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會簡介
1
最新消息
2
教行信證大系13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宗教相競興起,在強調宗教的社會性和大眾的積極性的同時,很容易將宗教本質的教義和信仰,弄得過於低調及弱化。像這樣,有捨本逐末的傾向。在這麼混亂的時代,真的能救自己、救人類的宗教,必須是與科學不矛盾、離一切的迷信、立腳於法界的大真理、而且還得滿足宗教的感情不可。這是吟味祖師親鸞聖人的真實教,應回歸聖人的真精神所計劃出版《教行信證大系》的旨趣,故本大系光顯著真實信心的機微。古來《教行信證》的註釋計有數十種,為鑽研此書,先哲灑下畢生的心血。因此,彼等的學派可屈十指。但是,令人遺憾至極的是,世上知道最新最深的法雷學派的人並不多。法雷學派創始於勸學光明坊斷鎧法師(文化五年八月四日生,一八O八-六九),傳於勸學瓜生津隆英法師,隆英法師傳法給司教桂利劔法師。本大系主要整理利劔法師的著作及遺稿,其間並加上斷鎧法師和隆英法師的遺稿,及編者的文章。只有第一卷加上「教行信證大系」總論之意,設有「教行信證本文解釋」之篇。第二卷以下記載「宗義要論」和「評林」,本文解釋的要點則穿插於﹁要論之中。各卷第一篇的「宗義要論」,將《教行信證》主要的教義和思想分為項目,依著本典的順序儘量平易地論述之,並附上假名的注音,加上詳細的註釋。讀者從讀到第一篇就能觸到親鸞聖人雄大而統一的教理的真髓,及聖人親身體驗的安心的機微。為了易於瞭解利劔恩師的原文,所以加上了假名的讀音,但是恩師卓越的真宗眼和一貫深遠的思想,不因此而有絲毫的改變。我努力將原文的精神充分地發揮出來,雖然偶而有加上取捨之處,但這些都不過僅是將二十餘年受到恩師的教誨,所遺留在耳底的教法、師訓記錄下來而已。第一篇,幫助理解《教行信證》的本文和「評林」,其重要性正好能達觀《教行信證》的宗教,養法眼和信眼,令金剛信心的機微鮮明化,且也是對現代的宗教培養正確的判斷力上,不可或缺的良篇,同時亦能夠充分地吟味法雷學派的特徵及長處。覺醒自己的生死問題,欲觸聖人真生命的認真學徒,遇上本大系,對如此深的真理能這樣開心地頂戴,並被筆述下來,想必驚訝,且慶喜恭敬,甚至會忘記合上書本,廢寢忘食地閱讀之吧。又學者之間談論著《教行信證》是宗教的最高峰,真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我深深地感受到:是﹁生命之書﹂,可為萬人一齊鑽研、仰讚的是《教行信證》。第一卷的「教行信證本文解釋」以第一篇和第三篇的「註疏評林」的精神解釋本典,所以是一篇能直參聖人的法身、如來的光輪《教行信證》的面目之文。《教行信證註疏評林》,古來曾有學者著眼於此書,而著作了本典一部分的註疏評林,但是如本大系般普及《教行信證》六卷全部,從「總序」之文至結束的「化身土卷」為止的註疏評林,世上未曾有出其右者。由此,即能明白著作評林是如何艱鉅的大事業,而恩師利劔師完成了此艱難的事業。奉獻一生研究《教行信證》的恩師,生前熱切地盼望能出版「評林」,當時得到諸多善友之力,已做好出版的準備。惜當時因爆彈如雨下,故所有的計劃均化為水泡。恩師亦未及見出版,而於停戰前逝世。本「評林」的遺稿原文,是在大戰期間,穿岩鑿壁,外以雙重的鐵門保管著,方得留存下來。這次依百華苑(出版社)的好意,得以出版此心血的結晶「評林」,對學界而言,實是一件可慶可喜的事。序二於真宗的宗學界,以光明坊斷鎧法師為始祖的法雷學派,尚未廣推於世。這次,汲此學派法流的近代學者桂利劔法師的遺稿《教行信證註疏評林》八卷,由利劔法師的弟子稻垣瑞劔法師,重新改訂編輯而公刊於世,相信這對學界是件有意義之舉。自昭和二十(一九四五)年利劔法師往生以來,至今已歷十三載。其間,對此遺稿的公刊,有過幾次的計劃,但是由於此遺稿不僅是純粹專門研究的書,因為形式採摘錄的形體,頻繁的使用著專門的用語,缺乏普遍性。因此,至今未得上梓的機會。但是利劔法師的高徒稻垣瑞劔法師打開此難關,帶來了公刊的機運。瑞劔法師決意報師恩之道,自行執筆﹁註疏評林﹂所示的義理大要,一改編輯的體裁,題名《教行信證大系》,將「註疏評林」收於七卷,同百華苑主清水氏商量出版之,且得到同氏的協贊。念及桂利劔法師依其師瓜生津隆英勸學,學習法雷的學轍,得其衣鉢,已有半世紀。其間,利劔法師應瑞劔法師的勸說,移住神戶市後,縱橫活躍於教、學二面,是乃周知之事。利劔法師居住於神戶期間,鑽研之功更上層樓,同時也培育出善弟子的稻垣瑞劔法師。瑞劔法師之報師恩,及奉事師長的態度,是現代罕見的龜鑑。不肖隆雄作為勸學隆英的後嗣,得繼職法城寺,但隆英勸學往生時,余年僅三歲,其後學習法雷學派的法緣甚淺,僅於利劔法師晚年,到神戶市拜訪法師,聽法師口述「行信論」、「聖淨論」的部分而已。這次,瑞劔法師親自執筆「註疏評林」的要解,將「註疏評林」更名為《大系》,並編輯公刊,此上好機緣令法雷學派的遺風得以公諸於世,吾衷心地感謝,並致上最深的敬意。我確信此舉為貢獻法界的供養物,能被有緣的人們納受,使《教行信證》的精神得以弘宣,此舉自為謝師主知識之恩,亦是報法雷學派先哲之恩也。願此書在如來的照覽下,能得諸善友的護持、愛護。吾雖不才,受敘由來以代序。                                                                                                                                              昭和三十三(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日                                                                                                                                                                                                         龍谷末弟司教瓜生津隆雄識篇《《教行信證》「教卷」要論《教行信證》,最至高無上最深妙,是世界第一的宗教,同時因意趣甚深,實是本難解難入的書。因為如此,編者依桂利劔恩師的遺稿,在本《大系》的各卷卷首加上﹁要論」,達觀的敘述各卷的中心思想。仰願熟讀吟味﹁要論」之後,切盼能拜讀御本典的本文及﹁評林」。法雷學派的面目,在﹁要論」中亦栩栩如生地躍動著。第一章真宗的教判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佛教不論是哪一宗,皆有﹁教相」(教義)和﹁安心」。淨土真宗的﹁教相」,即是﹁教、行、信、證」,這是如來攝化(濟度)眾生的食譜(步驟)。﹁安心」是眾生往生的要法(肝要)。釋尊金口所說的教法,過於深妙過於廣大無邊,因此八萬四千的法門,門門不同,究竟該由哪個門(教)入才好呢?關於這點,祖師大德們嘔心瀝血地精讀大藏經,發現唯有此才是到涅槃之道,而各開一宗。為開一宗而統一大藏經,將之系統化的,叫做﹁教判」,或﹁教相判釋」。如禪宗不依經文,而依坐禪,以直接悟入佛的知見為目的。如三論宗,以無所得(般若空)為宗(眼目),故亦不依一經。其他宗派,如華嚴、天台、真言、淨土、真宗、日蓮等,各選經而開一宗,這些就叫做「教宗」。淨土真宗以三部經,特別是以《大無量壽經》定為「真實教」。各宗的祖師在開一宗時,先拜讀大藏經,立足於一定的基礎上,統一大藏經。其統一眼和統一的根據,是宗各派的分歧處。在日本國,以雄大的統一眼,振興一宗的大德,是真言宗的弘法大師(空海),和淨土真宗的親鸞聖人(見真大師)。弘法大師以「十住心」(參照《十住心論》、《秘藏寶鑰》)的教判,統一佛教。親鸞聖人垂「二雙四重」(豎超、豎出、橫超、橫出)的教判,開創淨土真宗。二雙四重的教判眼目,在示「他力橫超」,即乘如來的本願力,令得金剛的信心。鑑於時(時代)和機(眾生的根機),立腳於如來的大智大悲時,宗教無論如何非得落實於此處不可。「橫超他力」的大道,即名「本願一乘」(絕對不二的本願教法)。「本願一乘」方是統一全佛教的「真實教」,是凡夫直入的「無上道」。「二雙四重」(豎超、豎出是一雙,橫超、橫出是一雙)的教判就大乘,很公正地大觀之。聖人常立於高處大處,達觀佛教的全野,提示相應我等凡夫的易行,且是最高最深的佛法。如聖人這樣以宏識雄深的態度垂教者,迄今無出其右者。《教行信證》是聖人「己證」(體驗)的法門,是全顯阿彌陀如來「本願海」的自然法門,同時亦是釋尊出世本懷的教法。《華嚴經》曰:「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意思,「三界」指迷界,是妄覺的世界,是「一心」(絕對心、真如)。「心」(絕對心)外無萬物。心、佛及眾生,雖然各有差別,從絕對的立場(真如、空、第一義諦)看之,是不二一體,沒有差別。宇宙萬物相依,互相關係著,依﹁因緣」環環相扣、成立,沒有一物是獨立的。個物雖然「相對」,相對的當下,卻示現著「絕對界」的風光。「相對」即「絕對」,「絕對」的當下是「相對」(唯神非絕對)。如此,大宇宙即法界是一心(真如法性),「法界」無始無終,既非神創造,亦非被神支配。法界﹁一相」即是「無相」(因緣即空),「一相無相」的「法界」,即言「性海」(絕對界)。「性海」是眾生的「心性」,同時是「佛心」、「佛智」的世界。其故,「性海」無「妄念」,藏著無盡藏的功德,是清淨真實。此清淨真實的「性海」,亦云「真如」(物質界和精神界的統一)「性海」雖是超越因果的「絕對界」,以此「性海」的「功德」、「力用」、「光明」,顯現於眾生界的,即是「佛」、「菩薩」、是「佛法」、是「教說」、是「經文」、是「法門」是「教道」。從「性海」的功德顯現,實踐「性海」的力用的教道,再悟入「性海」的菩薩是法藏菩薩。此「性海」正是阿彌陀如來的「正覺」的「大智海」、﹁大慈悲海」。故淨土真宗是「全性修起的法門」,又是從「性海」顯現的法門,所以亦云「果海(性海)顯現的法門」。曇鸞大師的《論註》(下卷)曰:「第一義諦者,佛因緣法也」。「第一義諦」指超越有無,超越因緣的絕對界,即是「性海」。第一義諦叫做「空」、「實相」,又叫做「中道」。「第一義諦」的功德力用,即是「佛的因緣法」,此即是「淨土的莊嚴」、「真宗的教法」。「因緣法」(緣起的世界)是因果的世界。「因緣的世界」叫做「廣」,第一義諦叫做「略」。