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会简介
1
最新消息
2
第二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3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御文章》第二帖第一通 御疏浚章(直译文修润版)抑,於这次一七个日报恩讲之间,听到多屋内方(会馆住职夫人)和其他之人,皆大概蒙赐决定信心之缘由。可喜可贺本来愿望不可过於此。虽然如此,若那样地放弃的话,则信心亦应会消失,可言「再再疏浚信心沟,弥陀法水令畅流」之事是仿佛有。就彼,以女人之身是皆被十方、三世诸佛所舍弃了(指诸佛没有女人成佛愿)之身,若是阿弥陀如来的话则方诚惶诚恐地皆御在救助哟。其故,女人之身者说为无论如何成了真实心,亦疑心深,又,物等可忌讳之思心(迷信心)者更觉难消失。特别在家之身者,即使就於世路(世间路)又借口於子孙等事,皆唯独沈溺於今生,这般早已可眼见而虽知无常之人界为老少不定之界,但唯将今现在沈沦了三途、八难之事,丝毫都不担心,而徒明徒暮(虚度日夜)者,是常人之习气也。言肤浅亦愚痴也。依此,一心一向地归於弥陀一佛的悲愿,深深奉凭,而使舍修诸杂行之心,又,亦皆使放弃愿追从诸神、诸佛之心,那么,「称为弥陀如来者,为了斯等如我等般肤浅之女人呀,因为是蒙赐发起本愿故,诚佛智的不思议」地信,而「我之身者恶业之徒然者也」地思定(领悟),可持深深归入如来之心。那么,「此信之心也好念之心也好,皆从弥陀如来的御方便令使发起者也」地应思。即将这样地心得,说为获得了他力信心之人也。又,将此之位,或者称为「住正定聚」,亦称为「至灭度」,亦称为「至等正觉」,亦称为「等同弥勒」也。又亦,称之为「一念发起的往生决定了之人也。如此心得而后的称名念佛者,「奉报蒙弥陀如来的,赐与容易决定我等之往生,其御欢喜呀之御恩的念佛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就此,首先应善加给与遵守当流的规定。其之理由者,千万要注意,若赐与领解如今般的信心之原样的话,则深深藏置於身中(内心),对他宗、他人而不令见其色,又亦不可谈说信心之样。亦将一切诸神等等,我即使不信也,亦不可忽视。将如此信心之人也好、其表现也好皆佳之人,圣人亦是仰赞为「是善心得(领解)信心之行者也」。唯应深深将心留於佛法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第五,十二月八日,书之,而献给本山的多屋内方。此外,若犹尚有疑问之事者,则应再给与提问也。所送寒暑,五十八岁御判(画押、书判)。为了后代之证据作书置,亦成为法之言语的遗言吧!《御文章》第二帖第二通 全部接引章(直译文修润版)抑,於开山圣人之御一流者,夫,是以云为信心之事被为先。言其信心者於说是什么作用啊,为了是无善造恶我等般的肤浅之凡夫,容易不难往生到弥陀的净土之出发(开始)也。若无法获得此之信心的话,则无法往生极乐,而应堕在无间地狱者也。依之,欲使取其信心之样者,於云为如何?夫,深深奉凭弥陀如来一佛,而不挂心於其余的诸善、万行,又於诸神、诸菩萨,失却但使成今生的祈求之心,又,亦使舍弃言恶、自力等之邪念,而将一心一向地信乐弥陀而无二心之人,弥陀者必以遍照的光明,赐与摄取其人而不舍者也。於这样地取信之后,睡也好起也好皆常称念佛者,奉报彼弥陀的赐与救助我等之御恩的念佛也地应心得。方将这样地心得了之人,诚可言为是善取当流的信心之正义者也。此外,犹言说有信心之事的人若是有者,则大错特错也。全皆不可接引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今,於此文所记之旨趣者,当流亲鸾圣人蒙赐劝化信心之正义也。如果善加心得了此文之人人者,绝对不可对他宗、他人,谈论此信心之样。又,亦以其余一切的佛、菩萨,并诸神等,我只是不信而已也。不可刻意轻慢之。此诚然,於弥陀一佛的功德中,一切诸神皆包含地应思者也。总之於一切诸法不可成诽。以此而可名为善守当流的规定之人。因此,圣人曰:「纵使被说为盗牛人,亦不可被见为若后世者、若善人、若佛法者之样地表现」(改邪钞・三)地正被仰言了。善加心得此之旨,而念佛者应修行者也。文明第五,十二月十二日夜书之。 《御文章》第二帖第三通 神明三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夫,於当流开山圣人所赐与弘扬之一流中,大家於致劝化,其不同是有之时,总之,往后者,本山多屋(会馆)坊主以下,其他拜读了一卷的圣教也好,又来聚集的人人也好,甚至各自於本门下挂了其名之辈也好,皆以此三个条的篇张,而令使存知之,应自今以后致上其之成败(负起成败之责)者也。一、诸法、诸宗共不可诽谤之。二、不可轻慢诸神、诸佛、菩萨。三、应使取信心而遂报土往生之事。遵守右斯三个条之旨,深深存蓄於心底,於不以此为本之人人的话,则应禁止出入此本山者也。抑,自去年文明第三历仲夏左右,出华洛(京都),而同年七月下旬时,已经在此本山风涛汹涌之在所占(建立)草庵,而此四个年中使居住之根本者,非别之道理,为了以此三个条之姿,於彼北国中,欲让本流信心未决定的人,成同一味的安心之故,直至今日今时令使堪忍之处也。因而,若以此旨趣而信用之的话,则诚应是此年月在国之本意者也。一、称为神明者,夫,悲心忆念於佛法皆无信之众生的,空堕地狱之事,为了无论如何皆欲救度之,权现为神,而以些许之缘,将之作为方便,而终究为欲使劝入佛法之方便,赐与示现为神者也。此故,於今时的众生,若信凭弥陀信心决定而称念佛,成为可往生极乐之身的话,则一切神明者,应反而认为我之本怀,给与欢喜,而赐与守护念佛的行者时,虽没特崇信神,但亦皆唯包含於信凭弥陀一佛之中故,虽不特别依凭但亦有信之道理故也。一、於当流之中,诽谤诸法、诸宗之事不可然。因为何者皆是释迦一代的说教,故如说修行者则应有其益。虽然如此,末代如我等般在家止住之身者,於圣道诸宗之教皆不及故,我不信凭之而已也。一、称为诸佛、诸菩萨之事者,夫因为是弥陀如来的分身故,为了十方诸佛是本师、本佛故,若奉归阿弥陀一佛者,则有即归诸佛、菩萨之道理有故,於阿弥陀一体之中,诸佛、菩萨者皆悉包含也。一、开山亲鸾圣人所御在劝化,言为弥陀如来的他力真实信心者,使舍诸杂行,而以专修专念、一向一心地,归命弥陀,作为信乐本愿之体。此故,如从先达(前辈)传承般,将弥陀如来的真实信心,亦屦次地,自他力所被授与之佛智不思议也地心得,因而一念的话,则决定为往生治定的时刻,而其时若命延长者则自然及於多念之道理也。依此,平生之时一念往生治定之后的佛恩报尽所称之多念的称名也。此故祖师圣人御相传一流之肝要者,唯只能限於此信心一个。以不知此为他门,以能知此为真宗之证据。此外,必定於外相,不可对他人显现当流念佛者之姿。以此而可名为获得了真宗的信心行者的表现之范本处,如件(如前文所记)。文明六年甲午正月十一日书之。 《御文章》第二帖第四通 超世之本愿章(直译文修润版)「夫,申称弥陀如来超世之本愿者,是为了末代浊世造恶不善如吾等的凡夫,蒙赐发无上的誓愿故也。然者,亦将之如何样地持心,如何样地信弥陀,而可往生到彼净土呢?更无其之分别。可详细赐与教之」?