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卷頭 言 二○一二年八月法雷音第(32號)淨土真宗的佛性論很難。南無阿彌陀佛(大行)是往生的真因故,是云「大行佛性」。又大信心是往生的正因故,是云「信心佛性」。如來的大慈大悲是使一切眾生往生成佛之力故,大慈大悲亦是佛性。又如來自身是慈親,親在故孩子(眾生)能發育成長、成佛,故佛性即是如來。又如來和涅槃不二故,涅槃是佛性。又眾生乘如來的本願成佛故,本願是佛性。又依如來的真實被救故,真實是佛性。聞「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發起信心處有活的佛性。九十四歲瑞劒信 心 銘 (32)○ 《教行信證》總序曰:「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無礙光明破無明闇惠日。」《教行信證》全體攝於總序,總序攝於此二句。親鸞聖人發現出離生死之道,其大道即是此「二句」。一切眾生往生的大道亦是此「二句」。若不思「此外無佛法」的話真是可惜,信心亦無法確立。瑞劒之父久太郎往生以來已經五十七年,桂利劒老師往生以來已是三十五年。瑞劒初入門為桂老師的弟子是瑞劒三十八歲那年的八月二十四日。第一次聽到的是森尾則如師的事。森尾則如師、島地大等師和前田慧雲師三人,被稱讚為天台學的「三匹黑馬」的大學者。森尾師念了二所大學,是真盛大學(在滋賀縣坂本,是天台宗的一派)的校長。森尾師在桂老師的座下學了二年的真宗學。桂老師初授其「總序」之文,森尾師頂戴最初二句時,感動、拍膝地讚嘆。○ 瑞劒入門的第二年,亡父久太郎出現於夢境,說:「最三(瑞劒老師的俗名)要聽好,難思弘誓度難度海大船,無礙光明(法身光輪)破無明闇(罪惡的根源)惠日。就此處呀!就這個哦!」重複兩遍後就消失了。○ 又昭和五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晩上,阿彌陀如來以聖僧的模様ー黑衣、黑袈裟出現,向瑞劒老師說:「獲救!獲救!」就消失了。這也是不思議的夢。○ 「難思弘誓」,是「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的「本願」「大願」「誓願」「本願力」,是讓我乘、帶我去淨土的「本願丸」。是大船故,「生死海」怎麼暴風怒濤,一點也不受動搖,把我安全地運送到西國。此「本願丸的大船」今停在生死的岸頭。這大船是阿彌陀如來的「誓願」、「名號」、「光明」。今,「本願丸」停在娑婆之岸的事實,是我一定往生的證據。「本願丸」今現在,為我來到碼頭。「能往生吧」「不能往生嗎」「自己頂戴信心了嗎」「還沒有頂戴嗎」的擔心不需要,探討也不需要,往生的準備也不需要。就這様地喲,唯被乘大悲的願船去而已。和讚曰:「生死苦海無邊際我等沈淪時已久唯有彌陀弘誓船令乘必定度彼岸」「令乘必定度彼岸」真可貴,信術也不知、乘術也不知的我,「就這樣地」「令乘必定度」,真慚愧真可貴。聽到「誓願」的話,聽到「名號ー南無阿彌陀佛」的話,說時遲那時快,能頂戴「我往生成就」,不是嗎?依「本願.名號」被看到我往生的證據,這真是難能可貴。信心,是如來的運作,此方只是自然地道謝說「謝謝,南無阿彌陀佛。」話雖如此,在本願.名號中、在誓願.光明中要看到我往生的「證據」,需要幾十年的勞苦。被看到我往生的「證據」的話,「啊啦!易領會的安心呀。啊啦!易往的淨土呀」(御文章2-7)○ 沒有見到往生淨土的證據的話即不成「安心」。