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本愿海涛音(4)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卷头言 80无法相信本愿力的人,是因为还没有深信「业道可怖」。已深信因果的人,与其说是恐惧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倒不如说是已经切身地感受到此刻坐处下面,正有地狱的猛火在熊熊地燃烧著。有过一次此心境者,「如来的言语」(佛说)对他来说,有如是沙漠中的甘泉,有如是地狱中遇佛一样,他恭敬佛语,即如敬佛一般。听闻佛法时,若抱持此闻法的态度,即能无条件地敬信佛语,以此态度求法者,即能获得信心。卷头言 81本愿力威神无极肩负地狱往极乐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听闻佛法,即使过了一百年也无法懂得佛法的真味。佛法的真味即如来的本愿力,没有深刻的自觉和痛切的反省到「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的人,是无法真正明白本愿力的。「本愿力」(法)和「罪恶生死」(机)是一体的两面。宽广的世间中,唯一能救沈沦在此的我一人者,只有如来的「本愿力」,此名「一机一法」,「一法一机」。救此「机」的只有此「法」,唯有此「法」能救此「机」。除此「一机一法」之外,即使知道再多殊胜的法门,也无济於自身的后生一大事。「知」本愿力很容易,「信」本愿力则很难。透过「死」和「罪业」,方能真的信本愿力。这不是凡夫的心可信,而是透过人天的「死」和「罪业」,方能令我们信之。死和罪业为我们做「大说法」,令我们对本愿生信,此即是「本愿力」。卷头言 82人临终的时候,无始以来所造的恶业会现前,或以病苦来折磨人。所以彼时临终的人,往往心识朦胧,连呼吸都成困难。这时人所有的力气才智都已无用,连听话的余力也没有。其实人健康时和临终时是没有两样的,是很无力很业障的存在。谈到成佛,凡夫根本是无能为力的,也因为如此,如来才慈悲的为我们发起本愿。卷头言 83佛正看著我 佛正听著我既欢喜又惭愧佛语中有「义」在。人的语言有极限,但是佛心无限,而传达此无限的即是「义」。「勅命」虽是言语,此一语中有著无限的力量。如来的全身,功德的全体,皆活泼泼地跃动在此一语中。此一语即如来的「无碍光明」,故能穿透我这颗秽污的心,穿透这业障烦恼具足的自体。卷头言 84苦海浮沈中 喜有慈亲伴当你追著幻化不定的心跑时,不妨想一想:「这样做对往生成佛有任何帮助吗?」执著「我知道了」「我懂了」的人,是未真正「闻」的人。体悟到凡夫的任何心念行动都帮不上成佛的忙时,人或许会有无力感,一旦著眼於「本愿力」,满足於「誓愿不思议」时,即会有见佛的力量产生,此无力感则一转而为庆喜心。卷头言 85寂静无为涅盘界 超越有无与善恶示现六字出世间 佛智大悲闻十方人因为没有定好「涅盘」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所以不论到何时,心总是烦恼不安。「涅盘界」乃真实报土,「大信心」是到此唯一的直道。「涅盘」的目标一定,生死苦海自会清楚地映入眼帘,「无常」和「罪恶」也会常念在心,同时凡夫的真面目也会洞然明白,如此自能体解佛法大道。卷头言 86信佛心不变 知吾心善变人生「一大事」,指「生死」大事,「涅盘」大事,「闻信」大事。「信心」的世界,即是「本愿力」的世界。本愿力和信心乃不二一体。本愿一乘之教(行)即金刚信心。信心不是凡夫的智慧,所以知道佛法了,听懂佛法了,并不是信心。信心也不是感情,所以一时喜悦的心也不是信心。信心不是记忆,所以记得的佛法也不是信心。是佛智的力量,我们才能对「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佛智生起笃敬心,这才是信心。卷头言 87惭愧将佛蔑视「心」,大如宇宙,有著大宇宙的力量。「心」有多种:有污浊的心,有清净真实的心,有散乱放逸的心,有三昧寂静的心,有大智大悲的佛心,有三恶趣的心。「心」能与「心」感应,「心」能与「物」感应。又物能和心感应,物能和物感应。宿因深厚的「凡心」,可感应到「佛心」,彼感应处即有闻信一念的欢喜。如来一露脸,万事都解决。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如来。本愿、名号、招唤声、正觉,皆是如来。遇见如来,士气高昂。我的本份即是把生死交给生死,但遨游於报谢佛恩之念佛声中。卷头言 89招唤声中 信心著落佛智不思议,是「真不思议」,这不是我们凡夫的想像可及。佛,是「智慧」和「大悲」的融合,也是「勅命」和「名号」的融合。如此佛心之镜映出了充满妄念的吾心,并告知我,佛是「机法一体」的大正觉,佛即是摄取不舍这样的我。一旦被悲智圆满的佛心之镜映著,即使想跑也跑不掉。这样的佛心・佛智的力用,即是所谓的「本愿的招唤声」。卷头言 90不恐鸟部山(火葬场)上化尘埃但惧业力牵引入暗冥此命无常如朝露,所以解决自身的生死问题是先要。