答曰:「末代今时之众生者,唯一心一向地奉凭弥陀如来,而虽亦不并信余之佛、菩萨等,但亦将一心一向地归命弥陀一佛之众生,无论如何地罪深,也以佛的大慈大悲而欲救助地赐与发誓,放大光明,御在摄取於其光明中故,将此意於《经》者,蒙蜴说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此故,於可言为五道、六道之恶趣,将既已应赴之路为弥陀如来的愿力不思议,而赐与闭塞之也。以此之原由又於《经》者,是被说为「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故,信如来的誓愿而无一念的疑心时者,无论如何想要堕入到地狱,亦是被弥陀如来的摄取光明摄取去了之身者,亦不依我的计度堕到地狱而成可往生极乐之身故也。为这样的道理时,若是昼夜、朝暮雨山般地蒙受如来大悲的御恩之吾等者,则唯於口常称念称名,而唯为了报谢彼之佛恩,应称念佛而已也。是即可言为获得了真实信心之相者此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二月十五日夜,想起大圣世尊入灭之昔,而於灯下,拭老眼染笔毕了。满六十 御判(花押) 《御文章》第二帖第五通 数珠章(直译文修润版)抑,於此三四年之间,见及本山念佛者的风情(体态),诚因而是无使决定他力之安心的份。其故者,亦无持一串的数珠之人。这般地正将佛被把捉於手了。圣人是全无仰说:「可舍弃数珠而拜佛吧」之事。然而,即使不持数珠,为了往生净土者亦唯他力的信心一个而已也。於彼者应不有碍。首先是大坊主身分之人者,即使亦披袈裟、持数珠亦应没问题。依之,而获得了真实信心之人者,必定亦出於口,又於色亦能见其之相也。然者,今时者更使觉得殊胜地获得了真实信心之人,至稀也。彼者是何故啊,连弥陀如来的本愿之为了我等是相应尊贵呀般,皆於身不觉故,总是以信心之全体,依我心得颜(领解脸)的原故,连听闻任何事,皆只认为彼之事而已,亦皆无确确实实地入到耳,唯模仿人而已之体态地令见了。依此之程度的话,则连自身的往生极乐今皆使觉得如何危险也。况且连劝化门徒同朋之仪(事),皆是决不可能有。依如此之心中的话,则今度的报土往生亦不可也。哎呀呀遗憾之事呀!唯可深深沈心在思案。诚以,人者出息不待入息之习也。千万无疏忽地应将佛法入心吧,而信心决定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二月十六日於早朝(早上),俄然(忽然)染笔毕了而已。《御文章》第二帖第六通 规定.他力信心章(直译文)抑,善听闻当流他力信心之旨趣,而使决定之人此若有者,以彼信心之原样而藏置心底,不可对他宗、他人谈论。又即使於途中、大道我等之所在等,亦不可无忌惮显露於人,或赞叹之。其次者,即使向守护、地头方,亦说「我是获得信心」,而应无疏略之仪无地愈加全然作公事(税收负担等)。又,亦不可疏忽诸神、诸菩萨。此皆含笼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中故也。特别地,於外者以王法作为表,於内心者深蓄他力的信心,而应以世间的仁义(道德)为本。是即,於当流所制定的规定之旨趣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年二月十七日书之。 《御文章》第二帖第七通 五戒.易行章(直译文修润版)静思惟者,夫受生人界之事者,诚依能持五戒之功德力而成。此是大稀有之事啊!但人界之生者仅一旦(一时)之浮生(无常之人生)也,后生者永生之乐果也。纵使说夸荣华过多荣耀,亦是盛者必衰,会者定离之习故,非可久持,唯五十年、百年间之事也。那亦老年不定地闻之时者,诚因而少依靠。依此,而今时的众生者,应「得他力的信心,而欲遂净土的往生」地思也。抑,於欲使取其之信心者,更智慧亦不要,才学亦不要,富贵和贫穷亦不要,善人和恶人亦不要,男子和女人亦不要,唯使舍诸杂行而以归正行为本意。言归其之正行者,任何样(计度、造作)亦无,唯一心一向地奉凭弥陀如来之道理而已也。将这样地信之衆生摄取於遍照光明之中而不给与作舍,若一期之命尽了者,则必定赐送净土也。依此一念安心一个而往生净土之事呀,哎呀,样(造作)亦不要易取的安心呀!此故将言安心之二字,训读为「安(易)之心」者此之意也。更任何的造作皆无,应依一心一向地使参凭(使去信凭)如来之信心一个,而可往生极乐,哎呀,易心得的安心呀!又,哎呀,易行的净土呀!依此,而於《大经》者被说之为「易往而无人」了。此之文意者,可言为「若取安心而一向地信凭弥陀者,则到浄土者能易往,但若是取信心之人稀者,则去净土者易往而无人」者,此经文之意也。於如此心得之后者,於昼夜、朝暮所称之名号者,应唯奉报大悲弘誓的御恩而已也。反覆再反覆地留心於佛法,存知易取的信心之旨趣,而必定可遂今度一大事的报土往生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年三月三日清(清晨)书之。 《御文章》第二帖第八通 本师本佛章(直译文修润版)夫,十恶、五逆的罪人也好,五障、三从的女人也好,皆空被漏於十方、三世诸佛的悲愿,而是被舍尽如我等般凡夫也。然者,爰(於是)称为弥陀如来者,是三世十方诸佛的本师本佛故,为久远实成的古佛,只有弥陀如来以如今般是被诸佛所舍之末代不善的凡夫、五障三从的女人,而发起云为「我独自一人欲救助」之超世大愿,平等欲救助我等一切衆生地赐与发誓,发起无上的誓愿,而已经成为阿弥陀佛之御在了。若不一心一意地奉凭此如来者,则末代的凡夫,往生极乐之道,二、三皆不可有者也。依此,而将亲鸾圣人所御在劝的,云为他力信心之事,使善存知了之人者,必十人者十人全部,皆可往生彼净土。然者,就思欲取此之信心而往生彼弥陀的报土,亦应怎样地持心,而怎样地心得(领解)作为其之信心呢?恳切思欲闻之也。」答曰:「夫,言当流亲鸾圣人所蒙赐教化的他力信心之旨趣者,任何样亦无,若我身是肤浅罪深之身啊地思,而一心一向地奉凭弥陀如来,使舍诸杂行而成专修专念的话,则必被使致上摄取於遍照的光明中也。是真实地,我等往生决定之相也。此后犹应心得之样者,依一心一向归命弥陀之一念信心,而於早已往生治定之后者,行、住、坐、卧於口所称了的称名者,报尽蒙弥陀如来的,赐与容易决定我等往生的大悲御恩之念佛也,地应心得也。是即可言为决定了当流的信心之人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年三月中旬。 《御文章》第二帖第九通 忠臣贞女.外典章(直译文修润版)抑,就奉凭阿弥陀如来,将其余的万善、万行,既起名为杂行而可嫌,其意若是为如何啊,夫,弥陀佛的御在誓愿之样者,可言为「将一心一向地信凭了我之衆生,即使为如何罪深之机也,亦欲赐与救助」之大愿也。然者,言一心一向者,於阿弥陀佛而不并二佛之意也。於此之原故,即使於人间,亦不先将主成一人的话则不信凭之道理也。因此於外典(佛教以外之经典)之语可说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并二夫」。阿弥陀如来是为三世诸佛的本师、师父故,於信凭了其师父之佛者,如何弟子之诸佛会不给与欢喜耶?以此之原由,应善加心得。那么,於可言为南无阿弥陀佛之行体(行之当体,成为衆生往生之因行)者,一切诸神、诸佛、菩萨也好,其他万善、万行也好悉皆含笼之故,有何不足哉而应留意於诸行、诸善耶?既已使言为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者,是万善、万行之总体故,愈加可依凭也。