廣和略,互相相即,是「二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的關係。淨土實是「廣略相入的妙境界相」。若以佛身談「廣略相入」,「第一義諦」是「法性法身」(略),酬報本願而示現的阿彌陀如來,即是「方便法身」(廣)(報身佛)。「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乃不二一體,此不二一體的本佛,即尊稱為「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報身佛)。故阿彌陀如來的淨土是「願心莊嚴」、「廣略相入」、「無礙自在」的「妙土」(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同時此妙土的大莊嚴所展開的淨土真宗的法門,亦是「願心莊嚴」、「廣略相入」、「無礙自在」的大法門。於茲乎,一切的佛法,入「本願一乘」而統一;一切諸佛之智,亦統攝於阿彌陀如來的大智海。親鸞聖人的法門實在偉大。唯獨見真大師開示無盡的法門,將之歸入「本願一乘」,令仰信名號不思議的「功德大寶海」,使念佛成佛。聖人正可說是釋尊滅後首屈一指的人,亦可說是阿彌陀如來的來現。阿彌陀如來的「正覺一念」(如來的大智願海)的功德力,能成就十方三世的眾生往生,成「本願招喚的勅命」,以喚逆惡的劣機。我等唯有信順本願大悲的「呼喚聲」,於「呼喚聲」中,發現大安住之境。第二章   真宗的淵源本佛彌陀「正覺」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議,無論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議的。回向給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釋「大行」云:「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信卷﹂裏釋「大信心﹂曰:「真如一實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行」、「大信」,顯現「二利(自利.利他)圓滿的覺體」(佛陀),這正是今之「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名體不二)。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二利圓滿的大正覺﹂(眾生往生的因果和彌陀成佛的因果不二,此云二利圓滿),唯獨「阿彌陀如來」,這是其他諸佛及其他一切宗教的諸神所看不到的。若非「二利圓滿的本願」、「二利圓滿的大正覺」(圓滿眾生往生的因果是彌陀正覺的因果)的功德力,逆惡的凡夫無論如何也無法到「無上涅槃的極果」。並不是我等用自己的力量,行了去接近如來的,也不是信了去接近如來的,而是在「大悲招喚的勅命」(攝取光明)裏,仰信「南無阿彌陀佛的大正覺」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和「本願力的不可思議」,直接超越凡夫的「想法」、「記憶」和「善惡」,永遠地安住在佛智不思議的本願力裏(現生不退)。講「大行」也好,講「大信心」也好,唯是乘彼「願力之道」而已。 真宗的教法,看似很淺,實則不然。如來悲智(大悲.大智)的光明照處,大小乘諸教,悉融化於「本願一乘」的光明中。我等一切眾生的「無明闇」,亦被「無礙光明」照破。本典的「總序」之文曰:「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慧日」。正因為如來的「無礙光明」(光明無量),內藏(內在) 「壽命無量」之德,方能起攝化眾生的作用。「本願名號」亦即一於「無礙光明」,使我們發起無上的信心,真宗的淵源實在於此處。  不信如來的「行業果報」不可思議,不仰信如來「正覺」的功德力,不思「十界緣起」之神嚴,亦不思「業道」可懼,亦不留意「無常」迅速,又也不抱持」解脫涅槃「之大理想的人們,無法觸及佛的境界。三塗苦輪的猛火不就正在足下燃燒著嗎?應捨凡夫淺智的「想法」(疑惑),可仰信佛智的不思議。  由機(凡夫)論的話,三世的往生是有不同;由法(如來)論的話,「正覺的一念」超三世、越十方,是「機法一體」的大正覺(機也南無阿彌陀佛,法也南無阿彌陀佛)。雖說彌陀於十劫之前已成佛,其實彌陀是久遠實成的本佛(是報身如來,由此報身佛而出通途佛教所講的法身.報身.應身等一切的佛如來)。  三世十方雖有恒沙諸佛,彼等原是本佛彌陀的分身,是末佛。本佛、末佛一立足於「性海」時,唯是「一法身」。一法身的本佛,即名「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自力聖道的諸教,原本悉是阿彌陀如來大智海的波瀾,然在志願修「聖道門」成佛之處,則說「聖道門」是「權假」的法門。但是聖道諸教,教體自身是佛智(真如的真智),故很殊勝。但是在現代,能如教法完全修得的人,無有一人。思及此處,當知身為凡愚到涅槃之道,唯有「機法一體」、「正覺成就的本願一乘」而已。  八萬四千的諸教,皆由彌陀正覺的果海(三昧海.佛智)流出,此云「從本垂末」。攝(捲收) 「末﹂歸「本」者,唯有「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而已,此云「攝末歸本」。然釋尊一代諸教的所歸在樂邦(淨土)。應視諸宗的大師們(還相回向的菩薩)所說的聖道教法,是「還相回向﹂的大悲。 「性海﹂是「唯佛獨明了」的境地,這境地不是凡夫所能窺知的。釋尊暫為上根的人們講「根本法輪」的《華嚴經》,又以華嚴為「本」,開說「枝末法輪﹂的諸教,最後卷攝「枝末法輪」,而歸返「根本法輪」的《法華經》。雖然如此,實際上凡夫的獲救之道,除了「生佛(眾生和佛)一體」、「二利圓滿﹂(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功德力用的「本願一乘」以外無它。所以可說釋尊出世的本懷,唯在說彌陀的本願海。  圓滿「性海﹂「願行成就﹂(發心和修行的完成) 「二利圓滿﹂(生佛平等因果)的「彌陀正覺」,是一切法門的根源。「般若」(大智)、「大悲」和「方便」之外,沒有佛法的哲理、救濟的原理。此三門,與「本願」圓融無礙,成為「光明無量和壽命無量的南無阿彌陀佛」(佛是光壽二無量的覺體,淨土亦是光壽海),招喚我等。「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此為「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行)。「絕對不二之教﹂(行)的當下即「絕對不二的金剛信心」,這是淨土真宗的面目。  如來攝化的大法「教、行、證」,是「一法身」「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大光明,即是悲智的靈波(心波、念力)。  一切眾生,和三世諸佛皆由「一道」出生死。「一道」者,指「無礙道」。「無礙一道」,是令證「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不可思議的「本願佛智」。一念的淨信能乘「無礙一道」,「無礙一道」能使發起一念的淨信,速破「無明」,得生「無量光明土」。  按「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的過程修行的人,即是「從因至果﹂之法,這即是「聖道門」。依「無礙光」的照耀(利益),盡「無明海﹂的是「淨土真宗」。《文類聚鈔曰:「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可仰信之。  釋尊將說《大無量壽經》時,深入「三昧」,此名「大寂定」,又名「大寂滅海」。「彌陀三昧」即是此,這即是釋尊的「念佛三昧」。  佛陀的「三昧海」(請參照《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議,甚深微妙。「三昧海﹂映發於法界,與法界歸一,攝法界的眾生,起諸佛如來三世的佛事。入「三昧海」,與宇宙萬有為一如的觀智(證悟)(悟入法界),唯獨佛教說之,唯有佛者實踐、體驗之,此處是佛教與其他一切宗教的根本差異處(佛教不說創造的神)。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方能信奉如來「三昧海」(正覺)的不可思議功德(本願力)。釋尊的「三昧海」,即是彌陀的「正覺」,一切諸佛與一切佛事皆從此處生。  唯有「正覺﹂的光明、功德力的「大智」「大悲」,方能救人。依大智大悲的「本願力回向」,使眾生發起「一念的淨信」。於「淨信」中受領大悲心,眾生方能超斷生死海,培養成「行大悲之身」(常行大悲之益)。通「現在」和「未來」,給予眾生「真利」者,唯有如來的「大悲心」而已。如來的「大慈悲心」實是「佛道的正因」,同時是佛教的生命、苦海的燈炬。  人生是苦。出生於迷的世界,以迷的心,迷執的「認識和意志﹂行動之處,必然會生苦出來。又萬物「無常」故,人生是苦,而「業道」可怖(不需要論理證明)。  征服人間苦之道是:(一)在征服「意志」和其對象的環境的不平衡(不調和、矛盾、葛藤、鬪爭)關係。這屬智慧(知)的、實踐(行)的範疇,必須依修道到絕對智(大智、真智、無二智、無分別智)的境地。這不是現代的凡愚能做得到的。(二)少欲知足,盡可能地待人親切,慈悲喜捨。(三)信順已征服宇宙人生的不平衡(葛藤)的大慈悲者、絕對智者(佛陀)所說的話。這是任何人也能做得到的。「大信心」是「佛性」、是「佛智」,且是「大悲心」故,活用現世,活用來世,必令至「涅槃的光明界」,這是本願一乘的真實利益。  高祖親鸞聖人,是凡夫往生的導師,以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為真宗的淵源,視《大無量壽經》是教說「彌陀正覺的因果」,其即是「眾生往生的因果」(二利圓滿)之經。高祖大師的大信眼和達觀,完全地如「佛智﹂地傳達「佛智」,大恩實在難以言謝。  聖人開此大法門眼的源頭來自龍樹菩薩,稟承龍樹菩薩的是天親菩薩,而最能光顯龍樹、天親二菩薩的精神者是曇鸞大師,把曇鸞大師的教法加以發揚光大的是親鸞聖人的大法門。尊崇聖人是淨土真宗的開祖,實是意義深遠。 