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會簡介
1
最新消息
2
真暗闇(3)3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十四、「還愚 痴 往 生 極 樂」問:離明暗處談「真暗闇」是嗎?答:真暗闇,這個很難。有一位叫德山的和尚,被賣餅的老婆婆考倒了。於是,德山就請問老婆婆說:「妳真了不起,這裏肯定住有高明的和尚吧」?老婆婆答道:「有一個叫龍潭的和尚」。於是,德山就去拜訪了龍潭。在那裏到了晚上,「那麽我就告辭了」,德山說完要回去時,龍潭點上提燈爲他照路。「啊!感恩感恩」。走到一半時,突然龍潭把提燈給吹熄了。眼前一片漆黑,路不曉得往哪走,是「真暗闇」呀。那種「真暗闇」也有喲。那時,德山「哈!」地悟道了。所以,真宗的人也一次碰到「真暗闇」的話最好。遇到「真暗闇」的話,……雖如此說,不到臨終的關頭,想遇「真暗闇」還遇不到。因為人還活著的時候,會有「聽聞佛法,信佛法往生極樂去」的念頭。到臨終時,已經沒有聽的力量,信的力量也沒了,聽過的事全都忘得一乾二淨,真的成了「真暗闇」了。那時候平常聽的最多的法,會在那時候復活:「原來就是這兒呀」。那時,眼睛已經變得看不見了。眼睛變得看不見時就沒辦法了。總不能用耳朵來聞呀。所以若是善知識來,只有去握住臨終人的手,或者是去擁抱他,這樣他才能明白。那時候可以講的,講了也很好的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觀經》等經就是如此,這並不是說明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說這句話最好。問:所有的人都會「真暗闇」現前嗎?答:有信心的人也好,沒信心的人也好,都會真暗闇喲。不論是什麽樣的人,臨終時真暗闇都會現前。因此,今也是真暗闇呀。講「真暗闇」,吉兵衛同行就說的很好,他說「那當下,人的心就好像把灰撒在大風中那樣呀」。我的心也是一樣,就好像在大風中撒灰那樣。試試看在刮大風的日子,抓把灰撒撒看,呼地一下子全都被吹走了,不是嗎?若不明白此處,人就會執著「有聽聞佛法了」,把「有聽聞佛法了」變成不動的靠山,以爲自己一定會「變明亮」。吉兵衛同行可不是如此,他說「凡夫的心,好像在大風中撒灰那樣」。這種心態很好。雖說「很好」,不懂得這滋味的人,怎麽說他都聽不懂。一說「人心似是在大風中撒灰那樣」,他就想「那樣的話,就把暗的心變明亮吧」,或者是想「把不斷在動的心修得不會動吧」,這種心態的人,你怎拿他有辦法呢?明白自己的心、信心是這樣子時,就沒有必要去抓了是不是。吉兵衛同行的這句話,可是有著千萬鈞的價值喔。這樣的想,且又不斷地想這樣的想法,以爲「自己的想法絕不會改變」,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又也有詩和這想法相反的喔,這是法然上人所作的詩:「無動之心 為元本主 終得悟吧」這首詩在講不動的心。「無動之心 為元本主 終得悟吧」「無動之心」,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心不動的話,這邊的心即使是變化無常,不也很好嗎。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時,即是「無動之心」;站在凡夫的話,則是「變化無常」。把「不停在動的心」變不動,把變化的心安心,說安心不太妥當,應該是歡喜吧,把歡喜當作目標的話不可以。對治這種把「歡喜」當作目標的人,吉兵衛同行的那句話最好:「我等的心,就如是在大風中撒灰那樣的心啊。」只記得這句話就好,這是句很好的話。佛法,用世間的常識來解釋不行。但是沒有世間的常識也不行,因爲不知道常識的話,就會被笑話是阿呆。問:在佛法中阿呆很好。阿呆,所謂「還愚痴往生極樂」,這裏所講的「阿呆」、「愚痴」指什麽意思呢?答:「阿呆很好很好,如此即能往生極樂。」這是千古的名言。講「愚痴」,即是不靠凡夫的智慧,不靠「明白了」,不想「想懂」,這不是很愚痴嗎?不懂的話就是愚痴,所謂的「無論聽了多少遍依然不懂」就是。愚痴有二種。第一種的愚痴是:即使聽了佛法也聽不懂佛法的內容,說「要孝順父母」也不知道,說「要待人親切」,這樣的事也不知道,如此什麽也不知道的是笨蛋。不是笨蛋是什麽呢?孝順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事,是爲人之道,這樣的事都不知道的話是笨蛋。第二種的愚痴是:往生淨土的笨蛋。笨蛋有二種呀。往生淨土的笨蛋,是相信「用人的智慧是無法成佛」的人,是笨蛋不是嗎?不依靠人的智慧不是嗎?說「我是阿呆」的人,一點兒也不依靠自己的智慧,是有這種笨蛋。這是發生在滋賀縣的實際問題。有一位校長退休的人,他臨終時已成了很難得的信心行者了。但是在距今約二十年前左右,他來找我。因爲做了幾十年的校長,所以知識非常豐富。因此,就滔滔不絕地,很得意的講了自己的領解。於是我回他說:「你好了不起呀,聽聞了很多佛法,懂得很多佛法,真是了不起呀。」聽了這讃美的話,他笑的很開心。危險的是下面的話。我接著又說:「因爲如此,很遺憾,你得到地獄去喔。」於是,迄今爲止,他一直是笑容滿面的臉突然僵住了。從那以後,他就發奮圖強。所以不這樣棒喝不行。若無棒喝自己的老師,人就會變得很自大憍慢。十五、「未聞前的嬰兒」「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也有二種。沒有看到本願力,不明白「依本願力救助」、「依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此事真不可思議」,而說「我無論怎麽樣也無法獲救」的是信前的罪惡感,是「地獄必定之機」。發現本願力,得到大滿足,說「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的是「往生極樂之機」。問:老師說的我都很明白,但是「未聞前的嬰兒」這句話,雖是二種深信,這不是和素機沒有兩樣嗎?答:這個問題就叫做狗屁理論。佛教不是在文字上做文章。問:重複不斷地聽聞,而返回到「未聞前的嬰兒」嗎?