依此,而若是将彼阿弥陀如来,如何信凭、如何信,而可遂彼极乐往生啊,则任何样(造作、计度)亦无,唯「我身是极恶深重的肤浅者故,将为不赴地狱的话则皆无可赴处之身,诚惶诚恐亦蒙弥陀如来一佛赐与发起云为欲救助之誓愿」地深信,而若发起一念归命的信心者,则诚被宿善的开发所催促,由佛智赐与他力的信心之故,指佛心和凡心成一之处,言为信心获得的行者也。於此后者,「唯即使睡也好即使起也好皆无间隔地,令称念佛,而应深深报谢大悲弘誓的御恩而已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岁三月十七日书之。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通 夫当流圣人.佛心凡心章(直译文修润版)「夫,云『当流亲鸾圣人所御在劝化的一义之意』者,是首先以他力的信心使作为肝要了。若不详知此言『他力的信心』之事的话,今度一大事的往生极乐者,真以不可堪地,经、释共同明确地令见了。因此,就於即使「存知其他力信心之相,而欲遂真实报土的往生」地思,皆亦如何样地持心,又亦如何样地持机而可遂彼之极乐的往生呢?没在详知其之旨。可恳请赐教。听闻彼,而愈加欲取坚固的信心地思也。」答曰:「抑,称为『当流他力信心之趣』者,强调连我身之罪深亦不挂心,唯一心一向地奉凭阿弥陀如来,而斯等十恶、五逆的罪人也好,甚至五障、三从的女人也好,皆蒙赐与救助之不思议的誓愿力啊」地深信,而因为更一念皆无疑本愿之心,诚惶诚恐地亦如来之善知其心,而既已将行者的恶心,和如来的善御心赐成同者也。以此之原故,可言为『佛心和凡心成一体』者此意也。依此,被参(去)摄取於弥陀如来的遍照光明中,而一期之间者住於此光明中之身也地应思。那么,命亦尽了时,速赐与送往真实的报土也。然者,此之难能可贵、尊贵的弥陀大悲之御恩,若为如何可报啊的话,於昼夜、朝暮者唯能称念称名念佛而已,可奉报彼弥陀如来的御恩者也。此之意即,可云为『当流所立的,一念发起,平生业成』之仪(风貌),此也地应心得。因此,这样地,一心地奉凭弥陀,也任何功劳都不要,又因为云「取信心」也容易,所以成佛往生极乐之事更犹容易。啊啦,尊贵的弥陀本愿呀!啊啦,尊贵的他力信心呀!更於往生无其疑。然而,於此后,犹就於身之行为,有应善心得此旨之道。夫一切神也好称为佛也好,都为了欲使取今此所得的他力信心一个之方便地,赐与示现为诸神、诸佛之原由故也。然者,一切的佛菩萨也好,因为原本为弥陀如来的分身故,皆悉於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地奉归命之内,都含笼之故,不可疏略地思者也。又於此外,犹有应心得之旨。夫於若在国家者守护方(政府官员)、若在处所者地头方(地方官员),『我是崇敬佛法获得信心之身也』地说而疏略之仪,决不可有。应愈加专奉公事(公家的事)者也。指如斯心得了之人,可称为信心发得而愿后生(专愿来世的往生极乐)之念佛行者的行为之本啊!是即可名为遵守佛法、王法为旨之人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年五月十三日书之。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一通 五重之义章(直译文修润版)夫,当流亲鸾圣人的劝化之旨趣,近年於诸国为种种不同。是大大肤浅之次第(情形)也。其故者,首先於当流是以他力的信心而将凡夫的往生被作为先之处,将其信心方面搁置不谈论,而於其劝言可说曰:「不忘自十劫正觉之初,蒙弥陀如来御在赐与决定我等的往生之事,即信心之相也」。此,更是无归命弥陀,而获得他力信心的份。然者,无论说是如何知道自十劫正觉之初,蒙赐决定我等的往生之事,若亦不善知我等可往生的他力信心之由来者,则於极乐者不可能往生也。又,於某人之言曰:「纵使言为归命弥陀,善知识若无者则亦徒然之事也。此故,於我等的话唯可信凭善知识而已」云云。是亦,未美妙地获得当流的信心之人也地使闻了。抑,言善知识之能(职能)者,唯可「应一心一向地奉归命於弥陀」地,劝化人而已也。依此而立了五重之义(因缘)。一者宿善,二者善知识,三者光明,四者信心,於五者名号(此处指称名),此五重之义若不成就者,则往生者不可能成就地使见了。此故,言善知识者可言「请归命阿弥陀佛哟」的使者也。宿善开发(获得)而若不遇善知识者,则往生者不可能成就也。虽然如此,舍弃所归的弥陀,而唯可以善知识为本而已之事,为大错特错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年五月二十日 (注):「五重之义」者,示他力信心获得的过程。依「宿善」而得遇「善知识」,闻本愿之法(光明),依「光明」的力用,而成为「信心」获得之身,因为获得他力信心,就必具「名号」地称名念佛出来呀。《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二通 人间五十年.四王天章(直译文修润版)夫,於回顾视人间的五十年,相当於可言为四王天之天的一日一夜。又以此四王天的五十年为等活地狱的一日一夜也。依此,而衆人无论如何皆不想要堕地狱受苦之事,又亦不分别往生净土而欲受无上乐之事,徒明(徒然度日)空送日月,更连决定我身之一心的份亦确确实实皆无,又亲眼拜阅一卷的圣教之事亦无,说一句的法门而劝化门徒之义亦无。唯朝夕者寻暇,以枕为友而欲睡卧之事,诚因而非肤浅之原由耶?应静静廻心思案也。此故,自今日今时起,在於不如法懈怠(不用心於佛法)之人人者愈加思欲决定信心,而欲遂真实报土的往生之人,方真实地亦可成为其身之德。是又可成就自行化他的道理地应思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时文明第六,六月中(中旬)之二日(即十二日),於非常炎天之暑气,任笔而书记之毕了。《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三通 御䄂章(直译文修润版)夫,云「善守当流所置定的规定」者,对於他宗也好世间也好,皆以不将我一宗之相,使显见於人的眼目般地表现作为本意也。然,最近在当流念佛者中,刻意地令见於人的眼目而显露一流之相,以此思显我宗的名望般,特别可思欲贬损他宗。是言语无法形容的恶样也。更深相违背圣人御在规定之御意。其故,正仰说「即使被说为是盗牛人,亦不可令见当流之相」了。以此御言,应好好地心得。其次,思欲详知当流安心之趣的人者,亦不强调要智慧、才学,男女、贵贱亦不要,唯「我身罪深肤浅无知者也」地思及,「甚至连斯等之机都蒙赐与救助之佛者,只有阿弥陀如来而已也」地知,变成任何样(计度、造作)亦无地一迳儿紧紧使去缠住此阿弥陀佛御袖的思念,而「赐与救助后生呀」地申(仰)信凭者,此阿弥陀如来者深深益加欢喜,而从其御身放八万四千的大光明,可摄取其人而赐置於其光明之中。因此,将此意,於《经》者方称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摄取不舍」地应心得。那样的话我身之要成佛之事者,任何麻烦(费事)亦无。哎呀,殊胜的超世本愿呀,难能可贵的弥陀如来之光明呀!若不奉值此光明之缘的话,云从无始以来的无明业障恐怖病治愈之事者,更以不可有者也。然,被此光明之缘所催,有宿善之机,云「他力的信心」之事者今既已获得了。称为是全然从弥陀如来御方,御在授与了的信心者,立即明确地被告知了。斯故,非行者所发起的信心。言「弥陀如来他力的大信心」之事者,今方明确地被告知了。