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81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法雷音 081号(1983年9月)  本愿力    好大啊 背负地狱    往极乐          瑞劔  卷头言   虽闻佛法但随人听闻的话,无论是多少年佛法的真义都不明白。所谓佛法的真义是本愿力。本愿力者若不以说自己就是罪业深重之徒然者的深刻反省、自己批判之眼而见的话则不明白。本愿力和罪业深重是裏表。 我一人在於此处,给与救度彼的是如来的本愿力。云此为「一机一法」、「一法一机」。救度此「机」者是此「法」。只有此「法」,能赐与救度此「机」。除了「一机一法」外无论能记得多少多么困难的法门,亦都不成为后生被救助之力吧。 知道本愿力之事虽容易,但信之的事很难。是云为以「死」和「罪业」而信呀。不是以心而信的。是以云为「死」和「罪业」之人天虚假的事实而信呀。由「死」和「罪业」之内信本愿力之力就能生出来。那就是本愿力。 信心铭(八十一) 瑞劔  一心立奉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的安心者容易。往生御净土之事亦容易。言易的是,因为一切善恶凡夫,悉、皆,乘如来的「本愿力」而顶戴被往生故。若是混杂了凡夫的「计度」者,则其信心成为不纯之物,往生之事,亦是难中之难。於「信卷」曰: 「实语甚微妙,善巧於句义,甚深秘密藏」。 如来智愿海,深广无涯底。 言御释迦是佛之事一明白,「佛」「法」「僧」三宝和因果业报的大真理一明白,就能随顺「佛语」和「佛愿」。此人是「真佛弟子」。所谓「随顺」是素直地信顺之事。那亦不欲投入自己的全生命而闻,是无变法成素直者吧。    成素直吧,成素直吧,成素直吧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这就是安心的秘诀。成素直,而将 「被弥陀誓愿不思议所致上救助而往生者遂也」, 几十年间,千万遍地顶戴,而每日使忆起之,透过文字,就那样地,唯信「誓愿不思议」为「誓愿不思议」,顶戴「大誓愿力」为「大誓愿力」就最好。特别「本愿力」的「力」之一字,昼夜使忆念而顶戴就最好。是必定呀於此一句中信眼能开,而发现「往生的保证」吧。使得「往生的保证」,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那里吧。光明的生活是就於那里能期待吧。 「誓愿不思议」一被顶戴为「誓愿不思议」,就能随而,就那样地顶戴 「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为「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 彻底於「法」的不思议,使觉醒无始的根本恶(无明)时,始如来的大悲心即大智慧力、大誓愿力、大三昧力、摄取众生力之彻於心,而无限的法味就涌现出来。以「誓愿不思议」之一句而能给与开眼。念佛亦给与出来。 称为阿弥陀如来之母亲,对称为我之此婴儿,从久远之昔,就在耳边说「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而给与教导了我之佛的「言语」就是念佛。是大悲的「言语」。 即使南无阿弥陀佛地闻一声亦成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尊贵的尊贵的阿弥陀佛。我想要说的事,唯只是此。是被佛智不思议所働(运作),被「誓愿不思议」所働,乘「愿力」而往生呀。不需要唠唠叨叨地说明。对没有觉醒於人的根本恶(无明)者,说明反而是让人更加「计度」般者。佛法者,不拼上自己的生死而听闻,就无法顶戴云为「以无义为义」之智愿海的不思议者吧。 人间九十年之一生涯中可看作除了只有言为「誓愿不思议」和南无阿弥陀佛之如来的「佛语」外都无随身之物。迷迷糊糊地听著的话,则虽如海山般众多地听闻著吧,但即便随身之物的话则亦一言半句皆无,是将死出山路之末、三途大河者,成独自一人越过之事吧。佛法是可将眼向内而一人欢喜之法。若无法让一人欢喜则不是佛法吧。被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恩、御师父 桂利劔老师的御恩。 法离文字,不属因,不在缘。法是不可思议故,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不可思议。如来是不可思议故,誓愿名号亦是不可思议。誓愿名号不可思议故,信心亦是不可思议。信心不可思议故,往生亦是不可思议。於相对的世界无安住。唯於誓愿不思议的世界有凡夫的安住。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真宗的面目。生死解脱和秘键在於「唯」之一文字。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於一升瓶能装入二升 人的心是如一升瓶的样子者。如果认为装著豪华的酒的话,则只是恶业烦恼的泥水而已。 於其一升瓶中,又来装如来真实心的清水。即使於一升瓶中装二升亦连「瓶」都不会有破裂。彼处就是不思议。那是云为「佛智的不思议」、「无碍的光明」者。善导大师所申称: 「於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信心)」。 烦恼是不成障碍的理由,亦不是云为同居的理由。无入处而给与来入的就是无碍的佛智。是他力的信水。 像这样一来,就将无论眺望何处,都无法往生那样的我顶戴被往生之事,唯只是,「不思议、不思议」地,仰本愿力。 智愿海和罪恶 善导大师所仰言: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礼赞)。 