地狱的猛火正从此足下炎炎烧起,用此心境闻佛法时,自然体得佛法的真味,同时亦可感受到如来大慈悲的本愿力。卷头言 91空手获宝无尽藏如果现在死的话,我没有一样可帮得上往生的忙。但是,阿弥陀佛不止一点儿也不嫌弃如此不中用的我,反而发愿要救度我,这是令人泣极之处。「闻名信喜」,是敬信如来的「不可思议力」是「不思议」时,自然而然所生起的心情。念佛者的生活,是信心欢喜的生活。卷头言 92路虽不识慈亲带行住坐卧名号来信佛智不思议不同於「我要获信才可往生」的凡夫信念。净土并非凡夫的信念可去得,要明白此二者之差异很难。「信心」和「凡心」不一样。信心之「相」,乃庆喜搭乘愿力船往生,心中有的只是「愿力不思议」,「大慈悲力不思议」。不论何时忆念起,有的只是敬信此「不思议」,此即所谓的「信相」。有「我已敬信愿力不思议了」「我的往生有把握了」的心态并非「信心」,而是凡夫的妄念。卷头言 93此身无依又无靠 犹如汪洋之漂舟慈光久远劫来照 愿力摄物无差别忘记自身的生死问题,高谈阔论话法门如何如何,这种态度是莲如上人也厌恶的。面对奄奄一息的临终人,讲信心如何、念佛如何,已是太迟。能救助有眼但已无法见物的临终人者,唯有本愿力。「言他力者,如来本愿力也」(「行卷」)。本愿力非救度好谈理论之人。谁是濒死的大病人呢?惊讶惭愧之余,唯是: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卷头言 94秋月耀现浮云间凡夫的「安心山」,是堆积好了又会崩溃,溃不成形了又再重新堆起。如此重重覆覆几千遍、几万遍,凡夫才恍然觉醒到,原来重点不在安这颗心,而是应著眼於如来的功德力、佛力、本愿力上。「就因为是本愿力,无救之人方有救。救度就在现前,就在此,就在此,南无阿弥陀佛」。如此,一闻「我的往生已治定」时,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业障,皆转为赞叹名号的声音。老实领受祖师圣人的法语时,有的只是敬信如来的誓愿力,唯是「不思议」,「不思议」。卷头言 95慈亲等候已许久孩儿无知哭觅愁救度是现前的事实。此刻「南无阿弥陀佛」的大绳子正从地狱裏把我拉出来。没事,没事。不思议,不思议。往生净土不须带「媒人」,媒人指凡夫的「思虑」。「佛」,不思议、不思议。「本愿」「名号」,不思议、不思议。卷头言 96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天上界至地狱底 无一不是弥陀城 尽十方界法王家因为有想往生的贪念,所以才不得安心。当念头死於「地狱是必定的去处」(「叹异钞」)时,原来轻松无比。「打得念头死」之外无别的生路,其他都是知解分别。佛智不思议能救助我这「逆谤尸骸」。忘记信心,但敬信佛智不思议是「不思议」,自得安心。卷头言 97若不生者本弘誓 圆满六字乃正觉愿力光明摄护我 行步大道乐逍遥往生是如来的事。「果上圆成,二利圆满」的南无阿弥陀佛,示现为「汝正念直来」的勅命,彻入吾身,令生法喜,起无上信心。信心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招唤声」。往生是如来的事,千万不要去多管闲事,应知凡夫有多少斤重。老实还愚,即能往生。卷头言 98佛眼内照时 吾身愚且恶讲的多就听得多,听得多就记得多,记得多就思虑多,真是伤脑筋。倒不如就不要讲,不要说,不要听来得省事,但是这样做更不行。真正说穿了的话,事实只是我「依一如来力得救」。自己所知道的,所懂得的,总之所有的思虑都帮不上往生的忙。凡心的思虑一停止,所剩唯有一佛力世界,此时自有大安堵。人的理性虽然知道死生皆是摄取光中的泡沫,但是人的感情则无法如此潇洒,提不起放不下的就是凡夫。也因为如此,人方可在此享受到无法形容的法悦。卷头言 99无碍光明独立处法悦忏悔满胸怀不是我们去信南无阿弥陀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来入我们心中,此领受就是「信心」。把阿弥陀佛高高的尊奉在西天是不对的。依清净真实的本愿力之力用,我们方有安心、信心、往生可言。二利圆满之六字,即是正觉,即是阿弥陀佛,即是信心,即是往生。佛成就的事实,即是我获救的事实。卷头言 100无始已来 所戴眼镜 摘下时无始以来,凡夫即有生的欲望,此名「无明」。以「我欲」为元凶所兴起的三毒烦恼,致使人在苦海中沈沦不息。凡夫的相对智慧名为「无明暗」,以我们的力量是无法破除此无明暗的。能破除此者,唯有如来的「无碍光明」。放下对「信心」的执著,唯是敬信「无碍光明」「难思弘誓」,此即是信心。「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乃活句,三十年、五十年地每天忆念,终有一天会被此光明折服,此即是信心。人所认为的和所懂的概念,并不是信心。卷头言 101弥陀今现在说法亲在往生不用愁闻法直至能感受到如来尊贵无比时,其中不知会遇到几百个几千个境界来考,碰到境界时,所学的佛法就会面临考验。没有碰壁的人,心眼(佛法的眼)(慧眼)即无开时。碰壁 碰壁 快点碰壁 彻彻底底的碰壁吧!