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一O九】
歸來本願 幾十年
遇見慈親而安堵
於一本願力沒滿足時,毒和藥碰到就隨便吃。邪偽的宗教也好真實的宗教也好地混著吃。然後以為只要吃了就可幫自己一樣。凡夫自力的田種出來的東西,沒有一樣是能幫助往生真實報土的。
信心不是用取的,是仰如來的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是直到死為止相續地仰信的。一信佛智,佛智即滿入自己的身心。一信受名號,名號的功德即成我的東西,成南無阿彌陀佛的主人往生。這樣的不思議就叫做「佛法」。
【一一O】
聞願力歡喜 大信心
這些全是 彌陀正覺
大信心之深妙和尊貴,等同大智願海的深妙和尊貴。聖人說:
「大信心是佛性也 佛性即是如來也」。
聞佛法,於信不見信功,於稱(念佛)不見稱功,於南無阿彌陀佛得滿足,被成阿呆處,如來智慧的光明,和慈悲的光明發著光。
【一一一】
我的信心 本願力
我的往生 南無阿彌陀
喚著我故 方能往生
往生,不是凡夫知道的事,是如來的安排。有自力心的話,不論哪樣想都不行。
使凡夫成佛的力量是如來,是正覺的功德力,是名號的力量,是本願力所使然。
會崩潰的信心,早點崩潰的好。等到將死時,崩潰的話大騷動。
被壓被擠也不倒塌的是「金剛不壞」的歸命的信心,是「本願招喚之
勅命」。
真宗的信心,即使自己想消除也消除不了。「若不生者的呼喚聲」從內心深處滾滾地湧向自己。
讀後提問
○覺塵:南無阿彌陀佛 感恩老師、法師讓我崩潰了好多次。「等到將死
時,崩潰的話大騷動」,「大騷動」請法師再詳細說明。
◆回覆:手忙腳亂,亂成一團的意思。
【一一二】
智慧和慈悲 無上的方便 真可貴呀
重病人得喝粥 或粥汁
把佛教看成和新興宗教一樣,認為迷信和正信差不多的人,和佛法緣淺。汝無法把這樣的人拉來談佛法。
佛法者,自己信真實的佛法,若信的內容也沒向人說,也沒在日常生活裏顯現的話,佛法無法普遍。認為沒普遍也沒什麼的人,不是佛法者。
佛法是正道,依真理除去一切眾生的苦而與樂的是宗教。
淨說些艱難的理論、連自己的罪業也無法處置的人,不能說是信了佛法。置理論於後,實際地處理自己的罪業,期人格的完成之道是佛法。
讀後提問
○道慶:頂禮師父,「重病人得喝粥 或粥汁」,此句看不懂,請師父開示。
◆回覆:得重病的人(凡夫)只喝得下粥汁(名號),而且還得人(阿彌陀佛)
餵食(回向),才喝得了粥汁,偏偏凡夫不知自己是重病人,還以健康人自居,妄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吃聖餐(聖道門的修行)。
【一一三】
慶 宿緣的心 亦來自您
人的歡喜是,擁有好父母、擁有良師、健康、滿足於佛法、得授良書。
「遠慶宿緣」,指的是此事。
對世事是非常認真,但是對佛法,對自己的生死解脫的問題,相當不容
易認真。從不認真處,無法頂戴信心。
七高僧和開山祖師這樣的大德,他們雖然不是普通人,但並不是教我們無法做的事。信心是無論什麼樣的人也都能得之處,有佛智的不思議和大悲的方便。
讀後提問
○問:「您」是否指阿彌陀佛、祖師及老師等大德?