深深自觉自己的业海深广无涯底之事,而一顶戴右之御文就有难能可贵的价值。在不是那样的人是如水於蛙面(不痛不痒)吧。佛教不是只能终於知性者。若是属於知性的话,则和科学同样,从外部虽亦能受任何的批判,但因为佛教是各自的自觉体验之大道,所以从外部,无论怎样地批判都不恰当。 翻转众生的业海,而与如来成一味之働(力用),又是弥陀的智愿海,是本愿一乘海。因为於如来有此「働」(力用),所以是於信一念愚恶的凡夫之被救助去呀。於此外无众生济度的方法。 「业」的深广度,非常非常超越我等的想像之上者。人之一人一人地来生了於地球上。那就是「业」之所使然。「业」和自己的存在是同一。将此叫做「宇宙业」。於其上亦有社会业者,亦有个人业。 「罪」亦同样,深广无限量。自己的存在著之事就是罪。不,认为存在著的存在观念,就已经是迷心之所致,是罪的根源。此故圣人是仰言: 「无论如何地狱是一定的住处啊」 了呀。    无限 大空的智慧      无限 大海的慈悲        吾安      罪也好障也好 依有的原样。(瑞劔)   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的话则困惑 大家的境界以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而主人公就不在。因为主人公不在,所以种种东西就会进来而荒废佛堂。是说弃置路边的小佛堂了之人是任其荒废。禅者於「无心」中发现主人公,而甜蜜地对待东南西北的风。真宗者和云为如来之母亲高声呼告亲子之名,从心底安心,而於光明中营度佛恩报谢的生活。 发现云为如来之母亲,而忆念之心常不间断的人,其信心之心,亦甚至广达法界,而即使说於时间性,也是永远活著之人。   佛法味(1)     瑞劔  〇不得悟实相 我是山家的 落叶呀。  〇实相(实在) 不悟之哲学家 那亦成凡夫之同伙。  〇物虽能见 但物本身 於七封之秘库中 云覆藏。  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自利利他圆满 最高之善。 〇最下之凡夫 到达最高之善 今暂时。 〇神的存在 证明得了之人 一人亦无。 〇万物者不生不灭之真理也,神创造等为人云。 〇世界不是神的艺术品吧。 〇万物之 不生不灭知道而后 再研究神最好。 〇能事於神之人者皆 只是不知佛法之人。 〇神和佛的 区别亦不知之人 横行市中。 〇人不知佛 知佛者唯佛。  〇佛语 不闻之人 无宿善。  〇圣人之 言语请信哟 是信心。 〇七高僧 以一般人来说 是不存在。 〇不使知佛为佛 想取信心 那是没道理呀。 〇无常迅速 生死事大啊。 〇后生大事地 踏出之心中 佛住宿。 〇最高之 善者御六字 罪消亡。 〇不修禅定 不知佛智之哲学家 远离真理三千里。 〇将圣句 日日拿出忆念 无相续之人无信心。 〇请作敬佛法僧 三宝之 学问哟。 〇自己自己地 自己之究明虽好,但知道自己是凡夫最好。 〇即使见花 亦无法成 花本身。  〇使舍自力 若仰则清净 天空之星。 〇本愿 若闻则有安心者 一於不闻想安心 就那是没道理呀。 〇若不生者的大正觉 若如来在 则大安心。 〇忘记自己 如来的御手头 仰彻了就是信心。 〇若仰则不思议 落之我就被知。 〇本愿海 若浮者不思议 鸳鸯 往返 皆无踪。   和赞的真髓(45)     瑞劔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警告 往相还相之廻向 若以成未已遇身 流转轮廻无边际 苦海沈沦如何免 所谓「未已遇」,因为无法信本愿故之意。「沈沦」者沈没而终之事。所谓「如何免」,是说除了堕落地狱外没办法的意思。  信心难得事 若信佛智不思议 方令住於正定聚 化生之人智慧胜 无上觉者证悟了 所谓「佛智不思议」,是净土真宗的根本。阿弥陀如来救济众生的根本,是「佛智」和「大悲」。那个,就成为「本愿力」而赐与成就众生的信心。「本愿力」和「名号」是不二。所谓「正定聚」,是「不退之位」。往生成佛之事就决定,而已是不再使退回无信状态之位。因为想要取信心地希望,而忽视「佛智的不思议」所以「信心」无法获得。所谓「化生之人」,是信心获得的人。所谓「智慧胜」,是信心的智慧在殊胜。所谓「无上觉」,是成就正觉。所谓「化生」,是言为「正觉华化生」,依佛智而往生之事。 信心的利益 以信不思议佛智 蒙赐作为报土因 获得信心正因事 於难之中犹更难 信心者信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信心。所谓「信心正因」,是说往生的正因是信心一个。念佛若有信心者,则自然地被称念。 佛之恩德难报谢 使舍无始流转苦 期待无上涅盘事 如来二种之廻向 恩德真实诚难谢 所谓「二种之廻向」,是「往相廻向」(往生报土)和「还相廻向」(往生而后救度众生之事)。所谓「流转」,无始以来,生死生死地,直至今日在迷惑之事。迷界是苦。 流转的理由 报土之信者不多 化土之行者数多 自力菩提不堪故 自久远劫来流转  所谓「报土之信者」,是被往生报土的信者。所谓「化土之行者」,是他力中的自力之人,是十九愿、二十愿的人。所谓「自力菩提」,以自力得菩提之事是不可能的事。 廻向之恩德 依南无阿弥陀佛廻向 恩德广大不思议 往相廻向之利益 使廻入还相廻向  「名号」是廻向的总体。又是信心之体。名号是佛智、大悲的结晶。名号是阿弥陀如来之名地同时,是阿弥陀如来的功德之全体。往相廻向之极致,顶戴还相廻向。还相廻向,是众生於往生而后,众生就廻向於其他众生呀。  慈悲的力用  由往相廻向大悲 得还相廻向大悲 如来廻向若使无 净土菩提如何得 若是没了如来的大慈大悲者,则皆无法往生和作还相廻向之事。云为佛性、云为信心、念佛,皆,是如来大慈大悲的廻向。「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之事。如无如来之廻向的话,则无法那样。 