答:「嬰兒」,不該這樣理論地做文字上的解釋。問:這是在說聽聞後的結果,是和「未聞前」一樣嗎?答:「聽聞後的結果和未聞前一樣」,這樣說還是很理論。還在這種想法上打轉的人,表示還有著知見,這和「未聞前的嬰兒」還相差遙遠。「未聞前的嬰兒」是指,捨掉自己的「計度」、「自力」,是「如教奉行的老實相」、「天真老實相」。這個就叫做「未聞前的嬰兒」。因爲是從文字上看「未聞前的嬰兒」,所以才會說「素機」啦、什麽啦的一堆,沒有說這些的必要。「未聞前的嬰兒」,是指的「領解」。問:是指已成「空空」的零分嗎?答:「空空的零分」,沒有必要說這樣的理論。只是老實信受佛說而已。對勅命的「救你喔」,自然地心生「感恩感謝」,這當下即是「嬰兒」,這就是「未聞前的嬰兒」。問:是指「計度」被佛拿掉嗎?答:是「信順佛語」。講「計度被佛拿掉」,都還是理論呀。佛法的世界不同於這樣講理論的世界。信心,你用知見談的話,就會停留在知見上。問:在信後,素機會變得怎麽樣呢?答:在信後,沒有素機。二種深信的世界中沒有素機。素機指不聞佛法的人。獲得十八願的信心的人,叫做「正定聚之機」。問:雖然講「正定聚之機」,但是,現實中我們的實相,和不聞佛法的人,一點也沒有兩樣,這樣的話,即使聽聞了佛法,不是不能講「素機」變沒有了嗎?答:「外儀相貌各不同 皆現賢善精進相多是貪瞋邪僞故 奸詐百端遍滿身」(No.332「悲歎述懷和讚」)此首「和讚」示現著「素機」的相。這實在是沒法子,不得不現這樣的相。問:這樣的話,不就不能講「變沒有了」、「沒有」,是嗎?答:「雖有的當下卻無」,這話又把你給弄糊塗了吧。「有的當下」「卻無」。即如「正信偈」也有講到:「能發一念喜愛心不斷煩惱得涅槃」煩惱即罪業沒有消的話,不能往生。大家二六時中皆在造罪,雖是造著罪,卻是消著的。不可以因爲造著罪,就說這是素機。造罪照樣能往生極樂不是嗎?從阿彌陀佛這邊來看的話,造著罪的當下是消著的。「罪雖然有亦如無 云云」(《蓮如上人御一代記聞書》)不思議是吧。用人的頭腦無法解釋是吧。「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業障,一時罪消。」(《御文章》)以上之祖文,皆示罪消著的。「以願力不思議」罪消著。罪沒有消的話,怎能往生極樂呢?罪消著的狀態,欲望也好,憤怒也好,會冒出來,也會夫婦吵架,凡夫相一點兒也沒改變。是以「凡夫相就這樣地」往生。這是淨土真宗。變成像聖者那樣解脫的是聖道門。「以凡夫相的現狀」得遂往生的是淨土門,是如此不思議的教法。聽到「有的當下卻消著」的話,應會慶喜「啊!依願力不思議消著罪,多慈悲的話喲。這真不思議,真不思議呀」。問:講到歡喜的程度,實在是非常慚愧……。答:歡喜的程度,不用太在意,都是半斤八兩,五十步和一百步呀。凡夫所現之相,見多見少,見大見小,都不是問題。「能看到」「自己是惡人」,或者是還「看不到」,這樣的事在凡夫的世界是五十步和一百步,是半斤八兩呀。在凡夫的世界沒有「我能看到這些所以夠了」、「你只看到一點點還不行」。凡夫的世界自始至終皆是零。在零裏面講五尺、八尺、一丈是沒有結果的。十六、「唯除」凡夫從頭頂到腳指尖都遍滿著無明煩惱,能成佛的地方一點也沒有。身和心都是真暗闇的闇。「光若徹闇,闇就這樣地。」「怎麽樣也無法往生(無法獲救),因爲有本願所以能往生。」從實機來說,是「凡夫沒有獲救的份」。從本願來說,是「有力量救度而救度」。問:金澤同朋說「在被阿彌陀佛放棄處獲救」,這話是什麽意思呢?答:這意思是:「被阿彌陀佛放棄」,指阿彌陀佛看穿「你無法獲救喔」,如來在佛智圓照的世界,看透「汝無法獲救喔」。「悲愍煩惱具足之吾等,無論靠什麽樣的行也無法出離生死……。」(《歎異鈔》)「佛早已知悉,而說煩惱具足的凡夫……」(《歎異鈔》)「以知實相故,則知三界眾生虛妄相也。知眾生虛妄,則生真實慈悲也。」(《論註》卷下)但是,如來不只這樣而已。如來說:「吾有兩個眼喔!一邊的眼睛是看穿(放棄)汝無法獲救喔;另外一隻眼則是看透汝獲救喔,吾有本願力喲,我已看透汝依本願力獲救喔」。「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唯除」指佛心慈悲地要眾生知道:「當知自己被唯除了、被淘汰了,是無法獲救的存在。」「汝無論怎麼樣也無法獲救喔」地如此看透、離棄我們,這是很難得、很感謝的。諸佛如來放棄我們是很難得的。唯有明白「被看穿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的眾生,此被看透的人就是我」,方知道「唯除」在講「清楚這個」的阿彌陀佛的慈悲。這樣一來,這個就和前面的「至心、信樂、欲生」的「三信」(三心)一致。這就像父親把親生孩子趕出家門一樣,這是為了使不孝兒子再回到父母身邊(希望孩子回來)的義絕。「不論如何地聽聞佛法,自性一點兒也不為所動」,此事實驚醒了我,也才發現自己已被阿彌陀佛放棄、斷絕關係了。我真的是四面八方都堵住,是徹徹底底地走投無路了。於是才發現本願不思議在哪裏,原來就在爲救我這樣的機。若早頂戴本願佛心的話,就沒有這呀那呀了……云云。」(金澤同朋談)十七、擔板漢真理是「有的當下卻無」、「無的當下卻有」,雖然是「空」,但是我們凡夫卻「有、有」的執著著,不是被「有」囚住,就是被「無」囚住。覺悟到「我果然是地獄必定啊」時,淨土真宗開展開來。「汝等不論做了什麽都是地獄必定喲」。真理沒有人明白。大家淨說著虛假,淨想著虛假。發現原來「想的也是虛假,說的也是虛假」時,「果然地獄不去不行」地打定主意最好。但是,凡夫就是這麽地呆。講真理,大家都不接受。「有的當下卻無」「無的當下卻有」,這樣的真理很難開口說。有位禪師說「雖有卻無喔」,小徒弟就聽成是「哈!沒有呀!叫做我的人也是雖有卻無呀」,他就僅僅記得這個。於是,當被問到「人有嗎」時,他就回答「人沒有,雖有卻無」。禪師看他回答的有模有樣,就想「好傢伙,有的當下是無呢還是有呢?我來試你一試就知道」。想完,就很用力地擰了小徒弟的鼻子一下。「啊,好痛好痛!」,小徒弟痛到眼淚都跑出來了。禪師說:「是有呢?還是無呢?」「你剛剛不是說雖有卻無嗎?無的東西怎麼會叫痛呢」?聽到此,小徒弟恍然大悟。有位叫玄沙的和尚,一邊下山一邊想:「雖有卻無,一切是空」「啊!人生如夢,雖有卻無」。