议的海水。(十一)被大风吹呀吹喀一声树枝折断了。石榴开花结果了。不知何时,大大地张口了。我呀枯木的阿呆,我呀石榴之无眼人哟,待喀一声折断时,待大大地张口时,大悲的慈亲殷切盼,折时听见「呼唤声」口开一看南无阿弥陀佛。喀一声树枝折断了,大大地张口了,是指计度之云雾再也出不来了。「这样妥当」「这样不行」的想法也好,认为信心就是这样呀也好,皆是凡夫自力的计度。学问必须不怕多做,但是一旦面对往生的话,成婴儿,未闻前的状态往生。(十二)不论被拂不被拂,都不是重点。在佛智不思议的花园,眺望本愿力之月,啊呀地念佛。小鱼在桶子中跳呀跳又能如何,看、想自己,终了一生真悲哀呀。被拂,自己的计度没有了、啊无事一身轻,这样妥当了的想法亦是计度。明明是「就这样地」被救,偏偏独个儿在那裏画蛇添足。本愿力是「就这样地」救度的佛力。凡夫计度的样子就好像在桶子内跳呀跳的小鱼,怎么跳也跳不出桶子外面来。那样的凡夫就这样地获救故不是不思议吗。(十三)有见大如泰山也可以,但无见一点也不可有。著眼於如来吧,莫探索心,莫望内思考。《本愿力》(瑞剑著)、《叹异抄的真髓》(瑞剑著)唯赞叹佛德,没有说「要这样、要那样」,请仔细看清楚哦。被拂了指的是「无见」,还未顶戴信心指的是「有见」。认定被拂,这样行了的人令人伤脑筋。无法从心底赞叹佛德的话,其它说再多、想再多也没有用。(十四)欢喜有出来也好,没有出来也好,自然形成屋檐的水珠。没看到愿力不思议吗,没看到「佛呼唤声」吗?每天的心、每天的行为,必须要谨慎、深感惭愧的过日子。一旦是往生的话,任凭本愿力,欢喜、念佛,有出来也好,没出来也好。(十五)我呀迷执的阿呆如来证悟悲智的慈亲我的想法如秋天的天空似猫的眼珠变化无常妙好人是妙好人。我呀天生的阿呆鸟听慈亲说阿呆最可爱真欢喜呀。今朝又和佛同起同出赞佛南无阿弥陀。即使堕落地狱慈亲说我会陪汝哟真欢喜。要言之,想获得信心之前,自己是迷执的凡夫,佛是证悟的如来,有五十二段的差距。已证悟者说:「一定救汝哦,汝是我的孩子所以决不舍弃汝哟」的话,汝就听信大圣说的话如何呢。对证悟的如来说的话,汝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唱道 歌瑞劒越不惑(四十)二岁妙行参加(念佛生活)至今日现土云霄志(指世间的出人头地)既亡西方妙果唤我待如来教勅(呼唤声)亦何疑慈父信海在一句(就这样地)慕父母归家乡(净土)哉家乡七宝八解池宝林宝树微妙音宫殿楼阁是实相(第一义谛)光云(如来的光明)无碍如虚空常转三宝无垢轮超越数限广无边随顺法性不乖真(真理)乘悲翼(本愿力)还来秽国游法界普化群萌乐哉快哉如来行人生将了望洋洋(乘还相回向)童子(瑞劒老师的两个儿子)知阎浮火宅(知否,阎浮是火宅呀)今不觉无有出离人生百年水上萍希望如阳焰消灭桃李红顔如朝露一息不追逝千载假令虽领(拥有)大千界若失明珠(名号之珠)复何为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 (九)153、在佛教讲「教理行果」,指依经(教)理解法界(宇宙万物)的真理,修行(行)成佛(得果),这是一般佛教的原则。因此,不论哪个宗派都非常强调「行」。真宗是以一「信」往生的教法,说没有「行」的话,不容於各宗。善导大师亦曾被各宗攻撃过説,汝说的宗旨有愿无行,而作六字释,开示《观经》下品下生的念佛有愿也有行哦的是六字释。愿行具足,在念佛中亦具足著,在名号中亦具足著,真正的是信心具足著愿行。154、「行」的问题很难。在他宗,说到「行」的话,指众生以自力修戒、定、慧三学,向菩提・涅盘的修行叫做「行」,天台也好,华严也好,行是「进趣」的意思。真宗,讲法藏菩萨的修行即「行业」是行的是本义。教行信证的行,置「行业」於念头,行是往生之道故,作「大道」的意思。铃木大拙师英译时,据説曾为「行」要如何翻译才好伤过脑筋。最后,翻译作Living(生活的意思)。翻译「敬信真宗教行证」或「专奉斯行」时,用Living的话会有问题。155、真宗的同朋也是一样,确实的理解真宗的「行」为何的人稀少,认为称念佛名是行的人居多。念佛虽然也是行,但在真宗第一义,视行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是正确。不论讲教・行・证时,或是讲教・行・信・证时皆如此。156、但是,「行卷」解释「大行」,有曰:「大行者,称无碍光如来名」,说称名是大行。以为是这样时,圣人接著又説「斯行者」,说明行时,是「名号」的说明。157、「总序」曰:「敬信真宗教行证」,又有「专奉斯行」,因此圣人的精神是,「教・行・证」的「行」也好,「教・行・信・证」的「行」也好,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又对照的看「行」和「信」时的「行」亦是南无阿弥陀佛,「总序」曰:「圆融至德嘉号…难信金刚信乐」。因此知道真宗的「行」,第一义是讲南无阿弥陀佛。158、接著历史的考量真宗的「行」为何时,於《观经》的「行」,就下品下生的往生,善导大师説:「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故据《观经》,问行为何时,得说「行」是念佛(称名)不可。159、根据《观经》,问「行」为何时,「行」是念佛,这就叫做「观经法门」。根据《大经》问「行」为何时,《大经》曰:「诸有衆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故信心的对照是「名号」,名号是「行」。闻名号的由来而信者能往生,这是净土真宗的本义,这就叫做「大经法门」。道绰禅师、善导大师、源信和尚和法然上人是观经法门的人。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和亲鸾圣人是大经法门的人。160、在观经法门,教称念佛哦,称念佛者往生哦。在大经法门,坚守著正信偈亦有提到的「正定之因唯信心」的教义。161、日本的净土教,法然上人(观经法门的人)禀承善导大师的「念佛往生」,教「念佛哟、念佛哟,称念者得往生哦」。法然上人的弟子亲鸾圣人如何呢,就龙树、天亲、昙鸾大师,彻底「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信心正因」,作《教行信证》,开净土真宗。162、有眼光的真正的学者看的话,知道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信心正因,但是一般的人看的话,不知道这个。真宗圣典中,説「称念的话获救」的文也有很多,説「信名号的话得救」的文也有很多,因此身为同朋会犹豫地想哪个才是真的。这是自古以来,日本国中走到哪裏都会碰到的问题。