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第四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御文章》第四帖第一通 念佛行者章(直译文修润版)夫,於真宗念佛行者之中,就法义而无其心得之缘由是多。其故,大概示现其趣终了。总归,自今以后者,同心的行者应以此言作为本。就此有二意:一者应先治定自身可往生的安心。二者於欲劝化人,应区别宿善、无宿善之二者而致劝化。应於心中决定持此之道理。然者,於我的往生之部分者,内心使深蓄一念发起的信心,而且亦嗜好他力佛恩的称名,於其后者犹应以王法为先,以仁义为本。又於疏略诸佛、菩萨等不作,不轻贱诸法、诸宗,唯顺世间通途之仪(样子),於外相不将当流法义之表现於他宗、他门的人,可谓为遵守当流圣人的规定之真宗念佛的行者。特别当时此时,是勉强(一路)地以竖起可偏执之耳,转动谤难之唇作为本的时分期间,应严格地有其之用舍(取舍)者也。抑,言於当流所立的他力之三信者,於第十八愿可称为「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即虽是称为三信,然唯所信凭弥陀的行者归命之一心也。其故者云何?宿善开发的行者,一念归命了弥陀地思心之一念发起的时刻,佛之心光(云智光、内光。即以大智大悲的佛心摄取念佛众生的摄取光明之事)赐与摄取彼一念归命的行者。指其之时节,亦言为「至心、信乐、欲生」的三信,又将此意於愿成就文者可说为「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或者将此之位,即亦可称为「真实信心的行人」,亦称为「宿因深厚的行者」,亦称为「平生业成的人」。因此,言「归命弥陀」也好,言「信心获得」也好,皆无非说宿善之事。然者,念佛往生的根机者若非宿因之催促,我等今度的报土往生者不可也地令见了。将此意於圣人的御言者,被仰言为「遇获信心,远庆宿缘」(文类聚钞)。依此,当流之意者,即使思欲劝化人,亦不分别宿善、无宿善之二者的话则应为徒然事。此故,相思计宿善之有无的根机,而可劝化人。然者,近代当流的佛法者之风情(样子)者,无是非之分别,令使荒凉冷漠地(傲慢自大地)赞叹当流之义时,真宗的正意依此之原由而荒废了地令闻了。应详细存知如此等之缘由,而赞叹当流之一义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九年丁酉正月八日(莲如上人63岁) 《御文章》第四帖第二通 人间寿命章(直译文修润版)夫,若计算人的寿命,则今时的定命(注1)者五十六岁也。然而於当时甚至年龄五十六是长寿了之人,诚应是严厉之事。依此,而予既已頽龄(高龄)可迫近六十三岁。若计算则年龄早已甚至延寿了七年。即使关於此,也是前业之所感故,则承受患何病呢,而一面临了死缘就靠不住。是更不可测之缘由也。特别以於见及当时的体态,因为是无一定相(常住不变之相)之时分故人的悲恸也无法想像。若是亦於「哎呀想要死吧」地思就立即被死去吧之世的话,则为何至今还是住在此世呢?唯即使急迫也想要往生者极乐净土,即使愿望也欲愿得者无漏的佛体也。然者於由佛智令使获得了一念归命的他力安心身之后的话,则直至毕命为期为了佛恩报尽以至於精进称名了的话,则尚还有何之不足呢,而也欲急迫自先世所被决定的死期,反而迷惑於愚痴了呢地亦在想也。此故愚老设身而使如此想。任何人皆应住於此心中。特别以此世界的习性,因为是到了老少不定,而变成电光、朝露的无常身,故依今也不知道无常风来袭了一事之身而过世,后生者未曾愿望。唯今生者,无论如何皆欲延寿般地正在思吧。说肤浅无知亦犹疏忽也。应急切自今日起信凭弥陀如来的他力本愿,一向地归命无量寿佛,而愿真实报土的往生,使称名念佛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于 时文明九年九月十七日忽然思起之间,辰克(上午八时左右)以前,早早书记之迄。信证院六十三岁若留书亦 是任凭笔之 摇摆则假借了 言语之枝末啊  注1、释尊入灭后,每一百年人寿减一岁,迄今已过二千四百多年,计算释尊寿命八十减二十四的话,莲如上人当时的定命应该是人寿五十六岁也。 《御文章》第四帖第三通 当时世上章(直译文修润版)夫,当时世上的体态(情况)(此时正值一揆、战争等,是动乱状态),即使於何时呢可安定亦不在觉得之风情(样子)也。其间,若是甚至连到诸国往来的通路,都不容易之时分,则即使关於佛法、世法,也正当千万(非常)迷惑之时也。依此,而或者连参诣灵佛、灵社的诸人都无。即使关於此,也闻到人间老少不定之时者,亦应急切修行怎样的功德、善根,也应愿求何等的菩提、涅盘之事也。然而,虽连今世都称所谓末法乱世,但爰(於此)阿弥陀如来的他力本愿者,今之时节是愈加不可思议地兴盛也。因此,缠住此广大的悲愿,於在家止住之辈的话,若不取一念的信心而往生法性常乐的净刹(极乐净土),则诚因而似是入宝山而空手归了者欤。应善加沈心而思案之。然者於详寻了诸佛的本愿,不适合赐救度五障的女人、五逆的恶人之事地令闻了。即使关於此,阿弥陀如来亦方才独自发起无上殊胜之愿,而赐发云「恶逆之凡夫、五障之女质者,我可救助」之大愿了。说难能可贵亦犹疏忽也。依此,昔释尊御在於灵鹫山(耆闍崛山)使宣说一乘法华的妙典时,提婆、阿闍世之兴逆害,由於释迦为韦提而赐使愿往安养,亦承蒙隐没(中止)灵山法华会座而降临王宫,由於为了韦提希夫人令使御在弘扬净土之教,弥陀的本愿正当此时而兴盛也。此故可言法华和念佛为同时之教一事者,此之由来也。是即,於为了欲让末代的五逆、女人使愿安养的往生之方便,释迦赐使人被知道,韦提、调达、闍世之造五逆,而虽是斯等之机,但若归不思议的本愿,则必遂安养的往生者也,应知。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九岁九月二十七日记之。 《御文章》第四帖第四通 三首御咏歌章(直译文修润版)夫,秋亦去春亦去,而送年月之事昨日亦过今日亦过。即使何时乎年老积龄,亦不觉不知欤。然而,於其中者虽然如此,或者即使是相交了花鸟(表春天)、风月(指秋天)之游(亦指风流之游)呢,或又在逢遇了欢乐、苦痛之悲喜呢,如果连至今皆再想起彼之事则一样也无。唯徒明徒暮(空度日夜),终於成了年老白发身的样子方是可悲吧。虽然如此,於倩案(熟思)甚至今日者皆未被无常之烈风所诱(死去之事)而我身健在颜(注1)之体态,唯如梦、似幻。至今,是生死出离之一道未成就,则即使可愿求之法,是亦无一,又亦无二。依此,而於此处若闻为「益加容易地赐与救助未来恶世如吾等衆生之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则诚觉得可靠和难能可贵也。若唯一念无疑地奉上至心归命此本愿者,则烦恼亦无地,若其之时临终(指短命之机)者则可往生治定(确实决定往生)。若其之命延(指长命之机)者,则一期之间为了报谢佛恩应念佛,而毕命为期。是即可为平生业成之意地确实令使听闻时,其决定信心之原样地,至今於耳底不使退转。说难能可贵,亦犹为疏忽者也。因此感到弥陀如来他力本愿的尊贵感和难能可贵感之余,如此任凭浮於口,而歌咏此意曰:〇一度亦依凭佛之心,方是契合真实法之道吧。〇若成罪深依凭如来之身者,则於法之力方往西去吧。〇若於闻法之道心决定者,则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方才称念吧。我身全然皆,是本愿一法的殊胜之余,如斯地在歌咏了。此三首歌之意者,初者在歌咏一念归命的信心决定之姿。后歌者在咏唱入正定聚之益,必至灭度之意。次之意者在作咏歌於庆喜金刚信心之后的知恩报德之意也。因此,若是使发得他力信心之后者,则至少斯样地口唱,而亦觉得连佛恩报尽的勤行呀皆可成了,又在觉得若听到之人亦有宿缘者,则如何呀不变成同心呢也。然而,予既已及七旬之龄,特别是愚暗无才之身,极其可笑地亦申说如此无知相似法门之事(莲如上人的自谦语),而且亦不回顾斟酌。唯只感到本愿的一向尊贵感而已之余,任凭文笔书记卑劣之此言语毕了。於后日见到之人请莫成诽谤。是诚亦可成为在赞叹佛乘之缘、转法轮之因。千万决不可成为偏执之事。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时文明年中(九年)丁酉暮冬仲旬之比(时),火炉边暂时书记之者也,云云。 