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06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卷 头 言不是因为凡夫如何地想已学习了、思考了、信了,就能往生得了的。是因为阿弥陀如来超世希有不可思议悲智的本愿说:「南无阿弥陀佛不让汝落下哦」,所以才获救的。若没一次觉醒到这点的话,则尽是在思想计度裏打著转。呜呼!大哉,超世殊胜的本愿、佛智大悲慈亲的真实心底无法知道,此一页应千思。瑞 劒安 心 十 个 条九十二岁瑞 劔一、因为让我的脸活著故佛法死。思如来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时,自己什么也不知、什么也不会,是个尽是罪恶的凡夫。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其运作不思议也,任运作所驱,我往也。二、因为让我的脸活著故佛法死。思及本愿名号的威神功德的话,就能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做不到,只是是罪业的凡夫而已。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三、别想要获得信心哦!别想要安心哦!别想要欢喜哦!别想要做什么去往生哦!凡夫知道了、想到的又能如何。四、不可以为获得信心的话就能往生。不可以为因获得信心了所以能往生。忘记信心的字眼,忆念如来。五、喂!今是临终呀。绝对黑暗、绝对无力、绝对恐怖之外什么也没有不是吗?听到的、信帮不上忙。因为在净土等著我所以才能往生的。六、有人老是在强调信一念。临终时是绝对无力不是吗?绝对无智不是吗?净土不是汝以为能往生就能往生的哦!七、第十八愿是用听闻的,不是称了往生的。内有信心的话,自会色形於外,那就是念佛呀。称名是忆念,忆念是念佛,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愿力。八、自利利他圆满是弥陀正觉、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叫佛智不思议、愿力不思议。「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本愿、是名号、是呼唤声、是佛智大悲的不思议。九、信心,是信「佛智的不思议、愿力的不思议」是「不思议呀」外,没有信心。佛智的不思议是仰敬佛的尊贵是尊贵的心,仰敬、仰敬,若彻底的仰敬,即无话可说,无事可想,那就是「就这样地」。十、安心不是记住法门,而是信如来、释尊、高僧们的人格,及信虔诚的同行的人格处,信心确立。这就是「决定心」。不信人格即无信心。人法不二、名体不二,指的即是这裏。信 心 铭 (六) 九十二岁瑞 劒一、南无 阿 弥 陀 佛◆ 十七愿和十八愿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真可贵,阿弥陀如来真可贵。依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三誓偈(大经上卷)曰:「我至成佛道,名声(南无阿弥陀佛)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为衆(衆生)开法藏(名号之藏),广施功德宝,常於大衆中,説法狮子吼」。第十七愿文(大经上卷)曰:「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第十七愿成就文(大经下卷)曰:「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又曰:「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亲鸾圣人在行卷説第十七愿是「大悲愿」,又名(一)「诸佛称扬之愿」、(二)「诸佛称名之愿」、(三)「诸佛咨嗟之愿」、(四)「往相回向之愿」、(五)「选择称名之愿」。托十七愿的福,今天我们方能听闻到托「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能听到名号的话,就不能顶戴(获得)真实的信心。真实的信心是第十八愿的信心,所谓第十八愿,即如大经(上卷)曰:「设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八愿的愿名,叫「念佛往生之愿」、「选择本愿」、「本愿三心之愿」、「至心信乐之愿」、「往相信心之愿」。第十八愿中示著顶戴「至心」(如来的智慧和真实心)、「信乐」(如来的大慈悲心、衆生的信心)和「欲生」(如来的回向心、衆生的愿生心)的三心(三信)者能往生。三心摄於「一信乐」。「信乐」和天亲菩萨在《净土论》中説的「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的「一心归命」(归命的一心、真实的信心)是同样的。◆ 一心是往生的正因「一心」,是「真实的信心」、是「广大难思的庆心」、是如来回向的「威德广大信」、是「往生的正因」。「一心」,无二心叫做「一心」。疑心自力舍弃,一心一向地信顺勅命的就叫「一心」。「一心归命」(一念归命、信凭一念)是真实的信心。「一念归命」是真实的信心,是往生的正因。「一念归命的信心」若确立的话,决不会动揺或破碎,故之谓「金刚心」,又叫做「金刚坚固的信心」,又叫做「决定心」。◆ 信卷的眼目亲鸾圣人在信卷解释「三心即一的信乐」即「一心」曰:「故知,一心是名如实修行相应,即是正教、是正义、是正行、是正解、是正业、是正智也。三心即一心,一心即金刚真心之义,答竟。可知」。信卷的眼目在此处。◆ 真宗的面目、安心的基调在成就文圣人教「横超直道」「净土真宗的真精神(面目)」是第十八愿成就文哦。成就文(大经下卷)曰:「诸有衆生,闻其(无量寿佛的第十七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之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成就文是净土真宗的面目、是真宗安心的基调。圣人在信卷曰:「横超者,即愿成就一实圆满之真教真宗是也。」龙树、天亲、昙鸾大师及亲鸾圣人的安心全依据此成就文而确立的。今日我们也应如此,当对信心和念佛生有疑义时,一定得照著成就文来判断才行。若想知道成就文的意思的话,应精读「正信偈」、「和赞」、《御文章》。◆ 信心正因・称名报恩成就文明示著「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之一念),即得往生」,因此「信心」是正因实是明了。「信心正因」既已确立,则无必要再以称名念佛补助信心。在「唯信正因」的净土真宗,信后的称名是报谢佛恩的行。真实信心一确立的话,念佛必付随著信心被称念,之谓「必具名号」。即使虽有念佛,缺「愿力的信心」的话,则无法往生。◆ 行信,不离・不二第十七愿是「真实行的愿」,第十八愿是「真实信的愿」。「行」和「信」是不离不二。「不离不二」是指「南无阿弥陀佛」(行)是「往生的真因」,其真因的南无阿弥陀佛(行),依第十七愿的「愿力」显现於衆生的心,依第十八愿的「愿力」落在、印现、彻到衆生的心中,使闻信而成往生的正因的「信心」。其「信心」又依第十七愿的「名声闻十方」的「愿力」,又依「必具名号」的法则,现於衆生的口,而成称名念佛的「行」。因此,由愿力的南无阿弥陀佛的波流(活动),为「行」(名号)↓「信」↓「行」(念佛)地为我们活动著。「名号」(行)和「信心」(信)的关系叫做「行信」。讲「行信」时,意味著「行(南无阿弥陀佛)即信」。「行卷」的行(名号)来到「信卷」成了信(信心)。行和信是不二不离的。故有时説南无阿弥陀佛(行)之中摄信,有时説信之中摄行(名号)。◆ 本愿和名号本愿和名号的关系也很难。以「本愿」为「因」,「名号」为「果」的时候也有,又讲「因中有果,果不忘因」的时候也有,又「本愿」也是「叫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正觉」也是「叫南无阿弥陀佛的正觉」,所以视「本愿」和「名号」同一,説「本愿即名号,名号即本愿」的时候也有。在真宗学最难的是「行信论」,必须累积几十年的钻研不可。◆ 信心和称名念佛(一、正因・非因的关系)不论什么人也必须知道不可的问题是「信心」和「称名念佛」的关系。(一)信心是往生的正因,称名念佛不是往生的正因,即念佛是「非因」。