因此,一般的人,还弄不清楚什么是「行」、什么是「信」时就死翘翘的人居多。163、拜读《叹异抄》,「念佛」的文字出现四十二次。瑞劒也拜读了七十五年,第一章有「弥陀誓愿不思议,必定救度我往生」、「唯以信心为要」。第二章有「对我亲鸾来说,但蒙信善知识的唯念佛可被弥陀救度之言外,无别的窍门了」。《叹异抄》的注解书,虽然今日就有五十种类,但是简扼明了地说明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不同的书一本也没有。164、三部经中也是,从表面上看的话,有观经法门和大经法门,讲「称念的话得救」和讲「信的话得救」,有二种不同的説法。《叹异抄》使用这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二章的「唯念佛」,那是观经法门的说法。全篇混合著此两种説法。没有发现这点,知道有两种法门的说法地拜读的话,会越读越迷糊。事实上,迷惑的人居多。165、「称念获救呢」、「信而获救呢」的问题是重大的问题,不问僧俗,在今日认真地彻底此者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上遡本愿想想看的必要。第十八愿,是救度称念者的本愿,还是救度信的人的本愿呢?南无阿弥陀佛是为称而有,还是为信而有呢?必须弄清楚这个才行。166、第十八愿誓有「三心」(至心、信乐、欲生)和「十念」(念佛)。善导大师将第十八愿的三心摄於念佛中,说:「若我成佛,十方衆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略)衆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167、亲鸾圣人,开第十八愿为五愿,又信心的极意在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成就文断言:「愿成就一实圆满真教真宗是也」,教以成就文为依据处。168、因此,今日的我们必须以成就文之意解释真宗的任何文。即必须好好领解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要如此,唯有精读「信卷」和《御文章》。瑞劒会在「拜读记」详细地论此点的也是为了除一般信者的迷惑。以后,会透过《教行信证》全篇论之,因此在「总序」先把大纲说好。169、南无阿弥陀佛好难。总而言之,南无阿弥陀佛,是《大经》的体,是《教行信证》的体,是衆生往生的行体(不可思议功德),是大智大悲的结晶。又本愿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本愿。阿弥陀如来建立名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取了名南无阿弥陀佛的正觉。信心、往生不外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170、(一)道元禅师的《正法眼藏》中説:「经卷是如来的全身」。(二)桂老师説:「《教行信证》是亲鸾圣人的法身」。(三)法然上人説:「南无阿弥陀佛中摄著阿弥陀如来的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的功德、一切外用的功德」。没有将此大纲谨记於心,好好的顶戴:真尊贵呀、真感恩呀、不思议呀的话,不论听了多少文字的解释也无助益。好好仰信这三点的话,自成南无阿弥陀佛的主人。光是看著天上的月亮是不行的。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的全身,应思之、念之。171、天台宗是以《法华经》为中心,讲诸法实相的法门,亦是讲人的善恶於一念中具三千世界的「因中圆具的法门」。172、华严宗说法界(宇宙万物)的真理显於凡夫的世界。万物的构造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熔融无碍」,与讲依一原因的神造万物的欧美宗教的创造说相反。法界的真理是真如,这叫「法性」,又叫「心性」。不论何者,说宇宙万物的絶对的真理显现於众生界的是华严宗。这叫做「果上(真如、法性)显现的法门」。173、净土真宗,和华严一样是「果上显现的法门」。即是佛的「佛智的显现」、「大悲心的显现」、「本愿名号的显现」、净土的庄严、特别是佛庄严(第八、不虚作住持功德庄严)的显现的是净土真宗。换言之,佛的世界由上往下显现於众生界的是净土真宗。更细说的话,信心、往生皆不外是如来的庄严功德。不知此事,很多同朋运用自力地想自己信、想自己称念要往生,因此全都完蛋。因为持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想要顶戴信心往生,或是想称念佛往生。自力心未去除前,「称念往生」也好,「信了往生」也好,哪边都不及格。又有人想自己安心、自己欢喜,以为这样能往生。不论哪个都是从烦恼具足的凡夫心出来的东西,不成往生之业。日本的新兴宗教等说有神告,其实大多是从自己的头脑中出来的教义。光 海 庄 严 伦理和宗教(七)柏拉图的哲学,可分为三:(一)修行时代、(二)游学时代、(三)圆熟时代。第一期的修行时代,止於临摹师苏格拉底之说,分析伦理的概念。第二期提示「理想」说,树立论理。第三期始於柏拉图的归乡,以深刻的哲学思辩育成学生,称赞苏格拉底的教说。在哲学上,「理想」论适用於心理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等具体的领域。「理想」,如第二期已说明过般,感性界(现象的世界)是「理想」的模写。柏拉图以真哲学的生产意欲,从思慕(Logos)的概念出发,人之所以有哲学是因人性持有「理想」(最高的理念)故,人思慕想要回故乡的最高理念的世界(理想的故乡),於兹哲学开始。柏拉图认为如果人没有思慕(Logos)此「理想」的话,人就不会想要最高善的追求絶对的真理了吧。因此,柏拉图的哲学可説是从「思慕(Logos)」的概念出发。故柏拉图的哲学不在批判当时雄辩术的理论与实践,柏拉图自身从「真的思慕」出发,一心归依「理想」,那是他自己的哲学说(理想说)。如此,他排斥无原则的且通俗的自然说、伦理说、国家论和哲学说。那对柏拉图而言,「理想」是重大的、根本的学说。於后世的西洋哲学史,斐洛(Philon)(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的「Logos」说(言语、约翰传的哲学的原理)、中世纪的埃克哈特(Eckhart)说、笛卡儿的「我」、史宾诺莎的「实在」(神)、康德的「物自体」等等,全都是发源於「理想」的思想。