右此之书者从本来针之木原(地名。现在的大阪府茨木市)旁边到九间在家(地名。现在的大阪府茨木市)有佛照寺的事情而出行之时,在路边拾获此书信而被持来本寺。文明九年十二月二日。(1477。莲如上人63岁) 注1、我身健在颜者,「无论如何自己和死是无缘」那样地思著之事。 《御文章》第四帖第五通 中古已来章(直译文修润版)夫,即使中古(注1)已来迄至今时,亦於当流的致劝化其之人数中,更不令人知道言「宿善有无」之事而为劝化也。总之,於自今以后的话,则令人存知此之原由而譬如读圣教也好,又暂时地欲言法门时也好,皆觉悟此之意,而赞叹一流(净土真宗)的法义,或者是又即使为了听闻佛法而是人数众多群集了之时,也要想「於此之人数中,若有了无宿善之机呀呢」,而在不可讨论一流真实的法义之处,见及近代的人们劝化之体态(样子),没有此之觉悟者,若唯是无论任何机皆能劝化者,否则认为好像没有立基於当流的安心般欤。是错误,应知。恳切存知如此之缘由,而可致当流的劝化者也。中古(注1)迄至此时,更无得其意而善巧地劝化之人。好好地觉悟此等之旨趣,而应致如斯(依照所定之教义)的劝化者也。抑,今月二十八日者,作为每年的仪式,无懈怠地为了开山圣人的报恩谢德,估计致念佛勤行之人数是很多。诚以,存知欲汲流而探寻本源之道理(注2)故也。徧是圣人所致的劝化之普遍也。其中,见及近年意外地建立在当流不赞叹的僻法门,迷惑诸人,或者亦被其处的地头(注3)、领主所责备,自身亦住於恶见,当流真实的安心方面,亦不被修正的样子。非肤浅之缘由耶?可悲、可恐。总之,於本月报恩讲七昼夜之中,各自发起改悔(悔改自力而任凭他力)之心,将自身所误解的内心,不令遗留心底,於当寺的御影前(亲鸾圣人的像之前),廻心忏悔(翻转自力的心而悔改之事),让诸人之耳如听闻到般地,应每日每夜地法谈。是即连「谤法阐提,廻心皆往」(法事赞.上)之御释都相符合,又连「自信教人信」(礼赞)之义都可相应者也。然者,真实有心的人们,即使闻到此之廻心忏悔,也会真实地思,同样地廻转平日的恶心,返转成善心之人也应有。此啊诚可相契合於本月圣人御忌之本怀。此即,应是报恩谢德之恳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四八二。莲如上人六十八岁) 注1、「中古」者,古分上古、中古、下古,不说下古的亦有。在净土真宗的话从亲鸾圣人迄至第三代觉如上人是上古,之后是中古。注2、出自觉如上人《报恩讲私记》之文:「欲酌流而寻了本源,偏是祖师之德也」。言感谢开山祖师的恩德之意。注3、镰仓、室町幕府任命的庄园管理职。是以土地管理、年贡的徵收为职务的庄官,於上人的时代者成为守护的被官(从属)。 《御文章》第四帖第六通 三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本月的报恩讲者,为开山圣人御迁化(高僧成亡之事)之正忌,作为例年的旧仪(依旧之仪式)。依此,而远国、近国的门徒之类,正当此之时节而运参诣之志,欲致报谢之诚。其间,於每年七昼夜(报恩讲期间)间,凝聚激励念佛勤行。是即真实信心的行者使繁昌之故也。实以可谓为念佛得坚固(念佛的教法成盛之事)之时节到来了者欤。此故,於一七个日(报恩讲)间而於致参诣之辈中诚只模仿人而已地到御影前(亲鸾圣人御像之前)参加佛事之辈是应有。於其之仁者(人),应早点跪於御影前,发廻心忏悔之心,归入本愿之正意,而设(持得)一念发起之真实信心者也。夫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即是念佛行者安心之体(信心的本体)也地应思。其故者,言南无者归命也。言即是归命者,於如吾等般无善造恶的凡夫上(凡夫身份),而奉信凭阿弥陀佛之心也地应知。言其信凭之心者,即是阿弥陀佛之将衆生摄取於八万四千大光明中,而将往还二种廻向,御在与衆生之意也。因此,言信心亦非别意,皆是含笼於南无阿弥陀佛之中者也。近来让人觉得好像是别事一般。就此,於诸国本流门人之中,议论大多没被祖师所置定的圣教之所判定的似是而非法门,而紊乱法义之事,意外之情形也。总之,於如此之辈的话,则绝对要在此一七个日报恩讲之中,应廻转其错误,而立基於正义者也。一、为佛法栋梁,於是如法持有了坊主身分之人的身世(优势),将些许传承亦无之未知的似是而非法门而说於人,打算为了欲被认为我博学多闻,於最近到处各处盛行,云云。是极其荒谬之缘由也。一、称为到京都本愿寺御影(亲鸾圣人像)致参诣之身也,不论是任何人之中,即使在大道、大路,又即使在关口、渡船中皆不忌惮地将佛法方之事显露地说於人之事,是大错特错也。一、即使有人曰:「我身是信任何佛法之人啊」地有了相寻问之事,亦不可确切地回答:「本流的念佛者也」。唯应答:「即使任何宗派亦无,唯念佛是很尊贵之事地存知而已者也」。是即,本流圣人之所御在教示的,应成不令看为佛法者的人之姿。因此,善加存知此等之旨趣,於外相以不令见其色,而可思为当流之正义者也。就此,此两三年间,於报恩讲中,作为大众中而所置定之义,全然不可违背改变。於此大众中,万一若是有使相违背之情形者,则永世不可是开山圣人的御门徒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十五年十一月日。(一四八三。莲如上人六十九岁) 《御文章》第四帖第七通 六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抑,本月报恩讲之事,作为例年的旧仪,所致七日之勤行,至今无其之退转。其中,正当此之时节而诸国门叶(门下之人)之类,运报恩谢德之恳志,尽称名念佛之本行(注1)。诚是专修专念决定往生之德也。此故,於诸国参诣之辈,住於一味的安心(他力平等的信心)之人应是稀少地令见了。其之故者,真实地志心於佛法者不作,而若是唯模仿人而已,或者只到仁义(道德)之类的话,则诚因而悲叹之缘由也。於问其之原由如何呢?未安心之辈亦不讨论疑问的缘由时,亦觉得不信之至了吧。此故,遥遥地越过万里的远路,又致莫大的苦劳,而令使上洛(京都)之处,更因而无其利益。可悲、可悲。但是,若是无宿善之机,可谓为无用了者欤。一、近年者,即使佛法繁昌虽是亦能见,但诚以只限於坊主身分的人,而成信心之相一向不讨论地听到                            了。意外地悲叹之缘由也。二、对於末末(末端)的门下之类,是依照他力的信心而听闻之辈此很多之处,更令坊主生气之的缘由,                    听说到。言语无法形容之情形也。三、於自田舍(乡下)来参诣的诸位之身上,有应心得(领解)之宗旨。其故者,不论即使他人当中,亦                    又即使於大道、路边等也好,亦不忌惮关屋(边关的小屋)、船中,作佛法方的赞叹之事,遗憾之缘                    由也。四、或者有人相寻问了本流的念佛者:「什么宗」啊之事即使譬如有,亦不可明确地回答为「本宗念佛                            者」,只可答:「无论何宗都无之念佛者也」。                此即我之圣人所被御置定的,应成不令见佛法者的气色之举止。善加存知此旨趣,而於外相不可运其                    色。诚是,可成当流念佛者举止之正义者也。五、即使在窗外、围墙边听闻佛法的由来,而於内心「这样啊」地譬如领解地说,亦要重复而向人好好地                    寻问其之旨趣,应将信心之方者治定。若就那样地任凭我之心的话则必定可成错误。最近此等之情                            形,当时变成兴盛了,云云。六、将获得了信心之原样,几度又再几度地向人寻问,而可治定他力的安心。如果一往(一应、一遍)听                    闻的话则应必定会有错误也。右此六个条之旨趣,应好好地存知者也。近年,虽然所谓佛法者人皆听闻,但是听闻一往(一应、一遍)之义而真实地信心决定之人是无之时,安心亦疏忽疏略之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四八四。莲如上人七十岁) 注1、根本之行业之意。称名念佛是报恩谢德之本行。 