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一O九】
归来本愿 几十年
遇见慈亲而安堵
於一本愿力没满足时,毒和药碰到就随便吃。邪伪的宗教也好真实的宗教也好地混著吃。然后以为只要吃了就可帮自己一样。凡夫自力的田种出来的东西,没有一样是能帮助往生真实报土的。
信心不是用取的,是仰如来的佛智不思议是不思议,是直到死为止相续地仰信的。一信佛智,佛智即满入自己的身心。一信受名号,名号的功德即成我的东西,成南无阿弥陀佛的主人往生。这样的不思议就叫做「佛法」。
【一一O】
闻愿力欢喜 大信心
这些全是 弥陀正觉
大信心之深妙和尊贵,等同大智愿海的深妙和尊贵。圣人说:
「大信心是佛性也 佛性即是如来也」。
闻佛法,於信不见信功,於称(念佛)不见称功,於南无阿弥陀佛得满足,被成阿呆处,如来智慧的光明,和慈悲的光明发著光。
【一一一】
我的信心 本愿力
我的往生 南无阿弥陀
唤著我故 方能往生
往生,不是凡夫知道的事,是如来的安排。有自力心的话,不论哪样想都不行。
使凡夫成佛的力量是如来,是正觉的功德力,是名号的力量,是本愿力所使然。
会崩溃的信心,早点崩溃的好。等到将死时,崩溃的话大骚动。
被压被挤也不倒塌的是「金刚不坏」的归命的信心,是「本愿招唤之
勅命」。
真宗的信心,即使自己想消除也消除不了。「若不生者的呼唤声」从内心深处滚滚地涌向自己。
读后提问
○觉尘: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老师、法师让我崩溃了好多次。「等到将死
时,崩溃的话大骚动」,「大骚动」请法师再详细说明。
◆回覆:手忙脚乱,乱成一团的意思。
【一一二】
智慧和慈悲 无上的方便 真可贵呀
重病人得喝粥 或粥汁
把佛教看成和新兴宗教一样,认为迷信和正信差不多的人,和佛法缘浅。汝无法把这样的人拉来谈佛法。
佛法者,自己信真实的佛法,若信的内容也没向人说,也没在日常生活裏显现的话,佛法无法普遍。认为没普遍也没什么的人,不是佛法者。
佛法是正道,依真理除去一切众生的苦而与乐的是宗教。
净说些艰难的理论、连自己的罪业也无法处置的人,不能说是信了佛法。置理论於后,实际地处理自己的罪业,期人格的完成之道是佛法。
读后提问
○道庆:顶礼师父,「重病人得喝粥 或粥汁」,此句看不懂,请师父开示。
◆回覆:得重病的人(凡夫)只喝得下粥汁(名号),而且还得人(阿弥陀佛)
喂食(回向),才喝得了粥汁,偏偏凡夫不知自己是重病人,还以健康人自居,妄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吃圣餐(圣道门的修行)。
【一一三】
庆 宿缘的心 亦来自您
人的欢喜是,拥有好父母、拥有良师、健康、满足於佛法、得授良书。
「远庆宿缘」,指的是此事。
对世事是非常认真,但是对佛法,对自己的生死解脱的问题,相当不容
易认真。从不认真处,无法顶戴信心。
七高僧和开山祖师这样的大德,他们虽然不是普通人,但并不是教我们无法做的事。信心是无论什么样的人也都能得之处,有佛智的不思议和大悲的方便。
读后提问
○问:「您」是否指阿弥陀佛、祖师及老师等大德?