依此,亦承蒙一度获得了他力的信心之人者,皆如善思量弥陀如来的御恩之难能可贵般,而为了报谢佛恩者,应常奉称称名念佛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年七月三日书之。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四通 秘事法门章(直译文修润版)夫,可言於越前国(今福井县)所弘扬的秘事法门(注1)之事者,更非佛法。肤浅无知的外道法也。信此者,是可永沈於无间地狱之业的徒然事也。将此秘事,犹亦执心而思为肝要,谄谀欲匡骗人者,决不可追随,速急离开说秘事之人身旁,速将所授的秘事,其原样地忏悔,而应表白於人者也。抑,详知当流劝化之趣,而思欲往生极乐之人者,首先应存知云为「他力的信心」之事也。夫言「他力的信心」者,若说「如何之重要啊」者,如斯等肤浅的我等凡夫之身,容易可往生净土之用意(注2)也。言「其他力信心之相」者,若说「是什么事啊」者,任何样亦无,唯一迳儿一心一向地奉凭阿弥陀如来,而「赐与救助呀」地思之心一念发起时,必定阿弥陀如来之垂放摄取的光明,而如其身之在娑婆般,摄置於此光明中之御存在也。是即,我等往生决定了之相也。因此,申言「南无阿弥陀佛」之体者,我等获得了他力的信心之相也。言此「信心」者,「使显此南无阿弥陀佛的由来之相也」地应心得也。因此,我等依取今之他力的信心一个,而可容易往生极乐之事呀,更任何的疑心亦无。哎呀,殊胜的弥陀如来他力之本愿呀!以此难能可贵呀的弥陀之御恩,若是如何作而可奉报啊的话,唯有睡也好起也好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使称念,而应报彼弥陀如来之佛恩也。因此,若是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之心者为如何啊的话,有了阿弥陀如来的御救助之事的,「难能可贵呀尊贵呀哟」地思,而欢喜称念彼之心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年七月五日 注1、(一)将所主张的教义,通过秘密的仪式传授法门。是异安心。(二)用种种方法让人起心理变化,以那是信心获得地教秘事法门者,近年於越前国正盛。注2、在此处云信心是往生的正因。《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五通 九品长乐寺章(直译文修润版)抑,於日本建立净土宗的诸家,即使西山、镇西、九品、长乐寺(注一),而其他亦分成了很多。是即,法然圣人所赐与劝化之义者虽然一途也,但是或者依圣道门昔日的人们呀,於来参诣圣人而给予听闻净土的法门,由於美妙的其之道理没有留於耳(入心),而尚未放弃我本宗(本来的宗派)之意,反而由於欲将彼引入净土宗地作,而其之不同是有。虽然如此,不可有勉强诽谤此之事。肝要者,唯善存蓄我一宗的安心,而只应自身亦决定、亦劝化人而已也。夫,当流安心之相若为如何啊者,首先「我身者十恶五逆、五障三从的徒然者也」地深思彻底,而於其后应思之样者,「以斯等肤浅无知之机,为本蒙赐救助的弥陀如来不思议之本愿力也」地,深深奉信而些许亦无疑心者,必定弥陀可赐与摄取。此之心,方即可称为「获得了他力真实的信心之相」也。欲一念取得如此的信心之事者,更任何样(计度,造作)都不要。哎呀,易心得(领受)的他力之信心呀!哎呀,易行的名号呀!然者,言「取此之信心」亦非别事者,心得(领受)分明了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即他力信心之体也。又,言「南无阿弥陀佛」者,若为如何之意啊地说者,言「南无」二字者,即欲能往生到极乐(欲生我国)地愿,而深深地奉凭弥陀之意也。那么,言「阿弥陀佛」者,怜悯如此奉凭之衆生的御存在,虽是从无始旷劫以来的恐怖罪咎之身,但依遇弥陀如来的光明之缘,悉由於无明业障的深重罪咎忽尔消灭,而既已住於正定聚之数。故可言为「舍弃凡身而证佛身」之意,即所谓阿弥陀如来也。因此,将言「阿弥陀」之三字,有训读为「摄、助、救」的由来之故也(注二)。於这样地信心决定而后者,唯常思念承蒙弥陀如来的佛恩之事,而称说称名念佛故,那方可契合於真诚奉报弥陀如来的佛恩之道理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文明六,七月九日书之。   证如上人 花押注一:1、西山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善惠房证空所传的系统。以证空昔住北尾往生院(三钴寺)而得名。主张念佛一类的往生,虽由於作为诸行的话不能往生,但若说舍自力心的话,诸行就其原样地成为念佛行。2、镇西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圣光房弁长所传的系统。弁长在乡里镇西(久州)布教而有此名。主张说是本愿行之念佛也好非本愿行的诸行也好都共得往生报土之二类各生说。3、九品寺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觉明房长西所传的系统。以长西就住於洛北九品寺而有此名。主张念佛以外的诸行亦是作为本愿行之诸行本愿义。4、长乐寺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皆空房隆寛所传的系统。以隆宽住长乐寺而有此名。是依多念的称名作为临终的往生成确实的,亦称呼为「多念义」,以隆寛自身的教学作为多念义的不是适切。注二:言「摄、助、救」者,言依用了相传为空也所作《六字口传》之语。然其之意者,依著亲鸾圣人所言:「因为摄取而不舍,奉命名为阿弥陀」(和赞.82)。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69.html 第二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 2024-05-11 2025-05-11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69.html
台北法雷念佛会 108 台北市万华区广州街106号4楼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69.html
https://schema.org/EventMovedOnline https://schema.org/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
2024-05-11 http://schema.org/InStock TWD 0 https://www.taipei2.url.tw/hot_386169.html
https://www.taipei2.url.tw/ 台北法雷念佛会
台北法雷念佛会
《御文章》第二帖第一通 御疏浚章(直译文修润版)抑,於这次一七个日报恩讲之间,听到多屋内方(会馆住职夫人)和其他之人,皆大概蒙赐决定信心之缘由。可喜可贺本来愿望不可过於此。虽然如此,若那样地放弃的话,则信心亦应会消失,可言「再再疏浚信心沟,弥陀法水令畅流」之事是仿佛有。就彼,以女人之身是皆被十方、三
第二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