《御文章》第四帖第八通 八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抑,今月二十八日的报恩讲者,是自昔年来流传之惯例。依此,而是近国、远国的门叶(门徒),所运报恩谢德之恳志也。二六时中称名念佛,古今无退转。是即,开山圣人之法流,一天四海(全天下)的劝化,无以比类之所致也。此故,正当七昼夜(报恩讲)之时节,於不如法不信之根机的话,则应让其获得往生净土的信心者也。此全然应是本月圣人御正忌的报恩。於若不然之辈的话,则是相似於无报恩谢德之心志者欤。依此,此时於号为真宗的念佛者之中,无真实地由心底决定当流的安心之间,或者名闻,或者随人致报谢的好风情(样子)是有。是意外地不可然之缘由也。其故者,既已凌越万里的远路,致莫大的辛劳而上洛(到京都)之辈,徒住於随人名闻的心中之事,岂非可惜之因缘耶?可谓为颇不足之所存心(不满足之思)了。但是,至於无宿善之机的话则力不及。虽然如此,但是若致无二之忏悔(注1),赴一心之正念的话,则如何会不达到圣人的御本意者耶?一、於诸国参诣之辈中,不嫌在所,不管任何大道、大路,又即使於关屋(关所的小屋)、渡船中,亦更                    无其忌惮地,显露佛法的因缘地对人讲説之事,皆不可然之事。二、於在在处处,赞叹在本流更无议论的珍奇法门,同样地使用在宗义没有的奇怪名目等之人是很多。意                    外的偏颇之想法也。自今以后应严格禁止者也。三、於此之七个日报恩讲中的话,则一人亦不残留的信心未定之辈者,应不忌惮心中,发改悔忏悔之心而                    获得真实信心者也。四、原本让我安心之旨趣尚未决定的份之间,於应该致上其疑问之所在,隐藏心中而不作原样地讲説之类                    应有。在严加催促相寻问之的场所,不原样地讲说心中,而只是当埸欲拔言(不说话)之人也。实在                    是很可惜的因缘也。应该毫无保留地讲说心中,而立足於真实信心者也。五、近年是佛法栋梁的坊主们,由於我信心是极不足,而结果门徒同朋者信心是决定之时,若称说坊主的                    信心不足之理由的话,则意外地让他们生气之事,是不可思议之缘由也。於以后的话则老师弟子应共                    同地住於一味的安心之事。六、坊主身分的人,最近意外地贪杯(嗜酒)之原由,有其之听说。不可思议之缘由也。非说为强调请禁                    止饮酒之人哟。                关於佛法就於门徒,若是贪杯者,则因为必定动辄只会让狂醉出来而已时,不可然。当时者,坊主身                    分即使被禁止,亦诚都可言为兴隆佛法了欤。若不然者则即使於一杯亦可以欤。此亦是由於在佛法志                    薄而有之事故,不禁止之亦有道理吗?应有深深思案者也。七、若有信心决定之人,亦再再於同行会合之时,互相讨论信心的话,则是即真宗繁昌的根本也。八、言当流的信心决定之体者,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相地应心得也。                既已善导释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地可言。若                    南无地众生之归命弥陀者,阿弥陀佛善知道其之衆生,而赐授与万善、万行、恒沙之功德也。此意即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之意也。此故,指南无地归命之机,和阿弥陀佛益加救度之法,成一体之                    处,而称为「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也。                斯故,阿弥陀佛之昔作为法藏比丘时,「众生若不成佛者我亦不取正觉」地益加发誓时,其正觉已成                    就了之相,正是今之南无阿弥陀佛也地应心得。此即,我等往生之决定了的证据也。因此,言「获得                    他力的信心」,亦唯此六字之意也地应落实者也。 抑,此八个条之旨趣如此。其间本寺建立是既已可及九个年。於每年的报恩讲中,虽说每人各自有随分信心决定的好领纳(领解纳受),但即使到昨日、今日为止亦其信心之旨趣都成不同时,无所用者欤。虽然如此,只要今年的报恩讲中,无信心之辈,於今年报恩讲之中,若无早速地获得真实信心的话,则即使说经过每一年亦应是如千篇一律般地可见了。其间,愚老年龄既已七旬有余,而亦是难以期待来年的报恩讲之身时,若有让各位真实地获得了决定信之人者,一者为了圣人本月的报谢,一者亦可在思为愚老此七八个年间的本怀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四八五年。莲如上人七十一岁) 注1、「无二的忏悔」者,彻底悔改自力之事。在此者翻转自力心。《御文章》第四帖第九通 疫疠章(直译文修润版)(御谈合)就算此时最近意外地疫疠(疫病、传染病)而人亦死去。是更非由於疫疠而始死亡,是由被生之初而所作决定的定业也。不应该只是那样深深惊恐之事也。虽然如此,当此之时分而死去之时,好像是不应该有般地(因疫疠而死)众人都觉得。是诚一定之道理呀。此故如阿弥陀如来所仰愿了般者:「已是末代的凡夫、罪业之我等了者,无论罪是如何般深重,亦将一心地欲信凭我之衆生,必定可救度」地仰誓了。斯等之时者,越发深深地御去信凭阿弥陀佛而可往生极乐地觉悟,而一向一心地(注1)尊敬弥陀之事地疑心,是连如露尘般都不应会持有之事也。於如此心得(领解)之后者,即使睡眠也好觉醒也好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者,是称这样地容易益加救助之御难能可贵感、御欢喜感的御礼谢之心也。称之为即所谓「报谢佛恩的念佛」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延德四年六月日。(一四九二年。莲如上人七十八岁) 注1、不挂心於他佛呀余行,专信阿弥陀佛一事。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通 已在今世之女人章(直译文修润版)已在今世之女人了者,大家皆应团结一心,深深奉凭阿弥陀如来。於其他者即使说信任何之法,亦云「后生被救助」之事,决不可能有地应思。因此於说「应怎样地信凭弥陀,又后生者如何愿生啊」,任何烦忧亦无地,唯一心信凭弥陀,「后生赐与救助吧」地,深深愿凭了之人者必定有了御救助之事者更加如连露般都不应该会有疑者也。於此后者,应早已确实有了御救之事呀觉得难能可贵哟,而为了报谢佛恩,唯应称念佛而已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八十三岁 御判(花押)(明应六年。一四九七)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一通 机法一体章(直译文修润版)「南无阿弥陀佛」地称者,是变成如何之心耶?然者如何信凭弥陀而报土往生者可得遂呢?应心得(领解)此之样者,首先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相,善加心得(领解)分明而弥陀者可信凭。抑,南无阿弥陀佛之体者,即我等衆生的后生赐与救助哟(呼唤声、佛心)地愿凭之心(信心)也。即阿弥陀如来之善知(大智)信凭的衆生,而既已益加给与无上大利的功德(大悲)也。可言为能将之廻向给与衆生者此心(他力的信心)也。因此,将信凭弥陀之机(南无),变成阿弥陀佛赐与救助之法(阿弥陀佛)故,将之可言为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者此之意也。