弥陀、观音、大势至 弥陀观音大势至 乘上大愿之船哉 漂浮生死大海者 呼唤有情而令乘  阿弥陀如来若是王的话,则观音(观世音)菩萨和势至菩萨是右大臣、左大臣。齐心协力御救度众生。 教行信证拜读记(74)     瑞劔 行 卷[称名破满](续) 741、於「称名破满」,被云为「最胜真妙正业」之称名者,不是云为了「因为自己作著御念佛所以往生」的自力念佛吧。是作为称无碍光如来名的大行之称名。此故,是被云为「最胜真妙」呀。 742、有「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此一句者,贯通「行卷」,而此精神就一贯著。是顶戴「行卷」的大眼目。从信心之后能称的念佛,是往生一定的大安堵之念佛。若信心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者,则信后的念佛,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信」也好「行」也好皆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行」和「信」者,被云为「不二」。  743、於法然上人的『选择集』,有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的,是云为「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啊」的意思。 行 卷[龙树菩萨](印度、西蕃)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易行品) 744、於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曰: 「闻(闻信)其(第十七愿的)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的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净土真宗安心的极致,是此「成就文」。此文就是真宗安心的龟鉴(范本)。此文就是真宗的代表之御文(面目)。在『御文章』的话有「信凭(たのむ)一念」。此「信凭一念」,就是和「乃至一念」的「一念」相同。「闻其名号」的「闻」,就是和「信凭」同样意思。 745、是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的中心之「信乐」(天亲菩萨的「一心」),就是和云为「信凭」呀相同。所谓「信凭」,是「奉任於如来」之事。学者呀布敎师於临终之际,说怎样都不成安心、怎样都无法死去之时,若是遇到善知识,而闻: 「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心一意地奉任於如来」(执持钞) 的话,则是於其之一言的同时,安心决定,安心地死去呀。 此时的「任凭」,就是「信凭」。「信凭」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平生者,参诣佛寺,而「想取信心」「想顶戴信心」地,焦虑、痛苦,说「怎样都不成安心」,而慌张失措著呀,就是因为将此「往生般之一大事」,靠自己,以亲手料理,而在计度故。「自己」出来在「计度」的话,则不成「任凭了」「信凭了」吧。  746、龙树菩萨所仰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正定聚)」。 所谓「无量力功德」,是第十八愿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即是如来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本愿力)(佛力)。 747、猎师想要猎兔而入山,有言「因为只想著兔之事,所以不见山」之事。和那相同地,想著要取信心取信心而参诣佛寺。因为想著「信心信心」,所以回到不闻、不知首要的「如来之无量力功德」。反覆著这样之事的话,则即使几十年参诣亦是没用。  748、又言「凡夫的计度」(自力心的计度)者,是烦人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计度著。想「不要计度」的心就是「计度」。想舍自力地作,其之心就是「自力」。 想要「取信心」的心,就是「无法顶戴信心之心」。想要「称念佛而往生」的心,就早已是「自力」,而去「念佛」之心,是千万里。因为想要取想要取「信心」而参诣佛寺,所以无法顶戴「信心」。作为想称「念佛」而往生的心,早就从「念佛」(本愿力)被远离著呀。以「思著」「知道著」「记住著」的话则无法往生。  749、言「念(信)佛无量力功德」之事,是困难者。於『和赞』曰: 「如来之兴世难遇 诸佛之经道难闻 闻菩萨之胜法事 连无量劫皆稀也」 「逢遇善知识之事 受教之事皆又难 能闻之事亦难故 则信之事亦犹难」。   生 死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生死是佛的御生命 於曹洞宗的「修证义」之冠头: 「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於生死中若有佛则无生死。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而亦无可厌,为涅盘而亦无可欣。是时始有被离生死分。唯一大事因缘应究尽」。 这是道元禅师的生死观。其意非常深作为凡夫尽尝之是困难的事。然而真理甚至到何处都是真理。虽於眼前见真理,若是舍之,而追著不是真理处之言句者,则无论到何时都是无法解决生死吧。古语说:「但参活句,莫参死句」。如道元禅师之右句般,实是冠絶古今的活句。