念佛不是正因而是「报恩行」。「正信偈」曰:「唯能常称如来号,应报大悲弘誓恩」。《御文章》亦常常提到此意旨。但是,忘记称名是报恩行,想念佛而往生,握住念佛,致力於自力念佛的人非常多。认定称名念佛是往生之因的人,即是所谓的「称名正因的邪义」,是异安心的人。在善导大师的法门(观经法门),叫做「一行往生门」「行中摄信的法门」「念佛往生的法门」「信行通摄的法门」,是视「念佛的行」即「信心」的法门,因此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的词句中有著很多「称名得往生」的话。例如善导大师释第十八愿説「衆生称念必得往生」。有人看到善导大师的「称名正定业」之文,及以「衆生称念必得往生」之文为盾,教説「要念佛哦,念佛的话就能往生哦」。听到这样教的人也觉得是「念佛而往生」,握住念佛,认为「只要念佛的话就能往生」,实际上这样想的人居多,这是与亲鸾圣人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十八愿成就文)的纯粹的净土真宗的正义之意相反的。落在「称名正因的邪义」的人,不论是给他看《御文章》、或是《教行信证》的总序之文、或是「信卷」的文、或是三业惑乱时大瀛师写的《横超直道金刚錍》,他都不会説「原来如此」。一陷入异安心,一生毒素无法拔除。真是可怕。因此,一开始依止善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经验,我常常想:依止桂老师学十五分钟,强过独学十年或二十年。特别是《教行信证》,不是没依止老师就能懂得的书。禅宗也是,没老师就有成就的高僧,从古来无有一人。◆ 信心和称名念佛(二、前后的关系)(二)以时间的前后讲的话,先顶戴了信心,念佛则行於信心之后,这即是「信前行后」。圣典中,虽然也有「十声、一声」的教法,也有「衆生称念必得往生」的教法,有「称名正定业」的教法、有「念佛成佛是真宗」之词,也有「行一念」的圣训,但是行一念必是信一念之后。讲「念佛往生」也好,讲「称名正定业」也好,没有信心的念佛,或没有信心的称名,既不是为往生的「业因」,也不是「正定业」。「称念的话必得救」之法门的真意,是「信心正因」的意思。关於论「往生的正因」之论议,下最后的判决的是本愿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一念),即得往生」的金言。与成就文之意相反的信心,皆悉是异安心。以成就文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心决定的话,其信心是「决定心」,是「金刚心」、是「往生的正因」故,因此若想用称名念佛助往生者,是肤浅的邪见,是「自力的计度」。他力念佛的体是信心,信心的体是南无阿弥陀佛。《观经》説:「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之三心,《大经》第十八愿説:「至心、信乐、欲生」之三信(三心)。圣人解释《大经》的三心説「欲生」的体是信乐,信乐的体是至心,至心的体是至德的尊号「南无阿弥陀佛」,「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是《大经》的真髓,亦是净土真宗的面目(真精神)。◆ 信心和称名念佛(三、体用的关系)(三)叙述体用的关系时,「信心」是「体」,「称名」是信心的「用」。「往生的正因」是信心,不是称名。自信海流出的「称名」是报恩行。论「往生的正因」时,「称名」的「用」必归「信心」的「体」。谈「信心正因」的是净土真宗的成规,这就叫「全用归体」。◆ 信心和称名念佛(四、往生治定和缘缺不生的法)(四)「称名」亦叫做「缘缺不生的法」,发音器官有故障时,就无法称念佛名。「信心」,获得信心以后,即使无法讲话,以前所获得的「信心」是正因的缘故必能往生。应知「信心」是「广大难思的庆心」,亦是「威德广大的信」之旨意。二、南无 阿 弥 陀 佛 的 独 立◆ 天亲菩萨天亲菩萨(印度、四世纪)在《净土论》説:「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誓愿的尊号「南无阿弥陀佛」(铭文)。又此十字名号是为一切衆生的「真实功德相」。我们顶戴的「信」、「行」、「往生」、「成佛」,皆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无碍光明的功德力。十字名号因为即是至德尊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以「信」、「行」、「往生」、「成佛」、「往相」、「还相」皆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这叫做「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昙鸾大师昙鸾大师(中国、476~542)解释天亲菩萨的《净土论》,著作了《往生论注》,自宣言「念无碍光如来」,表白信心,造「赞阿弥陀佛偈」,在卷头明记著「南无阿弥陀佛」。故圣人亦造「赞阿弥陀佛偈和赞」(净土和赞),在其卷头记载著「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是意味「信」、「行」、「往相」、「还相」、「因」、「果」,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即是表现「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者。◆ 传教大师和七难消灭的诵文传教大师造「七难消灭的诵文」,由十五节构成的诵文的每一节的起首都写著「南无阿弥陀佛」。这亦是以南无阿弥陀佛总括诵文的意思,亦可视为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叹异抄》是名号的独立《叹异抄》是圣人的弟子唯圆坊的著作一事在今日几乎已成为定説,此《叹异抄》虽是仅由十七章和结论所构成的小册子,却是最能道尽亲鸾圣人的人格和宗义的贵重的文献。其注释书从明治初年到今日为止约有四十种。日本人读的最多的宗教书是这本《叹异抄》。古来在学者之间最难解的部分是第二章的:「在亲鸾,唯信善知识(法然上人)的慈训『念佛被弥陀救度』外,无别的窍门也」。恩师桂利劒老师曰:「这是观经法门,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也」。依此看法,其意义始明确的了解。◆ 法然上人、莲如上人的诗法然上人的诗云:「闻得即如伫立原野之竹竿影不遮障谓他力」。这是「白木的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莲如上人的诗云:「若有闻得弥陀名人皆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凭」(《御文章》)。「地」之一字有千钧的价值。「弥陀名」也是「南无阿弥陀佛」,「闻得」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信凭」(信、信頼、依靠)的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即此诗可拜察是歌咏「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者。◆ 丘英州师和福山东山老师这是大概五十年前的事了。在神戸有位叫丘英州的高僧,五十歳左右的时候双眼失明了。同行们同心协力为丘老师在石屋川的河堤边盖了一座草庵,照顾丘老师。如此过了五年的时候,丘老师罹患了胃癌,毎天与药为伴。有一天,青木「无量寺」的老和尚要去看丘老师,所以我也跟著一起去了。丘老师説:「稻垣,汝来迟一个月了,虽然想传真宗的极意给汝,但是在如此痛苦的状况下无法尽兴的传给汝」。那天讲了五分钟,隔天讲了三分钟,再隔天讲了二分钟、一分钟,如此终於得遂往生的素怀。在他往生后不久,他在当禅僧的兄长「福山东山师」从但马赶了来。东山师是依止天龙寺(禅宗)管长峨山和尚十五年,是但马最有名的学僧。东山师坐在丘老师的枕头边説:「大家都南无阿弥陀佛地死去」。我听了这句话,想起了莲师的「人皆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凭」的诗,小声的説了声「地」。隔天擧行了葬礼。