不是因為「安心」了才往生的淨土。以為能往生,不是用「以為」就可往生的淨土,「安心」是「聞其名號,信心歡喜」(第十八願的成就文)的「信心歡喜」故,「信心」是「附隨物」。「信心」是「疑蓋無雜的一心」故,有「疑」就不能說是信心。無「疑」的「一心」(信心)是「信心歡喜」。「信心」,「信憑一念」(御文章)(信一念)時,已是「信心」。「信心歡喜」的「信心」,是指「信憑一念」(信一念),此信一念必有「歡喜」,又必有「御念佛」。「必有御念佛」云「必具名號」。「信心」和「歡喜」(安心、喜悅)分開想的情形也有,合一想的情形也有。合一想的時候,「信心」是「歡喜」,「歡喜」是「信心」。正信偈曰:「能發一念喜愛心,不斷煩惱得涅槃。」「一念喜愛心」(歡喜、喜悅、安心),有信心的話,「歡喜」(喜悅、安心、喜愛心)即「感謝」自然地跟著來。然無信心的人,焦慮想要「得信心」、「頂戴信心」、「安心」、「歡喜」,是錯誤的,又事實上也不可能會「安心」、「歡喜」。焦慮想得「歡喜」、想得「安心」、想得「喜悅」的是,「信心」沒有的證明。○ 像其他宗教般,認為「信心」和「信仰」一樣,是凡夫靠自己努力,自己信,這是根本的錯誤。他力信心,是如來廻向的大信心。雖說他力信心是如來廻向的信心,若不聞佛法、不想、不努力是無法頂戴得到的。不是因為自己努力(辛苦)了就能頂戴得到的信心,但也不是不努力就能頂戴得到的。因此,我説「碰壁、碰壁、徹底的碰壁」「落第、落第、徹底的落第」。「信心開於勞苦的枝端」(瑞劒)。○ 說「無法頂戴信心」、「不能安心」的人,辛苦的不夠。(一)沒有受到祖父母、父母信心之血、(二)不熱心讀聖教、(三)不尋找依止明師。半打瞌睡半聽聞的話,如何能頂戴信心呢?善導大師曰:「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應日日憶念此一句聞佛法,這就是努力。親鸞聖人「總序」曰:「噫!弘誓強緣多生叵值,真實淨信億劫叵獲。遇獲行信(信心),遠慶宿緣(前生如來的照育)。若也此廻覆蔽疑網,更復逕歷曠劫(無限之間迷於生死)。誠哉!攝取不捨真言,超世希有正法,聞思莫遲慮。」利劒老師經常吟誦此御文為「讚題」,此文沒有融於身體的是「碰壁」。所以瑞劒說:「碰壁、碰壁、徹底的碰壁」。頂戴信心第一秘訣是此御文。信心,是常頂戴此御文,感到難能可貴之後的事。「信心,呼喚聲呀!」這要感到難能可貴,得花二、三十年吧。信心(機)是「歸命」,是「順佛說」。「呼喚聲」是「本願招喚的勅命」(法)(就那樣地來)。「法」成「機」,故說「信心,呼喚聲呀」。「信心」,自己信的不是「信心」。呼喚聲是信心,信心是呼喚聲。「呼喚聲」(本願.本願力.名號)是往生的證據,依此安心。○ 「眺望行步大道(本願一實的大道)(白道)者之姿(聖人),既無擔心,亦無安心。」(瑞劒)患了「想得信心」「想要安心」之病的人,讀右述之文,仔細咀嚼的話行吧。又曰:「善.惡.想.信皆全抛仰望天空明月(本願力)光」(瑞劒)這是「徹仰徹仰忘己徹仰」(瑞劒)的意思。信心,自己徹落,徹信如來(本願名號、佛智不思議)的是信心。此云「二種深信」。「信心」是「二種深信」,「二種深信」是信心。沒有叫「信心」的車票,不勞而獲的東西沒有。隨 想○ 誠是廣大的淨信,廣大難思。願力難思,佛心,清淨真實,信亦是淨信。淨信者顯他力的信。光明遍盡十方,善惡邪正亦溶於光明成為一味,是為「無礙一道」。○ 「一念大利無上」是「信心」之德,是「聞名」之德,此亦實是「真如一實功德寶海」之德。頂戴之者,曰妙好人,亦云上上人、廣大勝解者。眺望此濁惡的心,而念如來廣大的恩德時,樂、有依靠。