达其奥义的话,则於大法师们成让之,即使暂且只以表面的意思也想要思考看看之事。 本来言宗教者,无论想如何定义之,於人的社会宗教之发生了的,是因为人生有苦故。将人生的苦恼大圣释迦牟尼世尊,是御断定为「生、老、病、死」。这是释尊的一大发现。释尊不只是单纯地御发现之,将自此「生、老、病、死」,和依之而生其他无数人生苦解脱的方法,释尊亲自实证,而将之广泛赐说於民众。即佛教是实证的哲学,是解脱的实践。於兹有佛教的强度。若是换言之,则佛教不只是单纯地说真理,把握真理其本身,於身心实证、实现之就是佛教的呀。从此观点通览其他一切宗教,而问:「所谓宗教是什么呀」了时,我想要申说的是:「宗教者解脱也」。 生和死,是变成人间苦的最大者,又是代表了全部的人间苦者。暂时释尊虽是,同於尚未解脱之人而御言「生、老、病、死」是苦呀,但从解脱了之佛眼来看而「生、老、病、死」是苦呢、是乐呢、还是非苦非乐之姿呢? 物者依想见而为异。取於迷之人类的话,则的确「生、老、病、死」是苦。亦如释尊所宣说般,「生、老、病、死」,是迷心所生出了的现象,迷就是苦的原因,而「生、老、病、死」是迷的结果。称之为「因果」,又称为「因果报应」。人一旦信佛语,就依佛教而洞见因果之道理,若无依明因缘之事而「悟」即至解脱的话,则人的迷和是迷的结果之苦,是永久地存续呀。故於佛道修行的话,则将深信因果、业道恐怖之事彻於骨髓而吟味就是修道的第一步。亦如右之道元禅师之句,一无立於深信因果之镜前而吟味,就变成不管什么全都不明白而终。 人於因为生出了所以决定会死。因此生之事虽也苦,但死之事就是苦的极致之位,是即使不说也明白了之事。这是作为迷人的常识。若是将常识任凭於常识了的话,则悟也好解脱也好都无必要,又变成释尊出现的意义亦没有。因此人不得不永久苦恼於苦海。即使那样的话也好的吗?因此而勉强满足,我慢著吗?「请於人时超越死,而获得不死的生命哟」「转不完全心性状态之迷而至於悟吧」、「请切断罪恶的束缚,而达绝对自由的解脱境哟」地,不就是人在理性的要请吗?亦践踏那理性的呼叫,而安闲地御过活呀如何呢?说了「放逸暖衣,只能欢送娑婆七十年,而最后成为墓场之土的话,则不是因此而很好吗」能介意吗如何呢?那样的人是连接受禅师法语的资格都没有之人。 所谓「令明生,使明死」,是说什么事呢?曰:如前述,先想深信因果,而业道恐怖之事,深深忆念无常迅速、生死问题重要之事,是从此之后的事。从此之后怎么办的呢?从此之后是慎防十恶、修十善将「诸恶莫作」之金言填於胸,而忏悔,而坐禅之事。如果坐禅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一坐禅,妄念就镇止而能开「佛的知见」。释尊是为了欲让人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而御出现在此世呀。这就是称为「一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於「佛的知见」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佛的知见」能开的话,则人是成「无我」呀。又亦云为「无心」。「无我」、「无心」就是般若的空慧,而那就是称为「实相」者。称此心境为「佛」。是从此心境大慈悲显现,而说法利生呀。至此境界而一见「生」、见「死」,就和以前,在凡夫地看到的「生死」呀,看法就不同起来。是称之为「令明生,使明死」呀。 凡夫虽是认为「生死」是嫌弃者、可厌者,认为著涅盘是快乐者、善者、可期望者,但那是凡夫的价值判断。反之而因为「无我」、「无心」的心境是体达了绝对价值的境界,所以不要将物看成二者,而做价值判断。是将那里之处称为 「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亦无可厌,为涅盘亦无可欣」 了呀。绝对价值的世界是平等价值的世界。此世界是「个个圆成」、相对即绝对、绝对即相对的世界。於悟入此世界呀如不是「无我」、「无心」的话则不成。 「无我」的反面是「我执」、「我爱」、「我慢」。说「我身最可爱」呀就是「我」。有「我」之处,一切恶业烦恼是乱入而起来呀。将成了无我之处称为「至道无难」。 佛和凡夫,一说怎么不同呢?就佛是「无我」,凡夫有「我执」。唯是只此不同。虽只此不同,但一者迷於生死(凡夫),一者是成为「无生死」、「不迷於生死」(佛)呀。人之到达「无我」,而始是得被称为「令明生,使明死」了呀。道元禅师御申说:「此生死者,即佛的御生命也」(正法眼藏「生死」)。好好地参究此境界最好。   编集后记  〇虽暑气一几分和缓,就变成台风,但大家都没有御变化吧?御致上『法雷』八十一号。 〇欧文真宗志『净土』的最新号(第五卷一号)就被发刊了。这回『选择集』的英译也被寄稿,又去年秋天的国际真宗学会呀此四月在比利时「花祭」的样子以照片御介绍著。瑞劔老师的「本愿力好大呀」的英译亦被连载著。於熟悉英文之人,是能助成真宗的吟味吧。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2.html 法雷音081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2.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2.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2.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雷音 081号(1983年9月)  本愿力    好大啊 背负地狱    往极乐          瑞劔  卷头言   虽闻佛法但随人听闻的话,无论是多少年佛法的真义都不明白。所谓佛法的真义是本愿力。本愿力者若不以说自己就是罪业深重之徒然者的深刻反省、自己批判之眼而见的话则不明白。本愿力和罪业深重
法雷音081