◆回覆:是的,也可以如此說。但是身為信心的行者,是不如此細分的,而是老師∥祖師∥阿彌陀佛。對自己而言,沒有老師,我們無法得知祖師
的精神所在,無法頂戴阿彌陀佛是我們的慈親。
【一一四】
聞名號 歡喜一念
彌陀正覺華的香味喔
細細吟味勅命,被南無阿彌陀佛擺平的人的言語是不思議的,透過這人的言語,無礙光如來打動我們。
因緣不熟的話,不論如何聰明的人也好,如何有學問的人也好,無法吟味勅命。
因緣,不聞佛法的話,不論到何時也不會來。今天聽的法,成為因緣,成為宿善。宿善是阿彌陀如來光明的照育。
【一一五】
願海 非聞 非信
唯呼喚聲的迴響
往昔也好,今日也好,往生的人皆是被「阿彌陀如來的本願力」計算而往生。不是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往生。
「勅命」,是鶴的一聲鳴,佛說「就那樣(就以現狀)地救汝喔」的話,就必定獲救。「本願招喚的勅命」中,含藏著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大悲、如來的方便力、正覺的大功德力。勅命一樣真可靠,此外無信心亦無安心。到別處尋覓,徬徨幾十年也不行。今
日的人不著力於一樣的事上。人用一生的全力專注於一事的話,必能達到目的。
【一一六】
願力 凝而為六字的呼喚聲
被喚回家 慈親的故鄉
「本願力」是法界的真理、真如的功德力用。大智和大悲為一切經,一切經是濃縮為「勅命」二字的不可思議的本願力。
說「就那樣地來」的大悲勅命中信心和念佛皆含藏著。不是自己舉著信心信勅命的。
唯是感恩地仰信勅命而已,有何比這更容易的呢?是最容易的信心,最純粹的信心故,這麼難的事沒有。這和祈求生病痊癒、求此世的幸福的迷信,完全不一樣。
因為是難信的信心故,要捨命聞勅命才行,是聽到的相狀就是信心。
讀後提問
○覺華:這句法語有點難懂,何謂「是最容易的信心,最純粹的信心故,這麼難的事沒有」。南無阿彌陀佛,請
師父解疑。
◆回覆:人心複雜,因此「最容易、最純粹的信心」反而變的很難。所以說:「是最容易的信心,最純粹的信心故,這麼難的事沒有」。
【一一七】
幾十年 聽聞 聽聞 漏底的聽聞
得不到信心 無法安心
底下凡夫的證據 左也碰壁右也無路
這麼辦那麼辦都無法辦時
依佛智不思議被告知 依本願力往生
那也聽,這也聞地聽了幾十年是好,但是,追根究底,探內心深處一看,聽聞到的一樣也沒有,能為依靠的一樣也沒有,將去的後生是火車的話,參拜寺院就沒有結果。
勅命之前,沒有悟到「什麼也無法做到,什麼也不知道,唯是背負著罪業行步的『造業者』,只有勅命一樣可信憑的話」不行。勅命之前,沒有絲毫自己想用任何力量「做了求往生」的心。今天是今天的就這樣地,明日是明日的就這樣地,如此方能是「大安心」。
「信心獲得與否」,不是問題。唯有「勅命」的獨運。
讀後提問
○道敬:「底下凡夫的證據」,此句不解。懇請師父開示!
◆回覆:「底下凡夫的證據 左也碰壁右也無路」是一句話,分開的話,意思就不一樣了。「底下凡夫的證據」,凡夫∥底下,「底下」在強調
「凡夫」的地位,底下的凡夫用自己的力量想要出離生死的大海時,就會發現「左也碰壁右也無路」的事實,這事實就是凡夫是底下的「證據」、「鐵證」。
【一一八】
願力是 阿彌陀如來的 大悲心
晝夜常念著汝喔 令人感激
救度是現前的事實也。被南無阿彌陀佛的大鋼索拉著拉著,今,正從地獄被拉出來。什麼也沒有,什麼也沒有。不思議!不思議!
