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會簡介
1
最新消息
2
法雷音0023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卷 頭 言凡夫連燒熱水的木頭都比不上,没有什麼價值。如來是慈悲的父母,如來說我是如來可愛的獨子,此處自有信心和往生的秘鍵。「不會讓汝墮惡處,一定救汝喔!」只有慈親才會如此地關懷我們。「真心徹到」,是指明白慈親時,「金剛信心」,是指明白慈親心時。不為人父母,無法真正體會到慈親心為何,因此是透過親鸞聖人的法語,讓我們懂得慈親、慈親心的。若非聖人的人格,若無聖人的法語,我們無法信知如來和本願力。得道的人在此,還有何好懷疑、還有何好猶豫的呢。信 心 銘 (二)一南無阿彌陀佛「彌陀名號常稱持獲得真實信心者憶念之心恆不斷長思欲報謝佛恩」「成佛以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御念佛,本以為是自己想往生淨土,所以才稱念佛名,原來不是這樣。「三誓偈」曰:「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靡所聞,誓不成正覺」。第十七願成就文曰:「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阿彌陀如來的本願,發誓使聞、信名號,依名號的功德力使往生的是本願。衆生,聞如來的本願(十七願的)名號,無有懷疑,信心歡喜,即使是一念亦即得往生(住正定聚),是即第十八願之意。信阿彌陀如來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力,不思議地信佛智的不思議,常與御念佛一起憶念佛的名願力的人是信心之人。真實的念佛,是信海流出的念佛。名號的功德流著,入衆生的心中,徹衆生心中的佛性,而為信心,信心溢出而為憶念稱名的念佛,是報謝佛恩的念佛。信海流出的念佛,即是憶念,憶念即是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天親菩薩説:「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一心歸命」,是「五念門」中的「禮拜門」。真實的禮拜,是信心上的禮拜。信心是禮拜。但禮拜不一定能說是信心。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讚嘆門」。「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南無阿彌陀佛」。我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憶念稱名之事實,正是在讚嘆如來。他力念佛、本願力回向的念佛,是讚嘆的念佛,亦是報謝佛恩的念佛。報謝佛恩的念佛,在善導大師的五正行是「正定業的念佛」。正定業的念佛因為是「則是南無阿彌陀佛」(行卷)故,「正信偈」說:「本願名號正定業,至心信樂願為因」。即使念御念佛,思念佛是自己積的善根,又思南無阿彌陀佛是自己的善根,為積善根而念佛,刻意念佛所作出的念佛,就叫二十願的念佛,不是報土往生的「正定業的念佛」。正定業的念佛,非得是信心上的念佛不可。正定業的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信心)。讚嘆阿彌陀如來即讚嘆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讚嘆南無阿彌陀佛,若不成如此讚嘆之身,即使多念佛,那樣的念佛不能説是「讚嘆的稱名」。信海流出的讚嘆的念佛,方是聖人説的「爾,稱名能破衆生一切無明,能滿衆生一切志願(往生的志願)」(行卷稱名破滿之文),這則是「念佛往生」的真精神。善導大師及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是依《觀無量壽經》立的教義,之謂「觀經法門」。親鸞聖人的教法,是依《大無量壽經》立的教義,之謂「大經法門」。觀經法門的念佛往生,之又謂「一行往生門」、「信行通攝門」,是念佛和信心融合為一之相。大經法門,是「信心正因,稱名破滿」的教義。立於大經法門的立場,述信心和稱名的關係時:一、正因和非因的關係:信心是正因,稱名不是往生的正因,是非因。二、體用的關係:稱名的體是信心,此時稱名是信心的用(作用)。三、前後的關係:信心較稱名先頂戴,稱名在信心之後稱念。四、緣缺不生的法和信一念的即得往生:稱名在發聲器官發生故障時即無法稱名。然信心是聞即信。曇鸞大師在《論註》的「三在釋」,解釋《觀經》的「下品下生的往生」。說一生造惡的惡人臨終稱十遍念佛而往生,其理由是:(一)在心—此惡人的造罪,是依自己的心愚暗,從虛妄顛倒的心造罪。然此惡人之所以能往生,是聞實相法的南無阿彌陀佛,念佛而往生的。造罪是「虛」(虛妄),聞法念佛是「實」(真實)。(二)在緣—此惡人的造罪,是依煩惱虛妄的果報的衆生而造罪。十念的念佛,是從無上的信心稱念,又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的名號、清淨真實的名號、無量功德的名號,聞信其名號而稱的念佛故,因緣殊勝。(三)在決定—此惡人臨終時的念佛,是「無後心」、「無間心」,因死逼在眼前故,没有時間想浮世事。因一心不亂地稱名故,名號的功德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往生。曇鸞大師如上解釋著。誠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是本願名號。自己獲得信心求往生、自己念佛求往生、善調自己的心求往生,只想著調節自己的心是無法往生的。只有仰信、仰信、徹底仰信佛智不思議的本願名號的功德力,才是真實的信心。啊!那月,開口多餘,那月。啊!那月,連讚聲亦是光。計度的雲霧,被風(本願力)拂開今宵月赤裸裸。大悲之光超善惡計度的岩石松,根不斷地延伸,不思議的佛智水流潺潺。二○ 「言信心獲得者,是指領受第十八願。領受此願者,即領受南無阿彌陀佛之名義(相)也」(御文章)。○ 「名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既已存在,乃萬善萬行的總體,真是可靠也」(御文章)。○ 「爾者,名南無阿彌陀佛的行體,即我等可往生淨土之理,現於此六字之相也」(御文章)。○ 「詳知此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意者,即他力信心之相也」(御文章)。○ 「一心一意信靠阿彌陀如來者,佛能知・救其衆生之相,現於此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御文章)。○ 「我等為阿彌陀佛救度的證明,名號現於此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御文章)。○ 「六字名號之回向恩德廣大不思議往相回向之利益在廻入還相回向」(和讚)○ 「使一心歸命無量壽佛,願往生真實報土,稱名念佛也」(御文章)。○ 「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即是念佛行者安心之體也」(御文章)。○ 「因此,所謂的信心,非別的意思,皆籠於南無阿彌陀佛中也」(御文章)。○ 「蓋南無阿彌陀佛的體,即説『信靠救度我等衆生的後生』之心也」(御文章)。○ 「因此,信靠彌陀之機(南無),為阿彌陀佛之救度的法故,是言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的是此意也」(御文章)。