是即所谓我等往生之是决定的他力信心也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明应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书之讫八十三岁(一四九七年)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二通 每月两度章(直译文修润版)抑,於云为每月两度的集会之由来,是为何啊?更非他事,是为了自身的往生极乐的信心获得之故也。然者甚至由往古至今,皆言每月的集会之事者,虽然即使任何处都有,但是即便更加信心之议论的话则从未尝有之。特别近年者,即使在任何处亦集会之时,是唯依酒、饭、茶等而已而大家皆使退散。此者於佛法的本意是不可然之缘由也。无论如何无不信的每一个人都提出进一步的疑问,而於应议论信心的有无之处,连任何效用都没有地使众人退散之事情觉得不可然了。应善加反覆思案之事也。总之对於自今以后的话,则不信的每一个人者,应相互地有信心的赞叹之事肝要也。夫言「当流安心之趣」者,非强调依我身罪障之深,而唯止住诸杂行之心,一心地归命阿弥陀如来,将「今度一大事的后生赐与救助哟」(勅命)地深深信凭了(信心)之衆生,皆悉可赐与救助之事,更不应会有疑。如此善心得(领解)了之人者,诚可成百即百生也。於此后者,即使致上每月的集会,亦为了报恩谢德地心得之故,是方亦可名为使具足了真实的信心之行者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明应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书之。(一四九八年)去每月两度讲座衆中。 八十四岁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三通 秋去春去章(直译文修润版)夫,秋去春去,既若今年到了明应第七孟夏(农历四月之别称)中旬顷(左右)者,则予定是年龄积了八十四岁哟。然而偏偏於今年,意外被病气侵患期间,耳目、手足、身体心不舒适之中,此全是业病(在此指老衰)之致也。又是往生极乐之前兆也地所令使觉悟也。依此,於法然上人的御言词曰:「欣净土行人,得病患偏乐之」(传通记糅钞)(注1)方才被仰言。虽然如此,特别喜欢病患之心更以无生起,肤浅无知之身也。可惭、可悲者乎。虽然如此,予安心之一途,如果於一念发起平生业成之宗旨的话,则今一定之间,佛恩报尽的称名,於行、住、坐、卧不忘之事无有间断。就此,於兹愚老(上人自谦词)一身的述怀是有。其之原由者,在想到於我等居住的在在处处门下之辈的话,则於见及大凡一般人心中,究竟而信心决定之姿是无。是所大悲叹之思也。其故者,愚老既已到了过八旬之龄,而於令使存命的御利益者,应该信心决定的行者有繁昌,而亦方觉得有命长的御利益,更连确确地令使决定之姿是皆无地可见及。於其谓云何,抑,即使关於想到人界的老少不定之事,亦会受何种病而死了呢?若是此等世间之风情者,则无论如何一日也好片刻也好皆应该急切而信心决定,一定今度的往生极乐,而其之后任凭於如人的样子,而渡世之事肝要也地大家皆应心得。应将此之旨,趣深深地思入内心,而深深地发起一念信凭弥陀之心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明应七年初夏中旬第一日(农历四月十一日) 八十四岁老衲书之。闻得弥陀名之事若是有者 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凭吧之大家 注1、从浄土宗全书第3卷p.935圣冏的『传通记糅钞』卷43引用该部:若其劣机等者,於此劣机中,尚可有其差异。若不能顿舍,既致染病不须医疗祭祠,只叹存命偏待佛迎。高祖上人云:「待晓天商客 惊鷄鸣犹喜 欣净土行人 得病患偏乐之」,盖此谓也。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四通 一流安心章(直译文修润文)言「一流安心之体」者,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相也地应知。善导大师释此之六字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廻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地可言说。首先言「南无」之二字者,即说为归命之意也。言「归命」者,衆生之「阿弥陀佛赐与救助后生哟」(如来招唤之勅命也)地奉凭(信心)之意也。又言「发愿廻向」者,摄取所信凭的衆生而赐与救度之意也。是即,究竟「阿弥陀佛」四字之意也。因此,於言「如我等愚痴暗钝之衆生,是应如何持心又如何信凭弥陀啊」,令舍诸杂行而「一向一心地赐与救助后生哟」地若信凭弥陀者,则可决定往生极乐之事,更应不会有其疑。此故,南无二字者衆生之信凭弥陀的机方也。又阿弥陀佛四字者赐与救助信凭之衆生方的法之故,是即称为「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意也。有此之道理故,我等一切衆生往生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呼唤声)地听闻到。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明应七年四月日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五通 大坂建立章(直译文修润版)抑,称为本国摄州东成郡生玉庄内的大坂(现在大阪城附近,后来的石山本愿寺)之所在者由往古(远古)是有什么约束(承诺)吧。自去年明应第五年之秋下旬左右,虽偶然但由初见此之在所,既已如法令使建立了一座佛寺,今年早已经过了三年之岁霜欤。是即,往昔的宿缘非浅之缘故也地觉得著了。就彼,令使居住此在所之根元(理由)者,非强调心安过一生涯、好荣华.荣耀,又连花鸟.风月都不寄心,哎呀唯为了无上菩提,亦是使信心决定的行者繁昌,亦欲令称念佛之辈都出来般地皆有哟地运思一念之志(深深愿念)而已也。又亦有些世间人等也好偏执之族也有,都有提出了刁难的题目等时,应於此在所中止执著之心而退出者也。依此,而愈加不择贵贱、道俗,欲使决定金刚坚固的信心之事,诚相契合弥陀如来的本愿,特别可具足了圣人之御本意者乎。就彼,愚老既已今年到了八十四岁而令使存命之事情,不思议也。诚当流法义亦相契合乎时,宿愿之至应不过於此者乎。然者愚老,自今年夏天左右起身体使违和(生病)哟,而至今是无复原之相。最终者於当年寒冬中,势必可遂往生的本怀之事情,认为著一定。哎呀呀,於存命之中大家皆有信心决定哟地,朝夕切盼著。诚虽说为任凭宿善,但述怀之心亦无日或止。又者於此在所经历三年的居住,即使其之效用亦应思考。是必定必定应於此一七个日的报恩讲中,有信心决定,而我和人一同地给与得遂往生极乐之本意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自明应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开始读之,而应使人人皆取信者也。(莲如上人八十四岁)(释证如 花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71.html 第四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71.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71.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71.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御文章》第四帖第一通 念佛行者章(直译文修润版)夫,於真宗念佛行者之中,就法义而无其心得之缘由是多。其故,大概示现其趣终了。总归,自今以后者,同心的行者应以此言作为本。就此有二意:一者应先治定自身可往生的安心。二者於欲劝化人,应区别宿善、无宿善之二者而致劝化。应於心中决定持此之道理。然者,於我的往
第四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