最不听自己使唤的是这颗心,又纵使这颗心听使唤了,净土也不是这颗心听使唤就可去得的。净土唯有仰仗佛力方可去得。所谓「佛力难思,古今未有」(「信卷」)。卷头言 102凡夫成佛比抓起大地掷向天空还难「信心」,无法讲解。「大信心」并非一般人所讲解般那么渺小。亲鸾圣人在「信卷」中诠释「大信心」为:「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的信乐也」。此一语已贯彻了本愿力。为何说「大信心」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呢?因「依本愿力往生」故。本愿力能灭我的「智愚毒」,凡夫的念头非「智」即「愚」,两者皆「毒」也。卷头言 103但悟三界无我家试问家乡何处在凡愚之身无法拜见阿弥陀如来,因此阿弥陀如来慈悲地示现,应化为众生可听闻的「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闻名号和以心眼拜见如来一样。因此,一闻「南无阿弥陀佛」,当有「啊,我的往生已得成就」也。卷头言 104所倚靠处皆虚妄真实之处唯弥陀「南无阿弥陀佛」,那怕只是闻一声,只称一声,也能「佛(亲)凡(子)」感应道交。亲子心念一感应道交,孩子一闻慈亲的声音,自得大安心大喜悦,所以说慈亲声中有「安心」与「喜悦」。身为孩子的人,看到自己的父母时,会忘我地喊「爸妈」出来,此即所谓的「称名念佛」。看到父母时,陌生地客套寒喧的是「婆媳」关系,用此婆媳的心境闻「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念佛几千遍几万遍,也无法有解脱生死的自觉和喜悦出来。应知「南无阿弥陀佛」中有弥陀,六字即是阿弥陀如来。卷头言 105经藏文字皆法身「涅盘经」曰:「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华严经」曰:「若见如来体常住,则能知法永不灭」(「信卷」)。如来和「法」常住,即「大悲本愿」常住,故知我等往生无疑。因为如来和「法」常住故,一念一刹那无不清净,无不真实故,大悲「招唤声」,今现在正呼唤著我。不论何时听如来的「招唤声」,都是「汝正念直来」。此无条件的呼唤声,即本愿力的「威神无极」。卷头言 106见法,入法,住法,不论遭遇任何变故,也不改变初发心,是名佛法者。禅等法门是透过修证坐禅,来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对凡愚而言,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或是「如实知自心」(「大日经」)等,都是遥不可及的事。真宗的法门是透过「听闻」,即听闻「本愿力的生起本末」越深入,越能信知「凡夫是无有出离之缘」的机。当明白自身是零分的存在时,即是大悲佛智满入心身时,此即是所谓的「本愿一乘」。拜读圣教,自然会宿善开启。此「自然」来自「愿力」,往生是「愿力自然」,此外无往生之道。如来的回向是往・还二回向,即第十一、十八、二十二愿。我们在何时,且如何地领受如来的回向呢?即在「本愿招唤的勅命」中领受如来的回向。「勅命」即是愿心,即是本愿力的回向,即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回向。「勅命」,即是成就众生闻信的「勅命」,「闻信」非凡心,乃大悲之「愿心」。「勅命」乃往生成就之相。信顺勅命,名为「归命」。归命乃「本愿招唤的勅命」。众生的妄念执著心,不是归命,「归命」乃「本愿招唤的勅命」。卷头言 108满天星星亮晶晶金刚座上释迦佛佛法即是「佛智不思议」。不可思议的佛法,以不可思议的方便到达我的心。终日醉生梦死的人,无法明白「不可思议」的佛法。没有「假令大千世界,充满火也要过」的觉悟和精进的人,无法感受到「不可思议」的佛法。唯有不断精进的人,方能明白佛法的真味,方知本愿力是我唯一不可思议的解脱道。能明白这点真是「不可思议」,此名为「心灵的直觉」。此直觉是佛力、是佛智、是方便力。「心灵的直觉」甚微妙,连自己也不知道。不知不觉中能直觉到如来的不可思议,由此可知,信心不是自己的力量,信心也不是凡夫的心,唯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大誓愿力。卷头言 109笃敬佛法僧门中自生福寿草吉祥佛教是「转迷开悟」的教法。何谓「迷」,何谓「悟」呢?迷中的人不知自己在迷,不知自己在迷的人,是无法知道要求悟的,因此人生变成是执迷不悟的修罗场。迷执的根本是「无明」,是贪瞋痴的三毒烦恼。执迷招来苦果,了悟则是大乐的境地。天地宇宙间,透彻了迷执和苦恼的原因,为说觉悟直道者,只有大圣释迦牟尼世尊一人。人是知道反省的动物,反省越深越知道迷执之深,而兴起强烈地追求真实理想的念头,这样的人是能闻佛法的人。当人发现自身在迷执的井中,无论如何也跳不出时(三定死),方能听到如来大悲本愿的招唤声。卷头言 110南无阿弥陀佛是「今现在」的招唤声「今现在」的救济力后生乃一大事。