因为出殡的缘故延迟了一个小时。东山师叫了我説:「懂得『地』的一字的人可以传禅的奥义」,於是同我説了华严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的教义。几年后,中山延二博士的小姐(四歳)逝世了,接获电报,我到了但马的竹田町参加了葬礼。顺便拜访了福山东山师。东山师问我説:「真宗是什么样的宗教?」我答:「是讲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的宗教」。就著这个话题,一问一答,如此过了三个钟头。我表达的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的事实。东山师感到很满足的样子。之后,直到他往生为止,我与东山师私交甚深。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意味深远。很多老师都主张用「独用」而不用「独立」。我想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吧。◆《选择集》的文拜读法然上人的主要著作《选择集》,卷头有「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的标文。「念佛为本」,即是指的「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叫「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法然上人在《选择集》赞南无阿弥陀佛説:「名号是万德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十力(佛的特别的十种力量)、四无畏(佛菩萨説法时四种的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説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殊胜也。」◆ 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昭和五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早上,住在神戸的六十八岁的井口广先生往生了。在他生病期间,不论寄给他多少可贵的佛法,他一点也没有想要闻法。听到他的病越来越重了,有一天我写了这句「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寄给他作为最后的法语。结果,不思议的是,他只有看到这句话欢喜的流涙。在这二三天后他往生了。其他任何法语也不接受的他,看了这句话方始欢喜的流下感激的涙。这是「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此处看到「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关於「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这句用语,因恩师利劒师用於《叹异钞略解》,所以瑞劒亦常用此语。本来我以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是恩师利劒师的独自见解,结果并不是如此。古来即有先哲用过此语,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用过此语则是不明。三、善导 大 师 的 六 字 释 (依断铠师的《六字释提要》)◆ 原口和上的六字释和断铠师的六字释提要原口针水和上著有一本线装本的《六字释》(法语)(明治二十九年出版),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但是已经絶版,无法买到了。其次是法雷学派第一祖断铠师的著作(手抄本)《六字释提要》即《六字释听记》(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九日释了英书写),这本手抄本的栏外记录著:「赠劝学法雷和上述明治二年一月十四日往生」,以此可以知道断铠师往生的年月日。又此写本的后页注有「安政四年极月中旬写之」。顺便一提,了英师是滋贺县丰乡村安食南,法城寺的住持,劝学瓜生津隆英师(法雷学派第二祖)的侍僧。昭和初奉恩师之命,为神戸的僧侣们,我印刷了五十部《六字释提要》作为桂老师的讲义,结果因为这本讲义太难了,上了两次课就没有下文了。此本书是六字释的最高水平,也因为如此非常的难懂。去年出版《真宗玄义》时,把它加入了《玄义》中。◆ 每日新闻报的宗教栏记载「无神的时代」閲读每日新闻报纸宗教栏连载约二百次的「无神的时代」,显示出国立大学的宗教哲学、比较宗教学、宗教心理学等的教授们,多是不信神(佛)者。这是知而不信的人。其他宗教教义的根本,几乎全都是説「神」、説神造天地万物、支配万物。然后成其教祖的人受到神的告示而开始説教,这是其宗教的源起。这在科学和哲学进步的今日,发现有许多难以通用之处。因此,每日新闻报的宗教栏説的「无神的时代」不是没有道理的。讲宗教的人多是提出「死后的问题」、「神的问题」、「天国、地狱和极乐的问题」,然后以今日的科学眼批判这些问题説「神死也」(尼采)、「无神的时代」等等。◆ 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大乘佛教和其他説神创造天地的宗教是完全不一样的。大乘佛教如华严、天台、真言、禅、净土真宗等,不论哪个皆不説「神的创造説」。其教理的根本思想是:讲「色(万物)即是空」的般若思想;讲「六大无碍」、「色心不二(主观即客观、客观即主观)」的是真言宗的思想;讲「空、假(现象)、中(非空、非假、中道)」的三谛圆融的哲学的是天台思想;讲「万法归一」的是禅的思想;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心佛衆生是三无差别」的是华严的思想;讲「随顺法性(宇宙自然的根本真理),不乖法本」的是净土真宗的哲学的根本思想。以此能知大乘佛教为何。在其他的宗教讲宗教的根本真理是神、神圣者,不论哪个宗教皆止於置神於心外而客观的观望之。◆ 普遍的宗教和个人的宗教深吟大乘佛教的话就不会説「佛死」、「无佛的时代」等类之话了。要言之,大乘佛教是以大宇宙(法界)的根本真理的「无我的大悲」和「无分别的大智」为基础、为骨架。这就是大乘佛教。而完全具足大智大悲的「自觉觉他」的圣者叫做「佛」,或是「如来」。释迦如来就是这样的人,阿弥陀如来就是这样的人。故诸佛如来虽各有本愿各有个性,是即普遍的真理的个性。但是其他宗教的诸神则仅有个性,不是与普遍的真理合一故,只能説是「个人的宗教」。净土真宗是大乘佛教,如来是大智大悲的觉者故,虽是普遍的宗教,可惜真宗的门徒大多不知这个,把如来和神混同而落入杂行杂修的人居多。这是可悲的事。大乘佛教是普遍的真理的宗教、是普遍的智慧的宗教、是普遍的慈悲的宗教、且是普遍的禅定的宗教,但是许多的真宗门徒不知这个,而以自己对教理的知识、思想、认知,自己想像真实的信心,这些叫做「自力的计度」。有自力的计度的人是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的。◆ 法界的真理和净土真宗无我的大悲和无分别的大智是法界(全宇宙)的根本真理,这显现於迷妄的人界的是「本愿」、是「南无阿弥陀佛」、是「真实的信心」、是「他力回向的念佛」、是「往相还相的回向」。这就叫做「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我做了如下的诗:「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 其运作不思议也 运作的当下吾往也」。又述自督曰:「自督」(一)我呀揺揺晃晃内空空反正怎么都是无法老实听闻的家伙所以本来就是地狱必定南无阿弥陀佛。(二)认定妄念是凡夫的自体,妄念外无心,不靠「知道的」、「想的」、「记得的」,厌倦自己的心,南无阿弥陀佛。(三)往生般的一大事,「凡夫成佛这样的大工作」,无论如何这么样怎么样皆非自己的能力所及,如此断念而任凭本愿力,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现代宗教的实态与真宗门徒许多真宗的教徒似乎是不了解日本现在的宗教实情。