他一邊想著,一邊下山。結果不小心,踢到岩石,腳指甲剝落,「啊好痛」!他一面叫一面想:「無、一切空,疼的這麽厲害,這無可是說不得呀」(痛從何處來),而開悟了。講「無」講「有」,一次用頭撞柱子試試看,撞頭撞到眼睛冒花的話,看你有無還講得出來否。因此,實際問題要在這樣的地方用功夫。在一般說法的場合都是作說明而已,當你碰到實際問題無法解決的話,講的話就變成假的了。在淨土真宗的話,有人認爲:「頂戴信心的話,就能往生極樂。」「因爲阿彌陀佛以本願的呼喚聲,讓我們往生淨土,所以死也不恐怖。」「死眼一閉就是淨土,所以沒有什麽好怕的」。有聽聞說法的人,平時都會這麽地認爲著。雖然是這麽想,但是實際上到了臨終時,變得好苦,真暗闇現前,眼睛也變得看不見。由於真暗闇,淨是苦而已。三十年、五十年所聽到的說法等,全都飛掉了。有的只是真暗闇和恐懼。不知道爲什麽,總覺得死掉是件很恐懼的事,再加上生病很苦。有的只是「苦」和「恐懼」和「真暗闇」,記得的全都不見了。你平時會說:「阿彌陀佛在淨土等著我,死後已交給阿彌陀佛了」。問題是:在臨終的時候,你真是安心了嗎?想像「那臨終是今喲」,想像現在自己就死的話,真正的安心有嗎?還是無呢?這是問題所在。因此,死的話是「早點死」的好啊。「早點死」指試著死死看,因爲真的死掉了不行,所以今現在死死看。想像今就是臨終,現在就死看看。如此一來,人會變得很認真,自然會很認真起來。因此,自然是「依南無阿彌陀佛往生」。南無阿彌陀佛,叫做「實相法」,這是凡夫所無法懂的。光是現在講的這些法理,凡夫就已經聽得一愣一愣的了,何況是實相的法呢?這是成佛的法吔。法,叫南無阿彌陀佛的法,阿彌陀佛的「光明」故,「現在也被光明攝取著」。因此,現在死,現在就往生到淨土。早點死,早點往生淨土的話較合算是吧。在講法時,若說還沒死就已往生淨土的話,這是異安心。但是,在心情是「現在,就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著」,是身有如此覺受的話,已經和死了往生到淨土是一樣的。雖然不是「涅槃」,也是涅槃分,所以寫著「生死即涅槃」。沒有這樣的心情不行喲。但是,臨終時也無法安心,活著時也是無法安心的喲。因此,才要你想像死時,試著死一次看看才行呀……。讓大家都遭遇臨終的話效果最好,被醫生宣布「已經沒法醫了」最好。但是,醫生不會無緣無故開這種口的。「你是胃癌末期,只有一個月的生命」,如此被宣告一次很好。但是,即便你拜託醫生,醫生也不會隨便說這種話的。真的得到胃癌的話,會跟你說「是胃癌」,若不是得此症的人,醫生不會說你得「胃癌」的。人哪,只想著要「活下去活下去」,只關心著生活,一點兒也不去想死的事,這個就叫做「擔板漢」。人,不論是誰,都是「擔板漢」。淨想著生活,淨想著存錢,沒有想過會當乞丐。淨想著生活的事,沒有想過會死的事,這就是「擔板漢」,所以不行。說「有」的話,就淨說「有」的方面;說「空」的話,就執著什麽也沒有,人就是這樣的「擔板漢」是吧。爲什麽講「空相」呢,那是依因緣暫時說有。因爲萬物「有」的狀態是「無」,「無」的當下是「有」,這就是真理,這種真理就叫做「諸法」,諸法指天地萬物一切的現象。「法」字可用於兩方面,精神也叫做法,這就叫「心法」;物質方面也叫做法,這就叫「色法」。「心法」「色法」,都是以「法」字表示。因此講「萬法」,講「諸法」,這是指諸物的意思,是「物」的意思。把「物」一分的話,可作「心」和「物」。「諸物」即指「所有的現象」,這是「空相」,是「空」。只有說是「空」,並沒有說是「空也」。是寫著「空相」,說「相」時是「有」。「空」,是「無」。說「無、有」,所以是「空相」、「空的相狀」。「無的相」,叫做「有」;「有的相」,叫做「無」,順說、逆說都可以。大致上,凡夫皆被相所囚,這是凡夫的性(本質)。雖然口中會說「我沒被相囚住」,若有人穿著禮服,提著禮盒上門來,說想拜訪屋主人的話,你會很有禮貌地問他:「請問您是哪一位」是吧。下次這個人換掉禮服,打扮成乞丐的樣子上門來的話,你會說:「今天什麽東西也沒有,走開」,連說話的口氣都變得不一樣了。如此被相所囚的是凡夫,所以想要騙這種人的女人也會化粧的。又不化粧也不行,不化粧的話,會被別人看輕。同時不穿好衣服也不行,老穿著像乞丐那樣的話,即使到了適婚的年齡,也沒有男人會看上的。這是個被相所囚的世界,所以自己被相所囚,起執著也行。但是,在佛、閻魔王的面前,那可是行不通的。是乞丐的相也好,是禮服的相也好,閻魔王可不會被左右。閻魔王很正直的。「諸法空相」是說,「有的狀態」即「沒有」;「無的狀態」是完全沒有。凡夫是「有」啦、「無」啦的「擔板漢」。總是偏在某一邊。「捏目強壓而生花」,這是說用拇指強按眼睛,或是戳的話,眼睛會痛,對吧。「好痛!」外,你還會看到空中冒出圓形的球狀物喲。(於彥根明性寺《毒語心經》講義)十八、不難得 才難得可不要靠自己的心喔。即使是「歡喜」了,健康的時候能歡喜得起來,一旦生病、痛苦的話,則無法歡喜。因此,歡喜出來的時候也有,不出來的時候也有。念佛也是如此,有出來的話也行,沒出來的話也行。「救度是一定救度的喲」,「雖然是無法歡喜的我,彌陀居然救助我」,念及此時會更加歡喜是吧。「我老是健忘,但是佛居然救助我;我造惡不斷,佛卻救助我」,念及此時會更加歡喜是吧。但是,人都在做相反的事。真正明白此理的人,自然壞事就會做不出來了,而且會謹慎自己、懺悔自己。「無法歡喜的我,彌陀卻救助我」的是不思議。因此,自然心生歡喜。刻意想要歡喜的話,越歡喜不來。我呢,常把念佛也忘記喔,即使我很健忘,但是想到「有不會忘我的慈親」時,自然而然又生起歡喜來,同時念佛也跟著湧出來。所謂「悲願猶如磁石」,磁針無論如何都會指向北極星。縱然現在無法歡喜,地獄你三次、十次地輪廻的話,終於會被如來的慈悲降伏的。不論你怎麽頑劣,如來都不會棄捨的。就是因爲去看「抓到了」的人,去看「像是抓到了」的人,所以不行。因爲去看像是信心歡喜的人,所以不行。就是被這樣的人騙了的呀。到寺院聽聞佛法的人,皆被這樣的人騙了。人一看到「歡喜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就會心想:「沒有像他這樣不行、我還沒像他這樣子、我還沒獲得信心吧、頂戴信心的人就是像他這樣吧?」因爲看人的相狀,所以不行。不要去看別人的相狀就沒事啦。