○ 「此故『南無』二字,指衆生信靠(至心信樂)彌陀的『機』方也。又『阿彌陀佛』四字,乃救度『信靠衆生』方面的『法』故,是即『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之意也。有此道理故,我等一切衆生的往生之體,聞是南無阿彌陀佛」(御文章)。○ 「善導釋南無阿彌陀佛曰:「言南無者,歸命,又是發願回向之義也」。其意云何,…於一念『南無』的歸命處,將此回向給與我等凡夫也」(御文章)。○ 「第十八願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此即是三信,唯行者所信靠彌陀的歸命的一心也」(御文章)。○ 「言決定當流的信心者,即領受『體乃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相』也」(御文章)。○ 「首先言『南無』二字者,即言歸命之意也。言『歸命』者,指衆生信靠『阿彌陀佛救度』之意也。又言『發願回向』者,攝取、救度信憑的衆生之意也。此頓為『阿彌陀佛』四字之意也」(御文章)。○ 「一心一意地信憑『佛救度我』的衆生,縱令罪業深重,彌陀如來亦必救度。是即第十八的念佛往生之誓願意也」(御文章)。○ 「阿彌陀如來千辛萬苦,發下名『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誓言:『若不能救度一心一意信憑彌陀的衆生,不取正覺』,而成了南無阿彌陀佛(成正覺)。應知是即我等可易往生極樂之謂」(御文章)。○ 「聖人一流勸化之旨趣,以信心為本。其故,不可思議的願力,令一心歸命彌陀,捨棄諸雜行,由佛方治定往生」(御文章)。○ 「言信心之體者,經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御文章)。○ 「言南無阿彌陀佛的體者,我等獲他力信心之相也。言此信心者,即可領受顯此南無阿彌陀佛之謂的相也」(御文章)。三第十七願曰:「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若不悉咨嗟(讚嘆、讚揚、稱讚、讚美)稱(稱讚)我名(南無阿彌陀佛)者,不取正覺」。願名:大悲之願、諸佛稱揚之願、諸佛稱名之願、諸佛咨嗟之願、往相回向之願、選擇稱名之願。第十八願(弘願門)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願名:念佛往生之願、選擇本願、本願三心之願、至心信樂之願、往相信心之願。第十九願(要門)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衆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願名:修諸功徳之願、臨終現前之願、現前導生之願、來迎引接之願、至心發願之願。第二十願(真門)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植諸德本(稱念佛),至心回向(回向自己的念佛給如來),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願名:植諸德本之願、係念定生之願、不果遂者之願、至心回向之願。應有心理準備,淨土真宗是「三經」(大經、觀經、小經)、「三願」(十八願、二十願、十九願)、「三機」(正定聚之機、不定聚之機、邪定聚之機)、「三往生」(難思議往生、難思往生、雙樹林下往生)、「三門」(弘願門、真門、要門)等之法門。大無量壽經: 十八願正定聚之機難思議往生弘願門。阿彌陀經: 二十願不定聚之機難思往生真 門。觀無量壽經: 十九願邪定聚之機雙樹林下往生要 門。直入第十八願的真實的信心很難。從無宗教叩宗教的門,捨信神的心和雜行雜修等,離自力聖道門,入淨土門,首先入第十九願(要門),次捨第十九願的「要門」,入第二十願的「真門」,最後出真門,入第十八願的「弘願門」是一般的規則。親鸞聖人被本願力引導,從聖道門入淨土門,從十九願轉入二十願,從二十願轉入十八願。這叫做「三願轉入」。比叡山二十年的修行、六角堂一百天的閉關、入法然上人門下的歷程,是三願轉入的歷史。現代真宗門徒的大多數皆太安逸,也不認真聽聞説法、也不拜讀聖典、也不依止老師,只想著要快點獲得信心,真是異想天開。「化身土卷」「三願轉入」文曰:「真知,專修而雜心者,不獲大慶喜心。故宗師云無念報彼佛恩,雖作業行,心生輕慢,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縁、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悲哉,垢障凡愚,自從無際已來,助正間雜,定散心雜故,出離無其期。自度流轉輪廻,超過微塵劫,叵歸佛願力,叵入大信海。良可傷嗟,深可悲嘆。凡大小聖人・一切善人,以本願嘉號為己善根,故不能生信、不了佛智、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無入報土也。是以愚禿釋鸞,仰論主解義、依宗師勸化,久出萬行諸善之假門,永離雙樹林下之往生,廻入善本德本真門,偏發難思往生之心。然今特出方便真門,轉入選擇願海,速離難思往生心,欲遂難思議往生。果遂之誓,良有由哉。爰久入願海,深知佛恩。為報謝至德,摭真宗簡要,恒常稱念不可思議徳海。彌喜愛斯、特頂戴斯也。」這是「三願轉入」之文,可吟味之。十九願的人,思修諸善萬行(定散二善)而往生;二十願的人,思多稱念佛而往生,捨棄定散行,就念佛的一行,但尚存定散心。思做什麼而往生的定散心,很難捨除。就此點,多辛苦是好。真宗的信心,應同時地吟味第十七願(行卷)和十八願(信卷),以體解「三願轉入」的真精神。走馬看花地聽聞是行不通的。南無阿彌陀佛,是為往生、為聽聞(聞信)而有,思稱而往生的不是本願的佛心。信心的依據處,是第十七願、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大經下卷)。文曰:第十七願成就文「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徳不可思議」。(名號亦酬報「若不生者」的本願而現,為自利利他圓滿〈二利圓滿〉的大正覺故,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第十八願成就文「諸有衆生,聞其(十七願)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信一念),至心回向(聞信一念、即得往生皆共是如來的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現生正定聚),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唯除是抑止門,抑止是釋尊的方便)」。親鸞聖人重視成就文,於「信卷」曰:「横超者,即願成就一實圓滿之真教真宗是也」。聖人釋成就文的「聞」曰:「然經言『聞』者,衆生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曰『聞』也」。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兩者是一。《御文章》曰:「建立名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南無阿彌陀佛」。凡夫自力的『知解分別』,不是真實的信心。唯不自覺地感到本願名號很可靠,這叫『圓解證入』。是即真實的信心,是云『信憑彌陀』。《尊號真像銘文》(聖人作)(第十八願的三信釋)曰:「言至心信樂(第十七願)者,『至心』謂真實也。言『真實』者,指如來誓言真實,名『至心』。