我以前到大阪的某寺院时,来了一位某新兴宗教的干部,他説:「我花了五年遍历全国调査的结果,日本的宗教约有五万种,实际上比这多五倍,日本约有二十五万个宗教云云」。又到米子市的某寺院去时,青年会的会长説:「没有杂修杂行的人,只有我和另一个人,人口十万的米子市只有二人而已」。◆ 杂行杂修与宗祖和莲师的训诫所谓「杂行杂修」,就是脱离圣人的教义,为求现世的幸福向神佛祈求、看日的吉凶、方位、家相等、占ト等,为求现世的幸福所做的一切宗教的活动,就叫做「杂行杂修」。这是亲鸾圣人、莲如上人再三训诫的事,即使如此,不论到哪个都市村落,真宗的门徒几乎都在「杂行杂修」。在美国等也是如此,听説基督教的分派就约有五百之多。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状况。在印度本土见不到佛教,有印度教、回教徒和婆罗门教的分派的宗教、和各种多样的宗教,只有斯里兰卡有小乘佛教而已。宇宙的「絶对的真理」得是一个不可。「神」得是一个不可。其「神」,不是造世界的神,而得是「絶对的真理」不可。如此在佛教,神是「法身佛」。法身佛和报身佛(阿弥陀如来)是不二一体。要言之,看真宗教徒中,不知那是杂行杂修,且还蔓延横行著的事实,令人不得不惊恐。◆ 信心须纯粹舍弃杂行杂修自力的心,一心一向纯粹的信心,叫做「一念的净信」,又叫做「真实信心」。信心须得是「真实」不可,得是纯粹的「净信」不可。「纯粹的信心」、「真实的信心」,是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的信心。歌德诗:「耀者是一时的荣华,真实者方久长」。身为佛教徒者,不论到何处皆应身受佛智大悲,住真实的信心,入真实的念佛生活。净 土 真 宗 的 信 仰(三) (英文原文附於后)稻垣最三(瑞劒)南无阿弥陀佛绝对的真理、智慧自然中无处不在,但,凡夫的我们无眼能见绝对的真理与智慧。54、禅定圆满时,自然界的万物—山川、河流、树草—在一如中显现佛性,但对愚昧、罪恶我们来说,         是不可能的。55、阿弥陀佛,观众生实相,超发誓愿,救度罪恶、无明的众生。信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我们无需做         任何事。我们就这样地被救,尽管罪业满身。56、净土真宗真是不可思议的宗教。57、是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宗教,是阿弥陀佛智慧的宗教。58、净土真宗教示我们正直,但从未教我们为了往生净土而正直。59、净土真宗教示我们依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名号)往生,依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即是依名号往生;依名        号往生即是依信心往生;依信心往生即是依愿力往生—依不可思议的佛的智慧与慈悲。60、不可思议的佛智与慈悲即是法界(大宇宙)的功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净土真宗是自然法尔的        宗教。61、自然中的万物并非无生命、盲目的集合,亦非上帝创造。62、大自然,万物,是佛自身—法界,并非上帝所创造。63、这是大乘佛教的思想。而非一元论或无神论。64、自然、万物、心灵中有佛性。因此华严宗说:「心,佛,世界—三无差别乃一体」。65、大自然中,既无创造者,亦无创造物,万物皆非被创造,乃是永恒的。万物形体有别,但本质相通。66、因此阿弥陀佛,依其本愿力,能令众生在其佛国成佛。67、从一开始,上帝与世界不同,人无法成为上帝。68、人,无论多么罪业充满,都渴望达到最高的善。这是理性的呼唤。这是佛性的呼唤。69、禅宗说:「万物皆有佛性」。70、净土真宗说:「如来乃佛性;佛性即如来;涅盘是佛性;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佛性;纯粹的信心是佛         性。」71、不讲佛性的宗教不能说是最高、圆满的宗教。72、 在亲鸾圣人的时代,有许多自力佛教的学者认为「佛在心中,净土在人的身中」(或佛在人的身           中,净土在人的心中)。听到这个理论,亲鸾圣人在《教行信证》「信卷」中悲叹如下:       「夫以:获得信乐,发起自如来选择愿心;开阐真心,显彰从大圣矜哀善巧。然末代道俗,近世宗         师;沉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昏金刚真信。」73、我们如何才能分别真实的信心与虚假的信心?若在自心中追求信心,定不能得真实信心。阿弥陀佛         呼唤我们快点来,因此归命呼唤声即是真实信心。74、在阿弥陀佛的呼唤声—南无阿弥陀佛—中找到信心的人,庆喜被阿弥陀佛怀抱著。75、真实的信心既非凡夫的思想或概念,呼唤声是阿弥陀佛的信心:真实的信心即是阿弥陀佛的呼唤声         —南无阿弥陀佛。76、阿弥陀佛发誓,所有衆生若不依其正觉功德决定被救,就不取正觉。因此其正觉即是我等的获救。77、阿弥陀佛正觉功德、名号功德之外,没有我们的信心和往生。78、顶戴阿弥陀佛的正觉功德、名号功德,即是真实信心。79、几乎所有的人都追著阿弥陀佛跑,其实是阿弥陀佛在追罪业深重的我们。被阿弥陀佛抓住时,不禁         庆喜,原来就被阿弥陀佛抱在怀中。这就是真实的信心。80、相反的,其它宗教的信徒因敬畏神的愤怒,祈求神宽恕其原罪,祈求被救。81、 但在净土真宗,阿弥陀佛,我们的慈父追著罪业深重的我们,就像牧羊人寻找迷失的羔羊。82、 基督教认为我们与基督一同死,一同复活。基督是为了救赎人的原罪而犠牲在十字架上。但佛教没有犠牲与救赎的思想。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408.html 法雷音 006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408.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40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408.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卷 头 言不是因为凡夫如何地想已学习了、思考了、信了,就能往生得了的。是因为阿弥陀如来超世希有不可思议悲智的本愿说:「南无阿弥陀佛不让汝落下哦」,所以才获救的。若没一次觉醒到这点的话,则尽是在思想计度裏打著转。呜呼!大哉,超世殊胜的本愿、佛智大悲慈亲的真实心底无法知道,此一页应千思。瑞 劒安 心 十
法雷音 006

法雷音 006

卷 头 言
不是因为凡夫如何地想已学习了、思考了、信了,就能往生得了的。是因为阿弥陀如来超世希有不可思议悲智的本愿说:「南无阿弥陀佛不让汝落下哦」,所以才获救的。若没一次觉醒到这点的话,则尽是在思想计度裏打著转。
呜呼!大哉,超世殊胜的本愿、佛智大悲慈亲的真实心底无法知道,此一页应千思。瑞 劒

安 心 十 个 条
九十二岁瑞 劔
一、因为让我的脸活著故佛法死
思如来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时,自己什么也不知、什么也不会,是个尽是罪恶的凡夫。
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
其运作不思议也,任运作所驱,我往也。
二、因为让我的脸活著故佛法死。
思及本愿名号的威神功德的话,就能知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做不到,只是是罪业的凡夫而已。
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
三、别想要获得信心哦!别想要安心哦!别想要欢喜哦!别想要做什么去往生哦!凡夫知道了、想到的又能如何。
四、不可以为获得信心的话就能往生。
不可以为因获得信心了所以能往生。忘记信心的字眼,忆念如来。
五、喂!今是临终呀。
绝对黑暗、绝对无力、绝对恐怖之外什么也没有不是吗?听到的、信帮不上忙。因为在净土等著我所以才能往生的。
六、有人老是在强调信一念。
临终时是绝对无力不是吗?绝对无智不是吗?净土不是汝以为能往生就能往生的哦!
