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15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卷 头 言「信卷」曰:「实语甚微妙善巧於句义甚深秘密藏」。二乘有二乘的秘密,菩萨有菩萨的秘密,如来有如来的秘密。是故,佛智不思议,名愿力不思议。凡夫想用凡夫肤浅的猿智揣测佛智不思议的誓愿,想要获得信心求往生,这是由於不自量力。殊不知凡夫所作的判断皆是相对的概念,是个死胡同。所谓「甚深秘密藏」者,是指「依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这是甚深微妙不可思议的愿力独运的世界。凡夫莫要在此探头,莫要再东张西望了。九十二岁瑞劒信 心 铭 十五◆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天亲菩萨於《净土论》的卷头説:「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表白了自督的信心。亲鸾圣人解释之说:「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实功德相)是「誓愿的尊号」,这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大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成就文曰:「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净土真宗的安心,此外没有。这是真宗的面目,是云「横超」,此旨恳切地说於「信卷」,不要迷失,不可迷惑。献一生的努力於「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之一句,研究之,应好好的听闻。◆ 常回归成就文关於安心,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疑问,回归此成就文论之,以成就文为本,可解决其疑问。「成就文呀,那个我也知道」的心态不行。自己的死迫在眼前,汝怎么做?知解分别是无法过死的关卡的。还在「想要信心」、「想安心」的话,临终时来不及。平生时,若没有献全部的生命,被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搓圆的话,「万一」的时候来不及。◆ 初闻即终闻闻「南无阿弥陀佛」,舍几十年的听闻,舍知解分别,用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名号的心态最佳。「初闻」即「终闻」,往生极乐之道只此一条,「极乐之道只一条南无阿弥陀」。满心惊喜、忘己,被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搓圆的就叫做「闻名号」。不是想要飞上天那样的喜悦,口无法言喩,只能説是静谧的、很大的喜悦。不是被「喜悦」救度,不是被「安心」救度。净土,不是用自己的想法能往生的。是被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南无阿弥陀佛」「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救度的。「信心欢喜」,就如久在战地的士兵,在舞鹤的军港上岸,见到母亲时所有的忧虑都没了一样,这就叫「闻其名号」,这就是「闻名号」。慈亲是如来,如来是名号。闻也,唯是闻也,久远劫来的疑云在刹那间烟消云散,这就是「信心欢喜」。这信一念的瞬间,凡夫原封入正定聚,这就是「即得往生」。注:瑞剑老师此慈悲的法语道破多少同朋之执迷啊。学真宗的人,最容易掉落的陷阱,就是在凡夫的心地下功夫,以为是自己有喜悦了、安心了就可以往生,殊不知这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呢。在那当下,是人已遗忘弥陀的威神功德、慈亲的存在哩。「初闻」即「终闻」,每一次闻法都是第一次听到(初闻)(初闻才有惊喜感动啊),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听到(终闻)(深念无常者方能有此领解出来),这是拿真劒的心态呢。还有「下一次」的人无法有认真的心态。◆ 闻是佛力、佛智、佛心「闻名号」,不是用理智分别地闻。依本愿力,本愿力的名号,身与心皆渗透,这就叫「闻」。「闻其名号」的「闻」。「闻」是佛力、佛智、佛心,是如来大悲的誓愿力。佛心,不是自己想闻就能闻得了的,不是自己想信就信得了的。《和赞》曰:「设令大千世界中充满大火也要过闻彼佛名之众生因愿力永不退转」不惜身命地闻的话,就会被闻。佛心一彻入,闻也没有、信也没有,唯是忘己地赞叹名号,这就是「闻名号」。依止良师,精进地顶戴圣教的话,名号使闻见,这就是「闻其名号」。亲鸾圣人开佛智的奥藏,为我们释本愿成就文,以欢喜之涙顶戴「信卷」时,「名号」使闻见,那就叫「信心」,又叫「念佛」。不是「称念往生」、「信了往生」。远远超过凡夫自力的「计度」。「名号不思议海水逆谤尸骸亦不留众恶万川一归入功德海水成一味」(和赞)「若有得闻弥陀名人皆信凭南无阿弥陀佛」(莲如上人)(51・11・5日)极 难 信◆ 愿力他力「『想获救获救』的梦醒了庆喜『无法不救』的慈悲心」「想获救获救」的梦好长,这又叫无明长夜、无明重昏。挣扎地想要获救获救的心态,就好像是掉到水井的青蛙攀爬著井壁想要获救一样。不论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无功。一天两天地挣扎了,终於力气使尽,手脚无力地漂浮在水上面。此时吊桶下来被打捞起。「活中有死,死中有活」指的即此。「力气使尽被捞起蛙哉」「死中有活」指觉悟到用自己的力量行不通,凡夫絶对没有出离生死的力量的就叫「死」。「死中有活」的「活」是什么意思呢,即所谓的愿力他力。这是愿力、他力。是「他力者如来的本愿力也」(行卷)。每日每日和南无阿弥陀佛一起说「愿力他力」看看如何呢。「愿力他力」,此外有什么、求什么、找什么呢。所求到的、所找到的,皆不过是妄念的影子而已。「愿力他力」真可贵。治万劫渇,即是「愿力他力」始出自口中时。「愿力他力」者,和赞叹惊言「慈亲呀」的意思相同。君知否,「慈亲呀」的「愿力他力」之滋味。妄念自力的虫百万只也有的心中,从早到晩不论怎么动,只是让这些虫更加扭曲而已。「活中有死」者,指认为自己获信了、自己这样没问题了的心态很可怕。认为有活路了,认为是无法往生的。这就叫「活中有死」。◆ 慈亲呀!然拘泥於自己是生是死的话,生亦是死,死亦是死,动用凡夫的脑浆,想这呀那呀的皆是地狱业。是凡夫的话凡夫的原样好。凡夫的原样有何不好呢?即使说不好,在穿著凡夫的皮相时,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不都是凡夫吗,不都是地狱必定的凡夫吗。能获救的地方丝毫也没有。当体会到「这家伙呀」时,自会「慈亲呀!独慈亲一人要我!是慈亲方有救!」。不是理论懂了才往生,不是用我的想法往生,无法往生的我被往生故是不思议,此云:「佛智不思议」。佛智的不思议是愿力不思议。「是慈亲方有救」!慈亲不在的话怎么办?因此才説:「慈亲呀!」临终的病人説「慈亲呀」,此一语尊贵无比。一辈子的听闻尽收於「慈亲呀」的言语中。「慈亲呀」一语,是「南无阿弥陀佛不会丢下汝哟」的慈亲大悲心。如来的大悲心在如来的立场是「南无阿弥陀佛不会丢下汝哟」,在我的立场则是「慈亲呀!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机法一体」。佛凡一体亦含在此中。机法一体也好、佛凡一体也好,皆非凡夫可知道的世界。如来如如来的意之外什么也没有。