煩惱具足的衆生,元本即無真實心、無清淨心,濁惡邪見故。言『信樂』者,無二心地深信如來的本願真實没有懷疑的話,叫做信樂。此至心信樂,即勸令十方衆生,應信樂我真實的誓願的誓言的至心信樂也。不是凡夫自力的心。言『欲生我國』者,思以他力的至心信樂,生安樂淨土也。言『乃至十念』者,勸稱如來誓言的名號,顯無定遍數、不定時節,欲使衆生知道,而將『乃至』之言誓添於『十念』之名。由如來獲賜佛誓,不取尋常的時節、不待臨終的稱念,唯深信憑如來的至心信樂。得此真實信心時,即入攝取不捨的心光,定於正定聚之位。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者,『若不生者』,若不能往生的話之語也。『不取正覺』,即誓不成佛之法也。」應與「信樂」的「三信釋」合併著拜讀。「三信」,總而言之,即是天親菩薩《淨土論》説的:「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與「歸命的一心」同。「信卷」末釋本願成就文的「乃至一念」的一念曰:「夫按真實信樂,信樂有一念。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彰廣大難思慶心也。…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懷疑自己能否往生者不是「一心」。「無論如何也無法往生有本願故能往生」(瑞劔)。「並没有拜託就已伸出援手呼喚我汝正念直來」(瑞劔)。淨土真宗是「果上(佛智不思議)顯現的法門」(師説)。佛力是「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願力」。若非佛力,不能得佛果。「佛力難思,古今未有」(行卷)。「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外没有信心」(瑞劔)。「正覺的功德力外没有信心也没有往生」(師説)。「淺嚐學界的酸甜苦辣茲有愚物本願前」(瑞劔)。「信心開於火中之蓮花」(瑞劔)。「往生就如從水壺出火一樣」(金沢磯)。凡夫的心,愛憎違順、我執我慢;如來的心,無我的大悲和無心的真智。淨土,是寂定無為的涅槃界。信心,心底的佛性,願力故,以聞信得往生(瑞劔)。安 心 語 錄一、筆尖上有大悲的慈親世間的事也如此,人能全心投入一事是幸福的,成功與否是別的問題。全心投入佛法的話,有不思議的事。我以百卷為目標開始寫這分和帖的。不是有了完整的思想才開始寫的,而是浮上了想要寫的題目才開始寫的。因此,剛開始寫了一二行後,平常自己没想到的,還有到此時為止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筆尖竟然流暢地滑寫出來。這真是令人感動的事,也是不思議的事。大悲的慈親坐在筆尖上,毎一字、毎一句都是慈親説:「看了這部和帖獲信喔」。二、阿彌陀如來的念力阿彌陀如來的呼喚聲帶著「信憑南無阿彌陀佛即來迎汝」地喚著我。無論如何都不聽話的我,如來聲中懷著大悲佛智的全體「無論如何也要讓汝聽不可」地喚著我。佛的念力貫徹,必定貫徹。説聽到呼喚聲也好,説聽得到呼喚聲也好,皆是阿彌陀如來真實的念力(本願力),除此外什麼也没有。阿彌陀如來是以光明(無礙光明)和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救一切衆生的如來。分開光明和名號思考的時候也有,合起來想的時候也有。合一想的時候,光明是無聲的名號,名號是有聲的光明。本願(因)和名號(果)分為二想的時候也有,又合一想的時候也有。法藏菩薩將我名(南無阿彌陀佛)回向給衆生,令不得不稱揚我名、不得不信我名而迎取的大悲的念力就叫本願,又叫本願力。本願是法藏菩薩於因位時所起的,是成佛的因。其大悲的念力結晶成就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因此對本願的因南無阿彌陀佛是果,且是佛果、正覺(果)的全體。如此暫分因和果,但本願是大悲的念力,南無阿彌陀佛是念力的結晶,所以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因果不二。覺如上人在《口傳鈔》説此處道:「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蓮如上人説:「建立叫南無阿彌陀佛(果)的本願(因)…,成了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如來,因起了大悲的念力(本願)成就正覺,成了阿彌陀佛。我等末代無智的衆生依阿彌陀如來的念力(本願),獲得信心(因),往生成佛(果),開彌陀同體的覺證。如此一看,彌陀成佛的因果,原封即是衆生往生的因果。這樣不思議的平等因果是他佛所没有、他宗教所没有的。三、決定心「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格言,真是説的好。同理,開山聖人的苦心令人緬懷。没有比聽聞佛法,得決定心要難的事了。佛教的教義説難是難,即使如此,若是頭腦好的人能到相當的程度。但是於真宗,安心決定用頭腦是行不通的,學問也行不通。具宿縁,能認真的話,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也好,佛慈悲強故,不論是誰一定都能得決定信。「至心、信樂、欲生」的往生極樂的資本,在如來這裏為汝成就著,因此帶著那資本,就那樣地來(第十八願的呼喚聲)地呼喚著我。於其大悲心中,於其佛智不思議的呼喚聲中,有著如來的決定心。如來的決定心,印現於此方的心,而成我的決定心。没有必要問得信的話有自覺没有等等。感念仰信如來的三心勅命處,即是我的決定心、我的自覺。「南無阿彌陀一呼喚聲南無阿彌陀被喚而回慈親的懷抱」(瑞劔)。四、真宗的昌盛真宗的昌盛,不識一丁的人歡喜「啊!可貴呀!南無阿彌陀佛」之相、聲音、行為,令佛法昌盛。即使是大學畢業的人,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是無法使佛法昌盛的。親鸞聖人是這樣的心,蓮如上人也是這樣的心。覺如上人的《報恩講式》曰:「他力真宗的盛行,即由今師(親鸞聖人)之知識起,專修正行的繁昌,亦由遺弟的念力成。酌流而尋本源,偏是祖師之德也」。若不是遺弟的念力,真宗不能繁盛。所謂真宗的繁昌,是指信心的行者能多增加一人。遺弟的念力從何處生呢,念力從信心生。於無信的今世,真宗不繁昌不是没道理的。不論到何處,具足學德信熱的人很少。學徒須下決心一生以學德信學之才行。五、佛法衰退和現代世相像現代這樣佛法衰退的話,家庭無法圓滿,社會無法和諧。現代人多的是只要自己過得好,給人麻煩亦無妨。忘記了自己要安樂的生活得有和諧的社會,感謝和報恩被踩在地上。現代人認為父母有養孩子的義務,孩子没有養父母的義務。還有讓孩子上學受教育,一有了知識,身為孩子的人就忘了自己也有缺點,而批判父母的人格、教育等。那樣的批判是尖鋭、惡毒的。這一切都是孩子從小時候在學校受到唯物思想的老師的教育所致。可恐、可怖。教育孩子,唯有父母先作孩子的榜樣,自身聞佛法,成為可貴的信者才行。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悲傷地説:「不論我怎麼叫孩子去聽聞佛法,孩子都不要去」, 要養成從小就帶孩子去聽聞佛法的習慣是重要的。不依止老師,自己雜學最招損。有關後生一大事的師父(老師),不是到處都遇得到的。「南無阿彌陀一呼喚聲南無阿彌陀被喚回慈親的故鄉」。「念念稱名常懺悔到現在才發現放眼盡作慚愧事」。贈 給 重 病 人 ( 枕 邊 的 話 )瑞 劒「如來在淨土等著汝喔!慈親在等汝喔!不用擔心。就這樣地去就這樣地去」。「就以初生的面目,佛的慈悲好大,所以一定能往生,一定能往生。大悲的慈親等著喔 就這樣地喔就這樣地喔南無阿彌陀佛」。