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未分类
3
法雷音0784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113年浴佛节法要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112年4月8日浴佛节 2025-03-22 2026-03-22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2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24063.html

法雷音     78号(1983.6

 

御看著

     直至腹之中为止

          御看著(瑞劔)

 卷头言

若说明则如说明般地思计,是那样者吗?若不说明则不明白,若不明白则信不生起。大信心者,不在於凡夫之像说是「明白了」呀或是「不明白」啊之处。是唯是如来的本愿力。暂离知解分别,而静思自己罪业深之事就是最好吧。

亲鸾圣人哭泣於御自身的罪业,而被仰信了本愿之无碍道。於大信心海中,如来大悲的大人格和自己的愚痴,有人格的接触。

若信如来之仰言则能离文字。信而能离文字了时,显现於文字之教的言语就好难能可贵呀。这即是「即者被离也,被离者即也」(日溪法语)之妙味。活生生之人格的接触就是佛法。活生生之文字就是活生生的祖师圣人。『教行信证』是圣人的法身,是如来的光明。

 信心铭(七十八)      瑞劔

 

净土真宗是果海显现的大法门。佛的庄严(不虚作住持功德),全部一起赐与显现於娑婆世界了的,就是众生往生的法门,就是信心成就的大本源。

往生是说信心忘记,连闻到了之事都忘记,被下拉至未闻前的泥凡夫,而唯忆念阿弥陀如来,依本愿力而顶戴被往生呀。能赐与救助「无论如何都无法获救者」的就是、就是称为阿弥陀如来慈亲。是好不思议的、好难能可贵的、好伟大的慈亲。是好伟大的佛。

慈亲御在  任何事皆无呀(瑞劔)

 

认为「自己这样在听闻,因此就可以」之事就是大瑕疵之本。「因此就可以」也不行,「因此的话则不行」也不可以。那些都是自己的思计。思计是又会改变哦!

    几度反省不要变

    难信凭者我之心(瑞劔)

 

要言之如果佛好难能可贵、佛是伟大不思议的慈亲之事不明白的话则什么都不成。认为顶戴信心,想要欢喜称念佛,想安心而后往生的心都是自力的计度。於直至「如来就是尊贵的佛」地顶戴被思为止云为几百几百的难关都会出来。被那些难关冲撞而碰壁,於不碰壁者开脱之时不会来。

    碰壁吧碰壁吧,早点碰壁吧,彻底地碰壁吧(瑞劔)

不成如思般的是我之心,即便我之心成了如我思般亦不是因此而能往生御净土。是唯依佛力而已顶戴被往生呀。

   「佛力难思,古今未有」(信卷)

佛力难思呀,弘誓难思呀。名号难思呀,无碍光明难思呀。所谓难思是说不可思议之事。

   「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总序)。

於此外无凡夫获救之道。思之吧,念之吧!二十年或三十年地每日忆念此圣句,而彻底於此圣句则最好。忘记圣句而无信心。觉得之事不是信心,欢喜著了之事不是信心,安心著之事不是信心,彻底於圣句,是於佛力之中、佛智之中、大慈悲力之中顶戴被安心呀。

「若随顺教和佛语  则更无外之杂缘」(和赞)

「於蒙良人(善知识)之仰言而信外别无仔细(详情)也」(叹异钞)

 

虽圣道门是说众生和佛是一体而论「生佛一体」「生佛不二」呀,但净土真宗是赐使成生佛一体之御本愿地信而往生呀。

信心很难呀。於正信偈曰:

「难中之难  无过斯难」。

是难中之难。於『和赞』曰:

「如来兴世难逢遇  诸佛经道难听闻

  菩萨胜法闻之事  连无量劫皆为稀」

「善知识逢遇之事  和教导事亦又难

  善听闻事亦难者  则信之事亦犹难」

「比一代诸教之信  弘愿信乐犹更难

  难中之难如是说  无过此难如是述」。

然而多数的人好像获得信心之事难皆不知、不思考,在发呆。偶而虽有参诣佛寺之人,但只是想取信心而往生、想欢喜而往生、想安心而往生地思著而已之人。因为困难事是很难呀所以想要束紧腰带而听闻之人就很少。因为轻忽,所以无论是到何时事情都无法获得解决。那么,一愈加打起精神而开始听闻,就被几百几千的难关冲撞。能越过再越过彼等,而终於说是「就这样地」之事就明白。光以在口头说「就这样地」的话则不行。佛的御慈悲明白了之后的「就这样地」才是真正的「就这样地」。

虽说就这样地  但就这样地  几千种(瑞劔)