法雷音081

法雷音 081号(19839月)

 本愿力

   好大啊

背负地狱

   往极乐

         瑞劔

 卷头言

 

虽闻佛法但随人听闻的话,无论是多少年佛法的真义都不明白。所谓佛法的真义是本愿力。本愿力者若不以说自己就是罪业深重之徒然者的深刻反省、自己批判之眼而见的话则不明白。本愿力和罪业深重是裏表。

我一人在於此处,给与救度彼的是如来的本愿力。云此为「一机一法」、「一法一机」。救度此「机」者是此「法」。只有此「法」,能与救度此「机」。除了「一机一法」外无论能记得多少多么困难的法门,亦都不成为后生被救助之力吧。

知道本愿力之事虽容易,但信之的事很难。是云为以「死」和「罪业」而信呀。不是以心而信的。是以云为「死」和「罪业」之人天虚假的事实而信呀。由「死」和「罪业」之内信本愿力之力就能生出来。那就是本愿力。

信心铭(八十一) 瑞劔

 一心立奉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的安心者容易。往生御净土之事亦容易。言易的是,因为一切善恶凡夫,悉、皆,乘如来的「本愿力」而顶戴被往生故。若是混杂了凡夫的「计度」者,则其信心成为不纯之物,往生之事,亦是难中之难。於「信卷」曰:

「实语甚微妙,善巧於句义,甚深秘密藏」。

如来智愿海,深广无涯底。

言御释迦是佛之事一明白,「佛」「法」「僧」三宝和因果业报的大真理一明白,就能随顺「佛语」和「佛愿」。此人是「真佛弟子」。所谓「随顺」是素直地信顺之事。那亦不欲投入自己的全生命而闻,是无变法成素直者吧。

   成素直吧,成素直吧,成素直吧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这就是安心的秘诀。成素直,而将

「被弥陀誓愿不思议所致上救助而往生者遂也」,

几十年间,千万遍地顶戴,而每日使忆起之,透过文字,就那样地,唯信「誓愿不思议」为「誓愿不思议」,顶戴「大誓愿力」为「大誓愿力」就最好。特别「本愿力」的「力」之一字,昼夜使忆念而顶戴就最好。是必定呀於此一句中信眼能开,而发现「往生的保证」吧。使得「往生的保证」,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那里吧。光明的生活是就於那里能期待吧。

「誓愿不思议」一被顶戴为「誓愿不思议」,就能随而,就那样地顶戴

「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为「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

彻底於「法」的不思议,使觉醒无始的根本恶(无明)时,始如来的大悲心即大智慧力、大誓愿力、大三昧力、摄取众生力之彻於心,而无限的法味就涌现出来。以「誓愿不思议」之一句而能给与开眼。念佛亦给与出来。

称为阿弥陀如来之母亲,对称为我之此婴儿,从久远之昔,就在耳边说「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而给与教导了我之佛的「言语」就是念佛。是大悲的「言语」。

即使南无阿弥陀佛地闻一声亦成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尊贵的尊贵的阿弥陀佛。我想要说的事,唯只是此。是被佛智不思议所働(运作),被「誓愿不思议」所働,乘「愿力」而往生呀。不需要唠唠叨叨地说明。对没有觉醒於人的根本恶(无明)者,说明反而是让人更加「计度」般者。佛法者,不拼上自己的生死而听闻,就无法顶戴云为「以无义为义」之智愿海的不思议者吧。

人间九十年之一生涯中可看作除了只有言为「誓愿不思议」和南无阿弥陀佛之如来的「佛语」外都无随身之物。迷迷糊糊地听著的话,则虽如海山般众多地听闻著吧,但即便随身之物的话则亦一言半句皆无,是将死出山路之末、三途大河者,成独自一人越过之事吧。佛法是可将眼向内而一人欢喜之法。若无法让一人欢喜则不是佛法吧。被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恩、御师父 桂利劔老师的御恩。

法离文字,不属因,不在缘。法是不可思议故,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不可思议。如来是不可思议故,誓愿名号亦是不可思议。誓愿名号不可思议故,信心亦是不可思议。信心不可思议故,往生亦是不可思议。於相对的世界无安住。唯於誓愿不思议的世界有凡夫的安住。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真宗的面目。生死解脱和秘键在於「唯」之一文字。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於一升瓶能装入二升

人的心是如一升瓶的样子者。如果认为装著豪华的酒的话,则只是恶业烦恼的泥水而已。

於其一升瓶中,又来装如来真实心的清水。即使於一升瓶中装二升亦连「瓶」都不会有破裂。彼处就是不思议。那是云为「佛智的不思议」、「无碍的光明」者。善导大师所申称:

「於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信心)」。

烦恼是不成障碍的理由,亦不是云为同居的理由。无入处而给与来入的就是无碍的佛智。是他力的信水。

像这样一来,就将无论眺望何处,都无法往生那样的我顶戴被往生之事,唯只是,「不思议、不思议」地,仰本愿力。

智愿海和罪恶

善导大师所仰言: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礼赞)。

深深自觉自己的业海深广无涯底之事,而一顶戴右之御文就有难能可贵的价值。在不是那样的人是如水於蛙面(不痛不痒)吧。佛教不是只能终於知性者。若是属於知性的话,则和科学同样,从外部虽亦能受任何的批判,但因为佛教是各自的自觉体验之大道,所以从外部,无论怎样地批判都不恰当。

翻转众生的业海,而与如来成一味之働(力用),又是弥陀的智愿海,是本愿一乘海。因为於如来有此「働」(力用),所以是於信一念愚恶的凡夫之被救助去呀。於此外无众生济度的方法。

「业」的深广度,非常非常超越我等的想像之上者。人之一人一人地来生了於地球上。那就是「业」之所使然。「业」和自己的存在是同一。将此叫做「宇宙业」。於其上亦有社会业者,亦有个人业。

「罪」亦同样,深广无限量。自己的存在著之事就是罪。不,认为存在著的存在观念,就已经是迷心之所致,是罪的根源。此故圣人是仰言:

「无论如何地狱是一定的住处啊」

了呀。

   无限 大空的智慧

     无限 大海的慈悲

       吾安

     罪也好障也好 依有的原样。(瑞劔)

 

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的话则困惑

大家的境界以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而主人公就不在。因为主人公不在,所以种种东西就会进来而荒废佛堂。是说弃置路边的小佛堂了之人是任其荒废。禅者於「无心」中发现主人公,而甜蜜地对待东南西北的风。真宗者和云为如来之母亲高声呼告亲子之名,从心底安心,而於光明中营度佛恩报谢的生活。

发现云为如来之母亲,而忆念之心常不间断的人,其信心之心,亦甚至广达法界,而即使说於时间性,也是永远活著之人。

 

佛法味(1     瑞劔

 〇不得悟实相 我是山家的 落叶呀。

 〇实相(实在) 不悟之哲学家 那亦成凡夫之同伙。

 〇物虽能见 但物本身 於七封之秘库中 云覆藏。

 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自利利他圆满 最高之善。

〇最下之凡夫 到达最高之善 今暂时。

〇神的存在 证明得了之人 一人亦无。

〇万物者不生不灭之真理也,神创造等为人云。

〇世界不是神的艺术品吧。

〇万物之 不生不灭知道而后 再研究神最好。

〇能事於神之人者皆 只是不知佛法之人。

〇神和佛的 区别亦不知之人 横行市中。

〇人不知佛 知佛者唯佛。

 〇佛语 不闻之人 无宿善。

 〇圣人之 言语请信哟 是信心。

〇七高僧 以一般人来说 是不存在。

〇不使知佛为佛 想取信心 那是没道理呀。

〇无常迅速 生死事大啊。

〇后生大事地 踏出之心中 佛住宿。

〇最高之 善者御六字 罪消亡。

〇不修禅定 不知佛智之哲学家 远离真理三千里。

〇将圣句 日日拿出忆念 无相续之人无信心。

〇请作敬佛法僧 三宝之 学问哟。

〇自己自己地 自己之究明虽好,但知道自己是凡夫最好。

〇即使见花 亦无法成 花本身。

 〇使舍自力 若仰则清净 天空之星。

〇本愿 若闻则有安心者 一於不闻想安心 就那是没道理呀。

〇若不生者的大正觉 若如来在 则大安心。

〇忘记自己 如来的御手头 仰彻了就是信心。

〇若仰则不思议 落之我就被知。

〇本愿海 若浮者不思议 鸳鸯 往返 皆无踪。

 

和赞的真髓(45     瑞劔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警告

往相还相之廻向 若以成未已遇身

流转轮廻无边际 苦海沈沦如何免

所谓「未已遇」,因为无法信本愿故之意。「沈沦」者沈没而终之事。所谓「如何免」,是说除了堕落地狱外没办法的意思。

 信心难得事

若信佛智不思议 方令住於正定聚

化生之人智慧胜 无上觉者证悟了

所谓「佛智不思议」,是净土真宗的根本。阿弥陀如来救济众生的根本,是「佛智」和「大悲」。那个,就成为「本愿力」而与成就众生的信心。「本愿力」和「名号」是不二。所谓「正定聚」,是「不退之位」。往生成佛之事就决定,而已是不再使退回无信状态之位。因为想要取信心地希望,而忽视「佛智的不思议」所以「信心」无法获得。所谓「化生之人」,是信心获得的人。所谓「智慧胜」,是信心的智慧在殊胜。所谓「无上觉」,是成就正觉。所谓「化生」,是言为「正觉华化生」,依佛智而往生之事。

信心的利益

以信不思议佛智 作为报土因

获得信心正因事 於难之中犹更难

信心者信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信心。所谓「信心正因」,是说往生的正因是信心一个。念佛若有信心者,则自然地被称念。