法 悅○ 無論如何也不能往生,有本願故能往生。○ 好懷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外無話可説。○ 就如被風吹,被風吹倒了就那樣倒著,稻草人哉。(喩自然)○ 雨聲有人聞雨聲。○ 如來正覺花香暫宿。○ 本願力好大背著地獄往極樂。○ 千萬人法衣的文字言句哀哉哀哉無人脱衣。○ 脱也好着著衣就那樣地不脱而褪峰頂松風。○ 珠玉六篇(《教行信證》)不捨身命讀的人不是讀唯被大悲的慈親抱著走被祖師的法語吸引唯仰耳。○ 生也好死也好皆與佛同行。○ 本願圓頓一乘三世業障念佛聲。○ 滔滔千萬言不如鄉下老婦的啊啊真可貴之相。○ 心被呼喚聲的慈悲打動忘我西彼岸。○ 南無阿彌陀佛聞南無阿彌陀佛即往生已定時過去未來和現在三世的業障悉為讚嘆名號的聲音。○ 慈悲的箭飛來筆直地歸命。○ 慈親在没事没事。○ 想要想要的夢醒了不得不救的慈悲歡喜。○ 九十年研究佛法的結果只有一個本願名號被喚回歸慈親的故鄉。○ 所謂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追著跑給佛追的人逮住帶走呀。○ 夜闇被波浪呑噬無依靠的小船。(喩人生無常)○ 比東山渡海還更不思議女人成佛。○ 佛法不是聞不是信唯 呼喚聲響著。○ 佛法不是聞了聽到了唯 呼喚聲響著。○ 更無叫體驗的體驗今初聞南無阿彌陀佛喔。○ 乏味之世亦念念憶佛這分喜悦呀這分法樂呀。○ 夜闇路也不知是哪條時阿彌陀如來牽著我的手本願力好大呀。○ 整天整夜若不生者襲來這是如來的肉聲。○ 蟬蛻佛心人聲涼。○ 今心已遮雲被看被知往極樂。○ 南無阿彌陀佛的力量是阿彌陀如來的慈悲聲。○ 今天又能拜見光顔巍巍的佛臉真歡喜真想念。○ 徹徹底底地想看看「誰」之一字是誰在聽聞是誰獲得信心呢?○ 聞的我没有而能聽到不思議哉。○ 最三聽到了也好聽得到也好不在那樣的地方打轉喔。○ 本願力的他力的慈悲的呼喚聲因為用想往生想往生的自力心聽聞所以才不行。○ 仰不可思議的彌陀誓願是不可思議外没有佛法。○ 本願力好大呀連信心都忘記在娑婆往極樂。○ 願力往生南無阿彌陀道有我的往生已成就歡喜的話為道主人彌陀如來在招手真是幸運兒。○ 不知本願力是無限無窮而玩弄知解分別説這道那。○ 信心是願力無窮的大虛空視無窮為無窮是無窮無盡之味喔。○ 本願力之大連自己也不知道就那樣地本願力好大呀地讚嘆願力此外没有臨終説法喔。○ 渾身説法是佛法從眼從臉從手脚置身是病人的話那是無上的臨終説法。願 力 往 生南無阿彌陀佛決不丟下你喔的念力中佛凡於此冥合這是如來的本願力無礙光佛的悲智光明充滿宇宙無邊際超越時空無量劫響流十方大正覺二利圓滿不思議哉願力往生真可貴憶念本願力憶念即念佛念佛則南無阿彌陀佛啊啦真有趣真有趣編 集 後 記《法雷》創刊號發行後已二個月,受到多方大德對本誌的讚辭,實在是慶喜之事。出版社的永田文昌堂亦存庫不多,更令人驚喜佛天的加護和求法之人的熱誠,在此對贊助的大家深表謝意。原本是受執筆者稻垣老師日夜報恩的「大悲傳普化」、「令法久住」的念力之賜,是信心的大人格、信德所致。唯不得不仰願力不思議、佛法力不思議。願此書能普及。有關卷末的英文,收到倫敦大學的講師稻垣久雄博士將寄稿來的朗報,今後大家皆拭目以待。如衆所周知,久雄博士是瑞劔老師的二公子,真宗學會在西本願寺門主臨席下,去年夏天,在北歐之地的英國正式成立了。久雄博士和英國佛教會的指導者傑克・奥斯汀氏共為該會的主導者。敬請期待。昭和五十二年一月二十日編集者野瀬瑞黙註:翻譯此書時,正値瑞黙老師八十七歳(二○一○年)淨 土 真 宗 的 精 髓 (英文原文附於後)稻垣最三(瑞劔) 中譯覺雲(二)釋迦牟尼佛,是一位覺悟的人,教給人們絕對的實相以及如何修證的方法。佛給人們提供了許多種證悟佛性的修行方式。在淨土真宗看來,佛所教導的自力修行最終皆是導向他力的修行。佛來這個世界是為了完成阿彌陀佛的本願與慈悲。釋迦牟尼佛的使命,首先是讓人們歸依佛的教法,然後為了救度衆生,再留阿彌陀佛的教法給他們。報身佛和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純粹功德的自我顯現。真如的德用化為阿彌陀佛的報身與淨土。極樂淨土即是真如的具體顯現。阿彌陀佛救度所有受苦眾生的慈悲與本願,源自於實相般若。阿彌陀佛的本願成了誓願並產生力量。願力成就為報身與淨土。阿彌陀佛的名號代表著願力,含藏著所有阿彌陀佛的意義。通過名號,阿彌陀佛將真如的所有功德傳達給行者。領受阿彌陀佛功德的行者,就可以往生到他的極樂淨土。往生到極樂淨土的人,即可開般若眼,聞見實相,成為覺者。(三)淨土真宗的信仰不同於普通的信仰。這是他力的信仰,即阿彌陀佛回向的信仰。領受信心很難,因為人習慣性地依賴自己並頑強地憑靠自力。但是,行者如能像嬰兒一樣信任母親的話,無疑無慮地歸順阿彌陀佛的呼喚聲,那麼領受信心就很容易、很快。彌陀呼喚眾生:汝正念直來,不要擔心汝所造的罪業。不要擔心掉入憤怒的火河或貪愛的深谷。我能護汝,並帶汝到安全的所在。跟隨我的呼喚聲,你就會被救度,你是我的孩子,我是你的慈親。我已將所有的寶貝都給你了。趕緊來我這裡吧。行者唯一要做的就是順從。無需因為沒有功德、智慧而傷心,亦無需擔心自己的罪業深重。阿彌陀佛就這樣地救是人。(四)1、阿彌陀佛已將我們的救度成就在他的名號中「南無阿彌陀佛」;他已成就我們往生淨土的因。無需信心;無需修行。信心與修行皆在名號中。2、阿彌陀佛已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工作;我們往生淨土的因和果與他的成佛密不可分。他已成就自利利他圓滿之正覺。3、阿彌陀佛的誓願超越我們的理解佛呼喚我們,願令我們歸依佛,順從佛的呼喚,即是敬信佛的救度誓願。我們就這樣地被不可思議的願力救度。4、阿彌陀佛的偉大誓願建立在超驗的智慧上;名號包含著真如的所有功德領受誓願和名號的不思議為不思議的就是信心。5、我們就這樣地被救;我們,煩惱熾盛、罪惡深重,就這樣地被救,赤裸裸,雙手空空,就這樣地被救,願力真不可思議,真偉大。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270.html 法雷音002 2024-04-14 2025-04-14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270.html
台北法雷念佛會 108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6號4樓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270.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4-14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414270.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會
台北法雷念佛會
卷 頭 言凡夫連燒熱水的木頭都比不上,没有什麼價值。如來是慈悲的父母,如來說我是如來可愛的獨子,此處自有信心和往生的秘鍵。「不會讓汝墮惡處,一定救汝喔!」只有慈親才會如此地關懷我們。「真心徹到」,是指明白慈親時,「金剛信心」,是指明白慈親心時。不為人父母,無法真正體會到慈親心為何,因此是透過親鸞聖人
法雷音002

法雷音002

卷 頭 言
凡夫連燒熱水的木頭都比不上,没有什麼價值。如來是慈悲的父母,如來說我是如來可愛的獨子,此處自有信心和往生的秘鍵。
「不會讓汝墮惡處,一定救汝喔!」只有慈親才會如此地關懷我們。
「真心徹到」,是指明白慈親時,「金剛信心」,是指明白慈親心時。不為人父母,無法真正體會到慈親心為何,因此是透過親鸞聖人的法語,讓我們懂得慈親、慈親心的。若非聖人的人格,若無聖人的法語,我們無法信知如來和本願力。得道的人在此,還有何好懷疑、還有何好猶豫的呢。