妙好人這樣的人不出來比較好。就是因爲有這樣的人出來,所以人心才會被搗亂。因爲有難得的人出來,所以才會亂呀。不是難得的人(我)獲救的喲。誰是不難得的人呢?我是不難得的人。是「像我這種健忘念佛的人」獲救的喲。是誰獲救的呢?是我獲救的喲。「我是連念佛也會忘記的人喲」,佛法是針對自己一人。人被相所囚(著相),所以《金剛經》自始至終皆在說「莫著相」。淨土真宗也是如此,不可著相。若有人不斷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念著佛,你看了就會想:「啊!真是好難得的人呀」。不是這樣喔,不難得的人才難得呀。「不難得的人,往生極樂」,如此想的話,不是更難得嗎?那是誰呢?那不難得的人是我呀。十九、「但參活句」「什麽也不做」,是佛法的精髓。「什麽也不做」……。是佛讓我成佛的,(自己)什麽也不做就行不是嗎?當然在報謝佛恩的世界,要拼命努力才行。但是,往生淨土時,什麽也不做就行,因此才是依本願力往生。如此,本願方百分之百地活動開來。一想要「做點什麽事求往生」,本願力就死掉了。但是,到寺裏聽聞佛法的人,卻老想著:「要做點什麽」、「要獲得信心」、「要稱念佛名」、「要信心歡喜」去往生,都想著「要做點什麽求往生」。真正的真宗,是什麽也不做就行。其他的事,要努力去做才行;但是,面對「佛的救度」時,是什麽也不做就行。要像宮本武藏,會使用兩刀才行。該努力的時候,「嗯」地精進努力;不需努力的時候,「計度」、「自力」悉皆全捨。往生淨土時,自己這邊的努力是不需要的,不把力量放掉不行。「這樣做的話就可以」的心態不行。念佛是由信心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所謂「真實信心,必具名號」,有信心的話,必自然地流露出念佛來。所以說「不念佛不行」啦、什麽不行啦,是不對的。對念佛不要過於執著的好。自然地出來的東西,要讓它自然地出來才好。若問「那麽信心呢」?信心「唯聞」而已。表達於文字時,如《御文章》裏面也有提及「信心獲得」等,用語言表達時,頂多只能那樣表達,又不能沈默不語。所以才說:「信心獲得,是指領受第十八願。領受第十八願,是指領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領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是什麽意思呢?即自己由衷地「感謝」領受,這才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什麽也不做往生極樂真不思議呀!」這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這就是信心獲得。是「這個地獄必定」「獲救」,難道不難得嗎?不真不思議嗎?地獄必定是誰呢?就是「我」呀。禪語裏有這樣的話:「但參活句,勿參死句」。死句即使是千句萬句也沒有助益。活句,一句一言即能「覺悟」。真宗也是如此。活句只要聽到一言,即能頂戴安心。但是沒有內容的說教,即使聽聞了三十年,也沒有助益。釋迦牟尼佛比起自己,是無法量知的偉大喲。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等七高僧,比起自己是多麼地偉大也不知道的偉大喲。然而人卻把他們看得比自己還低下,那怎麽可以。雖然說「要老實」、「要老實」,真的老實的人,一句即能頂戴「安心」。人講的話,凡夫講的話,念佛行者不可當真聽。佛講的話、七高僧、聖人講的話以外勿聽喔。(於彥根龍泉寺)二十、謝謝您 南無阿彌陀佛「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論註》)。是如名號的力用讓我往生的。「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總序」)依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消三世十方的無明業障罪,這是非常嚇人的事。讚嘆佛,是必須視佛如佛地讚嘆才行。南無阿彌陀佛,是本願力的「呼喚聲」。聽到別人的念佛聲,即感恩地想阿彌陀佛來了,其人的念佛即爲「讚嘆門」。若無「感恩」的心情,即不成讚嘆。「謝謝您」地低頭,是對佛最好的修行。能被感動到阿彌陀如來兆載永劫的辛苦都是爲了我,這就是信心。佛教學和信心不同,但是,聖人的教和信是相即的。「由正覺華化生」。由阿彌陀如來的正覺華——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迅速地往生淨土。從正覺華即南無阿彌陀佛出生的,叫做化生。往生極樂,從如來的弘誓智海生。人都想「獲得信心」,但信心的裏面是,依弘誓力讓我們往生的。「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No.204「高僧和讚」)慈親講的話是:「莫躭心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是:「謝謝您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06.html 真闇暗(3)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06.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06.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206.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會
台北法雷念佛會
十四、「還愚 痴 往 生 極 樂」問:離明暗處談「真暗闇」是嗎?答:真暗闇,這個很難。有一位叫德山的和尚,被賣餅的老婆婆考倒了。於是,德山就請問老婆婆說:「妳真了不起,這裏肯定住有高明的和尚吧」?老婆婆答道:「有一個叫龍潭的和尚」。於是,德山就去拜訪了龍潭。在那裏到了晚上,「那麽我就告辭了」,德山說
真闇暗(3)