第二帖 第一通~第十五通

《御文章》第二帖第一通 御疏浚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於这次一七个日报恩讲之间,听到多屋内方(会馆住职夫人)和其他之人,皆大概蒙赐决定信心之缘由。可喜可贺本来愿望不可过於此。虽然如此,若那样地放弃的话,则信心亦应会消失,可言「再再疏浚信心沟,弥陀法水令畅流」之事是仿佛有。

就彼,以女人之身是皆被十方、三世诸佛所舍弃了(指诸佛没有女人成佛愿)之身,若是阿弥陀如来的话则方诚惶诚恐地皆御在救助哟。

其故,女人之身者说为无论如何成了真实心,亦疑心深,又,物等可忌讳之思心(迷信心)者更觉难消失。特别在家之身者,即使就於世路(世间路)又借口於子孙等事,皆唯独沈溺於今生,这般早已可眼见而虽知无常之人界为老少不定之界,但唯将今现在沈沦了三途、八难之事,丝毫都不担心,而徒明徒暮(虚度日夜)者,是常人之习气也。言肤浅亦愚痴也。

依此,一心一向地归於弥陀一佛的悲愿,深深奉凭,而使舍修诸杂行之心,又,亦皆使放弃愿追从诸神、诸佛之心,那么,「称为弥陀如来者,为了斯等如我等般肤浅之女人呀,因为是蒙赐发起本愿故,诚佛智的不思议」地信,而「我之身者恶业之徒然者也」地思定(领悟),可持深深归入如来之心。

那么,「此信之心也好念之心也好,皆从弥陀如来的御方便令使发起者也」地应思。即将这样地心得,说为获得了他力信心之人也。

又,将此之位,或者称为「住正定聚」,亦称为「至灭度」,亦称为「至等正觉」,亦称为「等同弥勒」也。

又亦,称之为「一念发起的往生决定了之人也。如此心得而后的称名念佛者,「奉报蒙弥陀如来的,赐与容易决定我等之往生,其御欢喜呀之御恩的念佛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就此,首先应善加给与遵守当流的规定。其之理由者,千万要注意,若赐与领解如今般的信心之原样的话,则深深藏置於身中(内心),对他宗、他人而不令见其色,又亦不可谈说信心之样。亦将一切诸神等等,我即使不信也,亦不可忽视。将如此信心之人也好、其表现也好皆佳之人,圣人亦是仰赞为「是善心得(领解)信心之行者也」。唯应深深将心留於佛法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第五,十二月八日,书之,而献给本山的多屋内方。此外,若犹尚有疑问之事者,则应再给与提问也。

所送寒暑,五十八岁御判(画押、书判)。

为了后代之证据作书置,亦成为法之言语的遗言吧!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二通 全部接引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於开山圣人之御一流者,夫,是以云为信心之事被为先。言其信心者於说是什么作用啊,为了是无善造恶我等般的肤浅之凡夫,容易不难往生到弥陀的净土之出发(开始)也。

若无法获得此之信心的话,则无法往生极乐,而应堕在无间地狱者也。依之,欲使取其信心之样者,於云为如何?夫,深深奉凭弥陀如来一佛,而不挂心於其余的诸善、万行,又於诸神、诸菩萨,失却但使成今生的祈求之心,又,亦使舍弃言恶、自力等之邪念,而将一心一向地信乐弥陀而无二心之人,弥陀者必以遍照的光明,赐与摄取其人而不舍者也。

於这样地取信之后,睡也好起也好皆常称念佛者,奉报彼弥陀的赐与救助我等之御恩的念佛也地应心得。方将这样地心得了之人,诚可言为是善取当流的信心之正义者也。

此外,犹言说有信心之事的人若是有者,则大错特错也。全皆不可接引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今,於此文所记之旨趣者,当流亲鸾圣人蒙赐劝化信心之正义也。如果善加心得了此文之人人者,绝对不可对他宗、他人,谈论此信心之样。又,亦以其余一切的佛、菩萨,并诸神等,我只是不信而已也。不可刻意轻慢之。

此诚然,於弥陀一佛的功德中,一切诸神皆包含地应思者也。总之於一切诸法不可成诽。以此而可名为善守当流的规定之人。

因此,圣人曰:「纵使被说为盗牛人,亦不可被见为若后世者、若善人、若佛法者之样地表现」(改邪钞・三)地正被仰言了。善加心得此之旨,而念佛者应修行者也。

文明第五,十二月十二日夜书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三通 神明三个条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於当流开山圣人所赐与弘扬之一流中,大家於致劝化,其不同是有之时,总之,往后者,本山多屋(会馆)坊主以下,其他拜读了一卷的圣教也好,又来聚集的人人也好,甚至各自於本门下挂了其名之辈也好,皆以此三个条的篇张,而令使存知之,应自今以后致上其之成败(负起成败之责)者也。

一、诸法、诸宗共不可诽谤之。

二、不可轻慢诸神、诸佛、菩萨。

三、应使取信心而遂报土往生之事。

遵守右斯三个条之旨,深深存蓄於心底,於不以此为本之人人的话,则应禁止出入此本山者也。抑,自去年文明第三历仲夏左右,出华洛(京都),而同年七月下旬时,已经在此本山风涛汹涌之在所占(建立)草庵,而此四个年中使居住之根本者,非别之道理,为了以此三个条之姿,於彼北国中,欲让本流信心未决定的人,成同一味的安心之故,直至今日今时令使堪忍之处也。因而,若以此旨趣而信用之的话,则诚应是此年月在国之本意者也。

一、称为神明者,夫,悲心忆念於佛法皆无信之众生的,空堕地狱之事,为了无论如何皆欲救度之,权现为神,而以些许之缘,将之作为方便,而终究为欲使劝入佛法之方便,赐与示现为神者也。

此故,於今时的众生,若信凭弥陀信心决定而称念佛,成为可往生极乐之身的话,则一切神明者,应反而认为我之本怀,给与欢喜,而赐与守护念佛的行者时,虽没特崇信神,但亦皆唯包含於信凭弥陀一佛之中故,虽不特别依凭但亦有信之道理故也。

一、於当流之中,诽谤诸法、诸宗之事不可然。因为何者皆是释迦一代的说教,故如说修行者则应有其益。虽然如此,末代如我等般在家止住之身者,於圣道诸宗之教皆不及故,我不信凭之而已也。

一、称为诸佛、诸菩萨之事者,夫因为是弥陀如来的分身故,为了十方诸佛是本师、本佛故,若奉归阿弥陀一佛者,则有即归诸佛、菩萨之道理有故,於阿弥陀一体之中,诸佛、菩萨者皆悉包含也。

一、开山亲鸾圣人所御在劝化,言为弥陀如来的他力真实信心者,使舍诸杂行,而以专修专念、一向一心地,归命弥陀,作为信乐本愿之体。

此故,如从先达(前辈)传承般,将弥陀如来的真实信心,亦屦次地,自他力所被授与之佛智不思议也地心得,因而一念的话,则决定为往生治定的时刻,而其时若命延长者则自然及於多念之道理也。

依此,平生之时一念往生治定之后的佛恩报尽所称之多念的称名也。此故祖师圣人御相传一流之肝要者,唯只能限於此信心一个。以不知此为他门,以能知此为真宗之证据。

此外,必定於外相,不可对他人显现当流念佛者之姿。

以此而可名为获得了真宗的信心行者的表现之范本处,如件(如前文所记)。

文明六年甲午正月十一日书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四通 超世之本愿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申称弥陀如来超世之本愿者,是为了末代浊世造恶不善如吾等的凡夫,蒙赐发无上的誓愿故也。然者,亦将之如何样地持心,如何样地信弥陀,而可往生到彼净土呢?更无其之分别。可详细赐与教之」?