◆回覆:是的,也可以如此说。但是身为信心的行者,是不如此细分的,而是老师‖祖师‖阿弥陀佛。对自己而言,没有老师,我们无法得知祖师
的精神所在,无法顶戴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慈亲。
【一一四】
闻名号 欢喜一念
弥陀正觉华的香味喔
细细吟味勅命,被南无阿弥陀佛摆平的人的言语是不思议的,透过这人的言语,无碍光如来打动我们。
因缘不熟的话,不论如何聪明的人也好,如何有学问的人也好,无法吟味勅命。
因缘,不闻佛法的话,不论到何时也不会来。今天听的法,成为因缘,成为宿善。宿善是阿弥陀如来光明的照育。
【一一五】
愿海 非闻 非信
唯呼唤声的回响
往昔也好,今日也好,往生的人皆是被「阿弥陀如来的本愿力」计算而往生。不是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往生。
「勅命」,是鹤的一声鸣,佛说「就那样(就以现状)地救汝喔」的话,就必定获救。「本愿招唤的勅命」中,含藏著如来的智慧、如来的大悲、如来的方便力、正觉的大功德力。勅命一样真可靠,此外无信心亦无安心。到别处寻觅,旁徨几十年也不行。今
日的人不著力於一样的事上。人用一生的全力专注於一事的话,必能达到目的。
【一一六】
愿力 凝而为六字的呼唤声
被唤回家 慈亲的故乡
「本愿力」是法界的真理、真如的功德力用。大智和大悲为一切经,一切经是浓缩为「勅命」二字的不可思议的本愿力。
说「就那样地来」的大悲勅命中信心和念佛皆含藏著。不是自己举著信心信勅命的。
唯是感恩地仰信勅命而已,有何比这更容易的呢?是最容易的信心,最纯粹的信心故,这么难的事没有。这和祈求生病痊愈、求此世的幸福的迷信,完全不一样。
因为是难信的信心故,要舍命闻勅命才行,是听到的相状就是信心。
读后提问
○觉华:这句法语有点难懂,何谓「是最容易的信心,最纯粹的信心故,这么难的事没有」。南无阿弥陀佛,请
师父解疑。
◆回覆:人心复杂,因此「最容易、最纯粹的信心」反而变的很难。所以说:「是最容易的信心,最纯粹的信心故,这么难的事没有」。
【一一七】
几十年 听闻 听闻 漏底的听闻
得不到信心 无法安心
底下凡夫的证据 左也碰壁右也无路
这么办那么办都无法办时
依佛智不思议被告知 依本愿力往生
那也听,这也闻地听了几十年是好,但是,追根究底,探内心深处一看,听闻到的一样也没有,能为依靠的一样也没有,将去的后生是火车的话,参拜寺院就没有结果。
勅命之前,没有悟到「什么也无法做到,什么也不知道,唯是背负著罪业行步的『造业者』,只有勅命一样可信凭的话」不行。勅命之前,没有丝毫自己想用任何力量「做了求往生」的心。今天是今天的就这样地,明日是明日的就这样地,如此方能是「大安心」。
「信心获得与否」,不是问题。唯有「勅命」的独运。
读后提问
○道敬:「底下凡夫的证据」,此句不解。恳请师父开示!
◆回覆:「底下凡夫的证据 左也碰壁右也无路」是一句话,分开的话,意思就不一样了。「底下凡夫的证据」,凡夫‖底下,「底下」在强调
「凡夫」的地位,底下的凡夫用自己的力量想要出离生死的大海时,就会发现「左也碰壁右也无路」的事实,这事实就是凡夫是底下的「证据」、「铁证」。
【一一八】
愿力是 阿弥陀如来的 大悲心
昼夜常念著汝喔 令人感激
救度是现前的事实也。被南无阿弥陀佛的大钢索拉著拉著,今,正从地狱被拉出来。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不思议!不思议!