若笛卡儿是近世哲学之祖的话,柏拉图则可説是西洋哲学之祖。不牵强附会的话,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可分类为三部门。三部门指「论理学」、「自然学」和「伦理学」。柏拉图给与一般的指南说,不论研究什么样的哲学,应从「理想」的确立开始。实际上,后来他从「理想论」的立场论究所有具体学的领域。此三部门中,若论后之二部门,即「自然学」和「伦理学」的话,自然学於伦理学达顶点,伦理学反之,因持有在自然中关於「魂」的自然学研究为基础,所以自然学应领先伦理学吧。柏拉图的辨证法。古代的人大致非常广范地使用辩证法或论理学的概念。但是他区别有关永远不变者之学和变化无极的自然学。又在更广泛的意思,辩证法的定义是「对话中展开认识之术」。柏拉图在各种意思上使用著辩证法的字眼,我们只要简单地知道「有关絶对的存在者,或有关理想之学」名辨证法就行了。何谓知识?柏拉图指责感觉的知识浅薄、不确实,他认为真的知识是一点也没有物体的和感觉的污浊,必须是从纯粹的、完全的「内的魂」的作用流出不可。魂,即在这样的状态时,在事物完全有的状态下看其永远的本质和不变的性质。以上,依据柏拉图,所谓知识是真实在,即是关於「理想」的思考。找出「理想」,及认识的手段,捕捉「理想」的方法是辨证法。柏拉图説的「纯粹的、完全的内的魂」,在佛教的话,是接近「心性」、「佛性」,在禅是接近「本来面目」之用语。不知禅(三昧)的柏拉图,认为「纯粹的内的魂」的声音无法听得到。古今西东,不论哪个民族,几乎没有民族不讲魂(Soul)。在释尊以前,印度民族(一般人也好教师也好)也信「魂」的存在,盛行议论「魂」。在印度,「魂」叫做「我」(Atman)。外道说的「我」(魂),内在於肉体之内,定义为「常」(不生不灭,永久不变的实体)、「一」(无法分割)、「主宰」(统一、主宰身体的各机官者)。日本民族从以前也有很多人认定魂的存在。在中国,民众説「魂」是「魂魄」,承认它的存在。看西洋哲学史、宗教哲学史的话,很多的哲人和神学者皆承认「魂魄」的存在,并多讨论著魂。以色列民族也一样,犹太教所有的人、基督教所有的人都信「魂」的存在。从圣书看明确知道基督自身也信之。回教如何呢,依其宗的圣典《古兰经》的话,「神创造最初的人时,神在人体内放进了魂即生命之灵。亚当的魂中被创造了很多子孙的魂。魂之座是心臓云云」。古兰的此说,完全是基督教《旧约圣书》的复印。但是,於人生哲学,释迦牟尼世尊对婆罗门教及其他宗教人的「我论」,提唱「无我论」;於自然哲学,否定「第一原理」、「第一原因」等梵天、耶和华神、真主神等世界创造说,而说「色(万物)即是空」的《般若经》的「空」、说《法华经》的「诸法实相」,又説《华严经》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熔融无碍」的真理。即「空・无我」是大乘的根本真理,亦实是宇宙万物的真理。柏拉图的「理想论」亦有从「空・无我」的立场再检讨的必要。就「魂」,需要再详论吧。关於「魂」,従真如实相、「一切皆空」、「身心一如」的立场,皆不能肯定其他宗教和哲学所说的魂的存在和神的创造说。法雷 通 信追悼沢井喜一郎氏之逝去过去的二十多年为滋贺法雷会鞠躬尽瘁的法兄沢井喜一郎同朋,在去年的一月十五日骤然去逝了。兹谨表哀悼之意。氏於昭和三十一年左右,滋贺法雷会会场成立於彦根为机缘,完全醉心於稻垣(瑞劒)老师的教化,尔来二十多年,率先为法雷会发心,是位真挚的闻法者(享年八十二岁)。去逝的前一天(十四日)下午三点还来寒舍找我,首先谈到他年初时,觉悟是今生的最后一次去朝拜了本山,作了最后的供养等近况,忧虑佛教特别是真宗的将来,非常关心法雷的普及,大大地赞叹了稻垣老师的「浑身説法」。没想到隔天早上就听到他突然去逝的消息。呜呼!今已乘悲翼还来秽国了吧。直到去世之前仍自庆喜为摄取光中之身,并赞叹老师的恩德,念著纯粹真宗教法的久住,而终其生涯。面对氏之「爱山护法」、「令法久住」的志愿,有令懦夫奋起者。前年他八十岁时,欢喜的在年初时说:「真感恩呀,和释尊同样的年龄」。他讲那话时的神采温容,今仍彷佛在眼前。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瑞黙)译后 感 言 瑞觉真理的言语、圣教的法语、老师的开示,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原本以为听过圣言教都忘了,但是每每遇到同朋在QQ上的提问时,老师的开示自然地跑出来,真是不思议啊。翻译这期时,刚好遇到老师的身体欠安时,老师已经很少开口讲话和微笑了。看著老师的温容,听著老师一声声的呼吸,心疼老师为我受著病苦,於是睡虫突然都不见了,「云何安然乐睡眠」,只有坐於案桌旁,一字一字的按著键盘,方觉得对得起老师为我辛苦的住世。这期是《法雷音》翻译的最快的一期。二月,正好遇到农历的过年,看到小愿香给老师拜年的照片(小愿香长大了),感触良多。因为就和小孩子的成长成正比,人老化的速度非常快。心中虽然不舍,但是老师用自己的肉身,每天教著我「慈亲的威神无极」、「本愿力好大呀」。被老师这样的念力支撑著,我方能每日继续地翻译。否则,看著老师的「退化」,心伤垂涙什么也提不劲来做呀。从老师「所做已做」、「忍终不悔」的身教上,我深深地感受到,重要的不是「结果」如何,而是参如来行的当下、付出的当下就已是满足的,因此没有所谓的「付出不付出」的念头。数年前,老师用中文写给淳莲同朋的法语:「法之雷响四海唯为法永久的生命法的光辉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今回首,此法语亦是老师一生的写照啊。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瑞觉)昙鸾大师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婆薮盘头菩萨造并注( 6 )稻垣最三(瑞劒) 稻垣瑞雄1.清净功德:续前 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四倒(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净颠倒)长拘。且因且果,虚伪相袭。安乐是(法藏)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阿弥陀)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虚妄之存在,不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往生者)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净土)胜过三界,抑是近言。