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未分类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113年浴佛节法要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112年4月8日浴佛节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qHrFcOFZtSJ7gZ5u5o9TUQsOAGlLPuGZ『本愿寺新报』2月1日号:zp6cnf2月10日号:t62gky2月20日号:d5e9az『宗报』2月号:33cx62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347.html 110年2月份本愿寺新报及宗报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347.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347.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5347.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春假已过,亦被收拾起放逸的心。想到明天就要开始重新今年度的御法谈,内心不由得又振奋,又充满希望。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如道元禅师所言:「为休歇之悟迹」,在真宗的话,则如瑞釼老师於『往生的秘诀』所说:「往也好死也好,与佛共行旅」。亦请大家如往常之关照,今年一起再度踊跃闻法,携手共赴御净土之旅哟。感恩、谢谢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8.html 道元禅师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8.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8.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第三章 二利圆满的法门        言「天地的真理」,是不思议者,於计度自己的利益,自己作损。於思计他人的利益,自己作德(得)。言「佛道」是其之样者,若「自己想成佛」地思的话,首先不发大菩提心的话不行。言「大菩提心」的,是先救助众生作佛,而后想自己成佛地下决心的大慈悲心。此之大慈悲心者,即若不发大菩提心的话,无论以几亿年所作难行苦行,是不能作为成佛者。这就是佛道。佛道者言实践(一)发心(发菩提心)、(二)修行、(三)菩提、(四)涅盘之四阶段事为佛道。在净土真宗的话,「教、行、信、证」就是佛道,大信心就是大菩提心。是由於如来的(一)大智慧力(二)大慈悲力(三)大誓愿力而众生往生成佛。云此为他力。若一言蔽之是「他力者如来的本愿力」,言归命如来的本愿力为他力。       於弘法大师所尊重爱读的书物之中,有云为龙树大士的『菩提心论』之书物。在读了那书就发现,书写著云为「大悲心若无者,修行成佛皆不可能」之事。又在读了真言宗的『大日经』就见「大悲为根(根本)」地被说著。於「四弘誓愿」的第一行,有云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的。那是大慈悲心之姿。在佛教释「慈悲」云为「拔苦与乐」,即说拔众生之苦而与乐的为慈悲。如来的「慈悲」者,云为「无缘的大悲」,因为是无我地无分别智的证悟所以显现了大悲。信心的体,是名号,是如来的大悲心。於『论注』(引用信卷)曰:「大慈悲者佛道正因也。」真宗信徒「想要往生极乐」地盼望著。彼等预先听闻到「於往生者信心决定(信心获得)就是必须的条件」。因此全部的信徒,早已信心想要顶戴,早已想要顶戴信心而得安心地,欲愿、希望、努力、焦急著。这是从昔时至今日为止一般信徒的实情。说教也好,或又教人生无常,早已教导「信心决定哟、称念佛哟」。这个,罪业深重、烦恼具足、愚痴无智之疑深的凡夫,不是轻易地,能於一朝一夕信心就顶戴者。(一)  久远劫来自力疑心的恶癖之附著。和(二)  现正凡夫的心就是心猿意马地,变化无常。和(三)   难思之弘誓。如来之赐与救助之事,是不思议呀不思议     呀!(四)  之后,不知佛的尊贵,不信高僧方的大人格,不崇、无尊敬之心的。 和(五)  又因为是闻习著世间的无宗教、反宗教、反佛教、邪伪邪说者,所以本愿一乘般的尊贵教,决不被          信。作为现代之凡夫的话,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名号之不被信的,是当然。彼被信的话,那是弥陀正          觉的不思议、本愿的不思议、名号的不思议、佛智的不思议、大悲的不思议之所使然。不是凡夫之          力。故言信心者,以不思议为不思议,仰信云为信心。      多数的人,不能辨别右之各条,信心是何物呢不知道,而一味地「想取信心想取信心」地焦急著。实在是可说为愚痴也。「真宗要关五个条」之中,於第一条,虽是叙述了云为「果上圆成」之事,然所谓「果上圆成」,是御言「就往生的话,众生的信也好行也好,都是於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从众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没有拿出来的必要的」。若更简单明白地说者,此「五个条」:(一) 我的往生者,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地给与御成就著,   所以从我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拿出者           皆无。(二) 於如来成佛的因果外,无众生往生的因果。(三)难思之弘誓。如来之给与救助之事者,不思议呀不思议呀!(四) 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明是一。往生是如来的御工作。(五) 愿力无穷之故,往生是唯之唯(免费之免费)。空手地,赤裸裸地,就这样呀地。净土真宗是「果上圆成的法门」、「法体圆成的法门」、「果上显现的法」。若将此容易明白地说的话,我往生的因也好果也好,都在如来的御手头上给与成就,大悲也好佛智也好、本愿也好名号也好,将如来的功德全体,作为招唤之勅命,「就这样地来哟,不要担心,等著哦,护著哦」之勅命,即成为给与呼唤著十方众生的「呼唤声」,正响遍於十方。於呼唤声中,我被救的因也好果也好、信也好行也好,尽悉含笼著。作为这边的话,唯只是闻名号的功德力。即只是信顺勅命。闻就是信心。归命(信顺)勅命,就是信心。 从这边「拜托」也不要却从那边「给与呼唤了」之事的诚惶诚恐地感激,而「非常感谢」「不思议的事哟」地,向著大智大悲的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心欢喜的云为信心。从这边,因为不是发愿、积行的,也不是「请给与救助」的祈愿的。唯御接受勅命者最好,信顺勅命者最好。在如来方,行也好信也好、往相也好还相也好,都已经给与御成就著之事,唯是「诚惶诚恐」地仰。唯是令使赞叹而顶戴。信心之相,是成为 「仰赞叹,俯惭愧」而显现者。世界的宗教虽多,然云「众生往生的因也好果也好都在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众生唯只以信顺勅命而被救」的宗教者,唯净土真宗,是只有本愿一乘。是因为不知道「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法门就是净土真宗之旨者,所以多数人是努力地,「想取信心而往生」、「想称念佛而往生」、 「想因为安心而往生」、「想如何做而往生」地,作自力之计度的。可说是为错误。「想如何做而往生」地思之心云为「定散心」。因为定散行是末代凡夫无法修,所以作为今日之凡夫的 话,修定散行回向那个给如来方,而想往生地立志的人一人亦无吧,然而即使只说是发起「想如何做而往生」、「想称念佛往生」、「想顶戴信心往生」地思之定散心的人而已,亦不是过份之言吧,大部分的人就是这样。定散心(二十愿)是很难以去除者。此者,是因为不知道真宗是「果上圆成」的法门之事。「果上圆成」之故,从众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无需拿出者。净土真宗,於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之外,从自己方,信也好行也好,拿出任何一个,而作为成往生资粮般者皆无需。从自己方拿出来的东西都是自力。 所谓「果上圆成」和「二利圆满」是阿弥陀如来之胜过诸佛、诸神的功德力用。其他的诸佛方各各都有本愿,而赐劝修「戒定慧三学」,即「八正道」、「六波罗蜜」之行。此即是「自力圣道门」。圣道门者,其所说的真理,即说像是「空、不可得」呀、「真如、实相」啊的绝对真理,对於相对认识的凡夫的话,实是难解难入的法理。作为今日之凡夫的话,得悟入者一人亦无。故亦云之为「难行道」。此等之教者,真理之深奥而於凡夫不只不能理解,修行也难。若说「修行」的话发「大慈悲心」,而修大菩提行(戒律、禅定)之事就是佛道,是修行。 圣道门,於其出发点,不发「大慈 悲心」的话不行。所谓「大慈悲 心」,通说为「视一切众生犹如己身 (自己)」,是思一切众生如我子之心。言「佛心」的就是那个。若平易地说,将憎嫌的婆婆呀媳妇呀、继子,都第一优先救度,努力想把他们成佛地思之心云为大慈悲心。於大慈悲心之前,无爱憎分别,无敌我区别,自己和他人的,没有分隔。 「慈悲之眼 思憎者无       罪有之身 方犹可怜」地如歌咏之文句般,发「无分别智」,彻底「无我」,而爱一切众生如我之独子的云为大慈悲心。 佛道者,先发此大慈悲心,而后,修「戒律」和「禅定」的,就是一般佛教的修行。作为凡夫,大慈悲心发起没发起呢?戒律(止恶事,而只行善事而已)能持与否?禅定(止散乱放逸的心,成无念无想之事)能修与否?即使稍微思考一下,亦是令人不寒而栗的话语。 一切众生,尽悉,是「极恶最下」之一类。(选择集) 即使闻「极恶最下之众生」,亦是光知道「那是法然上人所说的法语」而已,因为没有引用於自己之身而深思所以不行。「极恶最下」是自己地,若反省自己而深信的话,说 「想如何做而往生」般狂妄的想法是应该出不来地思,但是实际上,同行真正全部,都在思著「想取信、想称念佛、想作什么而往生」。 所谓「极恶最下」,是说什么都不知,什么事都不能,光造著罪而已,完全没救的徒然者。这真正明白的话,言「往生者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一个」之事,是应该能顶戴。往生不是自己的想法,不是知识,不是行,是佛力一个。给与被知其之旨的,就是第一「果上圆成」,和第二「二利圆满」。又将『教行信证』的全体,从佛力上,更详细给与御说之往生的关键,就是第三的「难思弘誓」和第四的「无碍光明」。那样顶戴的话,衆生方,於佛力之外,从自己,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於佛的名愿力之外,没有能附加者。宣说了其之旨的,就是第五的「就这样呀地」。云为「果上圆成」(果上显现、法体圆成),众生往生之因(信心念佛),亦依如来方南无阿弥陀佛地给与御成就,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就那样地来哟」地给与呼唤著,所以这边方面,不需要做任何一件事,唯光是「非常感谢」地御接受。 如来者,因为又是依如来的本愿力(功德力),「众生若不能往生(他利),我亦不取正觉(自利)」地给与御誓了,其本愿之成就,被成了云「南无阿弥陀佛」之佛的,所以闻本愿、闻本愿力,而「真欢喜之事呀」地,信心欢喜的话必定能顶戴被往生御净土。云此为第二的「二利圆满」(自利者如来之成佛,利他者众生之往生)。「果上圆成」和「二利圆满」,是净土真宗的根本原理,是众生往生的根本原理。於其他的宗教是绝对所不能 见。不知道此正觉的原理和众生救济的原理者,是「想取信心、称念佛、安心而往生」地作种种自力之计度的。 「果上圆成」、「二利圆满」,因为是非常重要的法门,所以是应该好好地听闻,好好地思考,而顶戴他力真宗的妙旨。十遍也好、百遍也好都不听闻,这就不是入心之物。 第四章 难思弘誓  『叹异钞』(第一章)曰:(一)「被弥陀的誓愿不思议救助去,而往生遂也」。此一句是『叹异钞』全篇代表处的重要之御文。真宗的安心尽在此句。往生御净土者,示於此一句中。「誓愿不思议」(不思议的誓愿),即是依如来的本愿力而往生。「行卷」曰:(二)「由闻愿力报土真因决定」「信卷」曰:(三)「闻其名号(本愿,本愿力),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此三条御文,确实听闻,确实吟味。 (四)於善导大师二河譬中所示的阿弥陀如来之勅命,「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之御法语共同地闻闻、闻到底,思思、思到底,研究研究、研究尽的话,自然而然被获得信心。此外没有获得信心之道。      就此,开示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阿弥陀如来本愿成就的大正觉是什么样者呢的,就是第一条的「果上圆成」。      一般的同行,自己(用自己的力量)闻、自己(用自己的力量)信、自己(用自己的力量)称念佛地思著。「自己」出头的话,皆是自力。参拜御寺的也好、拜见佛书的也好,都是阿弥陀如来光明的照育(御荫),杂行杂修自力的心之被舍,亦不是我之力(凡夫之力),全是如来「难思弘誓」(誓愿不思议)的御荫。将此御荫之事,云为「如来的回向」。从参诣御寺之事,迄至信心决定为止,无不是如来光明的照育和如来的回向者。即,信也好行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往相也好还相也好,全无不皆是如来的回向。即凡夫之往生的东西,往生的因也好果也好,皆全部是如来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        即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働(运作)。云此为「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将「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云为「果上圆成」,又云「二利圆满」。广岛的大瀛师所申说:「极乐之 道者一条 南无阿弥陀       莫走思案工夫 之岔道」一切众生的信心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都已由於如来方而御成就,而将给与立即示现在吾等之前的御姿,云为「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云此之御姿为「果上圆成」,又云为「二利圆满」。「果上圆成」和「二利圆满」是净土真宗的根本真理。学佛法也好、信心获得也好,首先第一不得不知道之事者:(一) 所谓佛是什么样的御方呢?(二) 所谓凡夫是什么样者呢?(三) 於凡夫之成佛者,如何做的话能成佛?将此三点,明确地掌握,确实听闻,不能认真地入腹(入心之底)的话不行。又就此三点,即使彻底性地听闻也没有。此故,参拜御寺的人虽数多,然往生之人,是如晓天之星,极少的。      於第一「所谓佛是什么样的御方呢」的问题能回答者,就是第一「果上圆成」、第二「二利圆满」、第三「难思弘誓」和第四「无碍光明」。其次,於云「凡夫是什么样者呢」「於凡夫之成佛者,如何做的话能成佛呢」的问题能回答者,就是第五「就这样呀地」。凡夫即使什么也不知,什么也不能,净是造著罪而已的动物,用自力的话,绝对不能离生死,用自力的话,是绝对不能成佛的。「就这样地」之外,凡夫无论如何都不成,什么都不能,不是吗?即使说「就这样地」,也要十年呀、三十年地研究,而品味「就这样地」的真意最好。第三条的「难思弘誓」(本愿),和第四条的「无碍光明」(名号),是如来的运作,是功德,是力,是凡夫度生死大海而往生的大船,消灭无明烦恼而赐使到安养净土,是佛智大悲的光明。      「教行信证」,「教」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行」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信」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证」(利他圆满之妙位,无上涅盘之极果)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在「真宗要关五个条」说的话,第一「果上圆成」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二「二利圆满」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三「难思弘誓」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四「无碍光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五「就这样呀地」的众生之信,其体也是南无阿弥陀佛。      闻真宗之说教的同行也好、读真宗之书物的学生也好、无论何者也好,所谓真宗是这样者呢,所谓信心是那样呀,说「啊明白了」的程度,是极限,大部分的人,几乎全部,都止留在「知解分别」。在「知解分别」的漩涡中,咕噜咕噜地转,而终其一生的就是现状。亲鸾圣人亦是在哭泣吧。打破「知解分别」,而於「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肚饱饱了之姿就是「就这样地」。      「就这样地」者,从一方面说的话,其体是「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又从另一面说的话,是将「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仰、仰、仰切了之姿(金刚的信心)。给与救助之「法」的「难思弘誓」也好「无碍光明」也好 皆为南无阿弥陀佛故,又,被救助之「机」(金刚的信心)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云此为「机法一体」。将机法一体之处云为「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果上圆成」「二利圆满」就是此。 第五章 无碍光明             言阿弥陀如来的「阿弥陀」之意义者,是云为「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意思。所谓「光明」,言「光明者智慧相也」(昙鸾大师『论注』),而云佛的智慧为光明。又云佛智慧的力用为光明。佛的智慧者,「有什么样之力用呢」地说的话,有「除世痴暗冥」(净土论)之力用。「痴」是凡夫的愚痴(邪见)之暗。於「暗」者无被晴暗(明来暗去)之力。必不得不借光明之力。阿弥陀如来的光明给与破一切众生愚痴暗钝之「暗」。将凡夫的愚痴暗钝之事於『和赞』仰言为「无明长夜之暗」。 『和赞』曰: 「无明长夜之灯炬(如来的智慧光明)  智眼昏暗莫悲叹         生死大海之船筏(船、筏,大悲的本愿力)  罪障深重莫哀伤」此和赞之意者,「因为自己是造恶不善罪深、肤浅者,所以怎样也不能往生御净土」地对在叹气之人,圣人是给与谕示: 「如来因为是『慈悲深远如虚空,智慧圆满如巨海』(文类正信偈)所以没有好担心之事」的。其次圣人申述「愿力无穷」(本愿力的强度是无限)之意而咏唱: 「愿力无穷御在故  罪业深重亦不重      佛智无边御在故  散乱放逸亦不舍」 此等二首御和赞,是极其重要,又非常难能可贵的『和赞』。常将此二首和赞浮於念头,至死为止地忆念著的话,自然而然地信心亦能顶戴,亦能安心。忘掉圣人的御法语,除去御圣教的法语,而做学问,将凡夫的心,即使如何地凝固,亦是不能顶戴信心。信心宿在敕命中、於本愿名号中、於御圣教的法语中。将其处圣人於『叹异钞』申说:「於亲鸾的话,『唯念佛(唯依本愿力)而可被弥陀救助去』地,蒙受良人(法然上人)的仰言外别无子细(道理)也。」 此御法语是信心获得的秘诀。『教行信证』(总序)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生死海)大船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如太阳光的大光明)」 此二句就是显示『教行信证』全体的重要御文之处。『教行信证』是收於此二句,由此二句生『教行信证』一部六卷的御圣教,净土真宗就能展开了的。『和赞』也好『御文章』也好、其他一切御假名圣教也好、三经七祖的御圣教也好,都收於此二句。「难思弘誓」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信心也好往生也好皆从此二句开出。瑞劔三十八岁时,始由桂利劔老师被授与此二句,尔来五十余年,每日无被忘,忆念此,持续吟味著。御圣教的法语,不三十年、五十年地持续吟味,妙味是出不来者。 假设有人问:「你闻到了什么呢?」的话,我就宣说:「只是『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 问:「你顶戴信心了吗?往生御净土的自信有吗?」的话,我就: 「难思弘誓、无碍光明」地回答吧。所谓「无碍」是什么意思呢地一说,就云「无碍」者,阿弥陀如来的光明(名号,大智大悲)者,连众生的恶业烦恼亦不能障,而给与彻入我心。这就是无碍。 如来的光明,是如来大智大悲心的电波,又是放射能。此光明,是因为如来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所以遍照十方群生,彻入其心,令发起信心,赐使往生的。往生丝毫也不是自己的力量,全是他力之御回向。用凡夫之闻、信而安心了的程度如何能往生御净土者呢?全是如来的「难思弘誓」(本愿力)和「无碍光明」(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御荫,是御力。此即是南无阿弥 陀佛的功德力。云此为「果上圆成」「二利圆满」(第一条、第二 条),又云为「果上显现」。而且云如来正觉的运作、本愿力的运作为「难思弘誓」(第三条),云名号的功德力用为「无碍光明」(第四条)。 所谓「无碍」,又云「烦恼即菩提」 「生死即涅盘」为无碍。此者,在分别善恶、爱憎违顺之凡夫的话无法明白。是佛的大智、无分别智是万法一如的境界之原故。於『维摩经』有云为「入不二门品」之一章。在拜读了那章而一见,就说著「万物虽皆异著,然异著之原样是不二(非一非异)之最高绝对的真理」。一成为不二的大真理,就即使哲学也好、科学也好、佛教以外任何宗教也好,都不能思,也不能说。唯只有佛的大智光明,和此大真理成为一如。在我利我欲之凡夫的话无法明白,在爱憎之凡夫的话无法明白,用分别取舍之凡夫的头脑的话无法明白。纵使一切的凡夫人无法明白,然「不二的大真理」「不可得的大真理」「空的大真理」「无分别智的大真理」,是真理之故,不能批判,又反论之。现代人的理论一堆,也要以即使拜读了『维摩经』呀、『金刚经』呀、『华严经』的一部分而见亦最好。 将此「不二」的大真理和证悟了「不二」的大真理之智慧云为「无碍」,又云「无碍光」。 阿弥陀如来,被是无碍光佛。被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将此亲鸾圣人於「真佛土卷」仰言: 「佛则是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 阿弥陀如来,是无碍光如来之故,将众生的恶业烦恼,就这样地,能给与成为菩提水。这就是行卷「一乘海」的「海」之意思。『和赞』曰:  「本愿圆顿一乘者  摄取逆恶地信知         烦恼菩提体无二(不二)速疾地令使证悟」 又曰: 「名号(无碍佛智)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留     众恶万川若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又曰:「罪障成为功德体  由於如冰之与 水      冰愈多则水愈多  障愈多则德愈多」 地仰言。这就是「无碍」之相。是无碍光的利益。 将本愿成就的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之相,我是称为「果上圆成」(第一条),称为「二利圆满」(第二条)的。所谓第三的「难思弘誓」和第四的「无碍光明」,即是第五条「就这样地」的原由、根基者。 云「获得信心」,全是无碍光的利益(回向)。『和赞』曰:「由无碍光之利益  获得威德广大信     烦恼冰块必溶解  即化为菩提之水」 是应顶戴。因此吟味云「他力」之事最好。忘掉「无碍光的利益」,而将「想取信心而往生、想称念佛而往生,想因为安心所以往生」地思之自力计度,迅速舍去最好。不看「无碍光的利益」,而「想取信心、安心而往生」地踏出了的话,即使是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能出信心欢喜之晓。  第六章 就这样地 於此「真宗要关五个条」,已将「果上圆成」、「二利圆满」、「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虽是粗略地说明了的,然详细的内容者,将本书一千页,认真地给与御覧的话,思可更一层地明白。 将果上圆成、二利圆满、难思弘誓、无碍光明,通过全篇,好好地吟味顶戴的话,「於为了往生者,从众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没需要拿出者,可附加者没有」地说之事,是能知道吧。那就是「就这样地」。 不喜欢「就这样地」的人是「想成什么而往生」地思著的吧。完美地齐备三业,而「想完成自己而往生」地思著的,那不是净土真宗。 「请给与帮助,给与救度」地祈愿、祈祷,想怎么做而从神佛得到御利益」地愿求现世利益者,是非佛教性的迷信。对阿弥陀如来持愿求之心,因而思著自己完成、自己满足,为追求事之一群,因为是不信「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啊」之人,所以不能往生。 闻他力回向、无碍光的利益,是因为能听闻本愿名号的由来,在凡夫方,为了往生,没有任何一个云为「不这样做的话不行」者。唯「非常感谢」地,只是信顺本愿的勅命。云那个为「就这样地」。 即使说为「就这样地」的话,信心也是不需要者,即使都无称念佛也可以。即使喧哗吵闹也好、偷盗也好,陷入云为「没关系」之邪见的话不成。是「依如来的名愿力而往生」地,顶戴著的「就那样地」、「就这样地」。 人生百年,「佛法(名愿力的信心)第一,孝顺父母,待人亲切」地作而渡世,才是云为「念佛行者之心得」者。 善恶 想信 皆忘尽仰望天空  明月光。 闻之原样地 唯闻之原样地 御慈悲哟地 成了信凭 弥陀的呼唤声。九十年 闻了什么呢 记得了呢本愿名号 唯一  呼唤而归 慈亲的故乡。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佛 其之働者 不思议也働之原样地 我往也。 (瑞劔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2.html 死的解决(3)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2.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2.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732.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法雷音 081号(1983年9月)  本愿力    好大啊 背负地狱    往极乐          瑞劔  卷头言   虽闻佛法但随人听闻的话,无论是多少年佛法的真义都不明白。所谓佛法的真义是本愿力。本愿力者若不以说自己就是罪业深重之徒然者的深刻反省、自己批判之眼而见的话则不明白。本愿力和罪业深重是裏表。 我一人在於此处,给与救度彼的是如来的本愿力。云此为「一机一法」、「一法一机」。救度此「机」者是此「法」。只有此「法」,能赐与救度此「机」。除了「一机一法」外无论能记得多少多么困难的法门,亦都不成为后生被救助之力吧。 知道本愿力之事虽容易,但信之的事很难。是云为以「死」和「罪业」而信呀。不是以心而信的。是以云为「死」和「罪业」之人天虚假的事实而信呀。由「死」和「罪业」之内信本愿力之力就能生出来。那就是本愿力。 信心铭(八十一) 瑞劔  一心立奉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的安心者容易。往生御净土之事亦容易。言易的是,因为一切善恶凡夫,悉、皆,乘如来的「本愿力」而顶戴被往生故。若是混杂了凡夫的「计度」者,则其信心成为不纯之物,往生之事,亦是难中之难。於「信卷」曰: 「实语甚微妙,善巧於句义,甚深秘密藏」。 如来智愿海,深广无涯底。 言御释迦是佛之事一明白,「佛」「法」「僧」三宝和因果业报的大真理一明白,就能随顺「佛语」和「佛愿」。此人是「真佛弟子」。所谓「随顺」是素直地信顺之事。那亦不欲投入自己的全生命而闻,是无变法成素直者吧。    成素直吧,成素直吧,成素直吧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这就是安心的秘诀。成素直,而将 「被弥陀誓愿不思议所致上救助而往生者遂也」, 几十年间,千万遍地顶戴,而每日使忆起之,透过文字,就那样地,唯信「誓愿不思议」为「誓愿不思议」,顶戴「大誓愿力」为「大誓愿力」就最好。特别「本愿力」的「力」之一字,昼夜使忆念而顶戴就最好。是必定呀於此一句中信眼能开,而发现「往生的保证」吧。使得「往生的保证」,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那里吧。光明的生活是就於那里能期待吧。 「誓愿不思议」一被顶戴为「誓愿不思议」,就能随而,就那样地顶戴 「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为「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 彻底於「法」的不思议,使觉醒无始的根本恶(无明)时,始如来的大悲心即大智慧力、大誓愿力、大三昧力、摄取众生力之彻於心,而无限的法味就涌现出来。以「誓愿不思议」之一句而能给与开眼。念佛亦给与出来。 称为阿弥陀如来之母亲,对称为我之此婴儿,从久远之昔,就在耳边说「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而给与教导了我之佛的「言语」就是念佛。是大悲的「言语」。 即使南无阿弥陀佛地闻一声亦成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尊贵的尊贵的阿弥陀佛。我想要说的事,唯只是此。是被佛智不思议所働(运作),被「誓愿不思议」所働,乘「愿力」而往生呀。不需要唠唠叨叨地说明。对没有觉醒於人的根本恶(无明)者,说明反而是让人更加「计度」般者。佛法者,不拼上自己的生死而听闻,就无法顶戴云为「以无义为义」之智愿海的不思议者吧。 人间九十年之一生涯中可看作除了只有言为「誓愿不思议」和南无阿弥陀佛之如来的「佛语」外都无随身之物。迷迷糊糊地听著的话,则虽如海山般众多地听闻著吧,但即便随身之物的话则亦一言半句皆无,是将死出山路之末、三途大河者,成独自一人越过之事吧。佛法是可将眼向内而一人欢喜之法。若无法让一人欢喜则不是佛法吧。被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恩、御师父 桂利劔老师的御恩。 法离文字,不属因,不在缘。法是不可思议故,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不可思议。如来是不可思议故,誓愿名号亦是不可思议。誓愿名号不可思议故,信心亦是不可思议。信心不可思议故,往生亦是不可思议。於相对的世界无安住。唯於誓愿不思议的世界有凡夫的安住。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真宗的面目。生死解脱和秘键在於「唯」之一文字。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於一升瓶能装入二升 人的心是如一升瓶的样子者。如果认为装著豪华的酒的话,则只是恶业烦恼的泥水而已。 於其一升瓶中,又来装如来真实心的清水。即使於一升瓶中装二升亦连「瓶」都不会有破裂。彼处就是不思议。那是云为「佛智的不思议」、「无碍的光明」者。善导大师所申称: 「於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信心)」。 烦恼是不成障碍的理由,亦不是云为同居的理由。无入处而给与来入的就是无碍的佛智。是他力的信水。 像这样一来,就将无论眺望何处,都无法往生那样的我顶戴被往生之事,唯只是,「不思议、不思议」地,仰本愿力。 智愿海和罪恶 善导大师所仰言: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礼赞)。 深深自觉自己的业海深广无涯底之事,而一顶戴右之御文就有难能可贵的价值。在不是那样的人是如水於蛙面(不痛不痒)吧。佛教不是只能终於知性者。若是属於知性的话,则和科学同样,从外部虽亦能受任何的批判,但因为佛教是各自的自觉体验之大道,所以从外部,无论怎样地批判都不恰当。 翻转众生的业海,而与如来成一味之働(力用),又是弥陀的智愿海,是本愿一乘海。因为於如来有此「働」(力用),所以是於信一念愚恶的凡夫之被救助去呀。於此外无众生济度的方法。 「业」的深广度,非常非常超越我等的想像之上者。人之一人一人地来生了於地球上。那就是「业」之所使然。「业」和自己的存在是同一。将此叫做「宇宙业」。於其上亦有社会业者,亦有个人业。 「罪」亦同样,深广无限量。自己的存在著之事就是罪。不,认为存在著的存在观念,就已经是迷心之所致,是罪的根源。此故圣人是仰言: 「无论如何地狱是一定的住处啊」 了呀。    无限 大空的智慧      无限 大海的慈悲        吾安      罪也好障也好 依有的原样。(瑞劔)   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的话则困惑 大家的境界以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而主人公就不在。因为主人公不在,所以种种东西就会进来而荒废佛堂。是说弃置路边的小佛堂了之人是任其荒废。禅者於「无心」中发现主人公,而甜蜜地对待东南西北的风。真宗者和云为如来之母亲高声呼告亲子之名,从心底安心,而於光明中营度佛恩报谢的生活。 发现云为如来之母亲,而忆念之心常不间断的人,其信心之心,亦甚至广达法界,而即使说於时间性,也是永远活著之人。   佛法味(1)     瑞劔  〇不得悟实相 我是山家的 落叶呀。  〇实相(实在) 不悟之哲学家 那亦成凡夫之同伙。  〇物虽能见 但物本身 於七封之秘库中 云覆藏。  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自利利他圆满 最高之善。 〇最下之凡夫 到达最高之善 今暂时。 〇神的存在 证明得了之人 一人亦无。 〇万物者不生不灭之真理也,神创造等为人云。 〇世界不是神的艺术品吧。 〇万物之 不生不灭知道而后 再研究神最好。 〇能事於神之人者皆 只是不知佛法之人。 〇神和佛的 区别亦不知之人 横行市中。 〇人不知佛 知佛者唯佛。  〇佛语 不闻之人 无宿善。  〇圣人之 言语请信哟 是信心。 〇七高僧 以一般人来说 是不存在。 〇不使知佛为佛 想取信心 那是没道理呀。 〇无常迅速 生死事大啊。 〇后生大事地 踏出之心中 佛住宿。 〇最高之 善者御六字 罪消亡。 〇不修禅定 不知佛智之哲学家 远离真理三千里。 〇将圣句 日日拿出忆念 无相续之人无信心。 〇请作敬佛法僧 三宝之 学问哟。 〇自己自己地 自己之究明虽好,但知道自己是凡夫最好。 〇即使见花 亦无法成 花本身。  〇使舍自力 若仰则清净 天空之星。 〇本愿 若闻则有安心者 一於不闻想安心 就那是没道理呀。 〇若不生者的大正觉 若如来在 则大安心。 〇忘记自己 如来的御手头 仰彻了就是信心。 〇若仰则不思议 落之我就被知。 〇本愿海 若浮者不思议 鸳鸯 往返 皆无踪。   和赞的真髓(45)     瑞劔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警告 往相还相之廻向 若以成未已遇身 流转轮廻无边际 苦海沈沦如何免 所谓「未已遇」,因为无法信本愿故之意。「沈沦」者沈没而终之事。所谓「如何免」,是说除了堕落地狱外没办法的意思。  信心难得事 若信佛智不思议 方令住於正定聚 化生之人智慧胜 无上觉者证悟了 所谓「佛智不思议」,是净土真宗的根本。阿弥陀如来救济众生的根本,是「佛智」和「大悲」。那个,就成为「本愿力」而赐与成就众生的信心。「本愿力」和「名号」是不二。所谓「正定聚」,是「不退之位」。往生成佛之事就决定,而已是不再使退回无信状态之位。因为想要取信心地希望,而忽视「佛智的不思议」所以「信心」无法获得。所谓「化生之人」,是信心获得的人。所谓「智慧胜」,是信心的智慧在殊胜。所谓「无上觉」,是成就正觉。所谓「化生」,是言为「正觉华化生」,依佛智而往生之事。 信心的利益 以信不思议佛智 蒙赐作为报土因 获得信心正因事 於难之中犹更难 信心者信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信心。所谓「信心正因」,是说往生的正因是信心一个。念佛若有信心者,则自然地被称念。 佛之恩德难报谢 使舍无始流转苦 期待无上涅盘事 如来二种之廻向 恩德真实诚难谢 所谓「二种之廻向」,是「往相廻向」(往生报土)和「还相廻向」(往生而后救度众生之事)。所谓「流转」,无始以来,生死生死地,直至今日在迷惑之事。迷界是苦。 流转的理由 报土之信者不多 化土之行者数多 自力菩提不堪故 自久远劫来流转  所谓「报土之信者」,是被往生报土的信者。所谓「化土之行者」,是他力中的自力之人,是十九愿、二十愿的人。所谓「自力菩提」,以自力得菩提之事是不可能的事。 廻向之恩德 依南无阿弥陀佛廻向 恩德广大不思议 往相廻向之利益 使廻入还相廻向  「名号」是廻向的总体。又是信心之体。名号是佛智、大悲的结晶。名号是阿弥陀如来之名地同时,是阿弥陀如来的功德之全体。往相廻向之极致,顶戴还相廻向。还相廻向,是众生於往生而后,众生就廻向於其他众生呀。  慈悲的力用  由往相廻向大悲 得还相廻向大悲 如来廻向若使无 净土菩提如何得 若是没了如来的大慈大悲者,则皆无法往生和作还相廻向之事。云为佛性、云为信心、念佛,皆,是如来大慈大悲的廻向。「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之事。如无如来之廻向的话,则无法那样。 弥陀、观音、大势至 弥陀观音大势至 乘上大愿之船哉 漂浮生死大海者 呼唤有情而令乘  阿弥陀如来若是王的话,则观音(观世音)菩萨和势至菩萨是右大臣、左大臣。齐心协力御救度众生。 教行信证拜读记(74)     瑞劔 行 卷[称名破满](续) 741、於「称名破满」,被云为「最胜真妙正业」之称名者,不是云为了「因为自己作著御念佛所以往生」的自力念佛吧。是作为称无碍光如来名的大行之称名。此故,是被云为「最胜真妙」呀。 742、有「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此一句者,贯通「行卷」,而此精神就一贯著。是顶戴「行卷」的大眼目。从信心之后能称的念佛,是往生一定的大安堵之念佛。若信心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者,则信后的念佛,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信」也好「行」也好皆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行」和「信」者,被云为「不二」。  743、於法然上人的『选择集』,有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的,是云为「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啊」的意思。 行 卷[龙树菩萨](印度、西蕃)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易行品) 744、於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曰: 「闻(闻信)其(第十七愿的)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的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净土真宗安心的极致,是此「成就文」。此文就是真宗安心的龟鉴(范本)。此文就是真宗的代表之御文(面目)。在『御文章』的话有「信凭(たのむ)一念」。此「信凭一念」,就是和「乃至一念」的「一念」相同。「闻其名号」的「闻」,就是和「信凭」同样意思。 745、是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的中心之「信乐」(天亲菩萨的「一心」),就是和云为「信凭」呀相同。所谓「信凭」,是「奉任於如来」之事。学者呀布敎师於临终之际,说怎样都不成安心、怎样都无法死去之时,若是遇到善知识,而闻: 「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心一意地奉任於如来」(执持钞) 的话,则是於其之一言的同时,安心决定,安心地死去呀。 此时的「任凭」,就是「信凭」。「信凭」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平生者,参诣佛寺,而「想取信心」「想顶戴信心」地,焦虑、痛苦,说「怎样都不成安心」,而慌张失措著呀,就是因为将此「往生般之一大事」,靠自己,以亲手料理,而在计度故。「自己」出来在「计度」的话,则不成「任凭了」「信凭了」吧。  746、龙树菩萨所仰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正定聚)」。 所谓「无量力功德」,是第十八愿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即是如来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本愿力)(佛力)。 747、猎师想要猎兔而入山,有言「因为只想著兔之事,所以不见山」之事。和那相同地,想著要取信心取信心而参诣佛寺。因为想著「信心信心」,所以回到不闻、不知首要的「如来之无量力功德」。反覆著这样之事的话,则即使几十年参诣亦是没用。  748、又言「凡夫的计度」(自力心的计度)者,是烦人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计度著。想「不要计度」的心就是「计度」。想舍自力地作,其之心就是「自力」。 想要「取信心」的心,就是「无法顶戴信心之心」。想要「称念佛而往生」的心,就早已是「自力」,而去「念佛」之心,是千万里。因为想要取想要取「信心」而参诣佛寺,所以无法顶戴「信心」。作为想称「念佛」而往生的心,早就从「念佛」(本愿力)被远离著呀。以「思著」「知道著」「记住著」的话则无法往生。  749、言「念(信)佛无量力功德」之事,是困难者。於『和赞』曰: 「如来之兴世难遇 诸佛之经道难闻 闻菩萨之胜法事 连无量劫皆稀也」 「逢遇善知识之事 受教之事皆又难 能闻之事亦难故 则信之事亦犹难」。   生 死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生死是佛的御生命 於曹洞宗的「修证义」之冠头: 「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於生死中若有佛则无生死。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而亦无可厌,为涅盘而亦无可欣。是时始有被离生死分。唯一大事因缘应究尽」。 这是道元禅师的生死观。其意非常深作为凡夫尽尝之是困难的事。然而真理甚至到何处都是真理。虽於眼前见真理,若是舍之,而追著不是真理处之言句者,则无论到何时都是无法解决生死吧。古语说:「但参活句,莫参死句」。如道元禅师之右句般,实是冠絶古今的活句。达其奥义的话,则於大法师们成让之,即使暂且只以表面的意思也想要思考看看之事。 本来言宗教者,无论想如何定义之,於人的社会宗教之发生了的,是因为人生有苦故。将人生的苦恼大圣释迦牟尼世尊,是御断定为「生、老、病、死」。这是释尊的一大发现。释尊不只是单纯地御发现之,将自此「生、老、病、死」,和依之而生其他无数人生苦解脱的方法,释尊亲自实证,而将之广泛赐说於民众。即佛教是实证的哲学,是解脱的实践。於兹有佛教的强度。若是换言之,则佛教不只是单纯地说真理,把握真理其本身,於身心实证、实现之就是佛教的呀。从此观点通览其他一切宗教,而问:「所谓宗教是什么呀」了时,我想要申说的是:「宗教者解脱也」。 生和死,是变成人间苦的最大者,又是代表了全部的人间苦者。暂时释尊虽是,同於尚未解脱之人而御言「生、老、病、死」是苦呀,但从解脱了之佛眼来看而「生、老、病、死」是苦呢、是乐呢、还是非苦非乐之姿呢? 物者依想见而为异。取於迷之人类的话,则的确「生、老、病、死」是苦。亦如释尊所宣说般,「生、老、病、死」,是迷心所生出了的现象,迷就是苦的原因,而「生、老、病、死」是迷的结果。称之为「因果」,又称为「因果报应」。人一旦信佛语,就依佛教而洞见因果之道理,若无依明因缘之事而「悟」即至解脱的话,则人的迷和是迷的结果之苦,是永久地存续呀。故於佛道修行的话,则将深信因果、业道恐怖之事彻於骨髓而吟味就是修道的第一步。亦如右之道元禅师之句,一无立於深信因果之镜前而吟味,就变成不管什么全都不明白而终。 人於因为生出了所以决定会死。因此生之事虽也苦,但死之事就是苦的极致之位,是即使不说也明白了之事。这是作为迷人的常识。若是将常识任凭於常识了的话,则悟也好解脱也好都无必要,又变成释尊出现的意义亦没有。因此人不得不永久苦恼於苦海。即使那样的话也好的吗?因此而勉强满足,我慢著吗?「请於人时超越死,而获得不死的生命哟」「转不完全心性状态之迷而至於悟吧」、「请切断罪恶的束缚,而达绝对自由的解脱境哟」地,不就是人在理性的要请吗?亦践踏那理性的呼叫,而安闲地御过活呀如何呢?说了「放逸暖衣,只能欢送娑婆七十年,而最后成为墓场之土的话,则不是因此而很好吗」能介意吗如何呢?那样的人是连接受禅师法语的资格都没有之人。 所谓「令明生,使明死」,是说什么事呢?曰:如前述,先想深信因果,而业道恐怖之事,深深忆念无常迅速、生死问题重要之事,是从此之后的事。从此之后怎么办的呢?从此之后是慎防十恶、修十善将「诸恶莫作」之金言填於胸,而忏悔,而坐禅之事。如果坐禅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一坐禅,妄念就镇止而能开「佛的知见」。释尊是为了欲让人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而御出现在此世呀。这就是称为「一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於「佛的知见」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佛的知见」能开的话,则人是成「无我」呀。又亦云为「无心」。「无我」、「无心」就是般若的空慧,而那就是称为「实相」者。称此心境为「佛」。是从此心境大慈悲显现,而说法利生呀。至此境界而一见「生」、见「死」,就和以前,在凡夫地看到的「生死」呀,看法就不同起来。是称之为「令明生,使明死」呀。 凡夫虽是认为「生死」是嫌弃者、可厌者,认为著涅盘是快乐者、善者、可期望者,但那是凡夫的价值判断。反之而因为「无我」、「无心」的心境是体达了绝对价值的境界,所以不要将物看成二者,而做价值判断。是将那里之处称为 「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亦无可厌,为涅盘亦无可欣」 了呀。绝对价值的世界是平等价值的世界。此世界是「个个圆成」、相对即绝对、绝对即相对的世界。於悟入此世界呀如不是「无我」、「无心」的话则不成。 「无我」的反面是「我执」、「我爱」、「我慢」。说「我身最可爱」呀就是「我」。有「我」之处,一切恶业烦恼是乱入而起来呀。将成了无我之处称为「至道无难」。 佛和凡夫,一说怎么不同呢?就佛是「无我」,凡夫有「我执」。唯是只此不同。虽只此不同,但一者迷於生死(凡夫),一者是成为「无生死」、「不迷於生死」(佛)呀。人之到达「无我」,而始是得被称为「令明生,使明死」了呀。道元禅师御申说:「此生死者,即佛的御生命也」(正法眼藏「生死」)。好好地参究此境界最好。   编集后记  〇虽暑气一几分和缓,就变成台风,但大家都没有御变化吧?御致上『法雷』八十一号。 〇欧文真宗志『净土』的最新号(第五卷一号)就被发刊了。这回『选择集』的英译也被寄稿,又去年秋天的国际真宗学会呀此四月在比利时「花祭」的样子以照片御介绍著。瑞劔老师的「本愿力好大呀」的英译亦被连载著。於熟悉英文之人,是能助成真宗的吟味吧。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3.html 法雷音081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3.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3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法     雷第80号(1983年8月)卷头言本愿力无法被信的,因为是业报恐怖之事呀,无法被深信著故。若是真正地因果之被信了者,则与其说会比死了坠落到地狱地思之恐惧、战憟,更不如,今,现在感觉到从坐著之膝下,地狱猛火是熊熊地燃烧著上来的心情。其之「感觉」若是一度生起了者,则如来的佛语,是以在地狱中遇到了佛的心情,而於至心,如狼吞虎咽地,倾耳而听闻吧。因为那样真剑(真刀实剑决胜负)的闻法,所以信心是被得者。信心铭(八十)                     瑞劔亲鸾圣人於『净土文类聚钞』曰:「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此之一句是掩盖真宗的全野之所者。是八万法藏的眼睛,所谓由初转华严终到涅盘为止虽菩提之因为无量但若说信心则尽摄於此中,正是显此一句之真精神了者。勿容易地看过(漏见)此之一句。一、是绝对的勅命。於其中全部的计度消灭。久远劫来的自力机执於此处自根本被一扫而空。二、安心的要谛在於此之中。机受尽悉返於法体而法体圆成之姿是此一句。全显法体圆成而语机受趣入是真宗的生命。三、此之一句显法体的独立。法然上人曰:     闻得的话     则成立於原野的     竹竿呀        影不遮障     云为他力啊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是「白木的念佛」。是不插助(不插加助业)呀。以此为真实信心。四、依此之一句而能尝是禅的眼目之「无心」。千读万读之,而长久诵来、诵去时,能尝「至心信乐忘己,归无行不成愿海」的真意。其时凡夫的自力心是丝亳都无法留其根迹呀。於『和赞』曰:「於大愿海之中者     烦恼之波方了无弘誓之船若乘了     则是任凭大悲风」「名号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宿众恶万川若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滚滚无尽之深旨在於此一句。和「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地诵去、诵来,而品尝无限无尽的滋味是同一味。五、此之一句的精神者全显拂去凡夫有漏之行业,而成大慈悲、大智慧之圆满相。这即是他力眞宗的玄规。六、善导大师释「极乐」曰:「极乐无为涅盘界」。於『论注』显「真实之证」,而为「真实智慧     无为法身」。若是作为欲得「无为的妙果」者,则应须依「无为的信心」。於『和赞』曰:「愿力成就之报土     自力心行不致故大小圣人皆全部     乘如来之弘誓也」。七、现代 於说法者中为了欲正确使成授安心,往往变成为烦琐的议论,而固执一念觉知,益发使招致著「计度」者。不使吟味此之一句而如何费时日於机的探索啊,是徒费言论呀。八、『教行信证』的美玉六篇全集中在此一句,凝聚在此一句。无限的妙味、无限的法门自此之中流出生起。这即是光寿二无量的觉体、六字尊号的生命、无量光明土的人格性之跃动。九、见此之一句为赵州的「无字公案」(佛法的极意)而二十年如一日朝夕地吟味之,於寤寐若无不感动而被忘之事者,则为廓然而有大悟之处吧。十、若开此一句者则龙天(龙树、天亲之二菩萨)的根本精神、真实面目之是彷佛浮出於眼前来。所谓「无碍」在於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光明」,所谓「难思」是显度难度海大船、难思之「弘誓」。此之一句是高祖亲鸾圣人之蒙体现龙、天二祖古今无比绝妙至极的金文字,是显了究竟一乘海者。生     死(三)               瑞釼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於曹洞宗的「修证义」曰:「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乃至)作为生死而无可厌,作为涅盘而无可欣,是时有初被离生死分,唯一大事因缘地可究尽」。「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诚生死是一大事。僧也好俗也好皆不知一大事为一大事。在喝过五欲的酒之处是无法被离生死呀。此一句有千钧之重。道元禅师更於「生死」卷曰:「於成佛有最易之道。不作诸恶,於生死无执著心,为了一切众生,哀悯深使,而敬神、愍下,无厌一切心,无祈愿心,於心无思事,无忧事,名之为佛。又不使向外寻事」。此土入圣之法名为圣道门,於彼土(净土)入圣证果名为净土门。彼此混同的话则不成。     心思明日还有盛樱开     难道夜半不被暴风吹         亲鸾圣人(九十歳时)於道元禅师的「生死」卷曰:「此生死者,即佛之御命也,若欲厌舍之地作,则即欲失佛之御命地作也。若滞留於之,而执著生死者,则此亦失佛之御命也」。将生死任凭於生死,将去来任凭於去来。(禅宗)於觉如上人的『执持钞』曰:「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昧地奉任於如来」。(真宗) 於道元禅师「行佛威仪」曰:「於了生达死大道既豁达,有由古之取道。大圣者将生死任凭於心,将生死任凭於身,将生死任凭於道,将生死任凭於生死。虽言为非此宗旨被显古今之时,然行佛之威仪,为忽尔而有行尽」。又於「生死」卷曰:「由佛方所行,亦从之,而行」。於「现成公案」卷曰:「万法进而修证自己」。生也好死也好与佛     共行旅。(瑞劔)伴随死     伴随死伴随死     就无力若无力     则无是非无无力     到御净土本愿力好大呀!(瑞劔) 命正为终了时     成希望洋洋,在娑婆的话佛法无法如思般地说,大悲心熏游法界,乘本愿力之翼游戏法界时,方如思之原样地,不,是本愿力之使说的吧。(瑞劔)夜暗,路亦不知之那时,阿弥陀如来就牵手,本愿力好大呀!(瑞劔) 生死     无法任凭於生死,生死     无法「任凭」於佛,生死     连人也好、连身也好、连心也好、连什么也好都无法任凭,力穷尽而死迫近,今现在只是罪、痛苦、暗黑、恐怖和寂寞,为地狱亦未被下定决心⋯⋯」「不使舍苦恼之有情而⋯⋯」大悲的慈亲声就作响,被声吸引,而忘己,往生御净土的不思议哉,     本愿力的不思议哉。(瑞劔)於『碧岩集』(第三则)曰:「马大师不安   院主问和尚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活了一千八百歳的佛)月面佛(在一日一夜入灭了的佛)」。 瑞劔曰:以生、老、病、死、爱憎、违顺、欢乐、悲喜为舞台而大悲的愿力御在活动。活了一千八百年的佛也好、在一日一夜入灭了的佛也好、以八十年为一期而往生的人也好、生也好死也好,皆不被出於除了大悲愿的光明中外。离了我无如来     离了如来     无我。(瑞劔) 极乐之道者一条     南无阿弥陀     道者一条     友者御一人     同道同伴。(瑞劔) 往生一路决平生,临死如何论生死。前念命终     后念即生。(瑞劔) 生也好死也好     与佛共     行旅。(瑞劔)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     其之働者     不思议也         働之原样地     我者往生也。(瑞劔) 於闻愿力之一念     摄取光中     生之原样生著之原样的     往生者     光明中的     生死也         天气佳日刚好     搬家。(瑞劔) 以南无阿弥陀佛的     卡车离光明的旧里     而又再光明的新屋吧伴随死     亦皆真实啊。(瑞劔) 於『维摩经』言:「为众生有病故,我(维摩居士)亦有病」。