别当往生净土的仲介喔。仲介指脑袋瓜的计度。
佛不思议!不思议!本愿名号不思议!不思议!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注:「仲介」是介绍人的意思。
【一一九】
愿力往生 南无阿弥陀
庆幸 道有 我的往生早已成就
道之主弥陀如来 招著汝喔 真感激
凡夫成佛是多么的难,不知道故,才种种地使自力出来。唯是仰信名号的不思议、本愿力的不思议。
说知道、记得、想著。心的计度和物一起会变化,靠不住。
靠得住的是,唯有佛智不思议的本愿力而已。让我们著眼於此的亦是「大悲的本愿力」。「正信偈」曰:「忆念弥陀佛本愿 自然即时入必定」,令人感戴。
【一二O】
本愿力之大 包无尽的烦恼也
有包而灭之力 愿力赞叹之外
没有信心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不是死的。「汝正念直来」的命,今、现在正响著。勅命的声音,即使我这裏忘记了,睡
时亦被呼唤著。一直不断地唤著我。被彼「呼唤声」拉著拉著而往生。
想要安心吧,想要信心吧,凡夫的安心作什么。以为「获得信心了」的凡夫的想法能作什么。靠得住的是,只有叫南无阿弥陀佛的慈亲而已。
【一二一】
知道了 知道了 是南无阿弥陀佛
的本愿力之一呼唤声 知道了是无
法获救的 依本愿力获救 不思议
不思议
安心的山积了崩溃,崩坏了又再重积,几千遍几万遍的重复,最后终
於著眼於如来的功德力、佛力、本愿力。
「本愿力的缘故,无法得救者获救,救度是现前、眼前,就是这,就是这,南无阿弥陀佛」。
听闻我的往生已被解决,过去也是、未来也是、现在也是,三世的业障悉为赞叹名号声。如实地顶戴祖师圣人的开示,唯仰信如来的誓愿力是「不思议、不思议」。
【一二二】
生为人 在能闻到佛法的国家被养育
若不闻佛法 死时必会后悔喔
阿呆很好很好,这样就能往生极乐。聪明的人,往生会如何呢。让我安分做阿呆,真感激,真欢喜。
信释迦佛,就能信阿弥陀佛。信阿弥陀佛,就能信亲鸾圣人。信亲鸾圣人,就能信本愿力。
在本愿力之前,智者和愚者,皆会被做阿呆。
一到阿弥陀佛的面前,是婴儿,是狂人。而且是很安心。
阿呆很好很好。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读后提问
○觉华:请问师父:「一到阿弥陀佛的面前,是婴儿,是狂人」。此句法语中,何谓婴儿,何谓狂人?
◆回覆:「婴儿」,「狂人」指的是底下凡愚,瑞劔老师在说自己。「婴
儿」,一点能力也没有,只有被喂奶的份。「狂人」,即是阿呆,笃信弥陀的人,不论他人如何否定,他都一心一意地把自己交给弥陀。
【一二三】
计度的 根好深 久远劫
慈亲在 愿力强
信心是无言之感,是感觉如来很可靠的心。是种种的辛苦后被感受的。那感受是灵感,能感受到无碍光的法界充满著,如来陪著我的是灵感。没有如来回向的话,佛法无法懂。
灵感是久远的宿缘之赐。专一地置心於佛法处能感受到。
平常寄心於佛法的话,心会静,即使是发著呆,也有无意识的灵感。
读后提问
○觉谦:请问师父,「灵感」是否有
如禅宗的顿悟?又「发呆」是指什么呢?