真闇暗(3)

十四、「還愚 樂」

問:離明暗處談「真暗闇」是嗎?答:真暗闇,這個很難。有一位叫德山的和尚,被賣餅的老婆婆考倒了。於是,德山就請問老婆婆說:「妳真了不起,這裏肯定住有高明的和尚吧」?老婆婆答道:「有一個

叫龍潭的和尚」。於是,德山就去拜訪了龍潭。

在那裏到了晚上,「那麽我就告辭了」,德山說完要回去時,龍潭點上提燈爲他照路。「啊!感恩感恩」。走到一半時,突然龍潭把提燈給吹熄了。眼前一片漆黑,路不曉得往哪走,是「真暗闇」呀。那種「真暗闇」也有喲。那時,德山「哈!」地悟道了。所以,真宗的人也一次碰到「真暗闇」的話最好。

遇到「真暗闇」的話,……雖如此說,不到臨終的關頭,想遇「真暗闇」還遇不到。

因為人還活著的時候,會有「聽聞佛法,信佛法往生極樂去」的念頭。

到臨終時,已經沒有聽的力量,信的力量也沒了,聽過的事全都忘得一乾二淨,真的成了「真暗闇」了。那時候平常聽的最多的法,會在那時候復活:「原來就是這兒呀」。那時,眼睛已經變得看不見了。眼睛變得看不見時就沒辦法了。總不能用耳朵來聞呀。所以若是善知識來,只有去握住臨終人的手,或者是去擁抱他,這樣他才能明白。

那時候可以講的,講了也很好的話是: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觀經》等經就是如此,這並不是說明喲。「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說這句話最好。

問:所有的人都會「真暗闇」現前嗎?

答:有信心的人也好,沒信心的人也好,都會真暗闇喲。不論是什麽樣的人,臨終時真暗闇都會現前。因此,今也是真暗闇呀。

講「真暗闇」,吉兵衛同行就說的很好,他說「那當下,人的心就好像把灰撒在大風中那樣呀」。我的心也是一樣,就好像在大風中撒灰那樣。試試看在刮大風的日子,抓把灰撒撒看,呼地一下子全都被吹走了,不是嗎?若不明白此處,人就會執著「有聽聞佛法了」,把「有聽聞佛法了」變成不動的靠山,以爲自己一定會「變明亮」。吉兵衛同行可不是如此,他說「凡夫的心,好像在大風中撒灰那樣」。

這種心態很好。雖說「很好」,不懂得這滋味的人,怎麽說他都聽不懂。一說「人心似是在大風中撒灰那樣」,他就想「那樣的話,就把暗的心變明亮吧」,或者是想「把不斷在動的心修得不會動吧」,這種心態的人,你怎拿他有辦法呢?明白自己的心、信心是這樣子時,就沒有必要去抓了是不是。吉兵衛同行的這句話,可是有著千萬鈞的價值喔。

這樣的想,且又不斷地想這樣的想法,以爲「自己的想法絕不會改變」,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

又也有詩和這想法相反的喔,這是法然上人所作的詩:

「無動之心 為元本主 終得悟吧」

這首詩在講不動的心。

「無動之心 為元本主 終得悟吧」

「無動之心」,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阿彌陀佛的心不動的話,這邊的心即使是變化無常,不也很好嗎。站在阿彌陀佛的立場時,即是「無動之心」;站在凡夫的話,則是「變化無常」。

把「不停在動的心」變不動,把變化的心安心,說安心不太妥當,應該是歡喜吧,把歡喜當作目標的話不可以。對治這種把「歡喜」當作目標的人,吉兵衛同行的那句話最好:

「我等的心,就如是在大風中撒灰那樣的心啊。」

只記得這句話就好,這是句很好的話。佛法,用世間的常識來解釋不行。但是沒有世間的常識也不行,因爲不知道常識的話,就會被笑話是阿呆。

問:在佛法中阿呆很好。阿呆,所謂「還愚痴往生極樂」,這裏所講的「阿呆」、「愚痴」指什麽意思呢?

答:「阿呆很好很好,如此即能往生極樂。」

這是千古的名言。

講「愚痴」,即是不靠凡夫的智慧,不靠「明白了」,不想「想懂」,這不是很愚痴嗎?不懂的話就是愚痴,所謂的「無論聽了多少遍依然不懂」就是。愚痴有二種。第一種的愚痴是:即使聽了佛法也聽不懂佛法的內容,說「要孝順父母」也不知道,說「要待人親切」,這樣的事也不知道,如此什麽也不知道的是笨蛋。不是笨蛋是什麽呢?孝順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事,是爲人之道,這樣的事都不知道的話是笨蛋。

第二種的愚痴是:往生淨土的笨蛋。笨蛋有二種呀。往生淨土的笨蛋,是相信「用人的智慧是無法成佛」的人,是笨蛋不是嗎?不依靠人的智慧不是嗎?說「我是阿呆」的人,一點兒也不依靠自己的智慧,是有這種笨蛋。

這是發生在滋賀縣的實際問題。有一位校長退休的人,他臨終時已成了很難得的信心行者了。但是在距今約二十年前左右,他來找我。因爲做了幾十年的校長,所以知識非常豐富。因此,就滔滔不絕地,很得意的講了自己的領解。於是我回他說:

「你好了不起呀,聽聞了很多佛法,懂得很多佛法,真是了不起呀。」

聽了這讃美的話,他笑的很開心。

危險的是下面的話。我接著又說:

「因爲如此,很遺憾,你得到地獄去喔。」

於是,迄今爲止,他一直是笑容滿面的臉突然僵住了。從那以後,他就發奮圖強。所以不這樣棒喝不行。若無棒喝自己的老師,人就會變得很自大憍慢。

十五、「未聞兒」

「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也有二種。沒有看到本願力,不明白「依本願力救助」、「依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此事真不可思議」,而說「我無論怎麽樣也無法獲救」的是信前的罪惡感,是「地獄必定之機」。

發現本願力,得到大滿足,說「我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的是「往生極樂之機」。

問:老師說的我都很明白,但是「未聞前的嬰兒」這句話,雖是二種深信,這不是和素機沒有兩樣嗎?

答:這個問題就叫做狗屁理論。佛教不是在文字上做文章。

問:重複不斷地聽聞,而返回到「未聞前的嬰兒」嗎?

答:「嬰兒」,不該這樣理論地做文字上的解釋。

問:這是在說聽聞後的結果,是和「未聞前」一樣嗎?