几十年来一直认为想要如自己的想法如何如何,但是大限来时,唯照如来的意往生,此云愿力不思议,又云愿力自然,又云自然法尔。愿力自然、愿力不思议的世界,不混杂凡夫的想法。这是心想言语皆泯絶处。◆ 仰见明月挂天空忘记愿力不思议,种种计量要这样地往生、要那样地往生时,那正在疑心自力的颠峯中。放亮眼睛,眼光要高哟。月亮在天空放光辉不是吗,这是无碍佛智之月光。月是如来,是本愿力的月亮。月亮说:「在这里哦」、「为汝一人出现的哦」。但是这个我却老是光顾自个的心,想在心中看月亮。所以呀,悲哉、痛哉。往生非心非想法,不是靠思案工夫能往生。唯是大悲的佛智、南无阿弥陀佛的独运。不知道吗、不知道吗。「善・恶・念・信皆忘了仰见明月挂天空」顶戴信心,是指著眼於阿弥陀如来慈亲的无设限的大慈悲心。一度真的著眼的话,是:「无论何时见」退转的顾虑没有,又之所以有「雾霭」是因为不看月亮的缘故。看自己的心是无法获救的。照我们的生死暗路的唯是本愿名号的月光而已。「九十年研究研究的佛法唯有一本愿名号」本愿名号原样是如来,是如来的呼唤声。◆ 被慈亲呼唤呼唤声如何听?如何信呢?听法、信法皆不知故呀。如来「唯唤著」我、「唯救助」我。「听到的、记得的心,皆被弥陀拿走赤裸裸。赤裸裸的一直在慈亲前,我呀是阿呆、未闻前的婴儿,被慈亲唤回慈亲乡,有何好客套的呢。啊呀!真有趣呀真有趣。」获得真实信心很难。为何难呢?因为不当一回事所以难,因为不带著自己的生死问题来如来前所以难,因为没有背负著所有罪的沈重包袱来慈悲说「若问如来所作愿不舍苦恼诸有情慈悲以回向为首大悲心於此成就」的如来前所以难。啊啊!难中之难无过斯难。那么,要怎么办才能获信呢?怎么办才能得到呢?因想取信心所以取不到,想得到所以得不到,想闻到所以闻不到。这样的闲葛藤不论重覆多少次也无济於事。获救的是依「慈亲的真实」获救,依「愿力的不思议」获救。因为被唤所以能去。没看到吗?看到的话,除了「惭愧感恩」外没有。看到的话,忏悔的念佛和赞叹的念佛外没有。百万劫才一度看到,这就是祖师所谓:「真实净信亿劫叵获」。前年去世的滋贺县犬上郡甲良町长寺的北川孙兵卫先生(昭和三十六年十月十四日往生八十三歳),在临终时説:「老师,御安心像很容易,其实很难呢!」又説:「慈亲呀!」那闪闪发光的眼、欢喜的脸、从大信海流现的那欢喜的念佛声音,今亦历历在眼前。◆ 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住在大阪东住吉区西今川町的松根和吉先生,八十九岁往生於昭和三十七年一月二十五日。当夜出现於长男正雄的梦里:「正雄!正雄!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工作不论何时一辈子都有得做,要找时间去听闻佛法哟」说完就消失了。正雄先生告诉我这事是在同年的三月二十一日。「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之一言有千钧的价值哦。注:「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的原文是「人并みに闻いたら、人并みに落ちる」,很白的一句话,但是很难翻译。大意是指,只是跟著别人听闻、跟著别人拜读佛书,别人做什么就跟著做什么,用这种心态学佛是要不得的。老师去年在陕西时开示过:是「为佛法而佛法」哦。◆ 极难信的原因《阿弥陀经》曰:「为诸衆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和赞曰:「十方恒沙之诸佛宣说极难信之法但为五浊之恶世证诚护念出长舌」何处是极难信呢?所谓:一、不知自己是罪恶生死的凡夫故。二、不知自己是在迷的凡夫,佛是觉悟的大觉者故。三、不知没有比后生更大的问题、无常迅速故。四、想像信者一样、想像某人一样的虚荣心作祟故。五、轻视圣教的言语、把释尊和亲鸾圣人垫在臀部下故。六、几十年地听闻下来,不知不觉就当天狗故。七、听过了记得了,充满心裏,自己给自己打分数故。八、「仰本愿力之月,只南无阿弥陀佛一呼唤声哟。唤我故获救,被唤回慈亲乡」,不论听了多少遍,          还是一直不看向如来,只在自己的意识中千万无量地计度找佛,想要获救故。九、不论被闻多少遍,老是抓著文字不放,追著文字的屁股跑,尽卖弄著理论,不成一向依如来大悲的          御本愿使我往生的惭愧感恩故。十、不顶戴净土真宗是自己的学问、智慧、力量、想法、善、恶等,人世间的东西一切皆抛,不使用心          而获救的不可思议的如来誓愿力故。十一、不论被听被闻多少次,「做婴儿、做阿呆,老实地顶戴如来说就行」,久远劫来探求自己的意            识,不舍自己的执心故。十二、明明是落处已定的泥凡夫,偏偏费尽心思尽是焦虑地想:「不要落、不要落」、「怎么做才能获          救」故。十三、从心底无法顶戴「誓愿不思议」故。十四、不知凡夫获救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法超越世间一般的因果、超越人的理解和认可,唯依无碍光明的          运作破无明暗故。十五、不读经故,不知「佛」是多么尊贵的人、不知「七高僧」是多么伟大的人故。十六、眺望别处的花,因不像那个人有那样的念佛出来故、不像那个人有那样的欢喜故,所以自己还未          顶戴信心吧地自寻烦恼故。十七、不知佛法不是世间的法,是出世间的法,是凡夫的世界没有的法故。十八、在佛法上不认真故。不知一认真的话,不去看别家的花,不玩弄法门,阿弥陀佛慈亲和自己一            人,不夹杂他人,学问・道德皆抛舍,直接对面对坐的是佛法中的佛法故。十九、阿弥陀佛不说:获得信心的话就救汝、念佛的话就救汝、欢喜出来的话就救汝。说:「就那样地          来、直来、我能护汝」。      於兹,明明能感受到佛智不思议、愿力不思议和大悲心不思议,却不知其故。二十、不知佛法不思议在凡夫这边皆无法加上任何一信一行。二十一、凡夫这家伙,认为不做点什么的话无法获救,那样自力的定散心无论如何也不舍故。二十二、生为人,难;生为日本人,难;遇佛法,难;遇如来的本愿,难;闻法,难;得善友,难;能            闻,难;信,难故。二十三、不知如来的本愿是相应此罪业深重、缺智目行足之迷执的我、没有亲身感受其尊贵者故。二十四、没有彻底地自问:「现在死的话往何处去」故。二十五、不知因果的道理,不惊怖毛髪一根也无误的因果法则之严肃故。二十六、不遇信者闻其言语故。二十七、自己无眼识知哪个是真实的信心、哪个是虚伪的信心,胡乱听闻故。二十八、不知自力圣道门是什么、他力易行道是什么,因此不知他力和自力,不清楚做圣道・净土的区             别故。二十九、获得他力的信心为止,一般得花几十年。不知於其间就信心必须千锤百錬不可故。随 想○ 科学的世界是「假」的世界,这亦大致是真的。善恶苦乐的世界有,这於现实亦是真的。诸佛如来的三昧海,这亦不可思议真实也。○ 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是,智慧力、慈悲力、本愿力、因力、果力、南无阿弥陀佛,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 说神造万物。造的必要在何处?从无一物生者无一物。○ 万物的真理是一个,「空」「无相」,亦不能说有,亦不能说无。真如、实相、诸佛如来知道。○ 凡夫皆愚痴、无智、无能、尽是罪,连这也不知地谈理论。○ 说理论的话,彻彻底底地说呀,直到打败释尊为止。○ 在欧美,真宗被禅盖过,开教师先生,拜托了哟。饱学华・天・禅学,正信偈、和赞好好学。○ 《大经》是十八愿的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如来的声音,南无阿弥陀佛,声是佛     心,南无阿弥陀佛。○ 《观经》是说完全弃舍定散二善持名号。来至《大经》一看,「闻其名号」是念佛。