第四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

《御文章》第四帖第一通 念佛行者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於真宗念佛行者之中,就法义而无其心得之缘由是多。其故,大概示现其趣终了。总归,自今以后者,同心的行者应以此言作为本。就此有二意:

一者应先治定自身可往生的安心。

二者於欲劝化人,应区别宿善、无宿善之二者而致劝化。

应於心中决定持此之道理。

然者,於我的往生之部分者,内心使深蓄一念发起的信心,而且亦嗜好他力佛恩的称名,於其后者犹应以王法为先,以仁义为本。

又於疏略诸佛、菩萨等不作,不轻贱诸法、诸宗,唯顺世间通途之仪(样子),於外相不将当流法义之表现於他宗、他门的人,可谓为遵守当流圣人的规定之真宗念佛的行者。

特别当时此时,是勉强(一路)地以竖起可偏执之耳,转动谤难之唇作为本的时分期间,应严格地有其之用舍(取舍)者也。抑,言於当流所立的他力之三信者,於第十八愿可称为「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即虽是称为三信,然唯所信凭弥陀的行者归命之一心也。

其故者云何?宿善开发的行者,一念归命了弥陀地思心之一念发起的时刻,佛之心光(云智光、内光。即以大智大悲的佛心摄取念佛众生的摄取光明之事)赐与摄取彼一念归命的行者。指其之时节,亦言为「至心、信乐、欲生」的三信,又将此意於愿成就文者可说为「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或者将此之位,即亦可称为「真实信心的行人」,亦称为「宿因深厚的行者」,亦称为「平生业成的人」。

因此,言「归命弥陀」也好,言「信心获得」也好,皆无非说宿善之事。

然者,念佛往生的根机者若非宿因之催促,我等今度的报土往生者不可也地令见了。将此意於圣人的御言者,被仰言为「遇获信心,远庆宿缘」(文类聚钞)。依此,当流之意者,即使思欲劝化人,亦不分别宿善、无宿善之二者的话则应为徒然事。

此故,相思计宿善之有无的根机,而可劝化人。然者,近代当流的佛法者之风情(样子)者,无是非之分别,令使荒凉冷漠地(傲慢自大地)赞叹当流之义时,真宗的正意依此之原由而荒废了地令闻了。应详细存知如此等之缘由,而赞叹当流之一义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九年丁酉正月八日(莲如上人63岁)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二通
人间寿命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若计算人的寿命,则今时的定命(注1)者五十六岁也。然而於当时甚至年龄五十六是长寿了之人,诚应是严厉之事。依此,而予既已頽龄(高龄)可迫近六十三岁。若计算则年龄早已甚至延寿了七年。

即使关於此,也是前业之所感故,则承受患何病呢,而一面临了死缘就靠不住。是更不可测之缘由也。

特别以於见及当时的体态,因为是无一定相(常住不变之相)之时分故人的悲恸也无法想像。若是亦於「哎呀想要死吧」地思就立即被死去吧之世的话,则为何至今还是住在此世呢?

唯即使急迫也想要往生者极乐净土,即使愿望也欲愿得者无漏的佛体也。

然者於由佛智令使获得了一念归命的他力安心身之后的话,则直至毕命为期为了佛恩报尽以至於精进称名了的话,则尚还有何之不足呢,而也欲急迫自先世所被决定的死期,反而迷惑於愚痴了呢地亦在想也。

此故愚老设身而使如此想。任何人皆应住於此心中。特别以此世界的习性,因为是到了老少不定,而变成电光、朝露的无常身,故依今也不知道无常风来袭了一事之身而过世,后生者未曾愿望。唯今生者,无论如何皆欲延寿般地正在思吧。说肤浅无知亦犹疏忽也。

应急切自今日起信凭弥陀如来的他力本愿,一向地归命无量寿佛,而愿真实报土的往生,使称名念佛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时文明九年九月十七日忽然思起之间,辰克(上午八时左右)以前,早早书记之迄。

信证院六十三岁

若留书亦 是任凭笔之 摇摆

则假借了 言语之枝末啊

 

1、释尊入灭后,每一百年人寿减一岁,迄今已过二千四百多年,计算释尊寿命八十减二十四的话,莲如上人当时的定命应该是人寿五十六岁也。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三通
当时世上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当时世上的体态(情况)(此时正值一揆、战争等,是动乱状态),即使於何时呢可安定亦不在觉得之风情(样子)也。

其间,若是甚至连到诸国往来的通路,都不容易之时分,则即使关於佛法、世法,也正当千万(非常)迷惑之时也。依此,而或者连参诣灵佛、灵社的诸人都无。即使关於此,也闻到人间老少不定之时者,亦应急切修行怎样的功德、善根,也应愿求何等的菩提、涅盘之事也。

然而,虽连今世都称所谓末法乱世,但爰(於此)阿弥陀如来的他力本愿者,今之时节是愈加不可思议地兴盛也。因此,缠住此广大的悲愿,於在家止住之辈的话,若不取一念的信心而往生法性常乐的净刹(极乐净土),则诚因而似是入宝山而空手归了者欤。应善加沈心而思案之。

然者於详寻了诸佛的本愿,不适合赐救度五障的女人、五逆的恶人之事地令闻了。即使关於此,阿弥陀如来亦方才独自发起无上殊胜之愿,而赐发云「恶逆之凡夫、五障之女质者,我可救助」之大愿了。说难能可贵亦犹疏忽也。

依此,昔释尊御在於灵鹫山(耆闍崛山)使宣说一乘法华的妙典时,提婆、阿闍世之兴逆害,由於释迦为韦提而赐使愿往安养,亦承蒙隐没(中止)灵山法华会座而降临王宫,由於为了韦提希夫人令使御在弘扬净土之教,弥陀的本愿正当此时而兴盛也。此故可言法华和念佛为同时之教一事者,此之由来也。

是即,於为了欲让末代的五逆、女人使愿安养的往生之方便,释迦赐使人被知道,韦提、调达、闍世之造五逆,而虽是斯等之机,但若归不思议的本愿,则必遂安养的往生者也,应知。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九岁九月二十七日记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四通
三首御咏歌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秋亦去春亦去,而送年月之事昨日亦过今日亦过。即使何时乎年老积龄,亦不觉不知欤。

然而,於其中者虽然如此,或者即使是相交了花鸟(表春天)、风月(指秋天)之游(亦指风流之游)呢,或又在逢遇了欢乐、苦痛之悲喜呢,如果连至今皆再想起彼之事则一样也无。唯徒明徒暮(空度日夜),终於成了年老白发身的样子方是可悲吧。

虽然如此,於倩案(熟思)甚至今日者皆未被无常之烈风所诱(死去之事)而我身健在颜(注1)之体态,唯如梦、似幻。至今,是生死出离之一道未成就,则即使可愿求之法,是亦无一,又亦无二。依此,而於此处若闻为「益加容易地赐与救助未来恶世如吾等衆生之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则诚觉得可靠和难能可贵也。

若唯一念无疑地奉上至心归命此本愿者,则烦恼亦无地,若其之时临终(指短命之机)者则可往生治定(确实决定往生)。若其之命延(指长命之机)者,则一期之间为了报谢佛恩应念佛,而毕命为期。是即可为平生业成之意地确实令使听闻时,其决定信心之原样地,至今於耳底不使退转。说难能可贵,亦犹为疏忽者也。因此感到弥陀如来他力本愿的尊贵感和难能可贵感之余,如此任凭浮於口,而歌咏此意曰:

〇一度亦依凭佛之心,方是契合真实法之道吧。

〇若成罪深依凭如来之身者,则於法之力方往西去吧。

〇若於闻法之道心决定者,则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方才称念吧。

我身全然皆,是本愿一法的殊胜之余,如斯地在歌咏了。

此三首歌之意者,初者在歌咏一念归命的信心决定之姿。后歌者在咏唱入正定聚之益,必至灭度之意。次之意者在作咏歌於庆喜金刚信心之后的知恩报德之意也。

因此,若是使发得他力信心之后者,则至少斯样地口唱,而亦觉得连佛恩报尽的勤行呀皆可成了,又在觉得若听到之人亦有宿缘者,则如何呀不变成同心呢也。

然而,予既已及七旬之龄,特别是愚暗无才之身,极其可笑地亦申说如此无知相似法门之事(莲如上人的自谦语),而且亦不回顾斟酌。唯只感到本愿的一向尊贵感而已之余,任凭文笔书记卑劣之此言语毕了。於后日见到之人请莫成诽谤。是诚亦可成为在赞叹佛乘之缘、转法轮之因。千万决不可成为偏执之事。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时文明年中(九年)丁酉暮冬仲旬之比(时),火炉边暂时书记之者也,云云。

 

右此之书者从本来针之木原(地名。现在的大阪府茨木市)旁边到九间在家(地名。现在的大阪府茨木市)有佛照寺的事情而出行之时,在路边拾获此书信而被持来本寺。

文明九年十二月二日。(1477。莲如上人63岁)

 

1、我身健在颜者,「无论如何自己和死是无缘」那样地思著之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五通
中古已来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即使中古(注1)已来迄至今时,亦於当流的致劝化其之人数中,更不令人知道言「宿善有无」之事而为劝化也。总之,於自今以后的话,则令人存知此之原由而譬如读圣教也好,又暂时地欲言法门时也好,皆觉悟此之意,而赞叹一流(净土真宗)的法义,或者是又即使为了听闻佛法而是人数众多群集了之时,也要想「於此之人数中,若有了无宿善之机呀呢」,而在不可讨论一流真实的法义之处,见及近代的人们劝化之体态(样子),没有此之觉悟者,若唯是无论任何机皆能劝化者,否则认为好像没有立基於当流的安心般欤。是错误,应知。

恳切存知如此之缘由,而可致当流的劝化者也。中古(注1)迄至此时,更无得其意而善巧地劝化之人。好好地觉悟此等之旨趣,而应致如斯(依照所定之教义)的劝化者也。

抑,今月二十八日者,作为每年的仪式,无懈怠地为了开山圣人的报恩谢德,估计致念佛勤行之人数是很多。诚以,存知欲汲流而探寻本源之道理(注2)故也。徧是圣人所致的劝化之普遍也。

其中,见及近年意外地建立在当流不赞叹的僻法门,迷惑诸人,或者亦被其处的地头(注3)、领主所责备,自身亦住於恶见,当流真实的安心方面,亦不被修正的样子。非肤浅之缘由耶?可悲、可恐。

总之,於本月报恩讲七昼夜之中,各自发起改悔(悔改自力而任凭他力)之心,将自身所误解的内心,不令遗留心底,於当寺的御影前(亲鸾圣人的像之前),廻心忏悔(翻转自力的心而悔改之事),让诸人之耳如听闻到般地,应每日每夜地法谈。是即连「谤法阐提,廻心皆往」(法事赞.上)之御释都相符合,又连「自信教人信」(礼赞)之义都可相应者也。

然者,真实有心的人们,即使闻到此之廻心忏悔,也会真实地思,同样地廻转平日的恶心,返转成善心之人也应有。此啊诚可相契合於本月圣人御忌之本怀。此即,应是报恩谢德之恳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四八二。莲如上人六十八岁)

 

1、「中古」者,古分上古、中古、下古,不说下古的亦有。在净土真宗的话从亲鸾圣人迄至第三代觉如上人是上古,之后是中古。

2、出自觉如上人《报恩讲私记》之文:「欲酌流而寻了本源,偏是祖师之德也」。言感谢开山祖师的恩德之意。

3、镰仓、室町幕府任命的庄园管理职。是以土地管理、年贡的徵收为职务的庄官,於上人的时代者成为守护的被官(从属)。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六通
三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本月的报恩讲者,为开山圣人御迁化(高僧成亡之事)之正忌,作为例年的旧仪(依旧之仪式)。依此,而远国、近国的门徒之类,正当此之时节而运参诣之志,欲致报谢之诚。

其间,於每年七昼夜(报恩讲期间)间,凝聚激励念佛勤行。是即真实信心的行者使繁昌之故也。实以可谓为念佛得坚固(念佛的教法成盛之事)之时节到来了者欤。

此故,於一七个日(报恩讲)间而於致参诣之辈中诚只模仿人而已地到御影前(亲鸾圣人御像之前)参加佛事之辈是应有。於其之仁者(人),应早点跪於御影前,发廻心忏悔之心,归入本愿之正意,而设(持得)一念发起之真实信心者也。

夫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即是念佛行者安心之体(信心的本体)也地应思。其故者,言南无者归命也。言即是归命者,於如吾等般无善造恶的凡夫上(凡夫身份),而奉信凭阿弥陀佛之心也地应知。言其信凭之心者,即是阿弥陀佛之将衆生摄取於八万四千大光明中,而将往还二种廻向,御在与衆生之意也。因此,言信心亦非别意,皆是含笼於南无阿弥陀佛之中者也。

近来让人觉得好像是别事一般。就此,於诸国本流门人之中,议论大多没被祖师所置定的圣教之所判定的似是而非法门,而紊乱法义之事,意外之情形也。

总之,於如此之辈的话,则绝对要在此一七个日报恩讲之中,应廻转其错误,而立基於正义者也。

一、为佛法栋梁,於是如法持有了坊主身分之人的身世(优势),将些许传承亦无之未知的似是而非法门而说於人,打算为了欲被认为我博学多闻,於最近到处各处盛行,云云。是极其荒谬之缘由也。

一、称为到京都本愿寺御影(亲鸾圣人像)致参诣之身也,不论是任何人之中,即使在大道、大路,又即使在关口、渡船中皆不忌惮地将佛法方之事显露地说於人之事,是大错特错也。

一、即使有人曰:「我身是信任何佛法之人啊」地有了相寻问之事,亦不可确切地回答:「本流的念佛者也」。唯应答:「即使任何宗派亦无,唯念佛是很尊贵之事地存知而已者也」。

是即,本流圣人之所御在教示的,应成不令看为佛法者的人之姿。因此,善加存知此等之旨趣,於外相以不令见其色,而可思为当流之正义者也。

就此,此两三年间,於报恩讲中,作为大众中而所置定之义,全然不可违背改变。於此大众中,万一若是有使相违背之情形者,则永世不可是开山圣人的御门徒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十五年十一月日。(一四八三。莲如上人六十九岁)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七通
六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本月报恩讲之事,作为例年的旧仪,所致七日之勤行,至今无其之退转。

其中,正当此之时节而诸国门叶(门下之人)之类,运报恩谢德之恳志,尽称名念佛之本行(注1)。诚是专修专念决定往生之德也。

此故,於诸国参诣之辈,住於一味的安心(他力平等的信心)之人应是稀少地令见了。其之故者,真实地志心於佛法者不作,而若是唯模仿人而已,或者只到仁义(道德)之类的话,则诚因而悲叹之缘由也。