七、第十八愿是用听闻的,不是称了往生的。
内有信心的话,自会色形於外,那就是念佛呀。
称名是忆念,忆念是念佛,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愿力。
八、自利利他圆满是弥陀正觉、南无阿弥陀佛
这就叫佛智不思议、愿力不思议。「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本愿、是名号、是呼唤声、是佛智大悲的不思议。
九、信心,是信「佛智的不思议、愿力的不思议」
是「不思议呀」外,没有信心。佛智的不思议是仰敬佛的尊贵是尊贵的心,仰敬、仰敬,若彻底的仰敬,即无话可说,无事可想,那就是「就这样地」。
十、安心不是记住法门,而是信如来、释尊、高僧们的人格,及信虔诚的同行的人格处,信心确立。这就是「决定心」。不信人格即无信心。
人法不二、名体不二,指的即是这裏。

信 心 铭 (六) 九十二岁瑞 劒
一、南无 阿 弥 陀 佛
◆ 十七愿和十八愿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真可贵,阿弥陀如来真可贵。依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
三誓偈(大经上卷)曰:
「我至成佛道,名声(南无阿弥陀佛)超十方,究竟靡所闻,誓不成正觉。
为衆(衆生)开法藏(名号之藏),广施功德宝,常於大衆中,説法狮子吼」。
第十七愿文(大经上卷)曰: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成就文(大经下卷)曰: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又曰: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亲鸾圣人在行卷説第十七愿是「大悲愿」,又名(一)「诸佛称扬之愿」、(二)「诸佛称名
之愿」、(三)「诸佛咨嗟之愿」、(四)「往相回向之愿」、(五)「选择称名之愿」。
托十七愿的福,今天我们方能听闻到托「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能听到名号的话,就不能顶戴(获得)真实的信心。真实的信心是第十八愿的信心,所谓第十八愿,即如大经(上卷)曰:
「设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的愿名,叫「念佛往生之愿」、「选择本愿」、「本愿三心之愿」、「至心信乐之愿」、
「往相信心之愿」。
第十八愿中示著顶戴「至心」(如来的智慧和真实心)、「信乐」(如来的大慈悲心、衆生的信心)和「欲生」(如来的回向心、衆生的愿生心)的三心(三信)者能往生。三心摄於「一信乐」。「信乐」和天亲菩萨在《净土论》中説的「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的「一心归命」(归命的一心、真实的信心)是同样的。
◆ 一心是往生的正因
「一心」,是「真实的信心」、是「广大难思的庆心」、是如来回向的「威德广大信」、是「往生的正因」。
「一心」,无二心叫做「一心」。疑心自力舍弃,一心一向地信顺勅命的就叫「一心」。「一心归命」(一念归命、信凭一念)是真实的信心。「一念归命」是真实的信心,是往生的正因。「一念归命的信心」若确立的话,决不会动揺或破碎,故之谓「金刚心」,又叫做「金刚坚固的信心」,又叫做「决定心」。
◆ 信卷的眼目
亲鸾圣人在信卷解释「三心即一的信乐」即「一心」曰:
「故知,一心是名如实修行相应,即是正教、是正义、是正行、是正解、是正业、是正智也。
三心即一心,一心即金刚真心之义,答竟。可知」。
信卷的眼目在此处。
◆ 真宗的面目、安心的基调在成就文
圣人教「横超直道」「净土真宗的真精神(面目)」是第十八愿成就文哦。成就文(大经下卷)
曰:
「诸有衆生,闻其(无量寿佛的第十七愿)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之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成就文是净土真宗的面目、是真宗安心的基调。圣人在信卷曰:
「横超者,即愿成就一实圆满之真教真宗是也。」
龙树、天亲、昙鸾大师及亲鸾圣人的安心全依据此成就文而确立的。今日我们也应如此,当对信心和念佛生有疑义时,一定得照著成就文来判断才行。若想知道成就文的意思的话,应精读「正信偈」、「和赞」、《御文章》。
◆ 信心正因・称名报恩
成就文明示著「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之一念),即得往生」,因此「信心」是正因实是明了。「信心正因」既已确立,则无必要再以称名念佛补助信心。在「唯信正因」的净土真宗,信后的称名是报谢佛恩的行。
真实信心一确立的话,念佛必付随著信心被称念,之谓「必具名号」。即使虽有念佛,缺「愿力的信心」的话,则无法往生。
◆ 行信,不离・不二
第十七愿是「真实行的愿」,第十八愿是「真实信的愿」。「行」和「信」是不离不二。「不离不二」是指「南无阿弥陀佛」(行)是「往生的真因」,其真因的南无阿弥陀佛(行),依第十七愿的「愿力」显现於衆生的心,依第十八愿的「愿力」落在、印现、彻到衆生的心中,使闻信而成往生的正因的「信心」。其「信心」又依第十七愿的「名声闻十方」的「愿力」,又依「必具名号」的法则,现於衆生的口,而成称名念佛的「行」。因此,由愿力的南无阿弥陀佛的波流(活动),为「行」(名号)↓「信」↓「行」(念佛)地为我们活动著。
「名号」(行)和「信心」(信)的关系叫做「行信」。讲「行信」时,意味著「行(南无阿弥陀佛)
即信」。
「行卷」的行(名号)来到「信卷」成了信(信心)。行和信是不二不离的。故有时説南无阿弥陀佛(行)之中摄信,有时説信之中摄行(名号)。
◆ 本愿和名号
本愿和名号的关系也很难。以「本愿」为「因」,「名号」为「果」的时候也有,又讲「因中有果,果不忘因」的时候也有,又「本愿」也是「叫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正觉」也是「叫南无阿弥陀佛的正觉」,所以视「本愿」和「名号」同一,説「本愿即名号,名号即本愿」的时候也有。在真宗学最难的是「行信论」,必须累积几十年的钻研不可。
◆ 信心和称名念佛(一、正因・非因的关系)
不论什么人也必须知道不可的问题是「信心」和「称名念佛」的关系。
(一)信心是往生的正因,称名念佛不是往生的正因,即念佛是「非因」。念佛不是正因而是「报恩行」。「正信偈」曰:「唯能常称如来号,应报大悲弘誓恩」。《御文章》亦常常提到此意旨。
但是,忘记称名是报恩行,想念佛而往生,握住念佛,致力於自力念佛的人非常多。认定称名念佛是往生之因的人,即是所谓的「称名正因的邪义」,是异安心的人。
在善导大师的法门(观经法门),叫做「一行往生门」「行中摄信的法门」「念佛往生的法门」「信行通摄的法门」,是视「念佛的行」即「信心」的法门,因此善导大师和法然上人的词句中有著很多「称名得往生」的话。例如善导大师释第十八愿説「衆生称念必得往生」。