又言:「是身无常无强     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信凭)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也」。维摩居士是悟「生死不二」。 於『碧岩集』圜悟云:「不拘得失,不落是非,如万仞悬崖。向上舍得性命,若跳得过去,许尔(汝),亲见维摩」。瑞劔曰:看上哟、看上哟,若无看上,则无法临悬崖而放手。言上者是本愿力。 本愿力     本愿力     本愿力!除了本愿力外我什么都不知。於本愿力之前世界全灭,人者判断中止,无思善恶哟,无思虑哟。性命     舍得而拾     本愿海。於断崖     撤(放)手是     花之心(见异思迁,摇摆不定)。於『碧岩集』(二十七则)曰:「僧问云门:『树凋     叶落时如何』云门云:『体露金风』(全体露现显真貌,如秋风吹落树叶显现树之实体)」。 瑞劔曰:总是金风(秋风)愉快地吹著啊。 闻事亦本愿力,信事亦本愿力,御念佛亦本愿力,欢喜事亦本愿力。那么,今现在,死了的话怎么办呢?平素(平生)就是今现在。於今现在中死了最好。死了之原样,若活著的话,则即使成为死,亦无惊惶失措事。今现在是体露金风。本愿力的金风不是悬命(拼命)地吹之者吗?口和心若不成一,则不行。不上釉、不修饰,若不言物则不行。佛法是不说谎者。说谎的话则不成佛法。所谓「伴随死」和「我呀摇摇摆摆内空空」,虽是真实事吧。但所谓我是罪深者,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佛,是说成佛之力连如微尘般皆无之事。这是真实呀。 因为人无法成佛,所以从佛眼所见的话     则是道德性的破产者。对於破产者而只有     本愿力是给与发挥不可思议的威神力呀。 低下身而仼凭了风之风铃亦无风的话则不成之世间 被本愿力的大风     吹再吹任凭之心亦     无而到浄土和赞的真髓(44)                   瑞劔正像末浄土和赞(续) 佛愿的本意 若寻如来之作愿     不舍苦恼之有情廻向与作为首     大悲心者使成就 於寻求阿弥陀如来发愿之御意,以「无有出离之缘」的劣机为「所被之机」,而为了欲救度之,成就大悲心而成了他力摄取的正觉。如来之愿意是偏怜愍极恶最下之我等,与救度呀。 诫自力的廻向 真实信心之称名     为弥陀廻向法故则名为不廻向哉     自力称念被嫌弃 所谓「廻向」,是云为廻转趣向的意思,如来与回施众生之事。从凡夫能献给如来之物一个也没有。故云为「不廻向」。想要多称念佛而往生的是「自力」。信心若有者则念佛自然而然地,自然给与出来。此即是报谢佛恩的念佛。 得佛之廻向事 弥陀智愿之广海     凡夫善恶之心水若亦归入则立即     转成为大悲心哉 若依如来的回向而顶戴信心者,则必定往生。因此凡夫的恶心,就和如来的善心成一味而能顶戴。所谓「转」,原本的样子地转变之事。 排斥圣道门之邪执 爱好造恶我弟子     依邪见放逸炽盛可破末世我之法     莲华面经如是说 於末世圣道门的恶比丘在,而排斥净土门者很多。 诽谤念佛之者 诽谤念佛之有情     堕在阿鼻地狱裏八万劫中大苦恼     无间受苦如是说 「阿鼻地狱」者,亦云为「无间地狱」。 二尊的惠施 真实报土之真因     蒙於二尊御言因为住正定聚故     必定证悟灭度也 言「正因」者真实信心之事。言「二尊」者,说释迦、弥陀二尊。顶戴了信心之人者住於「正定聚」。言「灭度」者涅盘之事。真实信心者,是「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的信心。 自力无効 依十方无量诸佛     证诚护念之御言自力之大菩提心     不适合般应知了 「证诚护念」者,将他力之信心,诸佛之与证明,而御保护之事。言「自力之大菩提心」者,想以自力而自己成佛,云为连一切众生都想成佛而发了之「大菩提心」者,作为凡夫是不可能的事情。「应知了」者,应知道之意。 浊世难信 真实信心获得事     末法浊世稀有也恒沙诸佛之证诚     如难得般使显示 真实的信心(他力之信)是极难信。诸佛之证诚者,是为此之劝化,是证明。今是依此之证诚而得真实之信呀。因此与赞叹他力的大信心。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993.html 法雷音080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99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993.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99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言新年 亦与暂时之世 不同 往生之净土 何时皆新年 瑞劔法雷 第13号卷头言 九十三岁 瑞劔元旦日出 犹如正觉山上放光芒 《教行信证》总序之文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难度海」指生死的苦海。如何度此苦海呢?唯有「难思弘誓」,唯有本愿力。弘誓,广大如虚空,具诸妙功德。《叹异钞》述之道:「被弥陀誓愿不思议所救度去而往生者遂也」。勿问如何做才能被救,如何做才能得到佛的垂青?「难思弘誓」,即是「誓愿不思议救助」。不可思议的佛智「难思弘誓」是如来的无量力功德,仰信一愿力能安心、安堵的亦是「难思弘誓」之力。             新春寄语元旦日出 犹如正觉山上放光芒  精神界的日出是大圣释迦牟尼如来。人类有如河流,生去来、生去来。从哪裏生出来的呢,又往何处去呢?为何出生,又为何去呢?心中流著无上的法则,有著明确的业镜。被法的镜子照时,心暗、身昏、生活亦暗暗。此心的暗从何时开始,何时晴呢? 人类希望光明,追求光明,但是无法对人言喩的暗暗却充满著内心。不知暗是暗在生活的人、知道暗而不知晴朗之道的人、追求晴朗而陷於絶望深渊的人;走在巷子裏的人也好,在家里睡觉的人也好,浮躁的人也好,不论是哪一种人,无不在暗中喘息著。法界悉是暗夜,长长的暗夜。  今日正是新春元旦的日出,那是释尊的出现、是大正觉。元旦的日出就如正觉山初照一样,佛陀的教法光被十方世界的有情,晴朗十方群生的长夜之暗。慈悲的光明、智慧的光明、名号不思议的光明,是本愿一乘无上的法门。  大圣释迦牟尼世尊的大正觉,即是弥陀光寿的南无阿弥陀佛。法界的大生命成阿弥陀如来的大生命的光寿二无量,成为一切衆生的光明、生命。只有如来悲智的光明能晴朗我们的无明暗。请仰如来的光明!请倾听大慈悲心的声音!  南无阿弥陀佛真可庆,那是光明无量之佛、寿命无量之如来的名号故,又将闻信一念欢喜赞仰的人,一人亦不漏地悉令入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觉城之力故,所以南无阿弥陀佛真可庆,极其可庆。  元旦呀 南无阿弥陀佛 春之春。  元旦呀 南无阿弥陀佛 宝之船。  南无阿弥陀佛是弥陀廻向的名号,功德遍满十方。年一过,万国一样的春天。真实之春在何处呢?是无碍光明照耀的天地,是悲智的名号响流的世界。纳此天地於一心,纳此世界於一家的一心一家,是充满希望、和平和庆喜的一心一家。真是可贵呀。  「大悲愿船,清净信心为顺风;   无明暗夜,功德宝珠为大炬。」(略文类)  得以吟味佛教、得以听闻佛语、得以仰信佛愿,这样的人生是无论什么也无法取代的幸福人生。不论浮世之风如何严寒,不论人生航路如何波涛汹涌,常与如来共起,与如来共生活,希望和生命在其中。  元旦呀 南无阿弥陀佛 事足矣。春节团拜留影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561.html 新春贺辞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561.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561.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3561.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2021年 御正忌报恩讲法要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9654.html 2021年 御正忌报恩讲法要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9654.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9654.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9654.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法雷音 第79号(1983.7)   卷头言             瑞劔人生苦呀!苦的是因为无明风持续吹著故。如此大圣释尊赐说了。若是想要拔苦者,则请无明风不吹般哟地赐教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然而能倾听那者很少呀。令翻转「无明」和「业」的苦海,而获得涅盘之乐者,唯只有佛法僧三宝之教,和如来的本愿力。     信心铭(七十九)  瑞劔 於觉如上人的『执持钞』曰:「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心一意地奉任如来」。所谓「往生般之一大事」,虽是持露命、生死罪浊之身,但向下则超断生死苦海,向上则证法性常乐,使受大智大悲於身,而成无上佛之一大事,是称之为「往生般之一大事」呀。於自力圣道门若想要成无上佛者,则要修八正道、六波罗蜜之行,入甚深禅定,而体达无我无心、无念、不可得之境,远离我执、我爱和我慢,而得般若空智,若不开自他不二、染净不二、内外不二、色(物质)心不二、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之悟者则不成。出生於相对界(迷的世界),直至死为止都未曾一念一刹那,能离相对性的认识和相对性的思惟之如我等般的凡夫,如何想而能到达是佛智大悲的世界之大涅盘呢?我等凡夫,只要有我执,就贪欲、瞋恚之水火二河常翻滚,污染善心,无清净心,无真实心,起恶造罪无异暴风驶雨不是吗?然而,是幸哉,於内受真如的内薰,於外得闻法之事,而往生成无上佛,哎呀顶戴发起想让一切众生,皆乘本愿力之翼而成无上佛地作的是一大志愿之事哟。是大志愿者,若无最善的宿缘者则是不容易生起者,那么生起了斯等大志愿者呀,如何让此志愿能够满足呢?不得不思考的事是此一点。志愿虽是最高最大、无上至善者,但是自己的能力如何呢?此者以凡夫相对性之认识呀、相对性之思惟呀和是相对性的善之行为而作能不能悟入云为无上佛的绝对大智海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是比见日还炳然(明显)。理想高而现实低。挟在其理想和现实之间,而无论这样那样都无法做的可怜小动物,不就是人吗?如此想来,自然而然所发起之教语,就是「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的一句。所谓「应一心一意地奉任」,是说为「除了被如来本愿力的大风,吹再吹,而往生外无别道呀不是吗」之意思。不是认为「想任凭」如来而被任凭者。在以为「任凭了」之处,那是凡夫自力的思计,任何用处都没有。那样的话怎么办才好呢?莲如上人亦仰言:「凡夫之成佛方是不思议吧」。     被本愿力之大风      吹 再吹         任凭之心 亦自然也。 一拜读御圣教,御圣教就会全部给与教导我等。御圣教的「御法语」,是如来。是如来的全身。御圣教之御法语,和山河大地、山川草木同样,是法身佛的光明。御圣教之御法语,亦是阿弥陀如来悲智圆满的本愿力其之者(本身)。又近乎是亲鸾圣人的法身。因此方才我等凡夫一接近御圣教之御法语,御圣教的文字就能来教导我等。说佛法者是佛法,信佛法之心也是佛法,信凭本愿力之信心也是本愿力。因此方是被称为「愿力廻向之信心」呀。本愿力的働(活动),而赐使我往生外,没有我往生之道。「招唤声」亦是本愿力故,信心亦本愿力,往生成佛呀亦本愿力,往相亦是本愿力故,还相亦是本愿力。即使二十年、三十年地听闻之人,无论何时呀都忘记本愿力,而想取想取信心地度日的就是一般人。   想取想取信心之 梦醒       仰本愿力之欢喜呀。净土真宗的人,自己想取想取信心地,从自己方积极、深切地追求本愿力,因为只认为信了那个呀就是信心者,所以独自一人妨碍本愿力的働(活动),而信心无法获得,是要承受未来的痛苦呀。不是那样而是从本愿力之如来、如来之本愿力(大智、大悲心)方积极地捕捉我、抓住我而赐使往生净土呀。从自己方积极想信本愿力地作的是自力。从本愿力方积极地赐使我往生的就是他力。是本愿力。大信心是如来佛智的大悲、大悲的佛智之彻到,因为是如来本愿力的「真实」「真实」的本愿力之映发了者,所以是不可思议的信乐。不是凡夫自力的信心。是本愿力廻向的大信海。圣人释「愿力之信心」而曰:「凡按大信海者,不简贵贱缁素(道俗),不谓男女老少,不问造罪多少,不论修行久近(以上四不),非行非善,非顿非渐,非定非善,非正观非邪观,非有念非无念,非寻常非临终,非多念非一念(以上十四非),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信乐也。(乃至)如来誓愿药(本愿力)能灭智愚毒」。愿力廻向的大信心海是如来大智大悲本愿力的自然风光。即是法性界自尔的显现。大信海的相虽是多种多样,但多种多样之原样是一相无相。一相无相之处即是如来的本愿力。故作为其结语而曰:「如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所谓智愚毒是凡夫自力之无量的心理现象。大凡人的心理学性的精神能力无法知道本愿力是何物呢?将本愿力以身心学道,依本愿力的活动而所使信知本愿力了时,始能体解本愿力。其体解是本愿力的信知,而即是大信海。大信海者彻底於本愿力而始能入大信海。本愿力就是大信海,大信海就是本愿力。一切凡夫自力的智愚毒之被拂拭,而始能仰望本愿力的虚空。所谓智愚毒是一切凡夫自力的计度。彻底於本愿力了者是入大信海,入大信海了者是彻底於本愿力。将信心和本愿分开看的话不成。言依信心而往生之事者,是说依本愿力而往生之事。说依本愿力而往生之事若是真正能够谢谢(难能可贵)地顶戴者,那就是大信心。本愿力就是大演员。我只是年老生病而死就是我的价值。依本愿力而灭凡夫自力的智愚毒了之人,是如两手张开而发呆地浮於水上般之者。任何心思都不用,忘身、忘心而唯浮著於水。用心、劳心、疑心自力丝毫皆无法残留著地浮於大信海。即被说是喝了如来大誓愿力之药了。若任凭本愿力的话则往生是「易中之易」,但若智愚毒残留著的话则往生是「难中之难」。窥「四不十四非」之妙释,而彻底於「非行非善」「非有念非无念」之深意最好。这是很惊人的法语。是唯有他力廻向之本愿力的宗教才得以品味之,而不是被囚於智愚毒的世间普通的伦理性宗教之所能得以品尝。又不是忘记自身出离之一大事、甚至在名闻、利养、胜他之念强的人都所得品尝。重要者求自身出离之道的就可说为同心於圣人了之人般。大信海是「唯是不可思议之信乐」。如「追鹿者不见山」之言语般,想取想取信心地,追逐著信心之鹿的人是不见如来的誓愿不思议之山。随而即使「不可思议之信乐也」地闻,还是何处是不可思议的信心呢,不可思议之是不可思议处就不明白。所谓「不可思议之信乐」是说「誓愿不思议」之事。为誓愿不思议之故信誓愿不思议之信心亦是不可思议。作为凡夫而信誓愿不思议为誓愿不思议之事是难中之难。是难中之难地,若成为哎呀,顶戴令使信不思议为不思议之事哟的话,则信乐又是不可思议之信乐。全是本愿力之所使然。若认为以自己之力而顶戴信心了者,则彼处何等之不思议皆无。自己几十年也好,重复挣扎再挣扎、苦闷再苦闷而因为是一莫展般地成了於绝望的深渊中本愿力之月就赐与留宿了呀,所以是不思议中之不思议。是将之,仰言为「唯是不可思议之信乐也」呀。於信卷曰:「佛力难思,古今未有」,又於行卷曰:「岂容心思口议邪」。於『和赞』曰:「心和言语皆道断 归命不可思议尊」。凡夫成佛之事是不思议呀、不思议呀。是本愿力之不思议。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不是能哭泣於罪者想能逃离自己的生死苦,而其之后成佛地,强发志愿了时,自己的心暗就明白。深不知底的暗事就明白。是无论那样、这样都不行的暗呀,是看不清呀,是肤浅无知呀。看透了那者时哭泣於罪。可是,亦不是能哭泣於罪。是那般的肤浅无知呀。於此大悲本愿的光明就在泪中赐与照耀。其之可靠感、欢喜感,又是格外特别。虽不是惊天般的欢喜,但是不知何故地脱落了生死包袱的安心安堵之平静呀。是不胜惶恐之事呀。    智慧海水成一味善人也好恶人也好都同样想要救助之如来是怎样的圣者呢?是应深深留心著此处,而善加思考。想要善、厌恶呀不是人的本性吗?不是道德的法则吗?不是自力修行的根本吗?连那个都不论的弥陀如来之所仰言:「善人也好恶人也好都同样被可爱想,一样欲救助」。善加思考了时,立即浮思的是如来的大慈悲心。大悲心之深呀、伟大呀,决不是我等罪恶生死凡夫的,心和思所及。又如来智慧的深度、广度、不思议呀,是又绝凡夫的思议。其不思议呀就是本愿力之不思议。此故我等者,「愿力无穷御在故 罪业深重亦不重 佛智无边御在故 散乱放逸亦不舍」之和赞,就无限难能可贵(非常感谢)呀。又圣人有所仰言:「於大愿海之中者 方无烦恼波浪了 若乘弘誓愿船者 则是任凭大悲风」。又於『和赞』曰:「於尽十方无碍光 大悲大愿之海水 烦恼众流若归入 智慧海水成一味」地宣说。佛法味在於此处。凡夫往生也在於此处。说「取信心」,就是此之滋味,真正被顶戴了之意。说自己「取信心了」的,因为大概是在前就解决了所以没用。信心的滋味,无论何时想到都会诚惶诚恐呀。好感谢呀。经常想到的话就欢喜。称之为「念佛」,称为「忆念」。因而念佛也好、忆念也好、称名也好、无论什么也好,其原样都是本愿力,都是南无阿弥陀佛。是真正不思议之难能可贵的事。   哎呀诚惶诚恐像说是不得不称念佛呀、或说是即使没称念若连信心都有的话则因此而佳呀、或那样呀、或这样啊的,是尚未真正地明白如来的本愿力。若是以「哎呀,诚惶诚恐」地,仰本愿之御意、慈亲之大悲、佛智不思议,而头低下来了呀,则头低下来地同时念佛自然而然地给与浮出了於口。其念佛就是本愿力其本身。因为那者之变成御恩报谢地被仰称,所以是不胜惶恐之事。    佛法是功德泉佛法若用头加上思考的话,则因而不说为好东西。若无於心被感得如来的大悲心的话,则无论如何都不行。虽然那样说者,但连想要闻见佛法之一念,其功德都是莫大。无法测知之事。何况若是连一言半句皆闻而生信者,则连诸天善神,都给与欢喜守护呀。佛法是功德泉。 生死 (二)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道元禅师於「生死」卷所言:「但以心无法测、以言语无法说,唯亦将我身和心,放忘,投入佛语,由佛方所行,而亦随之行时,亦不使力,亦不费心,而令离生死成为佛,无论何人呢,皆应止留於心」。即使到了信本愿力的程度,也不是信不思议为不思议处,是可「以心测」、「以言说」者。夫故亲鸾圣人叹大信海,而施设「四不十四非之释」,又於「和赞」仰言:「自利利他皆圆满 归命方便巧庄严 心和言语道断故 归命不可思议尊」,又仰言:「令凭佛智不思议 善恶净秽皆了无」。不可思议的世界是无限。使持续无限地仰信无限的,就是活生生的大信心。是活生生今现在之事实。圣人曰:「弥陀名号续称持 信心真实获得人 忆念之心常不断 佛恩报谢之思有」(和赞)。「忆念之心常不断」者,是永远的今现在。说「因为过去 於何年何月何日自己顶戴了信心」而好像不在乎的样子,不是真实的信心。信心如柏格森(法国哲学家)的「创造性进化」,到了初后不二,总是今现在不得不法悦。忆念之心不得不常有。念佛亦又是那样子。不是以前 因为称念了几万遍,像说是因为在年轻时一天称念了几万遍呀、因为在健康的时候一生涯自己称念佛了啊,因此认为应该到了临终也许是会给与御救助吧等。在想那种事而任何用处都没有。圣人曰:「称名即忆念,忆念即念佛,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也」(净土文类聚钞)。不得不顶戴称名和忆念、忆念和念佛、念佛和南无阿弥陀佛之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全是如来本愿力之所使然。常仰信著「本愿力」为「是本愿力方(有救)」处之人,是能顶戴此御转释的意思亦嗖地附著於身吧。於此处道元禅师所称说「唯将我身和心皆放忘」之意味是甚深,而到底不是我等愚钝者所能窥知。八岁时,离别母亲以来,发深念无常之菩提心(学道用心集),有如滴血般的办道工夫,而方才是被到达此处呀。所谓「唯将我身和心皆放忘」,正是「身心脱落,脱落心身」的境界。是「无我」。是「无分别」。於道元禅师的「现成公案」曰:「以运自己而修证万法为迷 万法前进而修证自己者悟也。(乃至)(诸佛正)为诸佛时,不用觉知自己者诸佛也之事。(乃至)言学习佛道者,学习自己也。言学习自己者,被忘自己也。言被忘自己者,被证万法也。言被证万法者,让自己身心、及他人身心皆使脱落也。有令悟迹之为休歇、为休歇之悟迹成长长出(堂堂无边际)。人开始求法时,遥遥使离却法之边际(被离法千万里)。法既正传於己(由自己正传於自己)时,速成本分人(安分守己不妄求的人)。(乃至)不言生之成死者,佛法之定习也,此故言为不生。死之不成生,法轮所定之佛转也,此故言为不灭。生亦一时之位也,死亦一时之位也。譬如冬和春。不思冬之成为春,不言春之成为夏也。(乃至)得处必定成为自己的知见,而勿学习为被虑知所使知之事」。道元禅师之令使自己被身心脱落,到了生亦一时之位、死亦一时之位,而虽成前后际断但非无因果、非无业报之处,应翻阅禅师的「三时业」「深信因果」卷。摄佛法於「自己」而忘记自己,以让自己的身心使脱落,而被离生死是禅家,是道元禅师。於本愿力的勅命中忘记自己,而於勅命中被离生死是净土真宗,是亲鸾圣人的大信海。非终结生涯,待死而往生始被离生死。善导大师曰:「前念命终,后念即生」。圣人於「愚秃钞」释之曰:「信受本愿者前念命终也,(「即入正定聚之数」文)即得往生者后念即生也,(「即时入必定」文)他力金刚心也,应知」。於尚还有命中,将疑心自力之迷的生命终结呀,云为「前念命终」,言获得了他力金刚信心之处为「后念即生」。是於信一念被离生死呀。将其位称为「正定聚」,称为「必定」,称为「不退」。所谓信一念,为本愿力故,为如来的愿心故,是获得「无二心之心」呀。於教行信证的「行卷」释「即得往生」之「即」字而圣人曰:「即言,由闻愿力(愿心、本愿力、大愿业力),光阐报土真因决定时克之极促也。必言金刚心成就之貌也」。於「正信偈」曰:「忆念弥陀佛本愿 自然即时入必定」。又曰:「往还廻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为信心 惑染凡夫信心发 证知生死即涅盘」。又曰:「能发一念喜爱心 不断烦恼得涅盘」。言被离生死之事者不论於禅家、或是於易行他力之家,那呀那都很难呀是难中至难。故於「大无量寿经」言:「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难得亦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本愿名号)信乐受持(忆念本愿力),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於『阿弥陀经』言:「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言:「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相当是将本愿力如本愿力地,被信不思议为不思议了者。道元禅师是於难中至难中深念无常,珍惜光阴的迁移,悬命地(拼命地)被办道,遂悟「修证一如」「证上之修」,被「於一如行出露」,而被到达身心脱落之境界呀。是想起「为君几度下苍龙窟」(碧岩集)呀。於「碧岩集」(第二则),赵州言,有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至道[大道、证悟]者无难也唯嫌拣择[凡夫的思虑分别])之文句。无难地有就是「非难 非易」,又是「难难」。净土真宗如於觉如上人的「报恩讲式」般地说:「至心信乐,忘己,速归无行不成(信心之处无不成为行之事)愿海(本愿海、本愿力)」而御在称叹祖师圣人。和道元禅师所言「将身和心,皆放忘」之处有了相似相通的地方。要言之,如於圣人的「愚秃钞」有「於势至章云,(元照律师的阿弥陀经义疏)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於大论(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曰,譬如鱼母不念幼子,子(卵)即坏烂等」地,如没有彻底於如来大悲大智的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的话则不成。 *附参:现成公案 永平道元 当诸法之为佛法的时节,即有迷悟,有修行,有生死,有诸佛,有众生。万法不属於我的时节,无迷悟,无诸佛,无众生,无生灭。佛道原本跳出丰俭,故有生灭,有迷悟,有众生与诸佛。虽然说是如此,花从爱惜落,草逐弃嫌生。 运自己修证万法谓之迷,万法进前修证自己谓之悟。大悟於迷谓诸佛,大迷於悟为众生。更有悟上得悟之汉,迷中又迷之汉。诸佛正为诸佛之时,诸佛毋需觉知自己之为诸佛。然而诸佛实为证会自性之佛,继续证佛而不休。 举身心见取形色,举身心听取音声,虽亲自会取,却非影留镜面可喻,亦非月映水上之比,证一方时,另一方立即转为暗。 学佛道者,学自己也;学自己者,忘自己也;忘自己者,万法所证也;万法所证者,乃使自己身心及他己身心脱落也。由是有悟迹之休歇,即令休歇之悟迹长长出。 当人始求佛法之时,因求法於外,故而离却佛法边际。当佛法正传於己分内时,自己即为本分人。 人在舟上乘行,转眼见岸,则误认岸在行进。如实转眼回来,就舟看舟,则知船自行进。同理,乱想身心而去辨肯万法,则误认自心自性为常住。如能亲理行履,归诸个里,则可明知万法不在我之道理。 如薪成灰,不重为薪。虽然如此,不应见取灰在后而薪在前。应知,薪住於薪之法位,虽云薪前灰后,却是前后际断。灰住灰之法位,虽云灰后薪先,亦是前后际断。正如薪成灰之后,不再回头成薪,人在死后不再回生。如此,不云生转成死,乃是佛法定说,故曰"不生" 。死不转成生,即是法轮所定之佛转,故曰"不灭" 。生是一时之法位,死亦是一时之法位。例如春冬,不思冬转成春,不云春转成夏。 人之得悟,有如月映水上,月不濡而水不破。光虽广大,宿於尺水之水。全月弥天,既宿於露,亦宿於一滴之水。悟不破人,如同月不穿水。人不罣碍悟,亦如滴露不罣碍天月。一滴水深容有月高分量。时节之长短检点大水小水,辨取天月之广狭。 身心还未参饱佛法,就会容易感到已得佛法。佛法充足於身心之时,反觉还未得法。譬如乘船出海,眺望四方,则见海只如圆形,而非方状。然而大海既非圆形,亦非方状,却显种种海德,无限无量。海水时而有如宫殿,时而有如璎珞,只是船上之人见海,显为圆形而已。万法亦是如此。尘中格外,各有许多样子,人却只在参学眼力限制下见取会取。如要见闻万法之家风,应知方圆之外,尚有其他海德山德,无有穷尽;自身有限眼界之外,另有千万世界。不仅自己身旁是如此,不论自己身心之中,不论一滴之水亦皆如此。 鱼在水中游行,水无际涯;鸟在天空飞行,天空亦无界限。然而自古以来,鱼未离水,鸟未离天,只是用大之时则使大,要小之时则使小而已。如此,头头无有不尽边际,处处无不踏翻;但如鸟离天空立即死去,鱼如离水亦即刻死去。是故应知,以水为命,以空为命,以鸟为命,以鱼为命,以命为鸟,以命为鱼。又更可进一步说明之。修证及其命者寿者,道理亦是如此。如果鸟欲预先穷尽天空,鱼欲穷尽海水,则於水於天皆不得道,不得安身立命之处。如得其所,则此行履自然就显现成公案。如得其道,则此行履自然就显现成公案。此道此所,非大非小,非我亦非他,非过去早先如此存在,亦非现今始有;随时随地即是如此。然则人如修证佛道,即得一法通一法,遇一行修一行。如此得安住之所,通达於道;此所此道决非所知对象,盖与佛法之究尽同生同参之故。勿以得处成自己之分别知见,用虑知予以把握。证究虽即现成,密有不必即是现成,现成何必是如此。 麻谷山宝彻禅师使用扇子。当时有僧来问:"风性常住,无处不周。和尚何故使用扇子。"师曰:汝只知风性常住,却未知道无处不周底道理。"僧曰:"如何是无处不周底道理。"时禅师只管使扇。僧礼拜。佛法之证验,正传之活路,即是如此。此僧所云"风既常住,则勿用扇子,不用扇子仍有风吹" ,实不知风性为何。风性常住之故,佛家之风现成大地之黄金,参熟长河之酥酪。净德寺 和赞的真髓(43)       瑞劔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弥陀的付属 无碍光佛之御言 欲利益未来有情亦令大势至菩萨 授与智慧之念佛 於自今恒河沙劫以前,阿弥陀佛对大势至菩萨,传授念佛三昧,而御付属之:「请利益未来有情哟」。所谓「御言」,是「言语」。以口言 而所付属。 势至之流通 怜悯浊世之有情 令使势至劝念佛摄取信心之人者 赐使归入净土了 势至菩萨随顺阿弥陀佛的付属而劝化、教导浊世之众生智慧的念佛而赐使往生。所谓念佛的行者,是「信心之人」。 若有信则随行 由释迦弥陀慈悲 愿作佛心使获得归入信心之智慧 方成报佛恩之身 若依释迦弥陀二尊的大慈悲,而获得信心者,则自然被如实称名相续而使成为报佛恩之身。 信心之智慧 得智慧之念佛者 法藏愿力使成也若无信心之智慧 如何令证悟涅盘 称念佛,而因为认为自己称念,所以自己能往生的话就没用。往生是依如来的本愿力而往生呀。 安慰行者 无明长夜之灯炬 智眼昏暗勿悲叹生死大海之船筏 罪障虽重莫哀伤「智眼」者,知道圣道门之理论的智慧。即「无明」有多厚之事。 愿力无穷 愿力无穷御在故 罪业深重亦不重佛智无边御在故 散乱放逸亦不舍 凡夫没有修定善散善的资格。 教行信证拜读记(72)     瑞劔 行卷[称名破满](续) 729、直接出「名号」、或者出「信心」的话,则「名声普闻的大正觉」就无法显。「名声普闻的大正觉」者,於「三誓偈」(重誓偈)曰:「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靡所闻 誓不成正觉」。 730、同行,因为御称念佛,而自己想往生想往生地流著汗,所以如来「名声普闻的正觉」之事,丝毫都不想。彼等,因为是「我利我利主义」(自力),所以「称名」真正的意义不明白。以称名的意义不明白般之事的话,则「称名破满」之意也不明白呀,是当前之事。净土真宗的他力之称名,其原样是「名号」,是「名声普闻」的如来之正觉(誓愿)。於顶戴「称名破满之文」,不得不先以,知道「称名」(大行)是说什么东西呢?731、所谓「破众生一切无明」,於因为有「一切无明」者,所以「根本无明」也好「枝末无明」也好都全部,以信一念而给与破灭。今者,说怀疑「本愿和名号」呀为无明。原来如此地说,而另立,云为「疑无明」者之事,是不可以。说於信一念被满足了往生的志愿为「破一切无明」,是被称为「赐满一切志愿」了呀。732、所谓「即是正念」,此时的「正念」是和在「方将信心之乱失 赐令述为失正念」之场合的「正念」同样意思,是「信心」之事。733、「称名破满」时的「称名」者,被称为「最胜真妙正业」,而不是自力的称名。他力的称名者,其体是信心。「称名破满」者,其实是「信心破满」。734、他力的称名者,称著之原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故是被称为「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了呀。 735、若不使知「信心正因」,而以口作著称名念佛的话就往生般地思的是错误。可是实际上,这种人有非常多。说「称名正因」之事是毫无意义,也没有文献。  昭和五十八年七月十日发行 法雷 第七十九号 定价一百円(运费另计) 一年分 一八五十円(含运费)编辑人   野濑 瑞默&佐佐木 惠精神户市滩区城下通3丁目2番33号         法雷会馆舘主发行人   稻垣 弘一京都市下京区壬生川五条下印刷所   同朋舍京都市下京区花屋町西洞院西入ル发行所   永田文昌堂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8263.html 法雷音079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826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8263.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826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法雷音     78号(1983.6) 御看著     直至腹之中为止          御看著(瑞劔) 卷头言若说明则如说明般地思计,是那样者吗?若不说明则不明白,若不明白则信不生起。大信心者,不在於凡夫之像说是「明白了」呀或是「不明白」啊之处。是唯是如来的本愿力。暂离知解分别,而静思自己罪业深之事就是最好吧。亲鸾圣人哭泣於御自身的罪业,而被仰信了本愿之无碍道。於大信心海中,如来大悲的大人格和自己的愚痴,有人格的接触。若信如来之仰言则能离文字。信而能离文字了时,显现於文字之教的言语就好难能可贵呀。这即是「即者被离也,被离者即也」(日溪法语)之妙味。活生生之人格的接触就是佛法。活生生之文字就是活生生的祖师圣人。『教行信证』是圣人的法身,是如来的光明。 信心铭(七十八)      瑞劔 净土真宗是果海显现的大法门。佛的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全部一起赐与显现於娑婆世界了的,就是众生往生的法门,就是信心成就的大本源。往生是说信心忘记,连闻到了之事都忘记,被下拉至未闻前的泥凡夫,而唯忆念阿弥陀如来,依本愿力而顶戴被往生呀。能赐与救助「无论如何都无法获救者」的就是、就是称为阿弥陀如来慈亲。是好不思议的、好难能可贵的、好伟大的慈亲。是好伟大的佛。慈亲御在  任何事皆无呀(瑞劔) 认为「自己这样在听闻,因此就可以」之事就是大瑕疵之本。「因此就可以」也不行,「因此的话则不行」也不可以。那些都是自己的思计。思计是又会改变哦!    几度反省不要变    难信凭者我之心(瑞劔) 要言之如果佛好难能可贵、佛是伟大不思议的慈亲之事不明白的话则什么都不成。认为顶戴信心,想要欢喜称念佛,想安心而后往生的心都是自力的计度。於直至「如来就是尊贵的佛」地顶戴被思为止云为几百几百的难关都会出来。被那些难关冲撞而碰壁,於不碰壁者开脱之时不会来。    碰壁吧碰壁吧,早点碰壁吧,彻底地碰壁吧(瑞劔)不成如思般的是我之心,即便我之心成了如我思般亦不是因此而能往生御净土。是唯依佛力而已顶戴被往生呀。   「佛力难思,古今未有」(信卷)佛力难思呀,弘誓难思呀。名号难思呀,无碍光明难思呀。所谓难思是说不可思议之事。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总序)。於此外无凡夫获救之道。思之吧,念之吧!二十年或三十年地每日忆念此圣句,而彻底於此圣句则最好。忘记圣句而无信心。觉得之事不是信心,欢喜著了之事不是信心,安心著之事不是信心,彻底於圣句,是於佛力之中、佛智之中、大慈悲力之中顶戴被安心呀。「若随顺教和佛语  则更无外之杂缘」(和赞)「於蒙良人(善知识)之仰言而信外别无仔细(详情)也」(叹异钞) 虽圣道门是说众生和佛是一体而论「生佛一体」「生佛不二」呀,但净土真宗是赐使成生佛一体之御本愿地信而往生呀。信心很难呀。於正信偈曰:「难中之难  无过斯难」。是难中之难。於『和赞』曰:「如来兴世难逢遇  诸佛经道难听闻  菩萨胜法闻之事  连无量劫皆为稀」「善知识逢遇之事  和教导事亦又难  善听闻事亦难者  则信之事亦犹难」「比一代诸教之信  弘愿信乐犹更难  难中之难如是说  无过此难如是述」。然而多数的人好像获得信心之事难皆不知、不思考,在发呆。偶而虽有参诣佛寺之人,但只是想取信心而往生、想欢喜而往生、想安心而往生地思著而已之人。因为困难事是很难呀所以想要束紧腰带而听闻之人就很少。因为轻忽,所以无论是到何时事情都无法获得解决。那么,一愈加打起精神而开始听闻,就被几百几千的难关冲撞。能越过再越过彼等,而终於说是「就这样地」之事就明白。光以在口头说「就这样地」的话则不行。佛的御慈悲明白了之后的「就这样地」才是真正的「就这样地」。虽说就这样地  但就这样地  几千种(瑞劔)   如来好尊贵呀,「如来是好尊贵的呀!」地,痛切地被思呀就是言为信心者。此外之事,都是知解分别的领域。 何故如来很尊贵呢?曰:「因为赐与接引我的后生所以是尊贵的呀」。 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 无我的大悲,无心的大智,弥陀正觉的功德力,心和言语皆不及,请归命不可思议尊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佛教不立创造世界的神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是在佛教的话则不立创造世界之神。又说世界不是神的创造物呀就成著主张。在其他宗教的话,则大多都是「神创造世界人类,而无论何时何时都御在支配之呀」地教导。此故祈祷了等就盛行又「请您保佑」地拜托神呀。又神是应该不会给与「惩罚」吧地,担心、害怕呀。阿弥陀如来,是大悲的慈亲,从慈亲方,〈能救助的因,是在此方完成了啊,请来领受慈亲心吧,请让我来救助哟〉地,宁可从如来方,让我等罪恶无智之辈被成御信凭著。像说是作「惩罚」呀、或是说「拜托我吧」呀、或说了「请向我献上祈祷哟」之事丝毫都没有呀。此处就和其他宗教不同之点了。 以无义为义出生於日本之事很难能可贵呀。因为法然上人、亲鸾圣人、源信和尚都是日本人,所以就会有更深一层的亲切感。一眺望那样伟大的圣人们,「以无义为义」,而御在安住於南无阿弥陀佛的佛智、本愿力、大悲呀之姿,就会没问题,以乘上慈亲船的气分,其他事什么都不思虑,而唯信,只管信,唯能就那样地顶戴使信御法语。这就是说为无「计度」者吧。此外皆是「计度」。 地狱极乐此世无如御释迦般地,开「悟」的话,则其之时方是,像可说为「此世就是极乐」呀、或是「除了此娑婆外无极乐」等吧。又觉得其人,没有那样说的资格。虽然如此,我等凡夫,尚一点都未彻底脱却凡夫的皮,被妄念妄执所囚著,而无法说出像是「此世就是极乐」呀、或是「地狱极乐在此世」之事。往生到极乐而方才因为能立即领受大悲心於身,能开大智之眼,能清楚地洞见自己的心性,所以於其之时,是让人能拜见娑婆亦浮现於极乐中吧,是能品尝善恶不二、邪正一如的妙境吧。今者因为连佛和凡夫都是相隔著千亿万里,所以那样伟大的事是无法言说。又真实地法性也好、真如也好,如自己心般都是不明白呀。地狱极乐,是迷与悟的区别。将证悟了之佛的境界称为极乐。将迷者那样底下的境界称为地狱。心若只在作迷、恶之事,依人的话则从尚未断气中能见火车来现之事也有。是很恐怖的事。 万古不易的真理今日的物理学家反覆研究,而发现实在惊人之事。「物质」者,原来什么都没有是「空」。彼移动而发光。说彼是依种种的关系和原则而取得云为「物质」的形态而显现在我等之前呀。又一个原子,虽是连眼睛都无法看到的极小物,但发现了其中的构造,却拥有如大宇宙全体般的构造,甚至说每一个原子,是如一个太阳系的缩图者之处。在佛教的话,则是像说「一即一切」呀、或是「一即多」呀、或是「念劫不二」啊,而发现著此真理呀。龙树菩萨的「般若空」、天亲菩萨的「唯识」等之说,实是甚深,是万古不易的真理。於真宗的祖师拥有了这样说的菩萨们之我等,是真安心呀、真难能可贵呀之事。阿弥陀如来也好、净土也好,皆只限於以唯仰而信。 想成佛地踏出看看言学问者,光说只用头脑,而思东想西、感东觉西的话则是不足够。若模仿人的行为,没有实行看看的话,则不会成真实者。即使在佛教,也光说著佛是大智大悲之人的话,则以为明白了而不明白。自己想成彼大智大悲的佛地,一步踏出看看,就会罪恶也想做、妄念妄执也想做,如果在梦中的话,则如作小偷、作杀人地做了般的,惊人之心,原来也在自己的心底地能发现,而於梦中跑出来。困於不知如何处理彼等。其受困之人,自己也想成佛地志愿,一旦成为想作修行,其之困难方面就有如绝言语无法形容者。将其处理认真地、真正想作地费心时,『叹异钞』的御法语、『和赞』的一言一语,就能深切地回应於身。在圣人之前,自然而然地低下头来。地狱极乐,亦在想修行地踏出了之人是现实的问题。怎么做的话则心是成絶对清净呢,若想怎么做的话则心是彻底性地明白呢,若想怎么做的话则是能成大慈悲者呢地,净在思计的话则不行。若是认真地著手做看看了的话,则於彼处佛教大小乘诸教也好、先辈的苦劳也好皆会明白起来。一不以此想法而听闻佛教就不明白佛教。生  死(一)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生也好死也好   皆与佛共行旅   瑞劔 生也好死也好  皆与佛共  行旅最为惊异者,是自己本身。最为伟大而神秘者,是人自身。取置於人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死」问题。虽是最重要的问题,但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死被称为「恐怖之王」般是人之最恐怖、最讨厌者。古来的贤哲虽是同样就「生死」而思考了呀,但被解决了此之人,是唯大圣释迦牟尼世尊一人。释尊在印度迦毗罗王国的王城作为皇太子而御诞生,至十七岁迎娶耶输陀罗王妃,生了一男孩罗睺罗。虽是过著酒池肉林、歌舞升平、浮世荣华无一不足的生活呀,但出游四门,而亲自御览到了是人生难逃的运命「生、老、病、死」之原样。人知春之荣华而不知秋之枯萎。   春日梦  暂时之草枕       早已吹枯  初秋之木其之后释尊是日夜欲与此人生最大的问题对战而御沈默思考了呀。「生、老、病、死」者虽他人是那样但我也是那样地被思,终於二十九岁之御时决意出家,持续六年间的苦行修道,最后於菩提树下,成为了金刚座上之人。「若不解决此问题的话则纵使从天上降下枪来亦不立此座」,地下定决心。同时於释尊的御胸中涌起了者,是   「一人不得道三界饿」地御思之大慈悲心。终於被睹黎明的明星地同时,被得   「星者我也  我者星也   三界者我有也  是中众生者我子也」的「无分别智」「平等性智」,大慈悲力是油然涌起,於兹释尊被成无上正觉,被成为了佛陀。若非无分别智和大慈悲心者,则「生、老、病、死」无法解决。禅家之人是依坐禅而得「无分别智」,而「无我的大悲心」之发露处,解决生死的问题呀。净土门之人,是依阿弥陀如来大智大悲的本愿力,而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呀。无论是何者若无依据「无分别的真智」和「无我的大悲」者则生死的问题皆是无法解决。大圣释迦牟尼世尊,於其出发点是以生、老、病、死作为问题而出发,终於御解决了生、老、病、死呀。生、老、病、死是无常,於解决无常因而被迫无常了。於无常火宅之世不知无常为无常而无常是无法解决者。於『金刚经』之偈曰: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道元禅师(1200)是自今凡七百六十年前,在土御门天皇正治二年正月二日於京都诞生。 *源空上人(法然上人)者(1133-1212) *亲鸾圣人者(1173-1262)父是村上源氏的内大臣久我通亲,母是摄政藤原基房之女。建仁二年禅师三岁的十月,父通亲至五十四岁突然成亡。其后,被二哥大纳言通具(二十三岁)所扶养著了。禅师至四岁阅读唐季巨山的诗集,季峤杂咏(诗百二十首),至七岁赋周诗一篇,读了毛诗(诗经之古诗)左传。承久元年,八岁之冬,遭逢唯一所仰仗著的生母之死。禅师遭逢母丧而哀叹最深,即於高雄寺而见香烟之后而悟生灭无常,是自彼被发心了呀。 *亲鸾圣人至五岁别父,至八岁别母。至九岁而得度。九岁左右,拜读了世亲(天亲菩萨)的『俱舍论』。传言当时之人是称之为「利根如文殊」之事。十三岁的春天,待夜深人静,密出木幡之山庄(自九岁时成为了摄政关白藤原师家的养子),访问於比㪫山麓的外舅良观法眼(基房之子,母亲之兄,师家之弟),表白了出家的决意。(有了生母临终迫切的希望)其翌年建保元年(1213)四月九日,就天台座主公圆僧正而剃髪,翌日在延历寺的戒坛院御受菩萨戒。道元禅师有强烈的无常观,正因而此让道元禅师成为终生的公案故,方才廿四岁时,蹴(踏)万里波涛而渡宋国(中国),亦能千辛万苦地克服之,是在天童山     如净禅师的底下被大悟呀。停留宋五年,廿八岁时归朝。后开永平寺(四十四岁)成为日本曹洞宗之祖。日本能永远夸示世界之文化者,大凡是依三人的三书。一者有弘法大师的『十卷章』,二者是道元禅师的『正法眼藏』九十五卷,三者是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六卷。何者皆是世界第一的宗教书地同时,是世界第一难解的书物。将之著手而初读者虽有如牛毛之多,但得其真精神,而解决了「生死的大问题」之人是如晓天之星般的少呀。其理由者不作为「自己的生死」问题,因为装作云「无常风是在何处吹著呢」的脸而读之,所以即使文字懂得,心亦不明白,即使在知解分别懂得,而「自己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也是无法解决呀。在这样的话则亦不是佛法,亦不是佛道。若不是究明自己,想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不惜身命地踏出呀,则此等书物是不明白者。在临济宗无论到了所用『临济录』的程度也好『碧岩集』十卷的程度也好都是同样事。道元禅师於『学道用心集』曰:   「应参学识,佛道者在於思量分别、卜度(猜想)、观想、知觉、慧解外」。亲鸾圣人於『教行信证』的「信卷」曰:   「凡按大信海者,不简贵贱缁素,不谓男女老少,不问造罪多少,不论修行久近,(以上,四不)非行 非善,非顿 非渐,非定 非散,非正观 非邪观,非有念 非无念,非寻常 非临终,非多念 非一念,(以上,十四非)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信乐也,喻如阿伽陀药能灭一切毒,如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所谓「如来誓愿药」是「如来的本愿力」。是依「本愿力」而解决「生死的问题」呀。闻本愿力,著眼於本愿力,仰再仰本愿力,「不落入思量、分别、卜度(猜想)、观想、知觉、慧解」无论何者都不挂心,是唯於本愿力的不思议地信之处被离生死呀。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佛  其之働(力用)者不思议也   働之原样地  我往生也(瑞劔) 和赞的真髓(42)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至等正觉之事 弥陀誓愿之廻向  信乐真实获得人摄取不舍利益故  至达於等正觉也 依如来的廻向而获得了信乐(真实信心)之人至等正觉的是全依摄取不舍之利益者。 速成佛果 五十六亿七千万  弥勒菩萨欲经年真实信心获得人  此度可以开证悟 一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就成为释迦牟尼佛其次之佛而御出现。获得了真实信心之人者,此世命终成往生。以往生即成佛,而立即得佛果。 证涅盘 由於念佛往生愿  至达等正觉之人即可等同於弥勒  证悟大般涅盘也 「念佛往生愿」者,是第十八愿。依第十八愿的利益,而死后立即证大涅盘。示得菩提事 真实信心获得故  因为即入正聚者等同补处之弥勒  证悟无上觉位也 「无上觉」者佛证悟之事。 劝专修念佛 连像法时之智人  皆搁置自力诸教若为时机相应法  给与进入念佛门 言「智人」者,智者学者之事。言「时机相应法」者,适合了末代凡夫的佛法之事。 报恩和专修 弥陀名号续称持  信乐真实获得人忆念之心常不断  报谢佛恩之思有 进入了念佛门之人者,於庆喜相续、知恩报德的专修行者不得不精进。即使称念佛,亦於称认称功,而认为因为念佛所以能往生的话则不成。 信心和功德 五浊恶世之有情  若信选择本愿者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  功德充满行者身言「选择本愿」者是本愿力之事。本愿名号之给与成「信心」。教行信证拜读记(71)     瑞劔 行卷「称名破满」(续) 719、若言「称名」者,因为只用口御念佛之事就认为在「称名」,所以是不明白呀。虽自力的称名者,动口而御称念佛之事就是「称名」,但他力廻向的称名者,虽是自己在称名念佛但没有云为「自己的」者。是如原口针水和上所称说:   「虽是我称我闻  南无阿弥陀         然是带我去啊  慈亲的呼唤声」的御念佛。艺州的大瀛和上,上到江户时,告别母亲的遗书信上,称说:   「极乐之道者一条  南无阿弥陀         莫走思案工夫  的岔路」。於「想称念佛而往生」地思著之人者,是无论何者都不明白吧? 720、「称名破满」的称名者,不是说「想称念而往生」之不如实的称名,而此是如实的称名。若是如实的称名者,则无云为「我的」之「我」了。若是「无我的称名」「他力廻向的称名」者,则是其原样之「名号」(南无阿弥陀佛)。 721、「称名破满」的称名者,此即是「赞叹门」的称名。「赞叹门」的称名者,即这是「信心」。这是「南无阿弥陀佛」。故,称名破满是名号破满。名号破满是信心破满。 722、他力廻向的名号其之原样的称名者,此是善导大师的「称名正定业」。 723、今日的同行者,连「行卷」的「称名破满」之讲义都没作听闻了之事,即使云为「以念佛而往生的呢」「以名号而往生的呢」「以本愿力而往生的呢」「以信心而往生的呢」,也在犹豫不决。又,为不想知彼,连听闻都不使作,一言以蔽之,即使说为只是懒汉而已亦是不为过的様子。即使对那样之人讲「称名破满」,也是无用的话吧亦不知。 724、云为「石泉」之学者,是说以「称名」而往生(能行家)。其之场合,(一)言「法相的表里」,而说为念佛是表,信心是裏。又,(二)言「禀受的前后」,而说为信心是先顶戴者,念佛(称名)是后顶戴者。其次云为「月珠」之学者,是说(一)「称即名」(二)「名即称」。简而言之,说为称著之原样就是名号,名号的原样就是御念佛。又云为「空华」学派(僧熔、柔远、道稳、断铠等)之人们者,说:    「『名号』之,是使为第十八愿的『三心』(至心、信乐、欲生),亦使为乃至十念的『念佛』。终日,就御念佛著之原样,不离著名号海。」725、「称名破满」之文者,非常地难。在一般人的话是无法明白者。要言之,一般人,因为没有真实的信心,所以「称名破满之文」的御转释就无法明白。 726、於「正信偈」有「本愿名号正定业」,彼「正定业」者,称为「称名破满」之文的「最胜真妙正业」,是「正定业」之事。亲鸾圣人,在御草稿本的话,则虽御作著为「本愿称名正定业」,但是之后被改为「本愿名号正定业」了呀。将「称名」称为「正定业」的,是因为称名(他力的),即是「名号」故。所谓「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正念也」,「正念」是信心之事。 727、一般的同行,是因为有「想如何做啊而往生」「想怎么怎么做而往生」地思之自力心者,所以「称名破满」之文就不明白。728、在净土真宗的话,则於显「信心」之德的场合,有以「念佛」(称名)而显的场合。於『叹异钞』(第二章)「置於亲鸾的话,唯念佛而可被弥陀所救助去地,蒙良人(善知识,法然上人)之仰言,而信之外别无仔细(详情)也」。又,於显「信心」的场合,有以「名号」而显的场合。於御文章有曰:「闻得弥陀名(信心)之事若是有,则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地,信凭吧大家」。又有,以称名,而显名号之德的场合。於行卷「大行释」:「大行即称无碍光如来名(称名),斯行(虽是称名,但显其原样的名号之德)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也。故名为大行」。如「称名破满」之文者,将名号之德以称名而显,又是将信心之德以称名而显了者。故,是称名破满者名号破满也。名号破满者信心破满也。 编集后记.法雷通信〇渡过去年五月十五日和二十二日两次透过NHK电视台而有了稻垣久雄老师之题为「关於欧洲的妙好人」的放送。拜听御故事而被惊讶於佛教,总之净土真宗的御因缘极少他地的人们中,也像那样的,纯粹地被如来的大悲抱住,被住於大安堵之人的实际存在地同时,「佛力难思」地如圣人所赞叹般,於尽十方无碍光明之威神力、本愿力不思议的事实里,如今更不得不惊叹。今后益加念念不忘他地法缘欲被弘扬之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〇最近从「法雷」御爱读之人中,前些日子「佛教的生死观」其中就「亲鸾圣人的生死观」而之有了查询,「亲鸾圣人的生死观」那是教行信证的全体,就是以宇宙人生最大而且根本问题之自己的「生死问题」为问题,是於本愿力中被发现了此之解决的金玉良言,是生命之书。本「法雷」,亦皆不外於学习将此圣人的生死观其原样作为自己的生死观而顶戴,於如来的愿力中被给与解决生死之「金刚信心」者。因此老师亦早已在十多年前,就「道元禅师和亲鸾圣人的生死观」而以达意性的文字给与预备著。这回让此成为连载而顶戴之事。「总算俺出时就来了呀,十六年间都等著啊」彼之老师的御声音是彷佛能听到般。续而将「生死是佛的御生命」,更於其之后者将「死的解决」(老师七十多岁时的初稿,已刊),在计划著。请御期待。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7924.html 法雷音078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7924.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7924.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7924.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死的解决(第一册)(修润版)                                作者: 稻桓瑞劔老师                                译者: 吴建毅、释瑞照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 九十岁   稻垣瑞劔二、真宗要关五个条 第一条 果上圆成的法门第二条 二利圆满的法门 第三条 难思弘誓第四条 无碍光明第五条 就这样地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九月十六日 三、真宗要关大意 序 南无阿弥陀佛 『御文章』曰:「言信心获得者,心得第十八之愿也。言心得此愿者,心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姿也。」就「信心获得」,有三个著眼点: (一)人何故不得不解脱呢? (二)人有依自己之力而自己解脱的力量吗? (三)谁给与救度?如何给与救度呢?        没有著眼於这三点而即使学佛法,亦是无法到解脱之道。 所谓解脱是被离生死之事。生死是苦。超脱苦界,而得涅盘之常乐,与一切众生共同成永久弘宣如来的大智大悲之身,就是人生究极的目的。达成此究极目的之道就是佛教,是佛法,又是佛道。云佛道的完成为解脱,又云为涅盘。        世界的宗教,何故没有明确地解决人不得不解脱呢的问题。又,令使自己解脱的力量有呀无呀,也没在明确地研究之。又,解脱的境地是为何者呢?如何做才能到达解脱呢之问题,又亦是明确地说著之宗教者,除了佛教,於其他不被见。若换言之,其他的宗教,不说「转迷开悟之道」,不知转迷开悟之道。即不说「迷悟染净的因缘」,不知迷悟染净的因缘。世界的宗教虽多,但在说「迷悟染净的因缘」、「转迷开悟之道」的宗教,是唯独有佛教而已。欧美的学者,虽也有著眼於此者,但是明确给与教示解决此的因与果的一个也看不到。这是佛教胜过世界的宗教之点。真宗,作为学问的话,取华严、天台、真言、禅、三论、法相等大乘佛教的精华;作为实践的话,明确地宣说著罪业深重、烦恼具足的凡夫,於信弥陀的本愿力之信一念,超证大般涅盘而到达真解脱之道的。然者作为实际问题,凡夫得解脱生死之道,是唯独本愿一乘、净土真宗而已。        净土真宗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净土真宗。由『教行信证』生出了『御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教行信证』是为如何之书物呢?那於『大无量寿经』、「正信偈」、『净土文类聚钞』、『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能够窥其真精神。然而,无论何者,都是难解、难入的书物,对一般民众来说的话,把握其之真意是难中之难。        一言以蔽之,若言净土真宗为何之宗教呢的话,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大经成就文)。若换言之,是「至心信乐忘己,速归无行不成之愿海(本愿力)」(报恩讲式)。在『御文章』而言的话「圣人一流章」,若在『叹异钞』而言的话第一章就显说著净土真宗的面目。若欲知法门雄浑自然之旨趣的话,无如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於窥安心细微之点者,将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二河譬」、「六字释」,是应认真地拜见。        亲鸾圣人即使披阅一切经,虽然如此,亦是不能做到「死的解决」,虽是九十五日间,参笼(闭居祈愿)六角堂,然尽管如此,因为「可出生死之道」也不明白,所以百日之间,往返法然上人之所在。说那是为何呢?若根据惠信尼公之手纸(书信)的话,书记著「是唯只为了欲闻问『可出生死之道』」。        「可出生死之道」,即「死的解决」,是人生的目的。怕死是动物的本能,「死」由何处来了呢?由「生」了来。「生」由何处来了呢?「无明烦恼」,是受生苦海之原故。       如何做的话能够逃脱生死的苦恼呢?於那,不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六波罗蜜)的话不成。