別當往生淨土的仲介喔。仲介指腦袋瓜的計度。
佛不思議!不思議!本願名號不思議!不思議!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註:「仲介」是介紹人的意思。
【一一九】
願力往生 南無阿彌陀
慶幸 道有 我的往生早已成就
道之主彌陀如來 招著汝喔 真感激
凡夫成佛是多麼的難,不知道故,才種種地使自力出來。唯是仰信名號的不思議、本願力的不思議。
說知道、記得、想著。心的計度和物一起會變化,靠不住。
靠得住的是,唯有佛智不思議的本願力而已。讓我們著眼於此的亦是「大悲的本願力」。「正信偈」曰:「憶念彌陀佛本願 自然即時入必定」,令人感戴。
【一二O】
本願力之大 包無盡的煩惱也
有包而滅之力 願力讚嘆之外
沒有信心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不是死的。「汝正念直來」的命,今、現在正響著。勅命的聲音,即使我這裏忘記了,睡
時亦被呼喚著。一直不斷地喚著我。被彼「呼喚聲」拉著拉著而往生。
想要安心吧,想要信心吧,凡夫的安心作什麼。以為「獲得信心了」的凡夫的想法能作什麼。靠得住的是,只有叫南無阿彌陀佛的慈親而已。
【一二一】
知道了 知道了 是南無阿彌陀佛
的本願力之一呼喚聲 知道了是無
法獲救的 依本願力獲救 不思議
不思議
安心的山積了崩潰,崩壞了又再重積,幾千遍幾萬遍的重複,最後終
於著眼於如來的功德力、佛力、本願力。
「本願力的緣故,無法得救者獲救,救度是現前、眼前,就是這,就是這,南無阿彌陀佛」。
聽聞我的往生已被解決,過去也是、未來也是、現在也是,三世的業障悉為讚嘆名號聲。如實地頂戴祖師聖人的開示,唯仰信如來的誓願力是「不思議、不思議」。
【一二二】
生為人 在能聞到佛法的國家被養育
若不聞佛法 死時必會後悔喔
阿呆很好很好,這樣就能往生極樂。聰明的人,往生會如何呢。讓我安分做阿呆,真感激,真歡喜。
信釋迦佛,就能信阿彌陀佛。信阿彌陀佛,就能信親鸞聖人。信親鸞聖人,就能信本願力。
在本願力之前,智者和愚者,皆會被做阿呆。
一到阿彌陀佛的面前,是嬰兒,是狂人。而且是很安心。
阿呆很好很好。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讀後提問
○覺華:請問師父:「一到阿彌陀佛的面前,是嬰兒,是狂人」。此句法語中,何謂嬰兒,何謂狂人?
◆回覆:「嬰兒」,「狂人」指的是底下凡愚,瑞劔老師在說自己。「嬰
兒」,一點能力也沒有,只有被餵奶的份。「狂人」,即是阿呆,篤信彌陀的人,不論他人如何否定,他都一心一意地把自己交給彌陀。
【一二三】
計度的 根好深 久遠劫
慈親在 願力強
信心是無言之感,是感覺如來很可靠的心。是種種的辛苦後被感受的。那感受是靈感,能感受到無礙光的法界充滿著,如來陪著我的是靈感。沒有如來回向的話,佛法無法懂。
靈感是久遠的宿緣之賜。專一地置心於佛法處能感受到。
平常寄心於佛法的話,心會靜,即使是發著呆,也有無意識的靈感。
讀後提問
○覺謙:請問師父,「靈感」是否有
如禪宗的頓悟?又「發呆」是指什麼呢?