佛之恩德难报谢

使舍无始流转苦 期待无上涅盘事

如来二种之廻向 恩德真实诚难谢

所谓「二种之廻向」,是「往相廻向」(往生报土)和「还相廻向」(往生而后救度众生之事)。所谓「流转」,无始以来,生死生死地,直至今日在迷惑之事。迷界是苦。

流转的理由

报土之信者不多 化土之行者数多

自力菩提不堪故 自久远劫来流转

 所谓「报土之信者」,是被往生报土的信者。所谓「化土之行者」,是他力中的自力之人,是十九愿、二十愿的人。所谓「自力菩提」,以自力得菩提之事是不可能的事。

廻向之恩德

依南无阿弥陀佛廻向 恩德广大不思议

往相廻向之利益 使廻入还相廻向

 「名号」是廻向的总体。又是信心之体。名号是佛智、大悲的结晶。名号是阿弥陀如来之名地同时,是阿弥陀如来的功德之全体。往相廻向之极致,顶戴还相廻向。还相廻向,是众生於往生而后,众生就廻向於其他众生呀。

 慈悲的力用

 由往相廻向大悲 得还相廻向大悲

如来廻向若使无 净土菩提如何得

若是没了如来的大慈大悲者,则皆无法往生和作还相廻向之事。云为佛性、云为信心、念佛,皆,是如来大慈大悲的廻向。「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之事。如无如来之廻向的话,则无法那样。

弥陀、观音、大势至

弥陀观音大势至 乘上大愿之船哉

漂浮生死大海者 呼唤有情而令乘

 阿弥陀如来若是王的话,则观音(观世音)菩萨和势至菩萨是右大臣、左大臣。齐心协力御救度众生。

教行信证拜读记(74     瑞劔

卷[称名破满](续)

741、於「称名破满」,被云为「最胜真妙正业」之称名者,不是云为了「因为自己作著御念佛所以往生」的自力念佛吧。是作为称无碍光如来名的大行之称名。此故,是被云为「最胜真妙」呀。

742、有「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此一句者,贯通「行卷」,而此精神就一著。是顶戴「行卷」的大眼目。从信心之后能称的念佛,是往生一定的大安堵之念佛。若信心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者,则信后的念佛,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信」也好「行」也好皆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行」和「信」者,被云为「不二」。

 743、於法然上人的『选择集』,有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的,是云为「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啊」的意思。

卷[龙树菩萨](印度、西蕃)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易行品)

744、於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曰:

「闻(闻信)其(第十七愿的)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的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净土真宗安心的极致,是此「成就文」。此文就是真宗安心的龟鉴(范本)。此文就是真宗的代表之御文(面目)。在『御文章』的话有「信凭(たのむ)一念」。此「信凭一念」,就是和「乃至一念」的「一念」相同。「闻其名号」的「闻」,就是和「信凭」同样意思。

745、是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的中心之「信乐」(天亲菩萨的「一心」),就是和云为「信凭」呀相同。所谓「信凭」,是「奉任於如来」之事。学者呀布敎师於临终之际,说怎样都不成安心、怎样都无法死去之时,若是遇到善知识,而闻:

「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心一意地奉任於如来」(执持钞)

的话,则是於其之一言的同时,安心决定,安心地死去呀。

此时的「任凭」,就是「信凭」。「信凭」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平生者,参诣佛寺,而「想取信心」「想顶戴信心」地,焦虑、痛苦,说「怎样都不成安心」,而慌张失措著呀,就是因为将此「往生般之一大事」,靠自己,以亲手料理,而在计度故。「自己」出来在「计度」的话,则不成「任凭了」「信凭了」吧。

 746、龙树菩萨所仰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正定聚)」。

所谓「无量力功德」,是第十八愿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即是如来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本愿力)(佛力)。

747、猎师想要猎兔而入山,有言「因为只想著兔之事,所以不见山」之事。和那相同地,想著要取信心取信心而参诣佛寺。因为想著「信心信心」,所以回到不闻、不知首要的「如来之无量力功德」。反覆著这样之事的话,则即使几十年参诣亦是没用。

 748、又言「凡夫的计度」(自力心的计度)者,是烦人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计度著。想「不要计度」的心就是「计度」。想舍自力地作,其之心就是「自力」。

想要「取信心」的心,就是「无法顶戴信心之心」。想要「称念佛而往生」的心,就早已是「自力」,而去「念佛」之心,是千万里。因为想要取想要取「信心」而参诣佛寺,所以无法顶戴「信心」。作为想称「念佛」而往生的心,早就从「念佛」(本愿力)被远离著呀。以「思著」「知道著」「记住著」的话则无法往生。

 749、言「念(信)佛无量力功德」之事,是困难者。於『和赞』曰:

「如来之兴世难遇 诸佛之经道难闻

闻菩萨之胜法事 连无量劫皆稀也」

「逢遇善知识之事 受教之事皆又难

能闻之事亦难故 则信之事亦犹难」。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生死是佛的御生命

於曹洞宗的「修证义」之冠头:

「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於生死中若有佛则无生死。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而亦无可厌,为涅盘而亦无可欣。是时始有被离生死分。唯一大事因缘应究尽」。

这是道元禅师的生死观。其意非常深作为凡夫尽尝之是困难的事。然而真理甚至到何处都是真理。虽於眼前见真理,若是舍之,而追著不是真理处之言句者,则无论到何时都是无法解决生死吧。古语说:「但参活句,莫参死句」。如道元禅师之右句般,实是冠絶古今的活句。达其奥义的话,则於大法师们成让之,即使暂且只以表面的意思也想要思考看看之事。