那不能者怎么办呢?於此处是只有本愿一乘,即乘阿弥陀如来的名愿力之一道。        本愿一乘,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就我的信心,给与成为信心。   第一章 教行信证的使命 『教行信证』,是唯信独脱的法门。 一、『教行信证』,是果上显现的法门。 二、『教行信证』,是念佛往生的真髓。 三、『教行信证』,是选择集的真精神。   四、『教行信证』,是「立教开宗」的宝典。 五、『教行信证』,是「五愿开示」的法门。 六、『教行信证』,是安心的龟鉴(镜)。 七、『教行信证』,是光寿二无量的开展。 八、『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行信、机法、因果」的书。 九、『教行信证』,是凡夫往生的秘键。 十、『教行信证』,是「真实」、「假权」、「邪伪」的一大宗教批判之书。 十一、『教行信证』,是大乘的精华,世界宗教的最高峰。 十二、『教行信证』,是佛性开觉的大道。 十三、『教行信证』,是愿心庄严的法门。   十四、『教行信证』,是净土的庄严展开於现土者。 十五、『教行信证』,开示了「四法」「五愿」「六法」,是 信疑决判之书。 十六、『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阿弥陀如来」、「本愿」和「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书。 十七、『教行信证』,是将一文不知的尼入道,除疑,也度生死苦海的大船。 十八、『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的一一条,何者都只是艰难的问题而已。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生死之道」、「死的解决」。 十九、『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 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之一一条,何者都只是困难的问题。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离生死之道」、「死的解决」。将右之十九个条更个条更缩小、要约者,就是「真宗要关五个条」。将五个条扩大的就是本书。 众生恭敬欢喜如来之心,是因为接触了如来大慈悲心的电波,所以信心之体,是如来的大慈悲心。信心不是凡夫的知识,也不是凡夫的思想。        没有感受佛大悲的电波之人,作「知解分别」的计度。云此为「自力」。感受了电波的人,是忘己,而仰如来,仰本愿力,是「非常感谢」、「不思议的事哟」地欢喜的。云此为「信心欢喜」。不是凡夫之思。        是众生闻之力也好、信之力也好、甚至信心欢喜的欢喜也好,皆成就於勅命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中而给与呼唤著之如来。云此为「果上圆成」,又云为「法体成就」。「果上圆成」就是净土真宗的根源。『和赞』(256首)曰: 「光明寿命之誓愿 蒙赐作为大悲本」        这,就是「果上圆成」之相。光寿二无量的佛之功德外,众生往生的行亦无、信亦无。不仰光寿二无量的佛德,和「若不生者」的本愿力,而「想要自己信而往生,想要自己称念佛而往生」地,只著眼於自己之事而已,而不赞叹佛德之人是不能往生。赞叹佛德之事,早就是信心了,是念佛。        是「仰赞叹,俯惭愧」地,自然被回向「二种深信」。二种深信外没有信心。二种深信,也不是自己开始深信的,而於阿弥陀如来的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中,已经给与御成就者,就是今所显现的。云之为「果上圆成」。云为「果上圆成」的思想也好信仰也好,在其他的宗教都绝对看不到的。因为不知道「果上圆成」,所以「自己信、自己称、自己安心,而想要以自己欢喜而往生」地思著。 这就是一般同行之姿,「自己」出来之时,不是他力,而是自力。        一般的同行,说「虽那些都明白,然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果上圆成」明白著不是吗?若明白著的话「安心」「安心」地,是应不只著眼於安心而已。「自己安心了的话能往生吗」地,问自己看看最好。不是因为安心了所以亦能往生的御净土。是闻「果上圆成的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而然,自然地被安心的。是果上圆成之故,在衆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不需要拿出者。行一个也好、信一个也好,从衆生方都不需拿出的就是净土真宗。        世界中的宗教,创立神,而人向神「请、请」地说,只是祈祷、祈愿的宗教而已。神信心的头,决不被去除。因此虽是真宗的门徒,然神信心的信仰,混入他力「果上圆成的法门」。严格地说,就真宗门徒的头中,自力和他力、神信心和信顺勅命、正行和杂行,这呀那呀,混杂啊,好像是火灾现场般的样子。净土真宗若不是如「真宗要关五个条」般地,「纯一无杂」的话不行。云之为「一心一向」。若说「何故纯一无杂呢」的话,「救助力之外无被救助之力」,「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众生往生的因亦无果亦无。」        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法,能救此极恶最下之机。此机只有依此法而被救度。 「行卷」的南无阿弥陀佛,来到「信卷」给与成为信心。因此是纯一无杂。昙鸾大师将不纯的信心诫言为「三不信」;将纯一无杂的信心,开示为「淳心、一心、相续心」之三信。天亲菩萨给与显示为「一心」,一心即是「金刚心」。将「依本愿力往生」地,心决定了的,云为「一心」。        所谓「果上圆成」,是云「佛是尊贵的」、「本愿成就的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尊贵的」之事。说「如来是尊贵的,本愿名号是尊贵的」之事,就是真宗的根本义。说「如来是尊贵的」之事,不思为尊贵的话,即使几十年地听闻,那呀这呀都是水泡,往生也是不可靠之原由。 在禅宗的话,不说「佛的存在」、「佛的尊贵」之事不成问题。其理由者,因为禅宗是「自证教」(自力),发挥了「自己本来的面目」的,就是所谓的「见性」,是「悟」,所以於心外是不承认佛的。在天台宗也是,虽然承认弥陀净土,但说那为「唯心弥陀,己身净土」(或者,己身弥陀,唯心净土),弥陀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於自己心中见之的;但是於净土教的话,「弥陀也好净土也好皆於心外见之,依其之本愿名号的功德而往生弥陀的净土,即时成佛」地教导。是所谓的救济教之故,说「阿弥陀如来的尊贵」之事,是成为第一的问题的。说「唯心弥陀,己身净土」之事者,即使亲鸾圣人的时代,在学者间亦盛谈著。被见此而亲鸾圣人非常感慨,而於「信卷」的序仰言:        「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师(一宗的祖师),沉自性唯心(唯心弥陀,己身净土),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昏金刚真信。爰愚秃释亲鸾,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披阅论家(龙树、天亲)释家(昙鸾大师、善导大师、法然上人等)宗义,广蒙三经光泽,特开一心华文(天亲菩萨归命之一心)。」        於圣道门的学者,赞叹净土门之人亦有的话,诽谤之人亦有。阿弥陀如来呀净土,在心内呢还在心外呢的问题者,於云「心」为总该万有的一心(真如)时,即使说为「在心中」也好吧。於见心为凡夫的妄念之场合,是可说为「净土在心外」。内外的问题,是立场的相异。若依所作解释般者,是「内者外也,外者内也」。亲鸾圣人,严厉地非难「自性唯心说」的,是当时的僧俗,庸庸碌碌也不修行地,卖弄自性唯心说,因为是否定了净土者,所以圣人就感叹之。        现代人被科学所毒害,否定阿弥陀如来和净土的倾向强烈,彼等者,不知大乘佛教。彼等读大乘经典,纵使没修禅定,若是将禅三昧的真理,即使稍作研究的话,也不会违背於信如来、信净土。        大乘经典都不读,不知禅定的真理之一般民众者,依信高僧方之说,而能够信如来和净土。於「正信偈」有「唯可信斯高僧说」的是此处之事。几十年亦皆闻了真宗的说教之人大多数,说「信心得不到,不能安心」而溢著泪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彼等因果也不信,无常亦没痛感,御释迦就是佛陀之事也不思,连阿弥陀如来的存在,亦窃疑,说「如来就是悲智圆满的尊贵之御方」之事也没思。彼等,又亦不尊敬高僧方的人格,「正信偈」、『御和赞』、『御文章』,也是没有认真地拜读。       唯,是一味「想要往生御净土」、「欲求信心」。 真宗的门徒虽多数,是这种人,然其中者,「想要往生净土」、「想要顶戴信心」、「想要安心」地思之心是强烈的,说为彻夜亦碌碌难眠地热心之人是有。於那样说之人,在无论作了多少法语的说教之处,「嗨,那也在听闻,那也在明白,可是信心不能顶戴,安心出不来」地说。对那样说的人无计可施。「因为无计可施」地说,而连放置不管的道理亦不行,若这样说的话,得以明白吧,若这样说的话,佛的尊贵就知道吧地苦心、取笔,是书写书物的理由。 於人生,如「死的解决」般困难者没有,又这般重要者没有。云为「一大事」,是此之一点。圣人曰: 「由闻愿力报土真因决定。」(行卷) 又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总序) 又曰: 「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化卷) 又曰: 「忆念弥陀佛本愿,自然即(在信之一念)时入必定(正定聚)。」       (正信偈)倩案净土真宗,净土真宗和其他的宗教不同,不是从人方面出发,不是为了自己的我欲向神祈祷、祈愿的宗教,而众生的信也好行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由於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给与立即显现的就是如来的大正觉、南无阿弥陀佛。故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云此为「果上圆成」,亦为「果上显现」。「果上圆成」就是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力成就之御姿),即是「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如来,是「法性法身」(实相身),亦被是「方便法身」(为物身、报身如来)。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是不二。将不二之佛身,天亲菩萨仰言为「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人多数者,想著要取信心。於彼等者有疏忽之点,没思考其次之事。即, 因为自己闻了所以被救助的呢?以本愿力被救助的呢? 是自己顶戴了信心之原故,而被救的吗?        又因为自己顶戴了信心所以被救的吗?依阿弥陀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的吗? 因为自己能往生地思著所以被往生的吗?由於不思议的誓愿(誓愿不思议)而往生的吗?        将此点,若彻底地思都没作的话,亦无法想像。若连听闻也没作的话明白也不会有。这就是多数人不注意之点。事情是很简单。 「是因为给与救助 所以被救助的。」        虽然这就是明白的那般者,但是一成为实际的问题,就把它扔在一边地作著,而只「想自己取信心而往生,想安心而往生」而已地思著。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实态。为了清楚指出此点,是於第一条设置了「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        阿弥陀如来的功德,显现了於此娑婆世界的是「教、行、信、证」。即使云顶戴信心,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可以去顶戴的,而是净土如来的功德显现於现土,给与满入众生心的,就是信心。示此不可思议功德者,就是第一条的「果上圆成」。於信心信心地说之前,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其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明确地听闻「是哪里不可思议呢」最好。不听闻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是什么样的慈亲呢,而想要取信心的话,没有能取那样之的事。    净土的庄严有三种:(一)国土庄严(十七种)、(二)佛庄严(八种)、(三)圣众庄严(四种),合并三种庄严,即有二十九种庄严。        在佛的八种庄严之中,第八项庄严,就是「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此之庄严,如何不思议不是吗?          「信佛本愿力而心忆念者,速将云为『功德大宝海』的名号功德全部让我能顶戴(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净土论)」地说之不可思议功德的事实,就是佛的功德庄严。换言者,是说如来的功德庄严(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为我的信心之事。依此,知道「果上圆成」的意思最好。这才是他力的至极。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5655.html 死的解决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5655.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5655.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5655.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法雷音 第76号(1983・4)卷头言                   瑞劔信心是由信人(良人)生起。圣人御信靠著天亲菩萨呀法然上人之事,是正如和信佛有同样的价值。斯样地圣人直接地仰信天亲菩萨的御法语为佛说,圣人是在菩萨之前成为婴儿,而被信奉「一心」之华文呀。我等亦是在信圣人的御法语处信心就确立呀。不使己见人(良人),信心就无法获得,如果在说无法获得的话则可怜愍哉。信心铭(七十六)         瑞劔如来的智慧呀大悲者,取於凡夫的话则除了於说为不思议之外无法想像。因为就是如来的佛智、大悲不思议,所以誓愿力亦是不思议。以凡夫相对性认识之智慧的话,则无论如何都无法信誓愿不思议力。此故於信誓愿不思议力者「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呀。此信心不是凡夫之力,是如来的誓愿力。是以誓愿力而顶戴使信誓愿力呀。因为彼之被信,所以这也是不思议。此时蒙受摄取不舍,是能离生死呀。称之为正定聚、不退之位。必能往生超证大涅盘。净土真宗诚是如来誓愿力不思议的宗教。於真如海生起了一波浪是不思议。那是誓愿不思议,是不可思议的誓愿力。是包含了大智大悲全部功德的一波浪。彼波浪於生死海从无始之昔,作为将在沈浮之处的众生,是一人不留地,於闻信一念,使得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的 弥陀同体之悟的场合,而说为「不使往生极乐无为涅盘界者不放手」之如来的念力波。弥陀誓愿不思议,是如来念力不思议。是难能可贵的不思议。是诚惶诚恐的不思议。於『和赞』曰:「本愿圆顿一乘者 逆恶摄取地信知烦恼菩提体无二 迅速疾得(往生则直接)使证悟」。又曰:「名号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宿众恶万川若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於「正信偈」曰:「往还回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唯信心惑染凡夫信心发 证知生死即涅盘」。誓愿不思议的呼唤声是「汝一心正念直来吧」的招唤之声。「呼唤声」是佛心,亦是愿力。佛心是如来的大慈悲心。如来的大人格和凡夫的人格,依誓愿不思议而感应道交之处,始能闻到大悲之声。唯独信顺此二尊的勅命。这即是真实的信心。於「呼唤声」外无佛心,於佛心外无我被救度之道。是大悲的佛心之映到、彻到、印现於我之心,而云为闻到之事亦忘,云为信了之事亦忘,烦恼波之火亦忘,被随顺佛心之声,而直接地成为「白道」上之人呀。白道是如来的勅命,是呼唤声,是誓愿不思议。白道又是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的行者归命之一心。於三定死的旅人(我之事)如来誓愿的「莫担心」之声响起呀也是不思议。若从道理理论而说者,我是没有被发声的资格者。没有资格发声而如来赐与「莫担心」「一定救助啊」「汝的往生我(如来)能保证了」「就那样地来吧」地呼唤了。这不是不思议是什么呢?於不思议者真难能可贵呀。声(誓愿的呼唤声)是心(大悲心),声(名号)亦是光(光明)。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呼唤声」中有力量(本愿力)。是可凭靠之极。「呼唤声」响起之处,愿力自然地「依靠」「依凭」之心就涌起来。此心是誓愿力,又是大慈悲力。此信凭弥陀之心是归命(信心)。归命非凡夫自力的心,是本愿招唤的勅命。阿弥陀如来赐与「汝一心正念直来吧」地呼唤。「一心」是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即一的「一心」。十八愿是勅命。云誓愿的真实为「至心」,将如来誓愿的真实之彻到我,而唯无疑、无思虑地,乘彼愿力称为「信乐」。以如来的至心、信乐而来生到安乐净土吧地赐与仰唤呀称为「欲生」。因此所谓「一心正念直来」,是说以如来的至心、信乐而「直来吧」的意思。以三心是如来的「智慧」、「慈悲」和「方便」三门之彻到众生心而成为了「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者,而三心是由如来所回向者。就言「就这样的御救助」而有二种解释:(一)尚未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者,光在口头上说著「是就这样地」的话则无济於事。若不闻本愿名号的由来者则不成。(二)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信凭弥陀的人是往生必定之人。此真实信心的行者,往返几十年之过去看看,以前,是想以这个而能往生呢、想以那个而能往生呢、若如何作的话则信心能顶戴的吧地,烦恼著者,就愈加,是无论如何都不行的我,听闻再听闻,若听闻了看看,则是直到认为闻到了之「闻心」被誓愿力拂去,成未闻前之婴,而「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地,被忆念誓愿不思议之大悲心的念佛呀。此时,云为「真是就这样地」之事,是被誓愿力所照亮而顶戴被忆念呀。「就这样地的御救助」若闻到的话,则「是何等荒谬呀,那样者是净土真宗吗」地想之人虽也是有吧,但此「就这样地」,就是非常难过之关卡。口头上的「就这样地」是死的「就这样地」。在脑海中觉得著是「就这样地的御救助」呀,又这也是奇怪者。父亲,久太郎在存命中,父亲经常拜访云为炭川之家,而每次去,都会对炭川的老板娘讲说著「婆婆,请不要担心呀,是就这样地」之事。在父亲死亡十年后我亲自拜访炭川的老板娘。老板娘说曰:「你的父亲死亡,虽刚好到了十年,但至今,始明白了说〈就这样地〉之事」。在说「就这样地」「就那样地」之时,是不容易那样地就於身的。父亲之一生就是「就这样地」的念佛生活。以真实意而说的「就这样地」之事者,『叹异钞』的『被弥陀的誓愿不思议所救助去,而往生者遂也』地大音响流,而如来大悲的齿轮转动之处,凡夫的小齿轮,是能受其力而「往生者遂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转动之事。即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地,顶戴了使安堵之境界。「汝一心正念直来」之勅命,是本愿招唤的勅命。是如来的仰言。闻「仰言」,不是将其「仰言」之御法语,我机也要想如何做而安心地作呀。即使闻勅命,我机也想如何做而安心地作之处,早已混杂著自力心了,勅命逃走了。勅命是如来的勅命。是不给与舍弃苦恼之我的阿弥陀如来全生命无法释怀的呼喊声。唯有勅命遍响著之天地,才是无碍光照耀的法界(众生海)。於「行卷」曰:「归命者本愿招唤之勅命也」。是应该好好地吟味。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随想录               瑞劔  於南无阿弥陀佛再无不足言真理者,从一方来看的话则不明白。真理虽是以完美无瑕,而通透著了者,但因为其通透著了的真理之面目拥有千万无量的面向,所以从小乘佛教来眺望,从大乘佛教来眺望,从华严、从天台、从真言、从禅、从净土、从三论、从法相、又从现代科学、从哲学、从所有各方面来眺望,立於大处、立於高处,而若不真正知道说真实的真理是什么呢、在於何处呢之事的话则不成。这决不是在普通人而能够之事。因此作为我等的话,则首先信为御释迦如来的佛语,是御显示全部的真理,而即使只以一句的法门亦珍惜地顶戴。如来的言语,於一语中含著了无量义。将无量义摄著於一语、一句。於如来的佛语外没有可离生死,而入无量寿的生命之道。一领悟真理拥有著无限数多的面目之事,就八万四千法门,也能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能可贵地接受。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我,是赐与被摄於南无阿弥陀佛之中。任何不足皆无。作为真理,於我得往生成佛的真实利益以外,对我而言没有真理。唯独仰信佛语佛法的真味,是唯独仰信佛语。於此外,根亦无者叶亦无。深事亦无者,则浅事亦无。佛语就是如来,甚至连仰信佛语之事亦皆是如来。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本愿力。即使以一句的御言语,而那也是一切经的全体、宇宙真理的全体、我往生的全体、信心的全体,那就是如来,同时是我的生命,是安心的依据处,是应思。於仰信佛的言语外佛法亦无,信心和往生亦无地,一不好好地思考,就无法出信心之晓天。是「若随顺教和佛语者,则更无外杂缘」。这是佛法的密诀。於随顺佛语以外是无信心呀。明明那样,却想要取信心而困扰。即使如何想要取信心,又怎么能取者呢?说佛语是真实、是甚深微妙之事不使明白,而如何做信心之能取呢?说佛语无法被信呀,是把如来想成只是一点点伟大的人之程度的吧。佛果真就是佛,是不思议的、难能可贵的佛地若明白者,则即使觉得其御言语是无法信,亦应会被信。佛智眼和凡夫眼以佛智眼所见的世界,和凡夫看到的世界是不同。那个明白了的话就是伟大者。生病和佛法生病半分也好七分也好都想罪恶之为原因地御觉得著。没有养生就是剩下的三分呀。没有养生也是一种罪恶。有说为是忽视受生於慈亲的重要之原故者吧?是遗憾的事。说为忽视之事就早已是不孝了。在不孝者没有幸福来临那样事不是吗?甚至上自天子下至人民不孝亲,而说为因此祸之不降临者自昔是一人也无。首先第一,忽视自身,以酒呀女人而生病者,是说为自己对自身、对内在那些器官不亲切者。身体也是生物。作了虐待、杀害生物之事者,那怕是自己呢、是他人呢、是其他动物呢都不是好事。杀生者往往因生病,而短命。虽然是如果不杀生就无法活命之今日的生活状态,但是因「君子取物有道」,而觉得「对不起对不起」而吃食最好。最好顶戴称念佛。虽说为买卖,但作杀害生物的买卖是决不赞同。即使就那样,也是应该庆喜让自己顶戴到即使没有杀大的生物今日亦能吃食之身的幸福。如果生病了的话,则要想到自己的罪恶,而应该大忏悔吧。因而生病是早已治愈了。欲吃药、养生、忏悔,若念佛感谢的话则即使病没治好亦会变成轻。死病也会延长。死命也会延寿。信佛者,因为从心底起安心,所以健康也增进,也能长寿。生死问题的解决就是健康之本,就是长寿之本。是「信为道元、功德母」。正觉的深远和难能可贵我等是迷的凡夫;佛是御证悟的觉者。凡夫的眼目和佛的御眼目是不同。言「目」的是智慧之眼。智慧不同、目不同、心不同、慈悲不同的佛「证悟」(正觉)之尊贵、深远、难能可贵,是不思议呀,而甚深微妙之事,绝对绝对,不是我等凡夫的心和言语之所及。一言以蔽之,如果於凡夫和佛的话则境界不同。正如,人的境界和「跳蚤」呀「虱子」的境界是不同著般之者。首先那样一明白「思计」是就成无吧。法雷 先德法语              桂 利劔圣人之常言轻忽地看过於『叹异钞』(第十八章)有:「於圣人之常言:若善加思案弥陀五劫思惟之愿者则独自为了亲鸾一人也(乃至)丝毫亦不违背善导亲身御在说『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身地令知』的金言」之文的话则不成。可宣说为善导大师的「无有出离之缘」(没有被救助之缘)之机的御言语,和圣人所仰言「为亲鸾一人」的金言,谓为「丝毫亦不违背」也是好像一点都不被思考般呀。先辈是善得此意,而御判释为闻佛愿的生起是机的深信,闻佛愿的本末(因本、果末)(他力摄取的本愿力)是法的深信。若是以於绝对性无有出离因缘的我等为本而蒙赐发起之本愿者,则方是被仰言为「阿弥陀如来之本愿者徧为我等也」呀。此圣人的御常教者,又,常拜读『唯信钞』吧、拜读『一念多念证文』吧地,依蒙赐劝说的御消息之文而如其之化风般也被拜察到。然者偶尔有看到「称名本愿」(称念而往生)的教语之事,而这正是高祖(亲鸾圣人的御常教,如「唯信」的化风是起自中宗(莲如上人)吧地使思考之人虽也有,但不得不被说为陷入没有口传(老师的指导)而拜读圣教之人的偏见。虽然『末灯钞』之御文全是称名本愿的教语,但这是对有阿弥陀佛(人名)的御回答。在关东教团的人们中,将圣人的常仰言,唯只是听於耳而已,虽未得达到深意者,但因为偶尔看到主张为念佛往生之人,而误认为是边地懈慢(化土往生)之机(人),所以是给与作答念佛往生的教语未必是二十愿之事者。闻为念佛往生而误解为二十愿呀不是从元祖(法然上人)而来的。是从误听了三愿真假(十八愿是真愿,十九、二十愿是假愿)的法门之处而来的。「置於亲鸾的话则唯念佛而可被弥陀所救助去 云云」(叹异钞第二章)之御文,是因为日莲上人诽谤法然上人的念佛为「无间(地狱)业也」,所以被回答之者。於此时不可有回答「唯信正因」的道理。『和赞』有「称我名字地发愿 又若不生者地誓」(道绰赞),是用御赞叹述说道绰禅师的法门,也是作为行门(称名往生)的法门,而有那样说之原由。高祖圣人独自的化风,不,被来作为本愿一乘(逆恶不漏之本愿力的宗教,净土真宗)之本来面目者,「至心信乐欲生地 劝化十方诸有哉不思议之誓愿显 作为真实报土因」(大经赞),这才是真宗的化风。特别地施加到冠注(在本文上头加写了注释),而注释著「第十八选择本愿之意也」。若能窥此点者,则按照拜读『一念多念证文』吧、或拜读『唯信钞』吧,地蒙赐劝说的御消息之文而能如御常教般明确地被顶戴。欢喜赞庆(续)         瑞劔四十五、三心即是一心。天亲菩萨的一心归命,此即是正教,是正义,是正行,是正解,是正业,是正智。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和赞的真髓(40)       瑞劔正像末净土和赞(续)邪执之过(251)未得菩提之人皆 专修念佛视成仇顿教毁灭之徵兆 生死大海无边际所谓「未得菩提之人」,是无法得到菩提的人。所谓「顿教」,凡夫能速成佛之法,是专修念佛之事。所谓「徵兆」,是以「验」字之意,而说毁灭(诽谤,消灭)顿教的其之果报。对是顿教的真宗(专修念佛)成生怨、毁灭之者,永远沈沦於生死海,而无有出离之时地,赐示由邪执生疑谤的罪过。正法时代之原样(252)虽思为正法时机 然成底下凡愚身清净真实之心无 如何能发菩提心所谓「底下凡愚」,是低劣的凡夫。所谓「如何能发菩提心」,说为如何能想发菩提心而得道呢的意思。圣道之难行(253)自力圣道菩提心 心和言语皆不及常没流转之凡愚 如何可令使发起所谓「圣道」,是自力圣道门之事。所谓「菩提心」,是想要开悟之心。所谓「常没流转」,是尽在沈沦於迷的生死海的众生之事。所谓「如何」,是说如何能想发如菩提心般之事呀。菩提心之难发事(254)三恒河沙之诸佛 出世出身昔之时虽然发大菩提心 自力不堪使流转所谓「三恒河沙」,是接近如三倍恒河沙数般多的佛之事。所谓「出身昔之时」,是虽然遇到活生生的佛之意。净土真宗今盛也(255)成为像末五浊世 释迦遗教使隐藏弥陀悲愿广弘扬 念佛往生兴盛也以圣道法为释迦如来的遗教,以净土门赐作为遗教之外(门余之道),是以弥陀法为真实,赐视圣道法为释尊随他(应机而所说呀)的方便故。到了像法、末法圣道门就衰微,净土门变成兴盛的是自然之道理。是令舍从来之执情而请归依弥陀法哟地赐劝化呀。净土门的利益(256)超世无上地摄取 五劫思惟作选择光明寿命之誓愿 蒙赐作为大悲本所谓「超世无上」,是超胜诸佛之意。所谓「摄取」,是想要从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净土中选择,将其之善妙者,选取了之事。「光明、寿命之誓愿」,是第十二愿、第十三愿。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者,是净土自然之妙果。那就是「大悲之本」。教行信证拜读记(69)       瑞劔行卷(续)705、若说如何作而顶戴其(十七愿的)南无阿弥陀佛(大行)呢的话,则那是信心(大信心)                                                               (十八愿)。因此,「大行」和「大信」,是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大多数的人,都离开大行,光在想要顶戴信心,而往生。除去阿弥陀如来的正觉(本愿)(名号)                             而「信心」在何处皆无。信著之原样就是「本愿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教、行、信、证」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净土真宗的信心,是 「闻其名号(第十七愿的名号),信                             心欢喜」的信心。                     不使闻名号的由来(本愿的生起本末),早已想要顶戴云为「信心」之「往生极乐的车票」之人虽                            多,但那样的「车票」在何处都不应该有吧。                  (本文)〈正释〉                  大行者 则称无碍光如来名。706、在岐阜县有人一天二万遍在称御念佛。於临死时彼人就说了,「因为我只在称念佛了呀,                                                            所以大概是能往生御净土吧」地说而成亡了。此人的念佛能称为「大行」吗如何呢?如果以「大                                    概」的话则不行。即使称名亦无明尚未破,是无相违於往生的志愿无法满足之人的念佛。这种念                                    佛是被称为「不如实的念佛」。「如实的念佛」,若不是志愿满足的念佛则不成。                      多数的人,是说「名号独働」(名号的独用,或者名号的独立)之事。如果「因为自己只在称念                                    佛了,所以大概是能往生吧」著的话,则不成名号的独用了。是自己以自力心而在念佛了呀。707、今之言「大行」呀,是奉称了「无碍光如来名」的念佛。所谓「无碍光如   来名」,虽和「南无阿弥                         陀佛名」是同一,但於言「无碍光如来」之处, 称赞、称扬如来之事就显现著了。此念佛是「称赞                          的念佛」、「称扬的念佛」。於称赞、称扬御名之处,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用就显现著。为这样的念                            佛之故,是被称为「大行」呀。因为即便无名无实地唯出声而御念佛了,所以那样之称扬、称赞亦                            不成。称「无碍光如来」之事早已就意味著称赞、称掦了。因为是信著「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用」了                             之后的念佛,所以是被称为「大行」呀。「十七愿的名号」者,是称扬、称赞的名号。「行卷」的                            名号是那样。是故被称为「大行」呀。708、自力的念佛者,即使念佛,亦是「没有能称之功」。自力的念佛不被称为「大行」。 如果将出声                                    「南无阿弥陀佛」,而称念名号的称为了大行呀的话,则是「如实的称名」呢或「不如实的称名」                             呢不清楚。若称「无碍光如来名」   的话,则成称赞的念佛故,「如实的念佛」之事就被知道。709、称名念佛虽是好事,但那是「如实的念佛」呢或是「不如实的念佛」呢,  地说之事者,若不确实地                          先给与区别的话则不成。「如实的称名」虽被称为「大行」,但「不如实的称名」是不被称为「大                            行」。「名号」虽是大行,但今者因为「如实的称名」即是「名号」,所以是在名号流布的心境                                    下,以「称名」而给与代替了名号呀。因为「名号」就是「大行」,所以「他力回向的称名」亦又                            被称为「大行」。法雷通讯〇梅香已过而到了樱花季节。谨致上『法雷』七十六号。〇由於稻垣久雄老师,在诸多忙碌中编集之御努力,欧洲文真宗志『净土』卷四           -二号被出刋了,报告          著去年夏天欧洲真宗大会的情形。见证到真宗的法灯有           以世界性广泛重新被持续点燃之事的致思。有           缘的各位请订购拜读喔!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6.html 法雷音 076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6.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6.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法雷音     第77号(1983.5)卷头言        瑞劔说想要信本愿力之不被信的人,是自己的反省、大圣释尊和亲鸾圣人的研究不足。真宗之教正因为是世界第一的、最高最深的宗教,信之,而离生死,入涅盘城之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话虽如此是以「信佛」之事一个而能够得到真解脱呀。其故,本愿力的宗教,若说为难则很难呀,但说为易者,则这般容易的宗教没有。说为容易呀,是因为以如来的「真实」一个、「御念力」一个而被救助故。 信心铭(七十七)         瑞劔佛教是佛陀的教说,是可出生死之道,又是佛陀所证悟的法界大真理。可出生死之道者,是唯有禅定和大信心。所谓禅是说息虑凝心,而悟空无我,到达与境界冥合之领域。所谓大信心,是说无碍光耀破无明暗。生死罪浊之凡愚,於阿弥陀如来的光明名号外无有可出生死之道。阿弥陀如来是大慈大悲的慈亲。於『和赞』曰:「五浊恶世之我等 方唯依金刚信心 舍尽永长之生死 到达自然之净土」。这又是佛智大悲的御働(力用)。称之为「自然法尔」。凡夫小智的「働」(计度)者,这皆是妄念的范畴。法界唯只有无碍光的照耀。大信心是唯乘无碍光之流。自己取得了、顶戴了信心地,「自己」一出头的话就皆自力。所谓「他力」,是将被如来的本愿力所迁流,而回归慈亲的故乡的称为他力。他力中的自力,云之为二十愿,又云为十九愿。「想如何做啊而往生」「如何做的话则能往生呢」地,使劲。是早已在落入此自力的泥沼了呀。於「就那样地来吧」之勅命外,这边拿出的信心是没有。如来宣说:「就那样地来吧,在御净土等著汝喔」。若竖起著自力之角的话,则往生是难中之难,若奉任如来的话,则是易中之易。已到生命是,最后一分钟了,除了奉任如来之外,别无往生极乐之道。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莫邪见 莫思考。凡夫的想法者皆自力。即便作了思案的工夫,全皆无外是地狱业。能将地狱行 就那样地救助之御本愿。心和言语 皆绝尽 归命不可思议尊。想取信心 想取信心地几十年。精疲力尽 被捞起 蛙哉!佛法是「很难啊」地若说者,则作退却。若说为容易者,则甚至连如来都会看不起。虽说为任凭业报,但是没有劳苦之人无法顶戴。信心开於劳苦之枝。如凡夫成佛般的大事业,在小看的话,则皆落第。以本愿力好大呀,而将落第的众生,就那样地,佛智不思议成不思议,大悲不思议成不思议。凡夫是被囚於概念的动物。所谓火是斯样者,所谓水是斯样者。云之为概念。如来,是立於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的,法界一如之佛智而御存在。万物是何物呢不是在凡夫可明白者。但是,将三论宗「八不中道」的真理、天台宗「空」「假」(现象)「中」(中道)「三谛圆融」的真理和『维摩经』「不二」的真理,一稍微吟味,是就没有入迷於各种迷信之事吧。佛教因为是映现了於大圣释迦牟尼世尊的大寂定之镜的原样,给与御说,所以丝毫都不相违。人之说,因为是凡夫的「我」、「物」和「凡夫的人意识」之,综合、判断而述说的,所以无法将实相,如实相地表说。科学的世界,虽是最正确,但即使在科学、在哲学也不明白者,是「物其之者(本身)」「心其之者(本身)」「法则其之者(本身)」,对人而言的话,则是永久,被关闭於不可知的秘库中。恐怕即使经过千亿万年都不明白。於佛教亦在说「五种不思议」(众生多少不思议、业力不思议、龙力不思议、禅定力不思议、佛法力不思议[弥陀誓愿])。是有「不思议」。人之勉强想理解地作之处是不理解,而说出「神创造天地万物」等呀。迷信的数量在於无数。以迷信的话则无法成佛。於真宗重要的事者,虽然自己就是「凡夫」,但是不知道云「凡夫」之事。言「凡夫」者:「空言,戏言,无有真实言」「妄念之外无别心也」「共是凡夫而已」。自己虽就是凡夫,但因为是不知凡夫之事,所以出自力的「働」(计度)呀。彻底性地赐与明白了凡夫之相呀就是「机的深信」。善导大师曰:「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虽是这样说之凡夫,但「早已想要顶戴信心」等地思的是,云为太自私自利者。「想要往生到御净土」虽然也是可以,但是脚下的地狱猛火怎么办呀?不知落之事者不被救助。「机的深信」若无者,则「法的深信」亦无。信心不是「知识」呀和「思计」。是「佛力」。是「本愿力」。於凡夫的习性,是不知道凡夫之事般之者就不被救助。於往生御净土者,作地狱行的学习方面就是近路。恶皆是罪。烦恼皆是罪。妄念皆是罪。「若论(浊世的)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释迦如来是以众生如狂风暴雨般,非常激烈地造罪呀,而「惊入火宅之门」地,御出现在此之世了呀。每天每天吃鱼鸟呀和肉类而丝毫都不觉得罪恶般的人是堕落了。为了作为生存的欲求都是罪。忘记自己的罪,而想取云为「信心」的牡丹饼(红豆饼)地作著。佛教徒也是堕落了者。这就是末世。以罪的自觉为100分、以仰彻本愿力为100分了呀称为信心。忘记「佛」,忘记「凡夫」,无罪恶的自觉者是不被救助。不知「无常」和「因果」者是无法往生。知无常和因果而渐登一年级生。     在本愿的不思议是没有毕业了。随想录           瑞劔心、肉体和世界世间的人将「宗教」之事,这呀那呀地批评,「宗教者阿片也」等地,今日的年轻人们虽然说著,但因为不知佛教,所以才说著那样悠哉的话呀。佛教是自身的问题。一来成为自身的问题,就心也包含在其中,世界也好人类也好,从山川草木,甚至一切作为生物者、能生存者的苦乐就进入自身中来。首先一看人的肉体,就是从说是肉呀骨呀的物质而在构成。那会活动,而持有像说是痛呀、或是苦呀、或是热呀、或是冷啊的感觉,又也会作种种的思考、思计。若从那方面来看的话则肉体全体就是「心」。是心而全体又是物质。离肉体而存在著者就是世界。自身也进入世界之中。若无肉体则无世界。若无心则肉体也好世界也好皆无。一从世界而说,就若无世界则肉体亦无,心亦无。此者(身、心、土不二)明白的话则是说开始入门於佛教了者。御释迦如来是肉体、心和世界的真实之相(亦是身、心、土不二),但入真理之全体而能赐与垂教。要言之从「证」的世界流出了之言语就是佛教,到达「证」之道就是佛教,「证」其之者(本身)就是佛教。要言之佛教是自己的事、自身的事、自心之事的呀。即使连「阿片」什么都没有。是现实的问题。 佛教不是迷信佛教是能离一切迷信之教者。若有迷信的话,则那不是佛教。於言「宗教者阿片也」之人,也在自己办结婚时,早就调查日子的好坏呀、八字相合等。是可笑的事。又也在孩子一濒死就祈祷呀「咒语」呀等地,大事叫嚷。这也是可笑的事。又自己一濒死,就会做种种的迷信,「不安」、「疑惑」和「恐慌」,往来交集於心。这也是奇妙的事。现代人大多数者都眼睛只向外看,也以自己的利益为思考中心,又也作为日常之行。御释迦如来,是唯思一切众生之事而真正地,就如「如来」之意般彻底成了「无我」的圣者。「无我」是「证悟」的正味。於「无我」之底流著「大智大悲」。一不彻底成大智大悲,就无法彻底成「无我」。我等虽是生死凡夫,但被顶戴立即往生御净土,而彻底成「无我」其之者呀。那就是称为如来的本愿力者。本愿力的目的者,於其之外别无。真宗的目的亦於那个以外别无。他力真宗实是殊胜的、别无比类的宗教。从此见地一说,就宗教断然不是「阿片」。最好彻底成「无我」,成得施大悲於一切众生之身,否则的话那就太随便了。即使那样,如来,也不得不将那样说之人的由恶迁恶、从苦入苦之姿,目不转睛地注视著故。是见而不见,将宇宙的真理之原样、心的真理之原样、肉体的真理之原样,赐与御说教,作为想让一切众生逃离苦,而得最高的乐,今现在二六时中赐与在働(力用)著呀。如来之出现不是久远之昔的传说。在佛经的文字中,於所言之中,活生生的如来就御在。於让我顶戴今活著之中,如来就御在呀。有如来而我活著。於如来的无量寿中,有我的无量寿。是无如来而无我的真存在呀。 地狱极乐的讲法说净土真宗之人者,有非难云为只作地狱极乐的讲法。在其处於年轻的住职中,有说:「我是於说教中讲地狱极乐之事」的人。因为是听闻的同行就只有老爷爷、老婆婆而已,所以讲法总是变成地狱极乐的讲法呀,也是理所当然。说年轻住职不讲地狱极乐的,是年轻人嫌弃故吧。无论何者,都无法令人心生感佩。 龙树菩萨和天亲菩萨真宗的第一祖是龙树菩萨,第二祖是天亲菩萨。龙树菩萨御撰写『中观论』等,而大大宣传般若,说大乘佛教的真理之本处的「空」,而破外道错误的思想。龙树菩萨边说般若空,边於一方面变成御信奉弥陀如来,而将御自身的信仰,明确地御显示於「易行品」中。一说真宗根本性、哲学性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般若「空」。以不坏「空」之真理,依「空」之真理,於如「空」的真理那般,而被建立真宗的哲学。天亲菩蕯剖析「空」的内容,从里侧建立了云为「唯识论」之困难的佛教哲学。然后御自身御归命阿弥陀如来,著作云为『净土论』之殊胜的御书。云「般若」、云「唯识」,那都是很难的学问。是即使花五年呀十年也无法明白者。那个先不说,难能可贵的事,是剖析那样困难的佛智世界,穷极於天地宇宙的真理,其后,说净土法门不是「虚假」,是御自身亲自示范御榜样,而仰信如来的本愿力之事。因此我等,能够素直地信彼等二菩萨的御言语。就宇宙的问题、心的问题的话则虽是深奥难懂,但唯安心仰信如来的本愿力之事是能够呀。 欢喜赞庆(续)       瑞劔五十七、佛赐与教导法界自然的法则。若在法之外,背於法的话就不得不受苦。这就是因果的法则。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五十八、因果的法则亦活著。如来的本愿力亦活著。这里之处如何领纳呢?因为领纳所以是不思议。一切的矛盾在信心之德中皆被解决。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五十九、在佛智大悲的勅命前,被成了未闻前之婴。以罪障深重此之徒然者,而是慈亲故方(有救)。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六十、自己虽是什么都不知的徒然者,但是慈亲御知道著。慈亲是佛。即使任凭也没问题,有任凭的效果。不担心。被随顺慈亲而往生到御净土。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六十一、佛教是佛的「智眼」、「大慈悲」和「本愿」依宇宙人生根本性的解决,而开示凡夫自己觉醒愿力自然的真理,教导「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绝对最高次元,超越生死苦海而使得到真正的自由,又超越杂染的人类历史而创造了真实清净的佛陀历史的教法。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六十二、诸佛如来和凡夫者,在智慧和慈悲的「次元」不同。如来的勅命是应就那样地信受。是变成可信靠的勅命。「次元」不同者,也是世间道和出世间道的不同、通途的因果和本愿力不思议的相违、迷和悟的相违。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六十三、如来既已赐与御成就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而关於我的往生的话则如来御决定著。没有这样明确的事。身为我的话则唯只是在「莫担心」的勅命中,「诚惶诚恐」地被任凭而已。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六十四、「窃以,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       「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         万行圆备嘉号,消障除疑。」这是亲鸾圣人的「心地」(精神)。称之为「愿心庄严」的大法门。一句能治万劫渴。参活句而勿参死句。若日日玩味忆念的话,则自然必能超断生死苦海。佛法者在一句中含著无限的意义。那恰如望见无限大空般之无高兴事。如来无限的大空,一是不思议的佛智,不思议的大悲心就会持续不断著,而无限的可喜可贺呀。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六十五、无论那样无论这样,铜墙铁壁都是无法被打破者。此者用凡夫之力的话则不行。顶戴著是圣人大信海的全部,又是於彼处完全显露之此一句外别无佛法、别无出生死之道。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哎呀,真是快乐的一生了。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法雷 先德法语                                        桂利劔光与声原始人感到水、火、风、雷的神秘,将之神圣化而作为想扫除灾害的是人自然之宗教心的发芽。经过几千万年,次第随著文化的提高而神秘的世界就被视为狭獈呀,是肤浅的科学家之见解,而在宇宙神殿之深奥处严然一大神秘的威力就现存著。比人向外打开神殿之扉,亦更要叩开自己心殿之扉,而成了惊恐於自己的灵性(心的不可思议)般呀就是宗教的革命。注意到自己的神殿(心性的神秘)和大宇宙的神殿(神秘)是一如之事者不得不被称为宗教性的天才儿。在自己和宇宙成一且是异之处有感应的妙用(运作)。机感(人之感於神秘)是在法(真理)的原则上所行的自然之妙(不可思议)。虽然声感於耳、光感於眼,但若感的话则应之的声和光就存在。若欲无「感」(感受之事)则无「应」(使生起感之物),若无「应」则无感。若有「感」则有「应」,若有「应」则有「感」。虽耳和目感应於声与光,但那立即是灵(精神)的交接路(通道)。要言之无外於灵(精神)和灵的感应。耳和目、声与光是灵自身的活动,是作用。若进入灵(灵性)的世界的话,则声也好光也好皆是一如(一体)。世界的千差万别唯是存在於五感官的末梢。     画者是   无声之诗,     诗者是   有声之画。云画,云诗,云有声,云无声,皆共是「心其之者(本身)」「灵其之者(本身)」的示现,是显现。     光明者是   无声的名号,     名号者   是有声的光明。光、号(光明.名号)皆共是无外於如来大慈悲心的发露。依无碍的光耀(光明)而调熟(化导)此之机(人),依本愿的名号而开无上净信之晓。是以此作为一无碍光的名义(运作为名)呀。以名号作为「本愿之勅命」也,此我等在领受如来的心,耳就是最便利之故。成所谓   「以光明名号 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之一语而穷尽了如来摄化(救济)之妙谛(不思议的真理)和众生趣入(往生)之极要的甚深微妙之警句。真言的「加持」(众生之受持大日如来的身、口、意之运作)和真宗的「三业庄严」(阿弥陀如来的身、口、意之正觉)皆共是有相似於由口业(言语)庄严(举教化之实)之处者。然而一者(真言宗)闻法身(大日如来)的说法,一者(真宗)蒙受「法身(阿弥陀如来)的光轮(光明)」之处,自然而然地存在难行、易行之别。真言者将机(人)和法(大日如来)的冥合(入我我入,归一)自机之上(从人)生起,真宗者将机法一体於法(南无阿弥陀佛)之下圆成(完成)。将此(机和法)回归一法身之体(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故是一如(一体)。但是将利他圆满之妙果(净土的证悟),成为机法一体的庄严相(显现),将机(众生)的真利(真实的利益)於闻信一念(闻信名号之一念)使决得(顶戴使得到)之处,有他力易行之至极。宗教的最高峰是於兹显现了巍巍(宏伟而不动)的雄姿,而作为让人瞻仰呀。   人间何处不瞻仰   八面玲珑第一峯(本愿一乘之峯者如富士山)  和赞的真髓(41)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横超大菩提心 净土之大菩提心     劝令言愿作佛心即是以愿作佛心     起名为度众生心 横超者,圣人仰说:「愿力回向之信乐,是曰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横大菩提心,是名横超金刚心也」(信卷)。此意义者,从如来所回向之信乐(真实信心),是如来想要救助众生成佛地思之大慈悲。若自众生方说者,则说为想要成佛之心,即是「愿作佛心」。如来想要取正觉地思之如来的「愿作佛心」,即是想要救助众生地思之心,即「度众生心」。吾等顶戴的信心,若正本清源的话,则也是云为如来想要取正觉之心,其原样是想要救助众生地思之心。因此,「愿作佛心」者,称为「度众生心」也。在彼处,如来的「愿作佛心」,是想要御自身也成佛、众生也成佛之心。称之为「横(横超)大菩提心」。顶戴了此如来的佛心呀就是「金刚心」(信心)。为他力金刚心故,名为「横超金刚心」。所谓「金刚心」,是真实信心之事。真实信心者,成坚固、不摧,故,言「信心」之事为「金刚心」。所谓「愿力回向之信乐」、「愿作佛心」、「度众生心」、「横大菩提心」和「横超金刚心」,都是相同者。 自利利他圆满 言度众生心之事   弥陀智愿回向也得回向之信乐人   证悟大般涅盘也 言「弥陀智愿」,是弥陀的智愿海。於「天亲赞」曰:「天亲论主之御言 愿作佛心赐令述」「愿作佛之心者是 度众生之心也 度众生之心者是 利他真实信心也」。於信心之中,是将「愿作佛心」和「度众生心」,合并顶戴呀。那就是「弥陀智愿之回向」。 明利他成就之德归入如来之回向 获得愿作佛心人舍尽自力之回向 利益有情亦无边 所谓「归入如来之回向」是深信为如来的回向之事。若使舍自力之心而归入他力回向者,则是自然而然地顶戴愿作佛心、度众生心之二心呀,依之而於未来济度一切众生之事是无碍自在。 由他力成 弥陀智愿之海水 他力信水若流入真实报土之依习 烦恼菩提成一味 若往生净土的话,则烦恼和菩提成为一味之水。这就是真实报土之德。是本愿力之德。即入绝对真理的世界。住在相对世界的人,不知道这样绝对的真理。若到净土的话,则是自然地,证悟烦恼和菩提、生死和涅盘,不二之真理呀。 等正觉如来二种之回向 深信之人者皆是至达等正觉之故 忆念之心成不断 「等正觉」是和不退之位相同事。是得到了金刚信心之位。此位者,是和「补处之弥勒」同位。 教行信证拜读记(70)         瑞劔行卷(大行释)(续)710、「信心」虽然也很难,但是「称名念佛」又也很难呀。在御圣教中,又说「以本愿力而获救」,又 说「以名号而获救」,又说「若念佛(称名)则获救」,有种种的说法。於『叹异钞』(第二章)有:「唯念佛而可被弥陀救助去」。这也是和信心同一的念佛。以不如实之念佛的话则无法往生。这种念佛(行),是「信行融摄门」(观经法门)的念佛。净土真宗是「大经法门」。在「五愿开示」上,是「唯信正因、称名报恩」的教义。711、在此处被称为「大行」的,是「赞叹门(天亲菩萨)的念佛」,而不是「报恩行的念佛」。又也不是善导大师的「五正行」中,第四「称名正定业的念佛」。天亲菩萨是「一心」(信心)中的「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善导大师的五正行是(一)读诵、(二)观察、(三)礼拜、(四)称名、(五)赞叹供养。此等之事最好就良师而被钻研。 〇称名破满之文(其之一)[本文]尔者,称名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称名即是最胜真妙正业,正业则是念佛,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正念也。可知。 712、在此之前圣人仰言(行卷):「谨按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大行者,则称无碍光如来名。斯行,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故名大行。」(大行释)是领受此之御文,而被仰言为「尔者」呀。故此「称名破满之文」者,一不将此「大行释」於念头,顶戴就不明白。713、在净土真宗的话,则从来被教导著为「信心正因、称名报恩」。又一强调称名,就被来教导为说「称名正因」,是邪义邪说了。这就是那样。然而,一顶戴『教行信证』行卷此之御文,就御在高度赞扬称名。读者的头脑就会觉得混乱之事。是怎样顶戴的话才好的呢?此「称名破满之文」,是应顶戴为「称名破满者名号破满也,名号破满者信心破满也」。714、於顶戴「称名破满之文」前,读者提出说「称念的话则获救呢,或信的话则获救呢」的问题,最好大大地来议论。715、「称名破满之文」,是立於「大行」(南无阿弥陀佛,赞叹的念佛,如实修行)上的立论。用说「信心正因,称名报恩」之头的话,则觉得难以解释。716、多数的同行,因为「想称而往生」「想信而往生」的头不可靠,所以「称名破满之文」无法解释。717、「称名破满之文」,不立足於「名号的功德力」而顶戴,是无法解释。云为「想称而往生」之头的人,是无法解释吧。718、若想要解释此御文的话,则先笃实地顶戴著『净土文类聚钞』的,「称名即忆念,忆念即念佛,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御文之事是非常重要。  编集后记成为清爽嫩绿的新季节了。别来无恙吧?献上了法雷七十七号。是宗祖亲鸾圣人的御降诞会之月。致上祝贺圣人的御诞生,赞仰其之御德的法会在各地举办。虽是八百年之后受生的我们,但今日,依圣人的御引导,「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本典)的御法语之原样地,赐与顶戴了人生的归趣之事,御鸿恩是实难谢者。八百年承法流 今日亦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5.html 法雷音 077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5.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5.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2445.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113年浴佛节法要
112年4月8日浴佛节