◆回覆:這裏的「靈感」和「頓悟」是不同的。瑞劔老師說的「靈感」是指和慈親的感應道交,是自然法爾的感受。
瑞劔老師說的「發呆」,指沒有
刻意想什麼,不知不覺中。
【一二四】
就這樣地之中 有讚嘆 懺悔
「汝一心正念直來」的招喚聲能聽得到的地方,是如來正覺的世界早就飛到我迷闇的心中,攝取我,捲到光明中的地方。
如來招喚的勅命正是本願的「白
道」,同時是我等的「大信心」。想要在自己的心中找信心的話,應馬上著眼於「難思弘誓」。仰信「弘誓」處,自己的罪惡和無能即會被反省。
不是改悔才乘本願,是乘彼願力之道處,即為無慚無愧的大懺悔,同是信心海的風光。
【一二五】
自己的力量和運作 變得漸不去注意
偏著眼於如來大悲的運作
這就叫佛法入身
天地之力、手腕、心力、金錢力,不管什麼都是力的世上,那樣的力無法如何。念佛的一念淨信,這力是真的力量,不是自己的力量。不以不是自己的力量為力量的話,萬一的時候就來不及。不認為可幫上忙而幫上忙的力量才能說是力量。以此力量生死亦可得解決,壽命亦得延長,家中亦得和樂。
念佛的話全身是佛,遍身是佛,因此健康能兩倍、三倍地早點回復。想藥和食皆是佛力的話,佛力真的滿身是。
念佛人們的安詳的光明,連我的毛細孔的每個角落都徹到,看的、頂戴的,也都全為佛力。
佛之力是大慈悲力、大摧邪力,故真可貴。一得佛力,即使從外觀處事像狂人那樣,因為能退一步見故,心常平靜、平和,這亦是長壽的秘訣。
讀後提問
◆師父:以自己的力量為力量,是一般人的做法,但是「不以不是自己的力量(佛力、他力)為力量的話,萬一
的時候就來不及」。凡夫小看佛力,不認為他力(佛力)可幫上忙,瑞劔老師在點醒吾輩,凡夫的自大。所以說:「不認為可幫上忙而幫上忙的力量,才能說是力量」。
【一二六】
念力願力的南無阿彌陀佛
那是如來大悲的生命 生命的躍動處
成就眾生的信心 信心流為報恩行的念佛
阿彌陀如來(法藏菩薩)的「證悟」的心海,湛然不起煩惱之浪,澄淨而映十界十如之影,其大生命徹久遠,盡未來際,是懷抱一切眾生的誓願不思議之大生命。
此湛然澄淨的大心海,較塵點久遠劫亦更久以前,起不可思議之波。此尊貴的佛心(願心)之波,是不起之起,起而不起的不可思議之妙波。大
心海自然的聖之大智大悲的活動,是不可思議的大誓願力的活動。
一旦此誓願不思議之波起於如來的大心海,一切眾生皆是如來子故,其波動必傳一切群生海,不得不發歸命之念。如來的大智大悲、清淨真實的願心的波動,是誓願不思議、是不可思議的誓願力,即是本願力。此誓願力是令「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的如來的念力。故一切善惡的凡夫,皆齊依阿彌陀如來的誓願力即念念不捨的大悲的念力獲救。此外凡夫成佛之道絕對沒有。願力的宗教是淨土真宗。
【一二七】
要老實 要老實
老實地順佛及佛語吧
「釋迦是佛」,能信得過的話,佛經所說的事,即使深意無法明白,亦能「是、是」地接受就行。又凡夫若志欲速離生死,往生涅槃常樂的淨土,就勿揮舞凡夫的小猿智慧,應立即隨順「佛教」(諸佛之教)、「佛意」(釋迦如來之意)、「佛願」(彌陀的本願)。隨順「三佛之教」者,謂「真佛弟子」,此是速離生死之道。如來的誓願又謂:「本願一實的大道」、「誓願不思議」、「無礙一道」、「南無
阿彌陀佛」。
【一二八】
極樂是如來清淨本願的
無生之生的涅槃界
大家很奢侈,都打算可活一百萬年,都想有時間的話才去聽聞說法,想若是能得到的話,想得信心去往生淨土,但是用凡夫的心所想的信心,如何能往生淨土呢。在另一方面,人雖計畫著明天的計畫,但是,每一餐,都可能是最後一頓飯,每一晚,都可能是最後的一晚。佛法唯是「聞」,唯是「頂戴」而已。我不知、不懂難的事,一直是坐在佛智不思議之大圓鏡前的嬰兒。只有:「彌陀誓願不思
議必定救度我往生」,好可貴。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一二九】
一拜見南無阿彌陀佛的臉
無話可說 無事可聞
往生極樂的秘訣,就是聽聞到如來的尊貴,做嬰兒、當阿呆,聖教的文句是什麼就頂戴什麼。
當嬰兒一坐於如來的前面,真的是再無話可說,也不想什麼。
離文字而即文字,即文字而離文字,只有「慈親故方有救」地親子相認而已。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一三O】
超越善惡和生死 涅槃界
發願之人方是 稀有最勝
歷史敘述著變遷,世物示現著流轉。自己的身和心、骨肉和財產,沒有一樣不是在此遷流之中。所有的東西會變化,是無常,故是不可得。即使想要抓住什麼,能抓得住的東西一樣也沒有。連我的心都不可靠,身亦同樣。
那麼,要怎麼辦才好呢?與日月共遷,隨著年月頭上髮白,與病苦共伏,與如來的光明共行如來行,這樣不就夠了嗎?