有人看到善导大师的「称名正定业」之文,及以「衆生称念必得往生」之文为盾,教説「要念佛哦,念佛的话就能往生哦」。听到这样教的人也觉得是「念佛而往生」,握住念佛,认为「只要念佛的话就能往生」,实际上这样想的人居多,这是与亲鸾圣人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十八愿成就文)的纯粹的净土真宗的正义之意相反的。
落在「称名正因的邪义」的人,不论是给他看《御文章》、或是《教行信证》的总序之文、或是「信卷」的文、或是三业惑乱时大瀛师写的《横超直道金刚錍》,他都不会説「原来如此」。一陷入异安心,一生毒素无法拔除。真是可怕。因此,一开始依止善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经验,我常常想:依止桂老师学十五分钟,强过独学十年或二十年。特别是《教行信证》,不是没依止老师就能懂得的书。禅宗
也是,没老师就有成就的高僧,从古来无有一人。
◆ 信心和称名念佛(二、前后的关系)
(二)以时间的前后讲的话,先顶戴了信心,念佛则行於信心之后,这即是「信前行后」。
圣典中,虽然也有「十声、一声」的教法,也有「衆生称念必得往生」的教法,有「称名正定业」的教法、有「念佛成佛是真宗」之词,也有「行一念」的圣训,但是行一念必是信一念之后。讲「念佛往生」也好,讲「称名正定业」也好,没有信心的念佛,或没有信心的称名,既不是为往生的「业因」,也不是「正定业」。
「称念的话必得救」之法门的真意,是「信心正因」的意思。关於论「往生的正因」之论议,下最后的判决的是本愿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一念),即得往生」的金言。
与成就文之意相反的信心,皆悉是异安心。以成就文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心决定的话,其信心是「决定心」,是「金刚心」、是「往生的正因」故,因此若想用称名念佛助往生者,是肤浅的邪见,是「自力的计度」。
他力念佛的体是信心,信心的体是南无阿弥陀佛。
《观经》説:「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之三心,《大经》第十八愿説:「至心、信乐、欲生」之三信(三心)。圣人解释《大经》的三心説「欲生」的体是信乐,信乐的体是至心,至心的体是至德的尊号「南无阿弥陀佛」,「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是《大经》的真髓,亦是净土真宗的面目(真精神)。
◆ 信心和称名念佛(三、体用的关系)
(三)叙述体用的关系时,「信心」是「体」,「称名」是信心的「用」。「往生的正因」是信心,不是称名。自信海流出的「称名」是报恩行。论「往生的正因」时,「称名」的「用」必归「信心」的「体」。谈「信心正因」的是净土真宗的成规,这就叫「全用归体」。
◆ 信心和称名念佛(四、往生治定和缘缺不生的法)
(四)「称名」亦叫做「缘缺不生的法」,发音器官有故障时,就无法称念佛名。「信心」,获得信心以后,即使无法讲话,以前所获得的「信心」是正因的缘故必能往生。应知「信心」是「广大难思的庆心」,亦是「威德广大的信」之旨意。
二、南无 阿 弥 陀 佛 的 独 立
◆ 天亲菩萨
天亲菩萨(印度、四世纪)在《净土论》説:「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
国」。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誓愿的尊号「南无阿弥陀佛」(铭文)。又此十字名号是为一切衆生的「真实功德相」。我们顶戴的「信」、「行」、「往生」、「成佛」,皆是「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无碍光明的功德力。十字名号因为即是至德尊号「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所以「信」、「行」、「往生」、「成佛」、「往相」、「还相」皆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这叫做「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 昙鸾大师
昙鸾大师(中国、476~542)解释天亲菩萨的《净土论》,著作了《往生论注》,自宣言「念无碍光如来」,表白信心,造「赞阿弥陀佛偈」,在卷头明记著「南无阿弥陀佛」。故圣人亦造「赞阿弥陀佛偈和赞」(净土和赞),在其卷头记载著「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是意味「信」、「行」、「往相」、「还相」、「因」、「果」,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即是表现「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者。
◆ 传教大师和七难消灭的诵文
传教大师造「七难消灭的诵文」,由十五节构成的诵文的每一节的起首都写著「南无阿弥陀佛」。这亦是以南无阿弥陀佛总括诵文的意思,亦可视为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叹异抄》是名号的独立
《叹异抄》是圣人的弟子唯圆坊的著作一事在今日几乎已成为定説,此《叹异抄》虽是仅由十七章和结论所构成的小册子,却是最能道尽亲鸾圣人的人格和宗义的贵重的文献。其注释书从明治初年到今日为止约有四十种。日本人读的最多的宗教书是这本《叹异抄》。
古来在学者之间最难解的部分是第二章的:
「在亲鸾,唯信善知识(法然上人)的慈训『念佛被弥陀救度』外,无别的窍门也」。
恩师桂利劒老师曰:「这是观经法门,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也」。依此看法,其意义始明确的了解。
◆ 法然上人、莲如上人的诗
法然上人的诗云:
「闻得即如伫立原野之竹竿影不遮障谓他力」。
这是「白木的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莲如上人的诗云:
「若有闻得弥陀名人皆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凭」(《御文章》)。
「地」之一字有千钧的价值。「弥陀名」也是「南无阿弥陀佛」,「闻得」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信凭」(信、信頼、依靠)的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即此诗可拜察是歌咏「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者。
◆ 丘英州师和福山东山老师
这是大概五十年前的事了。在神戸有位叫丘英州的高僧,五十歳左右的时候双眼失明了。同行们同心协力为丘老师在石屋川的河堤边盖了一座草庵,照顾丘老师。如此过了五年的时候,丘老师罹患了胃癌,毎天与药为伴。