○ 《阿弥陀经》是「执持名号」、「证诚护念」,想称念而往生的心是二十愿。○ 「弥陀誓愿不思议,必定救度我往生」是《叹异抄》。「善恶二字皆不知也」,超越善恶而往生。誓愿     一佛乘在此。○ 《御文章》真可贵!曰:「依法的力量方往西」。读破《教行信证》,「对句说:本尊要挂破、圣教要     读破」(御一代闻书)。○ 圣教,懂也好不懂也好,从年轻时应顶戴直到读破为止。○ 本愿一乘,世间人不信是正常的呀。超越善恶、超越智愚,不修行也能往生。○ 真宗虽言不思议、不思议,什么不思议呢,哪里不思议呢?舍戒、定、慧三学,赤裸裸地就这样地成       佛。这样的道理哪里也没有故不是不思议吗?○ 学佛教不会有损失。释迦如来没有道理教人受损的事。○ 虽説恶人正机,不是教人无视因果尽做恶事这样的邪见的。○ 以前曾被说过「门徒没有常识」、「汚秽宗」,但是「罪的自觉」和「死的解决」胜於净土真宗的宗教     没有。○ 人不可说大话,盖棺方能论定人的命运。○ 世界上,不论调査哪里的宗教,僧俗皆无问题漂亮地解决死的问题的宗教,其他没有哟。请莫看漏这一     点。○ 虽是山裂海枯之世,圣人的大人格不动无变。○ 宗教论请别来,「死的解决」(后生一大事)解决了没有?○ 在何处解决「死的解决」呢?圣人的言语外没有道。○ 想要信心信心,却忘记大悲的慈亲,忘记慈亲无信心。慈亲在,没有事呀。○ 心繋后生之事的话,应日日顶戴圣教,寻访善知识发问。○ 生命是法之宝也。为了佛法,要健康长寿,愿慎行哟。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 (9)174. 果上显现的法门净土真宗是如何来到众生界的呢?大悲大智的本愿力,本愿力第一显现为《大无量      寿经》、显现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的全身,是众生往生的行体。其故,云南无阿弥      陀佛是往生的「真因」。175. 闻信往生的「真因」南无阿弥陀佛的信心,原封是南无阿弥陀佛故,之云往生的「正因」。正因的      信心再流,显现於众生的口业。此云「称名念佛」(业因)。然众生想要自己念佛求往生。那样自力      的念佛不是往生的「业因」。信心、念佛皆不外是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功德力。176. 「信卷」曰:「真实信心必具名号(念佛),名号(念佛)必不具愿力的信心」。此云「必具名       号」。不做信心的追究,只想称念佛的话能获救的是肤浅的想法。圣教中有言及「称者往生」之文         时,必是言信上的念佛。   无信心而称念往生的教义絶对没有。然世人看到「称者获救」之御文时,一点也不想本愿力、名号的       功德力,只想著称念往生。因此皆陷於自力的念佛。177. 不论哪里有提到「称念佛者得往生」,其念佛必是内有信心的念佛不可。念佛和信心在信者是无法     分割的。学问上分开论之时,(一)信心是本,念佛是末。(二)信心是始,念佛是后。(三)信心       是正因,念佛是非因。说「念佛往生是真宗」、「极重恶人唯称佛」时,不是指无信心光称念佛就能       往生的意思。《叹异抄》亦得用此要领顶戴才是。178. 信心是呼唤声。信心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信心是二种深信。信心是「闻其名号,信心欢           喜」。不是像信神的信心般,得拜托拜托那样请求、祈求的不是信心。信心是行者归命的一心。大信       心之体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如来的本愿力,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听到「南无阿弥陀佛       是如来的全身」这样的言语,即使听到「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之言语,有缘者即顶戴信心。三十       年、五十年在心中探求亦是无济於事。179. 获信之缘无量,不可以教人说我等末代凡夫这样做的话能顶戴信心。无误的说者,接触亲鸾圣人、     莲如上人、或是老师(师父)的大人格,依其人格的感化,其信心的大人格使自己的人格感动外没有       顶戴信心之道呀。此云感应道交。信心者,和如来感应道交的是信心。「感应道交」详细出於《法华       玄义》。180. 信心不思议,闻道元禅师的「经卷者如来的全身也」(正法眼藏)之言也好,闻「无碍光明破无明     暗惠日」(总序)之言也好,闻「依法之力方往西方」(御文章)之言也好,闻和赞的「生死苦海无       边际」之言也好,宿善到来的行者获得信心。这是不思议、难能可贵之处。被拜托让我获得信心,不       论怎么说明,无法保证能顶戴信心。必须自己和如来、或透过人格者感应道交不可。181. 人虽说是凡夫凡夫,是不可思议的灵体。有光感受如来佛智的大悲的资格。又山川草木亦是不可思     议的灵体。玄沙(禅宗的人)云:「尽十方界真实人体」、「一颗明珠」。又苏东坡説:「山色溪声       是长广舌(佛的说法)」。   感得如来大悲佛智的人,必须感谢无量的恩海不可。佛教以外的宗教,既不知人的灵体,亦不知山川       草 木的灵体,光説「罪子」。不得不说眼界狭小。182. 亲鸾圣人如何获得信心的呢?(一)圣人元本是如来。(二)依止法然上人究竟「出离生死之           道」。(三)因为法然上人说真宗「三经一论是也」,顺其指南一起精读天亲菩萨的《净土论》和昙       鸾大师注释的《论注》,而被「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之文,和《论         注》的「不断烦恼得涅盘」之文感动。依原本总序之文就有的三国七祖之师释而获得信心。又不可漏掉之句是,写於《净土论》的阿弥陀如来功德的总结「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文。183. 「不虚作住持」之文者,云「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身心)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名号的功德)」。圣人拜见《净土论》和《论注》之句是如何地流下感动之涙呀。信心是依「善知识」之言语方能顶戴的。独学自己想像是无法晴云雾的。又迷糊地听闻说教也不行呀。光 海 庄 严 伦理和宗教(八)右述的大乘佛教「空・无我」之说,是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钻研之深远的哲理故,一般人很难理解,身为神学者,至少有必要读破《大乘起信论》一册。最好读铃木大拙氏的英译,是最容易领解的。即使如此也很难吧,勉强推荐。佛教自然哲学的基础是三论宗「八不中道」的真理,这是最简单易解的。「八不中道」者(一)不生不灭(万物既无何时生,亦无何时灭)。(二)不一不异(万物者,非一非多)。(三)不断不常(万物者,无断絶、亦无常住,不连续的连续)。(四)不来不去(万物者,从何处来呢,来处亦无,往何处去亦无)。这是「八不中道」的真理。柏拉     图、史宾诺莎和康德般的大哲学家,若修佛教的禅定(三昧),体得「八不中道」的真理的话,其         哲学或许会有所改变吧。从「八不中道」的真理观者,神的天地创造说不能说是真理,又日本诸神         的缺点亦能一目了然吧。从「八不中道」的真理,可以引出佛教「空・无我」的真理。又从证悟此的「真智」,「大慈悲心」显现,说从「惑(迷)・业(恶业)・苦」救济众生之道的是佛教。西洋的哲学和宗教,探求「万物的第一原理」,想要找到「第一原因」故,产生了「神的创造说」和理想国的思想。