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的救度,不是要我們用眼睛看自己,而是去聽阿彌陀佛的聲音。當你仔細傾聽阿彌陀佛的聲音時,你會聽到阿彌陀佛對我們說:“你笨也好,聰明也好,都是愚癡。”阿彌陀佛看我們,我們都是嬰兒。不論孩子多聰明,在阿彌陀佛的佛眼看來,都是孩子。所以,在阿彌陀佛面前,我們都要“還愚癡”,“還愚念佛”。 所以法然上人開導弟子:“念佛的人,是還愚往生淨土。”因為很多人以為,學佛就會變聰明了,會變好了,法然上人就說:“不是,不是,要還愚。”越笨越好。笨笨的念佛,讓阿彌陀佛救度。在日本就說:“阿呆好,阿呆好,阿呆才肯乖乖的被彌陀救。”而聰明的就容易掉到陷阱裏。越聰明的,阿彌陀佛越擔心。
碰到二河白道的人,才能夠真正接受彌陀的教法。很多人,都是以為自己有念佛,這就是邪見驕慢。真正的念佛人,他對阿彌陀佛的心,就是“我什麼也不懂,我什麼也不會,什麼修行也沒有,業障深重,但是托阿彌陀佛的福,沒有修行的我,也能讓阿彌陀佛救度。”所以對阿彌陀佛有的只是感恩的心。是用報恩的心來念佛。

問:二河白道原文裏,是行者先見到白道,正在猶豫的時候,忽然聽到聲音。那老師剛才為什麼說是先聽到聲音,然後順著聲音走,聲音變成白道?答:你不要執著於文字,要瞭解佛心究竟為何。對行者來講,就是因為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這聲音化作白道,讓我們行者來走,我們才有路可循。是阿彌陀佛先發出這個聲音來,我們才有路可循,才知道要這樣子走過去。所以不是我們能夠聽到這個聲音,而是聲音進到我們的耳朵裏來。問:行者走在道上的時候,聽到親友叫他“回來,回來”。意思是說我們走在白道上,還會受到水火的侵犯嗎?答:會聽到親人、夥伴叫你“回來,回來”的聲音,是在走上白道之前。是在“三定死”以前,在河邊、河岸,還沒走到白道之前。走上白道的人是聽不到的。走上白道的人,還會受到水火二河的侵襲,這是從我們的心來講,從我們的人生來講的。因為我們直到一口氣不來之前,都是煩惱不斷的。但是雖然煩惱不斷,阿彌陀佛“來,來,來……不斷的,也是不停止的,也是不變的。順緣也是煩惱,我們遇到順緣,每天開開心心、悠哉悠哉,這個也是煩惱。逆緣本身就是苦的,更是煩惱。所以水火二河就是在描述我們的人生。不論我們朝左邊也好,朝右邊也好,都是煩惱,離不開煩惱。好也是煩惱,不好也是煩惱。有錢也是煩惱,沒錢也是煩惱。有也苦,沒有也苦,“有無同然”。
問:(大意)前段作了個夢,夢見水火二河,但是沒有什麼感覺。答:因為那是夢,所以沒有恐懼。夢還是夢。遇到這樣的夢,如果自己會感到恐懼,然後念佛。這個夢就夢得有價值。如果什麼感覺都沒有,那就只是夢而已。二河白道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值得我們花一輩子來體驗裏面的內容。真正的佛教,僅僅二河白道就夠我們受用的了。我們可以用一生來好好的品味二河白道。我們會認為“這個我看過了,這個我讀過了,這個我知道了”,這種心都是假的。 用一生來品味二河白道的人,到最後,“啊,原來是阿彌陀佛的力量,才讓我這個過客、旅人,走上真實之路。”而生起很感恩的心。真正是白道行者的人,他不會掉到河裏。有的人畫二河白道圖,畫有人掉在河裏,那不是真的二河白道。真正走在白道上的人,是一定不會掉到河裏去的。問:二河白道喻裏,出現過很多“忽然”的字眼,是什麼道理?
答:二河白道喻中的“忽然”有兩個,“忽”有一個,共有三個。“忽然”是“驚覺”的意思。本來沒有發現到,突然發現到了,就是“忽然”。“忽然”拿來用在我們身上:本來我們都沒想到自己會死,可是突然「我死了怎麼辦」?「我死了會去哪裡」?有這個心境出來,就是“忽然”。 我們都知道人會死,可是沒有想過自己會死。我們都把死當作身外之物,(看作與己無關)。本來是這樣的我們,突然就會去想:「我會不會死?我死了會到哪裡」?本來沒有去想的問題,突然會想了,這種心境,就叫“忽然”。
其實死都存在,只是我們都當作是別人的問題,和我們沒有關係。(雖然)知道自己終有一天會死,可是我們凡夫只是概念上知道,其實並沒當作一回事。沒有把它當作一回事的自己,突然會去考慮這個問題,這就是“忽然”。
日本有個詩人,作了個很有名的俳句:「迄今為止,都以為死的是別人;原來我也會死。哎呀!不得了」。(對人來說)這是很難的地方,能夠突然警覺自己的生命很無常,很難。突然警覺到自己生命無常的人,他學佛很快入門。我們都是概念上知道自己會死,那種實際的感受我們沒有。大家有沒有為這樣的事情煩惱過呢?為“我會死”煩惱過嗎?有的話,學佛進步很快,沒有這種感覺的話,到死了都不會有這種感覺出來。如果沒有面對自己死亡的人,(真實瞭解)自己會死的人,佛法對他來講,只是一種概念上的知道而已。當你聽到“會死哦”、“會死哦”,你作何感想?如果把它聽成“只要是人都會死”,當作身外之物,用客觀來看待死的話,那樣學佛很難;

真正想到“我會死”,有這種念頭的人,連晚上也睡不著,煩惱到睡不著覺。晚上睡到會打鼾的人,都是不瞭解自己會死的人。得了大病,面對死亡的人,晚上都是睡不著的。 真正感受到無常,一直心繫無常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者。如果只是概念上知道“只要是人都會死”,想要瞭解佛法,不容易。佛教說「無常迅速」,是來之有因的。如果你知道自己今天晚上就會死的話,那麼所有的事情,你都管不了了。真正知道無常迅速的人,他就會很認真的面對他的人生。知道自己會死的人,不會站在那裏唱高調。不會吃一頓好吃的,就得到滿足,沒有辦法滿足的。知道晚上會死的人,給他準備再豐盛的晚餐他都吃不下。當人知道自己要死時,受到的打擊是很大的。沒有直接面對死亡的人,佛法對他來講,只是概念而已。