112年4月8日浴佛节


2562c33c0fca00371cdec3186dc94998.jpg

17b6db7a18a92cc78d39b4381a170881.jpge1d805b8f92487b535d66c80396e6cd1.jpg

60755aa41ac9725dca329d59ca40d925.jpg98a7a52e25a36c8eed7d5d366eb83e67.jpg

64c721f9bda1a1a855f4f920d89e5d5d.jpg2a95826a002215354176f199b7f854db.jpg

3c2a6392820edea674a4e5d666f91a7d.jpg6745cdcd0b638aa822942eccfd2fa337.jpg

                                                 113年浴佛节法要

台北法雷念佛会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qHrFcOFZtSJ7gZ5u5o9TUQsOAGlLPuGZ『本愿寺新报』2月1日号:zp6cnf2月10日号:t62gky2月20日号:d5e9az『宗报』2月号:33cx62
110年2月份本愿寺新报及宗报

110年2月份本愿寺新报及宗报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qHrFcOFZtSJ7gZ5u5o9TUQsOAGlLPuGZ

『本愿寺新报』
2月1日号:zp6cnf
2月10日号:t62gky
2月20日号:d5e9az

『宗报』
2月号:33cx62

台北法雷念佛会
春假已过,亦被收拾起放逸的心。想到明天就要开始重新今年度的御法谈,内心不由得又振奋,又充满希望。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如道元禅师所言:「为休歇之悟迹」,在真宗的话,则如瑞釼老师於『往生的秘诀』所说:「往也好死也好,与佛共行旅」。亦请大家如往常之关照,今年一起再度踊跃闻法,携手共赴御净土之旅哟。感恩、
道元禅师

道元禅师

a9012109cebce8b03b42e9fc0bdcf527.jpg

春假已过,亦被收拾起放逸的心。想到明天就要开始重新今年度的御法谈,内心不由得又振奋,又充满希望。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如道元禅师所言:

「为休歇之悟迹」
,在真宗的话,则如瑞釼老师於『往生的秘诀』所说:

「往也好死也好,与佛共行旅」

。亦请大家如往常之关照,今年一起再度踊跃闻法,携手共赴御净土之旅哟。

感恩、谢谢

台北法雷念佛会
第三章 二利圆满的法门        言「天地的真理」,是不思议者,於计度自己的利益,自己作损。於思计他人的利益,自己作德(得)。言「佛道」是其之样者,若「自己想成佛」地思的话,首先不发大菩提心的话不行。言「大菩提心」的,是先救助众生作佛,而后想自己成佛地下决心的大慈悲心。此之大慈悲心者,即若不
死的解决(3)

死的解决(3)

第三章 二利圆满的法门

       言「天地的真理」,是不思议者,於计度自己的利益,自己作损。於思计他人的利益,自己作德(得)。言「佛道」是其之样者,若「自己想成佛」地思的话,首先不发大菩提心的话不行。言「大菩提心」的,是先救助众生作佛,而后想自己成佛地下决心的大慈悲心。此之大慈悲心者,即若不发大菩提心的话,无论以几亿年所作难行苦行,是不能作为成佛者。这就是佛道。佛道者言实践(一)发心(发菩提心)、(二)修行、(三)菩提、(四)涅盘之四阶段事为佛道。在净土真宗的话,「教、行、信、证」就是佛道,大信心就是大菩提心。是由於如来的(一)大智慧力(二)大慈悲力(三)大誓愿力而众生往生成佛。云此为他力。若一言蔽之是「他力者如来的本愿力」,言归命如来的本愿力为他力。

       於弘法大师所尊重爱读的书物之中,有云为龙树大士的『菩提心论』之书物。在读了那书就发现,书写著云为「大悲心若无者,修行成佛皆不可能」之事。又在读了真言宗的『大日经』就见「大悲为根(根本)」地被说著。於「四弘誓愿」的第一行,有云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的。那是大慈悲心之姿。在佛教释「慈悲」云为「拔苦与乐」,即说拔众生之苦而与乐的为慈悲。如来的「慈悲」者,云为「无缘的大悲」,因为是无我地无分别智的证悟所以显现了大悲。信心的体,是名号,是如来的大悲心。於『论注』(引用信卷)曰:「大慈悲者佛道正因也。」真宗信徒「想要往生极乐」地盼望著。彼等预先听闻到「於往生者信心决定(信心获得)就是必须的条件」。因此全部的信徒,早已信心想要顶戴,早已想要顶戴信心而得安心地,欲愿、希望、努力、焦急著。这是从昔时至今日为止一般信徒的实情。说教也好,或又教人生无常,早已教导「信心决定哟、称念佛哟」。这个,罪业深重、烦恼具足、愚痴无智之疑深的凡夫,不是轻易地,能於一朝一夕信心就顶戴者。
(一)  久远劫来自力疑心的恶癖之附著。和
(二)  现正凡夫的心就是心猿意马地,变化无常。和
(三)   难思之弘誓。如来之赐与救助之事,是不思议呀不思议     呀!
()  之后,不知佛的尊贵,不信高僧方的大人格,不崇、无尊敬之心的。
()  又因为是闻习著世间的无宗教、反宗教、反佛教、邪伪邪说者,所以本愿一乘般的尊贵教,决不被          信。作为现代之凡夫的话,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名号之不被信的,是当然。彼被信的话,那是弥陀正          觉的不思议、本愿的不思议、名号的不思议、佛智的不思议、大悲的不思议之所使然。不是凡夫之          力。故言信心者,以不思议为不思议,仰信云为信心。
      多数的人,不能辨别右之各条,信心是何物呢不知道,而一味地「想取信心想取信心」地焦急著。实在是可说为愚痴也。「真宗要关五个条」之中,於第一条,虽是叙述了云为「果上圆成」之事,然所谓「果上圆成」,是御言「就往生的话,众生的信也好行也好,都是於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从众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没有拿出来的必要的」。若更简单明白地说者,此「五个条」:

() 我的往生者,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地给与御成就著,   所以从我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拿出者           皆无。
() 於如来成佛的因果外,无众生往生的因果。
(三)难思之弘誓。如来之给与救助之事者,不思议呀不思议呀!
() 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明是一。往生是如来的御工作。
() 愿力无穷之故,往生是唯之唯(免费之免费)。空手地,赤裸裸地,就这样呀地。净土真宗是「果上圆成的法门」、「法体圆成的法门」、「果上显现的法」。若将此容易明白地说的话,我往生的因也好果也好,都在如来的御手头上给与成就,大悲也好佛智也好、本愿也好名号也好,将如来的功德全体,作为招唤之勅命,「就这样地来哟,不要担心,等著哦,护著哦」之勅命,即成为给与呼唤著十方众生的「呼唤声」,正响遍於十方。於呼唤声中,我被救的因也好果也好、信也好行也好,尽悉含笼著。作为这边的话,唯只是闻名号的功德力。即只是信顺勅命。闻就是信心。归命(信顺)勅命,就是信心。

从这边「拜托」也不要却从那边「给与呼唤了」之事的诚惶诚恐地感激,而「非常感谢」「不思议的事哟」地,向著大智大悲的如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信心欢喜的云为信心。从这边,因为不是发愿、积行的,也不是「请给与救助」的祈愿的。唯御接受勅命者最好,信顺勅命者最好。在如来方,行也好信也好、往相也好还相也好,都已经给与御成就著之事,唯是「诚惶诚恐」地仰。唯是令使赞叹而顶戴。信心之相,是成为

「仰赞叹,俯惭愧」而显现者。世界的宗教虽多,然云「众生往生的因也好果也好都在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众生唯只以信顺勅命而被救」的宗教者,唯净土真宗,是只有本愿一乘。是因为不知道「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法门就是净土真宗之旨者,所以多数人是努力地,「想取信心而往生」、「想称念佛而往生」、

「想因为安心而往生」、「想如何做而往生」地,作自力之计度的。可说是为错误。「想如何做而往生」地思之心云为「定散心」。因为定散行是末代凡夫无法修,所以作为今日之凡夫的

话,修定散行回向那个给如来方,而想往生地立志的人一人亦无吧,然而即使只说是发起「想如何做而往生」、「想称念佛往生」、「想顶戴信心往生」地思之定散心的人而已,亦不是过份之言吧,大部分的人就是这样。定散心(二十愿)是很难以去除者。此者,是因为不知道真宗是「果上圆成」的法门之事。「果上圆成」之故,从众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无需拿出者。净土真宗,於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之外,从自己方,信也好行也好,拿出任何一个,而作为成往生资粮般者皆无需。从自己方拿出来的东西都是自力。 所谓「果上圆成」和「二利圆满」是阿弥陀如来之胜过诸佛、诸神的功德力用。其他的诸佛方各各都有本愿,而赐劝修「戒定慧三学」,即「八正道」、「六波罗蜜」之行。此即是「自力圣道门」。圣道门者,其所说的真理,即说像是「空、不可得」呀、「真如、实相」啊的绝对真理,对於相对认识的凡夫的话,实是难解难入的法理。作为今日之凡夫的话,得悟入者一人亦无。故亦云之为「难行道」。此等之教者,真理之深奥而於凡夫不只不能理解,修行也难。若说「修行」的话发「大慈悲心」,而修大菩提行(戒律、禅定)之事就是佛道,是修行。

圣道门,於其出发点,不发「大慈

悲心」的话不行。所谓「大慈悲

心」,通说为「视一切众生犹如己身

(自己)」,是思一切众生如我子之心。言「佛心」的就是那个。若平易地说,将憎嫌的婆婆呀媳妇呀、继子,都第一优先救度,努力想把他们成佛地思之心云为大慈悲心。於大慈悲心之前,无爱憎分别,无敌我区别,自己和他人的,没有分隔。

「慈悲之眼 思憎者无       罪有之身 方犹可怜」地如歌咏之文句般,发「无分别智」,彻底「无我」,而爱一切众生如我之独子的云为大慈悲心。

佛道者,先发此大慈悲心,而后,修「戒律」和「禅定」的,就是一般佛教的修行。作为凡夫,大慈悲心发起没发起呢?戒律(止恶事,而只行善事而已)能持与否?禅定(止散乱放逸的心,成无念无想之事)能修与否?即使稍微思考一下,亦是令人不寒而栗的话语。

一切众生,尽悉,是「极恶最下」之一类。(选择集)

即使闻「极恶最下之众生」,亦是光知道「那是法然上人所说的法语」而已,因为没有引用於自己之身而深思所以不行。「极恶最下」是自己地,若反省自己而深信的话,说

「想如何做而往生」般狂妄的想法是应该出不来地思,但是实际上,同行真正全部,都在思著「想取信、想称念佛、想作什么而往生」。

所谓「极恶最下」,是说什么都不知,什么事都不能,光造著罪而已,完全没救的徒然者。这真正明白的话,言「往生者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一个」之事,是应该能顶戴。往生不是自己的想法,不是知识,不是行,是佛力一个。给与被知其之旨的,就是第一「果上圆成」,和第二「二利圆满」。又将『教行信证』的全体,从佛力上,更详细给与御说之往生的关键,就是第三的「难思弘誓」和第四的「无碍光明」。那样顶戴的话,衆生方,於佛力之外,从自己,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於佛的名愿力之外,没有能附加者。宣说了其之旨的,就是第五的「就这样呀地」。云为「果上圆成」(果上显现、法体圆成),众生往生之因(信心念佛),亦依如来方南无阿弥陀佛地给与御成就,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就那样地来哟」地给与呼唤著,所以这边方面,不需要做任何一件事,唯光是「非常感谢」地御接受。

如来者,因为又是依如来的本愿力(功德力),「众生若不能往生(他利),我亦不取正觉(自利)」地给与御誓了,其本愿之成就,被成了云「南无阿弥陀佛」之佛的,所以闻本愿、闻本愿力,而「真欢喜之事呀」地,信心欢喜的话必定能顶戴被往生御净土。云此为第二的「二利圆满」(自利者如来之成佛,利他者众生之往生)。「果上圆成」和「二利圆满」,是净土真宗的根本原理,是众生往生的根本原理。於其他的宗教是绝对所不能

见。不知道此正觉的原理和众生救济的原理者,是「想取信心、称念佛、安心而往生」地作种种自力之计度的。

「果上圆成」、「二利圆满」,因为是非常重要的法门,所以是应该好好地听闻,好好地思考,而顶戴他力真宗的妙旨。十遍也好、百遍也好都不听闻,这就不是入心之物。

第四章 难思弘誓 

『叹异钞』(第一章)曰:
(一)「被弥陀的誓愿不思议救助去,而往生遂也」。此一句是『叹异钞』全篇代表处的重要之御文。真宗的安心尽在此句。往生御净土者,示於此一句中。「誓愿不思议」(不思议的誓愿),即是依如来的本愿力而往生。
「行卷」曰:(二)「由闻愿力报土真因决定」
「信卷」曰:(三)「闻其名号(本愿,本愿力),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此三条御文,确实听闻,确实吟味。
 (四)於善导大师二河譬中所示的阿弥陀如来之勅命,「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之御法语共同地闻闻、闻到底,思思、思到底,研究研究、研究尽的话,自然而然被获得信心。此外没有获得信心之道。
      就此,开示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阿弥陀如来本愿成就的大正觉是什么样者呢的,就是第一条的「果上圆成」。
      一般的同行,自己(用自己的力量)闻、自己(用自己的力量)信、自己(用自己的力量)称念佛地思著。「自己」出头的话,皆是自力。参拜御寺的也好、拜见佛书的也好,都是阿弥陀如来光明的照育(御荫),杂行杂修自力的心之被舍,亦不是我之力(凡夫之力),全是如来「难思弘誓」(誓愿不思议)的御荫。将此御荫之事,云为「如来的回向」。从参诣御寺之事,迄至信心决定为止,无不是如来光明的照育和如来的回向者。即,信也好行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往相也好还相也好,全无不皆是如来的回向。即凡夫之往生的东西,往生的因也好果也好,皆全部是如来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  
      即是南无阿弥陀佛的独働(运作)。云此为「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将「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云为「果上圆成」,又云「二利圆满」。广岛的大瀛师所申说:
「极乐之 道者一条 南无阿弥陀       莫走思案工夫 之岔道」
一切众生的信心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都已由於如来方而御成就,而将给与立即示现在吾等之前的御姿,云为「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南无阿弥陀佛)。云此之御姿为「果上圆成」,又云为「二利圆满」。「果上圆成」和「二利圆满」是净土真宗的根本真理。
学佛法也好、信心获得也好,首先第一不得不知道之事者:
() 所谓佛是什么样的御方呢?
() 所谓凡夫是什么样者呢?
() 於凡夫之成佛者,如何做的话能成佛?
将此三点,明确地掌握,确实听闻,不能认真地入腹(入心之底)的话不行。又就此三点,即使彻底性地听闻也没有。此故,参拜御寺的人虽数多,然往生之人,是如晓天之星,极少的。
      於第一「所谓佛是什么样的御方呢」的问题能回答者,就是第一「果上圆成」、第二「二利圆满」、第三「难思弘誓」和第四「无碍光明」。其次,於云「凡夫是什么样者呢」「於凡夫之成佛者,如何做的话能成佛呢」的问题能回答者,就是第五「就这样呀地」。凡夫即使什么也不知,什么也不能,净是造著罪而已的动物,用自力的话,绝对不能离生死,用自力的话,是绝对不能成佛的。「就这样地」之外,凡夫无论如何都不成,什么都不能,不是吗?即使说「就这样地」,也要十年呀、三十年地研究,而品味「就这样地」的真意最好。
第三条的「难思弘誓」(本愿),和第四条的「无碍光明」(名号),是如来的运作,是功德,是力,是凡夫度生死大海而往生的大船,消灭无明烦恼而赐使到安养净土,是佛智大悲的光明。
      「教行信证」,「教」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名号),「行」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信」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证」(利他圆满之妙位,无上涅盘之极果)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在「真宗要关五个条」说的话,第一「果上圆成」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二「二利圆满」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三「难思弘誓」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四「无碍光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第五「就这样呀地」的众生之信,其体也是南无阿弥陀佛。
      闻真宗之说教的同行也好、读真宗之书物的学生也好、无论何者也好,所谓真宗是这样者呢,所谓信心是那样呀,说「啊明白了」的程度,是极限,大部分的人,几乎全部,都止留在「知解分别」。在「知解分别」的漩涡中,咕噜咕噜地转,而终其一生的就是现状。亲鸾圣人亦是在哭泣吧。打破「知解分别」,而於「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南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呼唤声)肚饱饱了之姿就是「就这样地」。
      「就这样地」者,从一方面说的话,其体是「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又从另一面说的话,是将「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仰、仰、仰切了之姿(金刚的信心)。给与救助之「法」的「难思弘誓」也好「无碍光明」也好 皆为南无阿弥陀佛故,又,被救助之「机」(金刚的信心)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云此为「机法一体」。将机法一体之处云为「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果上圆成」「二利圆满」就是此。

 第五章 无碍光明
             言阿弥陀如来的「阿弥陀」之意义者,是云为「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意思。所谓「光明」,言「光明者智慧相也」(昙鸾大师『论注』),而云佛的智慧为光明。又云佛智慧的力用为光明。佛的智慧者,「有什么样之力用呢」地说的话,有「除世痴暗冥」(净土论)之力用。「痴」是凡夫的愚痴(邪见)之暗。於「暗」者无被晴暗(明来暗去)之力。必不得不借光明之力。阿弥陀如来的光明给与破一切众生愚痴暗钝之「暗」。将凡夫的愚痴暗钝之事於『和赞』仰言为「无明长夜之暗」。

『和赞』曰:

「无明长夜之灯炬(如来的智慧光明)  智眼昏暗莫悲叹   

     生死大海之船筏(船、筏,大悲的本愿力)  罪障深重莫哀伤」此和赞之意者,「因为自己是造恶不善罪深、肤浅者,所以怎样也不能往生御净土」地对在叹气之人,圣人是给与谕示:

「如来因为是『慈悲深远如虚空,智慧圆满如巨海』(文类正信偈)所以没有好担心之事」的。其次圣人申述「愿力无穷」(本愿力的强度是无限)之意而咏唱:

「愿力无穷御在故  罪业深重亦不重      佛智无边御在故  散乱放逸亦不舍」

此等二首御和赞,是极其重要,又非常难能可贵的『和赞』。常将此二首和赞浮於念头,至死为止地忆念著的话,自然而然地信心亦能顶戴,亦能安心。忘掉圣人的御法语,除去御圣教的法语,而做学问,将凡夫的心,即使如何地凝固,亦是不能顶戴信心。信心宿在敕命中、於本愿名号中、於御圣教的法语中。将其处圣人於『叹异钞』申说:「於亲鸾的话,『唯念佛(唯依本愿力)而可被弥陀救助去』地,蒙受良人(法然上人)的仰言外别无子细(道理)也。」

此御法语是信心获得的秘诀。『教行信证』(总序)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生死海)大船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如太阳光的大光明)」

此二句就是显示『教行信证』全体的重要御文之处。『教行信证』是收於此二句,由此二句生『教行信证』一部六卷的御圣教,净土真宗就能展开了的。『和赞』也好『御文章』也好、其他一切御假名圣教也好、三经七祖的御圣教也好,都收於此二句。「难思弘誓」也是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明」也是南无阿弥陀佛。信心也好往生也好皆从此二句开出。瑞劔三十八岁时,始由桂利劔老师被授与此二句,尔来五十余年,每日无被忘,忆念此,持续吟味著。御圣教的法语,不三十年、五十年地持续吟味,妙味是出不来者。

假设有人问:「你闻到了什么呢?」的话,我就宣说:「只是『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

问:「你顶戴信心了吗?往生御净土的自信有吗?」的话,我就:

「难思弘誓、无碍光明」地回答吧。所谓「无碍」是什么意思呢地一说,就云「无碍」者,阿弥陀如来的光明(名号,大智大悲)者,连众生的恶业烦恼亦不能障,而给与彻入我心。这就是无碍。

如来的光明,是如来大智大悲心的电波,又是放射能。此光明,是因为如来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所以遍照十方群生,彻入其心,令发起信心,赐使往生的。往生丝毫也不是自己的力量,全是他力之御回向。用凡夫之闻、信而安心了的程度如何能往生御净土者呢?全是如来的「难思弘誓」(本愿力)和「无碍光明」(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御荫,是御力。此即是南无阿弥

陀佛的功德力。云此为「果上圆成」「二利圆满」(第一条、第二

条),又云为「果上显现」。而且云如来正觉的运作、本愿力的运作为「难思弘誓」(第三条),云名号的功德力用为「无碍光明」(第四条)。

所谓「无碍」,又云「烦恼即菩提」

「生死即涅盘」为无碍。此者,在分别善恶、爱憎违顺之凡夫的话无法明白。是佛的大智、无分别智是万法一如的境界之原故。於『维摩经』有云为「入不二门品」之一章。在拜读了那章而一见,就说著「万物虽皆异著,然异著之原样是不二(非一非异)之最高绝对的真理」。一成为不二的大真理,就即使哲学也好、科学也好、佛教以外任何宗教也好,都不能思,也不能说。唯只有佛的大智光明,和此大真理成为一如。在我利我欲之凡夫的话无法明白,在爱憎之凡夫的话无法明白,用分别取舍之凡夫的头脑的话无法明白。纵使一切的凡夫人无法明白,然「不二的大真理」「不可得的大真理」「空的大真理」「无分别智的大真理」,是真理之故,不能批判,又反论之。现代人的理论一堆,也要以即使拜读了『维摩经』呀、『金刚经』呀、『华严经』的一部分而见亦最好。

将此「不二」的大真理和证悟了「不二」的大真理之智慧云为「无碍」,又云「无碍光」。

阿弥陀如来,被是无碍光佛。被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将此亲鸾圣人於「真佛土卷」仰言:

「佛则是不可思议光如来,土者亦是无量光明土也。」

阿弥陀如来,是无碍光如来之故,将众生的恶业烦恼,就这样地,能给与成为菩提水。这就是行卷「一乘海」的「海」之意思。『和赞』曰:

 「本愿圆顿一乘者  摄取逆恶地信知 

       烦恼菩提体无二(不二)速疾地令使证悟」

又曰:

「名号(无碍佛智)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留     众恶万川若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又曰:「罪障成为功德体  由於如冰之与

      冰愈多则水愈多  障愈多则德愈多」

地仰言。这就是「无碍」之相。是无碍光的利益。

将本愿成就的尽十方无碍光如来之相,我是称为「果上圆成」(第一条),称为「二利圆满」(第二条)的。所谓第三的「难思弘誓」和第四的「无碍光明」,即是第五条「就这样地」的原由、根基者。

云「获得信心」,全是无碍光的利益(回向)。『和赞』曰:「由无碍光之利益  获得威德广大信     烦恼冰块必溶解  即化为菩提之水」

是应顶戴。因此吟味云「他力」之事最好。忘掉「无碍光的利益」,而将「想取信心而往生、想称念佛而往生,想因为安心所以往生」地思之自力计度,迅速舍去最好。不看「无碍光的利益」,而「想取信心、安心而往生」地踏出了的话,即使是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能出信心欢喜之晓。

 第六章 就这样地

於此「真宗要关五个条」,已将「果上圆成」、「二利圆满」、「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虽是粗略地说明了的,然详细的内容者,将本书一千页,认真地给与御覧的话,思可更一层地明白。

将果上圆成、二利圆满、难思弘誓、无碍光明,通过全篇,好好地吟味顶戴的话,「於为了往生者,从众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没需要拿出者,可附加者没有」地说之事,是能知道吧。那就是「就这样地」。

不喜欢「就这样地」的人是「想成什么而往生」地思著的吧。完美地齐备三业,而「想完成自己而往生」地思著的,那不是净土真宗。

「请给与帮助,给与救度」地祈愿、祈祷,想怎么做而从神佛得到御利益」地愿求现世利益者,是非佛教性的迷信。对阿弥陀如来持愿求之心,因而思著自己完成、自己满足,为追求事之一群,因为是不信「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啊」之人,所以不能往生。

闻他力回向、无碍光的利益,是因为能听闻本愿名号的由来,在凡夫方,为了往生,没有任何一个云为「不这样做的话不行」者。唯「非常感谢」地,只是信顺本愿的勅命。云那个为「就这样地」。

即使说为「就这样地」的话,信心也是不需要者,即使都无称念佛也可以。即使喧哗吵闹也好、偷盗也好,陷入云为「没关系」之邪见的话不成。是「依如来的名愿力而往生」地,顶戴著的「就那样地」、「就这样地」。

人生百年,「佛法(名愿力的信心)第一,孝顺父母,待人亲切」地作而渡世,才是云为「念佛行者之心得」者。

善恶 想信 皆忘尽仰望天空  明月光。

闻之原样地 唯闻之原样地 御慈悲哟地 成了信凭 弥陀的呼唤声。九十年 闻了什么呢 记得了呢本愿名号 唯一  呼唤而归 慈亲的故乡。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佛 其之働者 不思议也働之原样地 我往也。

(瑞劔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雷音 081号(1983年9月)  本愿力    好大啊 背负地狱    往极乐          瑞劔  卷头言   虽闻佛法但随人听闻的话,无论是多少年佛法的真义都不明白。所谓佛法的真义是本愿力。本愿力者若不以说自己就是罪业深重之徒然者的深刻反省、自己批判之眼而见的话则不明白。本愿力和罪业深重
法雷音081

法雷音081

法雷音 081号(19839月)

 本愿力

   好大啊

背负地狱

   往极乐

         瑞劔

 卷头言

 

虽闻佛法但随人听闻的话,无论是多少年佛法的真义都不明白。所谓佛法的真义是本愿力。本愿力者若不以说自己就是罪业深重之徒然者的深刻反省、自己批判之眼而见的话则不明白。本愿力和罪业深重是裏表。

我一人在於此处,给与救度彼的是如来的本愿力。云此为「一机一法」、「一法一机」。救度此「机」者是此「法」。只有此「法」,能与救度此「机」。除了「一机一法」外无论能记得多少多么困难的法门,亦都不成为后生被救助之力吧。

知道本愿力之事虽容易,但信之的事很难。是云为以「死」和「罪业」而信呀。不是以心而信的。是以云为「死」和「罪业」之人天虚假的事实而信呀。由「死」和「罪业」之内信本愿力之力就能生出来。那就是本愿力。

信心铭(八十一) 瑞劔

 一心立奉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的安心者容易。往生御净土之事亦容易。言易的是,因为一切善恶凡夫,悉、皆,乘如来的「本愿力」而顶戴被往生故。若是混杂了凡夫的「计度」者,则其信心成为不纯之物,往生之事,亦是难中之难。於「信卷」曰:

「实语甚微妙,善巧於句义,甚深秘密藏」。

如来智愿海,深广无涯底。

言御释迦是佛之事一明白,「佛」「法」「僧」三宝和因果业报的大真理一明白,就能随顺「佛语」和「佛愿」。此人是「真佛弟子」。所谓「随顺」是素直地信顺之事。那亦不欲投入自己的全生命而闻,是无变法成素直者吧。

   成素直吧,成素直吧,成素直吧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请唯信哟

这就是安心的秘诀。成素直,而将

「被弥陀誓愿不思议所致上救助而往生者遂也」,

几十年间,千万遍地顶戴,而每日使忆起之,透过文字,就那样地,唯信「誓愿不思议」为「誓愿不思议」,顶戴「大誓愿力」为「大誓愿力」就最好。特别「本愿力」的「力」之一字,昼夜使忆念而顶戴就最好。是必定呀於此一句中信眼能开,而发现「往生的保证」吧。使得「往生的保证」,而人生的意义就是在那里吧。光明的生活是就於那里能期待吧。

「誓愿不思议」一被顶戴为「誓愿不思议」,就能随而,就那样地顶戴

「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为「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

彻底於「法」的不思议,使觉醒无始的根本恶(无明)时,始如来的大悲心即大智慧力、大誓愿力、大三昧力、摄取众生力之彻於心,而无限的法味就涌现出来。以「誓愿不思议」之一句而能给与开眼。念佛亦给与出来。

称为阿弥陀如来之母亲,对称为我之此婴儿,从久远之昔,就在耳边说「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而给与教导了我之佛的「言语」就是念佛。是大悲的「言语」。

即使南无阿弥陀佛地闻一声亦成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尊贵的尊贵的阿弥陀佛。我想要说的事,唯只是此。是被佛智不思议所働(运作),被「誓愿不思议」所働,乘「愿力」而往生呀。不需要唠唠叨叨地说明。对没有觉醒於人的根本恶(无明)者,说明反而是让人更加「计度」般者。佛法者,不拼上自己的生死而听闻,就无法顶戴云为「以无义为义」之智愿海的不思议者吧。

人间九十年之一生涯中可看作除了只有言为「誓愿不思议」和南无阿弥陀佛之如来的「佛语」外都无随身之物。迷迷糊糊地听著的话,则虽如海山般众多地听闻著吧,但即便随身之物的话则亦一言半句皆无,是将死出山路之末、三途大河者,成独自一人越过之事吧。佛法是可将眼向内而一人欢喜之法。若无法让一人欢喜则不是佛法吧。被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恩、御师父 桂利劔老师的御恩。

法离文字,不属因,不在缘。法是不可思议故,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不可思议。如来是不可思议故,誓愿名号亦是不可思议。誓愿名号不可思议故,信心亦是不可思议。信心不可思议故,往生亦是不可思议。於相对的世界无安住。唯於誓愿不思议的世界有凡夫的安住。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真宗的面目。生死解脱和秘键在於「唯」之一文字。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於一升瓶能装入二升

人的心是如一升瓶的样子者。如果认为装著豪华的酒的话,则只是恶业烦恼的泥水而已。

於其一升瓶中,又来装如来真实心的清水。即使於一升瓶中装二升亦连「瓶」都不会有破裂。彼处就是不思议。那是云为「佛智的不思议」、「无碍的光明」者。善导大师所申称:

「於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信心)」。

烦恼是不成障碍的理由,亦不是云为同居的理由。无入处而给与来入的就是无碍的佛智。是他力的信水。

像这样一来,就将无论眺望何处,都无法往生那样的我顶戴被往生之事,唯只是,「不思议、不思议」地,仰本愿力。

智愿海和罪恶

善导大师所仰言: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礼赞)。

深深自觉自己的业海深广无涯底之事,而一顶戴右之御文就有难能可贵的价值。在不是那样的人是如水於蛙面(不痛不痒)吧。佛教不是只能终於知性者。若是属於知性的话,则和科学同样,从外部虽亦能受任何的批判,但因为佛教是各自的自觉体验之大道,所以从外部,无论怎样地批判都不恰当。

翻转众生的业海,而与如来成一味之働(力用),又是弥陀的智愿海,是本愿一乘海。因为於如来有此「働」(力用),所以是於信一念愚恶的凡夫之被救助去呀。於此外无众生济度的方法。

「业」的深广度,非常非常超越我等的想像之上者。人之一人一人地来生了於地球上。那就是「业」之所使然。「业」和自己的存在是同一。将此叫做「宇宙业」。於其上亦有社会业者,亦有个人业。

「罪」亦同样,深广无限量。自己的存在著之事就是罪。不,认为存在著的存在观念,就已经是迷心之所致,是罪的根源。此故圣人是仰言:

「无论如何地狱是一定的住处啊」

了呀。

   无限 大空的智慧

     无限 大海的慈悲

       吾安

     罪也好障也好 依有的原样。(瑞劔)

 

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的话则困惑

大家的境界以如弃置路边的小佛堂而主人公就不在。因为主人公不在,所以种种东西就会进来而荒废佛堂。是说弃置路边的小佛堂了之人是任其荒废。禅者於「无心」中发现主人公,而甜蜜地对待东南西北的风。真宗者和云为如来之母亲高声呼告亲子之名,从心底安心,而於光明中营度佛恩报谢的生活。

发现云为如来之母亲,而忆念之心常不间断的人,其信心之心,亦甚至广达法界,而即使说於时间性,也是永远活著之人。

 

佛法味(1     瑞劔

 〇不得悟实相 我是山家的 落叶呀。

 〇实相(实在) 不悟之哲学家 那亦成凡夫之同伙。

 〇物虽能见 但物本身 於七封之秘库中 云覆藏。

 〇「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自利利他圆满 最高之善。

〇最下之凡夫 到达最高之善 今暂时。

〇神的存在 证明得了之人 一人亦无。

〇万物者不生不灭之真理也,神创造等为人云。

〇世界不是神的艺术品吧。

〇万物之 不生不灭知道而后 再研究神最好。

〇能事於神之人者皆 只是不知佛法之人。

〇神和佛的 区别亦不知之人 横行市中。

〇人不知佛 知佛者唯佛。

 〇佛语 不闻之人 无宿善。

 〇圣人之 言语请信哟 是信心。

〇七高僧 以一般人来说 是不存在。

〇不使知佛为佛 想取信心 那是没道理呀。

〇无常迅速 生死事大啊。

〇后生大事地 踏出之心中 佛住宿。

〇最高之 善者御六字 罪消亡。

〇不修禅定 不知佛智之哲学家 远离真理三千里。

〇将圣句 日日拿出忆念 无相续之人无信心。

〇请作敬佛法僧 三宝之 学问哟。

〇自己自己地 自己之究明虽好,但知道自己是凡夫最好。

〇即使见花 亦无法成 花本身。

 〇使舍自力 若仰则清净 天空之星。

〇本愿 若闻则有安心者 一於不闻想安心 就那是没道理呀。

〇若不生者的大正觉 若如来在 则大安心。

〇忘记自己 如来的御手头 仰彻了就是信心。

〇若仰则不思议 落之我就被知。

〇本愿海 若浮者不思议 鸳鸯 往返 皆无踪。

 

和赞的真髓(45     瑞劔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警告

往相还相之廻向 若以成未已遇身

流转轮廻无边际 苦海沈沦如何免

所谓「未已遇」,因为无法信本愿故之意。「沈沦」者沈没而终之事。所谓「如何免」,是说除了堕落地狱外没办法的意思。

 信心难得事

若信佛智不思议 方令住於正定聚

化生之人智慧胜 无上觉者证悟了

所谓「佛智不思议」,是净土真宗的根本。阿弥陀如来救济众生的根本,是「佛智」和「大悲」。那个,就成为「本愿力」而与成就众生的信心。「本愿力」和「名号」是不二。所谓「正定聚」,是「不退之位」。往生成佛之事就决定,而已是不再使退回无信状态之位。因为想要取信心地希望,而忽视「佛智的不思议」所以「信心」无法获得。所谓「化生之人」,是信心获得的人。所谓「智慧胜」,是信心的智慧在殊胜。所谓「无上觉」,是成就正觉。所谓「化生」,是言为「正觉华化生」,依佛智而往生之事。

信心的利益

以信不思议佛智 作为报土因

获得信心正因事 於难之中犹更难

信心者信佛智不思议,为不思议呀就是信心。所谓「信心正因」,是说往生的正因是信心一个。念佛若有信心者,则自然地被称念。

佛之恩德难报谢

使舍无始流转苦 期待无上涅盘事

如来二种之廻向 恩德真实诚难谢

所谓「二种之廻向」,是「往相廻向」(往生报土)和「还相廻向」(往生而后救度众生之事)。所谓「流转」,无始以来,生死生死地,直至今日在迷惑之事。迷界是苦。

流转的理由

报土之信者不多 化土之行者数多

自力菩提不堪故 自久远劫来流转

 所谓「报土之信者」,是被往生报土的信者。所谓「化土之行者」,是他力中的自力之人,是十九愿、二十愿的人。所谓「自力菩提」,以自力得菩提之事是不可能的事。

廻向之恩德

依南无阿弥陀佛廻向 恩德广大不思议

往相廻向之利益 使廻入还相廻向

 「名号」是廻向的总体。又是信心之体。名号是佛智、大悲的结晶。名号是阿弥陀如来之名地同时,是阿弥陀如来的功德之全体。往相廻向之极致,顶戴还相廻向。还相廻向,是众生於往生而后,众生就廻向於其他众生呀。

 慈悲的力用

 由往相廻向大悲 得还相廻向大悲

如来廻向若使无 净土菩提如何得

若是没了如来的大慈大悲者,则皆无法往生和作还相廻向之事。云为佛性、云为信心、念佛,皆,是如来大慈大悲的廻向。「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之事。如无如来之廻向的话,则无法那样。

弥陀、观音、大势至

弥陀观音大势至 乘上大愿之船哉

漂浮生死大海者 呼唤有情而令乘

 阿弥陀如来若是王的话,则观音(观世音)菩萨和势至菩萨是右大臣、左大臣。齐心协力御救度众生。

教行信证拜读记(74     瑞劔

卷[称名破满](续)

741、於「称名破满」,被云为「最胜真妙正业」之称名者,不是云为了「因为自己作著御念佛所以往生」的自力念佛吧。是作为称无碍光如来名的大行之称名。此故,是被云为「最胜真妙」呀。

742、有「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此一句者,贯通「行卷」,而此精神就一著。是顶戴「行卷」的大眼目。从信心之后能称的念佛,是往生一定的大安堵之念佛。若信心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者,则信后的念佛,亦其之体,是南无阿弥陀佛。因为「信」也好「行」也好皆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行」和「信」者,被云为「不二」。

 743、於法然上人的『选择集』,有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之业念佛为本」

的,是云为「念佛是南无阿弥陀佛啊」的意思。

卷[龙树菩萨](印度、西蕃)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易行品)

744、於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曰:

「闻(闻信)其(第十七愿的)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信的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净土真宗安心的极致,是此「成就文」。此文就是真宗安心的龟鉴(范本)。此文就是真宗的代表之御文(面目)。在『御文章』的话有「信凭(たのむ)一念」。此「信凭一念」,就是和「乃至一念」的「一念」相同。「闻其名号」的「闻」,就是和「信凭」同样意思。

745、是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的中心之「信乐」(天亲菩萨的「一心」),就是和云为「信凭」呀相同。所谓「信凭」,是「奉任於如来」之事。学者呀布敎师於临终之际,说怎样都不成安心、怎样都无法死去之时,若是遇到善知识,而闻:

「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心一意地奉任於如来」(执持钞)

的话,则是於其之一言的同时,安心决定,安心地死去呀。

此时的「任凭」,就是「信凭」。「信凭」就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平生者,参诣佛寺,而「想取信心」「想顶戴信心」地,焦虑、痛苦,说「怎样都不成安心」,而慌张失措著呀,就是因为将此「往生般之一大事」,靠自己,以亲手料理,而在计度故。「自己」出来在「计度」的话,则不成「任凭了」「信凭了」吧。

 746、龙树菩萨所仰言: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正定聚)」。

所谓「无量力功德」,是第十八愿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即是如来的「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本愿力)(佛力)。

747、猎师想要猎兔而入山,有言「因为只想著兔之事,所以不见山」之事。和那相同地,想著要取信心取信心而参诣佛寺。因为想著「信心信心」,所以回到不闻、不知首要的「如来之无量力功德」。反覆著这样之事的话,则即使几十年参诣亦是没用。

 748、又言「凡夫的计度」(自力心的计度)者,是烦人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计度著。想「不要计度」的心就是「计度」。想舍自力地作,其之心就是「自力」。

想要「取信心」的心,就是「无法顶戴信心之心」。想要「称念佛而往生」的心,就早已是「自力」,而去「念佛」之心,是千万里。因为想要取想要取「信心」而参诣佛寺,所以无法顶戴「信心」。作为想称「念佛」而往生的心,早就从「念佛」(本愿力)被远离著呀。以「思著」「知道著」「记住著」的话则无法往生。

 749、言「念(信)佛无量力功德」之事,是困难者。於『和赞』曰:

「如来之兴世难遇 诸佛之经道难闻

闻菩萨之胜法事 连无量劫皆稀也」

「逢遇善知识之事 受教之事皆又难

能闻之事亦难故 则信之事亦犹难」。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生死是佛的御生命

於曹洞宗的「修证义」之冠头:

「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於生死中若有佛则无生死。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而亦无可厌,为涅盘而亦无可欣。是时始有被离生死分。唯一大事因缘应究尽」。

这是道元禅师的生死观。其意非常深作为凡夫尽尝之是困难的事。然而真理甚至到何处都是真理。虽於眼前见真理,若是舍之,而追著不是真理处之言句者,则无论到何时都是无法解决生死吧。古语说:「但参活句,莫参死句」。如道元禅师之右句般,实是冠絶古今的活句。达其奥义的话,则於大法师们成让之,即使暂且只以表面的意思也想要思考看看之事。

本来言宗教者,无论想如何定义之,於人的社会宗教之发生了的,是因为人生有苦故。将人生的苦恼大圣释迦牟尼世尊,是御断定为「生、老、病、死」。这是释尊的一大发现。释尊不只是单纯地御发现之,将自此「生、老、病、死」,和依之而生其他无数人生苦解脱的方法,释尊亲自实证,而将之广泛说於民众。即佛教是实证的哲学,是解脱的实践。於兹有佛教的强度。若是换言之,则佛教不只是单纯地说真理,把握真理其本身,於身心实证、实现之就是佛教的呀。从此观点通览其他一切宗教,而问:「所谓宗教是什么呀」了时,我想要申说的是:「宗教者解脱也」。

生和死,是变成人间苦的最大者,又是代表了全部的人间苦者。暂时释尊虽是,同於尚未解脱之人而御言「生、老、病、死」是苦呀,但从解脱了之佛眼来看而「生、老、病、死」是苦呢、是乐呢、还是非苦非乐之姿呢?