答:「聽聞後的結果和未聞前一樣」,這樣說還是很理論。還在這種想法上打轉的人,表示還有著知見,這和「未聞前的嬰兒」還相差遙遠。

「未聞前的嬰兒」是指,捨掉自己的「計度」、「自力」,是「如教奉行的老實相」、「天真老實相」。這個就叫做「未聞前的嬰兒」。因爲是從文字上看「未聞前的嬰兒」,所以才會說「素機」啦、什麽啦的一堆,沒有說這些的必要。「未聞前的嬰兒」,是指的「領解」。

問:是指已成「空空」的零分嗎?

答:「空空的零分」,沒有必要說這樣的理論。只是老實信受佛說而已。對勅命的「救你喔」,自然地心生「感恩感謝」,這當下即是「嬰兒」,這就是「未聞前的嬰兒」。

問:是指「計度」被佛拿掉嗎?

答:是「信順佛語」。講「計度被佛拿掉」,都還是理論呀。佛法的世界不同於這樣講理論的世界。信心,你用知見談的話,就會停留在知見上。

問:在信後,素機會變得怎麽樣呢?

答:在信後,沒有素機。二種深信的世界中沒有素機。素機指不聞佛法的人。獲得十八願的信心的人,叫做「正定聚之機」。

問:雖然講「正定聚之機」,但是,現實中我們的實相,和不聞佛法的人,一點也沒有兩樣,這樣的話,即使聽聞了佛法,不是不能講「素機」變沒有了嗎?

答:「外儀相貌各不同 皆現賢善精進相多

是貪瞋邪僞故 奸詐百端遍滿身」(No.332「悲歎述懷和讚」)

此首「和讚」示現著「素機」的相。這實在是沒法子,不得不現這樣的相。

問:這樣的話,不就不能講「變沒有了」、「沒有」,是嗎?

答:「雖有的當下卻無」,這話又把你給弄糊塗了吧。「有的當下」「卻無」。即如「正信偈」也有講到:

「能發一念喜愛心不斷煩惱得涅槃」

煩惱即罪業沒有消的話,不能往生。大家二六時中皆在造罪,雖是造著罪,卻是消著的。不可以因爲造著罪,就說這是素機。造罪照樣能往生極樂不是嗎?

從阿彌陀佛這邊來看的話,造著罪的當下是消著的。

「罪雖然有亦如無 云云」(《蓮如上人御一代記聞書》)

不思議是吧。用人的頭腦無法解釋是吧。

「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業障,一時罪消。」(《御文章》)

以上之祖文,皆示罪消著的。

「以願力不思議」罪消著。罪沒有消的話,怎能往生極樂呢?

罪消著的狀態,欲望也好,憤怒也好,會冒出來,也會夫婦吵架,凡夫相一點兒也沒改變。是以「凡夫相就這樣地」往生。這是淨土真宗。變成像聖者那樣解脫的是聖道門。「以凡夫相的現狀」得遂往生的是淨土門,是如此不思議的教法。

聽到「有的當下卻消著」的話,應會慶喜「啊!依願力不思議消著罪,多慈悲的話喲。這真不思議,真不思議呀」。

問:講到歡喜的程度,實在是非常慚愧……。

答:歡喜的程度,不用太在意,都是半斤八兩,五十步和一百步呀。凡夫所現之相,見多見少,見大見小,都不是問題。

「能看到」「自己是惡人」,或者是還「看不到」,這樣的事在凡夫的世界是五十步和一百步,是半斤八兩呀。在凡夫的世界沒有「我能看到這些所以夠了」、「你只看到一點點還不行」。凡夫的世界自始至終皆是零。在零裏面講五尺、八尺、一丈是沒有結果的。

十六、「唯除」

凡夫從頭頂到腳指尖都遍滿著無明煩惱,能成佛的地方一點也沒有。身和心都是真暗闇的闇。

「光若徹闇,闇就這樣地。」

「怎麽樣也無法往生(無法獲救),因爲有本願所以能往生。」

從實機來說,是「凡夫沒有獲救的份」。

從本願來說,是「有力量救度而救度」。

問:金澤同朋說「在被阿彌陀佛放棄處獲救」,這話是什麽意思呢?

答:這意思是:「被阿彌陀佛放棄」,指阿彌陀佛看穿「你無法獲救喔」,如來在佛智圓照的世界,看透「汝無法獲救喔」。

「悲愍煩惱具足之吾等,無論靠什麽樣的行也無法出離生死……。」(《歎異鈔》)

「佛早已知悉,而說煩惱具足的凡夫……」

(《歎異鈔》)

「以知實相故,則知三界眾生虛妄相也。知眾生虛妄,則生真實慈悲也。」(《論註》卷下)但是,如來不只這樣而已。如來說:

「吾有兩個眼喔!一邊的眼睛是看穿(放棄)汝無法獲救喔;另外一隻眼則是看透汝獲救喔,吾有本願力喲,我已看透汝依本願力獲救喔」。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唯除」指佛心慈悲地要眾生知道:

「當知自己被唯除了、被淘汰了,是無法獲救的存在。」

「汝無論怎麼樣也無法獲救喔」地如此看透、離棄我們,這是很難得、很感謝的。

諸佛如來放棄我們是很難得的。

唯有明白「被看穿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獲救的眾生,此被看透的人就是我」,方知道「唯除」在講「清楚這個」的阿彌陀佛的慈悲。這樣一來,這個就和前面的「至心、信樂、欲生」的「三信」(三心)一致。這就像父親把親生孩子趕出家門一樣,這是為了使不孝兒子再回到父母身邊(希望孩子回來)的義絕。

「不論如何地聽聞佛法,自性一點兒也不為所動」,此事實驚醒了我,也才發現自己已被阿彌陀佛放棄、斷絕關係了。我真的是四面八方都堵住,是徹徹底底地走投無路了。於是才發現本願不思議在哪裏,原來就在爲救我這樣的機。若早頂戴本願佛心的話,就沒有這呀那呀了……云云。」(金澤同朋談)

十七、擔板

真理是「有的當下卻無」、「無的當下卻有」,雖然是「空」,但是我們凡夫卻「有、有」的執著著,不是被「有」囚住,就是被「無」囚住。覺悟到「我果然是地獄必定啊」時,淨土真宗開展開來。「汝等不論做了什麽都是地獄必定喲」。