信心,念「無量力功德」的心之外沒有。○ 我等的地性是散亂放逸、罪惡深重,儘管如此,依如來有無量力功德,被得往生高妙的報土。念佛、念報土的莊嚴、憶念無量力功德的名號者,現生得大利,後生亦復得法性常樂的大利。故如龍樹.天親的大菩薩亦願生西方。和讚曰:「信心歡喜之眾生與如來等佛所說」○ 自己老是發呆,也不會慚愧、懺悔。儘管如此,正因有大悲弘誓的真實故,實是極難能可貴。○ 仰光明的那眼,亦是光明的力量。看夕星仰廻向的光明的心境令人思慕。當流的廻向,是大悲願心的廻向,是本願力廻向。本願力雖似沒有什麼,法藏菩薩的人間課程,且那是清淨真實者之處,有著和其他宗教的差異。誠是可靠。○ 自力聖道門先照高山,後照及幽谷,本願一乘是高山、幽谷一時浴春陽之輝。茲不問修行的久近,無善人惡人之隔,不問造罪多少,依本願力入名號的大海。○ 和讚曰:「本願圓頓一佛乘攝取逆惡必信知煩惱菩提體無二速令得證無上法」。本願一乘的又一吟味是御文的「有何不足乎,留意於諸行諸善呢」之吟味。本願一乘是絶對門,一切的佛法除本願一乘外沒有。本願一乘的春陽是平等一色,此是「一法身」之相,是云「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淨土的莊嚴是如來光明的變現,是如來悲智的示現。看到盛開的梅花,憶及淨土的三嚴,憶念中滅無量劫之罪。由此可知,淨土其自體是「大功德聚」。和讚曰:「歸命本願功德聚」。佛土誠是不思議。○ 「轉惡成善」之德是名號之德,華、天、密、禪的大乘雖說是心即佛、即身成佛等法,猶尚是斷惡證理之法。「不斷煩惱、得涅槃」之一法,是如何地吸引法然上人的心呢。又高祖聖人之捨自力歸本願亦是為此。依佛願力易往生。○ 惡事每天發生造作,久遠劫來的造罪姑且不論,於今生造的大罪,彷彿今就現在眼前一樣。無慚愧如何能面對惡事?懺悔處罪滅,但是我們連這樣的懺悔也很難做到。然,宗師(善導大師)曰:依一念的信心等同三品懺悔的人。慚愧的生活、慚愧的生命,又慶喜此是大悲光明裡的生活。○ 人皆赤裸裸生來,赤裸裸地死去。不論什麼樣的災厄降臨身上,都比死強。○ 因果的道理是真不可思議地嚴肅。○ 今日一天在無常火宅之世,寄心於佛法,被憶念淨土的莊嚴相,真是格外歡喜。○ 憶念淨土每天的生活,啊,這以上的生活沒有。○ 被憶佛、念淨土,思此世亦是其憶念之德安樂地生活,思如來的御慈悲。難信 之 法後生大事地踏出五年十年二十年因人而異有三十年聽聞佛法一看一籌莫展之時一次會到來。累積聽聞御法座呢不論是什麼皆大略地疊於心中知著呢。知 知 貫穿知駁倒僧侶的事亦有時會做如此這般知道文字和講釋夜晩醒時胸口靜放雙手今現在就死一看後生無論如何也無法安心此是一關卡。長久年月這般地認真地聞亦聽不到。該聽聞的都聽盡了,該聽聞的也都聽聞盡了,即使如此也無法安心呀,不如佛珠也扯斷,也不到寺院參拜反正此身怎麼也聽不見的話沒法子覺悟地獄這樣的念頭起過一次但是把佛法全部抛掉回到起點跑到外道群連這個也無法做到這樣的事任何人都會遇到一次。從今日起停止佛法吧想時又會顧忌無常恐懼的不得了進退維谷怎麼樣也不行。佛法從今日斷絶關係雖想如此却做不到的是被如來慈悲光明的網捕捉住故呀。那之後如何呢這一關如何。如來的御慈悲很厲害喲稍一發現往善處七高僧啊啦如何呢還愚痴御本願唯 頂戴到呀那樣的話我也像那様以屍骸的原樣能去吧發現這樣的人(得道之人)。與這同時往善處又發現地思惟阿彌陀如來真的有極樂淨土真的有南無阿彌陀佛成就著本願成就之御相呀這樣的食譜齊全的話因有救助的法一定我也獲救吧心一個身一個無論如何這裡要忍耐呀好好黏住此法到死為止莫東張西望哦。