本来言宗教者,无论想如何定义之,於人的社会宗教之发生了的,是因为人生有苦故。将人生的苦恼大圣释迦牟尼世尊,是御断定为「生、老、病、死」。这是释尊的一大发现。释尊不只是单纯地御发现之,将自此「生、老、病、死」,和依之而生其他无数人生苦解脱的方法,释尊亲自实证,而将之广泛说於民众。即佛教是实证的哲学,是解脱的实践。於兹有佛教的强度。若是换言之,则佛教不只是单纯地说真理,把握真理其本身,於身心实证、实现之就是佛教的呀。从此观点通览其他一切宗教,而问:「所谓宗教是什么呀」了时,我想要申说的是:「宗教者解脱也」。

生和死,是变成人间苦的最大者,又是代表了全部的人间苦者。暂时释尊虽是,同於尚未解脱之人而御言「生、老、病、死」是苦呀,但从解脱了之佛眼来看而「生、老、病、死」是苦呢、是乐呢、还是非苦非乐之姿呢?

物者依想见而为异。取於迷之人类的话,则的确「生、老、病、死」是苦。亦如释尊所宣说般,「生、老、病、死」,是迷心所生出了的现象,迷就是苦的原因,而「生、老、病、死」是迷的结果。称之为「因果」,又称为「因果报应」。人一旦信佛语,就依佛教而洞见因果之道理,若无依明因缘之事而「悟」即至解脱的话,则人的迷和是迷的结果之苦,是永久地存续呀。故於佛道修行的话,则将深信因果、业道恐怖之事彻於骨髓而吟味就是修道的第一步。亦如右之道元禅师之句,一无立於深信因果之镜前而吟味,就变成不管什么全都不明白而终。

人於因为生出了所以决定会死。因此生之事虽也苦,但死之事就是苦的极致之位,是即使不说也明白了之事。这是作为迷人的常识。若是将常识任凭於常识了的话,则悟也好解脱也好都无必要,又变成释尊出现的意义亦没有。因此人不得不永久苦恼於苦海。即使那样的话也好的吗?因此而勉强满足,我慢著吗?「请於人时超越死,而获得不死的生命哟」「转不完全心性状态之迷而至於悟吧」、「请切断罪恶的束缚,而达绝对自由的解脱境哟」地,不就是人在理性的要请吗?亦践踏那理性的呼叫,而安闲地御过活呀如何呢?说了「放逸暖衣,只能欢送娑婆七十年,而最后成为墓场之土的话,则不是因此而很好吗」能介意吗如何呢?那样的人是连接受禅师法语的资格都没有之人。

所谓「令明生,使明死」,是说什么事呢?曰:如前述,先想深信因果,而业道恐怖之事,深深忆念无常迅速、生死问题重要之事,是从此之后的事。从此之后怎么办的呢?从此之后是慎防十恶、修十善将「诸恶莫作」之金言填於胸,而忏悔,而坐禅之事。如果坐禅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一坐禅,妄念就镇止而能开「佛的知见」。释尊是为了欲让人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而御出现在此世呀。这就是称为「一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於「佛的知见」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佛的知见」能开的话,则人是成「无我」呀。又亦云为「无心」。「无我」、「无心」就是般若的空慧,而那就是称为「实相」者。称此心境为「佛」。是从此心境大慈悲显现,而说法利生呀。至此境界而一见「生」、见「死」,就和以前,在凡夫地看到的「生死」呀,看法就不同起来。是称之为「令明生,使明死」呀。

凡夫虽是认为「生死」是嫌弃者、可厌者,认为著涅盘是快乐者、善者、可期望者,但那是凡夫的价值判断。反之而因为「无我」、「无心」的心境是体达了绝对价值的境界,所以不要将物看成二者,而做价值判断。是将那里之处称为

「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亦无可厌,为涅盘亦无可欣」

了呀。绝对价值的世界是平等价值的世界。此世界是「个个圆成」、相对即绝对、绝对即相对的世界。於悟入此世界呀如不是「无我」、「无心」的话则不成。

「无我」的反面是「我执」、「我爱」、「我慢」。说「我身最可爱」呀就是「我」。有「我」之处,一切恶业烦恼是乱入而起来呀。将成了无我之处称为「至道无难」。

佛和凡夫,一说怎么不同呢?就佛是「无我」,凡夫有「我执」。唯是只此不同。虽只此不同,但一者迷於生死(凡夫),一者是成为「无生死」、「不迷於生死」(佛)呀。人之到达「无我」,而始是得被称为「令明生,使明死」了呀。道元禅师御申说:「此生死者,即佛的御生命也」(正法眼藏「生死」)。好好地参究此境界最好。

 

编集后记

 〇虽暑气一几分和缓,就变成台风,但大家都没有御变化吧?御致上『法雷』八十一号。

〇欧文真宗志『净土』的最新号(第五卷一号)就被发刊了。这回『选择集』的英译也被寄稿,又去年秋天的国际真宗学会呀此四月在比利时「花祭」的样子以照片御介绍著。瑞劔老师的「本愿力好大呀」的英译亦被连载著。於熟悉英文之人,是能助成真宗的吟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