答曰:「末代今时之众生者,唯一心一向地奉凭弥陀如来,而虽亦不并信余之佛、菩萨等,但亦将一心一向地归命弥陀一佛之众生,无论如何地罪深,也以佛的大慈大悲而欲救助地赐与发誓,放大光明,御在摄取於其光明中故,将此意於《经》者,蒙蜴说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此故,於可言为五道、六道之恶趣,将既已应赴之路为弥陀如来的愿力不思议,而赐与闭塞之也。

以此之原由又於《经》者,是被说为「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

故,信如来的誓愿而无一念的疑心时者,无论如何想要堕入到地狱,亦是被弥陀如来的摄取光明摄取去了之身者,亦不依我的计度堕到地狱而成可往生极乐之身故也。

为这样的道理时,若是昼夜、朝暮雨山般地蒙受如来大悲的御恩之吾等者,则唯於口常称念称名,而唯为了报谢彼之佛恩,应称念佛而已也。

是即可言为获得了真实信心之相者此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二月十五日夜,想起大圣世尊入灭之昔,而於灯下,拭老眼染笔毕了。

满六十 御判(花押)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五通 数珠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於此三四年之间,见及本山念佛者的风情(体态),诚因而是无使决定他力之安心的份。

其故者,亦无持一串的数珠之人。这般地正将佛被把捉於手了。圣人是全无仰说:「可舍弃数珠而拜佛吧」之事。然而,即使不持数珠,为了往生净土者亦唯他力的信心一个而已也。於彼者应不有碍。首先是大坊主身分之人者,即使亦披袈裟、持数珠亦应没问题。

依之,而获得了真实信心之人者,必定亦出於口,又於色亦能见其之相也。然者,今时者更使觉得殊胜地获得了真实信心之人,至稀也。彼者是何故啊,连弥陀如来的本愿之为了我等是相应尊贵呀般,皆於身不觉故,总是以信心之全体,依我心得颜(领解脸)的原故,连听闻任何事,皆只认为彼之事而已,亦皆无确确实实地入到耳,唯模仿人而已之体态地令见了。依此之程度的话,则连自身的往生极乐今皆使觉得如何危险也。况且连劝化门徒同朋之仪(事),皆是决不可能有。

依如此之心中的话,则今度的报土往生亦不可也。哎呀呀遗憾之事呀!唯可深深沈心在思案。诚以,人者出息不待入息之习也。千万无疏忽地应将佛法入心吧,而信心决定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二月十六日於早朝(早上),俄然(忽然)染笔毕了而已。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六通 规定.他力信心章(直译文)

抑,善听闻当流他力信心之旨趣,而使决定之人此若有者,以彼信心之原样而藏置心底,不可对他宗、他人谈论。又即使於途中、大道我等之所在等,亦不可无忌惮显露於人,或赞叹之。

其次者,即使向守护、地头方,亦说「我是获得信心」,而应无疏略之仪无地愈加全然作公事(税收负担等)。又,亦不可疏忽诸神、诸菩萨。此皆含笼於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中故也。特别地,於外者以王法作为表,於内心者深蓄他力的信心,而应以世间的仁义(道德)为本。是即,於当流所制定的规定之旨趣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年二月十七日书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御文章》第二帖第七通 五戒.易行章(直译文修润版)

静思惟者,夫受生人界之事者,诚依能持五戒之功德力而成。此是大稀有之事啊!但人界之生者仅一旦(一时)之浮生(无常之人生)也,后生者永生之乐果也。

纵使说夸荣华过多荣耀,亦是盛者必衰,会者定离之习故,非可久持,唯五十年、百年间之事也。那亦老年不定地闻之时者,诚因而少依靠。依此,而今时的众生者,应「得他力的信心,而欲遂净土的往生」地思也。

抑,於欲使取其之信心者,更智慧亦不要,才学亦不要,富贵和贫穷亦不要,善人和恶人亦不要,男子和女人亦不要,唯使舍诸杂行而以归正行为本意。

言归其之正行者,任何样(计度、造作)亦无,唯一心一向地奉凭弥陀如来之道理而已也。将这样地信之衆生摄取於遍照光明之中而不给与作舍,若一期之命尽了者,则必定赐送净土也。依此一念安心一个而往生净土之事呀,哎呀,样(造作)亦不要易取的安心呀!此故将言安心之二字,训读为「安(易)之心」者此之意也。

更任何的造作皆无,应依一心一向地使参凭(使去信凭)如来之信心一个,而可往生极乐,哎呀,易心得的安心呀!又,哎呀,易行的净土呀!依此,而於《大经》者被说之为「易往而无人」了。

此之文意者,可言为「若取安心而一向地信凭弥陀者,则到浄土者能易往,但若是取信心之人稀者,则去净土者易往而无人」者,此经文之意也。

於如此心得之后者,於昼夜、朝暮所称之名号者,应唯奉报大悲弘誓的御恩而已也。反覆再反覆地留心於佛法,存知易取的信心之旨趣,而必定可遂今度一大事的报土往生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年三月三日清(清晨)书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八通 本师本佛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十恶、五逆的罪人也好,五障、三从的女人也好,皆空被漏於十方、三世诸佛的悲愿,而是被舍尽如我等般凡夫也。

然者,爰(於是)称为弥陀如来者,是三世十方诸佛的本师本佛故,为久远实成的古佛,只有弥陀如来以如今般是被诸佛所舍之末代不善的凡夫、五障三从的女人,而发起云为「我独自一人欲救助」之超世大愿,平等欲救助我等一切衆生地赐与发誓,发起无上的誓愿,而已经成为阿弥陀佛之御在了。若不一心一意地奉凭此如来者,则末代的凡夫,往生极乐之道,二、三皆不可有者也。

依此,而将亲鸾圣人所御在劝的,云为他力信心之事,使善存知了之人者,必十人者十人全部,皆可往生彼净土。然者,就思欲取此之信心而往生彼弥陀的报土,亦应怎样地持心,而怎样地心得(领解)作为其之信心呢?恳切思欲闻之也。」

答曰:「夫,言当流亲鸾圣人所蒙赐教化的他力信心之旨趣者,任何样亦无,若我身是肤浅罪深之身啊地思,而一心一向地奉凭弥陀如来,使舍诸杂行而成专修专念的话,则必被使致上摄取於遍照的光明中也。是真实地,我等往生决定之相也。