◆回覆:这裏的「灵感」和「顿悟」是不同的。瑞劔老师说的「灵感」是指和慈亲的感应道交,是自然法尔的感受。
瑞劔老师说的「发呆」,指没有
刻意想什么,不知不觉中。
【一二四】
就这样地之中 有赞叹 忏悔
「汝一心正念直来」的招唤声能听得到的地方,是如来正觉的世界早就飞到我迷暗的心中,摄取我,卷到光明中的地方。
如来招唤的勅命正是本愿的「白
道」,同时是我等的「大信心」。想要在自己的心中找信心的话,应马上著眼於「难思弘誓」。仰信「弘誓」处,自己的罪恶和无能即会被反省。
不是改悔才乘本愿,是乘彼愿力之道处,即为无惭无愧的大忏悔,同是信心海的风光。
【一二五】
自己的力量和运作 变得渐不去注意
偏著眼於如来大悲的运作
这就叫佛法入身
天地之力、手腕、心力、金钱力,不管什么都是力的世上,那样的力无法如何。念佛的一念净信,这力是真的力量,不是自己的力量。不以不是自己的力量为力量的话,万一的时候就来不及。不认为可帮上忙而帮上忙的力量才能说是力量。以此力量生死亦可得解决,寿命亦得延长,家中亦得和乐。
念佛的话全身是佛,遍身是佛,因此健康能两倍、三倍地早点回复。想药和食皆是佛力的话,佛力真的满身是。
念佛人们的安详的光明,连我的毛细孔的每个角落都彻到,看的、顶戴的,也都全为佛力。
佛之力是大慈悲力、大摧邪力,故真可贵。一得佛力,即使从外观处事像狂人那样,因为能退一步见故,心常平静、平和,这亦是长寿的秘诀。
读后提问
◆师父:以自己的力量为力量,是一般人的做法,但是「不以不是自己的力量(佛力、他力)为力量的话,万一
的时候就来不及」。凡夫小看佛力,不认为他力(佛力)可帮上忙,瑞劔老师在点醒吾辈,凡夫的自大。所以说:「不认为可帮上忙而帮上忙的力量,才能说是力量」。
【一二六】
念力愿力的南无阿弥陀佛
那是如来大悲的生命 生命的跃动处
成就众生的信心 信心流为报恩行的念佛
阿弥陀如来(法藏菩萨)的「证悟」的心海,湛然不起烦恼之浪,澄净而映十界十如之影,其大生命彻久远,尽未来际,是怀抱一切众生的誓愿不思议之大生命。
此湛然澄净的大心海,较尘点久远劫亦更久以前,起不可思议之波。此尊贵的佛心(愿心)之波,是不起之起,起而不起的不可思议之妙波。大
心海自然的圣之大智大悲的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大誓愿力的活动。
一旦此誓愿不思议之波起於如来的大心海,一切众生皆是如来子故,其波动必传一切群生海,不得不发归命之念。如来的大智大悲、清净真实的愿心的波动,是誓愿不思议、是不可思议的誓愿力,即是本愿力。此誓愿力是令「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的如来的念力。故一切善恶的凡夫,皆齐依阿弥陀如来的誓愿力即念念不舍的大悲的念力获救。此外凡夫成佛之道绝对没有。愿力的宗教是净土真宗。
【一二七】
要老实 要老实
老实地顺佛及佛语吧
「释迦是佛」,能信得过的话,佛经所说的事,即使深意无法明白,亦能「是、是」地接受就行。又凡夫若志欲速离生死,往生涅盘常乐的净土,就勿挥舞凡夫的小猿智慧,应立即随顺「佛教」(诸佛之教)、「佛意」(释迦如来之意)、「佛愿」(弥陀的本愿)。随顺「三佛之教」者,谓「真佛弟子」,此是速离生死之道。如来的誓愿又谓:「本愿一实的大道」、「誓愿不思议」、「无碍一道」、「南无
阿弥陀佛」。
【一二八】
极乐是如来清净本愿的
无生之生的涅盘界
大家很奢侈,都打算可活一百万年,都想有时间的话才去听闻说法,想若是能得到的话,想得信心去往生净土,但是用凡夫的心所想的信心,如何能往生净土呢。在另一方面,人虽计画著明天的计画,但是,每一餐,都可能是最后一顿饭,每一晚,都可能是最后的一晚。佛法唯是「闻」,唯是「顶戴」而已。我不知、不懂难的事,一直是坐在佛智不思议之大圆镜前的婴儿。只有:「弥陀誓愿不思
议必定救度我往生」,好可贵。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二九】
一拜见南无阿弥陀佛的脸
无话可说 无事可闻
往生极乐的秘诀,就是听闻到如来的尊贵,做婴儿、当阿呆,圣教的文句是什么就顶戴什么。
当婴儿一坐於如来的前面,真的是再无话可说,也不想什么。
离文字而即文字,即文字而离文字,只有「慈亲故方有救」地亲子相认而已。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三O】
超越善恶和生死 涅盘界
发愿之人方是 稀有最胜
历史叙述著变迁,世物示现著流转。自己的身和心、骨肉和财产,没有一样不是在此迁流之中。所有的东西会变化,是无常,故是不可得。即使想要抓住什么,能抓得住的东西一样也没有。连我的心都不可靠,身亦同样。
那么,要怎么办才好呢?与日月共迁,随著年月头上发白,与病苦共伏,与如来的光明共行如来行,这样不就够了吗?