学佛闻法几十年,以为已经什么都明白,已经无「法」可听,以为只要「依本愿力往生」就是万事无恙,其实有这样的心态时才是「一大事」,这样的人或许已经落入「自我」的陷阱中。因为信心是难中之难,所以要听闻再听闻,经得起千锤百炼。在有生之年直到一口气不来为止,依止明师听闻佛法是很重要的事。附录一:(瑞劒老师所做的汉诗)1 唱导歌(「给孩子们的遗书」)瑞劒越不惑二岁 妙行参加至今日 现土云霄志既亡 西方妙果唤我待 如来教勅亦何疑 慈父信海在一句慕父母归家乡哉 家乡七宝八解池 宝林宝树微妙音 宫殿楼阁是实相光云无碍如虚空 常转三宝无垢轮随顺法性不乖真 超越数限广无边 乘悲翼还来秽国 游法界普化群萌 乐哉快哉如来行 人生将了望洋洋童子知阎浮火宅 人生百年水上萍 希望如阳焰消灭 桃李红颜如朝露 一息不追逝千载假令虽领大千界若失明珠亦何为(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日书2 偶作三十八年奉教职 无智无德亦无学 终始一贯守一事 一事非行亦非善 努力碎励而非我 佛陀至诚我仰之信顺大悲全无私 时是末法恶世界 浊流滔滔冲於天 自由平等人唱之 心豺狼而轻贱我 喜得轻贱即灭罪又宜哉恶口骂詈 我是愚中之愚人 我是狂中之狂者 知我者唯是父母 教我者唯师一人 一事是念佛一行 亦是报恩惭愧心 人不知而我不愠顾过去而思业报 有道心则有衣食 无道心则无衣食 佛日圆照尽十方 光明照里心身安 何论死生亦豪贱 法友在近俱谈笑 火中之莲亦快哉(一九四八年 纪元佳节)附录二:缅怀恩师 (野濑瑞默老师)和恩师永别以来已快近两个月了。老师走后,我常常自问:老师真的走了吗?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在悲哀今生再也无法见到师颜的同时,却有老师就在身旁,且是不时地以慈眼日夜在守护著我们的感觉,这种不思议的感受越来越强烈,这或是所谓的老师的功德吧。老师的念力形影不离地强而有力的引导著我们。这次很令人高兴的是,景仰老师恩德的佛友们,发心出版专辑纪念老师,书名是「护城院 释瑞劒法师追悼纪念号」,怀念师恩的真情,流露於大家的字裏行间,这是令人感动的事。本专辑能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的是龙谷大学的名誉教授兼劝学的瓜生津隆雄教授赐稿给本社,其次是中山延二博士、井上善右卫门博士及其他法兄法姐们的不吝赐稿给本社,大家的种种深情厚意在此感谢不尽。想必老师现在正从莲华藏世界里微笑的看著我们吧。老师满九十五岁的生涯中,当然最清楚的是老师本人。但是透过老师生前的教导及自传,我们可以窥知老师尽其一生,皆是为了钻研与弘宣正法在忙碌。特别是自传的后半部分,大家都还是记忆深刻,其后直到老师往生为止的十七年间,种种行迹都彷佛是昨日事一样,令人印象鲜明。老师一生的转捩点是在昭和三十七年,老师把当时的心情记录如下:「昭和三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这一天是身为教职人员五十二年又一个月闭幕的一天。五十二年的时间说长是很长,现在回首一看则似一夜梦。梦中不是梦的唯有一个,那就是本愿的真实。梦中说是苦嘛,苦是很苦;说是乐嘛,无上的法乐是我在娑婆唯一的依止。今日又复念念称名忆佛,这份法喜,这份法乐,无以言喻」。这是老师缅怀七十七岁的人生时所留下对佛法法喜的声言。老师紧接著又说:「亲鸾圣人在「教行信证」的后序中言道:(庆哉树心弘誓佛地,流念难思法海,深知如来矜哀,良仰师教恩厚。庆喜弥至,至孝弥重。因兹钞真宗诠,摭净土要。唯念佛恩深,不耻人伦嘲。若见闻斯书者,信顺为因,疑谤为缘,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矣。)此后的人生当以亲鸾圣人之心为己心,以佛法乐为己乐。一顶斗笠一手杖六字洪名伴我行山河大地任遨游这裏坐坐那裏翘脚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於拜读圣教,因为能在人界中以凡夫身一睹佛的境界,没有比这更令人愉快的事了。后生的事有如来在保证说:「有我在不用愁」,此真实语中我的往生已解决。南无阿弥陀佛告诉我往生已解决过未现之三世障皆为赞叹名号声」(老师)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本愿海涛音(4)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518.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卷头言 80无法相信本愿力的人,是因为还没有深信「业道可怖」。已深信因果的人,与其说是恐惧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倒不如说是已经切身地感受到此刻坐处下面,正有地狱的猛火在熊熊地燃烧著。有过一次此心境者,「如来的言语」(佛说)对他来说,有如是沙漠中的甘泉,有如是地狱中遇佛一样,他恭敬佛语,即如敬佛一般。听闻
本愿海涛音(4)