此后犹应心得之样者,依一心一向归命弥陀之一念信心,而於早已往生治定之后者,行、住、坐、卧於口所称了的称名者,报尽蒙弥陀如来的,赐与容易决定我等往生的大悲御恩之念佛也,地应心得也。是即可言为决定了当流的信心之人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年三月中旬。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九通 忠臣贞女.外典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就奉凭阿弥陀如来,将其余的万善、万行,既起名为杂行而可嫌,其意若是为如何啊,夫,弥陀佛的御在誓愿之样者,可言为「将一心一向地信凭了我之衆生,即使为如何罪深之机也,亦欲赐与救助」之大愿也。

然者,言一心一向者,於阿弥陀佛而不并二佛之意也。於此之原故,即使於人间,亦不先将主成一人的话则不信凭之道理也。因此於外典(佛教以外之经典)之语可说曰:「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并二夫」。阿弥陀如来是为三世诸佛的本师、师父故,於信凭了其师父之佛者,如何弟子之诸佛会不给与欢喜耶?以此之原由,应善加心得。

那么,於可言为南无阿弥陀佛之行体(行之当体,成为衆生往生之因行)者,一切诸神、诸佛、菩萨也好,其他万善、万行也好悉皆含笼之故,有何不足哉而应留意於诸行、诸善耶?既已使言为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者,是万善、万行之总体故,愈加可依凭也。

依此,而若是将彼阿弥陀如来,如何信凭、如何信,而可遂彼极乐往生啊,则任何样(造作、计度)亦无,唯「我身是极恶深重的肤浅者故,将为不赴地狱的话则皆无可赴处之身,诚惶诚恐亦蒙弥陀如来一佛赐与发起云为欲救助之誓愿」地深信,而若发起一念归命的信心者,则诚被宿善的开发所催促,由佛智赐与他力的信心之故,指佛心和凡心成一之处,言为信心获得的行者也。

於此后者,「唯即使睡也好即使起也好皆无间隔地,令称念佛,而应深深报谢大悲弘誓的御恩而已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岁三月十七日书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通 夫当流圣人.佛心凡心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云『当流亲鸾圣人所御在劝化的一义之意』者,是首先以他力的信心使作为肝要了。若不详知此言『他力的信心』之事的话,今度一大事的往生极乐者,真以不可堪地,经、释共同明确地令见了。

因此,就於即使「存知其他力信心之相,而欲遂真实报土的往生」地思,皆亦如何样地持心,又亦如何样地持机而可遂彼之极乐的往生呢?没在详知其之旨。可恳请赐教。听闻彼,而愈加欲取坚固的信心地思也。」

答曰:「抑,称为『当流他力信心之趣』者,强调连我身之罪深亦不挂心,唯一心一向地奉凭阿弥陀如来,而斯等十恶、五逆的罪人也好,甚至五障、三从的女人也好,皆蒙赐与救助之不思议的誓愿力啊」地深信,而因为更一念皆无疑本愿之心,诚惶诚恐地亦如来之善知其心,而既已将行者的恶心,和如来的善御心赐成同者也。

以此之原故,可言为『佛心和凡心成一体』者此意也。依此,被参(去)摄取於弥陀如来的遍照光明中,而一期之间者住於此光明中之身也地应思。

那么,命亦尽了时,速赐与送往真实的报土也。然者,此之难能可贵、尊贵的弥陀大悲之御恩,若为如何可报啊的话,於昼夜、朝暮者唯能称念称名念佛而已,可奉报彼弥陀如来的御恩者也。

此之意即,可云为『当流所立的,一念发起,平生业成』之仪(风貌),此也地应心得。因此,这样地,一心地奉凭弥陀,也任何功劳都不要,又因为云「取信心」也容易,所以成佛往生极乐之事更犹容易。

啊啦,尊贵的弥陀本愿呀!啊啦,尊贵的他力信心呀!更於往生无其疑。然而,於此后,犹就於身之行为,有应善心得此旨之道。

夫一切神也好称为佛也好,都为了欲使取今此所得的他力信心一个之方便地,赐与示现为诸神、诸佛之原由故也。然者,一切的佛菩萨也好,因为原本为弥陀如来的分身故,皆悉於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地奉归命之内,都含笼之故,不可疏略地思者也。又於此外,犹有应心得之旨。

夫於若在国家者守护方(政府官员)、若在处所者地头方(地方官员),『我是崇敬佛法获得信心之身也』地说而疏略之仪,决不可有。应愈加专奉公事(公家的事)者也。

指如斯心得了之人,可称为信心发得而愿后生(专愿来世的往生极乐)之念佛行者的行为之本啊!

是即可名为遵守佛法、王法为旨之人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年五月十三日书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一通 五重之义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当流亲鸾圣人的劝化之旨趣,近年於诸国为种种不同。是大大肤浅之次第(情形)也。

其故者,首先於当流是以他力的信心而将凡夫的往生被作为先之处,将其信心方面搁置不谈论,而於其劝言可说曰:「不忘自十劫正觉之初,蒙弥陀如来御在赐与决定我等的往生之事,即信心之相也」。此,更是无归命弥陀,而获得他力信心的份。

然者,无论说是如何知道自十劫正觉之初,蒙赐决定我等的往生之事,若亦不善知我等可往生的他力信心之由来者,则於极乐者不可能往生也。又,於某人之言曰:「纵使言为归命弥陀,善知识若无者则亦徒然之事也。此故,於我等的话唯可信凭善知识而已」云云。是亦,未美妙地获得当流的信心之人也地使闻了。

抑,言善知识之能(职能)者,唯可「应一心一向地奉归命於弥陀」地,劝化人而已也。依此而立了五重之义(因缘)。一者宿善,二者善知识,三者光明,四者信心,於五者名号(此处指称名),此五重之义若不成就者,则往生者不可能成就地使见了。

此故,言善知识者可言「请归命阿弥陀佛哟」的使者也。宿善开发(获得)而若不遇善知识者,则往生者不可能成就也。虽然如此,舍弃所归的弥陀,而唯可以善知识为本而已之事,为大错特错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年五月二十日

 

(注):「五重之义」者,示他力信心获得的过程。依「宿善」而得遇「善知识」,闻本愿之法(光明),依「光明」的力用,而成为「信心」获得之身,因为获得他力信心,就必具「名号」地称名念佛出来呀。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二通 人间五十年.四王天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於回顾视人间的五十年,相当於可言为四王天之天的一日一夜。又以此四王天的五十年为等活地狱的一日一夜也。依此,而衆人无论如何皆不想要堕地狱受苦之事,又亦不分别往生净土而欲受无上乐之事,徒明(徒然度日)空送日月,更连决定我身之一心的份亦确确实实皆无,又亲眼拜阅一卷的圣教之事亦无,说一句的法门而劝化门徒之义亦无。

唯朝夕者寻暇,以枕为友而欲睡卧之事,诚因而非肤浅之原由耶?应静静廻心思案也。

此故,自今日今时起,在於不如法懈怠(不用心於佛法)之人人者愈加思欲决定信心,而欲遂真实报土的往生之人,方真实地亦可成为其身之德。是又可成就自行化他的道理地应思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时文明第六,六月中(中旬)之二日(即十二日),於非常炎天之暑气,任笔而书记之毕了。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三通
御䄂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云「善守当流所置定的规定」者,对於他宗也好世间也好,皆以不将我一宗之相,使显见於人的眼目般地表现作为本意也。