人生的目的为何?这问题自古即被提示,因为「人生」的字裏,潜藏著利己主义,所以好的答案不会出来。
人生的目的若是被如来的活动同化、同参的话,那如来的目的和自己的目的一致,就能到达无法言喻的境地。
读后提问
○蒙光:南无阿弥陀佛「『人生』的字裏,潜藏著利己主义,所以好答案不会出来」,请问师父:瑞劔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我的领解是:当我们说「人生」的时候,已是被我执所转,
是从人类本位中心出发,从自我出发,而不能相应於天地宇宙的大生命。不知这样的领解是否合於师意?
◆回覆:非也。人在想到人生的目的时,除非是具宿善的人,否则一般人都离不了名闻利养,宿善者方会以佛法为第一。
○蒙光:在理论裏打转的自己真是惭愧,祖师善知识与佛法相即的人格令人景仰。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善闻:而我以为学佛就离开了名闻利养,一直在自欺欺人,如果没有师父的点拨,真不知自欺到何时。唯闻,
唯有听闻。感恩师父、师兄的说法!南无阿弥陀佛。
○觉云:「与日月共迁,随著年月头上发白,与病苦共伏,与如来的光明共行如来行,这样不就够了吗」。老师、师父在邀请我们一起过这样自在的人生。在如来的本愿力中忘已,放
下凡夫的小猿智慧,归入本愿海。想想现在自己就在被摄取的恩海无量的白道中行走著,透过祖师的法语,亦多少能领略一点本愿海无限的风光,真是无上的幸福。感恩老师、师父。南无阿弥陀佛。
【一三一】
生死任凭生死而无生死
生死任凭如来而我安
生与死 皆与佛一起 踏上旅程
如来的「实语甚微妙,甚深秘密藏」(信卷)。
愚暗之我等、罪障深重之凡愚,唯应仰信。
如来是大悲者、大智者。大悲誓愿力的不可思议,是正觉的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如来是无上的福田、大智海。如来是慈悲的父母,我等是如来之子。
《和赞》曰:
「释迦弥陀慈父母
万有众生之依怙
种种善巧施方便
令发无上大信心」。
我等慈悲的父母,是成就了机法一体、二利圆满的大正觉的南无阿弥陀佛。
是不思议吧,是感恩吧,是佛心、佛身难思的话,佛力、佛愿亦是难思。信心亦是广大无碍的净信,往生亦是难思议往生。
【一三二】
佛法 怎么说都是不思议也
靠佛的功德 我获救
如来的功德、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如来功德的当下是众生的利益,众生利益的当下是如来的正觉,是酬报此二利(自利利他)圆满的本愿而显现的弥陀如来故,虽是成正觉的阿弥陀(南无阿弥陀佛),原本的本愿力摄於如来的光明和名号的功德中。如来的光明所照之处,即有本愿力和正觉的功德力,齐满入仰信此之者。「信心的念佛」之中,方显现著如来的本愿力、智慧和慈悲。
因此,信心是「威德广大之信」,是「广大难思的庆心」。「总序之文」曰:「专奉斯行,唯崇斯信」。
【一三三】
因为有必堕的我 故如来呼唤著救我
此今之我被大悲的勅命彻底感动的是信心
「深心」,指「深信之心」。深信净土的法门故,不被他宗教的人言所惑。「深信」,是深信愿力的不思议,仰他力佛智之至极的心。凡圣自力的迷心,和定散诸机的浅信不同。於「机的深信」,令信自身的逆恶的信心,是依彻鉴常没流转的凡夫之迷相的佛智而生。不单只是迷凡夫反省的罪恶感。
众生信愿力摄取的「信法」,是依满足他力摄生(摄取众生)的大悲之佛智而生。一旦此依凭归托的信心一发起,见吾机之肤浅的力量亦自能顶戴,无有出离之缘的「机的深信」(信机)亦具足於「信法」,是不离一体。这是一念的安心。
读后提问
○蒙光:师父,这一则尊贵的法语中,弟子对「凡圣自力的迷心,和定散诸机的浅信不同」。一句,颇感迷惑。恳请师父有暇时为我等开示:自力迷心与浅信的不同。