2.量功德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第三首偈三、四句)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阿弥陀)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陕、小,堕、陉、陪、陼、或宫观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有如此等种种举急事。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广大无际者,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净土)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庄严功德)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净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问曰:如维摩方丈苞容(三万二千诸佛菩萨)有余。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五十亩)畹( 三十亩)为喻,(世亲)但言如空(未提任何计量单位),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如净土)耶?3. 性功德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497.html 法雷音 014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497.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497.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497.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卷 头 言本典总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实是简单扼要,如文所言,莫再费心思虑,莫再计度迷惘。无碍光的运作外没有破暗满愿。就因为自认是有称念了、有信了,所以才会步入千迷道。无碍光明是智慧的光明,无明暗以凡夫的自力,这样、那样也无可奈何。破无明暗的智慧光,如太阳光般辉耀著,还想什么、求什么呢?无
法雷音 014

法雷音 014

卷 头 言
本典总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实是简单扼要,如文所言,莫再费心思虑,莫再计度迷惘。
无碍光的运作外没有破暗满愿。就因为自认是有称念了、有信了,所以才会步入千迷道。无碍光明是智慧的光明,无明暗以凡夫的自力,这样、那样也无可奈何。破无明暗的智慧光,如太阳光般辉耀著,还想什
么、求什么呢?无碍光一度照吾身处,早已在如来的摄取光中。为何如此?吾亦不知,人亦不知,唯是光明独运的天地。
信 心 铭 十四无 碍 光 明
瑞 劒
本典总序的圣句
总序之文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
瑞劒在三十八岁的夏时,从桂利劒老师 亲受此祖文。宗教虽多,圣句金言虽多,如此殊胜的圣句他不多见。恩师以那朗朗的音声,俨然面授时,我心想大圣释迦牟尼如来说《大无量寿经》时就是这样子吧。光顔巍巍的温容和朗朗的音声,有彻骨髓者。
父梦告
在那前年的九月一日家父(久太郎)逝世了。师事桂老师后的第一个月,梦到父亲同瑞劒(最三)告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最三(瑞劒)呀,这裏哦,这裏哦。」
説完就消失了。
师事桂老师二十年,没有一天不想此圣句,到九十三岁的今天,每天感念此圣句之恩过日子。
真宗圣教出於此圣句,收於此圣句
正信偈、和赞、御文章,乃至《教行信证》,从此圣句出,收於此圣句。信心亦在此圣句中。忘记如来、忘记勅命没有信心,忘记圣句没有信心。
「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一辈子每天想起来就忆念,忆念的话就吟味之,想呀想呀,吟味喜悦此圣句中含著无限的意味的是信心,亦是顶戴信心的秘诀。
如来的生命、圣人的心髓在此一句
御本典在卷头有:「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文类聚钞》在卷头有:「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
如来的生命、圣人的心髓,在此一句。此一句亦是众生往生的秘键。几十年地研究、吟味此圣句,经常忆念不止的话,超越凡夫的知解分别地被「无碍光明」同化吧。
这即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本愿力、亦实是我们的信心欢喜。
◆ 极乐庄严现於现土成此圣句
极乐庄严,原封现於现土而成《大经》、成《教行信证》、成「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的圣句,为我们显现。遇圣句与遇如来一样。彻圣句处,即是信心欢喜。轻视一句者,是轻视千万言的人。一破一切破,一断一切断。「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以此一句没有道理不得满足,没有道理生死的云雾不晴。以为「信心」像物品一样、以为「信心」像影子那样地追,最好停止这样的追赶而三十年如一日地参此圣句。佛语不虚妄,圣人何会误衆生呢。
◆ 为我们的真实功德相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这一句广大周遍法界,长远尽未来际。
这即是佛勅、是佛语。佛教在此中,佛愿在此中。这个哟是往生极乐的要路。
闻「无碍」之言语,当下被忆念「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无碍光如来」是为我们的「真实功德相」,是即南无阿弥陀佛。