然,最近在当流念佛者中,刻意地令见於人的眼目而显露一流之相,以此思显我宗的名望般,特别可思欲贬损他宗。是言语无法形容的恶样也。更深相违背圣人御在规定之御意。

其故,正仰说「即使被说为是盗牛人,亦不可令见当流之相」了。以此御言,应好好地心得。

其次,思欲详知当流安心之趣的人者,亦不强调要智慧、才学,男女、贵贱亦不要,唯「我身罪深肤浅无知者也」地思及,「甚至连斯等之机都蒙赐与救助之佛者,只有阿弥陀如来而已也」地知,变成任何样(计度、造作)亦无地一迳儿紧紧使去缠住此阿弥陀佛御袖的思念,而「赐与救助后生呀」地申(仰)信凭者,此阿弥陀如来者深深益加欢喜,而从其御身放八万四千的大光明,可摄取其人而赐置於其光明之中。因此,将此意,於《经》者方称为「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摄取不舍」地应心得。

那样的话我身之要成佛之事者,任何麻烦(费事)亦无。哎呀,殊胜的超世本愿呀,难能可贵的弥陀如来之光明呀!若不奉值此光明之缘的话,云从无始以来的无明业障恐怖病治愈之事者,更以不可有者也。

然,被此光明之缘所催,有宿善之机,云「他力的信心」之事者今既已获得了。称为是全然从弥陀如来御方,御在授与了的信心者,立即明确地被告知了。

斯故,非行者所发起的信心。言「弥陀如来他力的大信心」之事者,今方明确地被告知了。

依此,亦承蒙一度获得了他力的信心之人者,皆如善思量弥陀如来的御恩之难能可贵般,而为了报谢佛恩者,应常奉称称名念佛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年七月三日书之。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四通 秘事法门章(直译文修润版)

夫,可言於越前国(今福井县)所弘扬的秘事法门(注1)之事者,更非佛法。肤浅无知的外道法也。

信此者,是可永沈於无间地狱之业的徒然事也。将此秘事,犹亦执心而思为肝要,谄谀欲匡骗人者,决不可追随,速急离开说秘事之人身旁,速将所授的秘事,其原样地忏悔,而应表白於人者也。

抑,详知当流劝化之趣,而思欲往生极乐之人者,首先应存知云为「他力的信心」之事也。夫言「他力的信心」者,若说「如何之重要啊」者,如斯等肤浅的我等凡夫之身,容易可往生净土之用意(注2)也。言「其他力信心之相」者,若说「是什么事啊」者,任何样亦无,唯一迳儿一心一向地奉凭阿弥陀如来,而「赐与救助呀」地思之心一念发起时,必定阿弥陀如来之垂放摄取的光明,而如其身之在娑婆般,摄置於此光明中之御存在也。是即,我等往生决定了之相也。

因此,申言「南无阿弥陀佛」之体者,我等获得了他力的信心之相也。

言此「信心」者,「使显此南无阿弥陀佛的由来之相也」地应心得也。因此,我等依取今之他力的信心一个,而可容易往生极乐之事呀,更任何的疑心亦无。哎呀,殊胜的弥陀如来他力之本愿呀!

以此难能可贵呀的弥陀之御恩,若是如何作而可奉报啊的话,唯有睡也好起也好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地使称念,而应报彼弥陀如来之佛恩也。

因此,若是南无阿弥陀佛地称念之心者为如何啊的话,有了阿弥陀如来的御救助之事的,「难能可贵呀尊贵呀哟」地思,而欢喜称念彼之心也地应心得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年七月五日

 

1、(一)将所主张的教义,通过秘密的仪式传授法门。是异安心。

(二)用种种方法让人起心理变化,以那是信心获得地教秘事法门者,近年於越前国正盛。

2、在此处云信心是往生的正因。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

《御文章》第二帖第十五通 九品长乐寺章(直译文修润版)

抑,於日本建立净土宗的诸家,即使西山、镇西、九品、长乐寺(注一),而其他亦分成了很多。是即,法然圣人所赐与劝化之义者虽然一途也,但是或者依圣道门昔日的人们呀,於来参诣圣人而给予听闻净土的法门,由於美妙的其之道理没有留於耳(入心),而尚未放弃我本宗(本来的宗派)之意,反而由於欲将彼引入净土宗地作,而其之不同是有。

虽然如此,不可有勉强诽谤此之事。肝要者,唯善存蓄我一宗的安心,而只应自身亦决定、亦劝化人而已也。夫,当流安心之相若为如何啊者,首先「我身者十恶五逆、五障三从的徒然者也」地深思彻底,而於其后应思之样者,「以斯等肤浅无知之机,为本蒙赐救助的弥陀如来不思议之本愿力也」地,深深奉信而些许亦无疑心者,必定弥陀可赐与摄取。此之心,方即可称为「获得了他力真实的信心之相」也。

欲一念取得如此的信心之事者,更任何样(计度,造作)都不要。哎呀,易心得(领受)的他力之信心呀!哎呀,易行的名号呀!然者,言「取此之信心」亦非别事者,心得(领受)分明了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即他力信心之体也。又,言「南无阿弥陀佛」者,若为如何之意啊地说者,言「南无」二字者,即欲能往生到极乐(欲生我国)地愿,而深深地奉凭弥陀之意也。

那么,言「阿弥陀佛」者,怜悯如此奉凭之衆生的御存在,虽是从无始旷劫以来的恐怖罪咎之身,但依遇弥陀如来的光明之缘,悉由於无明业障的深重罪咎忽尔消灭,而既已住於正定聚之数。故可言为「舍弃凡身而证佛身」之意,即所谓阿弥陀如来也。

因此,将言「阿弥陀」之三字,有训读为「摄、助、救」的由来之故也(注二)。於这样地信心决定而后者,唯常思念承蒙弥陀如来的佛恩之事,而称说称名念佛故,那方可契合於真诚奉报弥陀如来的佛恩之道理者也。

   不胜惶恐 不胜惶恐

文明六,七月九日书之。

   证如上人 花押

注一:1、西山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善惠房证空所传的系统。以证空昔住北尾往生院(三钴寺)而得名。主张念佛一类的往生,虽由於作为诸行的话不能往生,但若说舍自力心的话,诸行就其原样地成为念佛行。

2、镇西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圣光房弁长所传的系统。弁长在乡里镇西(久州)布教而有此名。主张说是本愿行之念佛也好非本愿行的诸行也好都共得往生报土之二类各生说。

3、九品寺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觉明房长西所传的系统。以长西就住於洛北九品寺而有此名。主张念佛以外的诸行亦是作为本愿行之诸行本愿义。

4、长乐寺流者,依法然上人门下皆空房隆寛所传的系统。以隆宽住长乐寺而有此名。是依多念的称名作为临终的往生成确实的,亦称呼为「多念义」,以隆寛自身的教学作为多念义的不是适切。

注二:言「摄、助、救」者,言依用了相传为空也所作《六字口传》之语。然其之意者,依著亲鸾圣人所言:「因为摄取而不舍,奉命名为阿弥陀」(和赞.82)。

18bd0fb9a7df2609dd8ec8913ecf81e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