◆回覆:老师说二者不同。凡圣自力
的迷心还不是佛法,定散诸机的浅信是佛法。
【一三四】
阿弥陀如来见众生虚妄之相
为令得烦恼菩提体无二之无上涅盘
念力 愿力
南无阿弥陀佛 响流於十方世界
大悲的慈亲呀 靠得住
映在如来观智眼的众生,是依大慈悲心的如来的愿力被救度的众生。没有一个众生是被如来大悲的观智漏掉的众生。而依大悲本愿力被救度的众生,是信无出离之缘的众生(机的深信)。同时他力摄取的本愿力所彻到处信唯有本愿力救斯机(机的深信)定令得往生(法的深信)。
依佛智观照的光明,显愿力摄取的不思议的是二种深信。他力不思议是愿力的不思议,愿力的不思议是佛智的不思议。此佛智印现、彻到我的心,顺佛智之意的是一念归命的安心。《和赞》曰:
「闻信佛智不思议 是为往生报土因」。
此闻信即是「闻其名号」之意。二种深信的依处正在兹。
【一三五】
我们唯有信
必救度如斯罪恶者的本愿之不思议
「信法」,指相信法。「法」是「彼愿力之道」,是本愿力。「信」,是「乘」,闻本愿力决定往生报土的真因。又「乘」指顺著本愿力之流流著,即随顺本愿力。又是本愿力的佛智、大慈悲心印现於我的心。本愿力之外没有我的「闻信」,没有一念归命。
闻信此本愿力中,「机的深信」自被含藏。开一念归命的闻信,分别「法的深信」和「机的深信」的是二种深信。凡夫自力的信前的罪恶感不是「机的深信」。
大凡大悲的本愿之所以生起,是为了逆恶的众生。为逆恶之机而起的本愿故,信受本愿的一念处,自有「机的深信」和「法的深信」。二种深信一体不离,此升於各自的意识上时,「机的深信」中有「法的深信」,「法的深信」中有「机的深信」。
【一三六】
忘记慈亲 说三道四又如何
大悲心 学这的就是佛法呀
我等顶戴的信心,本来以为是藏於胸部三寸之中那样的小信心,谁知并非如此,是充满於法界,亦可说是宇宙心的如来的法界身,即无碍的佛智,成为名叫南无阿弥陀佛的本愿招唤的勅命的一条线,和我的心,作感应道交。为如斯尊贵的信心故,广大无边,普遍法界,包藏法界,直到无量劫之末无灭的大信心,有转动法界的力量。
又大信心,是横超的大菩提心、佛心、光寿二无量的正觉功德力。因此,大信心虽是自己顶戴的信心,既尊贵且难得,无法不尊敬。此信心(信)即是南无阿弥陀佛(行)。
因此圣人说:
「专奉斯行,唯崇斯信」(总序)。
【一三七】
如来救度必堕者 唯是救度耳
如来不可思议。其正觉不可思议。三昧力不可思议。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摄取众生力不可思议。
信摄受(摄取)众生愿力的一念之信,必然内在著机法二种的深信。法的深信,是信依如来的愿力被救的法的深信。机法二种的深信不外是信一愿力。又深信之所以生,全是佛智圆照所使然。
【一三八】
进退不得
若死中得活
忘记活
死人同样
勿追心,心随万境转,转处皆是凡夫迷倒之想。深信「妄念之外无别心」吧。
人依人性而死。因此,人觉醒人性、妄念和罪恶、无智和无能,好彻底地死。彻底地死处有摄取不舍的光明。今现在罪恶生死的凡夫,就这样地往生无量光明土,此事令人动容。
想也不行、挣扎也不行、研究哲学也不行。善也好恶也好,没有一样能解决我的死。百计尽处,有波间无道道纵横的天地。那是佛智不思议的世界、无碍光明的天地。圣人曰:
「夫无碍难思光耀灭苦证乐」。
如来和我、我和如来,非一非二,超越凡夫的思虑分别,有摄取不舍的大慈悲本愿力的事实。透过生,透过死,即使在绝望和暗黑之中亦常在我们身边的慈亲,是如来的真实。
读后提问
○蒙光:「百计尽处,有波间无道道纵横的天地」|恳请师父开示此句奥义。
◆回覆:人之所以不得解脱,在於有百计(计度)、千计、万计。计度心的层出不穷,无知间排斥佛的安排。当人百计尽处(当阿呆时、还愚),自然能纵横地活在自由自在的天地。
○善融:恳请师父开示「人依人性而死」,是否说的就是我这样的阿呆,
因著贪瞋痴而烦恼,不得解脱?