物者依想见而为异。取於迷之人类的话,则的确「生、老、病、死」是苦。亦如释尊所宣说般,「生、老、病、死」,是迷心所生出了的现象,迷就是苦的原因,而「生、老、病、死」是迷的结果。称之为「因果」,又称为「因果报应」。人一旦信佛语,就依佛教而洞见因果之道理,若无依明因缘之事而「悟」即至解脱的话,则人的迷和是迷的结果之苦,是永久地存续呀。故於佛道修行的话,则将深信因果、业道恐怖之事彻於骨髓而吟味就是修道的第一步。亦如右之道元禅师之句,一无立於深信因果之镜前而吟味,就变成不管什么全都不明白而终。

人於因为生出了所以决定会死。因此生之事虽也苦,但死之事就是苦的极致之位,是即使不说也明白了之事。这是作为迷人的常识。若是将常识任凭於常识了的话,则悟也好解脱也好都无必要,又变成释尊出现的意义亦没有。因此人不得不永久苦恼於苦海。即使那样的话也好的吗?因此而勉强满足,我慢著吗?「请於人时超越死,而获得不死的生命哟」「转不完全心性状态之迷而至於悟吧」、「请切断罪恶的束缚,而达绝对自由的解脱境哟」地,不就是人在理性的要请吗?亦践踏那理性的呼叫,而安闲地御过活呀如何呢?说了「放逸暖衣,只能欢送娑婆七十年,而最后成为墓场之土的话,则不是因此而很好吗」能介意吗如何呢?那样的人是连接受禅师法语的资格都没有之人。

所谓「令明生,使明死」,是说什么事呢?曰:如前述,先想深信因果,而业道恐怖之事,深深忆念无常迅速、生死问题重要之事,是从此之后的事。从此之后怎么办的呢?从此之后是慎防十恶、修十善将「诸恶莫作」之金言填於胸,而忏悔,而坐禅之事。如果坐禅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一坐禅,妄念就镇止而能开「佛的知见」。释尊是为了欲让人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而御出现在此世呀。这就是称为「一大事因缘」者。「开示悟入」於「佛的知见」的话则变成什么呢?「佛的知见」能开的话,则人是成「无我」呀。又亦云为「无心」。「无我」、「无心」就是般若的空慧,而那就是称为「实相」者。称此心境为「佛」。是从此心境大慈悲显现,而说法利生呀。至此境界而一见「生」、见「死」,就和以前,在凡夫地看到的「生死」呀,看法就不同起来。是称之为「令明生,使明死」呀。

凡夫虽是认为「生死」是嫌弃者、可厌者,认为著涅盘是快乐者、善者、可期望者,但那是凡夫的价值判断。反之而因为「无我」、「无心」的心境是体达了绝对价值的境界,所以不要将物看成二者,而做价值判断。是将那里之处称为

「生死即涅盘地心得,为生死亦无可厌,为涅盘亦无可欣」

了呀。绝对价值的世界是平等价值的世界。此世界是「个个圆成」、相对即绝对、绝对即相对的世界。於悟入此世界呀如不是「无我」、「无心」的话则不成。

「无我」的反面是「我执」、「我爱」、「我慢」。说「我身最可爱」呀就是「我」。有「我」之处,一切恶业烦恼是乱入而起来呀。将成了无我之处称为「至道无难」。

佛和凡夫,一说怎么不同呢?就佛是「无我」,凡夫有「我执」。唯是只此不同。虽只此不同,但一者迷於生死(凡夫),一者是成为「无生死」、「不迷於生死」(佛)呀。人之到达「无我」,而始是得被称为「令明生,使明死」了呀。道元禅师御申说:「此生死者,即佛的御生命也」(正法眼藏「生死」)。好好地参究此境界最好。

 

编集后记

 〇虽暑气一几分和缓,就变成台风,但大家都没有御变化吧?御致上『法雷』八十一号。

〇欧文真宗志『净土』的最新号(第五卷一号)就被发刊了。这回『选择集』的英译也被寄稿,又去年秋天的国际真宗学会呀此四月在比利时「花祭」的样子以照片御介绍著。瑞劔老师的「本愿力好大呀」的英译亦被连载著。於熟悉英文之人,是能助成真宗的吟味吧。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     雷第80号(1983年8月)卷头言本愿力无法被信的,因为是业报恐怖之事呀,无法被深信著故。若是真正地因果之被信了者,则与其说会比死了坠落到地狱地思之恐惧、战憟,更不如,今,现在感觉到从坐著之膝下,地狱猛火是熊熊地燃烧著上来的心情。其之「感觉」若是一度生起了者,则如来的佛语,是以在地狱中遇
法雷音080

法雷音080

     雷第80号(19838月)

卷头言

本愿力无法被信的,因为是业报恐怖之事呀,无法被深信著故。若是真正地因果之被信了者,则与其说会比死了坠落到地狱地思之恐惧、战憟,更不如,今,现在感觉到从坐著之膝下,地狱猛火是熊熊地燃烧著上来的心情。其之「感觉」若是一度生起了者,则如来的佛语,是以在地狱中遇到了佛的心情,而於至心,如狼吞虎咽地,倾耳而听闻吧。因为那样真剑(真刀实剑决胜负)的闻法,所以信心是被得者。

信心铭(八十)                     瑞劔

亲鸾圣人於『净土文类聚钞』曰:

「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

。此之一句是掩盖真宗的全野之所者。是八万法藏的眼睛,所谓由初转华严终到涅盘为止虽菩提之因为无量但若说信心则尽摄於此中,正是显此一句之真精神了者。勿容易地看过(漏见)此之一句。

一、是绝对的勅命。於其中全部的计度消灭。久远劫来的自力机执於此处自根本被一扫而空。

二、安心的要谛在於此之中。机受尽悉返於法体而法体圆成之姿是此一句。全显法体圆成而语机受趣入是真宗的生命。

三、此之一句显法体的独立。

法然上人曰:

     闻得的话     则成立於原野的     竹竿呀

       影不遮障     云为他力啊

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立是「白木的念佛」。是不插助(不插加助业)呀。以此为真实信心。

四、依此之一句而能尝是禅的眼目之「无心」。千读万读之,而长久诵来、诵去时,能尝

「至心信乐忘己,归无行不成愿海」

的真意。其时凡夫的自力心是丝亳都无法留其根迹呀。於『和赞』曰:

「於大愿海之中者     烦恼之波方了无

弘誓之船若乘了     则是任凭大悲风」

「名号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宿

众恶万川若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

。滚滚无尽之深旨在於此一句。和「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地诵去、诵来,而品尝无限无尽的滋味是同一味。

五、此之一句的精神者全显拂去凡夫有漏之行业,而成大慈悲、大智慧之圆满相。这即是他力眞宗的玄规。

六、善导大师释「极乐」曰:

「极乐无为涅盘界」

。於『论注』显「真实之证」,而为

「真实智慧     无为法身」

。若是作为欲得「无为的妙果」者,则应须依「无为的信心」。於『和赞』曰:

「愿力成就之报土     自力心行不致故

大小圣人皆全部     乘如来之弘誓也」。

七、现代 於说法者中为了欲正确使成授安心,往往变成为烦琐的议论,而固执一念觉知,益发使招致著「计度」者。不使吟味此之一句而如何费时日於机的探索啊,是徒费言论呀。

八、『教行信证』的美玉六篇全集中在此一句,凝聚在此一句。无限的妙味、无限的法门自此之中流出生起。这即是光寿二无量的觉体、六字尊号的生命、无量光明土的人格性之跃动。

九、见此之一句为赵州的「无字公案」(佛法的极意)而二十年如一日朝夕地吟味之,於寤寐若无不感动而被忘之事者,则为廓然而有大悟之处吧。

十、若开此一句者则龙天(龙树、天亲之二菩萨)的根本精神、真实面目之是彷佛浮出於眼前来。所谓「无碍」在於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的「光明」,所谓「难思」是显度难度海大船、难思之「弘誓」。此之一句是高祖亲鸾圣人之蒙体现龙、天二祖古今无比绝妙至极的金文字,是显了究竟一乘海者。

     死(三)               瑞釼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於曹洞宗的「修证义」曰:

「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乃至)作为生死而无可厌,作为涅盘而无可欣,是时有初被离生死分,唯一大事因缘地可究尽」

。「令明生使明死者佛家一大事因缘也」,诚生死是一大事。僧也好俗也好皆不知一大事为一大事。在喝过五欲的酒之处是无法被离生死呀。此一句有千钧之重。

道元禅师更於「生死」卷曰:

「於成佛有最易之道。不作诸恶,於生死无执著心,为了一切众生,哀悯深使,而敬神、愍下,无厌一切心,无祈愿心,於心无思事,无忧事,名之为佛。又不使向外寻事」

。此土入圣之法名为圣道门,於彼土(净土)入圣证果名为净土门。彼此混同的话则不成。

     心思明日还有盛樱开

     难道夜半不被暴风吹         亲鸾圣人(九十歳时)

於道元禅师的「生死」卷曰:

「此生死者,即佛之御命也,若欲厌舍之地作,则即欲失佛之御命地作也。若滞留於之,而执著生死者,则此亦失佛之御命也」

。将生死任凭於生死,将去来任凭於去来。(禅宗)

於觉如上人的『执持钞』曰:

「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昧地奉任於如来」。(真宗)

 於道元禅师「行佛威仪」曰:

「於了生达死大道既豁达,有由古之取道。大圣者将生死任凭於心,将生死任凭於身,将生死任凭於道,将生死任凭於生死。虽言为非此宗旨被显古今之时,然行佛之威仪,为忽尔而有行尽」

。又於「生死」卷曰:

「由佛方所行,亦从之,而行」

。於「现成公案」卷曰:

「万法进而修证自己」。

生也好死也好与佛     共行旅。(瑞劔)

伴随死     伴随死

伴随死     就无力

若无力     则无是非

无无力     到御净土

本愿力好大呀!(瑞劔)

 命正为终了时     成希望洋洋,在娑婆的话佛法无法如思般地说,大悲心熏游法界,乘本愿力之翼游戏法界时,方如思之原样地,不,是本愿力之使说的吧。(瑞劔)

夜暗,路亦不知之那时,

阿弥陀如来就牵手,本愿力好大呀!(瑞劔)

 生死     无法任凭於生死,

生死     无法「任凭」於佛,

生死     连人也好、连身也好、连心也好、连什么也好都无法任凭,

力穷尽而死迫近,今现在只是罪、痛苦、暗黑、恐怖和寂寞,

为地狱亦未被下定决心⋯⋯

「不使舍苦恼之有情而⋯⋯

大悲的慈亲声就作响,

被声吸引,而忘己,往生御净土的不思议哉,

     本愿力的不思议哉。(瑞劔)

於『碧岩集』(第三则)曰:

「马大师不安   院主问

和尚近日尊候如何」

大师云:

「日面佛(活了一千八百歳的佛)月面佛(在一日一夜入灭了的佛)」。

 瑞劔曰:

以生、老、病、死、爱憎、违顺、欢乐、悲喜为舞台而大悲的愿力御在活动。活了一千八百年的佛也好、在一日一夜入灭了的佛也好、以八十年为一期而往生的人也好、生也好死也好,皆不被出於除了大悲愿的光明中外。

离了我无如来

     离了如来     无我。(瑞劔)

 极乐之道者一条     南无阿弥陀

     道者一条     友者御一人     同道同伴。(瑞劔)

 往生一路决平生,临死如何论生死。前念命终     后念即生。(瑞劔)

 生也好死也好     与佛共     行旅。(瑞劔)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

     其之働者     不思议也

         働之原样地     我者往生也。(瑞劔)

 於闻愿力之一念

     摄取光中     生之原样

生著之原样的     往生者

     光明中的     生死也

         天气佳日刚好     搬家。(瑞劔)

 以南无阿弥陀佛的     卡车

离光明的旧里     而又再光明的新屋吧

伴随死     亦皆真实啊。(瑞劔)

 於『维摩经』言:

「为众生有病故,我(维摩居士)亦有病」

。又言:

「是身无常无强     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信凭)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也」。维摩居士是悟「生死不二」。

 於『碧岩集』圜悟云:

「不拘得失,不落是非,如万仞悬崖。向上舍得性命,若跳得过去,许尔(汝),亲见维摩」。

瑞劔曰:

看上哟、看上哟,若无看上,则无法临悬崖而放手。

言上者是本愿力。

 本愿力     本愿力     本愿力!

除了本愿力外我什么都不知。

於本愿力之前世界全灭,

人者判断中止,无思善恶哟,

无思虑哟。

性命     舍得而拾     本愿海。

於断崖     撤(放)手是     花之心(见异思迁,摇摆不定)。

於『碧岩集』(二十七则)曰:

「僧问云门:

『树凋     叶落时如何』

云门云:

『体露金风』(全体露现显真貌,如秋风吹落树叶显现树之实体)」。

 瑞劔曰:

总是金风(秋风)愉快地吹著啊。

 闻事亦本愿力,信事亦本愿力,御念佛亦本愿力,欢喜事亦本愿力。

那么,今现在,死了的话怎么办呢?平素(平生)就是今现在。於今现在中死了最好。死了之原样,若活著的话,则即使成为死,亦无惊惶失措事。今现在是体露金风。本愿力的金风不是悬命(拼命)地吹之者吗?

口和心若不成一,则不行。不上釉、不修饰,若不言物则不行。佛法是不说谎者。说谎的话则不成佛法。

所谓「伴随死」和「我呀摇摇摆摆内空空」,虽是真实事吧。但所谓我是罪深者,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佛,是说成佛之力连如微尘般皆无之事。这是真实呀。

 因为人无法成佛,所以从佛眼所见的话     则是道德性的破产者。对於破产者而只有     本愿力是给与发挥不可思议的威神力呀。

 低下身而仼凭了风之风铃

亦无风的话则不成之世间

 被本愿力的大风     吹再吹

任凭之心亦     无而到浄土

和赞的真髓(44                   瑞劔

正像末浄土和赞(续)

 佛愿的本意

 若寻如来之作愿     不舍苦恼之有情

廻向与作为首     大悲心者使成就

 於寻求阿弥陀如来发愿之御意,以「无有出离之缘」的劣机为「所被之机」,而为了欲救度之,成就大悲心而成了他力摄取的正觉。如来之愿意是偏怜愍极恶最下之我等,与救度呀。

 诫自力的廻向

 真实信心之称名     为弥陀廻向法故

则名为不廻向哉     自力称念被嫌弃

 所谓「廻向」,是云为廻转趣向的意思,如来与回施众生之事。从凡夫能献给如来之物一个也没有。故云为「不廻向」。想要多称念佛而往生的是「自力」。信心若有者则念佛自然而然地,自然给与出来。此即是报谢佛恩的念佛。

 得佛之廻向事

 弥陀智愿之广海     凡夫善恶之心水

若亦归入则立即     转成为大悲心哉

 若依如来的回向而顶戴信心者,则必定往生。因此凡夫的恶心,就和如来的善心成一味而能顶戴。所谓「转」,原本的样子地转变之事。

 排斥圣道门之邪执

 爱好造恶我弟子     依邪见放逸炽盛

可破末世我之法     莲华面经如是说

 於末世圣道门的恶比丘在,而排斥净土门者很多。

 诽谤念佛之者

 诽谤念佛之有情     堕在阿鼻地狱裏

八万劫中大苦恼     无间受苦如是说

 「阿鼻地狱」者,亦云为「无间地狱」。

 二尊的惠施

 真实报土之真因     於二尊御言

因为住正定聚故     必定证悟灭度也

 言「正因」者真实信心之事。言「二尊」者,说释迦、弥陀二尊。顶戴了信心之人者住於「正定聚」。言「灭度」者涅盘之事。真实信心者,是「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     乃至一念」的信心。

 自力无効

 依十方无量诸佛     证诚护念之御言

自力之大菩提心     不适合般应知了

 「证诚护念」者,将他力之信心,诸佛之与证明,而御保护之事。言「自力之大菩提心」者,想以自力而自己成佛,云为连一切众生都想成佛而发了之「大菩提心」者,作为凡夫是不可能的事情。「应知了」者,应知道之意。

 浊世难信

 真实信心获得事     末法浊世稀有也

恒沙诸佛之证诚     如难得般使显示

 真实的信心(他力之信)是极难信。诸佛之证诚者,是为此之劝化,是证明。今是依此之证诚而得真实之信呀。因此与赞叹他力的大信心。

台北法雷念佛会
言新年 亦与暂时之世 不同 往生之净土 何时皆新年 瑞劔法雷 第13号卷头言 九十三岁 瑞劔元旦日出 犹如正觉山上放光芒 《教行信证》总序之文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难度海」指生死的苦海。如何度此苦海呢?唯有「难思弘誓」,唯有本愿力。弘誓,广大如虚空,具诸妙功德。《叹异钞》述之道:「被弥陀
新春贺辞

新春贺辞

b11b73d3bb5cd205135505c2e707ca5c.jpg
85d9f43d032eabef194b753ff9192292.jpg

言新年 亦与暂时之世 不同
往生之净土 何时皆新年
瑞劔

法雷 第13号

卷头言 九十三岁 瑞劔

元旦日出 犹如正觉山上放光芒
《教行信证》总序之文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难度海」指生死的苦海。如何度此苦海呢?唯有「难思弘誓」,唯有本愿力。弘誓,广大如虚空,具诸妙功德。《叹异钞》述之道:「被弥陀誓愿不思议所救度去而往生者遂也」。勿问如何做才能被救,如何做才能得到佛的垂青?「难思弘誓」,即是「誓愿不思议救助」。不可思议的佛智「难思弘誓」是如来的无量力功德,仰信一愿力能安心、安堵的亦是「难思弘誓」之力。
             

新春寄语

元旦日出 犹如正觉山上放光芒
  精神界的日出是大圣释迦牟尼如来。人类有如河流,生去来、生去来。从哪裏生出来的呢,又往何处去呢?为何出生,又为何去呢?心中流著无上的法则,有著明确的业镜。被法的镜子照时,心暗、身昏、生活亦暗暗。此心的暗从何时开始,何时晴呢?
人类希望光明,追求光明,但是无法对人言喩的暗暗却充满著内心。不知暗是暗在生活的人、知道暗而不知晴朗之道的人、追求晴朗而陷於絶望深渊的人;走在巷子裏的人也好,在家里睡觉的人也好,浮躁的人也好,不论是哪一种人,无不在暗中喘息著。法界悉是暗夜,长长的暗夜。
  今日正是新春元旦的日出,那是释尊的出现、是大正觉。元旦的日出就如正觉山初照一样,佛陀的教法光被十方世界的有情,晴朗十方群生的长夜之暗。慈悲的光明、智慧的光明、名号不思议的光明,是本愿一乘无上的法门。
  大圣释迦牟尼世尊的大正觉,即是弥陀光寿的南无阿弥陀佛。法界的大生命成阿弥陀如来的大生命的光寿二无量,成为一切衆生的光明、生命。只有如来悲智的光明能晴朗我们的无明暗。请仰如来的光明!请倾听大慈悲心的声音!
  南无阿弥陀佛真可庆,那是光明无量之佛、寿命无量之如来的名号故,又将闻信一念欢喜赞仰的人,一人亦不漏地悉令入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觉城之力故,所以南无阿弥陀佛真可庆,极其可庆。
  元旦呀 南无阿弥陀佛 春之春。
  元旦呀 南无阿弥陀佛 宝之船。
  南无阿弥陀佛是弥陀廻向的名号,功德遍满十方。年一过,万国一样的春天。真实之春在何处呢?是无碍光明照耀的天地,是悲智的名号响流的世界。纳此天地於一心,纳此世界於一家的一心一家,是充满希望、和平和庆喜的一心一家。真是可贵呀。
  「大悲愿船,清净信心为顺风;
   无明暗夜,功德宝珠为大炬。」(略文类)
  得以吟味佛教、得以听闻佛语、得以仰信佛愿,这样的人生是无论什么也无法取代的幸福人生。不论浮世之风如何严寒,不论人生航路如何波涛汹涌,常与如来共起,与如来共生活,希望和生命在其中。
  元旦呀 南无阿弥陀佛 事足矣。


春节团拜留影

8a5b2c792332894f331796a2e41b9e0d.jpg
6186dd2bca60ed18c57bacb76ebfbd3e.jpg

5f19bab918c571a00c729ff1ec3e8c0c.jpg

e130338e7ffcc546c6a5ed4d6d0359f1.jpg

50af8a0ceb3d87dcfec8ebf99faf21bb.jpg

8d786421654f52e3a20b728eb0b2a10b.jpg

16e8493153eb8dfa509956168482d79e.jpg

e6694e0ba58b6b238fa40f61994c1cea.jpg

472b7e752a3fa61f4449f4e1f6e1d440.jpg

bb5b0fde496f5d6f8e38c5f17ff7717c.jpg

台北法雷念佛会
2021年 御正忌报恩讲法要
2021年 御正忌报恩讲法要

2021年 御正忌报恩讲法要

2021年 御正忌报恩讲法要
a110447789ca507b42e378975c2bbd6a.jpgb93b7e7c87188e42e5efd683ea169d6d.jpg
e78faf0a4814b86671c47cf4922a52d4.jpgf7e19192197cc205ea1ed326def8ec68.jpg
cac044f1029a4ea2619741019ee0ca21.jpgff920d9696a9aa7819b043797a7cdb05.jpg
b8dbbc833c955b86e95b617d87ba25c0.jpg06a60cf02ab424a28d551a57358c92b7.jpg
c71f83fe45031f7db1efc5db3c75fae6.jpg67ee842c7fb5cb4178abeebbc8616c90.jpg
61b9f96b167dccf9da9f01985b30d319.jpgaed1d17fb5ad321d6be4bf6840fb3b92.jpg
8d03a889f25a975a8cd796a6fac26f9c.jpg1ec94e42724c67e68a6cd770eb1415ab.jpg
cd5181e4e7b1b600180157a4995991cb.jpga900b5c32efeca4c8f329ed22323afa2.jpg48507fef8099ff4f1be6adf95b6cadae.jpg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雷音 第79号(1983.7)   卷头言             瑞劔人生苦呀!苦的是因为无明风持续吹著故。如此大圣释尊赐说了。若是想要拔苦者,则请无明风不吹般哟地赐教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然而能倾听那者很少呀。令翻转「无明」和「业」的苦海,而获得涅盘之乐者,唯只有佛
法雷音079

法雷音079

法雷音 第79号(19837

   卷头言             瑞劔

人生苦呀!苦的是因为无明风持续吹著故。如此大圣释尊说了。若是想要拔苦者,则请无明风不吹般哟地教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然而能倾听那者很少呀。

令翻转「无明」和「业」的苦海,而获得涅盘之乐者,唯只有佛法僧三宝之教,和如来的本愿力。

     信心铭(七十九)  瑞劔

 於觉如上人的『执持钞』曰:

「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应一心一意地奉任如来」。

所谓「往生般之一大事」,虽是持露命、生死罪浊之身,但向下则超断生死苦海,向上则证法性常乐,使受大智大悲於身,而成无上佛之一大事,是称之为「往生般之一大事」呀。

於自力圣道门若想要成无上佛者,则要修八正道、六波罗蜜之行,入甚深禅定,而体达无我无心、无念、不可得之境,远离我执、我爱和我慢,而得般若空智,若不开自他不二、染净不二、内外不二、色(物质)心不二、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之悟者则不成。

出生於相对界(迷的世界),直至死为止都未曾一念一刹那,能离相对性的认识和相对性的思惟之如我等般的凡夫,如何想而能到达是佛智大悲的世界之大涅盘呢?我等凡夫,只要有我执,就贪欲、瞋恚之水火二河常翻滚,污染善心,无清净心,无真实心,起恶造罪无异暴风驶雨不是吗?

然而,是幸哉,於内受真如的内薰,於外得闻法之事,而往生成无上佛,哎呀顶戴发起想让一切众生,皆乘本愿力之翼而成无上佛地作的是一大志愿之事哟。

是大志愿者,若无最善的宿缘者则是不容易生起者,那么生起了斯等大志愿者呀,如何让此志愿能够满足呢?不得不思考的事是此一点。志愿虽是最高最大、无上至善者,但是自己的能力如何呢?此者以凡夫相对性之认识呀、相对性之思惟呀和是相对性的善之行为而作能不能悟入云为无上佛的绝对大智海呢?那是不可能的事,是比见日还炳然(明显)。理想高而现实低。挟在其理想和现实之间,而无论这样那样都无法做的可怜小动物,不就是人吗?如此想来,自然而然所发起之教语,就是

「往生般之一大事,非凡夫可计度之事」的一句。

所谓「应一心一意地奉任」,是说为「除了被如来本愿力的大风,吹再吹,而往生外无别道呀不是吗」之意思。

不是认为「想任凭」如来而被任凭者。在以为「任凭了」之处,那是凡夫自力的思计,任何用处都没有。那样的话怎么办才好呢?莲如上人亦仰言:

「凡夫之成佛方是不思议吧」。

     被本愿力之大风      吹 再吹

         任凭之心 亦自然也。

 一拜读御圣教,御圣教就会全部给与教导我等。御圣教的「御法语」,是如来。是如来的全身。御圣教之御法语,和山河大地、山川草木同样,是法身佛的光明。御圣教之御法语,亦是阿弥陀如来悲智圆满的本愿力其之者(本身)。又近乎是亲鸾圣人的法身。因此方才我等凡夫一接近御圣教之御法语,御圣教的文字就能来教导我等。说佛法者是佛法,信佛法之心也是佛法,信凭本愿力之信心也是本愿力。因此方是被称为「愿力廻向之信心」呀。本愿力的働(活动),而使我往生外,没有我往生之道。

「招唤声」亦是本愿力故,信心亦本愿力,往生成佛呀亦本愿力,往相亦是本愿力故,还相亦是本愿力。即使二十年、三十年地听闻之人,无论何时呀都忘记本愿力,而想取想取信心地度日的就是一般人。

   想取想取信心之 梦醒

       仰本愿力之欢喜呀

净土真宗的人,自己想取想取信心地,从自己方积极深切地追求本愿力,因为只认为信了那个呀就是信心者,所以独自一人妨碍本愿力的働(活动),而信心无法获得,是要承受未来的痛苦呀。不是那样而是从本愿力之如来、如来之本愿力(大智、大悲心)方积极地捕捉我、抓住我而使往生净土呀。从自己方积极想信本愿力地作的是自力。从本愿力方积极地使我往生的就是他力。是本愿力。

大信心是如来佛智的大悲、大悲的佛智之彻到,因为是如来本愿力的「真实」「真实」的本愿力之映发了者,所以是不可思议的信乐。不是凡夫自力的信心。是本愿力廻向的大信海。

圣人释「愿力之信心」而曰:

「凡按大信海者,不简贵贱缁素(道俗),不谓男女老少,不问造罪多少,不论修行久近(以上四不),非行非善,非顿非渐,非定非善,非正观非邪观,非有念非无念,非寻常非临终,非多念非一念(以上十四非),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信乐也。(乃至)如来誓愿药(本愿力)能灭智愚毒」。

愿力廻向的大信心海是如来大智大悲本愿力的自然风光。即是法性界自尔的显现。大信海的相虽是多种多样,但多种多样之原样是一相无相。一相无相之处即是如来的本愿力。故作为其结语而曰:

「如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

所谓智愚毒是凡夫自力之无量的心理现象。大凡人的心理学性的精神能力无法知道本愿力是何物呢?将本愿力以身心学道,依本愿力的活动而所使信知本愿力了时,始能体解本愿力。其体解是本愿力的信知,而即是大信海。大信海者彻底於本愿力而始能入大信海。本愿力就是大信海,大信海就是本愿力。一切凡夫自力的智愚毒之被拂拭,而始能仰望本愿力的虚空。

所谓智愚毒是一切凡夫自力的计度。彻底於本愿力了者是入大信海,入大信海了者是彻底於本愿力。将信心和本愿分开看的话不成。言依信心而往生之事者,是说依本愿力而往生之事。说依本愿力而往生之事若是真正能够谢谢(难能可贵)地顶戴者,那就是大信心。

本愿力就是大演员。我只是年老生病而死就是我的价值。依本愿力而灭凡夫自力的智愚毒了之人,是如两手张开而发呆地浮於水上般之者。任何心思都不用,忘身、忘心而唯浮著於水。用心、劳心、疑心自力丝毫皆无法残留著地浮於大信海。即被说是喝了如来大誓愿力之药了。若任凭本愿力的话则往生是「易中之易」,但若智愚毒残留著的话则往生是「难中之难」。窥「四不十四非」之妙释,而彻底於「非行非善」「非有念非无念」之深意最好。这是很惊人的法语。是唯有他力廻向之本愿力的宗教才得以品味之,而不是被囚於智愚毒的世间普通的伦理性宗教之所能得以品尝。又不是忘记自身出离之一大事、甚至在名闻、利养、胜他之念强的人都所得品尝。重要者求自身出离之道的就可说为同心於圣人了之人般。大信海是「唯是不可思议之信乐」。如「追鹿者不见山」之言语般,想取想取信心地,追逐著信心之鹿的人是不见如来的誓愿不思议之山。随而即使「不可思议之信乐也」地闻,还是何处是不可思议的信心呢,不可思议之是不可思议处就不明白。所谓「不可思议之信乐」是说「誓愿不思议」之事。

为誓愿不思议之故信誓愿不思议之信心亦是不可思议。作为凡夫而信誓愿不思议为誓愿不思议之事是难中之难。是难中之难地,若成为哎呀,顶戴令使信不思议为不思议之事哟的话,则信乐又是不可思议之信乐。全是本愿力之所使然。若认为以自己之力而顶戴信心了者,则彼处何等之不思议皆无。自己几十年也好,重复挣扎再挣扎、苦闷再苦闷而因为是一莫展般地成了於绝望的深渊中本愿力之月就与留宿了呀,所以是不思议中之不思议。是将之,仰言为

「唯是不可思议之信乐也」呀。

於信卷曰:

「佛力难思,古今未有」,

又於行卷曰:

「岂容心思口议邪」。

於『和赞』曰:

「心和言语皆道断 归命不可思议尊」。

凡夫成佛之事是不思议呀、不思议呀。是本愿力之不思议。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不是能哭泣於罪者

想能逃离自己的生死苦,而其之后成佛地,强发志愿了时,自己的心暗就明白。深不知底的暗事就明白。是无论那样、这样都不行的暗呀,是看不清呀,是肤浅无知呀看透了那者时哭泣於罪。可是,亦不是能哭泣於罪。是那般的肤浅无知呀。於此大悲本愿的光明就在泪中与照耀。其之可靠感、欢喜感,又是格外特别。虽不是惊天般的欢喜,但是不知何故地脱落了生死包袱的安心安堵之平静呀。是不胜惶恐之事呀。

 

   智慧海水成一味

善人也好恶人也好都同样想要救助之如来是怎样的圣者呢?是应深深留心著此处,而善加思考。想要善、厌恶呀不是人的本性吗?不是道德的法则吗?不是自力修行的根本吗?连那个都不论的弥陀如来之所仰言:「善人也好恶人也好都同样被可爱想,一样欲救助」。善加思考了时,立即浮思的是如来的大慈悲心。大悲心之深呀、伟大呀,决不是我等罪恶生死凡夫的,心和思所及。又如来智慧的深度、广度、不思议呀,是又绝凡夫的思议。其不思议呀就是本愿力之不思议。此故我等者,

「愿力无穷御在故 罪业深重亦不重

佛智无边御在故 散乱放逸亦不舍」

之和赞,就无限难能可贵(非常感谢)呀。又圣人有所仰言:

「於大愿海之中者 方无烦恼波浪了

若乘弘誓愿船者 则是任凭大悲风」。

又於『和赞』曰:

「於尽十方无碍光 大悲大愿之海水

烦恼众流若归入 智慧海水成一味」

地宣说。佛法味在於此处。凡夫往生也在於此处。说「取信心」,就是此之滋味,真正被顶戴了之意。说自己「取信心了」的,因为大概是在前就解决了所以没用。信心的滋味,无论何时想到都会诚惶诚恐呀。好感谢呀。经常想到的话就欢喜。称之为「念佛」,称为「忆念」。因而念佛也好、忆念也好、称名也好、无论什么也好,其原样都是本愿力,都是南无阿弥陀佛。是真正不思议之难能可贵的事。

   哎呀诚惶诚恐

像说是不得不称念佛呀、或说是即使没称念若连信心都有的话则因此而佳呀、或那样呀、或这样啊的,是尚未真正地明白如来的本愿力。若是以「哎呀,诚惶诚恐」地,仰本愿之御意、慈亲之大悲、佛智不思议,而头低下来了呀,则头低下来地同时念佛自然而然地给与浮出了於口。其念佛就是本愿力其本身。因为那者之变成御恩报谢地被仰称,所以是不胜惶恐之事。

 

   佛法是功德泉

佛法若用头加上思考的话,则因而不说为好东西。若无於心被感得如来的大悲心的话,则无论如何都不行。虽然那样说者,但连想要闻见佛法之一念,其功德都是莫大。无法测知之事。何况若是连一言半句皆闻而生信者,则连诸天善神,都给与欢喜守护呀。佛法是功德泉。

 

生死 (二)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道元禅师於「生死」卷所言:

「但以心无法测、以言语无法说,唯亦将我身和心,放忘,投入佛语,由佛方所行,而亦随之行时,亦不使力,亦不费心,而令离生死成为佛,无论何人呢,皆应止留於心」。

即使到了信本愿力的程度,也不是信不思议为不思议处,是可「以心测」、「以言说」者。夫故亲鸾圣人叹大信海,而施设「四不十四非之释」,又於「和赞」仰言:

「自利利他皆圆满 归命方便巧庄严

心和言语道断故 归命不可思议尊」,

又仰言:

「令凭佛智不思议 善恶净秽皆了无」。

不可思议的世界是无限。使持续无限地仰信无限的,就是活生生的大信心。是活生生今现在之事实。圣人曰:

「弥陀名号续称持 信心真实获得人

忆念之心常不断 佛恩报谢之思有」(和赞)。

「忆念之心常不断」者,是永远的今现在。说「因为过去 於何年何月何日自己顶戴了信心」而好像不在乎的样子,不是真实的信心。信心如柏格森(法国哲学家)的「创造性进化」,到了初后不二,总是今现在不得不法悦。忆念之心不得不常有。

念佛亦又是那样子。不是以前 因为称念了几万遍,像说是因为在年轻时一天称念了几万遍呀、因为在健康的时候一生涯自己称念佛了啊,因此认为应该到了临终也许是会给与御救助吧等。在想那种事而任何用处都没有。圣人曰:

「称名即忆念,忆念即念佛,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也」(净土文类聚钞)。

不得不顶戴称名和忆念、忆念和念佛、念佛和南无阿弥陀佛之相互影响的关系。这全是如来本愿力之所使然。常仰信著「本愿力」为「是本愿力方(有救)」处之人,是能顶戴此御转释的意思亦嗖地附著於身吧。

於此处道元禅师所称说「唯将我身和心皆放忘」之意味是甚深,而到底不是我等愚钝者所能窥知。八岁时,离别母亲以来,发深念无常之菩提心(学道用心集),有如滴血般的办道工夫,而方才是被到达此处呀。所谓「唯将我身和心皆放忘」,正是「身心脱落,脱落心身」的境界。是「无我」。是「无分别」。

於道元禅师的「现成公案」曰:

「以运自己而修证万法为迷 万法前进而修证自己者悟也。(乃至)(诸佛正)为诸佛时,不用觉知自己者诸佛也之事。(乃至)言学习佛道者,学习自己也。言学习自己者,被忘自己也。言被忘自己者,被证万法也。言被证万法者,让自己身心、及他人身心皆使脱落也。有令悟迹之为休歇、为休歇之悟迹成长长出(堂堂无边际)。

人开始求法时,遥遥使离却法之边际(被离法千万里)。法既正传於己(由自己正传於自己)时,速成本分人(安分守己不妄求的人)。(乃至)不言生之成死者,佛法之定习也,此故言为不生。死之不成生,法轮所定之佛转也,此故言为不灭。生亦一时之位也,死亦一时之位也。譬如冬和春。不思冬之成为春,不言春之成为夏也。(乃至)

得处必定成为自己的知见,而勿学习为被虑知所使知之事」。

道元禅师之令使自己被身心脱落,到了生亦一时之位、死亦一时之位,而虽成前后际断但非无因果、非无业报之处,应翻阅禅师的「三时业」「深信因果」卷。

摄佛法於「自己」而忘记自己,以让自己的身心使脱落,而被离生死是禅家,是道元禅师。

於本愿力的勅命中忘记自己,而於勅命中被离生死是净土真宗,是亲鸾圣人的大信海。非终结生涯,待死而往生始被离生死。善导大师曰:

「前念命终,后念即生」。

圣人於「愚秃钞」释之曰:

「信受本愿者前念命终也,(「即入正定聚之数」文)

即得往生者后念即生也,(「即时入必定」文)

他力金刚心也,应知」。

於尚还有命中,将疑心自力之迷的生命终结呀,云为「前念命终」,言获得了他力金刚信心之处为「后念即生」。是於信一念被离生死呀。将其位称为「正定聚」,称为「必定」,称为「不退」。所谓信一念,为本愿力故,为如来的愿心故,是获得「无二心之心」呀。

於教行信证的「行卷」释「即得往生」之「即」字而圣人曰:

「即言,由闻愿力(愿心、本愿力、大愿业力),光阐报土真因决定时克之极促也。必言金刚心成就之貌也」。

於「正信偈」曰:

「忆念弥陀佛本愿 自然即时入必定」。

又曰:

「往还廻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为信心

惑染凡夫信心发 证知生死即涅盘」。

又曰:

「能发一念喜爱心 不断烦恼得涅盘」。

言被离生死之事者不论於禅家、或是於易行他力家,那呀那都很难呀是难中至难。故於「大无量寿经」言:

「如来兴世难值难见。诸佛经道难得难闻。菩萨胜法、诸波罗蜜,难得亦闻。遇善知识,闻法能行,此亦为难。若闻斯经(本愿名号)信乐受持(忆念本愿力),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於『阿弥陀经』言: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又言: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相当是将本愿力如本愿力地,被信不思议为不思议了者。

道元禅师是於难中至难中深念无常,珍惜光阴的迁移,悬命地(拼命地)被办道,遂悟「修证一如」「证上之修」,被「於一如行出露」,而被到达身心脱落之境界呀。是想起「为君几度下苍龙窟」(碧岩集)呀。

於「碧岩集」(第二则),赵州言,有说: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至道[大道、证悟]者无难也唯嫌拣择[凡夫的思虑分别]

之文句。无难地有就是「非难 非易」,又是「难难」。净土真宗如於觉如上人的「报恩讲式」般地说:

「至心信乐,忘己,速归无行不成(信心之处无不成为行之事)愿海(本愿海、本愿力)」

而御在称叹祖师圣人。和道元禅师所言「将身和心,皆放忘」之处有了相似相通的地方。

要言之,如於圣人的「愚秃钞」有

「於势至章云,(元照律师的阿弥陀经义疏)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於大论(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曰,譬如鱼母不念幼子,子(卵)即坏烂等」
地,如没有彻底於如来大悲大智的念力、愿力、南无阿弥陀佛的话则不成。

 *附参:

现成公案

 永平道元

 当诸法之为佛法的时节,即有迷悟,有修行,有生死,有诸佛,有众生。万法不属於我的时节,无迷悟,无诸佛,无众生,无生灭。佛道原本跳出丰俭,故有生灭,有迷悟,有众生与诸佛。虽然说是如此,花从爱惜落,草逐弃嫌生。

 运自己修证万法谓之迷,万法进前修证自己谓之悟。大悟於迷谓诸佛,大迷於悟为众生。更有悟上得悟之汉,迷中又迷之汉。诸佛正为诸佛之时,诸佛毋需觉知自己之为诸佛。然而诸佛实为证会自性之佛,继续证佛而不休。

 举身心见取形色,举身心听取音声,虽亲自会取,却非影留镜面可喻,亦非月映水上之比,证一方时,另一方立即转为暗。

 学佛道者,学自己也;学自己者,忘自己也;忘自己者,万法所证也;万法所证者,乃使自己身心及他己身心脱落也。由是有悟迹之休歇,即令休歇之悟迹长长出。

 当人始求佛法之时,因求法於外,故而离却佛法边际。当佛法正传於己分内时,自己即为本分人。

 人在舟上乘行,转眼见岸,则误认岸在行进。如实转眼回来,就舟看舟,则知船自行进。同理,乱想身心而去辨肯万法,则误认自心自性为常住。如能亲理行履,归诸个里,则可明知万法不在我之道理。

 如薪成灰,不重为薪。虽然如此,不应见取灰在后而薪在前。应知,薪住於薪之法位,虽云薪前灰后,却是前后际断。灰住灰之法位,虽云灰后薪先,亦是前后际断。正如薪成灰之后,不再回头成薪,人在死后不再回生。如此,不云生转成死,乃是佛法定说,故曰"不生" 。死不转成生,即是法轮所定之佛转,故曰"不灭" 。生是一时之法位,死亦是一时之法位。例如春冬,不思冬转成春,不云春转成夏。

 人之得悟,有如月映水上,月不濡而水不破。光虽广大,宿於尺水之水。全月弥天,既宿於露,亦宿於一滴之水。悟不破人,如同月不穿水。人不罣碍悟,亦如滴露不罣碍天月。一滴水深容有月高分量。时节之长短检点大水小水,辨取天月之广狭。

 身心还未参饱佛法,就会容易感到已得佛法。佛法充足於身心之时,反觉还未得法。譬如乘船出海,眺望四方,则见海只如圆形,而非方状。然而大海既非圆形,亦非方状,却显种种海德,无限无量。海水时而有如宫殿,时而有如璎珞,只是船上之人见海,显为圆形而已。万法亦是如此。尘中格外,各有许多样子,人却只在参学眼力限制下见取会取。如要见闻万法之家风,应知方圆之外,尚有其他海德山德,无有穷尽;自身有限眼界之外,另有千万世界。不仅自己身旁是如此,不论自己身心之中,不论一滴之水亦皆如此。

 鱼在水中游行,水无际涯;鸟在天空飞行,天空亦无界限。然而自古以来,鱼未离水,鸟未离天,只是用大之时则使大,要小之时则使小而已。如此,头头无有不尽边际,处处无不踏翻;但如鸟离天空立即死去,鱼如离水亦即刻死去。是故应知,以水为命,以空为命,以鸟为命,以鱼为命,以命为鸟,以命为鱼。又更可进一步说明之。修证及其命者寿者,道理亦是如此。如果鸟欲预先穷尽天空,鱼欲穷尽海水,则於水於天皆不得道,不得安身立命之处。

如得其所,则此行履自然就显现成公案。如得其道,则此行履自然就显现成公案。此道此所,非大非小,非我亦非他,非过去早先如此存在,亦非现今始有;随时随地即是如此。然则人如修证佛道,即得一法通一法,遇一行修一行。如此得安住之所,通达於道;此所此道决非所知对象,盖与佛法之究尽同生同参之故。勿以得处成自己之分别知见,用虑知予以把握。证究虽即现成,密有不必即是现成,现成何必是如此。

 麻谷山宝彻禅师使用扇子。当时有僧来问:"风性常住,无处不周。和尚何故使用扇子。"师曰:汝只知风性常住,却未知道无处不周底道理。"僧曰:"如何是无处不周底道理。"时禅师只管使扇。僧礼拜。佛法之证验,正传之活路,即是如此。此僧所云"风既常住,则勿用扇子,不用扇子仍有风吹" ,实不知风性为何。风性常住之故,佛家之风现成大地之黄金,参熟长河之酥酪。

净德寺

 和赞的真髓(43       瑞劔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弥陀的付属

 无碍光佛之御言 欲利益未来有情

亦令大势至菩萨 授与智慧之念佛

 於自今恒河沙劫以前,阿弥陀佛对大势至菩萨,传授念佛三昧,而御付属之:「请利益未来有情哟」。

所谓「御言」,是「言语」。以口言 而所付属。

 势至之流通

 怜悯浊世之有情 令使势至劝念佛

摄取信心之人者 使归入净土了

 势至菩萨随顺阿弥陀佛的付属而劝化、教导浊世之众生智慧的念佛而赐使往生。

所谓念佛的行者,是「信心之人」。

 若有信则随行

 由释迦弥陀慈悲 愿作佛心使获得

归入信心之智慧 方成报佛恩之身

 若依释迦弥陀二尊的大慈悲,而获得信心者,则自然被如实称名相续而使成为报佛恩之身。

 信心之智慧

 得智慧之念佛者 法藏愿力使成也

若无信心之智慧 如何令证悟涅盘

 称念佛,而因为认为自己称念,所以自己能往生的话就没用。往生是依如来的本愿力而往生呀。

 安慰行者

 无明长夜之灯炬 智眼昏暗勿悲叹

生死大海之船筏 罪障虽重莫哀伤

「智眼」者,知道圣道门之理论的智慧。即「无明」有多厚之事。

 愿力无穷

 愿力无穷御在故 罪业深重亦不重

佛智无边御在故 散乱放逸亦不舍

 凡夫没有修定善散善的资格。

 教行信证拜读记(72     瑞劔

 行卷[称名破满](续)

 729、直接出「名号」、或者出「信心」的话,则「名声普闻的大正觉」就无法显。

「名声普闻的大正觉」者,於「三誓偈」(重誓偈)曰:

「我至成佛道 名声超十方

究竟靡所闻 誓不成正觉」。

 730、同行,因为御称念佛,而自己想往生想往生地流著汗,所以如来「名声普闻的正觉」之事,丝毫都不想。彼等,因为是「我利我利主义」(自力),所以「称名」真正的意义不明白。以称名的意义不明白般之事的话,则「称名破满」之意也不明白呀,是当前之事。净土真宗的他力之称名,其原样是「名号」,是「名声普闻」的如来之正觉(誓愿)。於顶戴「称名破满之文」,不得不先以,知道「称名」(大行)是说什么东西呢?