本愿海涛音(4)

卷头言 80

无法相信本愿力的人,是因为还没有深信「业道可怖」。

已深信因果的人,与其说是恐惧死后堕入地狱受苦,倒不如说是已经切身地感受到此刻坐处下面,正有地狱的猛火在熊熊地燃烧著。

有过一次此心境者,「如来的言语」(佛说)对他来说,有如是沙漠中的甘泉,有如是地狱中遇佛一样,他恭敬佛语,即如敬佛一般。

听闻佛法时,若抱持此闻法的态度,即能无条件地敬信佛语,以此态度求法者,即能获得信心。

卷头言 81

本愿力威神无极

肩负地狱往极乐

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听闻佛法,即使过了一百年也无法懂得佛法的真味。佛法的真味即如来的本愿力,没

有深刻的自觉和痛切的反省到「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的人,是无法真正明白本愿力的。「本愿力」(法)和「罪恶生死」(机)是一体的两面。

宽广的世间中,唯一能救沈沦在此的我一人者,只有如来的「本愿

力」,此名「一机一法」,「一法一机」。救此「机」的只有此「法」,唯有此「法」能救此「机」。除此「一机一法」之外,即使知道再多殊胜的法门,也无济於自身的后生一大事。

「知」本愿力很容易,「信」本

愿力则很难。透过「死」和「罪业」,方能真的信本愿力。这不是凡夫的心可信,而是透过人天的「死」和「罪业」,方能令我们信之。

死和罪业为我们做「大说法」,令我们对本愿生信,此即是「本愿力」。

卷头言 82

人临终的时候,无始以来所造的恶业会现前,或以病苦来折磨人。所以彼时临终的人,往往心识朦胧,连呼吸都成困难。这时人所有的力气才智都已无用,连听话的余力也没有。

其实人健康时和临终时是没有两样的,是很无力很业障的存在。

谈到成佛,凡夫根本是无能为力的,也因为如此,如来才慈悲的为我们发起本愿。

卷头言 83

佛正看著我 佛正听著我

既欢喜又惭愧

佛语中有「义」在。

人的语言有极限,但是佛心无限,而传达此无限的即是「义」。

「勅命」虽是言语,此一语中有著无限的力量。如来的全身,功德的全体,皆活泼泼地跃动在此一语中。

此一语即如来的「无碍光明」,故能穿透我这颗秽污的心,穿透这业障烦恼具足的自体。

卷头言 84

苦海浮沈中 喜有慈亲伴

当你追著幻化不定的心跑时,不妨想一想:「这样做对往生成佛有任何帮助吗?」

执著「我知道了」「我懂了」

的人,是未真正「闻」的人。

体悟到凡夫的任何心念行动都帮不上成佛的忙时,人或许会有无力感,一旦著眼於「本愿力」,满足於「誓愿不思议」时,即会有见佛的力量产生,此无力感则一转而为庆喜心。

卷头言 85

寂静无为涅盘界 超越有无与善恶

示现六字出世间 佛智大悲闻十方

人因为没有定好「涅盘」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所以不论到何时,心总是烦恼不安。「涅盘界」乃真实报