◆回覆:「人依人性而死。因此,人觉醒人性、妄念和罪恶、无智和无能,好彻底地死。彻底地死处有摄取不舍的光明」。这是一句话哦,汝说的只是人的想法。佛法的世界,冰(烦恼)越多水(菩提)越多,人不是有烦恼才
不得解脱哦,是没有智慧才不得解脱,佛法就是给我们智慧的世界。
○蒙光:「进退不得 若死中得活 忘记活 死人同样」|师父,瑞劔老师的诗是否在说:当自己在生死和解脱的真实问题之前被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进退不得)时,就得以依佛的愿力
和慈悲而获得新生(死中得活)。若忘记了生死解决、往生这一大事(忘记活)这样的人虽活著也只是行尸走肉,无异於死人(死人同样)。也不知自己的领解是否正确,惭愧说的话毫无实质,唯有请师父开示。
◆回覆:进退不得即为解决后生一大
事,所作的种种努力皆碰壁,走投无路之意。没有跌到谷底的话,无法「死中得活」。真正得到信心的人是忘记信心,随顺佛心,无有计度,故说死人同样(阿呆)。
○觉尘:法师您好!「死人同样」是不是就是「同死人一样」?
◆回覆:这样说可以。只是瑞劔老师用的是汉字「死人同样」,所以我维持原语,若汝觉得「同死人一样」比较好理解的话,就改之。
【一三九】
金刚之信呀 佛的相续
从以前就被误导要「获得信心」「顶戴信心」,所以阿弥陀如来的本愿是什么也不知道,也不好好听闻南无阿弥陀佛的意义,用闻不具足的状态,不知什么是什么,只想著要「获得信心」「获得信心」。这种误解的心态直到今日祸害不少人。
南无阿弥陀佛是「绝不会让汝下落喔」的如来的愿心、愿力,自久远之昔,即呼唤、忆念无始以来的愚痴无智、罪业深重的凡夫,使「信心无起,真心无起」之我等发起信心,是使忆念如来的力量,是大慈悲心。故信心完全是如来的大慈悲心,以南无阿弥陀佛为体。看似是凡夫用自己的力量信的是表相,其实不外是如来入到凡夫的心中。从凡夫无法入到如来之中,是自法性海示现的方便法身的阿弥陀如来,能入到凡夫的心。又实际若非如此的话,相对世界的凡夫,无法入到如来绝对界的境地、涅盘常乐城。亲鸾圣人曰:「夫以获得信乐发起自如来选择愿心」,可吟味之。
读后提问
○觉尘问:文中的「方便」是否可以理解为「方法」。南无阿弥陀佛是方
便法身是佛救度众生的方法,同时方便即真实,名体不二。这样领解「方便法身的阿弥陀如来」可不可以?
◆回覆:老师说可以。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
呼唤声(5)
2025-03-22
2026-03-22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2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