从「空・无我」的思想,不生「神」,而生普遍的真理之觉者「佛」的思想。这是应互相深深研究的问题。「灵魂」的问题,依立於「神」的思想,或立於「佛」的思想、而立论不同。「天国」的问题亦同样。西洋哲学区别先天的知识和从感官来的经验的知识而想事物。柏拉图反驳普罗泰戈拉的感觉论,説「善恶」的问题不是感觉的产物,是感觉以外独自的领域。即说「魂」一点也不依靠感觉,而是依自身的运作产生知识。柏拉图主张「魂」有从感官独立的力量。即説「魂」依自身研究普遍的东西,捕捉「真实在」之力存在於魂。「魂之力」指理性的思考。感觉是不纯的、不确实的认识的源原。反之,理性的思考即「魂之力」,既不发生亦不消灭,常思考自己同一的恒存的东西(如理想的实在)者,柏拉图如是说。又柏拉图说「真的知识」,不受物体的东西与浊的感觉染汚,是纯粹的、完全从「内的魂」的作用流出的东西。「魂」者,将事物完全原封不动地,於其永远的本质和不变的性质中看之(事物)。知识者,是真实在即关於「理想」的思考。柏拉图如是说,即捕捉「理想」的方法是辨证法。按,柏拉图的「魂」,与(一)一般的日本人和基督教徒想的「灵魂」的意思,和(二)在佛教讲的「心性」、「心源」、「佛性」、「心(身)中的真如」有相似之处。(三)又和指心説「灵知灵能」也之外道说亦有相近之处。又亦有认为佛教的唯识学讲的第九「清净识」是「魂」之处。「理想」亦有相似佛教的「真如」(心性)之处,但是柏拉图的思想没有进步到这裏。出现於基督教「约翰传」菲洛「逻各斯」的思想,若和佛教的「真如说」(大乘起信论)一比较的话,是相当幼稚的思想。在圣书,同一视罗逻各斯与神,而与万物创造说结合一起,是需要再检讨之说。「真如」,如《起信论》也有提及般,与万物是不二一体,如铃木大拙氏亦有説,万物(真如)是“uncreate andEternal”(非被创造者,不生不灭)。斐洛(Philon纪元前50年左右)犹太人,出生於亚历山大。作为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者,他是最受注目的哲学家。他的根本思想是讲「神」的观念。他认为:「神」超越所有的有限者,我们的言语和思想,对於表现完全圆满最高的存在者「神」是不充分的,「神」只能说是「絶对的存在」。斐洛用犹太教所讲的用语,说「神即耶和华也」。基督教的神也是「耶和华」。神虽是超越一切的「絶对者」,但神与之共为「万物的渊源」。后世的神学者们,认为神是「超絶」世界的独一真神,同时「内在」(Immanence)於万物,亦支配著万物。在斐洛的想法,神是「絶对者」,同时是「万物的渊源」。结合此二思想的是斐洛的根本思想。言神是「超絶者」,亦是「万物的渊源」,如何结合此二思想呢?这是问题所在。於是,斐洛在神和万物之间想了一个媒介者。斐洛没有明确地说明其媒介者和「势力」与「神」的关系,是从柏拉图的「理想」说衍生者。斐洛説此「势力」亦叫「理想」,亦叫「神仆」。且他统一这些「势力」云「逻各斯」(Logos、言语、理性等意)。读「约翰传」,说:「初有语,语与神共在,语即神也。被造者皆依语而被造」,直接视语与基督是同一。总而言之,在斐洛之说,「逻各斯」意味神和世界的媒介。斐洛名「逻各斯」,说「神的代表者」、「神的使者」、「神的智慧」、「代造的机关」、「世界的模范」、「神的第一子」,亦说「第二的神」。即神是超越世界者,透过「逻各斯」,神创造世界。但是,就「逻各斯」有心、有意识与否这点,斐洛之说不明了。反正,「逻各斯」之说於斐洛的学说是最可受注目者,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说,为中心思想。「逻各斯」不确定的话,在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亦成无根据者。大西祝氏在其西洋哲学史上亦说:「哲学史上,吾人有注意的价值是,取希腊的哲学思想(以柏拉图的哲学为主),尝试把神学的组织给与犹太的宗教思想者,其最大的代表者是斐洛。总括以上列举者,可名为出现於后之宗教时代的哲学上的最大产物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在新柏拉图学派想列举的是,接著斐洛的是普罗提诺(Plotinus)。普罗提诺於纪元204年出生於埃及,为作学术特别是宗教上的研究有时漫游东方。后来到了罗马,聚集弟子开始教授。没於二百六十九年(一说二百七十年)。普罗提诺非常尊敬柏拉图,自祖述柏拉图的教义,其实他的思想骨干是柏拉图的思想。这是普罗提诺被称为新柏拉图学派的原由。普罗提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希腊哲学最后的伟人。法雷 通 讯 瑞觉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正好遇到了日本发生9.0级的东北大地震,「惨不忍睹」之言语也无法形容的现场,只能忍不住「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在此谨哀悼罹难的人们。一幕幕地震发生时所引发的海啸的呑噬城市、村落、渔港的情景,及核能发电厂爆炸引发的人性的恐慌,看著电影灾难片才会有的画面,一般人引以为傲、为依靠的房子、事业、财产、眷属…,在海啸(地震)(业力)之前全皆不堪一撃,一幕幕怵目惊心的报导画面,都在为我说法:“世事无常,国土危脆。”莲如上人在世时,大家因为疫疠发生死了很多人而震惊不已。莲如上人当时开示说:不是疫疠才会死人,有生必有死是常理。佛陀早有明训,盛者必衰,合会有离,但是我们总是迟顿到自己的大限来时才知惊觉后悔啊。请把握手还能写、眼还能看时,好好的顶戴圣教,否则一定会后悔的。有道心者,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业缘,都能化为自己精进向道的动力。因处於战争的时代,瑞劒老师的家因战火被烧了。许多同朋听到消息,关心地来看望老师。有同朋看到瑞劒老师借住在别人家还在顶戴圣教时,脱口而出说:「老师,这种时候怎么还能看得下书呢?」老师答道:「现下不正在拜读吗?」反之,无道心者,什么缘都可作为懒惰懈怠的藉口,共诤不急之事,虚度光阴啊。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昙鸾大师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婆薮盘头菩萨造并注(七)稻垣最三(瑞劒) 稻垣瑞雄(78)3. 性功德:续前)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十地菩萨)。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於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即圣种性)所得,果(即净土)中说因故(天亲菩萨)名为性。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净土的性功德),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众生觉悟存在的实相时,即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发大慈悲,以成就佛道)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生」。(4)形相功德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第四偈第三、四句)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24米)。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也。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6.html 法雷音 015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6.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7556.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卷 头 言「信卷」曰:「实语甚微妙善巧於句义甚深秘密藏」。二乘有二乘的秘密,菩萨有菩萨的秘密,如来有如来的秘密。是故,佛智不思议,名愿力不思议。凡夫想用凡夫肤浅的猿智揣测佛智不思议的誓愿,想要获得信心求往生,这是由於不自量力。殊不知凡夫所作的判断皆是相对的概念,是个死胡同。所谓「甚深秘密藏」者,是指