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高祖圣人也是归命无碍光佛。往生极乐之道,此外没有。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啊,多么令人庆喜、怀念的圣句呀。
安 心 的 余 韵
(一)
旅行装束真欢喜真欢喜南无阿弥陀佛。
我呀水之性水中不断寻火几十年。
没有救没有救啊没有救没有救,不思议这样明白了吗。
远方来访没有白费,让我知道了一南无阿弥陀佛。我是妄念的凡夫,却自以为「懂了」、「知道了」、「安心了」而窃窃自喜,真是可怕呀。无论怎么样都是必堕的我,获救是托愿力不思议的南无阿弥陀佛的福。在此,佛智的不思议、愿力的不思议不知道不行。
水之性指妄念的凡夫,火之性指佛智的不思议。凡夫不论如何在妄念中寻找获救的法,全都行不通。只有依佛不思议的佛智的本愿力方能获救。
(二)
如自己的意的话往地狱堕。
被如佛的意往生极乐。
坐於佛尊前什么也没有。
想安心、想获得信心、想做个口出念佛的人、想如妙好人那样等等,有这种「想要如何如何」的想法在时,就无法知道必堕的我、妄念外无心的是凡夫,也就无法顶戴、仰信愿力的南无阿弥陀佛的不思议是不思议。「想要如何如何」地按自己的意的话往地狱堕。只有被如「不救度不行」的大悲佛智的慈亲意,方能往生极乐。最好快舍掉「想要如何如何病」,从心底仰信本愿的不思议。
「坐於佛尊前什么也没有」指的是,顶礼大悲的尊顔,身心皆被大悲心搓圆一看的话,根本不会去説硬梆梆的信心、安心。唯只有「感恩 惭愧」而已。
(三)
啊真可笑我是在暗中寻物的盲者即使一字千金二千金地访三千世界语「真实」的人稀。
「暗」是凡夫的心。思虑考量和「计度」,全都和妄念的暗夜一样。虽如此,却在凡夫的妄念中找寻信心,种种计量成这样的话是信心,成那样的话能往生极乐,这心态就像盲人在暗夜寻物一样。这种心态不论听闻了多少説法也不行。只是这样而已,如此这般如实地照佛教、佛语、佛愿言语的人也少,老实顺受的人亦稀。
(四)
临终时鬼驾著火之车来在哪裏既然来了就乘看看吧。
火之车一乘的话不思议火之车竟西方地西方地往慈亲的国度走。
若是信心的行者,临终时不会看到火之车。即使火之车来现前,如来的本愿力力道强故,必令往生净土。
(五)
找往极乐之道的愚者
波间无道道纵横
波间之道呀智愿海
顺风扬帆走真有趣呀。
往极乐的道用凡夫的智慧是无法找得到的。事实上,回顾自己的恶性、恶业一看的话,道絶对没有。因此愚痴无智不识一丁的阿呆能被往生的是,完全是如来的大慈悲本愿的力量、是名号不思议的力量。依如来
的大悲本愿力,什么也不知道的罪恶生死凡夫,就如顺风扬著帆走的船一样,轻轻松松地往生净土。著眼於本愿力的人,觉得这样不思议的事没有、这样有趣的事没有。
(六)
小子真不听话真不听话小子啊∣ 腰酸又背痛这劳苦是谁的劳苦五兆的愿行知是慈亲的劳苦吗君知否呀。
不论费多少唇舌,不论花多少心血,「听过了」、「知道了」、「今天初次听到了」等,总是自己有话说,完全都不著眼於本愿力,不知如来的尊贵,自己给自己发证书显而易见。
不舍弃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证书,著眼於如来的话,即使经千万劫,亦无法出无上净信之晓。悲哉、哀哉。
(七)
鬼之心和火之车是同根棒子很相似持著鬼的心想往生净土是贪心,火之车来现变成莲台的是愿力不思议。
净土的法门,自己是迷执的凡夫,所思、所为,净是地狱的业,这样的存在获救故是不思议。此不思议的功德力是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不思议、本愿力的不思议。「呼唤声」是不思议的大智大悲的呼唤声。
(八)
凡夫是「无明」的性。怎么想怎么想都是始於无明终於无明。「明」是如来的愿力、如来的言语。因此说:「莫左顾右盼、莫想」。
21
不想,唯随顺佛语、随顺佛教、随顺佛愿的是往生的极意。
如来救济凡夫的法,是本愿力的「呼唤声」,是依「南无阿弥陀佛不让汝下堕哦」之誓愿不思议的力往生。
(九)
所谓佛教是本愿名号。依本愿名号的「呼唤声」令凡夫成佛的是佛愿力。
这汝不明白吗、不明白吗、不明白吗?
鸟天空、鱼水中、鼹鼠土中、凡夫火之车,适合身分的住家。鸟和鱼和鼹鼠,不论如何想像思虑也无法离开自己的境界。因此最好觉悟佛智的不思议。
「这汝不明白吗」,指不是靠我的想法获救,是依佛智不思议的本愿力获救,即是依名号的不思议被救。这汝不明白吗?光看著自己的心如何如何的人,无论经过多少时间也不行。所以说要暂时放下善恶的心,但仰信如来。
眼珠子老是朝著自己的人,要一百八十度廻转去看如来哟。这汝不明白吗、不明白吗?凡夫是罪之子、迷执的家伙,如此的话地狱不就是住家了吗。怎么想怎么思考,怎么跳怎么跑,原本的凡夫。这様的存在获救的是愿力不思议。
(十)
佛语之清水水声潺潺清澈潺潺
一字不识的阿呆川是
混浊混浊弯弯曲曲凹凸不平
啊 看那
一乘大智海不思议兴起的大海啸
愿心大悲的大海啸
众恶的万川悉成一味的海水。
「所谓佛法不思议名曰弥陀大弘誓」(和赞)
所谓依一南无阿弥陀佛获救,即是依本愿力,如来转凡夫之浊水为如来清净的大悲心,成一味之水。其功德力是南无阿弥陀佛,是名号不思议的海水。
(十一)
被大风吹呀吹喀一声树枝折断了。
石榴开花结果了。
不知何时,大大地张口了。
我呀枯木的阿呆,我呀石榴之无眼人哟,待喀一声折断时,待大大地张口时,大悲的慈亲殷切盼,折时
听见「呼唤声」口开一看南无阿弥陀佛。
喀一声树枝折断了,大大地张口了,是指计度之云雾再也出不来了。「这样妥当」「这样不行」的想法也好,认为信心就是这样呀也好,皆是凡夫自力的计度。学问必须不怕多做,但是一旦面对往生的话,成婴
儿,未闻前的状态往生。
(十二)
不论被拂不被拂,都不是重点。
在佛智不思议的花园,眺望本愿力之月,啊呀地念佛。
小鱼在桶子中跳呀跳又能如何,看、想自己,终了一生真悲哀呀。
被拂,自己的计度没有了、啊无事一身轻,这样妥当了的想法亦是计度。明明是「就
这样地」被救,偏偏独个儿在那裏画蛇添足。本愿力是「就这样地」救度的佛力。凡夫计度的样子就好像在桶子内跳呀跳的小鱼,怎么跳也跳不出桶子外面来。那样的凡夫就这样地获救故不是不思议吗。
(十三)
有见大如泰山也可以,但无见一点也不可有。
著眼於如来吧,莫探索心,莫望内思考。
《本愿力》(瑞剑著)、《叹异抄的真髓》(瑞剑著)唯赞叹佛德,没有说「要这样、要那样」,请仔细看清楚哦。
被拂了指的是「无见」,还未顶戴信心指的是「有见」。认定被拂,这样行了的人令人伤脑筋。无法从心底赞叹佛德的话,其它说再多、想再多也没有用。
(十四)
欢喜有出来也好,没有出来也好,自然形成屋檐的水珠。
没看到愿力不思议吗,没看到「佛呼唤声」吗?