土,「大信心」是到此唯一的直道。

「涅盘」的目标一定,生死苦海自会清楚地映入眼帘,「无常」和「罪恶」也会常念在心,同时凡夫的真面目也会洞然明白,如此自能体解佛法大道。

卷头言 86

信佛心不变 知吾心善变

人生「一大事」,指「生死」大事,「涅盘」大事,「闻信」大事。

「信心」的世界,即是「本愿力」的世界。本愿力和信心乃不二一

体。本愿一乘之教(行)即金刚信心。

信心不是凡夫的智慧,所以知道佛法了,听懂佛法了,并不是信心。信心也不是感情,所以一时喜悦的心也不是信心。信心不是记忆,所以记得的佛法也不是信心。

是佛智的力量,我们才能对「不

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佛智生起笃敬心,这才是信心。

卷头言 87

惭愧将佛蔑视

「心」,大如宇宙,有著大宇宙的力量。

「心」有多种:有污浊的心,有清净真实的心,有散乱放逸的心,有三昧寂静的心,有大智大悲的佛心,

有三恶趣的心。

「心」能与「心」感应,「心」能与「物」感应。又物能和心感应,物能和物感应。

宿因深厚的「凡心」,可感应到「佛心」,彼感应处即有闻信一念的欢喜。

如来一露脸,万事都解决。南无

阿弥陀佛就是如来。本愿、名号、招唤声、正觉,皆是如来。遇见如来,士气高昂。

我的本份即是把生死交给生死,但遨游於报谢佛恩之念佛声中。

卷头言 89

招唤声中 信心著落

佛智不思议,是「真不思议」,这不是我们凡夫的想像可及。

佛,是「智慧」和「大悲」的融合,也是「勅命」和「名号」的融合。如此佛心之镜映出了充满妄念的吾心,并告知我,佛是「机法一体」

的大正觉,佛即是摄取不舍这样的我。

一旦被悲智圆满的佛心之镜映著,即使想跑也跑不掉。

这样的佛心・佛智的力用,即是所谓的「本愿的招唤声」。

卷头言 90

不恐鸟部山(火葬场)上化尘埃

但惧业力牵引入暗冥

此命无常如朝露,所以解决自身的生死问题是先要。

地狱的猛火正从此足下炎炎烧起,用此心境闻佛法时,自然体得佛

法的真味,同时亦可感受到如来大慈悲的本愿力。

卷头言 91

空手获宝无尽藏

如果现在死的话,我没有一样可帮得上往生的忙。

但是,阿弥陀佛不止一点儿也不嫌弃如此不中用的我,反而发愿要救度我,这是令人泣极之处。

「闻名信喜」,是敬信如来的「不可思议力」是「不思议」时,自然而然所生起的心情。

念佛者的生活,是信心欢喜的生活。

卷头言 92

路虽不识慈亲带

行住坐卧名号来

信佛智不思议不同於「我要获信才可往生」的凡夫信念。

净土并非凡夫的信念可去得,要明白此二者之差异很难。「信心」和

「凡心」不一样。

信心之「相」,乃庆喜搭乘愿力船往生,心中有的只是「愿力不思议」,「大慈悲力不思议」。不论何时忆念起,有的只是敬信此「不思议」,此即所谓的「信相」。

有「我已敬信愿力不思议了」

「我的往生有把握了」的心态并非「信心」,而是凡夫的妄念。

卷头言 93

此身无依又无靠 犹如汪洋之漂舟

慈光久远劫来照 愿力摄物无差别

忘记自身的生死问题,高谈阔论话法门如何如何,这种态度是莲如上人也厌恶的。面对奄奄一息的临终人,讲信心如何、念佛如何,已是太迟。能救助有眼但已无法见物的临终人者,唯有本愿力。

「言他力者,如来本愿力也」(「行卷」)。本愿力非救度好谈理论之人。谁是濒死的大病人呢?惊讶惭愧之余,唯是: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卷头言 94

秋月耀现浮云间

凡夫的「安心山」,是堆积好了又会崩溃,溃不成形了又再重新堆起。如此重重覆覆几千遍、几万遍,凡夫才恍然觉醒到,原来重点不在安这颗心,而是应著眼於如来的功德力、佛力、本愿力上。

「就因为是本愿力,无救之人方有救。救度就在现前,就在此,就在此,南无阿弥陀佛」。

如此,一闻「我的往生已治定」时,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的业障,皆转为赞叹名号的声音。老实领受祖师圣人的法语时,有的只是敬信如来的誓愿力,唯是「不思议」,「不思议」。

卷头言 95

慈亲等候已许久

孩儿无知哭觅愁

救度是现前的事实。

此刻「南无阿弥陀佛」的大绳子正从地狱裏把我拉出来。没事,没事。不思议,不思议。

往生净土不须带「媒人」,媒人指凡夫的「思虑」。

「佛」,不思议、不思议。「本愿」「名号」,不思议、不思议。

卷头言 96

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天上界至地狱底 无一不是弥陀城 尽十方界法王家因为有想往生的贪念,所以才不得安心。当念头死於「地狱是必定的去处」(「叹异钞」)时,原来轻松无比。

「打得念头死」之外无别的生路,其他都是知解分别。

佛智不思议能救助我这「逆谤尸骸」。忘记信心,但敬信佛智不思议是「不思议」,自得安心。

卷头言 97

若不生者本弘誓 圆满六字乃正觉

愿力光明摄护我 行步大道乐逍遥

往生是如来的事。

「果上圆成,二利圆满」的南无阿弥陀佛,示现为「汝正念直来」的勅命,彻入吾身,令生法喜,起无上信心。

信心是「南无阿弥陀佛」,是「招唤声」。

往生是如来的事,千万不要去多管闲事,应知凡夫有多少斤重。

老实还愚,即能往生。

卷头言 98

佛眼内照时 吾身愚且恶

讲的多就听得多,听得多就记得多,记得多就思虑多,真是伤脑筋。倒不如就不要讲,不要说,不要听来得省事,但是这样做更不行。

真正说穿了的话,事实只是我「依一如来力得救」。自己所知道的,所懂得的,总之所有的思虑都帮不上往生的忙。凡心的思虑一停止,所剩唯有一佛力世界,此时自有大安堵。

人的理性虽然知道死生皆是摄取光中的泡沫,但是人的感情则无法如此潇洒,提不起放不下的就是凡夫。也因为如此,人方可在此享受到无法形容的法悦。

卷头言 99

无碍光明独立处

法悦忏悔满胸怀

不是我们去信南无阿弥陀佛,是南无阿弥陀佛来入我们心中,此领受就是「信心」。

把阿弥陀佛高高的尊奉在西天是不对的。依清净真实的本愿力之力用,我们方有安心、信心、往生可言。

二利圆满之六字,即是正觉,即是阿弥陀佛,即是信心,即是往生。

佛成就的事实,即是我获救的事实。

卷头言 100

无始已来 所戴眼镜 摘下时

无始以来,凡夫即有生的欲望,此名「无明」。以「我欲」为元凶所兴起的三毒烦恼,致使人在苦海中沈沦不息。

凡夫的相对智慧名为「无明暗」,以我们的力量是无法破除此无明暗的。能破除此者,唯有如来的「无碍光明」。放下对「信心」的执著,唯是敬信「无碍光明」「难思弘誓」,此即是信心。

「难思弘誓」和「无碍光明」乃活句,三十年、五十年地每天忆念,终有一天会被此光明折服,此即是信心。人所认为的和所懂的概念,并不是信心。

卷头言 101

弥陀今现在说法

亲在往生不用愁

闻法直至能感受到如来尊贵无比时,其中不知会遇到几百个几千个境界来考,碰到境界时,所学的佛法就会面临考验。没有碰壁的人,心眼(佛法的眼)(慧眼)即无开时。

碰壁 碰壁 快点碰壁 彻彻底底的碰壁吧!