第三章真宗的流傳一、龍樹菩薩(南天竺)龍樹菩薩如《楞伽經》所說,應釋尊的預言出現,可說是第二的釋尊,是印度的聖者。菩薩攜來《華嚴經》,著作《十住毘婆娑論》、《大智度論》等,顯一乘終歸指樂邦(淨土)的旨趣,教給我們「難行道」和「易行道」。菩薩在《十住毘婆娑論》第九「易行品」,讚嘆本師法王的彌陀,依淨土三部經(大經、觀經、小經),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教我們但專乘本願。  三經之中,龍樹大士特依《大無量壽經》,直探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及「信疑得失之文」的玄意。明本願一乘「唯信正因」的旨趣,彰顯「現生不退」的利益。如此彰顯《大經》的特色,所以高祖親鸞聖人以大士為淨土真宗的第一祖。  二、天親菩薩(北天竺)「一心宣布之論」(《淨土論》)(歸命的一心)是菩薩宣言自身的安心領解的論著。《淨土論》開首的第一行四句(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是「一心歸命」的領解文,七高僧所傳承的皆是「一心歸命」的大信心。《論》中,菩薩自述願生的理由,在「偈」尾的「回向文」(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可以見到菩薩放下步調等同末代的我們。又從文意,可以窺見「一心」、「五念」、「往生即成佛」的旨意。  《淨土論》由「偈」和「論」的二部構成。「論」敘述「偈」的意義,開顯「歸命的一心」中所含藏之德,彰現「五念」(禮拜、讚嘆、作願、觀察、回向)、「二利」(前之四項乃自利,後之一項乃利他)的廣大菩薩行,以證明「一心」(信心)是佛因(往生的因)。  天親菩薩是「起觀生信」(觀淨土的莊嚴生起信心)的人,以心眼「觀」見淨土莊嚴的當下,即是「生信」(信心發)。《淨土論》所講的上機菩薩所修的淨土莊嚴的「觀察」,不是自力的行,而是開顯「一心」中所圓具的「德」。故天親菩薩結論說道:「由本願力回向﹂。鸞師特著力於註釋此點,這即是所謂的「覈求其本釋」(明求其本者,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一心圓具之德」顯現在我人的生活時,依「機﹂而有不同。在上機的菩薩們則為」止觀相順「(坐禪開心眼,得柔軟心)之行,為「在此作想觀」(在此世作得生之想的觀法),為「三種順菩提門」(智慧門、慈悲門、方便門)。又通上機和下機,菩提心中的「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像這樣,修相依「機﹂而有不同,但在依「一心歸命」往生這點則是相同。  三、曇鸞大師(雁門)大師註釋天親菩薩的《淨土論》,著作《往生論註》(簡稱《論註》),說:「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結尾時說:「聞他力可乘,應生信心」。大師最致力於「覈求其本」的註釋,及視菩薩們所修的「五念門」行,原是法藏菩薩所修的自利利他行,是「法體成就門﹂(在如來方面成就的行)。此依據《淨土論》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文意而來。  大師又揭舉「三願」(十八願、十一願、二十二願),下了「往相﹂和「還相﹂的因果皆緣佛力的結論,這即是淨土真宗的起源。又大師設「冰上燃火﹂的譬喻,明示我等凡夫也能往生的趣旨(譬喻的意思是,在冰上一燃火,火熄滅和冰融化是同時。同理,我們的往生就如燃火一樣,火猛則冰融解,冰一融解則火熄滅。彼下品之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之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的火自然熄滅)。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四、道綽禪師(西河)禪師造《安樂集》,就一代佛教,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這是大成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的教判」(難行道和易行道)者。為大成淨土門,禪師以《大經》的第十八願,加上《觀經》和《小經》之意,明示了「為極惡最下之機」的「極善最上之法﹂,唯是「本願的名號」的旨趣。禪師又表顯《觀經》之法(念佛),以調機誘引為優先故,主要立足於「機」(凡夫的能力)而論「廢立」(廢諸行立念佛)。上三祖(龍樹、天親、曇鸞)以「大經法門」為主,下四祖(道綽、善導、源信、源空)主要以「觀經法門」正面的教化眾生。 五、善導大師(終南)大師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在《觀經》的註釋(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譬」、「六字釋﹂、「二種深信」等釋,是終南大師的獨擅場(獨特的發揮),是古今的妙釋。  《觀經》有「隱、彰、顯、密」,即有表面的意思和內在的意思(隱顯),恰如雲和龍的關係,經(《大經》)真意的龍之片鱗,自雲間隱隱約約地彰露出來。《觀經》的「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一文,不是「隱顯」之文,而是彰露之文。「五種嘉譽」之文(讚譽念佛的行者,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最勝人、廣大勝解者、芬陀利華)亦非通「定散」(定善|坐禪,散善|諸善的行者)。  終南大師的「廢立」(廢諸善,立念佛),雖立足於「廢﹂而綜觀《觀經》,但親鸞聖人則以隱顯之意觀《觀經》(參照「化卷」)。若無此高祖的達觀(眼識),經的真實義則無法知道吧。終南大師比較諸行和念佛,採用「廢立」,即是「二行(諸行與念佛)廢立」。高祖依「三心」(《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特別是立足於《大經》的「三心」,勸應捨自力入他力。  善導大師以「念佛的一行」傳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導。宗風雖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則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願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為眾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釋為如來的「願力的白道」。二位宗師皆儼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風。《和讚》曰:「善導大師乞佛證  翻轉定散之二心為說貪瞋二河譬○註(《大經》守護弘願○註大信心﹂十八願)六、源信和尚(橫川)橫川的源信和尚終生在台嶺,儼然地興隆「本願一乘」的妙宗,是淨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讀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會以為「正信念佛﹂是以」觀念(定善觀)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讀時,「極略觀」(勸歸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據善導大師的「六字釋」而來。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攝取中﹂一文,明確的彰顯「廢觀立稱」(廢觀法立稱名念佛)的宗意。和尚判別「專雜」(專修念佛和修雜行)的得失,辨別「報化二土」(真實報土和化身土),於茲能見到《教行信證》「真假明斷」(判別第十八願的真實和第十九、二十願及聖道的權假)的正意。七、法然上人(吉水)上人宣言「別依善導」,造《選擇本願念佛集》(簡稱《選擇集》),弘宣「選擇本願」(第十八願的信心)。《選擇集》可分「廣」、「略」、「要」地拜讀之。「廣」指全篇,「略」指「三選章」,要「指標舉的」南無阿彌陀佛一文。上人將此三義的深意,最後以「依佛本願故」的文字表示。親鸞聖人稟承師意,直探願海(本願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在《教行信證》揭舉《選擇集》「略」與「要」的全文,相承恩師的法門。「正信偈」決判信疑(明信與疑的得失),明示安心。《選擇集》中的「不回向」(回向不是由眾生,而是由如來)的釋意,在顯示「本願力回向」。這是《教行信證》「教卷」卷首言的「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回向」的依據。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6476.html 教行信證大系1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6476.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647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76476.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會
台北法雷念佛會
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宗教相競興起,在強調宗教的社會性和大眾的積極性的同時,很容易將宗教本質的教義和信仰,弄得過於低調及弱化。像這樣,有捨本逐末的傾向。在這麼混亂的時代,真的能救自己、救人類的宗教,必須是與科學不矛盾、離一切的迷信、立腳於法界的大真理、而且還得滿足宗教的感情不可。這是吟味祖師親鸞聖
教行信證大系1