真理沒有人明白。大家淨說著虛假,淨想著虛假。發現原來「想的也是虛假,說的也是虛假」時,「果然地獄不去不行」地打定主意最好。

但是,凡夫就是這麽地呆。講真理,大家都不接受。「有的當下卻無」「無的當下卻有」,這樣的真理很難開口說。

有位禪師說「雖有卻無喔」,小徒弟就聽成是「哈!沒有呀!叫做我的人也是雖有卻無呀」,他就僅僅記得這個。於是,當被問到「人有嗎」時,他就回答「人沒有,雖有卻無」。禪師看他回答的有模有樣,就想「好傢伙,有的當下是無呢還是有呢?我來試你一試就知道」。想完,就很用力地擰了小徒弟的鼻子一下。「啊,好痛好痛!」,小徒弟痛到眼淚都跑出來了。

禪師說:「是有呢?還是無呢?」「你剛剛不是說雖有卻無嗎?無的東西怎麼會叫痛呢」?聽到此,小徒弟恍然大悟。

有位叫玄沙的和尚,一邊下山一邊想:

「雖有卻無,一切是空」「啊!人生如夢,雖有卻無」。他一邊想著,一邊下山。結果不小心,踢到岩石,腳指甲剝落,「啊好痛」!他一面叫一面想:「無、一切空,疼的這麽厲害,這無可是說不得呀」(痛從何處來),而開悟了。

講「無」講「有」,一次用頭撞柱子試試看,撞頭撞到眼睛冒花的話,看你有無還講得出來否。因此,實際問題要在這樣的地方用功夫。在一般說法的場合都是作說明而已,當你碰到實際問題無法解決的話,講的話就變成假的了。

在淨土真宗的話,有人認爲:「頂戴信心的話,就能往生極樂。」「因爲阿彌陀佛以本願的呼喚聲,讓我們往生淨土,所以死也不恐怖。」「死眼一閉就是淨土,所以沒有什麽好怕的」。有聽聞說法的人,平時都會這麽地認爲著。

雖然是這麽想,但是實際上到了臨終時,變得好苦,真暗闇現前,眼睛也變得看不見。由於真暗闇,淨是苦而已。三十年、五十年所聽到的說法等,全都飛掉了。有的只是真暗闇和恐懼。不知道爲什麽,總覺得死掉是件很恐懼的事,再加上生病很苦。有的只是「苦」和「恐懼」和「真暗闇」,記得

的全都不見了。

你平時會說:「阿彌陀佛在淨土等著我,死後已交給阿彌陀佛了」。問題是:在臨終的時候,你真是安心了嗎?想像「那臨終是今喲」,想像現在自己就死的話,真正的安心有嗎?還是無呢?這是問題所在。

因此,死的話是「早點死」的好啊。「早點死」指試著死死看,因爲真的死掉了不行,所以今現在死死看。想像今就是臨終,現在就死看看。如此一來,人會變得很認真,自然會很認真起來。因此,自然是「依南無阿彌陀佛往生」。

南無阿彌陀佛,叫做「實相法」,這是凡夫所無法懂的。光是現在講的這些法理,凡夫就已經聽得一愣一愣的了,何況是實相的法呢?這是成佛的法吔。法,叫南無阿彌陀佛的法,阿彌陀佛的「光明」故,「現在也被光明攝取著」。因此,現在死,現在就往生到淨土。早點死,早點往生淨土的話較合算是吧。

在講法時,若說還沒死就已往生淨土的話,這是異安心。但是,在心情是「現在,就被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著」,是身有如此覺受的話,已經和死了往生到淨土是一樣的。雖然不是「涅槃」,也是涅槃分,所以寫著「生死即涅槃」。沒有這樣的心情不行喲。

但是,臨終時也無法安心,活著時也是無法安心的喲。因此,才要你想像死時,試著死一次看看才行呀……。讓大家都遭遇臨終的話效果最好,被醫生宣布「已經沒法醫了」最好。但是,醫生不會無緣無故開這種口的。「你是胃癌末期,只有一個月的生命」,如此被宣告一次很好。但是,即便你拜託醫生,醫生也不會隨便說這種話的。真的得到胃癌的話,會跟你說「是胃癌」,若不是得此症的人,醫生不會說你得「胃癌」的。

人哪,只想著要「活下去活下去」,只關心著生活,一點兒也不去想死的事,這個就叫做「擔板漢」。人,不論是誰,都是「擔板漢」。淨想著生活,淨想著存錢,沒有想過會當乞丐。淨想著生活的事,沒有想過會死的事,這就是「擔板漢」,所以不行。

說「有」的話,就淨說「有」的方面;說「空」的話,就執著什麽也沒有,人就是這樣的「擔板漢」是吧。爲什麽講「空相」呢,那是依因緣暫時說有。因爲萬物「有」的狀態是「無」,「無」的當下是「有」,這就是真理,這種真理就叫做「諸法」,諸法指天地萬物一切的現象。

「法」字可用於兩方面,精神也叫做法,這就叫「心法」;物質方面也叫做法,這就叫「色法」。「心法」「色法」,都是以「法」字表示。因此講「萬法」,講「諸法」,這是指諸物的意思,是「物」的意思。把「物」一分的話,可作「心」和「物」。「諸物」即指「所有的現象」,這是「空相」,是「空」。只有說是「空」,並沒有說是「空也」。是寫著「空相」,說「相」時是「有」。「空」,是「無」。說「無、有」,所以是「空相」、「空的相狀」。「無的相」,叫做「有」;「有的相」,叫做「無」,順說、逆說都可以。

大致上,凡夫皆被相所囚,這是凡夫的性(本質)。雖然口中會說「我沒被相囚住」,若有人穿著禮服,提著禮盒上門來,說想拜訪屋主人的話,你會很有禮貌地問他:「請問您是哪一位」是吧。下次這個人換掉禮服,打扮成乞丐的樣子上門來的話,你會說:「今天什麽東西也沒有,走開」,連說話的口氣都變得不一樣了。

如此被相所囚的是凡夫,所以想要騙這種人的女人也會化粧的。又不化粧也不行,不化粧的話,會被別人看輕。同時不穿好衣服也不行,老穿著像乞丐那樣的話,即使到了適婚的年齡,也沒有男人會看上的。

這是個被相所囚的世界,所以自己被相所囚,起執著也行。但是,在佛、閻魔王的面前,那可是行不通的。是乞丐的相也好,是禮服的相也好,閻魔王可不會被左右。閻魔王很正直的。

「諸法空相」是說,「有的狀態」即「沒有」;「無的狀態」是完全沒有。凡夫是「有」啦、「無」啦的「擔板漢」。總是偏在某一邊。

「捏目強壓而生花」,這是說用拇指強按眼睛,或是戳的話,眼睛會痛,對吧。「好痛!」外,你還會看到空中冒出圓形的球狀物喲。

(於彥根明性寺《毒語心經》講義)