信 心 銘 (二)

南無阿彌陀佛
「彌陀名號常稱持獲得真實信心者憶念之心恆不斷長思欲報謝佛恩」「成佛以來歷十劫壽命方將無有量
法身光輪遍法界照世盲冥故頂禮」御念佛,本以為是自己想往生淨土,所以才稱念佛名,原來不是這樣。「三誓偈」曰:
「我至成佛道,名聲超十方,究竟靡所聞,誓不成正覺」。
第十七願成就文曰:
「十方恆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阿彌陀如來的本願,發誓使聞、信名號,依名號的功德力使往生的是本願。
衆生,聞如來的本願(十七願的)名號,無有懷疑,信心歡喜,即使是一念亦即得往生(住正定聚),是即第十八願之意。信阿彌陀如來的威神功德不可思議的大慈悲力,不思議地信佛智的不思議,常與御念佛一起憶念佛的名願力的人是信心之人。
真實的念佛,是信海流出的念佛。名號的功德流著,入衆生的心中,徹衆生心中的佛性,而為信心,信心溢出而為憶念稱名的念佛,是報謝佛恩的念佛。
信海流出的念佛,即是憶念,憶念即是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
天親菩薩説:「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一心歸命」,是「五念門」中的「禮拜門」。真實的禮拜,是信心上的禮拜。信心是禮拜。但禮拜不一定能說是信心。
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讚嘆門」。「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南無阿彌陀佛」。我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憶念稱名之事實,正是在讚嘆如來。他力念佛、本願力回向的念佛,是讚嘆的念佛,亦是報謝佛恩的念佛。報謝佛恩的念佛,在善導大師的五正行是「正定業的念佛」。正定業的念佛
因為是「則是南無阿彌陀佛」(行卷)故,「正信偈」說:「本願名號正定業,至心信樂願為因」。
即使念御念佛,思念佛是自己積的善根,又思南無阿彌陀佛是自己的善根,為積善根而
念佛,刻意念佛所作出的念佛,就叫二十願的念佛,不是報土往生的「正定業的念佛」。
正定業的念佛,非得是信心上的念佛不可。正定業的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信心)。
讚嘆阿彌陀如來即讚嘆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讚嘆南無阿彌陀佛,若不成如此讚嘆之身,即使多念佛,那樣的念佛不能説是「讚嘆的稱名」。信海流出的讚嘆的念佛,方是聖人説的「爾,稱名能破衆生一切無明,能滿衆生一切志願(往生的志願)」(行卷稱名破滿之文),這則是「念佛往生」的真精神。
善導大師及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是依《觀無量壽經》立的教義,之謂「觀經法門」。
親鸞聖人的教法,是依《大無量壽經》立的教義,之謂「大經法門」。觀經法門的念佛往生,之又謂「一行往生門」、「信行通攝門」,是念佛和信心融合為一之相。大經法門,是「信心正因,稱名破滿」的教義。
立於大經法門的立場,述信心和稱名的關係時:
一、正因和非因的關係:信心是正因,稱名不是往生的正因,是非因。
二、體用的關係:稱名的體是信心,此時稱名是信心的用(作用)。
三、前後的關係:信心較稱名先頂戴,稱名在信心之後稱念。
四、緣缺不生的法和信一念的即得往生:稱名在發聲器官發生故障時即無法稱名。然信心是聞即信。
曇鸞大師在《論註》的「三在釋」,解釋《觀經》的「下品下生的往生」。說一生造惡的惡人臨終稱十遍念佛而往生,其理由是:
(一)在心—此惡人的造罪,是依自己的心愚暗,從虛妄顛倒的心造罪。然此惡人之所以能往生,是聞實相法的南無阿彌陀佛,念佛而往生的。造罪是「虛」(虛妄),聞法念佛是「實」(真實)。
(二)在緣—此惡人的造罪,是依煩惱虛妄的果報的衆生而造罪。十念的念佛,是從無上的信心稱念,又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的名號、清淨真實的名號、無量功德的名號,聞信其名號而稱的念佛故,因緣殊勝。
(三)在決定—此惡人臨終時的念佛,是「無後心」、「無間心」,因死逼在眼前故,没有時間想浮世事。因一心不亂地稱名故,名號的功德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往生。曇鸞大師如上解釋著。誠威神功德不可思
議的是本願名號。
自己獲得信心求往生、自己念佛求往生、善調自己的心求往生,只想著調節自己的心是無法往生的。只有仰信、仰信、徹底仰信佛智不思議的本願名號的功德力,才是真實的信心。
啊!那月,開口多餘,那月。啊!那月,連讚聲亦是光。
計度的雲霧,被風(本願力)拂開今宵月赤裸裸。
大悲之光超善惡計度的岩石松,根不斷地延伸,不思議的佛智水流潺潺。

○ 「言信心獲得者,是指領受第十八願。領受此願者,即領受南無阿彌陀佛之名義(相)也」(御文章)。
○ 「名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既已存在,乃萬善萬行的總體,真是可靠也」(御文章)。
○ 「爾者,名南無阿彌陀佛的行體,即我等可往生淨土之理,現於此六字之相也」(御文章)。
○ 「詳知此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意者,即他力信心之相也」(御文章)。
○ 「一心一意信靠阿彌陀如來者,佛能知・救其衆生之相,現於此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御文章)。
○ 「我等為阿彌陀佛救度的證明,名號現於此南無阿彌陀佛之六字」(御文章)。
○ 「六字名號之回向恩德廣大不思議往相回向之利益在廻入還相回向」(和讚)
○ 「使一心歸命無量壽佛,願往生真實報土,稱名念佛也」(御文章)。
○ 「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即是念佛行者安心之體也」(御文章)。
○ 「因此,所謂的信心,非別的意思,皆籠於南無阿彌陀佛中也」(御文章)。
○ 「蓋南無阿彌陀佛的體,即説『信靠救度我等衆生的後生』之心也」(御文章)。
○ 「因此,信靠彌陀之機(南無),為阿彌陀佛之救度的法故,是言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的是此意也」(御文章)。
○ 「此故『南無』二字,指衆生信靠(至心信樂)彌陀的『機』方也。又『阿彌陀佛』四字,乃救度『信靠衆生』方面的『法』故,是即『機法一體的南無阿彌陀佛』之意也。有此道理故,我等一切衆生的往生之體,聞是南無阿彌陀佛」(御文章)。
○ 「善導釋南無阿彌陀佛曰:「言南無者,歸命,又是發願回向之義也」。其意云何,…於一念『南無』的歸命處,將此回向給與我等凡夫也」(御文章)。
○ 「第十八願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此即是三信,唯行者所信靠彌陀的歸命的一心也」(御文章)。
○ 「言決定當流的信心者,即領受『體乃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相』也」(御文章)。
○ 「首先言『南無』二字者,即言歸命之意也。言『歸命』者,指衆生信靠『阿彌陀佛救度』之意也。又言『發願回向』者,攝取、救度信憑的衆生之意也。此頓為『阿彌陀佛』四字之意也」(御文章)。