   如来好尊贵呀,「如来是好尊贵的呀!」

地,痛切地被思呀就是言为信心者。此外之事,都是知解分别的领域。

 

何故如来很尊贵呢?曰:「因为赐与接引我的后生所以是尊贵的呀」。

 自利利他圆满的大正觉,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外信心亦无往生亦无。

 无我的大悲,无心的大智,弥陀正觉的功德力,心和言语皆不及,请归命不可思议尊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随想录       瑞劔

 

佛教不立创造世界的神

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不同,是在佛教的话则不立创造世界之神。又说世界不是神的创造物呀就成著主张。在其他宗教的话,则大多都是「神创造世界人类,而无论何时何时都御在支配之呀」地教导。此故祈祷了等就盛行又「请您保佑」地拜托神呀。又神是应该不会给与「惩罚」吧地,担心、害怕呀。阿弥陀如来,是大悲的慈亲,从慈亲方,〈能救助的因,是在此方完成了啊,请来领受慈亲心吧,请让我来救助哟〉地,宁可从如来方,让我等罪恶无智之辈被成御信凭著。像说是作「惩罚」呀、或是说「拜托我吧」呀、或说了「请向我献上祈祷哟」之事丝毫都没有呀。此处就和其他宗教不同之点了。

 

以无义为义

出生於日本之事很难能可贵呀。因为法然上人、亲鸾圣人、源信和尚都是日本人,所以就会有更深一层的亲切感。一眺望那样伟大的圣人们,「以无义为义」,而御在安住於南无阿弥陀佛的佛智、本愿力、大悲呀之姿,就会没问题,以乘上慈亲船的气分,其他事什么都不思虑,而唯信,只管信,唯能就那样地顶戴使信御法语。这就是说为无「计度」者吧。此外皆是「计度」。

 

地狱极乐此世无

如御释迦般地,开「悟」的话,则其之时方是,像可说为「此世就是极乐」呀、或是「除了此娑婆外无极乐」等吧。又觉得其人,没有那样说的资格。虽然如此,我等凡夫,尚一点都未彻底脱却凡夫的皮,被妄念妄执所囚著,而无法说出像是「此世就是极乐」呀、或是「地狱极乐在此世」之事。往生到极乐而方才因为能立即领受大悲心於身,能开大智之眼,能清楚地洞见自己的心性,所以於其之时,是让人能拜见娑婆亦浮现於极乐中吧,是能品尝善恶不二、邪正一如的妙境吧。今者因为连佛和凡夫都是相隔著千亿万里,所以那样伟大的事是无法言说。又真实地法性也好、真如也好,如自己心般都是不明白呀。地狱极乐,是迷与悟的区别。将证悟了之佛的境界称为极乐。将迷者那样底下的境界称为地狱。心若只在作迷、恶之事,依人的话则从尚未断气中能见火车来现之事也有。是很恐怖的事。

 

万古不易的真理

今日的物理学家反覆研究,而发现实在惊人之事。「物质」者,原来什么都没有是「空」。彼移动而发光。说彼是依种种的关系和原则而取得云为「物质」的形态而显现在我等之前呀。又一个原子,虽是连眼睛都无法看到的极小物,但发现了其中的构造,却拥有如大宇宙全体般的构造,甚至说每一个原子,是如一个太阳系的缩图者之处。在佛教的话,则是像说「一即一切」呀、或是「一即多」呀、或是「念劫不二」啊,而发现著此真理呀。

龙树菩萨的「般若空」、天亲菩萨的「唯识」等之说,实是甚深,是万古不易的真理。於真宗的祖师拥有了这样说的菩萨们之我等,是真安心呀、真难能可贵呀之事。阿弥陀如来也好、净土也好,皆只限於以唯仰而信。

 

想成佛地踏出看看

言学问者,光说只用头脑,而思东想西、感东觉西的话则是不足够。若模仿人的行为,没有实行看看的话,则不会成真实者。即使在佛教,也光说著佛是大智大悲之人的话,则以为明白了而不明白。自己想成彼大智大悲的佛地,一步踏出看看,就会罪恶也想做、妄念妄执也想做,如果在梦中的话,则如作小偷、作杀人地做了般的,惊人之心,原来也在自己的心底地能发现,而於梦中跑出来。困於不知如何处理彼等。其受困之人,自己也想成佛地志愿,一旦成为想作修行,其之困难方面就有如绝言语无法形容者。将其处理认真地、真正想作地费心时,『叹异钞』的御法语、『和赞』的一言一语,就能深切地回应於身。在圣人之前,自然而然地低下头来。地狱极乐,亦在想修行地踏出了之人是现实的问题。怎么做的话则心是成絶对清净呢,若想怎么做的话则心是彻底性地明白呢,若想怎么做的话则是能成大慈悲者呢地,净在思计的话则不行。若是认真地著手做看看了的话,则於彼处佛教大小乘诸教也好、先辈的苦劳也好皆会明白起来。一不以此想法而听闻佛教就不明白佛教。