教行信證大系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宗教相競興起,在強調宗教的社會性和大眾的積極性的同時,很容易將宗教本質的教義和信仰,弄得過於低調及弱化。像這樣,有捨本逐末的傾向。在這麼混亂的時代,真的能救自己、救人類的宗教,必須是與科學不矛盾、離一切的迷信、立腳於法界的大真理、而且還得滿足宗教的感情不可。這是吟味祖師親鸞聖人的真實教,應回歸聖人的真精神所計劃出版《教行信證大系》的旨趣,故本大系光顯著真實信心的機微。

古來《教行信證》的註釋計有數十種,為鑽研此書,先哲灑下畢生的心血。因此,彼等的學派可屈十指。但是,令人遺憾至極的是,世上知道最新最深的法雷學派的人並不多。法雷學派創始於勸學光明坊斷鎧法師(文化五年八月四日生,一八O-六九),傳於勸學瓜生津隆英法師,隆英法師傳法給司教桂利劔法師。本大系主要整理利劔法師的著作及遺稿,其間並加上斷鎧法師和隆英法師的遺稿,及編者的文章。只有第一卷加上「教行信證大系」總論之意,設有「教行信證本文解釋」之篇。第二卷以下記載「宗義要論」和「評林」,本文解釋的要點則穿插於﹁要論之中。