法雷音 015

法雷音 015

卷 头 言
「信卷」曰:「实语甚微妙善巧於句义甚深秘密藏」。
二乘有二乘的秘密,菩萨有菩萨的秘密,如来有如来的秘密。是故,佛智不思议,名愿力不思议。
凡夫想用凡夫肤浅的猿智揣测佛智不思议的誓愿,想要获得信心求往生,这是由於不自量力。殊不知凡夫所作的判断皆是相对的概念,是个死胡同。
所谓「甚深秘密藏」者,是指「依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这是甚深微妙不可思议的愿力独运的世界。凡夫莫要在此探头,莫要再东张西望了。
九十二岁瑞劒
信 心 铭 十五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天亲菩萨於《净土论》的卷头説:「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表白了自督的信心。亲鸾圣人解释之说:「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真实功德相)是「誓愿的尊号」,这即是「南无阿弥陀佛」。
《大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成就文曰:
「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即是「闻其名号,信心欢喜」。净土真宗的安心,此外没有。这是真宗的面目,是云「横超」,此旨恳切地说於「信卷」,不要迷失,不可迷惑。献一生的努力於「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之一句,研究之,
应好好的听闻。
常回归成就文
关於安心,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疑问,回归此成就文论之,以成就文为本,可解决其疑问。
「成就文呀,那个我也知道」的心态不行。自己的死迫在眼前,汝怎么做?知解分别是无法过死的关卡的。还在「想要信心」、「想安心」的话,临终时来不及。平生时,若没有献全部的生命,被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搓圆的话,「万一」的时候来不及。
初闻即终闻
闻「南无阿弥陀佛」,舍几十年的听闻,舍知解分别,用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名号的心态最佳。「初闻」即「终闻」,往生极乐之道只此一条,「极乐之道只一条南无阿弥陀」。满心惊喜、忘己,被南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搓圆的就叫做「闻名号」。不是想要飞上天那样的喜悦,口无法言喩,只能説是静谧的、很大的喜悦。
不是被「喜悦」救度,不是被「安心」救度。净土,不是用自己的想法能往生的。
是被威神功德不可思议的「南无阿弥陀佛」「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救度的。
「信心欢喜」,就如久在战地的士兵,在舞鹤的军港上岸,见到母亲时所有的忧虑都没了一样,这就叫「闻其名号」,这就是「闻名号」。慈亲是如来,如来是名号。闻也,唯是闻也,久远劫来的疑云在刹那间烟消云散,这就是「信心欢喜」。这信一念的瞬间,凡夫原封入正定聚,这就是「即得往生」。
注:瑞剑老师此慈悲的法语道破多少同朋之执迷啊。学真宗的人,最容易掉落的陷阱,就是在凡夫的心地下功夫,以为是自己有喜悦了、安心了就可以往生,殊不知这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呢。在那当下,是人已遗忘弥陀的威神功德、慈亲的存在哩。
「初闻」即「终闻」,每一次闻法都是第一次听到(初闻)(初闻才有惊喜感动啊),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听到(终闻)(深念无常者方能有此领解出来),这是拿真劒的心态呢。还有「下一次」的人无法有认真的心态。
闻是佛力、佛智、佛心
「闻名号」,不是用理智分别地闻。依本愿力,本愿力的名号,身与心皆渗透,这就叫「闻」。「闻其名号」的「闻」。「闻」是佛力、佛智、佛心,是如来大悲的誓愿力。
佛心,不是自己想闻就能闻得了的,不是自己想信就信得了的。《和赞》曰:
「设令大千世界中充满大火也要过闻彼佛名之众生因愿力永不退转」不惜身命地闻的话,就会被闻。佛心一彻入,闻也没有、信也没有,唯是忘己地赞叹名号,这就是「闻名号」。依止良师,精进地顶戴圣教的话,名号使闻见,这就是「闻其名号」。亲鸾圣人开佛智的奥藏,为我们释本愿成就文,以欢喜之涙顶戴「信卷」时,「名号」使闻见,那就叫「信心」,又叫「念佛」。不是「称念往生」、「信了往生」。远远超过凡夫自力的「计度」。
「名号不思议海水逆谤尸骸亦不留众恶万川一归入功德海水成一味」(和赞)「若有得闻弥陀名人皆信凭南无阿弥陀佛」(莲如上人)(51・11・5日)
极 难 信
◆ 愿力他力
「『想获救获救』的梦醒了庆喜『无法不救』的慈悲心」「想获救获救」的梦好长,这又叫无明长夜、无明重昏。挣扎地想要获救获救的心态,就好像是掉到水井的青蛙攀爬著井壁想要获救一样。不论怎么挣扎都是徒劳无功。
一天两天地挣扎了,终於力气使尽,手脚无力地漂浮在水上面。此时吊桶下来被打捞起。「活中有死,死中有活」指的即此。
「力气使尽被捞起蛙哉」
「死中有活」指觉悟到用自己的力量行
不通,凡夫絶对没有出离生死的力量的就叫「死」。「死中有活」的「活」是什么意思呢,即所谓的愿力他力。这是愿力、他力。是「他力者如来的本愿力也」(行卷)。每日每日和南无阿弥陀佛一起说「愿力他力」看看如何呢。「愿力他力」,此外有什么、求什么、找什么呢。所求到的、所找到的,皆不过是妄
念的影子而已。「愿力他力」真可贵。治万劫渇,即是「愿力他力」始出自口中时。「愿力他力」者,和赞叹惊言「慈亲呀」的意思相同。君知否,「慈亲呀」的「愿力他力」之滋味。妄念自力的虫百万只也有的心中,从早到晩不论怎么动,只是让这些虫更加扭曲而已。「活中有死」者,指认为自己获信了、自己这样没问题了的心态很可怕。认为有活路了,认为是无法往生的。这就叫「活中有死」。
慈亲呀!
然拘泥於自己是生是死的话,生亦是死,死亦是死,动用凡夫的脑浆,想这呀那呀的皆是地狱业。是凡夫的话凡夫的原样好。凡夫的原样有何不好呢?即使说不好,在穿著凡夫的皮相时,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不都是凡夫吗,不都是地狱必定的凡夫吗。能获救的地方丝毫也没有。当体会到「这家伙呀」时,自会「慈亲呀!独慈亲一人要我!是慈亲方有救!」。不是理论懂了才往生,不是用我的想法往生,无法往生的我被往生故是不思议,此云:
「佛智不思议」。
佛智的不思议是愿力不思议。
「是慈亲方有救」!