於问其之原由如何呢?未安心之辈亦不讨论疑问的缘由时,亦觉得不信之至了吧。此故,遥遥地越过万里的远路,又致莫大的苦劳,而令使上洛(京都)之处,更因而无其利益。可悲、可悲。但是,若是无宿善之机,可谓为无用了者欤。

一、近年者,即使佛法繁昌虽是亦能见,但诚以只限於坊主身分的人,而成信心之相一向不讨论地听到                            了。意外地悲叹之缘由也。

二、对於末末(末端)的门下之类,是依照他力的信心而听闻之辈此很多之处,更令坊主生气之的缘由,                    听说到。言语无法形容之情形也。

三、於自田舍(乡下)来参诣的诸位之身上,有应心得(领解)之宗旨。其故者,不论即使他人当中,亦                    又即使於大道、路边等也好,亦不忌惮关屋(边关的小屋)、船中,作佛法方的赞叹之事,遗憾之缘                    由也。

四、或者有人相寻问了本流的念佛者:「什么宗」啊之事即使譬如有,亦不可明确地回答为「本宗念佛                            者」,只可答:「无论何宗都无之念佛者也」。

                此即我之圣人所被御置定的,应成不令见佛法者的气色之举止。善加存知此旨趣,而於外相不可运其                    色。诚是,可成当流念佛者举止之正义者也。

五、即使在窗外、围墙边听闻佛法的由来,而於内心「这样啊」地譬如领解地说,亦要重复而向人好好地                    寻问其之旨趣,应将信心之方者治定。若就那样地任凭我之心的话则必定可成错误。最近此等之情                            形,当时变成兴盛了,云云。

六、将获得了信心之原样,几度又再几度地向人寻问,而可治定他力的安心。如果一往(一应、一遍)听                    闻的话则应必定会有错误也。

右此六个条之旨趣,应好好地存知者也。近年,虽然所谓佛法者人皆听闻,但是听闻一往(一应、一遍)之义而真实地信心决定之人是无之时,安心亦疏忽疏略之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一四八四。莲如上人七十岁)

 

1、根本之行业之意。称名念佛是报恩谢德之本行。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八通
八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今月二十八日的报恩讲者,是自昔年来流传之惯例。依此,而是近国、远国的门叶(门徒),所运报恩谢德之恳志也。二六时中称名念佛,古今无退转。是即,开山圣人之法流,一天四海(全天下)的劝化,无以比类之所致也。

此故,正当七昼夜(报恩讲)之时节,於不如法不信之根机的话,则应让其获得往生净土的信心者也。此全然应是本月圣人御正忌的报恩。於若不然之辈的话,则是相似於无报恩谢德之心志者欤。

依此,此时於号为真宗的念佛者之中,无真实地由心底决定当流的安心之间,或者名闻,或者随人致报谢的好风情(样子)是有。是意外地不可然之缘由也。

其故者,既已凌越万里的远路,致莫大的辛劳而上洛(到京都)之辈,徒住於随人名闻的心中之事,岂非可惜之因缘耶?可谓为颇不足之所存心(不满足之思)了。但是,至於无宿善之机的话则力不及。虽然如此,但是若致无二之忏悔(注1),赴一心之正念的话,则如何会不达到圣人的御本意者耶?

一、於诸国参诣之辈中,不嫌在所,不管任何大道、大路,又即使於关屋(关所的小屋)、渡船中,亦更                    无其忌惮地,显露佛法的因缘地对人讲説之事,皆不可然之事。

二、於在在处处,赞叹在本流更无议论的珍奇法门,同样地使用在宗义没有的奇怪名目等之人是很多。意                    外的偏颇之想法也。自今以后应严格禁止者也。

三、於此之七个日报恩讲中的话,则一人亦不残留的信心未定之辈者,应不忌惮心中,发改悔忏悔之心而                    获得真实信心者也。

四、原本让我安心之旨趣尚未决定的份之间,於应该致上其疑问之所在,隐藏心中而不作原样地讲説之类                    应有。在严加催促相寻问之的场所,不原样地讲说心中,而只是当埸欲拔言(不说话)之人也。实在                    是很可惜的因缘也。应该毫无保留地讲说心中,而立足於真实信心者也。

五、近年是佛法栋梁的坊主们,由於我信心是极不足,而结果门徒同朋者信心是决定之时,若称说坊主的                    信心不足之理由的话,则意外地让他们生气之事,是不可思议之缘由也。於以后的话则老师弟子应共                    同地住於一味的安心之事。

六、坊主身分的人,最近意外地贪杯(嗜酒)之原由,有其之听说。不可思议之缘由也。非说为强调请禁                    止饮酒之人哟。

                关於佛法就於门徒,若是贪杯者,则因为必定动辄只会让狂醉出来而已时,不可然。当时者,坊主身                    分即使被禁止,亦诚都可言为兴隆佛法了欤。若不然者则即使於一杯亦可以欤。此亦是由於在佛法志                    薄而有之事故,不禁止之亦有道理吗?应有深深思案者也。

七、若有信心决定之人,亦再再於同行会合之时,互相讨论信心的话,则是即真宗繁昌的根本也。

八、言当流的信心决定之体者,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相地应心得也。

                既已善导释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意,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地可言。若                    南无地众生之归命弥陀者,阿弥陀佛善知道其之衆生,而赐授与万善、万行、恒沙之功德也。此意即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之意也。此故,指南无地归命之机,和阿弥陀佛益加救度之法,成一体之                    处,而称为「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也。

                斯故,阿弥陀佛之昔作为法藏比丘时,「众生若不成佛者我亦不取正觉」地益加发誓时,其正觉已成                    就了之相,正是今之南无阿弥陀佛也地应心得。此即,我等往生之决定了的证据也。因此,言「获得                    他力的信心」,亦唯此六字之意也地应落实者也。

 抑,此八个条之旨趣如此。其间本寺建立是既已可及九个年。於每年的报恩讲中,虽说每人各自有随分信心决定的好领纳(领解纳受),但即使到昨日、今日为止亦其信心之旨趣都成不同时,无所用者欤。

虽然如此,只要今年的报恩讲中,无信心之辈,於今年报恩讲之中,若无早速地获得真实信心的话,则即使说经过每一年亦应是如千篇一律般地可见了。

其间,愚老年龄既已七旬有余,而亦是难以期待来年的报恩讲之身时,若有让各位真实地获得了决定信之人者,一者为了圣人本月的报谢,一者亦可在思为愚老此七八个年间的本怀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四八五年。莲如上人七十一岁)

 

1、「无二的忏悔」者,彻底悔改自力之事。在此者翻转自力心。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九通
疫疠章(直译文修润版)(御谈合)

就算此时最近意外地疫疠(疫病、传染病)而人亦死去。是更非由於疫疠而始死亡,是由被生之初而所作决定的定业也。不应该只是那样深深惊恐之事也。

虽然如此,当此之时分而死去之时,好像是不应该有般地(因疫疠而死)众人都觉得。是诚一定之道理呀。

此故如阿弥陀如来所仰愿了般者:「已是末代的凡夫、罪业之我等了者,无论罪是如何般深重,亦将一心地欲信凭我之衆生,必定可救度」地仰誓了。

斯等之时者,越发深深地御去信凭阿弥陀佛而可往生极乐地觉悟,而一向一心地(注1)尊敬弥陀之事地疑心,是连如露尘般都不应会持有之事也。於如此心得(领解)之后者,即使睡眠也好觉醒也好都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者,是称这样地容易益加救助之御难能可贵感、御欢喜感的御礼谢之心也。称之为即所谓「报谢佛恩的念佛」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延德四年六月日。(一四九二年。莲如上人七十八岁)

 

1、不挂心於他佛呀余行,专信阿弥陀佛一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通
已在今世之女人章(直译文修润版)

已在今世之女人了者,大家皆应团结一心,深深奉凭阿弥陀如来。於其他者即使说信任何之法,亦云「后生被救助」之事,决不可能有地应思。

因此於说「应怎样地信凭弥陀,又后生者如何愿生啊」,任何烦忧亦无地,唯一心信凭弥陀,「后生赐与救助吧」地,深深愿凭了之人者必定有了御救助之事者更加如连露般都不应该会有疑者也。

於此后者,应早已确实有了御救之事呀觉得难能可贵哟,而为了报谢佛恩,唯应称念佛而已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八十三岁 御判(花押)(明应六年。一四九七)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一通 机法一体章(直译文修润版)

「南无阿弥陀佛」地称者,是变成如何之心耶?然者如何信凭弥陀而报土往生者可得遂呢?