  死(一)     瑞劔

 亲鸾圣人的生死观和道元禅师的生死观

 

生也好死也好

   皆与佛共行旅   瑞劔

 

生也好死也好  皆与佛共  行旅

最为惊异者,是自己本身。

最为伟大而神秘者,是人自身。取置於人最重要的问题是「生死」问题。虽是最重要的问题,但又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死被称为「恐怖之王」般是人之最恐怖、最讨厌者。古来的贤哲虽是同样就「生死」而思考了呀,但被解决了此之人,是唯大圣释迦牟尼世尊一人。释尊在印度迦毗罗王国的王城作为皇太子而御诞生,至十七岁迎娶耶输陀罗王妃,生了一男孩罗睺罗。虽是过著酒池肉林、歌舞升平、浮世荣华无一不足的生活呀,但出游四门,而亲自御览到了是人生难逃的运命「生、老、病、死」之原样。人知春之荣华而不知秋之枯萎。

   春日梦  暂时之草枕

       早已吹枯  初秋之木

其之后释尊是日夜欲与此人生最大的问题对战而御沈默思考了呀。「生、老、病、死」者虽他人是那样但我也是那样地被思,终於二十九岁之御时决意出家,持续六年间的苦行修道,最后於菩提树下,成为了金刚座上之人。「若不解决此问题的话则纵使从天上降下枪来亦不立此座」,地下定决心。同时於释尊的御胸中涌起了者,是

   「一人不得道三界饿」

地御思之大慈悲心。终於被睹黎明的明星地同时,被得

   「星者我也  我者星也

   三界者我有也  是中众生者我子也」

的「无分别智」「平等性智」,大慈悲力是油然涌起,於兹释尊被成无上正觉,被成为了佛陀。若非无分别智和大慈悲心者,则「生、老、病、死」无法解决。

禅家之人是依坐禅而得「无分别智」,而「无我的大悲心」之发露处,解决生死的问题呀。净土门之人,是依阿弥陀如来大智大悲的本愿力,而解决「生死的大问题」呀。无论是何者若无依据「无分别的真智」和「无我的大悲」者则生死的问题皆是无法解决。

大圣释迦牟尼世尊,於其出发点是以生、老、病、死作为问题而出发,终於御解决了生、老、病、死呀。生、老、病、死是无常,於解决无常因而被迫无常了。於无常火宅之世不知无常为无常而无常是无法解决者。於『金刚经』之偈曰: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道元禅师(1200)是自今凡七百六十年前,在土御门天皇正治二年正月二日於京都诞生。

 *源空上人(法然上人)者(1133-1212

 *亲鸾圣人者(1173-1262

父是村上源氏的内大臣久我通亲,母是摄政藤原基房之女。建仁二年禅师三岁的十月,父通亲至五十四岁突然成亡。其后,被二哥大纳言通具(二十三岁)所扶养著了。

禅师至四岁阅读唐季巨山的诗集,季峤杂咏(诗百二十首),至七岁赋周诗一篇,读了毛诗(诗经之古诗)左传。

承久元年,八岁之冬,遭逢唯一所仰仗著的生母之死。禅师遭逢母丧而哀叹最深,即於高雄寺而见香烟之后而悟生灭无常,是自彼被发心了呀。

 *亲鸾圣人至五岁别父,至八岁别母。至九岁而得度。

九岁左右,拜读了世亲(天亲菩萨)的『俱舍论』。传言当时之人是称之为「利根如文殊」之事。

十三岁的春天,待夜深人静,密出木幡之山庄(自九岁时成为了摄政关白藤原师家的养子),访问於比㪫山麓的外舅良观法眼(基房之子,母亲之兄,师家之弟),表白了出家的决意。(有了生母临终迫切的希望)其翌年建保元年(1213)四月九日,就天台座主公圆僧正而剃髪,翌日在延历寺的戒坛院御受菩萨戒。

道元禅师有强烈的无常观,正因而此让道元禅师成为终生的公案故,方才廿四岁时,蹴(踏)万里波涛而渡宋国(中国),亦能千辛万苦地克服之,是在天童山     如净禅师的底下被大悟呀。停留宋五年,廿八岁时归朝。后开永平寺(四十四岁)成为日本曹洞宗之祖。