各卷第一篇的「宗義要論」,將《教行信證》主要的教義和思想分為項目,依著本典的順序儘量平易地論述之,並附上假名的注音,加上詳細的註釋。讀者從讀到第一篇就能觸到親鸞聖人雄大而統一的教理的真髓,及聖人親身體驗的安心的機微。為了易於瞭解利劔恩師的原文,所以加上了假名的讀音,但是恩師卓越的真宗眼和一貫深遠的思想,不因此而有絲毫的改變。我努力將原文的精神充分地發揮出來,雖然偶而有加上取捨之處,但這些都不過僅是將二十餘年受到恩師的教誨,所遺留在耳底的教法、師訓記錄下來而已。

第一篇,幫助理解《教行信證》的本文和「評林」,其重要性正好能達觀《教行信證》的宗教,養法眼和信眼,令金剛信心的機微鮮明化,且也是對現代的宗教培養正確的判斷力上,不可或缺的良篇,同時亦能夠充分地吟味法雷學派的特徵及長處。覺醒自己的生死問題,欲觸聖人真生命的認真學徒,遇上本大系,對如此深的真理能這樣開心地頂戴,並被筆述下來,想必驚訝,且慶喜恭敬,甚至會忘記合上書本,廢寢忘食地閱讀之吧。又學者之間談論著《教行信證》是宗教的最高峰,真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我深深地感受到:是﹁生命之書﹂,可為萬人一齊鑽研、仰讚的是《教行信證》。
第一卷的「教行信證本文解釋」以第一篇和第三篇的「註疏評林」的精神解釋本典,所以是一篇能直參聖人的法身、如來的光輪《教行信證》的面目之文。

《教行信證註疏評林》,古來曾有學者著眼於此書,而著作了本典一部分的註疏評林,但是如本大系般普及《教行信證》六卷全部,從「總序」之文至結束的「化身土卷」為止的註疏評林,世上未曾有出其右者。由此,即能明白著作評林是如何艱鉅的大事業,而恩師利劔師完成了此艱難的事業。奉獻一生研究《教行信證》的恩師,生前熱切地盼望能出版「評林」,當時得到諸多善友之力,已做好出版的準備。惜當時因爆彈如雨下,故所有的計劃均化為水泡。恩師亦未及見出版,而於停戰前逝世。本「評林」的遺稿原文,是在大戰期間,穿岩鑿壁,外以雙重的鐵門保管著,方得留存下來。這次依百華苑(出版社)的好意,得以出版此心血的結晶「評林」,對學界而言,實是一件可慶可喜的事。


序二

於真宗的宗學界,以光明坊斷鎧法師為始祖的法雷學派,尚未廣推於世。這次,汲此學派法流的近代學者桂利劔法師的遺稿《教行信證註疏評林》八卷,由利劔法師的弟子稻垣瑞劔法師,重新改訂編輯而公刊於世,相信這對學界是件有意義之舉。

自昭和二十(一九四五)年利劔法師往生以來,至今已歷十三載。其間,對此遺稿的公刊,有過幾次的計劃,但是由於此遺稿不僅是純粹專門研究的書,因為形式採摘錄的形體,頻繁的使用著專門的用語,缺乏普遍性。因此,至今未得上梓的機會。但是利劔法師的高徒稻垣瑞劔法師打開此難關,帶來了公刊的機運。瑞劔法師決意報師恩之道,自行執筆﹁註疏評林﹂所示的義理大要,一改編輯的體裁,題名《教行信證大系》,將「註疏評林」收於七卷,同百華苑主清水氏商量出版之,且得到同氏的協贊。

念及桂利劔法師依其師瓜生津隆英勸學,學習法雷的學轍,得其衣鉢,已有半世紀。其間,利劔法師應瑞劔法師的勸說,移住神戶市後,縱橫活躍於教、學二面,是乃周知之事。利劔法師居住於神戶期間,鑽研之功更上層樓,同時也培育出善弟子的稻垣瑞劔法師。瑞劔法師之報師恩,及奉事師長的態度,是現代罕見的龜鑑。不肖隆雄作為勸學隆英的後嗣,得繼職法城寺,但隆英勸學往生時,余年僅三歲,其後學習法雷學派的法緣甚淺,僅於利劔法師晚年,到神戶市拜訪法師,聽法師口述「行信論」、「聖淨論」的部分而已。

這次,瑞劔法師親自執筆「註疏評林」的要解,將「註疏評林」更名為《大系》,並編輯公刊,此上好機緣令法雷學派的遺風得以公諸於世,吾衷心地感謝,並致上最深的敬意。我確信此舉為貢獻法界的供養物,能被有緣的人們納受,使《教行信證》的精神得以弘宣,此舉自為謝師主知識之恩,亦是報法雷學派先哲之恩也。願此書在如來的照覽下,能得諸善友的護持、愛護。吾雖不才,受敘由來以代序。

                                                                                                                                              昭和三十三(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日

                                                                                                                                                                                                         龍谷末弟司教瓜生津隆雄識

篇《《教行信證》「教卷要論《教行信證》,最至高無上最深妙,是世界第一的宗教,同時因意趣甚深,實是本難解難入的書。因為如此,編者依桂利劔恩師的遺稿,在本《大系》的各卷卷首加上﹁要論」,達觀的敘述各卷的中心思想。仰願熟讀吟味﹁要論」之後,切盼能拜讀御本典的本文及﹁評林」。法雷學派的面目,在﹁要論」中亦栩栩如生地躍動著。

第一章真宗的教判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佛教不論是哪一宗,皆有﹁教相」(教義)和﹁安心」。淨土真宗的﹁教相」,即是﹁教、行、信、證」,這是如來攝化(濟度)眾生的食譜(步驟)。﹁安心」是眾生往生的要法(肝要)

釋尊金口所說的教法,過於深妙過於廣大無邊,因此八萬四千的法門,門門不同,究竟該由哪個門()入才好呢?關於這點,祖師大德們嘔心瀝血地精讀大藏經,發現唯有此才是到涅槃之道,而各開一宗。為開一宗而統一大藏經,將之系統化的,叫做﹁教判」,或﹁教相判釋」。