有一天,青木「无量寺」的老和尚要去看丘老师,所以我也跟著一起去了。丘老师説:「稻垣,汝来迟一个月了,虽然想传真宗的极意给汝,但是在如此痛苦的状况下无法尽兴的传给汝」。那天讲了五分钟,隔天讲了三分钟,再隔天讲了二分钟、一分钟,如此终於得遂往生的素怀。在他往生后不久,他在当禅僧的兄长「福山东山师」从但马赶了来。东山师是依止天龙寺(禅宗)管长峨山和尚十五年,是但马最有名
的学僧。
东山师坐在丘老师的枕头边説:「大家都南无阿弥陀佛地死去」。我听了这句话,想起了莲师的「人皆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凭」的诗,小声的説了声「地」。
隔天擧行了葬礼。因为出殡的缘故延迟了一个小时。东山师叫了我説:「懂得『地』的一字的人可以传禅的奥义」,於是同我説了华严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的教义。几年后,中山延二博士的小姐(四歳)逝世了,接获电报,我到了但马的竹田町参加了葬礼。顺便拜访了福山东山师。
东山师问我説:「真宗是什么样的宗教?」
我答:「是讲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的宗教」。就著这个话题,一问一答,如此过了三个钟头。我表达的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的事实。东山师感到很满足的样子。之后,直到他往生为止,我与东山师私交甚深。
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意味深远。很多老师都主张用「独用」而不用「独立」。我想终有一天他们会明白吧。
◆《选择集》的文
拜读法然上人的主要著作《选择集》,卷头有「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本」的标文。「念佛为本」,即是指的「南无阿弥陀佛」,这就叫「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法然上人在《选择集》赞南无阿弥陀佛説:
「名号是万德之所归也。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十力(佛的特别的十种力量)、四无畏(佛菩萨説法时四种的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説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殊胜也。」
◆ 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
昭和五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早上,住在神戸的六十八岁的井口广先生往生了。在他生病期间,不论寄给他多少可贵的佛法,他一点也没有想要闻法。听到他的病越来越重了,有一天我写了这句「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寄给他作为最后的法语。结果,不思议的是,他只有看到这句话欢喜的流涙。在这二三天后他往生了。其他任何法语也不接受的他,看了这句话方始欢喜的流下感激的涙。
这是「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此处看到「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关於「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这句用语,因恩师利劒师用於《叹异钞略解》,所以瑞劒亦常用此语。本来我以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是恩师利劒师的独自见解,结果并不是如此。古来即有先哲用过此语,但是到底有多少人用过此语则是不明。
三、善导 大 师 的 六 字 释 (依断铠师的《六字释提要》)
◆ 原口和上的六字释和断铠师的六字释提要原口针水和上著有一本线装本的《六字释》(法语)(明治二十九年出版),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但是已经絶版,无法买到了。
其次是法雷学派第一祖断铠师的著作(手抄本)《六字释提要》即《六字释听记》(明治三十九年六月九日释了英书写),这本手抄本的栏外记录著:「赠劝学法雷和上述明治二年一月十四日往生」,以此可以知道断铠师往生的年月日。又此写本的后页注有「安政四年极月中旬写之」。
顺便一提,了英师是滋贺县丰乡村安食南,法城寺的住持,劝学瓜生津隆英师(法雷学派第二祖)的侍僧。
昭和初奉恩师之命,为神戸的僧侣们,我印刷了五十部《六字释提要》作为桂老师的讲义,结果因为这本讲义太难了,上了两次课就没有下文了。
此本书是六字释的最高水平,也因为如此非常的难懂。去年出版《真宗玄义》时,把它加入了《玄义》中。
◆ 每日新闻报的宗教栏记载「无神的时代」閲读每日新闻报纸宗教栏连载约二百次的「无神的时代」,显示出国立大学的宗教哲学、比较宗教学、宗教心理学等的教授们,多是不信神(佛)者。这是知而不信的人。
其他宗教教义的根本,几乎全都是説「神」、説神造天地万物、支配万物。然后成其教祖的人受到神的告示而开始説教,这是其宗教的源起。这在科学和哲学进步的今日,发现有许多难以通用之处。因此,每日新闻报的宗教栏説的「无神的时代」不是没有道理的。
讲宗教的人多是提出「死后的问题」、「神的问题」、「天国、地狱和极乐的问题」,然后以今日的科学眼批判这些问题説「神死也」(尼采)、「无神的时代」等等。
◆ 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
大乘佛教和其他説神创造天地的宗教是完全不一样的。大乘佛教如华严、天台、真言、禅、净土真宗等,不论哪个皆不説「神的创造説」。其教理的根本思想是:
讲「色(万物)即是空」的般若思想;讲「六大无碍」、「色心不二(主观即客观、客观即主观)」的
是真言宗的思想;讲「空、假(现象)、中(非空、非假、中道)」的三谛圆融的哲学的是天台思想;
讲「万法归一」的是禅的思想;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心佛衆生是三无差别」的是华严的思想;讲「随顺法性(宇宙自然的根本真理),不乖法本」的是净土真宗的哲学的根本思想。以此能知大乘佛教为何。在其他的宗教讲宗教的根本真理是神、神圣者,不论哪个宗教皆止於置神於心外而客观的观望之。
◆ 普遍的宗教和个人的宗教
深吟大乘佛教的话就不会説「佛死」、「无佛的时代」等类之话了。要言之,大乘佛教是以大宇宙(法界)的根本真理的「无我的大悲」和「无分别的大智」为基础、为骨架。这就是大乘佛教。而完全具足大智大悲的「自觉觉他」的圣者叫做「佛」,或是「如来」。释迦如来就是这样的人,阿弥陀如来就是这样的人。故诸佛如来虽各有本愿各有个性,是即普遍的真理的个性。但是其他宗教的诸神则仅有个性,不
是与普遍的真理合一故,只能説是「个人的宗教」。
净土真宗是大乘佛教,如来是大智大悲的觉者故,虽是普遍的宗教,可惜真宗的门徒大多不知这个,把如来和神混同而落入杂行杂修的人居多。这是可悲的事。