日本能永远夸示世界之文化者,大凡是依三人的三书。一者有弘法大师的『十卷章』,二者是道元禅师的『正法眼藏』九十五卷,三者是亲鸾圣人的『教行信证』六卷。何者皆是世界第一的宗教书地同时,是世界第一难解的书物。将之著手而初读者虽有如牛毛之多,但得其真精神,而解决了「生死的大问题」之人是如晓天之星般的少呀。其理由者不作为「自己的生死」问题,因为装作云「无常风是在何处吹著呢」的脸而读之,所以即使文字懂得,心亦不明白,即使在知解分别懂得,而「自己的问题」「生死的问题」也是无法解决呀。在这样的话则亦不是佛法,亦不是佛道。若不是究明自己,想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不惜身命地踏出呀,则此等书物是不明白者。在临济宗无论到了所用『临济录』的程度也好『碧岩集』十卷的程度也好都是同样事。

道元禅师於『学道用心集』曰:

   「应参学识,佛道者在於思量分别、卜度(猜想)、观想、知觉、慧解外」。

亲鸾圣人於『教行信证』的「信卷」曰:

   「凡按大信海者,不简贵贱缁素,不谓男女老少,不问造罪多少,不论修行久近,(以上,四不)

非行 非善,非顿 非渐,非定 非散,非正观 非邪观,非有念 非无念,非寻常 非临终,非多念 非一念,(以上,十四非)

唯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之信乐也,喻如阿伽陀药能灭一切毒,

如来誓愿药,能灭智愚毒」。

所谓「如来誓愿药」是「如来的本愿力」。是依「本愿力」而解决「生死的问题」呀。闻本愿力,著眼於本愿力,仰再仰本愿力,「不落入思量、分别、卜度(猜想)、观想、知觉、慧解」无论何者都不挂心,是唯於本愿力的不思议地信之处被离生死呀。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佛  其之働(力用)者不思议也

   働之原样地  我往生也(瑞劔)

 和赞的真髓(42

 正像末净土和赞(续)

 至等正觉之事

 弥陀誓愿之廻向  信乐真实获得人

摄取不舍利益故  至达於等正觉也

 依如来的廻向而获得了信乐(真实信心)之人至等正觉的是全依摄取不舍之利益者。

 速成佛果

 五十六亿七千万  弥勒菩萨欲经年

真实信心获得人  此度可以开证悟

 一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弥勒菩萨就成为释迦牟尼佛其次之佛而御出现。获得了真实信心之人者,此世命终成往生。以往生即成佛,而立即得佛果。

 证涅盘

 由於念佛往生愿  至达等正觉之人

即可等同於弥勒  证悟大般涅盘也

 「念佛往生愿」者,是第十八愿。依第十八愿的利益,而死后立即证大涅盘。

示得菩提事

 真实信心获得故  因为即入正聚者

等同补处之弥勒  证悟无上觉位也

 「无上觉」者佛证悟之事。

 劝专修念佛

 连像法时之智人  皆搁置自力诸教

若为时机相应法  给与进入念佛门

 言「智人」者,智者学者之事。言「时机相应法」者,适合了末代凡夫的佛法之事。

 报恩和专修

 弥陀名号续称持  信乐真实获得人

忆念之心常不断  报谢佛恩之思有

 进入了念佛门之人者,於庆喜相续、知恩报德的专修行者不得不精进。即使称念佛,亦於称认称功,而认为因为念佛所以能往生的话则不成。

 信心和功德

 五浊恶世之有情  若信选择本愿者

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  功德充满行者身

言「选择本愿」者是本愿力之事。本愿名号之给与成「信心」。

教行信证拜读记(71     瑞劔

 行卷「称名破满」(续)

 719、若言「称名」者,因为只用口御念佛之事就认为在「称名」,所以是不明白呀。虽自力的称名者,动口而御称念佛之事就是「称名」,但他力廻向的称名者,虽是自己在称名念佛但没有云为「自己的」者。是如原口针水和上所称说:

   「虽是我称我闻  南无阿弥陀

         然是带我去啊  慈亲的呼唤声」

的御念佛。艺州的大瀛和上,上到江户时,告别母亲的遗书信上,称说:

   「极乐之道者一条  南无阿弥陀

         莫走思案工夫  的岔路」。

於「想称念佛而往生」地思著之人者,是无论何者都不明白吧?