如禪宗不依經文,而依坐禪,以直接悟入佛的知見為目的。如三論宗,以無所得(般若空)為宗(眼目),故亦不依一經。其他宗派,如華嚴、天台、真言、淨土、真宗、日蓮等,各選經而開一宗,這些就叫做「教宗」。淨土真宗以三部經,特別是以《大無量壽經》定為「真實教」。

各宗的祖師在開一宗時,先拜讀大藏經,立足於一定的基礎上,統一大藏經。其統一眼和統一的根據,是宗各派的分歧處。在日本國,以雄大的統一眼,振興一宗的大德,是真言宗的弘法大師(空海),和淨土真宗的親鸞聖人(見真大師)

弘法大師以「十住心」(參照《十住心論》、《秘藏寶鑰》)的教判,統一佛教。親鸞聖人垂「二雙四重」(豎超、豎出、橫超、橫出)的教判,開創淨土真宗。二雙四重的教判眼目,在示「他力橫超」,即乘如來的本願力,令得金剛的信心。鑑於時(時代)和機(眾生的根機),立腳於如來的大智大悲時,宗教無論如何非得落實於此處不可。

「橫超他力」的大道,即名「本願一乘」(絕對不二的本願教法)。「本願一乘」方是統一全佛教的「真實教」,是凡夫直入的「無上道」。「二雙四重」(豎超、豎出是一雙,橫超、橫出是一雙)的教判就大乘,很公正地大觀之。聖人常立於高處大處,達觀佛教的全野,提示相應我等凡夫的易行,且是最高最深的佛法。如聖人這樣以宏識雄深的態度垂教者,迄今無出其右者。《教行信證》是聖人「己證」(體驗)的法門,是全顯阿彌陀如來「本願海」的自然法門,同時亦是釋尊出世本懷的教法。

《華嚴經》曰:「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意思,「三界」指迷界,是妄覺的世界,是「一心」(絕對心、真如)。「心」(絕對心)外無萬物。心、佛及眾生,雖然各有差別,從絕對的立場(真如、空、第一義諦)看之,是不二一體,沒有差別。宇宙萬物相依,互相關係著,依﹁因緣」環環相扣、成立,沒有一物是獨立的。個物雖然「相對」,相對的當下,卻示現著「絕對界」的風光。「相對」即「絕對」,「絕對」的當下是「相對」(唯神非絕對)。如此,大宇宙即法界是一心(真如法性),「法界」無始無終,既非神創造,亦非被神支配。法界﹁一相」即是「無相」(因緣即空),「一相無相」的「法界」,即言「性海」(絕對界)。「性海」是眾生的「心性」,同時是「佛心」、「佛智」的世界。其故,「性海」無「妄念」,藏著無盡藏的功德,是清淨真實。此清淨真實的「性海」,亦云「真如」(物質界和精神界的統一)

「性海」雖是超越因果的「絕對界」,以此「性海」的「功德」、「力用」、「光明」,顯現於眾生界的,即是「佛」、「菩薩」、是「佛法」、是「教說」、是「經文」、是「法門」是「教道」。

「性海」的功德顯現,實踐「性海」的力用的教道,再悟入「性海」的菩薩是法藏菩薩。此「性海」正是阿彌陀如來的「正覺」的「大智海」、﹁大慈悲海」。故淨土真宗是「全性修起的法門」,又是從「性海」顯現的法門,所以亦云「果海(性海)顯現的法門」。

曇鸞大師的《論註》(下卷)曰:

「第一義諦者,佛因緣法也」。「第一義諦」指超越有無,超越因緣的絕對界,即是「性海」。第一義諦叫做「空」、「實相」,又叫做「中道」。「第一義諦」的功德力用,即是「佛的因緣法」,此即是「淨土的莊嚴」、「真宗的教法」。「因緣法」(緣起的世界)是因果的世界。「因緣的世界」叫做「廣」,第一義諦叫做「略」。廣和略,互相相即,是「二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的關係。淨土實是「廣略相入的妙境界相」。

若以佛身談「廣略相入」,「第一義諦」是「法性法身」(),酬報本願而示現的阿彌陀如來,即是「方便法身」()(報身佛)。「法性法身」和「方便法身」乃不二一體,此不二一體的本佛,即尊稱為「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報身佛)。故阿彌陀如來的淨土是「願心莊嚴」、「廣略相入」、「無礙自在」的「妙土」(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同時此妙土的大莊嚴所展開的淨土真宗的法門,亦是「願心莊嚴」、「廣略相入」、「無礙自在」的大法門。於茲乎,一切的佛法,入「本願一乘」而統一;一切諸佛之智,亦統攝於阿彌陀如來的大智海。親鸞聖人的法門實在偉大。唯獨見真大師開示無盡的法門,將之歸入「本願一乘」,令仰信名號不思議的「功德大寶海」,使念佛成佛。聖人正可說是釋尊滅後首屈一指的人,亦可說是阿彌陀如來的來現。阿彌陀如來的「正覺一念」(如來的大智願海)的功德力,能成就十方三世的眾生往生,成「本願招喚的勅命」,以喚逆惡的劣機。我等唯有信順本願大悲的「呼喚聲」,於「呼喚聲」中,發現大安住之境。

第二章   真宗的淵源

本佛彌陀「正覺」的大功德力、大威神力,不可思議,無論如何皆不是我等凡愚所可思議的。回向給我等的「大信心」,亦不外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大行」亦是彌陀正覺的功德力,故「行卷」裏釋「大行」云:「真如一實的功德寶海」;「信卷﹂裏釋「大信心﹂曰:「真如一實的信海﹂。於佛方成就我等的「大行」、「大信」,顯現「二利(自利.利他)圓滿的覺體」(佛陀),這正是今之「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南無阿彌陀佛」(名體不二)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二利圓滿的大正覺﹂(眾生往生的因果和彌陀成佛的因果不二,此云二利圓滿),唯獨「阿彌陀如來」,這是其他諸佛及其他一切宗教的諸神所看不到的。若非「二利圓滿的本願」、「二利圓滿的大正覺」(圓滿眾生往生的因果是彌陀正覺的因果)的功德力,逆惡的凡夫無論如何也無法到「無上涅槃的極果」。並不是我等用自己的力量,行了去接近如來的,也不是信了去接近如來的,而是在「大悲招喚的勅命」(攝取光明)裏,仰信「南無阿彌陀佛的大正覺」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力」,和「本願力的不可思議」,直接超越凡夫的「想法」、「記憶」和「善惡」,永遠地安住在佛智不思議的本願力裏(現生不退)。講「大行」也好,講「大信心」也好,唯是乘彼「願力之道」而已。

 

真宗的教法,看似很淺,實則不然。如來悲智(大悲.大智)的光明照處,大小乘諸教,悉融化於「本願一乘」的光明中。我等一切眾生的「無明闇」,亦被「無礙光明」照破。本典的「總序」之文曰:「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慧日」。正因為如來的「無礙光明」(光明無量),內藏(內在) 「壽命無量」之德,方能起攝化眾生的作用。「本願名號」亦即一於「無礙光明」,使我們發起無上的信心,真宗的淵源實在於此處。

 

 