慈亲不在的话怎么办?因此才説:
「慈亲呀!」
临终的病人説「慈亲呀」,此一语尊贵无比。一辈子的听闻尽收於「慈亲呀」的言语中。
「慈亲呀」一语,是「南无阿弥陀佛不会丢下汝哟」的慈亲大悲心。如来的大悲心在如来的立场是「南无阿弥陀佛不会丢下汝哟」,在我的立场则是「慈亲呀!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机法一体」。佛凡一体亦含在此中。机法一体也好、佛凡一体也好,皆非凡夫可知道的世界。如来如如来的意之外什么也没有。几十年来一直认为想要如自己的想法如何如何,但是大限来时,唯照如来的意往生,此云愿力不思议,又云愿力自然,又云自然法尔。愿力自然、愿力不思议的世界,不混杂凡夫的想法。这是心想言语皆泯絶处。
仰见明月挂天空
忘记愿力不思议,种种计量要这样地往生、要那样地往生时,那正在疑心自力的颠峯中。
放亮眼睛,眼光要高哟。月亮在天空放光辉不是吗,这是无碍佛智之月光。
月是如来,是本愿力的月亮。
月亮说:「在这里哦」、「为汝一人出现的哦」。但是这个我却老是光顾自个的心,想在心中看月亮。所以呀,悲哉、痛哉。
往生非心非想法,不是靠思案工夫能往生。唯是大悲的佛智、南无阿弥陀佛的独运。不知道吗、不知道吗。
「善・恶・念・信皆忘了
仰见明月挂天空」
顶戴信心,是指著眼於阿弥陀如来慈亲的无设限的大慈悲心。一度真的著眼的话,是:「无论何时见」
退转的顾虑没有,又之所以有「雾霭」是因为不看月亮的缘故。看自己的心是无法
获救的。照我们的生死暗路的唯是本愿名号的月光而已。
「九十年研究研究的佛法
唯有一本愿名号」
本愿名号原样是如来,是如来的呼唤声。
被慈亲呼唤
呼唤声如何听?如何信呢?听法、信法皆不知故呀。如来「唯唤著」我、「唯救助」我。
「听到的、记得的心,皆被弥陀拿走赤裸裸。
赤裸裸的一直在慈亲前,我呀是阿呆、未闻前的婴儿,被慈亲唤回慈亲乡,有何好客套的呢。
啊呀!真有趣呀真有趣。」
获得真实信心很难。为何难呢?因为不当一回事所以难,因为不带著自己的生死问题来如来前所以难,因为没有背负著所有罪的沈重包袱来慈悲说「若问如来所作愿不舍苦恼诸有情慈悲以回向为首大悲心於此成就」的如来前所以难。啊啊!难中之难无过斯难。
那么,要怎么办才能获信呢?怎么办才能得到呢?
因想取信心所以取不到,想得到所以得不到,想闻到所以闻不到。
这样的闲葛藤不论重覆多少次也无济於事。
获救的是依「慈亲的真实」获救,依「愿力的不思议」获救。
因为被唤所以能去。
没看到吗?看到的话,除了「惭愧感恩」外没有。
看到的话,忏悔的念佛和赞叹的念佛外没有。百万劫才一度看到,这就是祖师所谓:「真实净信亿劫叵获」。
前年去世的滋贺县犬上郡甲良町长寺的北川孙兵卫先生(昭和三十六年十月十四日往生八十三歳),在临终时説:
「老师,御安心像很容易,其实很难呢!」
又説:
「慈亲呀!」
那闪闪发光的眼、欢喜的脸、从大信海流现的那欢喜的念佛声音,今亦历历在眼前。
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
住在大阪东住吉区西今川町的松根和吉先生,八十九岁往生於昭和三十七年一月二十五日。当夜出现於长男正雄的梦里:
「正雄!正雄!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工作不论何时一辈子都有得做,要找时间去听闻佛法哟」说完就消失了。正雄先生告诉我这事是在同年的三月二十一日。「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之一言有千钧的价值哦。
注:「普通地听闻的话,普通地堕落哟」的原文是「人并みに闻いたら、人并みに落ちる」,很白的一句话,但是很难翻译。大意是指,只是跟著别人听闻、跟著别人拜读佛书,别人做什么就跟著做什么,用这种心态学佛是要不得的。老师去年在陕西时开示过:是「为佛法而佛法」哦。
极难信的原因
《阿弥陀经》曰:
「为诸衆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和赞曰:
「十方恒沙之诸佛宣说极难信之法
但为五浊之恶世证诚护念出长舌」
何处是极难信呢?所谓:
一、不知自己是罪恶生死的凡夫故。
二、不知自己是在迷的凡夫,佛是觉悟的大觉者故。
三、不知没有比后生更大的问题、无常迅速故。
四、想像信者一样、想像某人一样的虚荣心作祟故。
五、轻视圣教的言语、把释尊和亲鸾圣人垫在臀部下故。
六、几十年地听闻下来,不知不觉就当天狗故。
七、听过了记得了,充满心裏,自己给自己打分数故。
八、「仰本愿力之月,只南无阿弥陀佛一呼唤声哟。唤我故获救,被唤回慈亲乡」,不论听了多少遍,          还是一直不看向如来,只在自己的意识中千万无量地计度找佛,想要获救故。
九、不论被闻多少遍,老是抓著文字不放,追著文字的屁股跑,尽卖弄著理论,不成一向依如来大悲的          御本愿使我往生的惭愧感恩故。
十、不顶戴净土真宗是自己的学问、智慧、力量、想法、善、恶等,人世间的东西一切皆抛,不使用心          而获救的不可思议的如来誓愿力故。
十一、不论被听被闻多少次,「做婴儿、做阿呆,老实地顶戴如来说就行」,久远劫来探求自己的意            识,不舍自己的执心故。
十二、明明是落处已定的泥凡夫,偏偏费尽心思尽是焦虑地想:「不要落、不要落」、「怎么做才能获          救」故。
十三、从心底无法顶戴「誓愿不思议」故。
十四、不知凡夫获救的南无阿弥陀佛之法超越世间一般的因果、超越人的理解和认可,唯依无碍光明的          运作破无明暗故。
十五、不读经故,不知「佛」是多么尊贵的人、不知「七高僧」是多么伟大的人故。
十六、眺望别处的花,因不像那个人有那样的念佛出来故、不像那个人有那样的欢喜故,所以自己还未          顶戴信心吧地自寻烦恼故。
十七、不知佛法不是世间的法,是出世间的法,是凡夫的世界没有的法故。
十八、在佛法上不认真故。不知一认真的话,不去看别家的花,不玩弄法门,阿弥陀佛慈亲和自己一            人,不夹杂他人,学问・道德皆抛舍,直接对面对坐的是佛法中的佛法故。
十九、阿弥陀佛不说:获得信心的话就救汝、念佛的话就救汝、欢喜出来的话就救汝。说:「就那样地          来、直来、我能护汝」。
      於兹,明明能感受到佛智不思议、愿力不思议和大悲心不思议,却不知其故。
二十、不知佛法不思议在凡夫这边皆无法加上任何一信一行。
二十一、凡夫这家伙,认为不做点什么的话无法获救,那样自力的定散心无论如何也不舍故。
二十二、生为人,难;生为日本人,难;遇佛法,难;遇如来的本愿,难;闻法,难;得善友,难;能            闻,难;信,难故。
二十三、不知如来的本愿是相应此罪业深重、缺智目行足之迷执的我、没有亲身感受其尊贵者故。
二十四、没有彻底地自问:「现在死的话往何处去」故。
二十五、不知因果的道理,不惊怖毛髪一根也无误的因果法则之严肃故。
二十六、不遇信者闻其言语故。
二十七、自己无眼识知哪个是真实的信心、哪个是虚伪的信心,胡乱听闻故。
二十八、不知自力圣道门是什么、他力易行道是什么,因此不知他力和自力,不清楚做圣道・净土的区             别故。
二十九、获得他力的信心为止,一般得花几十年。不知於其间就信心必须千锤百錬不可故。
随 想
○ 科学的世界是「假」的世界,这亦大致是真的。善恶苦乐的世界有,这於现实亦是真的。诸佛如来的三昧海,这亦不可思议真实也。
○ 不可思议中的不可思议是,智慧力、慈悲力、本愿力、因力、果力、南无阿弥陀佛,依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往生。
○ 说神造万物。造的必要在何处?从无一物生者无一物。
○ 万物的真理是一个,「空」「无相」,亦不能说有,亦不能说无。真如、实相、诸佛如来知道。
○ 凡夫皆愚痴、无智、无能、尽是罪,连这也不知地谈理论。
○ 说理论的话,彻彻底底地说呀,直到打败释尊为止。
○ 在欧美,真宗被禅盖过,开教师先生,拜托了哟。饱学华・天・禅学,正信偈、和赞好好学。
○ 《大经》是十八愿的成就文,「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如来的声音,南无阿弥陀佛,声是佛     心,南无阿弥陀佛。
○ 《观经》是说完全弃舍定散二善持名号。来至《大经》一看,「闻其名号」是念佛。
○ 《阿弥陀经》是「执持名号」、「证诚护念」,想称念而往生的心是二十愿。
○ 「弥陀誓愿不思议,必定救度我往生」是《叹异抄》。「善恶二字皆不知也」,超越善恶而往生。誓愿     一佛乘在此。
○ 《御文章》真可贵!曰:「依法的力量方往西」。读破《教行信证》,「对句说:本尊要挂破、圣教要     读破」(御一代闻书)。
○ 圣教,懂也好不懂也好,从年轻时应顶戴直到读破为止。
○ 本愿一乘,世间人不信是正常的呀。超越善恶、超越智愚,不修行也能往生。
○ 真宗虽言不思议、不思议,什么不思议呢,哪里不思议呢?舍戒、定、慧三学,赤裸裸地就这样地成       佛。这样的道理哪里也没有故不是不思议吗?