731、所谓「破众生一切无明」,於因为有「一切无明」者,所以「根本无明」也好「枝末无明」也好都全部,以信一念而给与破灭。今者,说怀疑「本愿和名号」呀为无明。原来如此地说,而另立,云为「疑无明」者之事,是不可以。说於信一念被满足了往生的志愿为「破一切无明」,是被称为「满一切志愿」了呀。

732、所谓「即是正念」,此时的「正念」是和在

「方将信心之乱失 令述为失正念」

之场合的「正念」同样意思,是「信心」之事。

733、「称名破满」时的「称名」者,被称为「最胜真妙正业」,而不是自力的称名。他力的称名者,其体是信心。「称名破满」者,其实是「信心破满」。

734、他力的称名者,称著之原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故是被称为「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了呀。

 735、若不使知「信心正因」,而以口作著称名念佛的话就往生般地思的是错误。可是实际上,这种人有非常多。说「称名正因」之事是毫无意义,也没有文献。

  

昭和五十八年七月十日发行

法雷 第七十九号

定价一百円(运费另计)

一年分 一八五十円(含运费)

编辑人   野濑 瑞默&佐佐木 惠精

神户市滩区城下通3丁目233

         法雷会馆舘主

发行人   稻垣 弘一

京都市下京区壬生川五条下

印刷所   同朋舍

京都市下京区花屋町西洞院西入ル

发行所   永田文昌堂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雷音     78号(1983.6) 御看著     直至腹之中为止          御看著(瑞劔) 卷头言若说明则如说明般地思计,是那样者吗?若不说明则不明白,若不明白则信不生起。大信心者,不在於凡夫之像说是「明白了」呀或是「不明白」啊之处。是唯是如来的本愿力。暂离知解分别,而静思自己罪业深之
法雷音078

法雷音078

法雷音     78号(1983.6

 

御看著

     直至腹之中为止

          御看著(瑞劔)

 卷头言

若说明则如说明般地思计,是那样者吗?若不说明则不明白,若不明白则信不生起。大信心者,不在於凡夫之像说是「明白了」呀或是「不明白」啊之处。是唯是如来的本愿力。暂离知解分别,而静思自己罪业深之事就是最好吧。

亲鸾圣人哭泣於御自身的罪业,而被仰信了本愿之无碍道。於大信心海中,如来大悲的大人格和自己的愚痴,有人格的接触。

若信如来之仰言则能离文字。信而能离文字了时,显现於文字之教的言语就好难能可贵呀。这即是「即者被离也,被离者即也」(日溪法语)之妙味。活生生之人格的接触就是佛法。活生生之文字就是活生生的祖师圣人。『教行信证』是圣人的法身,是如来的光明。

 信心铭(七十八)      瑞劔

 

净土真宗是果海显现的大法门。佛的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全部一起赐与显现於娑婆世界了的,就是众生往生的法门,就是信心成就的大本源。

往生是说信心忘记,连闻到了之事都忘记,被下拉至未闻前的泥凡夫,而唯忆念阿弥陀如来,依本愿力而顶戴被往生呀。能赐与救助「无论如何都无法获救者」的就是、就是称为阿弥陀如来慈亲。是好不思议的、好难能可贵的、好伟大的慈亲。是好伟大的佛。

慈亲御在  任何事皆无呀(瑞劔)

 

认为「自己这样在听闻,因此就可以」之事就是大瑕疵之本。「因此就可以」也不行,「因此的话则不行」也不可以。那些都是自己的思计。思计是又会改变哦!

    几度反省不要变

    难信凭者我之心(瑞劔)

 

要言之如果佛好难能可贵、佛是伟大不思议的慈亲之事不明白的话则什么都不成。认为顶戴信心,想要欢喜称念佛,想安心而后往生的心都是自力的计度。於直至「如来就是尊贵的佛」地顶戴被思为止云为几百几百的难关都会出来。被那些难关冲撞而碰壁,於不碰壁者开脱之时不会来。

    碰壁吧碰壁吧,早点碰壁吧,彻底地碰壁吧(瑞劔)

不成如思般的是我之心,即便我之心成了如我思般亦不是因此而能往生御净土。是唯依佛力而已顶戴被往生呀。

   「佛力难思,古今未有」(信卷)

佛力难思呀,弘誓难思呀。名号难思呀,无碍光明难思呀。所谓难思是说不可思议之事。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总序)。

於此外无凡夫获救之道。思之吧,念之吧!二十年或三十年地每日忆念此圣句,而彻底於此圣句则最好。忘记圣句而无信心。觉得之事不是信心,欢喜著了之事不是信心,安心著之事不是信心,彻底於圣句,是於佛力之中、佛智之中、大慈悲力之中顶戴被安心呀。

「若随顺教和佛语  则更无外之杂缘」(和赞)

「於蒙良人(善知识)之仰言而信外别无仔细(详情)也」(叹异钞)

 

虽圣道门是说众生和佛是一体而论「生佛一体」「生佛不二」呀,但净土真宗是赐使成生佛一体之御本愿地信而往生呀。

信心很难呀。於正信偈曰:

「难中之难  无过斯难」。

是难中之难。於『和赞』曰:

「如来兴世难逢遇  诸佛经道难听闻

  菩萨胜法闻之事  连无量劫皆为稀」

「善知识逢遇之事  和教导事亦又难

  善听闻事亦难者  则信之事亦犹难」

「比一代诸教之信  弘愿信乐犹更难

  难中之难如是说  无过此难如是述」。

然而多数的人好像获得信心之事难皆不知、不思考,在发呆。偶而虽有参诣佛寺之人,但只是想取信心而往生、想欢喜而往生、想安心而往生地思著而已之人。因为困难事是很难呀所以想要束紧腰带而听闻之人就很少。因为轻忽,所以无论是到何时事情都无法获得解决。那么,一愈加打起精神而开始听闻,就被几百几千的难关冲撞。能越过再越过彼等,而终於说是「就这样地」之事就明白。光以在口头说「就这样地」的话则不行。佛的御慈悲明白了之后的「就这样地」才是真正的「就这样地」。

虽说就这样地  但就这样地  几千种(瑞劔)

   如来好尊贵呀,「如来是好尊贵的呀!」

地,痛切地被思呀就是言为信心者。此外之事,都是知解分别的领域。

 

何故如来很尊贵呢?曰:「因为赐与接引我的后生所以是尊贵的呀」。

 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

 无我的大悲,无心的大智,弥陀正觉的功德力,心和言语皆不及,请归命不可思议尊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佛教不立创造世界的神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是在佛教的话则不立创造世界之神。又说世界不是神的创造物呀就成著主张。在其他宗教的话,则大多都是「神创造世界人类,而无论何时何时都御在支配之呀」地教导。此故祈祷了等就盛行又「请您保佑」地拜托神呀。又神是应该不会给与「惩罚」吧地,担心、害怕呀。阿弥陀如来,是大悲的慈亲,从慈亲方,〈能救助的因,是在此方完成了啊,请来领受慈亲心吧,请让我来救助哟〉地,宁可从如来方,让我等罪恶无智之辈被成御信凭著。像说是作「惩罚」呀、或是说「拜托我吧」呀、或说了「请向我献上祈祷哟」之事丝毫都没有呀。此处就和其他宗教不同之点了。

 

以无义为义

出生於日本之事很难能可贵呀。因为法然上人、亲鸾圣人、源信和尚都是日本人,所以就会有更深一层的亲切感。一眺望那样伟大的圣人们,「以无义为义」,而御在安住於南无阿弥陀佛的佛智、本愿力、大悲呀之姿,就会没问题,以乘上慈亲船的气分,其他事什么都不思虑,而唯信,只管信,唯能就那样地顶戴使信御法语。这就是说为无「计度」者吧。此外皆是「计度」。

 

地狱极乐此世无

如御释迦般地,开「悟」的话,则其之时方是,像可说为「此世就是极乐」呀、或是「除了此娑婆外无极乐」等吧。又觉得其人,没有那样说的资格。虽然如此,我等凡夫,尚一点都未彻底脱却凡夫的皮,被妄念妄执所囚著,而无法说出像是「此世就是极乐」呀、或是「地狱极乐在此世」之事。往生到极乐而方才因为能立即领受大悲心於身,能开大智之眼,能清楚地洞见自己的心性,所以於其之时,是让人能拜见娑婆亦浮现於极乐中吧,是能品尝善恶不二、邪正一如的妙境吧。今者因为连佛和凡夫都是相隔著千亿万里,所以那样伟大的事是无法言说。又真实地法性也好、真如也好,如自己心般都是不明白呀。地狱极乐,是迷与悟的区别。将证悟了之佛的境界称为极乐。将迷者那样底下的境界称为地狱。心若只在作迷、恶之事,依人的话则从尚未断气中能见火车来现之事也有。是很恐怖的事。

 

万古不易的真理

今日的物理学家反覆研究,而发现实在惊人之事。「物质」者,原来什么都没有是「空」。彼移动而发光。说彼是依种种的关系和原则而取得云为「物质」的形态而显现在我等之前呀。又一个原子,虽是连眼睛都无法看到的极小物,但发现了其中的构造,却拥有如大宇宙全体般的构造,甚至说每一个原子,是如一个太阳系的缩图者之处。在佛教的话,则是像说「一即一切」呀、或是「一即多」呀、或是「念劫不二」啊,而发现著此真理呀。

龙树菩萨的「般若空」、天亲菩萨的「唯识」等之说,实是甚深,是万古不易的真理。於真宗的祖师拥有了这样说的菩萨们之我等,是真安心呀、真难能可贵呀之事。阿弥陀如来也好、净土也好,皆只限於以唯仰而信。

 

想成佛地踏出看看

言学问者,光说只用头脑,而思东想西、感东觉西的话则是不足够。若模仿人的行为,没有实行看看的话,则不会成真实者。即使在佛教,也光说著佛是大智大悲之人的话,则以为明白了而不明白。自己想成彼大智大悲的佛地,一步踏出看看,就会罪恶也想做、妄念妄执也想做,如果在梦中的话,则如作小偷、作杀人地做了般的,惊人之心,原来也在自己的心底地能发现,而於梦中跑出来。困於不知如何处理彼等。其受困之人,自己也想成佛地志愿,一旦成为想作修行,其之困难方面就有如绝言语无法形容者。将其处理认真地、真正想作地费心时,『叹异钞』的御法语、『和赞』的一言一语,就能深切地回应於身。在圣人之前,自然而然地低下头来。地狱极乐,亦在想修行地踏出了之人是现实的问题。怎么做的话则心是成絶对清净呢,若想怎么做的话则心是彻底性地明白呢,若想怎么做的话则是能成大慈悲者呢地,净在思计的话则不行。若是认真地著手做看看了的话,则於彼处佛教大小乘诸教也好、先辈的苦劳也好皆会明白起来。一不以此想法而听闻佛教就不明白佛教。

  死(一)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生也好死也好

   皆与佛共行旅   瑞劔

 

生也好死也好  皆与佛共  行旅

最为惊异者,是自己本身。

最为伟大而神秘者,是人自身。取置於人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死」问题。虽是最重要的问题,但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死被称为「恐怖之王」般是人之最恐怖、最讨厌者。古来的贤哲虽是同样就「生死」而思考了呀,但被解决了此之人,是唯大圣释迦牟尼世尊一人。释尊在印度迦毗罗王国的王城作为皇太子而御诞生,至十七岁迎娶耶输陀罗王妃,生了一男孩罗睺罗。虽是过著酒池肉林、歌舞升平、浮世荣华无一不足的生活呀,但出游四门,而亲自御览到了是人生难逃的运命「生、老、病、死」之原样。人知春之荣华而不知秋之枯萎。

   春日梦  暂时之草枕

       早已吹枯  初秋之木

其之后释尊是日夜欲与此人生最大的问题对战而御沈默思考了呀。「生、老、病、死」者虽他人是那样但我也是那样地被思,终於二十九岁之御时决意出家,持续六年间的苦行修道,最后於菩提树下,成为了金刚座上之人。「若不解决此问题的话则纵使从天上降下枪来亦不立此座」,地下定决心。同时於释尊的御胸中涌起了者,是

   「一人不得道三界饿」

地御思之大慈悲心。终於被睹黎明的明星地同时,被得

   「星者我也  我者星也

   三界者我有也  是中众生者我子也」

的「无分别智」「平等性智」,大慈悲力是油然涌起,於兹释尊被成无上正觉,被成为了佛陀。若非无分别智和大慈悲心者,则「生、老、病、死」无法解决。

禅家之人是依坐禅而得「无分别智」,而「无我的大悲心」之发露处,解决生死的问题呀。净土门之人,是依阿弥陀如来大智大悲的本愿力,而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呀。无论是何者若无依据「无分别的真智」和「无我的大悲」者则生死的问题皆是无法解决。

大圣释迦牟尼世尊,於其出发点是以生、老、病、死作为问题而出发,终於御解决了生、老、病、死呀。生、老、病、死是无常,於解决无常因而被迫无常了。於无常火宅之世不知无常为无常而无常是无法解决者。於『金刚经』之偈曰: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道元禅师(1200)是自今凡七百六十年前,在土御门天皇正治二年正月二日於京都诞生。

 *源空上人(法然上人)者(1133-1212

 *亲鸾圣人者(1173-1262

父是村上源氏的内大臣久我通亲,母是摄政藤原基房之女。建仁二年禅师三岁的十月,父通亲至五十四岁突然成亡。其后,被二哥大纳言通具(二十三岁)所扶养著了。

禅师至四岁阅读唐季巨山的诗集,季峤杂咏(诗百二十首),至七岁赋周诗一篇,读了毛诗(诗经之古诗)左传。

承久元年,八岁之冬,遭逢唯一所仰仗著的生母之死。禅师遭逢母丧而哀叹最深,即於高雄寺而见香烟之后而悟生灭无常,是自彼被发心了呀。

 *亲鸾圣人至五岁别父,至八岁别母。至九岁而得度。

九岁左右,拜读了世亲(天亲菩萨)的『俱舍论』。传言当时之人是称之为「利根如文殊」之事。

十三岁的春天,待夜深人静,密出木幡之山庄(自九岁时成为了摄政关白藤原师家的养子),访问於比㪫山麓的外舅良观法眼(基房之子,母亲之兄,师家之弟),表白了出家的决意。(有了生母临终迫切的希望)其翌年建保元年(1213)四月九日,就天台座主公圆僧正而剃髪,翌日在延历寺的戒坛院御受菩萨戒。

道元禅师有强烈的无常观,正因而此让道元禅师成为终生的公案故,方才廿四岁时,蹴(踏)万里波涛而渡宋国(中国),亦能千辛万苦地克服之,是在天童山     如净禅师的底下被大悟呀。停留宋五年,廿八岁时归朝。后开永平寺(四十四岁)成为日本曹洞宗之祖。

日本能永远夸示世界之文化者,大凡是依三人的三书。一者有弘法大师的『十卷章』,二者是道元禅师的『正法眼藏』九十五卷,三者是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六卷。何者皆是世界第一的宗教书地同时,是世界第一难解的书物。将之著手而初读者虽有如牛毛之多,但得其真精神,而解决了「生死的大问题」之人是如晓天之星般的少呀。其理由者不作为「自己的生死」问题,因为装作云「无常风是在何处吹著呢」的脸而读之,所以即使文字懂得,心亦不明白,即使在知解分别懂得,而「自己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也是无法解决呀。在这样的话则亦不是佛法,亦不是佛道。若不是究明自己,想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不惜身命地踏出呀,则此等书物是不明白者。在临济宗无论到了所用『临济录』的程度也好『碧岩集』十卷的程度也好都是同样事。

道元禅师於『学道用心集』曰:

   「应参学识,佛道者在於思量分别、卜度(猜想)、观想、知觉、慧解外」。

亲鸾圣人於『教行信证』的「信卷」曰:

   「凡按大信海者,不简贵贱缁素,不谓男女老少,不问造罪多少,不论修行久近,(以上,四不)

非行 非善,非顿 非渐,非定 非散,非正观 非邪观,非有念 非无念,非寻常 非临终,非多念 非一念,(以上,十四非)

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信乐也,喻如阿伽陀药能灭一切毒,

如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

所谓「如来誓愿药」是「如来的本愿力」。是依「本愿力」而解决「生死的问题」呀。闻本愿力,著眼於本愿力,仰再仰本愿力,「不落入思量、分别、卜度(猜想)、观想、知觉、慧解」无论何者都不挂心,是唯於本愿力的不思议地信之处被离生死呀。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佛  其之働(力用)者不思议也

   働之原样地  我往生也(瑞劔)

 和赞的真髓(42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至等正觉之事

 弥陀誓愿之廻向  信乐真实获得人

摄取不舍利益故  至达於等正觉也

 依如来的廻向而获得了信乐(真实信心)之人至等正觉的是全依摄取不舍之利益者。

 速成佛果

 五十六亿七千万  弥勒菩萨欲经年

真实信心获得人  此度可以开证悟

 一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就成为释迦牟尼佛其次之佛而御出现。获得了真实信心之人者,此世命终成往生。以往生即成佛,而立即得佛果。

 证涅盘

 由於念佛往生愿  至达等正觉之人

即可等同於弥勒  证悟大般涅盘也

 「念佛往生愿」者,是第十八愿。依第十八愿的利益,而死后立即证大涅盘。

示得菩提事

 真实信心获得故  因为即入正聚者

等同补处之弥勒  证悟无上觉位也

 「无上觉」者佛证悟之事。

 劝专修念佛

 连像法时之智人  皆搁置自力诸教

若为时机相应法  给与进入念佛门

 言「智人」者,智者学者之事。言「时机相应法」者,适合了末代凡夫的佛法之事。

 报恩和专修

 弥陀名号续称持  信乐真实获得人

忆念之心常不断  报谢佛恩之思有

 进入了念佛门之人者,於庆喜相续、知恩报德的专修行者不得不精进。即使称念佛,亦於称认称功,而认为因为念佛所以能往生的话则不成。

 信心和功德

 五浊恶世之有情  若信选择本愿者

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  功德充满行者身

言「选择本愿」者是本愿力之事。本愿名号之给与成「信心」。

教行信证拜读记(71     瑞劔

 行卷「称名破满」(续)

 719、若言「称名」者,因为只用口御念佛之事就认为在「称名」,所以是不明白呀。虽自力的称名者,动口而御称念佛之事就是「称名」,但他力廻向的称名者,虽是自己在称名念佛但没有云为「自己的」者。是如原口针水和上所称说:

   「虽是我称我闻  南无阿弥陀

         然是带我去啊  慈亲的呼唤声」

的御念佛。艺州的大瀛和上,上到江户时,告别母亲的遗书信上,称说:

   「极乐之道者一条  南无阿弥陀

         莫走思案工夫  的岔路」。

於「想称念佛而往生」地思著之人者,是无论何者都不明白吧?

 

720、「称名破满」的称名者,不是说「想称念而往生」之不如实的称名,而此是如实的称名。若是如实的称名者,则无云为「我的」之「我」了。若是「无我的称名」「他力廻向的称名」者,则是其原样之「名号」(南无阿弥陀佛)。

 721、「称名破满」的称名者,此即是「赞叹门」的称名。「赞叹门」的称名者,即这是「信心」。这是「南无阿弥陀佛」。故,

称名破满是名号破满。

名号破满是信心破满。

 722、他力廻向的名号其之原样的称名者,此是善导大师的「称名正定业」。

 723、今日的同行者,连「行卷」的「称名破满」之讲义都没作听闻了之事,即使云为「以念佛而往生的呢」「以名号而往生的呢」「以本愿力而往生的呢」「以信心而往生的呢」,也在犹豫不决。又,为不想知彼,连听闻都不使作,一言以蔽之,即使说为只是懒汉而已亦是不为过的様子。即使对那样之人讲「称名破满」,也是无用的话吧亦不知。

 724、云为「石泉」之学者,是说以「称名」而往生(能行家)。其之场合,(一)言「法相的表里」,而说为念佛是表,信心是裏。又,(二)言「禀受的前后」,而说为信心是先顶戴者,念佛(称名)是后顶戴者。其次云为「月珠」之学者,是说(一)「称即名」(二)「名即称」。简而言之,说为称著之原样就是名号,名号的原样就是御念佛。又云为「空华」学派(僧熔、柔远、道稳、断铠等)之人们者,说:

    「『名号』之,是使为第十八愿的『三心』(至心、信乐、欲生),亦使为乃至十念的『念佛』。终日,就御念佛著之原样,不离著名号海。」

725、「称名破满」之文者,非常地难。在一般人的话是无法明白者。要言之,一般人,因为没有真实的信心,所以「称名破满之文」的御转释就无法明白。

 

726、於「正信偈」有「本愿名号正定业」,彼「正定业」者,称为「称名破满」之文的「最胜真妙正业」,是「正定业」之事。亲鸾圣人,在御草稿本的话,则虽御作著为「本愿称名正定业」,但是之后被改为「本愿名号正定业」了呀。将「称名」称为「正定业」的,是因为称名(他力的),即是「名号」故。

所谓「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正念也」,「正念」是信心之事。

 727、一般的同行,是因为有「想如何做啊而往生」「想怎么怎么做而往生」地思之自力心者,所以「称名破满」之文就不明白。

728、在净土真宗的话,则於显「信心」之德的场合,有以「念佛」(称名)而显的场合。於『叹异钞』(第二章)

「置於亲鸾的话,唯念佛而可被弥陀所救助去地,蒙良人(善知识,法然上人)之仰言,而信之外别无仔细(详情)也」。

又,於显「信心」的场合,有以「名号」而显的场合。於御文章有曰:

「闻得弥陀名(信心)之事若是有,则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地,信凭吧大家」。

又有,以称名,而显名号之德的场合。

於行卷「大行释」:

「大行即称无碍光如来名(称名),斯行(虽是称名,但显其原样的名号之德)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也。故名为大行」。

如「称名破满」之文者,将名号之德以称名而显,又是将信心之德以称名而显了者。故,是

称名破满者名号破满也。

名号破满者信心破满也。

 编集后记.法雷通信

〇渡过去年五月十五日和二十二日两次透过NHK电视台而有了稻垣久雄老师之题为「关於欧洲的妙好人」的放送。拜听御故事而被惊讶於佛教,总之净土真宗的御因缘极少他地的人们中,也像那样的,纯粹地被如来的大悲抱住,被住於大安堵之人的实际存在地同时,「佛力难思」地如圣人所赞叹般,於尽十方无碍光明之威神力、本愿力不思议的事实里,如今更不得不惊叹。今后益加念念不忘他地法缘欲被弘扬之事。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〇最近从「法雷」御爱读之人中,前些日子「佛教的生死观」其中就「亲鸾圣人的生死观」而之有了查询,「亲鸾圣人的生死观」那是教行信证的全体,就是以宇宙人生最大而且根本问题之自己的「生死问题」为问题,是於本愿力中被发现了此之解决的金玉良言,是生命之书。本「法雷」,亦皆不外於学习将此圣人的生死观其原样作为自己的生死观而顶戴,於如来的愿力中被给与解决生死之「金刚信心」者。因此老师亦早已在十多年前,就「道元禅师和亲鸾圣人的生死观」而以达意性的文字给与预备著。这回让此成为连载而顶戴之事。「总算俺出时就来了呀,十六年间都等著啊」彼之老师的御声音是彷佛能听到般。续而将「生死是佛的御生命」,更於其之后者将「死的解决」(老师七十多岁时的初稿,已刊),在计划著。请御期待。

台北法雷念佛会
死的解决(第一册)(修润版)                                作者: 稻桓瑞劔老师                                译者: 吴建毅、释瑞照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 九十岁   稻垣瑞劔二、真宗要关五个条 第一条 果上圆成的法门第二
死的解决

死的解决

死的解决(第一册)(修润版)

                                作者: 稻桓瑞劔老师
                                译者: 吴建毅、释瑞照

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八月九日 九十岁   稻垣瑞劔

二、真宗要关五个条

第一条 果上圆成的法门第二条 二利圆满的法门

第三条 难思弘誓第四条 无碍光明第五条 就这样地昭和四十九年(一九七四年)九月

十六日

三、真宗要关大意

南无阿弥陀佛

『御文章』曰:「言信心获得者,心得第十八之愿也。言心得此愿者,心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姿也。」就「信心获得」,有三个著眼点:

()人何故不得不解脱呢?

()人有依自己之力而自己解脱的力量吗?

()谁给与救度?如何给与救度呢?

       没有著眼於这三点而即使学佛法,亦是无法到解脱之道。

所谓解脱是被离生死之事。生死是苦。超脱苦界,而得涅盘之常乐,与一切众生共同成永久弘宣如来的大智大悲之身,就是人生究极的目的。达成此究极目的之道就是佛教,是佛法,又是佛道。云佛道的完成为解脱,又云为涅盘。

       世界的宗教,何故没有明确地解决人不得不解脱呢的问题。又,令使自己解脱的力量有呀无呀,也没在明确地研究之。又,解脱的境地是为何者呢?如何做才能到达解脱呢之问题,又亦是明确地说著之宗教者,除了佛教,於其他不被见。若换言之,其他的宗教,不说「转迷开悟之道」,不知转迷开悟之道。即不说「迷悟染净的因缘」,不知迷悟染净的因缘。世界的宗教虽多,但在说「迷悟染净的因缘」、「转迷开悟之道」的宗教,是唯独有佛教而已。欧美的学者,虽也有著眼於此者,但是明确给与教示解决此的因与果的一个也看不到。这是佛教胜过世界的宗教之点。真宗,作为学问的话,取华严、天台、真言、禅、三论、法相等大乘佛教的精华;作为实践的话,明确地宣说著罪业深重、烦恼具足的凡夫,於信弥陀的本愿力之信一念,超证大般涅盘而到达真解脱之道的。然者作为实际问题,凡夫得解脱生死之道,是唯独本愿一乘、净土真宗而已。

       净土真宗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净土真宗。由『教行信证』生出了『御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教行信证』是为如何之书物呢?那於『大无量寿经』、「正信偈」、『净土文类聚钞』、『和赞』、『御文章』、『叹异钞』等,能够窥其真精神。然而,无论何者,都是难解、难入的书物,对一般民众来说的话,把握其之真意是难中之难。

       一言以蔽之,若言净土真宗为何之宗教呢的话,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大经成就文)。若换言之,是「至心信乐忘己,速归无行不成之愿海(本愿力)」(报恩讲式)。在『御文章』而言的话「圣人一流章」,若在『叹异钞』而言的话第一章就显说著净土真宗的面目。若欲知法门雄浑自然之旨趣的话,无如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於窥

安心细微之点者,将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二河譬」、「六字释」,是应认真地拜见。

       亲鸾圣人即使披阅一切经,虽然如此,亦是不能做到「死的解决」,虽是九十五日间,参笼(闭居祈愿)六角堂,然尽管如此,因为「可出生死之道」也不明白,所以百日之间,往返法然上人之所在。说那是为何呢?若根据惠信尼公之手纸(书信)的话,书记著「是唯只为了欲闻问『可出生死之道』」。

       「可出生死之道」,即「死的解决」,是人生的目的。怕死是动物的本能,「死」由何处来了呢?由「生」了来。「生」由何处来了呢?「无明烦恼」,是受生苦海之原故。

       如何做的话能够逃脱生死的苦恼呢?於那,不修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六波罗蜜)的话不成。那不能者怎么办呢?於此处是只有本愿一乘,即乘阿弥陀如来的名愿力之一道。

       本愿一乘,是『教行信证』。『教行信证』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就我的信心,给与成为信心。

 

第一章 教行信证的使命

『教行信证』,是唯信独脱的法门。

一、『教行信证』,是果上显现的法门。

二、『教行信证』,是念佛往生的真髓。

三、『教行信证』,是选择集的真精神。  

四、『教行信证』,是「立教开宗」的宝典。

五、『教行信证』,是「五愿开示」的法门。

六、『教行信证』,是安心的龟鉴(镜)。

七、『教行信证』,是光寿二无量的开展。

八、『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行信、机法、因果」的书。

九、『教行信证』,是凡夫往生的秘键。

十、『教行信证』,是「真实」、「假权」、「邪伪」的一大宗教批判之书。

十一、『教行信证』,是大乘的精华,世界宗教的最高峰。

十二、『教行信证』,是佛性开觉的大道。

十三、『教行信证』,是愿心庄严的法门。  

十四、『教行信证』,是净土的庄严展开於现土者。

十五、『教行信证』,开示了「四法」「五愿」「六法」,是 信疑决判之书。

十六、『教行信证』,是给与御说「阿弥陀如来」、「本愿」和「名号」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书。

十七、『教行信证』,是将一文不知的尼入道,除疑,也度生死苦海的大船。

十八、『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的一一条,何者都只是艰难的问题而已。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生死之道」、「死的解决」。

十九、『教行信证』,是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一实真如之道、大誓愿海。

 

以上,虽是略看数目十九个条,然此十九个条之一一条,何者都只是困难的问题。要点是「信心获得」、「可出离生死之道」、「死的解决」。

将右之十九个条更个条更缩小、要约者,就是「真宗要关五个条」。将五个条扩大的就是本书。


众生恭敬欢喜如来之心,是因为接触了如来大慈悲心的电波,所以信心之体,是如来的大慈悲心。信心不是凡夫的知识,也不是凡夫的思想。

       没有感受佛大悲的电波之人,作「知解分别」的计度。云此为「自力」。感受了电波的人,是忘己,而仰如来,仰本愿力,是「非常感谢」、「不思议的事哟」地欢喜的。云此为「信心欢喜」。不是凡夫之思。

       是众生闻之力也好、信之力也好、甚至信心欢喜的欢喜也好,皆成就於勅命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正觉中而给与呼唤著之如来。云此为「果上圆成」,又云为「法体成就」。「果上圆成」就是净土真宗的根源。『和赞』(256首)曰:

「光明寿命之誓愿 蒙赐作为大悲本」

       这,就是「果上圆成」之相。光寿二无量的佛之功德外,众生往生的行亦无、信亦无。不仰光寿二无量的佛德,和「若不生者」的本愿力,而「想要自己信而往生,想要自己称念佛而往生」地,只著眼於自己之事而已,而不赞叹佛德之人是不能往生。赞叹佛德之事,早就是信心了,是念佛。

       是「仰赞叹,俯惭愧」地,自然被回向「二种深信」。二种深信外没有信心。二种深信,也不是自己开始深信的,而於阿弥陀如来的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中,已经给与御成就者,就是今所显现的。云之为「果上圆成」。云为「果上圆成」的思想也好信仰也好,在其他的宗教都绝对看不到的。因为不知道「果上圆成」,所以「自己信、自己称、自己安心,而想要以自己欢喜而往生」地思著。 这就是一般同行之姿,「自己」出来之时,不是他力,而是自力。

       一般的同行,说「虽那些都明白,然无论如何也不能安心」。「果上圆成」明白著不是吗?若明白著的话「安心」「安心」地,是应不只著眼於安心而已。「自己安心了的话能往生吗」地,问自己看看最好。不是因为安心了所以亦能往生的御净土。是闻「果上圆成的南无阿弥陀佛」,自然而然,自然地被安心的。是果上圆成之故,在衆生方,信一个也好、行一个也好都不需要拿出者。行一个也好、信一个也好,从衆生方都不需拿出的就是净土真宗。

       世界中的宗教,创立神,而人向神「请、请」地说,只是祈祷、祈愿的宗教而已。神信心的头,决不被去除。因此虽是真宗的门徒,然神信心的信仰,混入他力「果上圆成的法门」。严格地说,就真宗门徒的头中,自力和他力、神信心和信顺勅命、正行和杂行,这呀那呀,混杂啊,好像是火灾现场般的样子。净土真宗若不是如「真宗要关五个条」般地,「纯一无杂」的话不行。云之为「一心一向」。若说「何故纯一无杂呢」的话,「救助力之外无被救助之力」,「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之外,众生往生的因亦无果亦无。」

       只有南无阿弥陀佛一法,能救此极恶最下之机。此机只有依此法而被救度。 「行卷」的南无阿弥陀佛,来到「信卷」给与成为信心。因此是纯一无杂。昙鸾大师将不纯的信心诫言为「三不信」;将纯一无杂的信心,开示为「淳心、一心、相续心」之三信。天亲菩萨给与显示为「一心」,一心即是「金刚心」。将

「依本愿力往生」地,心决定了的,云为「一心」。

       所谓「果上圆成」,是云「佛是尊贵的」、「本愿成就的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尊贵的」之事。说「如来是尊贵的,本愿名号是尊贵的」之事,就是真宗的根本义。说「如来是尊贵的」之事,不思为尊贵的话,即使几十年地听闻,那呀这呀

都是水泡,往生也是不可靠之原由。


在禅宗的话,不说「佛的存在」、「佛的尊贵」之事不成问题。其理由者,因为禅宗是「自证教」(自力),发挥了「自己本来的面目」的,就是所谓的「见性」,是「悟」,所以於心外是不承认佛的。在天台宗也是,虽然承认弥陀净土,但说那为「唯心弥陀,己身净土」(或者,己身弥陀,唯心净土),弥陀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於自己心中见之的;但是於净土教的话,「弥陀也好净土也好皆於心外见之,依其之本愿名号的功德而往生弥陀的净土,即时成佛」地教导。是所谓的救济教之故,说「阿弥陀如来的尊贵」之事,是成为第一的问题的。说「唯心弥陀,己身净土」之事者,即使亲鸾圣人的时代,在学者间亦盛谈著。被见此而亲鸾圣人非常感慨,而於「信卷」的序仰言:

       「然末代道俗,近世宗师(一宗的祖师),沉自性唯心(唯心弥陀,己身净土),贬净土真证,迷定散自心,昏金刚真信。爰愚秃释亲鸾,信顺诸佛如来真说,披阅论家(龙树、天亲)释家(昙鸾大师、善导大师、法然上人等)宗义,广蒙三经光泽,特开一心华文(天亲菩萨归命之一心)。」

       於圣道门的学者,赞叹净土门之人亦有的话,诽谤之人亦有。阿弥陀如来呀净土,在心内呢还在心外呢的问题者,於云「心」为总该万有的一心(真如)时,即使说为「在心中」也好吧。於见心为凡夫的妄念之场合,是可说为「净土在心

外」。内外的问题,是立场的相异。若依所作解释般者,是「内者外也,外者内也」。亲鸾圣人,严厉地非难「自性唯心说」的,是当时的僧俗,庸庸碌碌也不修行地,卖弄自性唯心说,因为是否定了净土者,所以圣人就感叹之。

       现代人被科学所毒害,否定阿弥陀如来和净土的倾向强烈,彼等者,不知大乘佛教。彼等读大乘经典,纵使没修禅定,若是将禅三昧的真理,即使稍作研究的话,也不会违背於信如来、信净土。

       大乘经典都不读,不知禅定的真理之一般民众者,依信高僧方之说,而能够信如来和净土。於「正信偈」有「唯可信斯高僧说」的是此处之事。几十年亦皆闻了真宗的说教之人大多数,说「信心得不到,不能安心」而溢著泪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彼等因果也不信,无常亦没痛感,御释迦就是佛陀之事也不思,连阿弥陀如来的存在,亦窃疑,说「如来就是悲智圆满的尊贵之御方」之事也没思。彼等,又亦不尊敬高僧方的人格,「正信偈」、『御和赞』、『御文章』,也是没有认真地拜读。

       唯,是一味「想要往生御净土」、「欲求信心」。 真宗的门徒虽多数,是这种人,然其中者,「想要往生净土」、「想要顶

戴信心」、「想要安心」地思之心是强烈的,说为彻夜亦碌碌难眠地热心之人是有。於那样说之人,在无论作了多少法语的说教之处,「嗨,那也在听闻,那也在明白,可是信心不能顶戴,安心出不来」地说。对那样说的人无计可施。「因为无计可施」地说,而连放置不管的道理亦不行,若这样说的话,得以明白吧,若这样说的话,佛的尊贵就知道吧地苦心、取笔,是书写书物的理由。

於人生,如「死的解决」般困难者没有,又这般重要者没有。云为

「一大事」,是此之一点。圣人曰:

「由闻愿力报土真因决定。」(行卷)

又曰: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总序)

又曰:

「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化卷)

又曰:

「忆念弥陀佛本愿,自然即(在信之一念)时入必定(正定聚)。」

       (正信偈)倩案净土真宗,净土真宗和其他的宗教不同,不是从人方面出发,不是为了自己的我欲向神祈祷、祈愿的宗教,而众生的信也好行也好、往生也好成佛也好,由於如来方给与御成就,而给与立即显现的就是如来的大正觉、南无阿弥陀佛。故於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云此为「果上圆成」,亦为「果上显现」。「果上圆成」就是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力成就之御姿),即是「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如来,是「法性法身」(实相身),亦被是「方便法身」(为物身、报身如来)。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是不二。将不二之佛身,天亲菩萨仰言为「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宗人多数者,想著要取信心。於彼等者有疏忽之点,没思考其次之事。即, 因为自己闻了所以被救助的呢?以本愿力被救助的呢?

是自己顶戴了信心之原故,而被救的吗?

       又因为自己顶戴了信心所以被救的吗?依阿弥陀如来正觉的功德力(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而往生的吗? 因为自己能往生地思著所以被往生的吗?由於不思议的誓愿(誓愿不思议)而往生的吗?

       将此点,若彻底地思都没作的话,亦无法想像。若连听闻也没作的话明白也不会有。这就是多数人不注意之点。事情是很简单。

「是因为给与救助 所以被救助的。」

       虽然这就是明白的那般者,但是一成为实际的问题,就把它扔在一边地作著,而只「想自己取信心而往生,想安心而往生」而已地思著。这就是大多数人的实态。为了清楚指出此点,是於第一条设置了「果上圆成」(果上显现)的。

       阿弥陀如来的功德,显现了於此娑婆世界的是「教、行、信、证」。即使云顶戴信心,不是以自己的力量可以去顶戴的,而是净土如来的功德显现於现土,给与满入众生心的,就是信心。示此不可思议功德者,就是第一条的「果上圆成」。於信心信心地说之前,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其正觉(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议,明确地听闻「是哪里不可思议呢」最好。不听闻阿弥陀如来是什么样的佛呢、是什么样的慈亲呢,而想要取信心的话,没有能取那样之的事。    

净土的庄严有三种:(一)国土庄严(十七种)、(二)佛庄严(八种)、(三)圣众庄严(四种),合并三种庄严,即有二十九种庄严。

       在佛的八种庄严之中,第八项庄严,就是「不虚作住持功德成就」。此之庄严,如何不思议不是吗?