十八、不難得 才難得

可不要靠自己的心喔。即使是「歡喜」了,健康的時候能歡喜得起來,一旦生病、痛苦的話,則無法歡喜。因此,歡喜出來的時候也有,不出來的時候也有。念佛也是如此,有出來的話也行,沒出來的話也行。「救度是一定救度的喲」,「雖然是無法歡喜的我,彌陀居然救助我」,念及此時會更加歡喜是吧。「我老是健忘,但是佛居然救助我;我造惡不斷,佛卻救助我」,念及此時會更加歡喜是吧。但是,人都在做相反的事。真正明白此理的人,自然壞事就會做不出來了,而且會謹慎自己、懺悔自己。

「無法歡喜的我,彌陀卻救助我」的是不思議。因此,自然心生歡喜。刻意想要歡喜的話,越歡喜不來。我呢,常把念佛也忘記喔,即使我很健忘,但是想到「有不會忘我的慈親」時,自然而然又生起歡喜來,同時念佛也跟著湧出來。

所謂「悲願猶如磁石」,磁針無論如何都會指向北極星。縱然現在無法歡喜,地獄你三次、十次地輪廻的話,終於會被如來的慈悲降伏的。不論你怎麽頑劣,如來都不會棄捨的。

就是因爲去看「抓到了」的人,去看「像是抓到了」的人,所以不行。因爲去看像是信心歡喜的人,所以不行。就是被這樣的人騙了的呀。到寺院聽聞佛法的人,皆被這樣的人騙了。人一看到「歡喜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就會心想:

「沒有像他這樣不行、我還沒像他這樣子、我還沒獲得信心吧、頂戴信心的人就是像他這樣吧?」

因爲看人的相狀,所以不行。不要去看別人的相狀就沒事啦。妙好人這樣的人不出來比較好。就是因爲有這樣的人出來,所以人心才會被搗亂。因爲有難得的人出來,所以才會亂呀。

不是難得的人(我)獲救的喲。誰是不難得的人呢?我是不難得的人。是「像我這種健忘念佛的人」獲救的喲。是誰獲救的呢?是我獲救的喲。「我是連念佛也會忘記的人喲」,佛法是針對自己一人。

人被相所囚(著相),所以《金剛經》自始至終皆在說「莫著相」。淨土真宗也是如此,不可著相。

若有人不斷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念著佛,你看了就會想:「啊!真是好難得的人呀」。不是這樣喔,不難得的人才難得呀。「不難得的人,往生極樂」,如此想的話,不是更難得嗎?那是誰呢?那不難得的人是我呀。

十九、「但參活句」

「什麽也不做」,是佛法的精髓。「什麽也不做」……。是佛讓我成佛的,(自己)什麽也不做就行不是嗎?

當然在報謝佛恩的世界,要拼命努力才行。但是,往生淨土時,什麽也不做就行,因此才是依本願力往生。如此,本願方百分之百地活動開來。

一想要「做點什麽事求往生」,本願力就死掉了。但是,到寺裏聽聞佛法的人,卻老想著:「要做點什麽」、「要獲得信心」、「要稱念佛名」、「要信心歡喜」去往生,都想著「要做點什麽求往生」。真正的真宗,是什麽也不做就行。

其他的事,要努力去做才行;但是,面對「佛的救度」時,是什麽也不做就行。要像宮本武藏,會使用兩刀才行。該努力的時候,「嗯」地精進努力;不需努力的時候,「計度」、「自力」悉皆全捨。往生淨土時,自己這邊的努力是不需要的,不把力量放掉不行。

「這樣做的話就可以」的心態不行。念佛是由信心自然地流露出來的。所謂「真實信心,必具名號」,有信心的話,必自然地流露出念佛來。所以說「不念佛不行」啦、什麽不行啦,是不對的。對念佛不要過於執著的好。自然地出來的東西,要讓它自然地出來才好。若問「那麽信心呢」?信心「唯聞」而已。

表達於文字時,如《御文章》裏面也有提及「信心獲得」等,用語言表達時,頂多只能那樣表達,又不能沈默不語。所以才說:

「信心獲得,是指領受第十八願。領受第十八願,是指領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

「領受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是什麽意思呢?即自己由衷地「感謝」領受,這才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

「什麽也不做往生極樂真不思議呀!」

這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名義,這就是信心獲得。是「這個地獄必定」「獲救」,難道不難得嗎?不真不思議嗎?地獄必定是誰呢?就是「我」呀。

禪語裏有這樣的話:「但參活句,勿參死句」。死句即使是千句萬句也沒有助益。活句,一句一言即能「覺悟」。

真宗也是如此。活句只要聽到一言,即能頂戴安心。但是沒有內容的說教,即使聽聞了三十年,也沒有助益。

釋迦牟尼佛比起自己,是無法量知的偉大喲。龍樹菩薩、天親菩薩等七高僧,比起自己是多麼地偉大也不知道的偉大喲。然而人卻把他們看得比自己還低下,那怎麽可以。雖然說「要老實」、「要老實」,真的老實的人,一句即能頂戴「安心」。

人講的話,凡夫講的話,念佛行者不可當真聽。佛講的話、七高僧、聖人講的話以外勿聽喔。

(於彥根龍泉寺)

二十、謝謝 南無阿彌陀佛

「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論註》)。

是如名號的力用讓我往生的。

「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總序」)

依阿彌陀佛的無礙光明,消三世十方的無明業障罪,這是非常嚇人的事。

讚嘆佛,是必須視佛如佛地讚嘆才行。

南無阿彌陀佛,是本願力的「呼喚聲」。

聽到別人的念佛聲,即感恩地想阿彌陀佛來了,其人的念佛即爲「讚嘆門」。若無「感

恩」的心情,即不成讚嘆。

「謝謝您」地低頭,是對佛最好的修行。能被感動到阿彌陀如來兆載永劫的辛苦都是爲了我,這就是信心。佛教學和信心不同,但是,聖人的教和信是相即的。

「由正覺華化生」。由阿彌陀如來的正覺華——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迅速地往生淨土。從正覺華即南無阿彌陀佛出生的,叫做化生。往生極樂,從如來的弘誓智海生。人都想「獲得信心」,但信心的裏面是,依弘誓力讓我們往生的。

「不蒙彌陀弘誓力何時何劫出娑婆」(No.204「高僧和讚」)

慈親講的話是:

「莫躭心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是:

「謝謝您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