不信如來的「行業果報」不可思議,不仰信如來「正覺」的功德力,不思「十界緣起」之神嚴,亦不思「業道」可懼,亦不留意「無常」迅速,又也不抱持」解脫涅槃「之大理想的人們,無法觸及佛的境界。三塗苦輪的猛火不就正在足下燃燒著嗎?應捨凡夫淺智的「想法」(疑惑),可仰信佛智的不思議。

 

 

由機(凡夫)論的話,三世的往生是有不同;由法(如來)論的話,「正覺的一念」超三世、越十方,是「機法一體」的大正覺(機也南無阿彌陀佛,法也南無阿彌陀佛)。雖說彌陀於十劫之前已成佛,其實彌陀是久遠實成的本佛(是報身如來,由此報身佛而出通途佛教所講的法身.報身.應身等一切的佛如來)

 

 

三世十方雖有恒沙諸佛,彼等原是本佛彌陀的分身,是末佛。本佛、末佛一立足於「性海」時,唯是「一法身」。一法身的本佛,即名「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自力聖道的諸教,原本悉是阿彌陀如來大智海的波瀾,然在志願修「聖道門」成佛之處,則說「聖道門」是「權假」的法門。但是聖道諸教,教體自身是佛智(真如的真智),故很殊勝。但是在現代,能如教法完全修得的人,無有一人。思及此處,當知身為凡愚到涅槃之道,唯有「機法一體」、「正覺成就的本願一乘」而已。

 

 

八萬四千的諸教,皆由彌陀正覺的果海(三昧海.佛智)流出,此云「從本垂末」。攝(捲收) 「末﹂歸「本」者,唯有「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而已,此云「攝末歸本」。然釋尊一代諸教的所歸在樂邦(淨土)。應視諸宗的大師們(還相回向的菩薩)所說的聖道教法,是「還相回向﹂的大悲。

 

「性海﹂是「唯佛獨明了」的境地,這境地不是凡夫所能窺知的。釋尊暫為上根的人們講「根本法輪」的《華嚴經》,又以華嚴為「本」,開說「枝末法輪﹂的諸教,最後卷攝「枝末法輪」,而歸返「根本法輪」的《法華經》。雖然如此,實際上凡夫的獲救之道,除了「生佛(眾生和佛)一體」、「二利圓滿﹂(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正覺功德力用的「本願一乘」以外無它。所以可說釋尊出世的本懷,唯在說彌陀的本願海。

 

 

圓滿「性海﹂「願行成就﹂(發心和修行的完成) 「二利圓滿﹂(生佛平等因果)的「彌陀正覺」,是一切法門的根源。「般若」(大智)、「大悲」和「方便」之外,沒有佛法的哲理、救濟的原理。此三門,與「本願」圓融無礙,成為「光明無量和壽命無量的南無阿彌陀佛」(佛是光壽二無量的覺體,淨土亦是光壽海),招喚我等。「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此為「本願一乘絕對不二之教」()。「絕對不二之教﹂()的當下即「絕對不二的金剛信心」,這是淨土真宗的面目。

 

 

如來攝化的大法「教、行、證」,是「一法身」「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的大光明,即是悲智的靈波(心波、念力)

 

 

一切眾生,和三世諸佛皆由「一道」出生死。「一道」者,指「無礙道」。「無礙一道」,是令證「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不可思議的「本願佛智」。一念的淨信能乘「無礙一道」,「無礙一道」能使發起一念的淨信,速破「無明」,得生「無量光明土」。

 

 

按「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的過程修行的人,即是「從因至果﹂之法,這即是「聖道門」。依「無礙光」的照耀(利益),盡「無明海﹂的是「淨土真宗」。《文類聚鈔曰:「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可仰信之。

 

 

釋尊將說《大無量壽經》時,深入「三昧」,此名「大寂定」,又名「大寂滅海」。「彌陀三昧」即是此,這即是釋尊的「念佛三昧」。

 

 

佛陀的「三昧海」(請參照《華嚴經》的「入法界品」)不可思議,甚深微妙。「三昧海﹂映發於法界,與法界歸一,攝法界的眾生,起諸佛如來三世的佛事。入「三昧海」,與宇宙萬有為一如的觀智(證悟)(悟入法界),唯獨佛教說之,唯有佛者實踐、體驗之,此處是佛教與其他一切宗教的根本差異處(佛教不說創造的神)。只有宿因深厚的人,方能信奉如來「三昧海」(正覺)的不可思議功德(本願力)。釋尊的「三昧海」,即是彌陀的「正覺」,一切諸佛與一切佛事皆從此處生。

 

 

唯有「正覺﹂的光明、功德力的「大智」「大悲」,方能救人。依大智大悲的「本願力回向」,使眾生發起「一念的淨信」。於「淨信」中受領大悲心,眾生方能超斷生死海,培養成「行大悲之身」(常行大悲之益)。通「現在」和「未來」,給予眾生「真利」者,唯有如來的「大悲心」而已。如來的「大慈悲心」實是「佛道的正因」,同時是佛教的生命、苦海的燈炬。

 

 

人生是苦。出生於迷的世界,以迷的心,迷執的「認識和意志﹂行動之處,必然會生苦出來。又萬物「無常」故,人生是苦,而「業道」可怖(不需要論理證明)

 

 

征服人間苦之道是:

()在征服「意志」和其對象的環境的不平衡(不調和、矛盾、葛藤、鬪爭)關係。這屬智慧()的、實踐()的範疇,必須依修道到絕對智(大智、真智、無二智、無分別智)的境地。這不是現代的凡愚能做得到的。

()少欲知足,盡可能地待人親切,慈悲喜捨。

(三)信順已征服宇宙人生的不平衡(葛藤)的大慈悲者、絕對智者(佛陀)所說的話。這是任何人也能做得到的。「大信心」是「佛性」、是「佛智」,且是「大悲心」故,活用現世,活用來世,必令至「涅槃的光明界」,這是本願一乘的真實利益。

 

 

高祖親鸞聖人,是凡夫往生的導師,以第十八願的「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為真宗的淵源,視《大無量壽經》是教說「彌陀正覺的因果」,其即是「眾生往生的因果」(二利圓滿)之經。高祖大師的大信眼和達觀,完全地如「佛智﹂地傳達「佛智」,大恩實在難以言謝。

 

 

聖人開此大法門眼的源頭來自龍樹菩薩,稟承龍樹菩薩的是天親菩薩,而最能光顯龍樹、天親二菩薩的精神者是曇鸞大師,把曇鸞大師的教法加以發揚光大的是親鸞聖人的大法門。尊崇聖人是淨土真宗的開祖,實是意義深遠。

 

第三章真宗的流傳

一、龍樹菩薩(南天竺)龍樹菩薩如《楞伽經》所說,應釋尊的預言出現,可說是第二的釋尊,是印度的聖者。菩薩攜來《華嚴經》,著作《十住毘婆娑論》、《大智度論》等,顯一乘終歸指樂邦(淨土)的旨趣,教給我們「難行道」和「易行道」。菩薩在《十住毘婆娑論》第九「易行品」,讚嘆本師法王的彌陀,依淨土三部經(大經、觀經、小經),自行化他(自信教人信),教我們但專乘本願。

 

 