接下來是如何呢此處是第二難關也。那之後踏出一步罪也好障也好罪業也好欲也好怒也好妄執也好連自己的身體亦忘得精光一心不亂注視本願的白道的刹那去!沒問題!唯此道一直線地前進必能聽到御光明必能見到快去呼喚聲是釋迦如來一切經的聲之聲大經的聲音響著。其時遲彼時快阿彌陀如來呼喚直來!汝來!來 來 來唯有聲聲 聲思案工夫亦有故聲中鳴大悲心真心徹到此胸連徹到亦忘在聲中前進。聲是大悲乎大悲是聲乎聲 早已變成心。看水火的罪業亦水火的原樣攝取光中步步樂呀淨土之旅途步步忍耐今暫時心喲遊西。大信 心一、碰壁碰壁徹底地碰壁。一、落喲落喲徹底地落喲。一、仰仰 忘己地仰切。一、佛心佛力本願力依本願力往生。一、歸命者本願招喚之勅命也。一、信心是勅命呀。一、不要擔心不要擔心大悲的慈親在等著。教 行 信 證 拜 讀 記(26)325.《華嚴經》和淨土真宗有親密的關係。依四十卷的《華嚴經》看,内容寫著普賢菩薩期待往生阿彌陀如來的淨土,親自謁見阿彌陀如來。「正信偈」曰:「得至蓮華藏世界即證真如法性身」(得以至蓮華藏世界的話,即令證真如法性之身)。「蓮華藏世界」是華嚴宗的淨土,亦是阿彌陀如來的淨土。326.看大乘佛教的發展史,由小乘發展到大乘,於大乘也是,由唯識即「法相宗」發展到「三論宗」,由「三論宗」發展到「天台宗」,由「天台宗」發展到「禪」及「維摩經」,由「維摩經」發展到「華嚴宗」。講華嚴的淨土和彌陀如來的淨土是同一,是示淨土教是佛教的最高峰。327 「世界觀」、「宇宙觀」、「法界觀」,在小乘佛教,說「業感緣起」;在法相宗,說「頼耶緣起」;在天台宗,說「真如緣起」;在華嚴宗,說「法界緣起」(無盡緣起);在真言宗,説「六大緣起」。「六大」者,地.水.火.風.空.識,大別之,「六大」是「色」(物質界)、「心」(精神界)之二世界。淨土真宗應時採用這些緣起論的長處,可說其中大致屬「真如緣起」。其故,善導大師在「玄義分」之初說「真如廣大」,親鸞聖人在「證卷」曰「然者彌陀如來從如(真如)來生」。於《大乘起信論》研究「真如論」一看的話,有「夫心真如者,一法界之大總相,法門之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研究「真如論」呢,或是研究「般若」的「空.無我論」呢,研究「華嚴」的「一即一切」的「法界緣起」的話,說神造天地萬物的創造說,實是像童話。328 從「本體論」說也好,從「世界觀」說也好,從「心性論」說也好,從「解脱論」說也好,從「救濟論」說也好,從「空.無我論」說也好,從「佛陀論」(神論)說也好,從「罪惡論」說也好,從什麼說也好,及大乘佛教的宗教,其他一樣也沒有。329.佛教,一言以蔽之,是轉迷開悟的無上道。對凡夫而言,轉迷開悟之道唯有《教行信證》的大道。「正信偈」曰:「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如來(釋迦如來)興出於世之所以,唯是說彌陀的本願海也)。因為揮舞凡夫的小頭腦,所以無法頂戴信心。須開活眼,見法界的真理,應致念於佛智的不思議。真 宗 學 的 奧 義○ 通過知解分別,可達圓解證入之域。○ 至心.信樂忘己唯仰。○ 信心由血統、宿善、良師和精進。○ 迄知道「就這樣地」的滋味為止三十年。○ 大願業力的滋味是「就這樣地」。○ 迄稱嘆佛智的不思議真不思議呀為止應聞。○ 「本願名號正定業」和「至心信樂」相同滋味。○ 「行」者,「本願一實的大道」的意思。○ 願行具足,在信一念。○ 不仰佛智大悲的本願力,信心無!此云「聞其名號」。