最不听自己使唤的是这颗心,又纵使这颗心听使唤了,净土也不是这颗心听使唤就可去得的。净土唯有仰仗佛力方可去得。

所谓「佛力难思,古今未有」(「信卷」)。

卷头言 102

凡夫成佛

比抓起大地掷向天空还难

「信心」,无法讲解。「大信心」并非一般人所讲解般那么渺小。亲鸾圣人在「信卷」中诠释「大信心」为:

「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的信乐也」。

此一语已贯彻了本愿力。为何说「大信心」是「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呢?因「依本愿力往生」故。

本愿力能灭我的「智愚毒」,凡夫的念头非「智」即「愚」,两者皆「毒」也。

卷头言 103

但悟三界无我家

试问家乡何处在

凡愚之身无法拜见阿弥陀如来,因此阿弥陀如来慈悲地示现,应化为众生可听闻的「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

闻名号和以心眼拜见如来一样。因此,一闻「南无阿弥陀佛」,当有「啊,我的往生已得成就」也。

卷头言 104

所倚靠处皆虚妄

真实之处唯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那怕只是闻一声,只称一声,也能「佛(亲)凡(子)」感应道交。亲子心念一感应道交,孩子一闻慈亲的声音,自得大安心大喜悦,所以说慈亲声中有「安心」与「喜悦」。

身为孩子的人,看到自己的父母时,会忘我地喊「爸妈」出来,此即所谓的「称名念佛」。看到父母时,陌生地客套寒喧的是「婆媳」关系,用此婆媳的心境闻「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念佛几千遍几万遍,也无法有解脱生死的自觉和喜悦出来。应知「南无阿弥陀佛」中有弥陀,六字即是阿弥陀如来。

卷头言 105

经藏文字皆法身

「涅盘经」曰:「如来常住,无有变易」。

「华严经」曰:「若见如来体常住,则能知法永不灭」(「信卷」)。

如来和「法」常住,即「大悲本愿」常住,故知我等往生无疑。

因为如来和「法」常住故,一念一刹那无不清净,无不真实故,大悲「招唤声」,今现在正呼唤著我。

不论何时听如来的「招唤声」,都是「汝正念直来」。此无条件的呼唤声,即本愿力的「威神无极」。

卷头言 106

见法,入法,住法,不论遭遇任何变故,也不改变初发心,是名佛法者。

禅等法门是透过修证坐禅,来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对凡愚而言,参究自己的本来面目,或是「如实知自心」(「大日经」)等,都是遥不可及的事。真宗的法门是透过「听闻」,即听闻「本愿力的生起本末」越深入,越能信知「凡夫是无有出离之缘」的机。当明白自身是零分的存在时,即是大悲佛智满入心身时,此即是所谓的「本愿一乘」。

拜读圣教,自然会宿善开启。此「自然」来自「愿力」,往生是「愿力自然」,此外无往生之道。

如来的回向是往・还二回向,即第十一、十八、二十二愿。我们在何时,且如何地领受如来的回向呢?即在「本愿招唤的勅命」中领受如来的回向。「勅命」即是愿心,即是本愿力的回向,即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回向。

「勅命」,即是成就众生闻信的「勅命」,「闻信」非凡心,乃大悲之「愿心」。「勅命」乃往生成就之相。信顺勅命,名为「归命」。归命乃「本愿招唤的勅命」。众生的妄念执著心,不是归命,「归命」乃「本愿招唤的勅命」。

卷头言 108

满天星星亮晶晶

金刚座上释迦佛

佛法即是「佛智不思议」。

不可思议的佛法,以不可思议的方便到达我的心。终日醉生梦死的人,无法明白「不可思议」的佛法。

没有「假令大千世界,充满火也要过」的觉悟和精进的人,无法感受到「不可思议」的佛法。唯有不断精进的人,方能明白佛法的真味,方知本愿力是我唯一不可思议的解脱道。

能明白这点真是「不可思议」,此名为「心灵的直觉」。此直觉是佛力、是佛智、是方便力。「心灵的直觉」甚微妙,连自己也不知道。不知不觉中能直觉到如来的不可思议,由此可知,信心不是自己的力量,信心也不是凡夫的心,唯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大誓愿力。

卷头言 109

笃敬佛法僧门中

自生福寿草吉祥

佛教是「转迷开悟」的教法。何谓「迷」,何谓「悟」呢?迷中的人不知自己在迷,不知自己在迷的人,是无法知道要求悟的,因此人生变成是执迷不悟的修罗场。迷执的根本是「无明」,是贪瞋痴的三毒烦恼。执迷招来苦果,了悟则是大乐的境地。天地宇宙间,透彻了迷执和苦恼的原因,为说觉悟直道者,只有大圣释迦牟尼世尊一人。