○ 「一心一意地信憑『佛救度我』的衆生,縱令罪業深重,彌陀如來亦必救度。是即第十八的念佛往生之誓願意也」(御文章)。
○ 「阿彌陀如來千辛萬苦,發下名『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誓言:『若不能救度一心一意信憑彌陀的衆生,不取正覺』,而成了南無阿彌陀佛(成正覺)。應知是即我等可易往生極樂之謂」(御文章)。
○ 「聖人一流勸化之旨趣,以信心為本。其故,不可思議的願力,令一心歸命彌陀,捨棄諸雜行,由佛方治定往生」(御文章)。
○ 「言信心之體者,經曰:『聞其名號,信心歡喜』」(御文章)。
○ 「言南無阿彌陀佛的體者,我等獲他力信心之相也。言此信心者,即可領受顯此南無阿彌陀佛之謂的相也」(御文章)。

第十七願曰:「設我得佛,十方世界無量諸佛,若不悉咨嗟(讚嘆、讚揚、稱讚、讚美)稱(稱讚)
我名(南無阿彌陀佛)者,不取正覺」。
願名:大悲之願、諸佛稱揚之願、諸佛稱名之願、諸佛咨嗟之願、往相回向之願、選擇稱名之願。
第十八願(弘願門)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願名:念佛往生之願、選擇本願、本願三心之願、至心信樂之願、往相信心之願。
第十九願(要門)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
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衆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願名:修諸功徳之願、臨終現前之願、現前導生之願、來迎引接之願、至心發願之願。
第二十願(真門)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聞我名號,係念我國,植諸德本(稱念佛),至心
回向(回向自己的念佛給如來),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取正覺」。
願名:植諸德本之願、係念定生之願、不果遂者之願、至心回向之願。
應有心理準備,淨土真宗是「三經」(大經、觀經、小經)、「三願」(十八願、二十願、十九願)、「三機」(正定聚之機、不定聚之機、邪定聚之機)、「三往生」(難思議往生、難思往生、雙樹林下往生)、「三門」(弘願門、真門、要門)等之法門。
大無量壽經: 十八願正定聚之機難思議往生弘願門。
阿彌陀經: 二十願不定聚之機難思往生真 門。
觀無量壽經: 十九願邪定聚之機雙樹林下往生要 門。
直入第十八願的真實的信心很難。從無宗教叩宗教的門,捨信神的心和雜行雜修等,離自力聖道門,入淨土門,首先入第十九願(要門),次捨第十九願的「要門」,入第二十願的「真門」,最後出真門,入第十八願的「弘願門」是一般的規則。親鸞聖人被本願力引導,從聖道門入淨土門,從十九願轉入二十願,從二十願轉入十八願。這叫做「三願轉入」。比叡山二十年的修行、六角堂一百天的閉關、入法然上人
門下的歷程,是三願轉入的歷史。現代真宗門徒的大多數皆太安逸,也不認真聽聞説法、也不拜讀聖典、也不依止老師,只想著要快點獲得信心,真是異想天開。
「化身土卷」「三願轉入」文曰:
「真知,專修而雜心者,不獲大慶喜心。
故宗師云無念報彼佛恩,雖作業行,心生輕慢,常與名利相應故、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樂近雜縁、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
悲哉,垢障凡愚,自從無際已來,助正間雜,定散心雜故,出離無其期。自度流轉輪廻,超過微塵劫,叵歸佛願力,叵入大信海。良可傷嗟,深可悲嘆。
凡大小聖人・一切善人,以本願嘉號為己善根,故不能生信、不了佛智、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無入報土也。
是以愚禿釋鸞,仰論主解義、依宗師勸化,久出萬行諸善之假門,永離雙樹林下之往生,廻入善本德本真門,偏發難思往生之心。然今特出方便真門,轉入選擇願海,速離難思往生心,欲遂難思議往生。果遂之誓,良有由哉。
爰久入願海,深知佛恩。為報謝至德,摭真宗簡要,恒常稱念不可思議徳海。彌喜愛斯、特頂戴斯也。」
這是「三願轉入」之文,可吟味之。
十九願的人,思修諸善萬行(定散二善)而往生;二十願的人,思多稱念佛而往生,捨棄定散行,就念佛的一行,但尚存定散心。思做什麼而往生的定散心,很難捨除。就此點,多辛苦是好。
真宗的信心,應同時地吟味第十七願(行卷)和十八願(信卷),以體解「三願轉入」的真精神。走馬看花地聽聞是行不通的。
南無阿彌陀佛,是為往生、為聽聞(聞信)而有,思稱而往生的不是本願的佛心。
信心的依據處,是第十七願、第十八願的「成就文」(大經下卷)。文曰:
第十七願成就文
「十方恒沙諸佛如來,皆共讚嘆無量壽佛,威神功徳不可思議」。(名號亦酬報「若不生者」的本願而現,為自利利他圓滿〈二利圓滿〉的大正覺故,是威神功德不可思議)。
第十八願成就文
「諸有衆生,聞其(十七願)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信一念),至心回向(聞信一念、即得往生皆共是如來的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現生正定聚),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唯除是抑止門,抑止是釋尊的方便)」。
親鸞聖人重視成就文,於「信卷」曰:
「横超者,即願成就一實圓滿之真教真宗是也」。
聖人釋成就文的「聞」曰:
「然經言『聞』者,衆生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曰『聞』也」。
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兩者是一。《御文章》曰:
「建立名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南無阿彌陀佛」。
凡夫自力的『知解分別』,不是真實的信心。唯不自覺地感到本願名號很可靠,這叫『圓解證入』。是即真實的信心,是云『信憑彌陀』。
《尊號真像銘文》(聖人作)(第十八願的三信釋)曰:
「言至心信樂(第十七願)者,『至心』謂真實也。言『真實』者,指如來誓言真實,名『至心』。煩惱具足的衆生,元本即無真實心、無清淨心,濁惡邪見故。言『信樂』者,無二心地深信如來的本願真實没有懷疑的話,叫做信樂。此至心信樂,即勸令十方衆生,應信樂我真實的誓願的誓言的至心信樂也。不是凡夫自力的心。言『欲生我國』者,思以他力的至心信樂,生安樂淨土也。言『乃至十念』者,勸稱如來誓言的名號,顯無定遍數、不定時節,欲使衆生知道,而將『乃至』之言誓添於『十念』之名。由如來獲賜佛誓,不取尋常的時節、不待臨終的稱念,唯深信憑如來的至心信樂。
得此真實信心時,即入攝取不捨的心光,定於正定聚之位。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者,『若不生者』,若不能往生的話之語也。『不取正覺』,即誓不成佛之法也。」
應與「信樂」的「三信釋」合併著拜讀。
「三信」,總而言之,即是天親菩薩《淨土論》説的:「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與「歸命的一心」同。
「信卷」末釋本願成就文的「乃至一念」的一念曰:
「夫按真實信樂,信樂有一念。一念者,斯顯信樂開發時剋之極促,彰廣大難思慶心也。…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
懷疑自己能否往生者不是「一心」。