三經之中,龍樹大士特依《大無量壽經》,直探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及「信疑得失之文」的玄意。明本願一乘「唯信正因」的旨趣,彰顯「現生不退」的利益。如此彰顯《大經》的特色,所以高祖親鸞聖人以大士為淨土真宗的第一祖。

 

 

二、天親菩薩(北天竺)「一心宣布之論」(《淨土論》)(歸命的一心)是菩薩宣言自身的安心領解的論著。《淨土論》開首的第一行四句(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是「一心歸命」的領解文,七高僧所傳承的皆是「一心歸命」的大信心。《論》中,菩薩自述願生的理由,在「偈」尾的「回向文」(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可以見到菩薩放下步調等同末代的我們。又從文意,可以窺見「一心」、「五念」、「往生即成佛」的旨意。

 

 

《淨土論》由「偈」和「論」的二部構成。「論」敘述「偈」的意義,開顯「歸命的一心」中所含藏之德,彰現「五念」(禮拜、讚嘆、作願、觀察、回向)、「二利」(前之四項乃自利,後之一項乃利他)的廣大菩薩行,以證明「一心」(信心)是佛因(往生的因)。

 

 

天親菩薩是「起觀生信」(觀淨土的莊嚴生起信心)的人,以心眼「觀」見淨土莊嚴的當下,即是「生信」(信心發)。《淨土論》所講的上機菩薩所修的淨土莊嚴的「觀察」,不是自力的行,而是開顯「一心」中所圓具的「德」。故天親菩薩結論說道:「由本願力回向﹂。鸞師特著力於註釋此點,這即是所謂的「覈求其本釋」(明求其本者,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

 

 

「一心圓具之德」顯現在我人的生活時,依「機﹂而有不同。在上機的菩薩們則為」止觀相順「(坐禪開心眼,得柔軟心)之行,為「在此作想觀」(在此世作得生之想的觀法),為「三種順菩提門」(智慧門、慈悲門、方便門)。又通上機和下機,菩提心中的「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像這樣,修相依「機﹂而有不同,但在依「一心歸命」往生這點則是相同。

 

 

三、曇鸞大師(雁門)大師註釋天親菩薩的《淨土論》,著作《往生論註》(簡稱《論註》),說:「信佛因緣,願生淨土」。結尾時說:「聞他力可乘,應生信心」。大師最致力於「覈求其本」的註釋,及視菩薩們所修的「五念門」行,原是法藏菩薩所修的自利利他行,是「法體成就門﹂(在如來方面成就的行)。此依據《淨土論》的「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的文意而來。

 

 

大師又揭舉「三願」(十八願、十一願、二十二願),下了「往相﹂和「還相﹂的因果皆緣佛力的結論,這即是淨土真宗的起源。又大師設「冰上燃火﹂的譬喻,明示我等凡夫也能往生的趣旨(譬喻的意思是,在冰上一燃火,火熄滅和冰融化是同時。同理,我們的往生就如燃火一樣,火猛則冰融解,冰一融解則火熄滅。彼下品之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之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的火自然熄滅)。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四、道綽禪師(西河)禪師造《安樂集》,就一代佛教,分為「聖道門」和「淨土門」。這是大成龍樹菩薩的「難易二道的教判」(難行道和易行道)者。為大成淨土門,禪師以《大經》的第十八願,加上《觀經》和《小經》之意,明示了「為極惡最下之機」的「極善最上之法﹂,唯是「本願的名號」的旨趣。

禪師又表顯《觀經》之法(念佛),以調機誘引為優先故,主要立足於「機」(凡夫的能力)而論「廢立」(廢諸行立念佛)。

上三祖(龍樹、天親、曇鸞)以「大經法門」為主,下四祖(道綽、善導、源信、源空)主要以「觀經法門」正面的教化眾生。

 

五、善導大師(終南)大師的著作有五部九卷。在《觀經》的註釋(四帖疏)中的「二河白道譬」、「六字釋﹂、「二種深信」等釋,是終南大師的獨擅場(獨特的發揮),是古今的妙釋。

 

 

《觀經》有「隱、彰、顯、密」,即有表面的意思和內在的意思(隱顯),恰如雲和龍的關係,經(《大經》)真意的龍之片鱗,自雲間隱隱約約地彰露出來。《觀經》的「念佛眾生,攝取不捨」一文,不是「隱顯」之文,而是彰露之文。「五種嘉譽」之文(讚譽念佛的行者,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最勝人、廣大勝解者、芬陀利華)亦非通「定散」(定善|坐禪,散善|諸善的行者)。

 

 

終南大師的「廢立」(廢諸善,立念佛),雖立足於「廢﹂而綜觀《觀經》,但親鸞聖人則以隱顯之意觀《觀經》(參照「化卷」)。若無此高祖的達觀(眼識),經的真實義則無法知道吧。終南大師比較諸行和念佛,採用「廢立」,即是「二行(諸行與念佛)廢立」。高祖依「三心」(《觀經》的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特別是立足於《大經》的「三心」,勸應捨自力入他力。

 

 

善導大師以「念佛的一行」傳道,高祖以「唯信正因」化導。宗風雖有不同,但在「二河譬」一文,則流露著「唯信正因」的本願一乘的全面目。彼之「白道」,高祖一喻為眾生的「信心的白道」,一釋為如來的「願力的白道」。二位宗師皆儼然有「唯信正因」的宗風。《和讚》曰:「善導大師乞佛證

 

 

翻轉定散之二心為說貪瞋二河譬註(《大經》守護弘願註大信心﹂十八願)

六、源信和尚(橫川)橫川的源信和尚終生在台嶺,儼然地興隆「本願一乘」的妙宗,是淨土真宗的第六祖。

 

若粗心地看讀和尚的大作《往生要集》,會以為「正信念佛﹂是以」觀念(定善觀)為主。但是若稍加留意地拜讀時,「極略觀」(勸歸命想、引接想、往生想)一文,是依據善導大師的「六字釋」而來。又《要集》的「我亦在彼攝取中﹂一文,明確的彰顯「廢觀立稱」(廢觀法立稱名念佛)的宗意。

和尚判別「專雜」(專修念佛和修雜行)的得失,辨別「報化二土」(真實報土和化身土),於茲能見到《教行信證》「真假明斷」(判別第十八願的真實和第十九、二十願及聖道的權假)的正意。

七、法然上人(吉水)上人宣言「別依善導」,造《選擇本願念佛集》(簡稱《選擇集》),弘宣「選擇本願」(第十八願的信心)。

《選擇集》可分「廣」、「略」、「要」地拜讀之。「廣」指全篇,「略」指「三選章」,要「指標舉的」南無阿彌陀佛一文。上人將此三義的深意,最後以「依佛本願故」的文字表示。親鸞聖人稟承師意,直探願海(本願海),建立「教、行、信、證、真佛土」。在《教行信證》揭舉《選擇集》「略」與「要」的全文,相承恩師的法門。「正信偈」決判信疑(明信與疑的得失),明示安心。《選擇集》中的「不回向」(回向不是由眾生,而是由如來)的釋意,在顯示「本願力回向」。這是《教行信證》「教卷」卷首言的「謹按淨土真宗,有二種回向」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