应心得(领解)此之样者,首先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相,善加心得(领解)分明而弥陀者可信凭。

抑,南无阿弥陀佛之体者,即我等衆生的后生赐与救助哟(呼唤声、佛心)地愿凭之心(信心)也。即阿弥陀如来之善知(大智)信凭的衆生,而既已益加给与无上大利的功德(大悲)也。可言为能将之廻向给与衆生者此心(他力的信心)也。

因此,将信凭弥陀之机(南无),变成阿弥陀佛赐与救助之法(阿弥陀佛)故,将之可言为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者此之意也。

是即所谓我等往生之是决定的他力信心也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明应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书之讫

八十三岁(一四九七年)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二通
每月两度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於云为每月两度的集会之由来,是为何啊?更非他事,是为了自身的往生极乐的信心获得之故也。

然者甚至由往古至今,皆言每月的集会之事者,虽然即使任何处都有,但是即便更加信心之议论的话则从未尝有之。

特别近年者,即使在任何处亦集会之时,是唯依酒、饭、茶等而已而大家皆使退散。此者於佛法的本意是不可然之缘由也。

无论如何无不信的每一个人都提出进一步的疑问,而於应议论信心的有无之处,连任何效用都没有地使众人退散之事情觉得不可然了。应善加反覆思案之事也。

总之对於自今以后的话,则不信的每一个人者,应相互地有信心的赞叹之事肝要也。

夫言「当流安心之趣」者,非强调依我身罪障之深,而唯止住诸杂行之心,一心地归命阿弥陀如来,将「今度一大事的后生赐与救助哟」(勅命)地深深信凭了(信心)之衆生,皆悉可赐与救助之事,更

不应会有疑。如此善心得(领解)了之人者,诚可成百即百生也。

於此后者,即使致上每月的集会,亦为了报恩谢德地心得之故,是方亦可名为使具足了真实的信心之行者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明应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书之。(一四九八年)

去每月两度讲座衆中。 八十四岁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三通
秋去春去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秋去春去,既若今年到了明应第七孟夏(农历四月之别称)中旬顷(左右)者,则予定是年龄积了八十四岁哟。

然而偏偏於今年,意外被病气侵患期间,耳目、手足、身体心不舒适之中,此全是业病(在此指老衰)之致也。又是往生极乐之前兆也地所令使觉悟也。

依此,於法然上人的御言词曰:「欣净土行人,得病患偏乐之」(传通记糅钞)(注1)方才被仰言。虽然如此,特别喜欢病患之心更以无生起,肤浅无知之身也。可惭、可悲者乎。

虽然如此,予安心之一途,如果於一念发起平生业成之宗旨的话,则今一定之间,佛恩报尽的称名,於行、住、坐、卧不忘之事无有间断。就此,於兹愚老(上人自谦词)一身的述怀是有。其之原由者,在想到於我等居住的在在处处门下之辈的话,则於见及大凡一般人心中,究竟而信心决定之姿是无。是所大悲叹之思也。

其故者,愚老既已到了过八旬之龄,而於令使存命的御利益者,应该信心决定的行者有繁昌,而亦方觉得有命长的御利益,更连确确地令使决定之姿是皆无地可见及。

於其谓云何,抑,即使关於想到人界的老少不定之事,亦会受何种病而死了呢?若是此等世间之风情者,则无论如何一日也好片刻也好皆应该急切而信心决定,一定今度的往生极乐,而其之后任凭於如人的样子,而渡世之事肝要也地大家皆应心得。

应将此之旨,趣深深地思入内心,而深深地发起一念信凭弥陀之心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明应七年初夏中旬第一日(农历四月十一日) 八十四岁老衲书之。

闻得弥陀名之事若是有者 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凭吧之大家

 

1、从浄土宗全书第3p.935圣冏的『传通记糅钞』卷43引用该部:

若其劣机等者,於此劣机中,尚可有其差异。

若不能顿舍,既致染病不须医疗祭祠,只叹存命偏待佛迎。

高祖上人云:

「待晓天商客 惊鷄鸣犹喜 

欣净土行人 得病患偏乐之」,盖此谓也。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四通
一流安心章(直译文修润文)

言「一流安心之体」者,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相也地应知。

善导大师释此之六字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廻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地可言说。

首先言「南无」之二字者,即说为归命之意也。言「归命」者,衆生之「阿弥陀佛赐与救助后生哟」(如来招唤之勅命也)地奉凭(信心)之意也。

又言「发愿廻向」者,摄取所信凭的衆生而赐与救度之意也。是即,究竟「阿弥陀佛」四字之意也。

因此,於言「如我等愚痴暗钝之衆生,是应如何持心又如何信凭弥陀啊」,令舍诸杂行而「一向一心地赐与救助后生哟」地若信凭弥陀者,则可决定往生极乐之事,更应不会有其疑。

此故,南无二字者衆生之信凭弥陀的机方也。又阿弥陀佛四字者赐与救助信凭之衆生方的法之故,是即称为「机法一体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意也。

有此之道理故,我等一切衆生往生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呼唤声)地听闻到。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明应七年四月日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四帖第十五通
大坂建立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称为本国摄州东成郡生玉庄内的大坂(现在大阪城附近,后来的石山本愿寺)之所在者由往古(远古)是有什么约束(承诺)吧。自去年明应第五年之秋下旬左右,虽偶然但由初见此之在所,既已如法令使建立了一座佛寺,今年早已经过了三年之岁霜欤。是即,往昔的宿缘非浅之缘故也地觉得著了。

就彼,令使居住此在所之根元(理由)者,非强调心安过一生涯、好荣华.荣耀,又连花鸟.风月都不寄心,哎呀唯为了无上菩提,亦是使信心决定的行者繁昌,亦欲令称念佛之辈都出来般地皆有哟地运思一念之志(深深愿念)而已也。

又亦有些世间人等也好偏执之族也有,都有提出了刁难的题目等时,应於此在所中止执著之心而退出者也。

依此,而愈加不择贵贱、道俗,欲使决定金刚坚固的信心之事,诚相契合弥陀如来的本愿,特别可具足了圣人之御本意者乎。就彼,愚老既已今年到了八十四岁而令使存命之事情,不思议也。诚当流法义亦相契合乎时,宿愿之至应不过於此者乎。

然者愚老,自今年夏天左右起身体使违和(生病)哟,而至今是无复原之相。最终者於当年寒冬中,势必可遂往生的本怀之事情,认为著一定。

哎呀呀,於存命之中大家皆有信心决定哟地,朝夕切盼著。诚虽说为任凭宿善,但述怀之心亦无日或止。

又者於此在所经历三年的居住,即使其之效用亦应思考。是必定必定应於此一七个日的报恩讲中,有信心决定,而我和人一同地给与得遂往生极乐之本意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自明应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开始读之,而应使人人皆取信者也。(莲如上人八十四岁)

(释证如 花押)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