 

720、「称名破满」的称名者,不是说「想称念而往生」之不如实的称名,而此是如实的称名。若是如实的称名者,则无云为「我的」之「我」了。若是「无我的称名」「他力廻向的称名」者,则是其原样之「名号」(南无阿弥陀佛)。

 721、「称名破满」的称名者,此即是「赞叹门」的称名。「赞叹门」的称名者,即这是「信心」。这是「南无阿弥陀佛」。故,

称名破满是名号破满。

名号破满是信心破满。

 722、他力廻向的名号其之原样的称名者,此是善导大师的「称名正定业」。

 723、今日的同行者,连「行卷」的「称名破满」之讲义都没作听闻了之事,即使云为「以念佛而往生的呢」「以名号而往生的呢」「以本愿力而往生的呢」「以信心而往生的呢」,也在犹豫不决。又,为不想知彼,连听闻都不使作,一言以蔽之,即使说为只是懒汉而已亦是不为过的様子。即使对那样之人讲「称名破满」,也是无用的话吧亦不知。

 724、云为「石泉」之学者,是说以「称名」而往生(能行家)。其之场合,(一)言「法相的表里」,而说为念佛是表,信心是裏。又,(二)言「禀受的前后」,而说为信心是先顶戴者,念佛(称名)是后顶戴者。其次云为「月珠」之学者,是说(一)「称即名」(二)「名即称」。简而言之,说为称著之原样就是名号,名号的原样就是御念佛。又云为「空华」学派(僧熔、柔远、道稳、断铠等)之人们者,说:

    「『名号』之,是使为第十八愿的『三心』(至心、信乐、欲生),亦使为乃至十念的『念佛』。终日,就御念佛著之原样,不离著名号海。」

725、「称名破满」之文者,非常地难。在一般人的话是无法明白者。要言之,一般人,因为没有真实的信心,所以「称名破满之文」的御转释就无法明白。

 

726、於「正信偈」有「本愿名号正定业」,彼「正定业」者,称为「称名破满」之文的「最胜真妙正业」,是「正定业」之事。亲鸾圣人,在御草稿本的话,则虽御作著为「本愿称名正定业」,但是之后被改为「本愿名号正定业」了呀。将「称名」称为「正定业」的,是因为称名(他力的),即是「名号」故。

所谓「南无阿弥陀佛即是正念也」,「正念」是信心之事。

 727、一般的同行,是因为有「想如何做啊而往生」「想怎么怎么做而往生」地思之自力心者,所以「称名破满」之文就不明白。

728、在净土真宗的话,则於显「信心」之德的场合,有以「念佛」(称名)而显的场合。於『叹异钞』(第二章)

「置於亲鸾的话,唯念佛而可被弥陀所救助去地,蒙良人(善知识,法然上人)之仰言,而信之外别无仔细(详情)也」。

又,於显「信心」的场合,有以「名号」而显的场合。於御文章有曰:

「闻得弥陀名(信心)之事若是有,则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地,信凭吧大家」。

又有,以称名,而显名号之德的场合。

於行卷「大行释」:

「大行即称无碍光如来名(称名),斯行(虽是称名,但显其原样的名号之德)即是摄诸善法,具诸德本,极速圆满,真如一实功德宝海也。故名为大行」。

如「称名破满」之文者,将名号之德以称名而显,又是将信心之德以称名而显了者。故,是

称名破满者名号破满也。

名号破满者信心破满也。

 编集后记.法雷通信

〇渡过去年五月十五日和二十二日两次透过NHK电视台而有了稻垣久雄老师之题为「关於欧洲的妙好人」的放送。拜听御故事而被惊讶於佛教,总之净土真宗的御因缘极少他地的人们中,也像那样的,纯粹地被如来的大悲抱住,被住於大安堵之人的实际存在地同时,「佛力难思」地如圣人所赞叹般,於尽十方无碍光明之威神力、本愿力不思议的事实里,如今更不得不惊叹。今后益加念念不忘他地法缘欲被弘扬之事。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〇最近从「法雷」御爱读之人中,前些日子「佛教的生死观」其中就「亲鸾圣人的生死观」而之有了查询,「亲鸾圣人的生死观」那是教行信证的全体,就是以宇宙人生最大而且根本问题之自己的「生死问题」为问题,是於本愿力中被发现了此之解决的金玉良言,是生命之书。本「法雷」,亦皆不外於学习将此圣人的生死观其原样作为自己的生死观而顶戴,於如来的愿力中被给与解决生死之「金刚信心」者。因此老师亦早已在十多年前,就「道元禅师和亲鸾圣人的生死观」而以达意性的文字给与预备著。这回让此成为连载而顶戴之事。「总算俺出时就来了呀,十六年间都等著啊」彼之老师的御声音是彷佛能听到般。续而将「生死是佛的御生命」,更於其之后者将「死的解决」(老师七十多岁时的初稿,已刊),在计划著。请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