大乘佛教是普遍的真理的宗教、是普遍的智慧的宗教、是普遍的慈悲的宗教、且是普遍的禅定的宗教,但是许多的真宗门徒不知这个,而以自己对教理的知识、思想、认知,自己想像真实的信心,这些叫做「自力的计度」。
有自力的计度的人是不知道「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的。
◆ 法界的真理和净土真宗
无我的大悲和无分别的大智是法界(全宇宙)的根本真理,这显现於迷妄的人界的是「本愿」、是「南无阿弥陀佛」、是「真实的信心」、是「他力回向的念佛」、是「往相还相的回向」。
这就叫做「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我做了如下的诗:
「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 其运作不思议也 运作的当下吾往也」。
又述自督曰:「自督」
(一)
我呀揺揺晃晃内空空反正怎么都是无法
老实听闻的家伙所以本来就是地狱必定
南无阿弥陀佛。
(二)
认定妄念是凡夫的自体,妄念外无心,不靠「知道的」、「想的」、「记得的」,厌倦自己的心,南无阿弥陀佛。
(三)
往生般的一大事,「凡夫成佛这样的大工作」,无论如何这么样怎么样皆非自己的能力所及,如此断念而任凭本愿力,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
◆ 现代宗教的实态与真宗门徒
许多真宗的教徒似乎是不了解日本现在的宗教实情。我以前到大阪的某寺院时,来了一位某新兴宗教的干部,他説:「我花了五年遍历全国调査的结果,日本的宗教约有五万种,实际上比这多五倍,日本约有二十五万个宗教云云」。又到米子市的某寺院去时,青年会的会长説:「没有杂修杂行的人,只有我和另一个人,人口十万的米子市只有二人而已」。
◆ 杂行杂修与宗祖和莲师的训诫
所谓「杂行杂修」,就是脱离圣人的教义,为求现世的幸福向神佛祈求、看日的吉凶、方位、家相等、占ト等,为求现世的幸福所做的一切宗教的活动,就叫做「杂行杂修」。这是亲鸾圣人、莲如上人再三训诫的事,即使如此,不论到哪个都市村落,真宗的门徒几乎都在「杂行杂修」。在美国等也是如此,听説基督教的分派就约有五百之多。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状况。在印度本土见不到佛教,有印度教、回教徒和婆罗门教的分派的宗教、和各种多样的宗教,只有斯里兰卡有小乘佛教而已。宇宙的「絶对的真理」得是一个不可。「神」得是一个不可。
其「神」,不是造世界的神,而得是「絶对的真理」不可。如此在佛教,神是「法身佛」。法身佛和报身佛(阿弥陀如来)是不二一体。要言之,看真宗教徒中,不知那是杂行杂修,且还蔓延横行著的事实,令人不得不惊恐。
◆ 信心须纯粹
舍弃杂行杂修自力的心,一心一向纯粹的信心,叫做「一念的净信」,又叫做「真实信心」。
信心须得是「真实」不可,得是纯粹的「净信」不可。「纯粹的信心」、「真实的信心」,是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的信心。歌德诗:「耀者是一时的荣华,真实者方久长」。身为佛教徒者,不论到何处皆应身受佛智大悲,住真实的信心,入真实的念佛生活。
净 土 真 宗 的 信 仰(三) (英文原文附於后)
稻垣最三(瑞劒)
南无阿弥陀佛
绝对的真理、智慧自然中无处不在,但,凡夫的我们无眼能见绝对的真理与智慧。
54、禅定圆满时,自然界的万物—山川、河流、树草—在一如中显现佛性,但对愚昧、罪恶我们来说,         是不可能的。
55、阿弥陀佛,观众生实相,超发誓愿,救度罪恶、无明的众生。信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我们无需做         任何事。我们就这样地被救,尽管罪业满身。
56、净土真宗真是不可思议的宗教。
57、是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宗教,是阿弥陀佛智慧的宗教。
58、净土真宗教示我们正直,但从未教我们为了往生净土而正直。
59、净土真宗教示我们依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名号)往生,依南无阿弥陀佛往生即是依名号往生;依名        号往生即是依信心往生;依信心往生即是依愿力往生—依不可思议的佛的智慧与慈悲。
60、不可思议的佛智与慈悲即是法界(大宇宙)的功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净土真宗是自然法尔的        宗教。
61、自然中的万物并非无生命、盲目的集合,亦非上帝创造。
62、大自然,万物,是佛自身—法界,并非上帝所创造。
63、这是大乘佛教的思想。而非一元论或无神论。
64、自然、万物、心灵中有佛性。因此华严宗说:「心,佛,世界—三无差别乃一体」。
65、大自然中,既无创造者,亦无创造物,万物皆非被创造,乃是永恒的。万物形体有别,但本质相通。
66、因此阿弥陀佛,依其本愿力,能令众生在其佛国成佛。
67、从一开始,上帝与世界不同,人无法成为上帝。
68、人,无论多么罪业充满,都渴望达到最高的善。这是理性的呼唤。这是佛性的呼唤。
69、禅宗说:「万物皆有佛性」。
70、净土真宗说:「如来乃佛性;佛性即如来;涅盘是佛性;阿弥陀佛的名号是佛性;纯粹的信心是佛         性。」
71、不讲佛性的宗教不能说是最高、圆满的宗教。
72、 在亲鸾圣人的时代,有许多自力佛教的学者认为「佛在心中,净土在人的身中」(或佛在人的身           中,净土在人的心中)。听到这个理论,亲鸾圣人在《教行信证》「信卷」中悲叹如下:
       「夫以:获得信乐,发起自如来选择愿心;开阐真心,显彰从大圣矜哀善巧。然末代道俗,近世宗         师;沉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昏金刚真信。」
73、我们如何才能分别真实的信心与虚假的信心?若在自心中追求信心,定不能得真实信心。阿弥陀佛         呼唤我们快点来,因此归命呼唤声即是真实信心。
74、在阿弥陀佛的呼唤声—南无阿弥陀佛—中找到信心的人,庆喜被阿弥陀佛怀抱著。
75、真实的信心既非凡夫的思想或概念,呼唤声是阿弥陀佛的信心:真实的信心即是阿弥陀佛的呼唤声         —南无阿弥陀佛。
76、阿弥陀佛发誓,所有衆生若不依其正觉功德决定被救,就不取正觉。因此其正觉即是我等的获救。
77、阿弥陀佛正觉功德、名号功德之外,没有我们的信心和往生。
78、顶戴阿弥陀佛的正觉功德、名号功德,即是真实信心。
79、几乎所有的人都追著阿弥陀佛跑,其实是阿弥陀佛在追罪业深重的我们。被阿弥陀佛抓住时,不禁         庆喜,原来就被阿弥陀佛抱在怀中。这就是真实的信心。
80、相反的,其它宗教的信徒因敬畏神的愤怒,祈求神宽恕其原罪,祈求被救。
81、 但在净土真宗,阿弥陀佛,我们的慈父追著罪业深重的我们,就像牧羊人寻找迷失的羔羊。
82、 基督教认为我们与基督一同死,一同复活。
基督是为了救赎人的原罪而犠牲在十字架上。但佛教没有犠牲与救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