「無論如何也無法往生有本願故能往生」(瑞劔)。
「並没有拜託就已伸出援手呼喚我汝正念直來」(瑞劔)。
淨土真宗是「果上(佛智不思議)顯現的法門」(師説)。佛力是「大智慧力、大慈悲力、大誓
願力」。若非佛力,不能得佛果。
「佛力難思,古今未有」(行卷)。
「佛智不思議是不思議外没有信心」(瑞劔)。
「正覺的功德力外没有信心也没有往生」(師説)。
「淺嚐學界的酸甜苦辣茲有愚物本願前」(瑞劔)。
「信心開於火中之蓮花」(瑞劔)。
「往生就如從水壺出火一樣」(金沢磯)。
凡夫的心,愛憎違順、我執我慢;如來的心,無我的大悲和無心的真智。淨土,是寂定無為的涅槃界。信心,心底的佛性,願力故,以聞信得往生(瑞劔)。
安 心 語 錄
一、筆尖上有大悲的慈親
世間的事也如此,人能全心投入一事是幸福的,成功與否是別的問題。全心投入佛法的話,有不思議的事。我以百卷為目標開始寫這分和帖的。不是有了完整的思想才開始寫的,而是浮上了想要寫的題目才開始寫的。因此,剛開始寫了一二行後,平常自己没想到的,還有到此時為止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筆尖竟然流暢地滑寫出來。這真是令人感動的事,也是不思議的事。大悲的慈親坐在筆尖上,毎一字、毎一句都是慈親説:「看了這部和帖獲信喔」。
二、阿彌陀如來的念力
阿彌陀如來的呼喚聲帶著「信憑南無阿彌陀佛即來迎汝」地喚著我。無論如何都不聽話的我,如來聲中懷著大悲佛智的全體「無論如何也要讓汝聽不可」地喚著我。佛的念力貫徹,必定貫徹。説聽到呼喚聲也好,説聽得到呼喚聲也好,皆是阿彌陀如來真實的念力(本願力),除此外什麼也没有。
阿彌陀如來是以光明(無礙光明)和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救一切衆生的如來。分開光明和名號思考的時候也有,合起來想的時候也有。合一想的時候,光明是無聲的名號,名號是有聲的光明。
本願(因)和名號(果)分為二想的時候也有,又合一想的時候也有。法藏菩薩將我名(南無阿彌陀佛)回向給衆生,令不得不稱揚我名、不得不信我名而迎取的大悲的念力就叫本願,又叫本願力。本願是法藏菩薩於因位時所起的,是成佛的因。其大悲的念力結晶成就的是南無阿彌陀佛,因此對本願的因南無阿彌陀佛是果,且是佛果、正覺(果)的全體。如此暫分因和果,但本願是大悲的念力,南無阿彌陀佛是念力的結晶,所以因即是果,果即是因。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因果不二。覺如上人在《口傳鈔》説此處道:「本願即名號,名號即本願」。蓮如上人説:「建立叫南無阿彌陀佛(果)的本願(因)…,成了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如來,因起了大悲的念力(本願)成就正覺,成了阿彌陀佛。我等末代無智的衆生依阿彌陀如來的念力(本願),獲得信心(因),往生成佛(果),開彌陀同體的覺證。如此一看,彌陀成佛的因果,原封即是衆生往生的因果。
這樣不思議的平等因果是他佛所没有、他宗教所没有的。
三、決定心
「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格言,真是説的好。同理,開山聖人的苦心令人緬懷。没有比聽聞佛法,得決定心要難的事了。佛教的教義説難是難,即使如此,若是頭腦好的人能到相當的程度。但是於真宗,安心決定用頭腦是行不通的,學問也行不通。具宿縁,能認真的話,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也好,佛慈悲強故,不論是誰一定都能得決定信。「至心、信樂、欲生」的往生極樂的資本,在如來這裏為汝成就著,因此帶著那資本,就那樣地來(第十八願的呼喚聲)地呼喚著我。於其大悲心中,於其佛智不思議的呼喚聲中,有著如來的決定心。如來的決定心,印現於此方的心,而成我的決定心。没有必要問得信的話有自覺没有等等。感念仰信如來的三心勅命處,即是我的決定心、我的自覺。
「南無阿彌陀一呼喚聲南無阿彌陀被喚而回慈親的懷抱」(瑞劔)。
四、真宗的昌盛
真宗的昌盛,不識一丁的人歡喜「啊!可貴呀!南無阿彌陀佛」之相、聲音、行為,令佛法昌盛。即使是大學畢業的人,自己没有信心的人是無法使佛法昌盛的。親鸞聖人是這樣的心,蓮如上人也是這樣的心。覺如上人的《報恩講式》曰:
「他力真宗的盛行,即由今師(親鸞聖人)之知識起,專修正行的繁昌,亦由遺弟的念力成。酌流而尋本源,偏是祖師之德也」。
若不是遺弟的念力,真宗不能繁盛。所謂真宗的繁昌,是指信心的行者能多增加一人。
遺弟的念力從何處生呢,念力從信心生。於無信的今世,真宗不繁昌不是没道理的。不論到何處,具足學德信熱的人很少。學徒須下決心一生以學德信學之才行。
五、佛法衰退和現代世相
像現代這樣佛法衰退的話,家庭無法圓滿,社會無法和諧。現代人多的是只要自己過得好,給人麻煩亦無妨。忘記了自己要安樂的生活得有和諧的社會,感謝和報恩被踩在地上。
現代人認為父母有養孩子的義務,孩子没有養父母的義務。還有讓孩子上學受教育,一有了知識,身為孩子的人就忘了自己也有缺點,而批判父母的人格、教育等。那樣的批判是尖鋭、惡毒的。這一切都是孩子從小時候在學校受到唯物思想的老師的教育所致。可恐、可怖。
教育孩子,唯有父母先作孩子的榜樣,自身聞佛法,成為可貴的信者才行。不要等孩子長大了,才悲傷地説:「不論我怎麼叫孩子去聽聞佛法,孩子都不要去」, 要養成從小就帶孩子去聽聞佛法的習慣是重要的。
不依止老師,自己雜學最招損。有關後生一大事的師父(老師),不是到處都遇得到的。
「南無阿彌陀一呼喚聲南無阿彌陀被喚回慈親的故鄉」。
「念念稱名常懺悔到現在才發現放眼盡作慚愧事」。
贈 給 重 病 人 ( 枕 邊 的 話 )
瑞 劒
「如來在淨土等著汝喔!慈親在等汝喔!不用擔心。就這樣地去就這樣地去」。
「就以初生的面目,佛的慈悲好大,所以一定能往生,一定能往生。大悲的慈親等著喔 就這樣地喔就這樣地喔南無阿彌陀佛」。
法 悅
○ 無論如何也不能往生,有本願故能往生。
○ 好懷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外無話可説。
○ 就如被風吹,被風吹倒了就那樣倒著,稻草人哉。(喩自然)
○ 雨聲有人聞雨聲。
○ 如來正覺花香暫宿。
○ 本願力好大背著地獄往極樂。
○ 千萬人法衣的文字言句哀哉哀哉無人脱衣。
○ 脱也好着著衣就那樣地不脱而褪峰頂松風。
○ 珠玉六篇(《教行信證》)不捨身命讀的人不是讀唯被大悲的慈親抱著走被祖師的法語吸引唯仰耳。
○ 生也好死也好皆與佛同行。
○ 本願圓頓一乘三世業障念佛聲。
○ 滔滔千萬言不如鄉下老婦的啊啊真可貴之相。
○ 心被呼喚聲的慈悲打動忘我西彼岸。
○ 南無阿彌陀佛聞南無阿彌陀佛即往生已定時過去未來和現在三世的業障悉為讚嘆名號的聲音。
○ 慈悲的箭飛來筆直地歸命。
○ 慈親在没事没事。
○ 想要想要的夢醒了不得不救的慈悲歡喜。
○ 九十年研究佛法的結果只有一個本願名號被喚回歸慈親的故鄉。
○ 所謂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追著跑給佛追的人逮住帶走呀。
○ 夜闇被波浪呑噬無依靠的小船。(喩人生無常)
○ 比東山渡海還更不思議女人成佛。
○ 佛法不是聞不是信唯 呼喚聲響著。
○ 佛法不是聞了聽到了唯 呼喚聲響著。
○ 更無叫體驗的體驗今初聞南無阿彌陀佛喔。
○ 乏味之世亦念念憶佛這分喜悦呀這分法樂呀。
○ 夜闇路也不知是哪條時阿彌陀如來牽著我的手本願力好大呀。
○ 整天整夜若不生者襲來這是如來的肉聲。
○ 蟬蛻佛心人聲涼。
○ 今心已遮雲被看被知往極樂。
○ 南無阿彌陀佛的力量是阿彌陀如來的慈悲聲。
○ 今天又能拜見光顔巍巍的佛臉真歡喜真想念。
○ 徹徹底底地想看看「誰」之一字是誰在聽聞是誰獲得信心呢?