○ 本願招喚的勅命(法)成為我們的信心(歸命)(機)。○ 信心不是往生極樂的「車票」。○ 「横超」,是願力往生。○ 願力往生,速、易、確實。○ 真宗,是至心.信樂忘己的宗教。○ 信心,是不可思議不可稱不可說之信樂。○ 「四不十四非」的意思知道嗎?○ 佛法是可出生死之道。○ 做研究的話,御和讚三十年。無盡 的 法 界(2)○ 萬物是法界緣起,是真如,往生的話就知道呀。○ 萬物看似個個獨立,却是互相相依牽手。○ 不論什麼存在者悉依因緣在此處。○ 說迷悟染淨因緣是佛法。○ 世無常花雖開了會凋謝。○ 春天花開秋紅葉理法不思議不生不滅。○ 無心即無物無物即無心萬物一切相互依憑依靠。○ 無身體即無心無心即無身體無眼鼻的話無世界。○ 無神的話無世界無世界的話亦無神。○ 即使是神無世界的話神亦無無心的話無物。○ 法界的真理無他四法界佛教哲理「四法界」。○ 人的見聞覺知者皆是現象無常也現象即(1)「事法界」。○ 現象雖生滅變化但是物質不滅勢力(Energy)恆存此法則是(2)「理法界」因果之法亦是「理法界」。○ 理法和物質一直是關係良好無理法的話無物無物的話無理法。○ 物和理法關係良好總是不相離這是(3)「理事無礙法界」。○ 分析水的話酸素和水素哪個都可燃。水中有火的景致哉此名(4)「事事無礙法界」。○ 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現象和現象相即相入無礙一體。○ 宗教哲學雖多說事事無礙的真理者唯佛教。○ 看法界的真理喲呀四法界。○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鎔融無礙,此名法界緣起。○ 知一心十界十界一心地獄佛國始入佛法。○ 立於心身不二、世界的心、不二的原理教證。○ 凡夫的頭換成如來的頭。○ 神無佛有神佛混亂雜行雜修。○ 印度、中國、日本和西洋思想混入,純一無雜今之世稀。○ 學要廣博信是一教行證莫張望莫思考。○ 真宗結於一信,四海兄弟,非僧非俗,御同朋。○ 說時是祖師之代官莫客氣,聞時是一文不知的尼入道。○ 佛法是佛法說佛法聞皆佛法。○ 佛法之教是一法界的絶對真理呼喚南無阿彌陀佛不讓汝下墮喲。○ 用正確的「因果」的尺度計量的話,世界的宗教皆不堪一撃。○ 應内心秘奧的欲願者,彌陀智願之法一項。法雷 通 信不知不覺已經入秋了,寄上法雷音八月號。生命無常,思及去年此時,與恩師在陝西共傳彌陀的教法,一轉眼間,恩師已隠入涅槃雲。在本月的「編集後記」中,恩師說:「願隨著『同一念佛無別道故,遠通夫四海内皆為兄弟也』之聖語,法雨普潤全世界」。雖然恩師身影隨風消逝,但是恩師所播下的佛法的種子正不斷地在各處萌芽、成長。「被憶佛、被念淨土,思此世亦是其憶念之德安樂地生活,思如來的御慈悲。」思是如來御慈悲的同時,亦思恩師的御恩德。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678.html
法雷音 032
2025-03-22
2026-03-22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678.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678.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5-03-22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