人生的目的為何?這問題自古即被提示,因為「人生」的字裏,潛藏著利己主義,所以好的答案不會出來。
人生的目的若是被如來的活動同化、同參的話,那如來的目的和自己的目的一致,就能到達無法言喻的境地。
讀後提問
○蒙光:南無阿彌陀佛「『人生』的字裏,潛藏著利己主義,所以好答案不會出來」,請問師父:瑞劔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我的領解是:當我們說「人生」的時候,已是被我執所轉,
是從人類本位中心出發,從自我出發,而不能相應於天地宇宙的大生命。不知這樣的領解是否合於師意?
◆回覆:非也。人在想到人生的目的時,除非是具宿善的人,否則一般人都離不了名聞利養,宿善者方會以佛法為第一。
○蒙光:在理論裏打轉的自己真是慚愧,祖師善知識與佛法相即的人格令人景仰。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善聞:而我以為學佛就離開了名聞利養,一直在自欺欺人,如果沒有師父的點撥,真不知自欺到何時。唯聞,
唯有聽聞。感恩師父、師兄的說法!南無阿彌陀佛。
○覺雲:「與日月共遷,隨著年月頭上髮白,與病苦共伏,與如來的光明共行如來行,這樣不就夠了嗎」。老師、師父在邀請我們一起過這樣自在的人生。在如來的本願力中忘已,放
下凡夫的小猿智慧,歸入本願海。想想現在自己就在被攝取的恩海無量的白道中行走著,透過祖師的法語,亦多少能領略一點本願海無限的風光,真是無上的幸福。感恩老師、師父。南無阿彌陀佛。
【一三一】
生死任憑生死而無生死
生死任憑如來而我安
生與死 皆與佛一起 踏上旅程
如來的「實語甚微妙,甚深秘密藏」(信卷)。
愚暗之我等、罪障深重之凡愚,唯應仰信。
如來是大悲者、大智者。大悲誓願力的不可思議,是正覺的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如來是無上的福田、大智海。如來是慈悲的父母,我等是如來之子。
《和讚》曰:
「釋迦彌陀慈父母
萬有眾生之依怙
種種善巧施方便
令發無上大信心」。
我等慈悲的父母,是成就了機法一體、二利圓滿的大正覺的南無阿彌陀佛。
是不思議吧,是感恩吧,是佛心、佛身難思的話,佛力、佛願亦是難思。信心亦是廣大無礙的淨信,往生亦是難思議往生。
【一三二】
佛法 怎麼說都是不思議也
靠佛的功德 我獲救
如來的功德、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如來功德的當下是眾生的利益,眾生利益的當下是如來的正覺,是酬報此二利(自利利他)圓滿的本願而顯現的彌陀如來故,雖是成正覺的阿彌陀(南無阿彌陀佛),原本的本願力攝於如來的光明和名號的功德中。如來的光明所照之處,即有本願力和正覺的功德力,齊滿入仰信此之者。「信心的念佛」之中,方顯現著如來的本願力、智慧和慈悲。
因此,信心是「威德廣大之信」,是「廣大難思的慶心」。「總序之文」曰:「專奉斯行,唯崇斯信」。
【一三三】
因為有必墮的我 故如來呼喚著救我
此今之我被大悲的勅命徹底感動的是信心
「深心」,指「深信之心」。深信淨土的法門故,不被他宗教的人言所惑。「深信」,是深信願力的不思議,仰他力佛智之至極的心。凡聖自力的迷心,和定散諸機的淺信不同。於「機的深信」,令信自身的逆惡的信心,是依徹鑒常沒流轉的凡夫之迷相的佛智而生。不單只是迷凡夫反省的罪惡感。
眾生信願力攝取的「信法」,是依滿足他力攝生(攝取眾生)的大悲之佛智而生。一旦此依憑歸托的信心一發起,見吾機之膚淺的力量亦自能頂戴,無有出離之緣的「機的深信」(信機)亦具足於「信法」,是不離一體。這是一念的安心。
讀後提問
○蒙光:師父,這一則尊貴的法語中,弟子對「凡聖自力的迷心,和定散諸機的淺信不同」。一句,頗感迷惑。懇請師父有暇時為我等開示:自力迷心與淺信的不同。
◆回覆:老師說二者不同。凡聖自力