○ 聞的我没有而能聽到不思議哉。
○ 最三聽到了也好聽得到也好不在那樣的地方打轉喔。
○ 本願力的他力的慈悲的呼喚聲因為用想往生想往生的自力心聽聞所以才不行。
○ 仰不可思議的彌陀誓願是不可思議外没有佛法。
○ 本願力好大呀連信心都忘記在娑婆往極樂。
○ 願力往生南無阿彌陀道有我的往生已成就歡喜的話為道主人彌陀如來在招手真是幸運兒。
○ 不知本願力是無限無窮而玩弄知解分別説這道那。
○ 信心是願力無窮的大虛空視無窮為無窮是無窮無盡之味喔。
○ 本願力之大連自己也不知道就那樣地本願力好大呀地讚嘆願力此外没有臨終説法喔。
○ 渾身説法是佛法從眼從臉從手脚置身是病人的話那是無上的臨終説法。
願 力 往 生
南無阿彌陀佛決不丟下你喔的念力中佛凡於此冥合這是如來的本願力無礙光佛的悲智光明充滿宇宙無邊際
超越時空無量劫響流十方大正覺二利圓滿不思議哉願力往生真可貴憶念本願力憶念即念佛念佛則南無阿彌陀佛啊啦真有趣真有趣
編 集 後 記
《法雷》創刊號發行後已二個月,受到多方大德對本誌的讚辭,實在是慶喜之事。出版社的永田文昌堂亦存庫不多,更令人驚喜佛天的加護和求法之人的熱誠,在此對贊助的大家深表謝意。原本是受執筆者稻垣老師日夜報恩的「大悲傳普化」、「令法久住」的念力之賜,是信心的大人格、信德所致。唯不得不仰願力不思議、佛法力不思議。願此書能普及。
有關卷末的英文,收到倫敦大學的講師稻垣久雄博士將寄稿來的朗報,今後大家皆拭目以待。如衆所周知,久雄博士是瑞劔老師的二公子,真宗學會在西本願寺門主臨席下,去年夏天,在北歐之地的英國正式成立了。久雄博士和英國佛教會的指導者傑克・奥斯汀氏共為該會的主導者。敬請期待。

昭和五十二年一月二十日
編集者野瀬瑞黙
註:翻譯此書時,正値瑞黙老師八十七歳(二○一○年)
淨 土 真 宗 的 精 髓 (英文原文附於後)
稻垣最三(瑞劔) 中譯覺雲
(二)
釋迦牟尼佛,是一位覺悟的人,教給人們絕對的實相以及如何修證的方法。佛給人們提供了許多種證悟佛性的修行方式。在淨土真宗看來,佛所教導的自力修行最終皆是導向他力的修行。佛來這個世界是為了完成阿彌陀佛的本願與慈悲。釋迦牟尼佛的使命,首先是讓人們歸依佛的教法,然後為了救度衆生,再留阿
彌陀佛的教法給他們。
報身佛和極樂淨土是阿彌陀佛純粹功德的自我顯現。真如的德用化為阿彌陀佛的報身與淨土。極樂淨土即是真如的具體顯現。阿彌陀佛救度所有受苦眾生的慈悲與本願,源自於實相般若。阿彌陀佛的本願成了誓願並產生力量。願力成就為報身與淨土。阿彌陀佛的名號代表著願力,含藏著所有阿彌陀佛的意義。通過名號,阿彌陀佛將真如的所有功德傳達給行者。領受阿彌陀佛功德的行者,就可以往生到他的極樂淨土。往生到極樂淨土的人,即可開般若眼,聞見實相,成為覺者。
(三)
淨土真宗的信仰不同於普通的信仰。這是他力的信仰,即阿彌陀佛回向的信仰。領受信心很難,因為人習慣性地依賴自己並頑強地憑靠自力。但是,行者如能像嬰兒一樣信任母親的話,無疑無慮地歸順阿彌陀佛的呼喚聲,那麼領受信心就很容易、很快。
彌陀呼喚眾生:汝正念直來,不要擔心汝所造的罪業。不要擔心掉入憤怒的火河或貪愛的深谷。我能護汝,並帶汝到安全的所在。跟隨我的呼喚聲,你就會被救度,你是我的孩子,我是你的慈親。我已將所有的寶貝都給你了。
趕緊來我這裡吧。行者唯一要做的就是順從。
無需因為沒有功德、智慧而傷心,亦無需擔心自己的罪業深重。阿彌陀佛就這樣地救是人。
(四)
1、阿彌陀佛已將我們的救度成就在他的名號中「南無阿彌陀佛」;他已成就我們往生淨土的因。
無需信心;無需修行。信心與修行皆在名號中。
2、阿彌陀佛已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工作;我們往生淨土的因和果與他的成佛密不可分。他已成就自利利他圓滿之正覺。
3、阿彌陀佛的誓願超越我們的理解佛呼喚我們,願令我們歸依佛,順從佛的呼喚,即是敬信佛的救度誓願。我們就這樣地被不可思議的願力救度。
4、阿彌陀佛的偉大誓願建立在超驗的智慧上;名號包含著真如的所有功德領受誓願和名號的不思議為不思議的就是信心。
5、我們就這樣地被救;我們,煩惱熾盛、罪惡深重,就這樣地被救,赤裸裸,雙手空空,就這樣地被救,願力真不可思議,真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