每天的心、每天的行为,必须要谨慎、深感惭愧的过日子。一旦是往生的话,任凭本愿力,欢喜、念佛,有出来也好,没出来也好。
(十五)
我呀迷执的阿呆如来证悟悲智的慈亲
我的想法如秋天的天空似猫的眼珠
变化无常妙好人是妙好人。
我呀天生的阿呆鸟听慈亲说
阿呆最可爱真欢喜呀。
今朝又和佛同起同出赞佛南无阿弥陀。
即使堕落地狱
慈亲说我会陪汝哟真欢喜。
要言之,想获得信心之前,自己是迷执的凡夫,佛是证悟的如来,有五十二段的差距。已证悟者说:「一定救汝哦,汝是我的孩子所以决不舍弃汝哟」的话,汝就听信大圣说的话如何呢。对证悟的如来说的话,汝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唱道 歌
瑞劒越不惑(四十)二岁
妙行参加(念佛生活)至今日
现土云霄志(指世间的出人头地)既亡
西方妙果唤我待
如来教勅
(呼唤声)亦何疑
慈父信海在一句(就这样地)
慕父母归家乡(净土)
哉家乡七宝八解池
宝林宝树微妙音
宫殿楼阁是实相(第一义谛)
光云(如来的光明)无碍如虚空
常转三宝无垢轮
超越数限广无边
随顺法性不乖真(真理)
乘悲翼(本愿力)还来秽国
游法界普化群萌
乐哉快哉如来行
人生将了望洋洋(乘还相回向)
童子(瑞劒老师的两个儿子)知阎浮火宅(知否,阎浮
是火宅呀)
今不觉无有出离
人生百年水上萍
希望如阳焰消灭
桃李红顔如朝露
一息不追逝千载
假令虽领(拥有)大千界
若失明珠(名号之珠)复何为
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 (九)
153、在佛教讲「教理行果」,指依经(教)理解法界(宇宙万物)的真理,修行(行)成佛(得
果),这是一般佛教的原则。因此,不论哪个宗派都非常强调「行」。真宗是以一「信」往生的教法,说没有「行」的话,不容於各宗。善导大师亦曾被各宗攻撃过説,汝说的宗旨有愿无行,而作六字释,开示《观经》
下品下生的念佛有愿也有行哦的是六字释。愿行具足,在念佛中亦具足著,在名号中亦具足著,真正的是信心具足著愿行。
154、「行」的问题很难。在他宗,说到「行」的话,指众生以自力修戒、定、慧三学,向菩提・涅盘的修行叫做「行」,天台也好,华严也好,行是「进趣」的意思。真宗,讲法藏菩萨的修行即「行业」是行的是本义。
教行信证的行,置「行业」於念头,行是往生之道故,作「大道」的意思。铃木大拙师英译时,据説曾为「行」要如何翻译才好伤过脑筋。最后,翻译作Living(生活的意思)。
翻译「敬信真宗教行证」或「专奉斯行」时,用Living的话会有问题。
155、真宗的同朋也是一样,确实的理解真宗的「行」为何的人稀少,认为称念佛名是行的人居多。念佛虽然也是行,但在真宗第一义,视行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是正确。不论讲教・行・证时,或是讲教・行・信・证时皆如此。
156、但是,「行卷」解释「大行」,有曰:「大行者,称无碍光如来名」,说称名是大行。以为是这样时,圣人接著又説「斯行者」,说明行时,是「名号」的说明。
157、「总序」曰:「敬信真宗教行证」,又有「专奉斯行」,因此圣人的精神是,「教・行・证」的「行」也好,「教・行・信・证」的「行」也好,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又对照的看「行」和「信」时的「行」亦是南无阿弥陀佛,「总序」曰:「圆融至德嘉号…难信金刚信乐」。因此知道真宗的「行」,第一义是讲南无阿弥陀佛。
158、接著历史的考量真宗的「行」为何时,於《观经》的「行」,就下品下生的往生,善导大师説:「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故据《观经》,问行为何时,得说「行」是念佛(称名)不可。
159、根据《观经》,问「行」为何时,「行」是念佛,这就叫做「观经法门」。根据《大经》问「行」为何时,《大经》曰:「诸有衆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故信心的对照是「名号」,名号是「行」。闻名号的由来而信者能往生,这是净土真宗的本义,这就叫做「大经法
门」。道绰禅师、善导大师、源信和尚和法然上人是观经法门的人。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和亲鸾圣人是大经法门的人。
160、在观经法门,教称念佛哦,称念佛者往生哦。在大经法门,坚守著正信偈亦有提到的「正定之因唯信心」的教义。
161、日本的净土教,法然上人(观经法门的人)禀承善导大师的「念佛往生」,教「念佛哟、念佛哟,称念者得往生哦」。法然上人的弟子亲鸾圣人如何呢,就龙树、天亲、昙鸾大师,彻底「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信心正因」,作《教行信证》,开净土真宗。
162、有眼光的真正的学者看的话,知道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信心正因,但是一般的人看的话,不知道这个。真宗圣典中,説「称念的话获救」的文也有很多,説「信名号的话得救」的文也有很多,因此身为同朋会犹豫地想哪个才是真的。这是自古以来,日本国中走到哪裏都会碰到的问题。因此,一般的人,还弄不清楚什么是「行」、什么是「信」时就死翘翘的人居多。
163、拜读《叹异抄》,「念佛」的文字出现四十二次。瑞劒也拜读了七十五年,第一章有「弥陀誓愿不思议,必定救度我往生」、「唯以信心为要」。第二章有「对我亲鸾来说,但蒙信善知识的唯念佛可被弥陀救度之言外,无别的窍门了」。《叹异抄》的注解书,虽然今日就有五十种类,但是简扼明了地说
明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不同的书一本也没有。
164、三部经中也是,从表面上看的话,有观经法门和大经法门,讲「称念的话得救」和讲「信的话得救」,有二种不同的説法。《叹异抄》使用这两种不同的说法。第二章的「唯念佛」,那是观经法门的说法。全篇混合著此两种説法。没有发现这点,知道有两种法门的说法地拜读的话,会越读越迷糊。事实
上,迷惑的人居多。
165、「称念获救呢」、「信而获救呢」的问题是重大的问题,不问僧俗,在今日认真地彻底此者很少。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上遡本愿想想看的必要。第十八愿,是救度称念者的本愿,还是救度信的人的本愿呢?南无阿弥陀佛是为称而有,还是为信而有呢?必须弄清楚这个才行。
166、第十八愿誓有「三心」(至心、信乐、欲生)和「十念」(念佛)。善导大师将第十八愿的三