的迷心還不是佛法,定散諸機的淺信是佛法。
【一三四】
阿彌陀如來見眾生虛妄之相
為令得煩惱菩提體無二之無上涅槃
念力 願力
南無阿彌陀佛 響流於十方世界
大悲的慈親呀 靠得住
映在如來觀智眼的眾生,是依大慈悲心的如來的願力被救度的眾生。沒有一個眾生是被如來大悲的觀智漏掉的眾生。而依大悲本願力被救度的眾生,是信無出離之緣的眾生(機的深信)。同時他力攝取的本願力所徹到處信唯有本願力救斯機(機的深信)定令得往生(法的深信)。
依佛智觀照的光明,顯願力攝取的不思議的是二種深信。他力不思議是願力的不思議,願力的不思議是佛智的不思議。此佛智印現、徹到我的心,順佛智之意的是一念歸命的安心。《和讚》曰:
「聞信佛智不思議 是為往生報土因」。
此聞信即是「聞其名號」之意。二種深信的依處正在茲。
【一三五】
我們唯有信
必救度如斯罪惡者的本願之不思議
「信法」,指相信法。「法」是「彼願力之道」,是本願力。「信」,是「乘」,聞本願力決定往生報土的真因。又「乘」指順著本願力之流流著,即隨順本願力。又是本願力的佛智、大慈悲心印現於我的心。本願力之外沒有我的「聞信」,沒有一念歸命。
聞信此本願力中,「機的深信」自被含藏。開一念歸命的聞信,分別「法的深信」和「機的深信」的是二種深信。凡夫自力的信前的罪惡感不是「機的深信」。
大凡大悲的本願之所以生起,是為了逆惡的眾生。為逆惡之機而起的本願故,信受本願的一念處,自有「機的深信」和「法的深信」。二種深信一體不離,此昇於各自的意識上時,「機的深信」中有「法的深信」,「法的深信」中有「機的深信」。
【一三六】
忘記慈親 說三道四又如何
大悲心 學這的就是佛法呀
我等頂戴的信心,本來以為是藏於胸部三寸之中那樣的小信心,誰知並非如此,是充滿於法界,亦可說是宇宙心的如來的法界身,即無礙的佛智,成為名叫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招喚的勅命的一條線,和我的心,作感應道交。為如斯尊貴的信心故,廣大無邊,普遍法界,包藏法界,直到無量劫之末無滅的大信心,有轉動法界的力量。
又大信心,是橫超的大菩提心、佛心、光壽二無量的正覺功德力。因此,大信心雖是自己頂戴的信心,既尊貴且難得,無法不尊敬。此信心(信)即是南無阿彌陀佛(行)。
因此聖人說:
「專奉斯行,唯崇斯信」(總序)。
【一三七】
如來救度必墮者 唯是救度耳
如來不可思議。其正覺不可思議。三昧力不可思議。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攝取眾生力不可思議。
信攝受(攝取)眾生願力的一念之信,必然內在著機法二種的深信。法的深信,是信依如來的願力被救的法的深信。機法二種的深信不外是信一願力。又深信之所以生,全是佛智圓照所使然。
【一三八】
進退不得
若死中得活
忘記活
死人同樣
勿追心,心隨萬境轉,轉處皆是凡夫迷倒之想。深信「妄念之外無別心」吧。
人依人性而死。因此,人覺醒人性、妄念和罪惡、無智和無能,好徹底地死。徹底地死處有攝取不捨的光明。今現在罪惡生死的凡夫,就這樣地往生無量光明土,此事令人動容。
想也不行、掙扎也不行、研究哲學也不行。善也好惡也好,沒有一樣能解決我的死。百計盡處,有波間無道道縱橫的天地。那是佛智不思議的世界、無礙光明的天地。聖人曰:
「夫無礙難思光耀滅苦證樂」。
如來和我、我和如來,非一非二,超越凡夫的思慮分別,有攝取不捨的大慈悲本願力的事實。透過生,透過死,即使在絕望和闇黑之中亦常在我們身邊的慈親,是如來的真實。
讀後提問
○蒙光:「百計盡處,有波間無道道縱橫的天地」|懇請師父開示此句奧義。
◆回覆:人之所以不得解脫,在於有百計(計度)、千計、萬計。計度心的層出不窮,無知間排斥佛的安排。當人百計盡處(當阿呆時、還愚),自然能縱橫地活在自由自在的天地。
○善融:懇請師父開示「人依人性而死」,是否說的就是我這樣的阿呆,
因著貪瞋癡而煩惱,不得解脫?