○ 学佛教不会有损失。释迦如来没有道理教人受损的事。
○ 虽説恶人正机,不是教人无视因果尽做恶事这样的邪见的。
○ 以前曾被说过「门徒没有常识」、「汚秽宗」,但是「罪的自觉」和「死的解决」胜於净土真宗的宗教     没有。
○ 人不可说大话,盖棺方能论定人的命运。
○ 世界上,不论调査哪里的宗教,僧俗皆无问题漂亮地解决死的问题的宗教,其他没有哟。请莫看漏这一     点。
○ 虽是山裂海枯之世,圣人的大人格不动无变。
○ 宗教论请别来,「死的解决」(后生一大事)解决了没有?
○ 在何处解决「死的解决」呢?圣人的言语外没有道。
○ 想要信心信心,却忘记大悲的慈亲,忘记慈亲无信心。慈亲在,没有事呀。
○ 心繋后生之事的话,应日日顶戴圣教,寻访善知识发问。
○ 生命是法之宝也。为了佛法,要健康长寿,愿慎行哟。
教 行 信 证 拜 读 记 (9)
174. 果上显现的法门净土真宗是如何来到众生界的呢?大悲大智的本愿力,本愿力第一显现为《大无量      寿经》、显现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的全身,是众生往生的行体。其故,云南无阿弥      陀佛是往生的「真因」。
175. 闻信往生的「真因」南无阿弥陀佛的信心,原封是南无阿弥陀佛故,之云往生的「正因」。正因的      信心再流,显现於众生的口业。此云「称名念佛」(业因)。然众生想要自己念佛求往生。那样自力      的念佛不是往生的「业因」。信心、念佛皆不外是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功德力。
176. 「信卷」曰:「真实信心必具名号(念佛),名号(念佛)必不具愿力的信心」。此云「必具名       号」。不做信心的追究,只想称念佛的话能获救的是肤浅的想法。圣教中有言及「称者往生」之文         时,必是言信上的念佛。
   无信心而称念往生的教义絶对没有。然世人看到「称者获救」之御文时,一点也不想本愿力、名号的       功德力,只想著称念往生。因此皆陷於自力的念佛。
177. 不论哪里有提到「称念佛者得往生」,其念佛必是内有信心的念佛不可。念佛和信心在信者是无法     分割的。学问上分开论之时,(一)信心是本,念佛是末。(二)信心是始,念佛是后。(三)信心       是正因,念佛是非因。说「念佛往生是真宗」、「极重恶人唯称佛」时,不是指无信心光称念佛就能       往生的意思。《叹异抄》亦得用此要领顶戴才是。
178. 信心是呼唤声。信心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力。信心是二种深信。信心是「闻其名号,信心欢           喜」。不是像信神的信心般,得拜托拜托那样请求、祈求的不是信心。信心是行者归命的一心。大信       心之体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如来的本愿力,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即使听到「南无阿弥陀佛       是如来的全身」这样的言语,即使听到「无碍光明破无明暗惠日」之言语,有缘者即顶戴信心。三十       年、五十年在心中探求亦是无济於事。
179. 获信之缘无量,不可以教人说我等末代凡夫这样做的话能顶戴信心。无误的说者,接触亲鸾圣人、     莲如上人、或是老师(师父)的大人格,依其人格的感化,其信心的大人格使自己的人格感动外没有       顶戴信心之道呀。此云感应道交。信心者,和如来感应道交的是信心。「感应道交」详细出於《法华       玄义》。
180. 信心不思议,闻道元禅师的「经卷者如来的全身也」(正法眼藏)之言也好,闻「无碍光明破无明     暗惠日」(总序)之言也好,闻「依法之力方往西方」(御文章)之言也好,闻和赞的「生死苦海无       边际」之言也好,宿善到来的行者获得信心。这是不思议、难能可贵之处。被拜托让我获得信心,不       论怎么说明,无法保证能顶戴信心。必须自己和如来、或透过人格者感应道交不可。
181. 人虽说是凡夫凡夫,是不可思议的灵体。有光感受如来佛智的大悲的资格。又山川草木亦是不可思     议的灵体。玄沙(禅宗的人)云:「尽十方界真实人体」、「一颗明珠」。又苏东坡説:「山色溪声       是长广舌(佛的说法)」。
   感得如来大悲佛智的人,必须感谢无量的恩海不可。佛教以外的宗教,既不知人的灵体,亦不知山川       草 木的灵体,光説「罪子」。不得不说眼界狭小。
182. 亲鸾圣人如何获得信心的呢?(一)圣人元本是如来。(二)依止法然上人究竟「出离生死之           道」。(三)因为法然上人说真宗「三经一论是也」,顺其指南一起精读天亲菩萨的《净土论》和昙       鸾大师注释的《论注》,而被「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之文,和《论         注》的「不断烦恼得涅盘」之文感动。依原本总序之文就有的三国七祖之师释而获得信心。又不可漏掉之句是,写於《净土论》的阿弥陀如来功德的总结「不虚作住持功德」之文。
183. 「不虚作住持」之文者,云「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身心)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名号的功德)」。圣人拜见《净土论》和《论注》之句是如何地流下感动之涙呀。信心是依「善知识」之言语方能顶戴的。独学自己想像是无法晴云雾的。又迷糊地听闻说教也不行呀。光 海 庄 严 伦理和宗教(八)
右述的大乘佛教「空・无我」之说,是需要数年、或数十年的钻研之深远的哲理故,一般人很难理解,身为神学者,至少有必要读破《大乘起信论》一册。最好读铃木大拙氏的英译,是最容易领解的。即使如此也很难吧,勉强推荐。佛教自然哲学的基础是三论宗「八不中道」的真理,这是最简单易解的。「八不中道」者
(一)不生不灭(万物既无何时生,亦无何时灭)。
(二)不一不异(万物者,非一非多)。
(三)不断不常(万物者,无断絶、亦无常住,不连续的连续)。
(四)不来不去(万物者,从何处来呢,来处亦无,往何处去亦无)。这是「八不中道」的真理。柏拉     图、史宾诺莎和康德般的大哲学家,若修佛教的禅定(三昧),体得「八不中道」的真理的话,其         哲学或许会有所改变吧。从「八不中道」的真理观者,神的天地创造说不能说是真理,又日本诸神         的缺点亦能一目了然吧。从「八不中道」的真理,可以引出佛教「空・无我」的真理。又从证悟此的「真智」,「大慈悲心」显现,说从「惑(迷)・业(恶业)・苦」救济众生之道的是佛教。
西洋的哲学和宗教,探求「万物的第一原理」,想要找到「第一原因」故,产生了「神的创造说」和理想国的思想。从「空・无我」的思想,不生「神」,而生普遍的真理之觉者「佛」的思想。这是应互相深深研究的问题。「灵魂」的问题,依立於「神」的思想,或立於「佛」的思想、而立论不同。
「天国」的问题亦同样。西洋哲学区别先天的知识和从感官来的经验的知识而想事物。柏拉图反驳普罗泰