人是知道反省的动物,反省越深越知道迷执之深,而兴起强烈地追求真实理想的念头,这样的人是能闻佛法的人。当人发现自身在迷执的井中,无论如何也跳不出时(三定死),方能听到如来大悲本愿的招唤声。

卷头言 110

南无阿弥陀佛是

「今现在」的招唤声

「今现在」的救济力

后生乃一大事。学佛闻法几十年,以为已经什么都明白,已经无「法」可听,以为只要「依本愿力往生」就是万事无恙,其实有这样的心态时才是「一大事」,这样的人或许已经落入「自我」的陷阱中。

因为信心是难中之难,所以要听闻再听闻,经得起千锤百炼。在有生之年直到一口气不来为止,依止明师听闻佛法是很重要的事。

附录一:(瑞劒老师所做的汉诗)

 唱导歌(「给孩子们的遗书」)

瑞劒越不惑二岁 妙行参加至今日 现土云霄志既亡 西方妙果唤我待 如来教勅亦何疑 慈父信海在一句慕父母归家乡哉 家乡七宝八解池 宝林宝树微妙音 宫殿楼阁是实相光云无碍如虚空 常转三宝无垢轮随顺法性不乖真 超越数限广无边 乘悲翼还来秽国 游法界普化群萌 乐哉快哉如来行 人生将了望洋洋童子知阎浮火宅 人生百年水上萍 希望如阳焰消灭 桃李红颜如朝露 一息不追逝千载假令虽领大千界若失明珠亦何为(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日书

 偶作

三十八年奉教职 无智无德亦无学 终始一贯守一事 一事非行亦非善 努力碎励而非我 佛陀至诚我仰之信顺大悲全无私 时是末法恶世界 浊流滔滔冲於天 自由平等人唱之 心豺狼而轻贱我 喜得轻贱即灭罪又宜哉恶口骂詈 我是愚中之愚人 我是狂中之狂者 知我者唯是父母 教我者唯师一人 一事是念佛一行 亦是报恩惭愧心 人不知而我不愠顾过去而思业报 有道心则有衣食 无道心则无衣食 佛日圆照尽十方 光明照里心身安 何论死生亦豪贱 法友在近俱谈笑 火中之莲亦快哉(一九四八年 纪元佳节)附录二:缅怀恩师 (野濑瑞默老师)

和恩师永别以来已快近两个月了。老师走后,我常常自问:老师真的走了吗?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在悲哀今生再也无法见到师颜的同时,却有老师就在身旁,且是不时地以慈眼日夜在守护著我们的感觉,这种不思议的感受越来越强烈,这或是所谓的老师的功德吧。老师的念力形影不离地强而有力的引导著我们。

这次很令人高兴的是,景仰老师恩德的佛友们,发心出版专辑纪念老师,书名是「护城院 释瑞劒法师追悼纪念号」,怀念师恩的真情,流露於大家的字裏行间,这是令人感动的事。

本专辑能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的是龙谷大学的名誉教授兼劝学的瓜生津隆雄教授赐稿给本社,其次是中山延二博士、井上善右卫门博士及其他法兄法姐们的不吝赐稿给本社,大家的种种深情厚意在此感谢不尽。想必老师现在正从莲华藏世界里微笑的看著我们吧。

老师满九十五岁的生涯中,当然最清楚的是老师本人。但是透过老师生前的教导及自传,我们可以窥知老师尽其一生,皆是为了钻研与弘宣正法在忙碌。特别是自传的后半部分,大家都还是记忆深刻,其后直到老师往生为止的十七年间,种种行迹都彷佛是昨日事一样,令人印象鲜明。

老师一生的转捩点是在昭和三十七年,老师把当时的心情记录如下:

「昭和三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这一天是身为教职人员五十二年又一个月闭幕的一天。五十二年的时间说长是很长,现在回首一看则似一夜梦。梦中不是梦的唯有一个,那就是本愿的真实。梦中说是苦嘛,苦是很苦;说是乐嘛,无上的法乐是我在

娑婆唯一的依止。今日又复念念称名忆佛,这份法喜,这份法乐,无以言喻」。

这是老师缅怀七十七岁的人生时所留下对佛法法喜的声言。老师紧接著又说:

「亲鸾圣人在「教行信证」的后序中言道:

(庆哉树心弘誓佛地,流念难思法海,深知如来矜哀,良仰师教恩厚。庆喜弥至,至孝弥重。因兹钞真宗诠,摭净土要。唯念佛恩深,不耻人伦嘲。若见闻斯书者,信顺为因,疑谤为缘,信乐彰於愿力,妙果显於安养矣。)

此后的人生当以亲鸾圣人之心为己心,以佛法乐为己乐。

一顶斗笠一手杖

六字洪名伴我行

山河大地任遨游

这裏坐坐那裏翘脚

人生最快乐的事莫过於拜读圣教,因为能在人界中以凡夫身一睹佛的境界,没有比这更令人愉快的事了。后生的事有如来在保证说:「有我在不用愁」,此真实语中我的往生已解决。

南无阿弥陀佛告诉我

往生已解决

过未现之三世障

皆为赞叹名号声」(老师)

9017b85b7172f0e84b26dbf627a6fbb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