◆回覆:「人依人性而死。因此,人覺醒人性、妄念和罪惡、無智和無能,好徹底地死。徹底地死處有攝取不捨的光明」。這是一句話哦,汝說的只是人的想法。佛法的世界,冰(煩惱)越多水(菩提)越多,人不是有煩惱才
不得解脫哦,是沒有智慧才不得解脫,佛法就是給我們智慧的世界。
○蒙光:「進退不得 若死中得活 忘記活 死人同樣」|師父,瑞劔老師的詩是否在說:當自己在生死和解脫的真實問題之前被發現自己無能為力(進退不得)時,就得以依佛的願力
和慈悲而獲得新生(死中得活)。若忘記了生死解決、往生這一大事(忘記活)這樣的人雖活著也只是行屍走肉,無異於死人(死人同樣)。也不知自己的領解是否正確,慚愧說的話毫無實質,唯有請師父開示。
◆回覆:進退不得即為解決後生一大
事,所作的種種努力皆碰壁,走投無路之意。沒有跌到谷底的話,無法「死中得活」。真正得到信心的人是忘記信心,隨順佛心,無有計度,故說死人同樣(阿呆)。
○覺塵:法師您好!「死人同樣」是不是就是「同死人一樣」?
◆回覆:這樣說可以。只是瑞劔老師用的是漢字「死人同樣」,所以我維持原語,若汝覺得「同死人一樣」比較好理解的話,就改之。
【一三九】
金剛之信呀 佛的相續
從以前就被誤導要「獲得信心」「頂戴信心」,所以阿彌陀如來的本願是什麼也不知道,也不好好聽聞南無阿彌陀佛的意義,用聞不具足的狀態,不知什麼是什麼,只想著要「獲得信心」「獲得信心」。這種誤解的心態直到今日禍害不少人。
南無阿彌陀佛是「絕不會讓汝下落喔」的如來的願心、願力,自久遠之昔,即呼喚、憶念無始以來的愚癡無智、罪業深重的凡夫,使「信心無起,真心無起」之我等發起信心,是使憶念如來的力量,是大慈悲心。故信心完全是如來的大慈悲心,以南無阿彌陀佛為體。看似是凡夫用自己的力量信的是表相,其實不外是如來入到凡夫的心中。從凡夫無法入到如來之中,是自法性海示現的方便法身的阿彌陀如來,能入到凡夫的心。又實際若非如此的話,相對世界的凡夫,無法入到如來絕對界的境地、涅槃常樂城。親鸞聖人曰:「夫以獲得信樂發起自如來選擇願心」,可吟味之。
讀後提問
○覺塵問:文中的「方便」是否可以理解為「方法」。南無阿彌陀佛是方
便法身是佛救度眾生的方法,同時方便即真實,名體不二。這樣領解「方便法身的阿彌陀如來」可不可以?
◆回覆:老師說可以。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
呼喚聲(5)
2025-03-22
2026-03-22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2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