戈拉的感觉论,説「善恶」的问题不是感觉的产物,是感觉以外独自的领域。即说「魂」一点也不依靠感觉,而是依自身的运作产生知识。柏拉图主张「魂」有从感官独立的力量。即説「魂」依自身研究普遍的东西,捕捉「真实在」之力存在於魂。「魂之力」指理性的思考。感觉是不纯的、不确实的认识的源原。反之,理性的思考即「魂之力」,既不发生亦不消灭,常思考自己同一的恒存的东西(如理想的实在)者,柏拉图如是说。又柏拉图说「真的知识」,不受物体的东西与浊的感觉染汚,是纯粹的、完全从「内的魂」的作用流出的东西。「魂」者,将事物完全原封不动地,於其永远的本质和不变的性质中看之(事物)。知识者,是真实在即关於「理想」的思考。柏拉图如是说,即捕捉「理想」的方法是辨证法。按,柏拉图的「魂」,与(一)一般的日本人和基督教徒想的「灵魂」的意思,和(二)在佛教讲的「心性」、「心源」、「佛性」、「心(身)中的真如」有相似之处。(三)又和指心説「灵知灵能」也之
外道说亦有相近之处。又亦有认为佛教的唯识学讲的第九「清净识」是「魂」之处。「理想」亦有相似佛教的「真如」(心性)之处,但是柏拉图的思想没有进步到这裏。出现於基督教「约翰传」菲洛「逻各斯」的思想,若和佛教的「真如说」(大乘起信论)一比较的话,是相当幼稚的思想。在圣书,同一视罗
逻各斯与神,而与万物创造说结合一起,是需要再检讨之说。「真如」,如《起信论》也有提及般,与万物是不二一体,如铃木大拙氏亦有説,万物(真如)是“uncreate andEternal”(非被创造者,不生不灭)。
斐洛(Philon纪元前50年左右)犹太人,出生於亚历山大。作为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者,他是最受注目的哲学家。他的根本思想是讲「神」的观念。他认为:「神」超越所有的有限者,我们的言语和思想,对
於表现完全圆满最高的存在者「神」是不充分的,「神」只能说是「絶对的存在」。斐洛用犹太教所讲的用语,说「神即耶和华也」。
基督教的神也是「耶和华」。神虽是超越一切的「絶对者」,但神与之共为「万物的渊源」。后世的神学者们,认为神是「超絶」世界的独一真神,同时「内在」(Immanence)於万物,亦支配著万物。在斐洛的想法,神是「絶对者」,同时是「万物的渊源」。结合此二思想的是斐洛的根本思想。言神是「超
絶者」,亦是「万物的渊源」,如何结合此二思想呢?这是问题所在。於是,斐洛在神和万物之间想了一个媒介者。斐洛没有明确地说明其媒介者和「势力」与「神」的关系,是从柏拉图的「理想」说衍生者。斐洛説此「势力」亦叫「理想」,亦叫「神仆」。且他统一这些「势力」云「逻各斯」(Logos、言语、
理性等意)。读「约翰传」,说:「初有语,语与神共在,语即神也。被造者皆依语而被造」,直接视语与基督是同一。总而言之,在斐洛之说,「逻各斯」意味神和世界的媒介。斐洛名「逻各斯」,说「神的代表者」、「神的使者」、「神的智慧」、「代造的机关」、「世界的模范」、「神的第一子」,亦说「第二的神」。
即神是超越世界者,透过「逻各斯」,神创造世界。但是,就「逻各斯」有心、有意识与否这点,斐洛之说不明了。反正,「逻各斯」之说於斐洛的学说是最可受注目者,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说,为中心思想。「逻各斯」不确定的话,在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说」亦成无根据者。大西祝氏在其西洋哲学史上亦说:「哲学史上,吾人有注意的价值是,取希腊的哲学思想(以柏拉图的哲学为主),
尝试把神学的组织给与犹太的宗教思想者,其最大的代表者是斐洛。总括以上列举者,可名为出现於后之宗教时代的哲学上的最大产物新柏拉图学派的先驱。在新柏拉图学派想列举的是,接著斐洛的是普罗提诺
(Plotinus)。
普罗提诺於纪元
204年出生於埃及,为
作学术特别是宗教上的研究有时漫游东方。后来到了罗马,聚集弟子开始教授。没於二百六十九年(一说二百七十年)。普罗提诺非常尊敬柏拉图,自祖述柏拉图的教义,其实他的思想骨干是柏拉图的思想。这是普罗提诺被称为新柏拉图学派的原由。普罗提诺是亚里士多德以后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希腊哲学最后的伟人。
法雷 通 讯 瑞觉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正好遇到了日本发生9.0级的东北大地震,「惨不忍睹」之言语也无法形容的现场,只能忍不住「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在此谨哀悼罹难的人们。
一幕幕地震发生时所引发的海啸的呑噬城市、村落、渔港的情景,及核能发电厂爆炸引发的人性的恐慌,看著电影灾难片才会有的画面,一般人引以为傲、为依靠的房子、事业、财产、眷属…,在海啸(地震)(业力)之前全皆不堪一撃,一幕幕怵目惊心的报导画面,都在为我说法:“世事无常,国土危脆。”
莲如上人在世时,大家因为疫疠发生死了很多人而震惊不已。莲如上人当时开示说:不是疫疠才会死人,有生必有死是常理。佛陀早有明训,盛者必衰,合会有离,但是我们总是迟顿到自己的大限来时才知
惊觉后悔啊。请把握手还能写、眼还能看时,好好的顶戴圣教,否则一定会后悔的。
有道心者,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业缘,都能化为自己精进向道的动力。因处於战争的时代,瑞劒老师的家因战火被烧了。许多同朋听到消息,关心地来看望老师。有同朋看到瑞劒老师借住在别人家还在顶戴圣教
时,脱口而出说:「老师,这种时候怎么还能看得下书呢?」老师答道:「现下不正在拜读吗?」反之,无道心者,什么缘都可作为懒惰
懈怠的藉口,共诤不急之事,虚度光阴啊。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昙鸾大师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婆薮盘
头菩萨造并注(七)
稻垣最三(瑞劒) 稻垣瑞雄78)
3. 性功德:续前)
亦言性者,是圣种性(十地菩萨)。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於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是彼因(即圣种性)所得,果(即净土)中说因故(天亲菩萨)名为性。
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净土的性功德),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入身皆为不净。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众生觉悟存在的实相时,即有发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发大慈悲,以成就佛道)等。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故。言正道大慈悲,慈悲有三缘。
一者众生缘,是小悲。
二者法缘,是中悲。
三者无缘,是大悲。
大悲即出世善也。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
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故曰「出世善根
生」。
(4)形相功德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第四偈第三、四句)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
24米)。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