心摄於念佛中,说:「若我成佛,十方衆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略)衆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167、亲鸾圣人,开第十八愿为五愿,又信心的极意在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成就文断言:「愿成就一实圆满真教真宗是也」,教以成就文为依据处。
168、因此,今日的我们必须以成就文之意解释真宗的任何文。即必须好好领解念佛往生的真精神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要如此,唯有精读「信卷」和《御文章》。瑞劒会在「拜读记」详细地论此点的也是为了除一般信者的迷惑。以后,会透过《教行信证》全篇论之,因此在「总序」先把大纲说好。
169、南无阿弥陀佛好难。总而言之,南无阿弥陀佛,是《大经》的体,是《教行信证》的体,是衆生往生的行体(不可思议功德),是大智大悲的结晶。又本愿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本愿。阿弥陀如来建立名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取了名南无阿弥陀佛的正觉。信心、往生不外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
力。
170、(一)道元禅师的《正法眼藏》中説:「经卷是如来的全身」。(二)桂老师説:「《教行信证》是亲鸾圣人的法身」。(三)法然上人説:「南无阿弥陀佛中摄著阿弥陀如来的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的功德、一切外用的功德」。没有将此大纲谨记於心,好好的顶戴:真尊贵呀、真感恩呀、不思议
呀的话,不论听了多少文字的解释也无助益。好好仰信这三点的话,自成南无阿弥陀佛的主人。光是看著天上的月亮是不行的。
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的全身,应思之、念之。
171、天台宗是以《法华经》为中心,讲诸法实相的法门,亦是讲人的善恶於一念中具三千世界的「因中圆具的法门」。
172、华严宗说法界(宇宙万物)的真理显於凡夫的世界。万物的构造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熔融无碍」,与讲依一原因的神造万物的欧美宗教的创造说相反。法界的真理是真如,这叫「法性」,又叫「心性」。不论何者,说宇宙万物的絶对的真理显现於众生界的是华严宗。这叫做「果上(真如、法性)显
现的法门」。
173、净土真宗,和华严一样是「果上显现的法门」。即是佛的「佛智的显现」、「大悲心的显现」、「本愿名号的显现」、净土的庄严、特别是佛庄严(第八、不虚作住持功德庄严)的显现的是净土真宗。换言之,佛的世界由上往下显现於众生界的是净土真宗。更细说的话,信心、往生皆不外是如来的庄严功德。
不知此事,很多同朋运用自力地想自己信、想自己称念要往生,因此全都完蛋。因为持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想要顶戴信心往生,或是想称念佛往生。自力心未去除前,「称念往生」也好,「信了往生」也好,哪边都不及格。又有人想自己安心、自己欢喜,以为这样能往生。不论哪个都是从烦恼具足的凡夫心出来的东西,不成往生之业。日本的新兴宗教等说有神告,其实大多是从自己的头脑中出来的教义。
光 海 庄 严 伦理和宗教(七)
柏拉图的哲学,可分为三:(一)修行时代、(二)游学时代、(三)圆熟时代。第一期的修行时代,止於临摹师苏格拉底之说,分析伦理的概念。第二期提示「理想」说,树立论理。第三期始於柏拉图的归乡,以深刻的哲学思辩育成学生,称赞苏格拉底的教说。在哲学上,「理想」论适用於心理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等具体的领域。「理想」,如第二期已说明过般,感性界(现象的世界)是「理想」的模写。柏拉图以真哲学的生产意欲,从思慕(Logos)的概念出发,人之所以有哲学是因人性持有「理想」(最高的理念)故,人思慕想要回故乡的最高理念的世界(理想的故乡),於兹哲学开始。柏拉图认为如果人
没有思慕(Logos)此「理想」的话,人就不会想要最高善的追求絶对的真理了吧。因此,柏拉图的哲学可説是从「思慕(Logos)」的概念出发。故柏拉图的哲学不在批判当时雄辩术的理论与实践,柏拉图自身从「真的思慕」出发,一心归依「理想」,那是他自己的哲学说(理想说)。如此,他排斥无原则的且通俗的自然说、伦理说、国家论和哲学说。那对柏拉图而言,「理想」是重大的、根本的学说。於后世的西洋哲学史,斐洛(Philon)(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的「Logos」说(言语、约翰传的哲学的原理)、中世纪的埃克哈特(Eckhart)说、笛卡儿的「我」、史宾诺莎的「实在」(神)、康德的「物自体」等等,全都是发源於「理想」的思想。若笛卡儿是近世哲学之祖的话,柏拉图则可説是西洋哲学之祖。不牵强附会的话,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可分类为三部门。三部门指「论理学」、「自然学」和「伦理学」。
柏拉图给与一般的指南说,不论研究什么样的哲学,应从「理想」的确立开始。实际上,后来他从「理想论」的立场论究所有具体学的领域。此三部门中,若论后之二部门,即「自然学」和「伦理学」的话,自
然学於伦理学达顶点,伦理学反之,因持有在自然中关於「魂」的自然学研究为基础,所以自然学应领先伦理学吧。
柏拉图的辨证法。古代的人大致非常广范地使用辩证法或论理学的概念。但是他区别有关永远不变者之学和变化无极的自然学。又在更广泛的意思,辩证法的定义是「对话中展开认识之术」。柏拉图在各种意思上使用著辩证法的字眼,我们只要简单地知道「有关絶对的存在者,或有关理想之学」名辨证法就行了。
何谓知识?柏拉图指责感觉的知识浅薄、不确实,他认为真的知识是一点也没有物体的和感觉的污浊,必须是从纯粹的、完全的「内的魂」的作用流出不可。魂,即在这样的状态时,在事物完全有的状态下看其
永远的本质和不变的性质。以上,依据柏拉图,所谓知识是真实在,即是关於「理想」的思考。找出「理想」,及认识的手段,捕捉「理想」的方法是辨证法。
柏拉图説的「纯粹的、完全的内的魂」,在佛教的话,是接近「心性」、「佛性」,在禅是接近「本来面目」之用语。不知禅(三昧)的柏拉图,认为「纯粹的内的魂」的声音无法听得到。古今西东,不论哪个民族,几乎没有民族不讲魂(Soul)。在释尊以前,印度民族(一般人也好教师也好)也信「魂」的存
在,盛行议论「魂」。在印度,「魂」叫做「我」(Atman)。外道说的「我」(魂),内在於肉体之