         「信佛本愿力而心忆念者,速将云为『功德大宝海』的名号功德全部让我能顶戴(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净土论)」地说之不可思议功德的事实,就是佛的功德庄严。换言者,是说如来的功德庄严(南无阿弥陀佛)给与成为我的信心之事。依此,知道「果上圆成」的意思最好。这才是他力的至极。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雷音 第76号(1983·4)卷头言                   瑞劔信心是由信人(良人)生起。圣人御信靠著天亲菩萨呀法然上人之事,是正如和信佛有同样的价值。斯样地圣人直接地仰信天亲菩萨的御法语为佛说,圣人是在菩萨之前成为婴儿,而被信奉「一心」之华文呀。我等亦是在信圣人的御法语处信心就确立
法雷音 076

法雷音 076

法雷音 7619834

卷头言                   瑞劔

信心是由信人(良人)生起。圣人御信靠著天亲菩萨呀法然上人之事,是正如和信佛有同样的价值。斯样地圣人直接地仰信天亲菩萨的御法语为佛说,圣人是在菩萨之前成为婴儿,而被信奉「一心」之华文呀。我等亦是在信圣人的御法语处信心就确立呀。不使己见人(良人),信心就无法获得,如果在说无法获得的话则可怜愍哉。

信心铭(七十六)         瑞劔

如来的智慧呀大悲者,取於凡夫的话则除了於说为不思议之外无法想像。因为就是如来的佛智、大悲不思议,所以誓愿力亦是不思议。以凡夫相对性认识之智慧的话,则无论如何都无法信誓愿不思议力。此故於信誓愿不思议力者「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呀。此信心不是凡夫之力,是如来的誓愿力。是以誓愿力而顶戴使信誓愿力呀。因为彼之被信,所以这也是不思议。此时蒙受摄取不舍,是能离生死呀。称之为正定聚、不退之位。必能往生超证大涅盘。净土真宗诚是如来誓愿力不思议的宗教。

於真如海生起了一波浪是不思议。那是誓愿不思议,是不可思议的誓愿力。是包含了大智大悲全部功德的一波浪。彼波浪於生死海从无始之昔,作为将在沈浮之处的众生,是一人不留地,於闻信一念,使得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的 弥陀同体之悟的场合,而说为「不使往生极乐无为涅盘界者不放手」之如来的念力波。弥陀誓愿不思议,是如来念力不思议。是难能可贵的不思议。是诚惶诚恐的不思议。

於『和赞』曰:

「本愿圆顿一乘者 逆恶摄取地信知

烦恼菩提体无二 迅速疾得(往生则直接)使证悟」。

又曰:

「名号不思议海水 逆谤尸骸亦不宿

众恶万川若归入 功德海水成一味」。

於「正信偈」曰:

「往还回向由他力 正定之因唯信心

惑染凡夫信心发 证知生死即涅盘」。

誓愿不思议的呼唤声是「汝一心正念直来吧」的招唤之声。「呼唤声」是佛心,亦是愿力。佛心是如来的大慈悲心。如来的大人格和凡夫的人格,依誓愿不思议而感应道交之处,始能闻到大悲之声。唯独信顺此二尊的勅命。这即是真实的信心。於「呼唤声」外无佛心,於佛心外无我被救度之道。是大悲的佛心之映到、彻到、印现於我之心,而云为闻到之事亦忘,云为信了之事亦忘,烦恼波之火亦忘,被随顺佛心之声,而直接地成为「白道」上之人呀。白道是如来的勅命,是呼唤声,是誓愿不思议。白道又是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的行者归命之一心。

於三定死的旅人(我之事)如来誓愿的「莫担心」之声响起呀也是不思议。若从道理理论而说者,我是没有被发声的资格者。没有资格发声而如来赐与「莫担心」「一定救助啊」「汝的往生我(如来)能保证了」「就那样地来吧」地呼唤了。这不是不思议是什么呢?於不思议者真难能可贵呀。

声(誓愿的呼唤声)是心(大悲心),声(名号)亦是光(光明)。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呼唤声」中有力量(本愿力)。是可凭靠之极。「呼唤声」响起之处,愿力自然地「依靠」「依凭」之心就涌起来。此心是誓愿力,又是大慈悲力。此信凭弥陀之心是归命(信心)。归命非凡夫自力的心,是本愿招唤的勅命。

阿弥陀如来赐与「汝一心正念直来吧」地呼唤。「一心」是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即一的「一心」。十八愿是勅命。云誓愿的真实为「至心」,将如来誓愿的真实之彻到我,而唯无疑、无思虑地,乘彼愿力称为「信乐」。以如来的至心、信乐而来生到安乐净土吧地赐与仰唤呀称为「欲生」。因此所谓「一心正念直来」,是说以如来的至心、信乐而「直来吧」的意思。以三心是如来的「智慧」、「慈悲」和「方便」三门之彻到众生心而成为了「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者,而三心是由如来所回向者。

就言「就这样的御救助」而有二种解释:

(一)尚未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者,光在口头上说著「是就这样地」的话则无济於事。若不闻本愿名号的由来者则不成。

(二)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信凭弥陀的人是往生必定之人。此真实信心的行者,往返几十年之过去看看,以前,是想以这个而能往生呢、想以那个而能往生呢、若如何作的话则信心能顶戴的吧地,烦恼著者,就愈加,是无论如何都不行的我,听闻再听闻,若听闻了看看,则是直到认为闻到了之「闻心」被誓愿力拂去,成未闻前之婴,而「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地,被忆念誓愿不思议之大悲心的念佛呀。此时,云为「真是就这样地」之事,是被誓愿力所照亮而顶戴被忆念呀。

「就这样地的御救助」若闻到的话,则「是何等荒谬呀,那样者是净土真宗吗」地想之人虽也是有吧,但此「就这样地」,就是非常难过之关卡。口头上的「就这样地」是死的「就这样地」。在脑海中觉得著是「就这样地的御救助」呀,又这也是奇怪者。

父亲,久太郎在存命中,父亲经常拜访云为炭川之家,而每次去,都会对炭川的老板娘讲说著「婆婆,请不要担心呀,是就这样地」之事。在父亲死亡十年后我亲自拜访炭川的老板娘。老板娘说曰:「你的父亲死亡,虽刚好到了十年,但至今,始明白了说〈就这样地〉之事」。在说「就这样地」「就那样地」之时,是不容易那样地就於身的。父亲之一生就是「就这样地」的念佛生活。

以真实意而说的「就这样地」之事者,『叹异钞』的『被弥陀的誓愿不思议所救助去,而往生者遂也』地大音响流,而如来大悲的齿轮转动之处,凡夫的小齿轮,是能受其力而「往生者遂也,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转动之事。即是信誓愿不思议为不思议地,顶戴了使安堵之境界。

「汝一心正念直来」之勅命,是本愿招唤的勅命。是如来的仰言。闻「仰言」,不是将其「仰言」之御法语,我机也要想如何做而安心地作呀。即使闻勅命,我机也想如何做而安心地作之处,早已混杂著自力心了,勅命逃走了。勅命是如来的勅命。是不给与舍弃苦恼之我的阿弥陀如来全生命无法释怀的呼喊声。唯有勅命遍响著之天地,才是无碍光照耀的法界(众生海)。

於「行卷」曰:

「归命者本愿招唤之勅命也」。是应该好好地吟味。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於南无阿弥陀佛再无不足

言真理者,从一方来看的话则不明白。真理虽是以完美无瑕,而通透著了者,但因为其通透著了的真理之面目拥有千万无量的面向,所以从小乘佛教来眺望,从大乘佛教来眺望,从华严、从天台、从真言、从禅、从净土、从三论、从法相、又从现代科学、从哲学、从所有各方面来眺望,立於大处、立於高处,而若不真正知道说真实的真理是什么呢、在於何处呢之事的话则不成。这决不是在普通人而能够之事。因此作为我等的话,则首先信为御释迦如来的佛语,是御显示全部的真理,而即使只以一句的法门亦珍惜地顶戴。如来的言语,於一语中含著了无量义。将无量义摄著於一语、一句。於如来的佛语外没有可离生死,而入无量寿的生命之道。一领悟真理拥有著无限数多的面目之事,就八万四千法门,也能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难能可贵地接受。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我,是赐与被摄於南无阿弥陀佛之中。任何不足皆无。

作为真理,於我得往生成佛的真实利益以外,对我而言没有真理。

唯独仰信佛语

佛法的真味,是唯独仰信佛语。於此外,根亦无者叶亦无。深事亦无者,则浅事亦无。佛语就是如来,甚至连仰信佛语之事亦皆是如来。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本愿力。即使以一句的御言语,而那也是一切经的全体、宇宙真理的全体、我往生的全体、信心的全体,那就是如来,同时是我的生命,是安心的依据处,是应思。於仰信佛的言语外佛法亦无,信心和往生亦无地,一不好好地思考,就无法出信心之晓天。是「若随顺教和佛语者,则更无外杂缘」。这是佛法的密诀。

於随顺佛语以外是无信心呀。明明那样,却想要取信心而困扰。即使如何想要取信心,又怎么能取者呢?说佛语是真实、是甚深微妙之事不使明白,而如何做信心之能取呢?说佛语无法被信呀,是把如来想成只是一点点伟大的人之程度的吧。佛果真就是佛,是不思议的、难能可贵的佛地若明白者,则即使觉得其御言语是无法信,亦应会被信。

佛智眼和凡夫眼

以佛智眼所见的世界,和凡夫看到的世界是不同。那个明白了的话就是伟大者。

生病和佛法

生病半分也好七分也好都想罪恶之为原因地御觉得著。没有养生就是剩下的三分呀。没有养生也是一种罪恶。有说为是忽视受生於慈亲的重要之原故者吧?是遗憾的事。说为忽视之事就早已是不孝了。在不孝者没有幸福来临那样事不是吗?甚至上自天子下至人民不孝亲,而说为因此祸之不降临者自昔是一人也无。首先第一,忽视自身,以酒呀女人而生病者,是说为自己对自身、对内在那些器官不亲切者。身体也是生物。作了虐待、杀害生物之事者,那怕是自己呢、是他人呢、是其他动物呢都不是好事。杀生者往往因生病,而短命。虽然是如果不杀生就无法活命之今日的生活状态,但是因「君子取物有道」,而觉得「对不起对不起」而吃食最好。最好顶戴称念佛。虽说为买卖,但作杀害生物的买卖是决不赞同。即使就那样,也是应该庆喜让自己顶戴到即使没有杀大的生物今日亦能吃食之身的幸福。如果生病了的话,则要想到自己的罪恶,而应该大忏悔吧。因而生病是早已治愈了。欲吃药、养生、忏悔,若念佛感谢的话则即使病没治好亦会变成轻。死病也会延长。死命也会延寿。信佛者,因为从心底起安心,所以健康也增进,也能长寿。生死问题的解决就是健康之本,就是长寿之本。是「信为道元、功德母」。

正觉的深远和难能可贵

我等是迷的凡夫;佛是御证悟的觉者。凡夫的眼目和佛的御眼目是不同。言「目」的是智慧之眼。智慧不同、目不同、心不同、慈悲不同的佛「证悟」(正觉)之尊贵、深远、难能可贵,是不思议呀,而甚深微妙之事,绝对绝对,不是我等凡夫的心和言语之所及。一言以蔽之,如果於凡夫和佛的话则境界不同。正如,人的境界和「跳蚤」呀「虱子」的境界是不同著般之者。首先那样一明白「思计」是就成无吧。

法雷
 先德法语

               利劔

圣人之常言

轻忽地看过於『叹异钞』(第十八章)有:

「於圣人之常言:若善加思案弥陀五劫思惟之愿者则独自为了亲鸾一人也(乃至)丝毫亦不违背善导亲身御在说『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身地令知』的金言」

之文的话则不成。可宣说为善导大师的「无有出离之缘」(没有被救助之缘)之机的御言语,和圣人所仰言「为亲鸾一人」的金言,谓为「丝毫亦不违背」也是好像一点都不被思考般呀。

先辈是善得此意,而御判释为闻佛愿的生起是机的深信,闻佛愿的本末(因本、果末)(他力摄取的本愿力)是法的深信。

若是以於绝对性无有出离因缘的我等为本而蒙赐发起之本愿者,则方是被仰言为「阿弥陀如来之本愿者徧为我等也」呀。

此圣人的御常教者,又,常拜读『唯信钞』吧、拜读『一念多念证文』吧地,依蒙赐劝说的御消息之文而如其之化风般也被拜察到。

然者偶尔有看到「称名本愿」(称念而往生)的教语之事,而这正是高祖(亲鸾圣人的御常教,如「唯信」的化风是起自中宗(莲如上人)吧地使思考之人虽也有,但不得不被说为陷入没有口传(老师的指导)而拜读圣教之人的偏见。

虽然『末灯钞』之御文全是称名本愿的教语,但这是对有阿弥陀佛(人名)的御回答。

在关东教团的人们中,将圣人的常仰言,唯只是听於耳而已,虽未得达到深意者,但因为偶尔看到主张为念佛往生之人,而误认为是边地懈慢(化土往生)之机(人),所以是给与作答念佛往生的教语未必是二十愿之事者。闻为念佛往生而误解为二十愿呀不是从元祖(法然上人)而来的。是从误听了三愿真假(十八愿是真愿,十九、二十愿是假愿)的法门之处而来的。

「置於亲鸾的话则唯念佛而可被弥陀所救助去 云云」(叹异钞第二章)

之御文,是因为日莲上人诽谤法然上人的念佛为「无间(地狱)业也」,所以被回答之者。於此时不可有回答「唯信正因」的道理。

『和赞』有「称我名字地发愿 又若不生者地誓」(道绰赞),是用御赞叹述说道绰禅师的法门,也是作为行门(称名往生)的法门,而有那样说之原由。

高祖圣人独自的化风,不,被来作为本愿一乘(逆恶不漏之本愿力的宗教,净土真宗)之本来面目者,「至心信乐欲生地 劝化十方诸有哉

不思议之誓愿显 作为真实报土因」(大经赞),这才是真宗的化风。特别地施加到冠注(在本文上头加写了注释),而注释著「第十八选择本愿之意也」。

若能窥此点者,则按照拜读『一念多念证文』吧、或拜读『唯信钞』吧,地蒙赐劝说的御消息之文而能如御常教般明确地被顶戴。

欢喜赞庆(续)         瑞劔

四十五、三心即是一心。天亲菩萨的一心归命,此即是正教,是正义,是正行,是正解,是正业,是正智。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和赞的真髓40       瑞劔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邪执之过251

未得菩提之人皆 专修念佛视成仇

顿教毁灭之徵兆 生死大海无边际

所谓「未得菩提之人」,是无法得到菩提的人。所谓「顿教」,凡夫能速成佛之法,是专修念佛之事。所谓「徵兆」,是以「验」字之意,而说毁灭(诽谤,消灭)顿教的其之果报。

对是顿教的真宗(专修念佛)成生怨、毁灭之者,永远沈沦於生死海,而无有出离之时地,赐示由邪执生疑谤的罪过。

正法时代之原样252

虽思为正法时机 然成底下凡愚身
清净真实之心无 如何能发菩提心

所谓「底下凡愚」,是低劣的凡夫。所谓「如何能发菩提心」,说为如何能想发菩提心而得道呢的意思。

圣道之难行253

自力圣道菩提心 心和言语皆不及
常没流转之凡愚 如何可令使发起

所谓「圣道」,是自力圣道门之事。所谓「菩提心」,是想要开悟之心。所谓「常没流转」,是尽在沈沦於迷的生死海的众生之事。所谓「如何」,是说如何能想发如菩提心般之事呀。

菩提心之难发事254

三恒河沙之诸佛 出世出身昔之时
虽然发大菩提心 自力不堪使流转

所谓「三恒河沙」,是接近如三倍恒河沙数般多的佛之事。所谓「出身昔之时」,是虽然遇到活生生的佛之意。

净土真宗今盛也255

成为像末五浊世 释迦遗教使隐藏
弥陀悲愿广弘扬 念佛往生兴盛也

以圣道法为释迦如来的遗教,以净土门赐作为遗教之外(门余之道),是以弥陀法为真实,赐视圣道法为释尊随他(应机而所说呀)的方便故。到了像法、末法圣道门就衰微,净土门变成兴盛的是自然之道理。是令舍从来之执情而请归依弥陀法哟地赐劝化呀。

净土门的利益256

超世无上地摄取 五劫思惟作选择
光明寿命之誓愿 蒙赐作为大悲本

所谓「超世无上」,是超胜诸佛之意。所谓「摄取」,是想要从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净土中选择,将其之善妙者,选取了之事。「光明、寿命之誓愿」,是第十二愿、第十三愿。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者,是净土自然之妙果。那就是「大悲之本」。

教行信证拜读记69       瑞劔

行卷(续)

705、若说如何作而顶戴其(十七愿的)南无阿弥陀佛(大行)呢的话,则那是信心(大信心)                                                               (十八愿)。因此,「大行」和「大信」,是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大多数的人,都离开大行,光在想要顶戴信心,而往生。除去阿弥陀如来的正觉(本愿)(名号)                             而「信心」在何处皆无。信著之原样就是「本愿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教、行、信、证」皆是南无阿弥陀佛。净土真宗的信心,是 「闻其名号(第十七愿的名号),信                             心欢喜」的信心。

                     不使闻名号的由来(本愿的生起本末),早已想要顶戴云为「信心」之「往生极乐的车票」之人虽                            多,但那样的「车票」在何处都不应该有吧。

                  (本文)〈正释〉

                  大行者 则称无碍光如来名。

706、在岐阜县有人一天二万遍在称御念佛。於临死时彼人就说了,「因为我只在称念佛了呀,                                                            所以大概是能往生御净土吧」地说而成亡了。此人的念佛能称为「大行」吗如何呢?如果以「大                                    概」的话则不行。即使称名亦无明尚未破,是无相违於往生的志愿无法满足之人的念佛。这种念                                    佛是被称为「不如实的念佛」。「如实的念佛」,若不是志愿满足的念佛则不成。

                      多数的人,是说「名号独働」(名号的独用,或者名号的独立)之事。如果「因为自己只在称念                                    佛了,所以大概是能往生吧」著的话,则不成名号的独用了。是自己以自力心而在念佛了呀。

707、今之言「大行」呀,是奉称了「无碍光如来名」的念佛。所谓「无碍光如   来名」,虽和「南无阿弥                         陀佛名」是同一,但於言「无碍光如来」之处, 称赞、称扬如来之事就显现著了。此念佛是「称赞                          的念佛」、「称扬的念佛」。於称赞、称扬御名之处,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用就显现著。为这样的念                            佛之故,是被称为「大行」呀。因为即便无名无实地唯出声而御念佛了,所以那样之称扬、称赞亦                            不成。称「无碍光如来」之事早已就意味著称赞、称掦了。因为是信著「南无阿弥陀佛的独用」了                             之后的念佛,所以是被称为「大行」呀。「十七愿的名号」者,是称扬、称赞的名号。「行卷」的                            名号是那样。是故被称为「大行」呀。

708、自力的念佛者,即使念佛,亦是「没有能称之功」。自力的念佛不被称为「大行」。 如果将出声                                    「南无阿弥陀佛」,而称念名号的称为了大行呀的话,则是「如实的称名」呢或「不如实的称名」                             呢不清楚。若称「无碍光如来名」   的话,则成称赞的念佛故,「如实的念佛」之事就被知道。

709、称名念佛虽是好事,但那是「如实的念佛」呢或是「不如实的念佛」呢,  地说之事者,若不确实地                          先给与区别的话则不成。「如实的称名」虽被称为「大行」,但「不如实的称名」是不被称为「大                            行」。「名号」虽是大行,但今者因为「如实的称名」即是「名号」,所以是在名号流布的心境                                    下,以「称名」而给与代替了名号呀。因为「名号」就是「大行」,所以「他力回向的称名」亦又                            被称为「大行」。

法雷通讯

〇梅香已过而到了樱花季节。谨致上『法雷』七十六号。

〇由於稻垣久雄老师,在诸多忙碌中编集之御努力,欧洲文真宗志『净土』卷四           -二号被出刋了,报告          著去年夏天欧洲真宗大会的情形。见证到真宗的法灯有           以世界性广泛重新被持续点燃之事的致思。有           缘的各位请订购拜读喔!

 

台北法雷念佛会
法雷音     第77号(1983.5)卷头言        瑞劔说想要信本愿力之不被信的人,是自己的反省、大圣释尊和亲鸾圣人的研究不足。真宗之教正因为是世界第一的、最高最深的宗教,信之,而离生死,入涅盘城之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话虽如此是以「信佛」之事一个而能够得到真解脱呀。其故,本愿力的宗教,若
法雷音 077

法雷音 077

法雷音     77号(1983.5

卷头言        瑞劔

说想要信本愿力之不被信的人,是自己的反省、大圣释尊和亲鸾圣人的研究不足。真宗之教正因为是世界第一的、最高最深的宗教,信之,而离生死,入涅盘城之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话虽如此是以「信佛」之事一个而能够得到真解脱呀。其故,本愿力的宗教,若说为难则很难呀,但说为易者,则这般容易的宗教没有。说为容易呀,是因为以如来的「真实」一个、「御念力」一个而被救助故。

 

信心铭(七十七)         瑞劔

佛教是佛陀的教说,是可出生死之道,又是佛陀所证悟的法界大真理。可出生死之道者,是唯有禅定和大信心。所谓禅是说息虑凝心,而悟空无我,到达与境界冥合之领域。

所谓大信心,是说无碍光耀破无明暗。生死罪浊之凡愚,於阿弥陀如来的光明名号外无有可出生死之道。阿弥陀如来是大慈大悲的慈亲。於『和赞』曰:

「五浊恶世之我等 方唯依金刚信心

舍尽永长之生死 到达自然之净土」。

这又是佛智大悲的御働(力用)。称之为「自然法尔」。

凡夫小智的「働」(计度)者,这皆是妄念的范畴。法界唯只有无碍光的照耀。大信心是唯乘无碍光之流。自己取得了、顶戴了信心地,「自己」一出头的话就皆自力。所谓「他力」,是将被如来的本愿力所迁流,而回归慈亲的故乡的称为他力。他力中的自力,云之为二十愿,又云为十九愿。

「想如何做啊而往生」「如何做的话则能往生呢」地,使劲。是早已在落入此自力的泥沼了呀。

於「就那样地来吧」之勅命外,这边拿出的信心是没有。如来宣说:「就那样地来吧,在御净土等著汝喔」。若竖起著自力之角的话,则往生是难中之难,若奉任如来的话,则是易中之易。

已到生命是,最后一分钟了,除了奉任如来之外,别无往生极乐之道。极乐之道者一条南无阿弥陀,莫邪见 莫思考。

凡夫的想法者皆自力。即便作了思案的工夫,全皆无外是地狱业。

能将地狱行 就那样地救助之御本愿。

心和言语 皆绝尽 归命不可思议尊。

想取信心 想取信心地几十年。

精疲力尽 被捞起 蛙哉!

佛法是「很难啊」地若说者,则作退却。若说为容易者,则甚至连如来都会看不起。虽说为任凭业报,但是没有劳苦之人无法顶戴。

信心开於劳苦之枝。

如凡夫成佛般的大事业,在小看的话,则皆落第。以本愿力好大呀,而将落第的众生,就那样地,佛智不思议成不思议,大悲不思议成不思议。

凡夫是被囚於概念的动物。所谓火是斯样者,所谓水是斯样者。云之为概念。如来,是立於差别即平等、平等即差别的,法界一如之佛智而御存在。万物是何物呢不是在凡夫可明白者。但是,将三论宗「八不中道」的真理、天台宗「空」「假」(现象)「中」(中道)「三谛圆融」的真理和『维摩经』「不二」的真理,一稍微吟味,是就没有入迷於各种迷信之事吧。佛教因为是映现了於大圣释迦牟尼世尊的大寂定之镜的原样,给与御说,所以丝毫都不相违。人之说,因为是凡夫的「我」、「物」和「凡夫的人意识」之,综合、判断而述说的,所以无法将实相,如实相地表说。科学的世界,虽是最正确,但即使在科学、在哲学也不明白者,是「物其之者(本身)」「心其之者(本身)」「法则其之者(本身)」,对人而言的话,则是永久,被关闭於不可知的秘库中。恐怕即使经过千亿万年都不明白。於佛教亦在说「五种不思议」(众生多少不思议、业力不思议、龙力不思议、禅定力不思议、佛法力不思议[弥陀誓愿])。是有「不思议」。人之勉强想理解地作之处是不理解,而说出「神创造天地万物」等呀。迷信的数量在於无数。以迷信的话则无法成佛。

於真宗重要的事者,虽然自己就是「凡夫」,但是不知道云「凡夫」之事。言「凡夫」者:

「空言,戏言,无有真实言」

「妄念之外无别心也」

「共是凡夫而已」。

自己虽就是凡夫,但因为是不知凡夫之事,所以出自力的「働」(计度)呀。彻底性地赐与明白了凡夫之相呀就是「机的深信」。善导大师曰: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虽是这样说之凡夫,但「早已想要顶戴信心」等地思的是,云为太自私自利者。「想要往生到御净土」虽然也是可以,但是脚下的地狱猛火怎么办呀?不知落之事者不被救助。「机的深信」若无者,则「法的深信」亦无。

信心不是「知识」呀和「思计」。是「佛力」。是「本愿力」。於凡夫的习性,是不知道凡夫之事般之者就不被救助。於往生御净土者,作地狱行的学习方面就是近路。恶皆是罪。烦恼皆是罪。妄念皆是罪。

「若论(浊世的)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驶雨」。

释迦如来是以众生如狂风暴雨般,非常激烈地造罪呀,而「惊入火宅之门」地,御出现在此之世了呀。每天每天吃鱼鸟呀和肉类而丝毫都不觉得罪恶般的人是堕落了。为了作为生存的欲求都是罪。忘记自己的罪,而想取云为「信心」的牡丹饼(红豆饼)地作著。佛教徒也是堕落了者。这就是末世。以罪的自觉为100分、以仰彻本愿力为100分了呀称为信心。忘记「佛」,忘记「凡夫」,无罪恶的自觉者是不被救助。不知「无常」和「因果」者是无法往生。

知无常和因果而渐登一年级生。     在本愿的不思议是没有毕业了。


随想录
           瑞劔

心、肉体和世界

世间的人将「宗教」之事,这呀那呀地批评,「宗教者阿片也」等地,今日的年轻人们虽然说著,但因为不知佛教,所以才说著那样悠哉的话呀。佛教是自身的问题。一来成为自身的问题,就心也包含在其中,世界也好人类也好,从山川草木,甚至一切作为生物者、能生存者的苦乐就进入自身中来。首先一看人的肉体,就是从说是肉呀骨呀的物质而在构成。那会活动,而持有像说是痛呀、或是苦呀、或是热呀、或是冷啊的感觉,又也会作种种的思考、思计。若从那方面来看的话则肉体全体就是「心」。是心而全体又是物质。离肉体而存在著者就是世界。自身也进入世界之中。若无肉体则无世界。若无心则肉体也好世界也好皆无。一从世界而说,就若无世界则肉体亦无,心亦无。此者(身、心、土不二)明白的话则是说开始入门於佛教了者。御释迦如来是肉体、心和世界的真实之相(亦是身、心、土不二),但入真理之全体而能赐与垂教。要言之从「证」的世界流出了之言语就是佛教,到达「证」之道就是佛教,「证」其之者(本身)就是佛教。要言之佛教是自己的事、自身的事、自心之事的呀。即使连「阿片」什么都没有。是现实的问题。

 

佛教不是迷信

佛教是能离一切迷信之教者。若有迷信的话,则那不是佛教。於言「宗教者阿片也」之人,也在自己办结婚时,早就调查日子的好坏呀、八字相合等。是可笑的事。又也在孩子一濒死就祈祷呀「咒语」呀等地,大事叫嚷。这也是可笑的事。又自己一濒死,就会做种种的迷信,「不安」、「疑惑」和「恐慌」,往来交集於心。这也是奇妙的事。

现代人大多数者都眼睛只向外看,也以自己的利益为思考中心,又也作为日常之行。

御释迦如来,是唯思一切众生之事而真正地,就如「如来」之意般彻底成了「无我」的圣者。「无我」是「证悟」的正味。於「无我」之底流著「大智大悲」。一不彻底成大智大悲,就无法彻底成「无我」。我等虽是生死凡夫,但被顶戴立即往生御净土,而彻底成「无我」其之者呀。那就是称为如来的本愿力者。本愿力的目的者,於其之外别无。真宗的目的亦於那个以外别无。他力真宗实是殊胜的、别无比类的宗教。从此见地一说,就宗教断然不是「阿片」。最好彻底成「无我」,成得施大悲於一切众生之身,否则的话那就太随便了。即使那样,如来,也不得不将那样说之人的由恶迁恶、从苦入苦之姿,目不转睛地注视著故。是见而不见,将宇宙的真理之原样、心的真理之原样、肉体的真理之原样,赐与御说教,作为想让一切众生逃离苦,而得最高的乐,今现在二六时中赐与在働(力用)著呀。如来之出现不是久远之昔的传说。在佛经的文字中,於所言之中,活生生的如来就御在。

於让我顶戴今活著之中,如来就御在呀。有如来而我活著。於如来的无量寿中,有我的无量寿。是无如来而无我的真存在呀。

 

地狱极乐的讲法

说净土真宗之人者,有非难云为只作地狱极乐的讲法。在其处於年轻的住职中,有说:「我是於说教中讲地狱极乐之事」的人。因为是听闻的同行就只有老爷爷、老婆婆而已,所以讲法总是变成地狱极乐的讲法呀,也是理所当然。说年轻住职不讲地狱极乐的,是年轻人嫌弃故吧。无论何者,都无法令人心生感佩。

 

龙树菩萨和天亲菩萨

真宗的第一祖是龙树菩萨,第二祖是天亲菩萨。龙树菩萨御撰写『中观论』等,而大大宣传般若,说大乘佛教的真理之本处的「空」,而破外道错误的思想。龙树菩萨边说般若空,边於一方面变成御信奉弥陀如来,而将御自身的信仰,明确地御显示於「易行品」中。一说真宗根本性、哲学性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般若「空」。以不坏「空」之真理,依「空」之真理,於如「空」的真理那般,而被建立真宗的哲学。天亲菩蕯剖析「空」的内容,从里侧建立了云为「唯识论」之困难的佛教哲学。然后御自身御归命阿弥陀如来,著作云为『净土论』之殊胜的御书。云「般若」、云「唯识」,那都是很难的学问。是即使花五年呀十年也无法明白者。那个先不说,难能可贵的事,是剖析那样困难的佛智世界,穷极於天地宇宙的真理,其后,说净土法门不是「虚假」,是御自身亲自示范御榜样,而仰信如来的本愿力之事。因此我等,能够素直地信彼等二菩萨的御言语。就宇宙的问题、心的问题的话则虽是深奥难懂,但唯安心仰信如来的本愿力之事是能够呀。

 

欢喜赞庆(续)       瑞劔

五十七、佛赐与教导法界自然的法则。若在法之外,背於法的话就不得不受苦。这就是因果的法则。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五十八、因果的法则亦活著。如来的本愿力亦活著。这里之处如何领纳呢?因为领纳所以是不思议。一切的矛盾在信心之德中皆被解决。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五十九、在佛智大悲的勅命前,被成了未闻前之婴。以罪障深重此之徒然者,而是慈亲故方(有救)。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六十、自己虽是什么都不知的徒然者,但是慈亲御知道著。慈亲是佛。即使任凭也没问题,有任凭的效果。不担心。被随顺慈亲而往生到御净土。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六十一、佛教是佛的「智眼」、「大慈悲」和「本愿」依宇宙人生根本性的解决,而开示凡夫自己觉醒愿力自然的真理,教导「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绝对最高次元,超越生死苦海而使得到真正的自由,又超越杂染的人类历史而创造了真实清净的佛陀历史的教法。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六十二、诸佛如来和凡夫者,在智慧和慈悲的「次元」不同。如来的勅命是应就那样地信受。是变成可信靠的勅命。「次元」不同者,也是世间道和出世间道的不同、通途的因果和本愿力不思议的相违、迷和悟的相违。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六十三、如来既已赐与御成就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而关於我的往生的话则如来御决定著。没有这样明确的事。身为我的话则唯只是在「莫担心」的勅命中,「诚惶诚恐」地被任凭而已。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六十四、「窃以,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

         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

       「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

         万行圆备嘉号,消障除疑。」

这是亲鸾圣人的「心地」(精神)。称之为「愿心庄严」的大法门。一句能治万劫渴。参活句而勿参死句。若日日玩味忆念的话,则自然必能超断生死苦海。佛法者在一句中含著无限的意义。那恰如望见无限大空般之无高兴事。如来无限的大空,一是不思议的佛智,不思议的大悲心就会持续不断著,而无限的可喜可贺呀。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

六十五、无论那样无论这样,铜墙铁壁都是无法被打破者。此者用凡夫之力的话则不行。顶戴著是圣人大信海的全部,又是於彼处完全显露之此一句外别无佛法、别无出生死之道。阿弥陀如来好难能可贵呀!哎呀,真是快乐的一生了。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法雷 先德法语

                                        桂利劔

光与声

原始人感到水、火、风、雷的神秘,将之神圣化而作为想扫除灾害的是人自然之宗教心的发芽。经过几千万年,次第随著文化的提高而神秘的世界就被视为狭獈呀,是肤浅的科学家之见解,而在宇宙神殿之深奥处严然一大神秘的威力就现存著。

比人向外打开神殿之扉,亦更要叩开自己心殿之扉,而成了惊恐於自己的灵性(心的不可思议)般呀就是宗教的革命。

注意到自己的神殿(心性的神秘)和大宇宙的神殿(神秘)是一如之事者不得不被称为宗教性的天才儿。

在自己和宇宙成一且是异之处有感应的妙用(运作)。机感(人之感於神秘)是在法(真理)的原则上所行的自然之妙(不可思议)。虽然声感於耳、光感於眼,但若感的话则应之的声和光就存在。若欲无「感」(感受之事)则无「应」(使生起感之物),若无「应」则无感。若有「感」则有「应」,若有「应」则有「感」。

虽耳和目感应於声与光,但那立即是灵(精神)的交接路(通道)。要言之无外於灵(精神)和灵的感应。耳和目、声与光是灵自身的活动,是作用。

若进入灵(灵性)的世界的话,则声也好光也好皆是一如(一体)。世界的千差万别唯是存在於五感官的末梢。

     画者是   无声之诗,

     诗者是   有声之画。

云画,云诗,云有声,云无声,皆共是「心其之者(本身)」「灵其之者(本身)」的示现,是显现。

     光明者是   无声的名号,

     名号者   是有声的光明。

光、号(光明.名号)皆共是无外於如来大慈悲心的发露。

依无碍的光耀(光明)而调熟(化导)此之机(人),依本愿的名号而开无上净信之晓。是以此作为一无碍光的名义(运作为名)呀。

以名号作为「本愿之勅命」也,此我等在领受如来的心,耳就是最便利之故。成所谓

   「以光明名号 摄化十方 但使信心求念」(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之一语而穷尽了如来摄化(救济)之妙谛(不思议的真理)和众生趣入(往生)之极要的甚深微妙之警句。

真言的「加持」(众生之受持大日如来的身、口、意之运作)和真宗的「三业庄严」(阿弥陀如来的身、口、意之正觉)皆共是有相似於由口业(言语)庄严(举教化之实)之处者。然而一者(真言宗)闻法身(大日如来)的说法,一者(真宗)蒙受「法身(阿弥陀如来)的光轮(光明)」之处,自然而然地存在难行、易行之别。

真言者将机(人)和法(大日如来)的冥合(入我我入,归一)自机之上(从人)生起,真宗者将机法一体於法(南无阿弥陀佛)之下圆成(完成)。将此(机和法)回归一法身之体(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故是一如(一体)。但是将利他圆满之妙果(净土的证悟),成为机法一体的庄严相(显现),将机(众生)的真利(真实的利益)於闻信一念(闻信名号之一念)使决得(顶戴使得到)之处,有他力易行之至极。宗教的最高峰是於兹显现了巍巍(宏伟而不动)的雄姿,而作为让人瞻仰呀。

   人间何处不瞻仰

   八面玲珑第一峯

(本愿一乘之峯者如富士山)

  

和赞的真髓(41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横超大菩提心

 净土之大菩提心     劝令言愿作佛心

即是以愿作佛心     起名为度众生心

 

横超者,圣人仰说:

「愿力回向之信乐,是曰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横大菩提心,是名横超金刚心也」(信卷)。

此意义者,从如来所回向之信乐(真实信心),是如来想要救助众生成佛地思之大慈悲。若自众生方说者,则说为想要成佛之心,即是「愿作佛心」。如来想要取正觉地思之如来的「愿作佛心」,即是想要救助众生地思之心,即「度众生心」。吾等顶戴的信心,若正本清源的话,则也是云为如来想要取正觉之心,其原样是想要救助众生地思之心。因此,「愿作佛心」者,称为「度众生心」也。在彼处,如来的「愿作佛心」,是想要御自身也成佛、众生也成佛之心。称之为「横(横超)大菩提心」。顶戴了此如来的佛心呀就是「金刚心」(信心)。为他力金刚心故,名为「横超金刚心」。所谓「金刚心」,是真实信心之事。真实信心者,成坚固、不摧,故,言「信心」之事为「金刚心」。所谓

「愿力回向之信乐」、「愿作佛心」、「度众生心」、「横大菩提心」和「横超金刚心」,都是相同者。

 

自利利他圆满

 言度众生心之事   弥陀智愿回向也

得回向之信乐人   证悟大般涅盘也

 

言「弥陀智愿」,是弥陀的智愿海。

於「天亲赞」曰:

「天亲论主之御言 愿作佛心赐令述」

「愿作佛之心者是 度众生之心也

度众生之心者是 利他真实信心也」。

於信心之中,是将「愿作佛心」和「度众生心」,合并顶戴呀。那就是「弥陀智愿之回向」。

 

明利他成就之德

归入如来之回向 获得愿作佛心人

舍尽自力之回向 利益有情亦无边

 

所谓「归入如来之回向」是深信为如来的回向之事。

若使舍自力之心而归入他力回向者,则是自然而然地顶戴愿作佛心、度众生心之二心呀,依之而於未来济度一切众生之事是无碍自在。

 

由他力成

 弥陀智愿之海水 他力信水若流入

真实报土之依习 烦恼菩提成一味

 

若往生净土的话,则烦恼和菩提成为一味之水。这就是真实报土之德。是本愿力之德。即入绝对真理的世界。住在相对世界的人,不知道这样绝对的真理。若到净土的话,则是自然地,证悟烦恼和菩提、生死和涅盘,不二之真理呀。

 

等正觉

如来二种之回向 深信之人者皆是

至达等正觉之故 忆念之心成不断

 

「等正觉」是和不退之位相同事。是得到了金刚信心之位。此位者,是和「补处之弥勒」同位。

 

教行信证拜读记(70         瑞劔

行卷(大行释)(续)

710、「信心」虽然也很难,但是「称名念佛」又也很难呀。在御圣教中,又说「以本愿力而获救」,又 说「以名号而获救」,又说「若念佛(称名)则获救」,有种种的说法。

於『叹异钞』(第二章)有:

「唯念佛而可被弥陀救助去」。

这也是和信心同一的念佛。以不如实之念佛的话则无法往生。这种念佛(行),是「信行融摄门」(观经法门)的念佛。

净土真宗是「大经法门」。在「五愿开示」上,是「唯信正因、称名报恩」的教义。

711、在此处被称为「大行」的,是「赞叹门(天亲菩萨)的念佛」,而不是「报恩行的念佛」。又也不是善导大师的「五正行」中,第四「称名正定业的念佛」。天亲菩萨是「一心」(信心)中的「五念门」(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善导大师的五正行是(一)读诵、(二)观察、(三)礼拜、(四)称名、(五)赞叹供养。此等之事最好就良师而被钻研。

 

〇称名破满之文(其之一)

[本文]

尔者,称名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称名即是最胜真妙正业,正业则是念佛,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正念也。可知。

 712、在此之前圣人仰言(行卷):

「谨按往相回向,有大行,有大信。大行者,则称无碍光如来名。斯行,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故名大行。」(大行释)

是领受此之御文,而被仰言为「尔者」呀。故此「称名破满之文」者,一不将此「大行释」於念头,顶戴就不明白。

713、在净土真宗的话,则从来被教导著为「信心正因、称名报恩」。又一强调称名,就被来教导为说「称名正因」,是邪义邪说了。这就是那样。然而,一顶戴『教行信证』行卷此之御文,就御在高度赞扬称名。读者的头脑就会觉得混乱之事。是怎样顶戴的话才好的呢?

此「称名破满之文」,是应顶戴为「称名破满者名号破满也,名号破满者信心破满也」。

714、於顶戴「称名破满之文」前,读者提出说「称念的话则获救呢,或信的话则获救呢」的问题,最好大大地来议论。

715、「称名破满之文」,是立於「大行」(南无阿弥陀佛,赞叹的念佛,如实修行)上的立论。用说「信心正因,称名报恩」之头的话,则觉得难以解释。

716、多数的同行,因为「想称而往生」「想信而往生」的头不可靠,所以「称名破满之文」无法解释。

717、「称名破满之文」,不立足於「名号的功德力」而顶戴,是无法解释。云为「想称而往生」之头的人,是无法解释吧。

718、若想要解释此御文的话,则先笃实地顶戴著『净土文类聚钞』的,

「称名即忆念,忆念即念佛,念佛则是南无阿弥陀佛」

的御文之事是非常重要。

  

编集后记

成为清爽嫩绿的新季节了。别来无恙吧?献上了法雷七十七号。

是宗祖亲鸾圣人的御降诞会之月。致上祝贺圣人的御诞生,赞仰其之御德的法会在各地举办。虽是八百年之后受生的我们,但今日,依圣人的御引导,「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本典)的御法语之原样地,赐与顶戴了人生的归趣之事,御鸿恩是实难谢者。

八百年承法流 今日亦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