内,定义为「常」(不生不灭,永久不变的实体)、「一」(无法分割)、「主宰」(统一、主宰身体的各机官者)。
日本民族从以前也有很多人认定魂的存在。在中国,民众説「魂」是「魂魄」,承认它的存在。看西洋哲学史、宗教哲学史的话,很多的哲人和神学者皆承认「魂魄」的存在,并多讨论著魂。以色列民族也一样,犹太教所有的人、基督教所有的人都信「魂」的存在。从圣书看明确知道基督自身也信之。回教如何呢,依其宗的圣典《古兰经》的话,「神创造最初的人时,神在人体内放进了魂即生命之灵。亚当的魂中被创造了很多子孙的魂。魂之座是心臓云云」。古兰的此说,完全是基督教《旧约圣书》的复印。
但是,於人生哲学,释迦牟尼世尊对婆罗门教及其他宗教人的「我论」,提唱「无我论」;於自然哲学,否定「第一原理」、「第一原因」等梵天、耶和华神、真主神等世界创造说,而说「色(万物)即是空」的《般若经》的「空」、说《法华经》的「诸法实相」,又説《华严经》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熔融无碍」的真理。即「空・无我」是大乘的根本真理,亦实是宇宙万物的真理。柏拉图的「理想论」亦有从「空・无我」的立场再检讨的必要。
就「魂」,需要再详论吧。
关於「魂」,従真如实相、「一切皆空」、「身心一如」的立场,皆不能肯定其他宗教和哲学所说的魂的存在和神的创造说。
法雷 通 信
追悼沢井喜一郎氏之逝去
过去的二十多年为滋贺法雷会鞠躬尽瘁的法兄沢井喜一郎同朋,在去年的一月十五日骤然去逝了。兹谨表哀悼之意。氏於昭和三十一年左右,滋贺法雷会会场成立於彦根为机缘,完全醉心於稻垣(瑞劒)老师的教化,尔来二十多年,率先为法雷会发心,是位真挚的闻法者(享年八十二岁)。
去逝的前一天(十四日)下午三点还来寒舍找我,首先谈到他年初时,觉悟是今生的最后一次去朝拜了本山,作了最后的供养等近况,忧虑佛教特别是真宗的将来,非常关心法雷的普及,大大地赞叹了稻垣老师的「浑身説法」。没想到隔天早上就听到他突然去逝的消息。呜呼!今已乘悲翼还来秽国了吧。
直到去世之前仍自庆喜为摄取光中之身,并赞叹老师的恩德,念著纯粹真宗教法的久住,而终其生涯。面对氏之「爱山护法」、「令法久住」的志愿,有令懦夫奋起者。
前年他八十岁时,欢喜的在年初时说:
「真感恩呀,和释尊同样的年龄」。他讲那话时的神采温容,今仍彷佛在眼前。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瑞黙)
译后 感 言 瑞觉
真理的言语、圣教的法语、老师的开示,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原本以为听过圣言教都忘了,但是每每遇到同朋在QQ上的提问时,老师的开示自然地跑出来,真是不思议啊。
翻译这期时,刚好遇到老师的身体欠安时,老师已经很少开口讲话和微笑了。看著老师的温容,听著老师一声声的呼吸,心疼老师为我受著病苦,於是睡虫突然都不见了,「云何安然乐睡眠」,只有坐於案桌旁,一字一字的按著键盘,方觉得对得起老师为我辛苦的住世。这期是《法雷音》翻译的最快的一期。
二月,正好遇到农历的过年,看到小愿香给老师拜年的照片(小愿香长大了),感触良多。因为就和小孩子的成长成正比,人老化的速度非常快。心中虽然不舍,但是老师用自己的肉身,每天教著我「慈亲的威神无极」、「本愿力好大呀」。被老师这样的念力支撑著,我方能每日继续地翻译。否则,看著老师的「退化」,心伤垂涙什么也提不劲来做呀。
从老师「所做已做」、「忍终不悔」的身教上,我深深地感受到,重要的不是「结果」如何,而是参如来行的当下、付出的当下就已是满足的,因此没有所谓的「付出不付出」的念头。数年前,老师用中文写给淳莲同朋的法语:
「法之雷响四海唯为法
永久的生命法的光辉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今回首,此法语亦是老师一生的写照
啊。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瑞觉)
昙鸾大师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婆薮盘
头菩萨造并注( 6 )
稻垣最三(瑞劒) 稻垣瑞雄
1.清净功德
续前 此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倚伏相乘,循环无际;杂生触受,四倒(常颠倒,乐颠倒,我颠倒,净颠倒)长拘。且因且果,虚伪
相袭。
安乐是(法藏)菩萨慈悲正观之由生,(阿弥陀)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虚妄之存在,不论)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往生者)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净土)胜过三界,抑是近言。
2.量功德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第三首偈三、四句)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阿弥陀)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陕、小,堕、陉、陪、陼、或宫观迫迮、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有如此等种种举急事。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
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广大无际者,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净土)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
(庄严功德)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净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问曰:如维摩方丈苞容(三万二千诸佛菩萨)有余。何必国界无赀,乃称广大?答曰:所言广大非必以畦
(五十亩)畹( 三十亩)为喻,(世亲)但言如空(未提任何计量单位),亦何累方丈?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如净土)耶?
3. 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